【精美排版】浅谈新课改下的一年级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随着教育不断深入,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发展。
新教材不再单纯追求知识点的掌握,而是更注重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小学数学教育的方式方法也在转变。
一、知识点一体化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将知识点以章节为单位划分开来,而是将同一大主题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教授。
例如,一年级的几何图形和数的概念都围绕着“认识周围的世界”这一主题进行,这种“知识点一体化”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了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能够形成更系统化的记忆。
二、关注数学思维的培养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强调知识点的掌握,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课堂上,老师往往会给学生一些问题,鼓励他们通过分析和归纳得出某些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学生在解题的时候,也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出更多的解题思路。
三、体现综合性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也更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例如,在二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就可以将数学知识点和语文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填词、捉谜等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
这种综合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全面,也有助于他们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应用。
四、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也注重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也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亲自为学生示范和辅导。
鉴于小学孩子的易疲劳性,老师也会适当安排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保证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通过改变以往单一知识点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综合教学及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易懂。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出更具有自主思考和探究精神、创造力、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的学生,让他们在探究数学发展的同时也走向实践。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了很大的变革。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以及数学教学的实践性。
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来谈一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教学内容方面,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做了明确的规定,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需求,注重数学与科学、数学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在数学的教学中引入了几何、统计、概率等新领域的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新课程标准还强调数学的启发性教学,通过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方面,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从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习的角色。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通过设计情境、提问、引导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通过合作与交流来丰富彼此的数学思维。
评价体系方面,新课改要求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
除了传统的笔试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对于数学的评价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探究性的任务、实际的情境等方式来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评价还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合作过程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数学教学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进行着探索与创新。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就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探讨,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教学理念的转变。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而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则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
在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包括了学科知识,更加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如数学思维、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
这种转变强调了教学的目的和意义,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一些调整。
新课程标准将小学数学的内容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形状、统计与概率等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包含了多项内容,更加注重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合。
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学的内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的内容设置也更加注重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通过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地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教学方法上,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多地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接受,而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探究。
在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了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的转变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新课改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呢?本文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教学目标新课改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具体来说,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热爱数学学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科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课程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世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强化能力训练。
通过优秀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适时进行能力训练。
三、教学方法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践性。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探究、总结归纳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发现、理解,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合作学习法。
这种教学法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合作完成任务,促进学生的交往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3. 情景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将学习内容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情境构建、情境演绎等方式,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结合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新课标下一年级数学教学
新课标下一年级数学教学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一年级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一年级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首先,一年级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例如,在教授数字时,可以通过数数游戏、日常物品的计数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字的概念。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其次,新课标强调了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教师的讲解。
通过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活动,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一年级数学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这包括逻辑思维、空间思维、抽象思维等多方面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同时,新课标下一年级数学教学还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运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学习途径。
最后,评价方式的改革也是新课标下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该采用更加全面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总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一年级数学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育也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
这些改革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
本文将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的特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1.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和指导者,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环境。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步形成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运用能力。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合作交流。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教师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设计能引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欲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等方式,自主探究数学知识。
2.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小学生喜欢的活动,也是他们学习的一种途径。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数学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知识在游戏中得以巩固和拓展。
