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可再生资源的最优配置31

合集下载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六章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六章

森林资源开发与管理
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商品开发价值
森林资源最优开采利用决策
生物学上的最优开采决策
生物学决策规则是在平均年增长量最大时即70年(P47 页)
经济学上的最优开采决策
当考虑砍伐的成本时、贴现率、种植(重新)的收益时、 当前砍伐的收益时,此时的最优决策为经济学上的最优 决策
问题
可再生资源收获量和存量的关系


资源耗竭于否取

MSY
决于存量水平
h
N1
N0
N2
种群 数量
K
可再生资源的静态分析利用决策
可再生资源收获量和存量的关系

资源耗竭于否取决 于存量水平


N存〈 N1 ,N存 〉N2 N存=N1, N存 =N2
h
种群 数量
N1
N2
K
可再生资源的静态分析利用决策
努力水平和收获量水平
贴现率低以至为零时,最优决策表现为当前的开采减少, 渔业有趋向生物经济平衡的特性
当贴现率水平在零与无穷大之间时,贴现率越高,保存资 源的成本就越高
实例证明(见书中P124页)
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数学证明
以1957年的Schaefer模型为例 假定鱼价为1单位,单位捕鱼活动的成本固定不变,不随鱼类资源 存量的减少而增大,单位捕鱼活动的捕鱼量的大小和鱼类的存量 大小有关。其中C为单位努力量的成本,F为单位努力量水平,Y 为产量水平
日本将一些公共水域授予渔民作为私有财产,从而可以提高 对资源的投资并改善管理水平
幼年鱼类人工饲养,成年后捕捞(太平洋鲑鱼等)
渔业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公共政策
政府管制
早期渔业政策采用管制的手 段对渔业捕捞进行管理,管 制手段实质是增加了渔业捕 捞的成本

可再生能源电站容量配置与位置选择

可再生能源电站容量配置与位置选择

可再生能源电站容量配置与位置选择一、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选择。

可再生能源电站容量配置与位置选择是建设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可再生能源电站的容量配置1. 多样化的电站类型和规模可再生能源电站包括风电、太阳能、水力能等多种类型。

在进行容量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每种电站的发电能力、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电力需求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电网供应。

2. 风电场容量的配置风力发电是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之一。

在配置风电场时,需要综合考虑风电机组的装机容量、风能资源的分布及波动性等因素。

同时,需考虑到风电场之间的距离,避免风电场之间出现“相互影响”的问题,以充分利用风能资源。

3. 太阳能电站容量的配置太阳能电站是另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

在配置太阳能电站时,应考虑到地理位置、太阳辐射资源等因素。

此外,还需评估太阳能电站与电力网之间的接入方式,以及电站的储能设备,以确保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应。

三、可再生能源电站的位置选择1. 资源丰富地区的配置可再生能源电站的位置选择与能源资源分布密切相关。

在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应重点配置风电站;在太阳能辐射资源充足的地区,应优先考虑建设太阳能电站。

这样的位置选择有助于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资源,提高发电效率。

2. 电力需求高的地区的配置在电力需求高的地区,建设可再生能源电站有助于减轻传统能源的压力,改善环境质量。

这样的配置方式可以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环境友好的位置选择在可再生能源电站的位置选择中,需综合考虑环境影响。

应避免在生态脆弱地区建设电站,尽量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地区进行建设。

此外,还需注意电站与居民区、生态保护区等敏感区域的距离,以确保环境友好的能源开发。

四、可再生能源电站容量配置与位置选择的挑战与对策1. 能源规划与政策支持制定明确的能源规划和政策支持,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站容量配置与位置选择的前提。

实施方案中的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

实施方案中的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

实施方案中的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引言:资源利用与优化配置是指在实施方案中,对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的过程。

一个好的实施方案不仅要考虑目标的实现,还要关注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实施方案中资源的利用和配置,以期给读者带来新思路和灵感。

1. 资源的多样性和特性实施方案中的资源既包括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和金融资源。

不同的资源具有各自的特性和优势。

合理利用资源的多样性,可以提高实施方案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 需求匹配与资源配置实施方案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需求的精准匹配。

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需求的具体情况,进而针对性地配置资源,以最大化实施方案的效益。

3. 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将资源分配到最有利于实施方案的领域或环节上。

常见的资源优化配置方法包括:集约利用、合作共享、技术创新等。

这些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效益和利用率。

4. 现状评估与资源规划在实施方案的初期阶段,进行现状评估和资源规划非常重要。

通过对现有资源的评估,可以合理分配资源,并统筹考虑未来需求。

资源规划需要考虑资源的可持续性和可再生性,以确保实施方案的长期发展。

5. 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资源整合是指将不同资源进行组合和整合,以发挥多资源的优势和协同效应。

实施方案的成功往往依赖于多资源的协同创新,通过资源整合,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6. 资源共享与社会责任实施方案的资源共享是指将资源开放给其他相关方进行共享和利用。

资源共享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承担着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通过资源共享,可以促进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7. 精简与优化资源管理对于资源的管理,要精简与优化,以提高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通过建立科学的资源管理制度和流程,合理规范资源的使用和利益分配,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损耗,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8. 教育与培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和培训资源是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源配置效率优化

资源配置效率优化

资源配置效率优化在当今社会,资源是非常宝贵和稀缺的,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是提高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的一些方法。

一、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性资源配置效率指的是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和效益。

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经济效益: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通过科学规划和调配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