3.合作学习法4.问题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情境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问题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数与代数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数与代数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内容不再以繁冗的计算为主,而是以数的性质和规律的发现、代数表达式的建立和运用为主要内容。
2.空间与形状空间与形状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指根据新的教育改革思想和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创新。
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强调学习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数学被视为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学生只需要记住一些定义和公式,并且通过机械的计算掌握数学知识。
在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倡导探究式学习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探究式学习,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担任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启发和整合。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强调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强调数学学科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强调数学学科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教师可以通过趣味的教学方法和游戏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注重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精心设计的作业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1. 引言1.1 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引入更多的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再死记硬背,而是能够真正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和生活化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引入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和情境,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新课改倡导多元评价体系和个性化教学,这也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挑战。
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发现和挖掘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并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来全面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
新课改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注重实践性教学和生活化教学,同时倡导多元评价体系和个性化教学,从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更新和教学目标的调整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不再只关注传授知识,而是更注重引导学生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在教学内容方面,新课程注重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新课改还提倡多元评价体系和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培养其个性化的学习能力。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2. 正文2.1 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学内容调整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传统教育理念强调对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而新课改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迎来了一次重要的变革。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从数学思维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改变和教师的角色转变等方面进行探讨。
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机械记忆,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即使学生在暂时遇到困难时也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
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思考力,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新课改要求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记忆,而新课改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发现来构建数学概念,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授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自主探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分类方法。
通过这样的探索过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几何图形的概念和应用。
新课改要求教师发挥更多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评判者,而新课改要求教师发挥更多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对于学生的疑问和错误,教师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并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还要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和探索。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改变了教学方法,并要求教师发挥更多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思考力,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问题,并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建议。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也在逐步变化中。
数学,一直被视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的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数学能力,更关系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因此,在新的课改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如何更好地进行呢?一、课程目标的转变新课改下启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不仅从教材内容的涵盖面和知识性要求上得到了大的提升,同时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上也进行了大的转变。
新教材的课程目标不再侧重于知识性的纯粹回答,而更注重学生对数学本身的思考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思考、探索和实践。
在过程中,还能通过启发性、反思性的提问来促进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
二、学习方法的变化随着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的转变,传统单纯讲述知识型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也将更加注重探究性、实践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授课方式,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和反思。
例如,运用实例来讲述数学概念,鼓励学生在解决实践问题中发现数学规律,借助群组讨论、学生展示等活动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并进行互动。
三、教师角色转变在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也将进行相应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起着唯一的互动角色,学生则成为倾听者和接收者。
然而,在新的课改体系下,教师的角色将变得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和互动性。
即教师将更多的担任引导和媒介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和目的,启发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鼓励学生深入思考。
四、教学资源的更新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将主要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
比如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建立虚拟实验室、教学诊断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为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视化、互动性和定制化资源。
同时,使用智能化数学应用软件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和掌握难点的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也经历了一些变异。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
在新教材的指导下,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发生了很大改变。
一、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方向1、融合教学的特点。
融合教学是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它主要倡导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学习数学不是只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将文化课、生活课、科学课等不同的课程有意识的联系在一起。
小学课堂上的数学问题,可以通过其他学科的指导来更好地解决。
2、注重情境化教学。
情境化教学是新课改中另一个重要的方向。
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情景来学习数学。
例如,学生在土地上算数时,可以通过算出每平方米应该种多少颗玉米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
教师应该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渐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和方法。
3、强调创新教学。
创新教学是新课改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创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创新教学,如教学纠错、课堂巨幅家园、黑板报等,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新课改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法。
教师在进行启发式教学时,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通过探究的方法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规律并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法。
它主要是将学科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的经验结合起来,用问题式、活动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锻炼,并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3、合作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是最近几年中兴起的一种教学法,并在新课改中引入。
此方法是在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开展的,即关注人的创新性、承认不同的思考方式和允许学生客观评价他人的学习方法和成果。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小学数学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变革,新课改的实施将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义,强调学生在探究中建立知识,进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本文将从数学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创新和评价方式变化三个方面探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一、数学教材改变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是整个教育变革中最为显著的,新课程强调学科内涵的丰富程度和学科间的联系性。
数学教育应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应用,教材内容的选择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增强实用性,提高可操作性。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小学数学教材实现了三个突破性变化。
第一,教材的重心下移,小学数学教育由简单认知向数学思想和方法引领下的实践转变,提高了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严格性和深入性。
第二,教材内容扩大,教学内容跨度大,向前推进,以中外数学名家、数学历史和现代数学的研究成果作为阐发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载体。
第三,教材形式多样化,教材形式上从单一的语言形式转变为多种途径相结合的多媒体形式,将数学概念化、数学操作化、数学思维化的内容合理结合起来,增强可操作性和可视性,真正实现了知识和技能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方式创新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重在注重学生的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发扬真理、尊重科学、注重实践,深化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以理解和应用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加以条理清晰的讲解,以及愉悦快乐的练习。
教学方式上也要更多地运用启发性因素,如举例说明,类比比较等,注重“手、眼、脑”三者结合,通过感性认识进而进一步的理性认识。
新课改强调合作学习,教学中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和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互见互利,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富有活力和互动性。
教学方式除了纸质教材和黑板书写方式外,数字技术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增强了教学方法多元化和情境化的优势。
三、评价方式变化总之,新时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对教材、教学和评价都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究精神,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情境性。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
浅谈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深刻的转变。
以往注重背诵记忆的学习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的数学教学已经被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所替代。
针对这一状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浅谈。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程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数学思维”的培养,尤其重要。
数学思维不仅是学习数学的关键,也是学生发展自己能力的必经之路。
而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是天生的,需要在长期的数学学习实践中培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感性认识非常重要,了解整个数学体系。
这并不是要把整个数学的理论让初中生甚至中学生学会,而是要传达数学独有的清晰逻辑和严谨性。
2.引导学生从表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整体到局部,从实际到理论层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和记号把复杂的问题进行抽象,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抽象能力。
二、重视实际问题的应用新课程下,我们更需要关注数学教学的实际应用。
将数学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校应该加强与社会、企业、家长的联系,让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真正受到大家的肯定。
此外,学校也应该积极地与科技、文化等社会领域合作,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发挥数学在社会中的作用。
1.学校可以在课外拓展课程,引入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娱乐中提高数学能力。
最近流行的数学竞赛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学校、家庭等活动,总结归纳相关数据,开拓学生的视野和做决策的能力。
尤其是在如今信息高速的时代,数学知识的应用已经日益普及和广泛,这也要求小学数学教育要“拨腾”出一些具体的实践课程,搭建好它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本文将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在新课改中,强调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强调了教师的指导与引导,更加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和互动。
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在数学教学中,要减少教师讲述的时间,增加学生的探究和发现的机会。
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的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新课改要求将数学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数学课堂中,要通过设置情境、启发性问题或活动等形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数学教学还应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1.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引导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提出问题、给出提示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等活动形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际情境、设置实践任务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来丰富课堂教学。
3.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组织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讨论中,学生可以通过交流思想、提出观点、互相辨析来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数学知识和教学技能,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创造力。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探究、合作、实践等综合能力为目标,以建构主义和合作学习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方式。
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三方面来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引导学生进行真实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推理、证明、辨析和估算等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推理能力;或者通过学习一些简单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并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证明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和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数学兴趣。
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的数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数学的美丽和实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启发性教学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在感性的情境体验中接受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兴趣。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学习特点,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学概念、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我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等方面进行浅谈。
1.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注重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注重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注重学习方法的多样性,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讨论、表达等多种方式来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过于丰富在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和细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讲解和引导学生理解,容易使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学习兴趣。
2.学习方式单一在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学还存在学习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过于依赖于教科书和课堂讲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效果不佳。
3.评价方式单一在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学的评价方式也存在单一的问题,过分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实际能力提高,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优化教学内容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适当减少教学内容的数量,保留重要的知识点和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我国进行了新课改,并在小学数学教育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本文将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探讨其特点、问题和挑战。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注重启发性教学。
相比传统的传授式教学,启发性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充当传道者的角色,而是转变为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另外,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不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体现出它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此外,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在过去的教学中,数学被视为乏味的记忆题目,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也逐渐降低。
而新课改将数学教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情境教学和问题导向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需要时间和积累经验。
传统的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重新调整,采用启发式教学需要更多的教学准备和教学媒体的支持。
因此,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其次,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方面也面临一定的难题。
教材编写应该注重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使数学具有实际意义和可应用性。
而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仅仅注重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
这需要编写和设计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材和评价体系。
另外,目前小学数学教育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重知识轻能力、过于应试等。
《浅谈新课改下的一年级数学教学》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的一年级数学教学》教学论文《浅谈新课改下的一年级数学教学》教学论文白马井中心校羊超利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
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5名学生围着6”是一组好朋友。
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之中,以情景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认识“做中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创新的规则、技巧。
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在课堂中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三、数学学习紧密联系生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
”说的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大盘子和两个新鲜的大桃子。
“小朋友你们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接着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了。
我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这时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了。
)我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
”然后我又取下一个桃子,并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四、因地制宜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一年级数学教学
浅谈新课改下的一年级数学教学发布时间:2021-04-30T15:24:58.48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作者:岑英奇[导读]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岑英奇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南派小学 511447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
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
所以在游戏、玩乐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1、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
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
课上我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表扬。
如,“武瑞思听讲多认真呀,有的小朋友真应该向他学习。
”而看到个别不认真听讲的学生,教师可用目光加以暗示。
一年级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
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
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教学挂图、教具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
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2、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去做、去想知识。
如在学习“10的分与合”时,在复习铺垫的基础上,提问:“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引导学生一边分计算棒一边思考,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改下的一年级数学教学
一、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
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他们上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
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延误孩子的一生。
所以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稗益。
,我就经常在教学中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六七岁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
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
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
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时,编了一段这样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约好,一起到森林里给小松鼠庆祝生日。
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车,他们一大早就到车站,买好车票。
小牛的座位号是23,小山羊的座位号是25。
过了一会儿,小猴司机开着中巴车来了。
小猴司机想考一考小牛
和小山羊,给他们说,谁的座位号数大谁就先上车。
小牛和小山羊都还没有学过比较两位数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么办。
他们想回去问问小狗,可时间又来不及了。
小朋友,你们能帮帮小牛和小山羊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谁都想帮助小牛和小山羊。
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学生很快地学会了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情景策略,是把若干新知渗透到奇妙有趣的情节、场景或故事之中,以情景中的问题解决为需求,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认识“做中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整合创新的规则、技巧。
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在课堂中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三、数学学习紧密联系生活,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创设与生活实际有关的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并不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先在黑板上贴了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给它两个桃子。
”说的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大盘子和两个新鲜的大桃子。
“小朋友你们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接着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了。
我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这时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剩下一个桃子了。
)我接着问:“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学生答:“可以用1来表示。
”然后我又取下一个桃子,并说:“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该用
数字几来表示呢?小猴子不知道了,小朋友们让我们来帮助小猴子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四、因地制宜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因地制宜的采用了多媒体课件教学,尤其利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这一优点,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抽象的数学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将更有利于教学。
低年级很多数学知识都适宜制成多媒体课件。
例如,在学习“10的认识”的课堂上,教师简单地操作键盘,屏幕上出现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
“9”说自己最大,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
”教师问:“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 站在一起,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
教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10的认识。
”又如:口算、乘法口诀等口答类题目。
具体细节就不一一再谈了。
总之,这种在情境中学习数学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手脑并用的操作学习。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
我在教学中,常常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棍、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
例如,在教学“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摆一摆,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要求摆的△比O多2个,在摆的时候,要想一想先摆几个△,
再摆几个△,一共摆几个△,让学生把自己摆得结果,到展示台上展示。
老师再在黑板上摆出以下图形:
0 0 0 0
△△△△△△
4 2
6
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具体到抽象,逐步理解数量关系,图和数的配合,可以一眼看出摆出来的6 个△,是由与0同样多的4 个△和比0多2 个合起来的。
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要给学生一个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照自己所摆的结果想一想,我是先摆什么,再摆什么,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让实际操作的全过程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摆一摆和想一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摆的过程。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在学生讲述时,一般先让学生照自己所摆的学具,或是与同桌讲讲“悄悄话”,做到人人都有机会讲,从而得到锻炼。
然后,再让好生带着差生讲,既突出个别,又顾及全班,从而使学生心明口明,思路顺畅。
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再引导学生观察验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期中的数量关系。
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
我们应该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在讨论前要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
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
例如,在教学小学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时,我大胆地把教材中的两个例题作了变动,把它们设计成学生熟悉的富有生活情趣的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地掌握。
在教学例题后,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全班学生分四大组讨论,每组创设一个情境,再让学生根据内容列出连加(或连减)。
表演形式:一人叙述,几人表演。
第一组:有10只小鸟,先飞走了3只,又飞走了2只,现在有几只?
第二组:草地上有4只小兔,跑来了1只,有跑来了3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第三组:河边有8只螃蟹,爬走了2只,又爬走了4只,还有几只?
第四组:草地上有7只小鸡,走掉2只,又走掉1只,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小朋友们表演得十分精彩,大家学得非常有劲。
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巩固了知识,又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六、在应用中,有意无意的学习数学
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多的是为了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有用数学的意识。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所以当我们面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还
是少点埋怨、苛责,多在提高学习兴趣上,认真钻研教学理论上动些脑筋,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011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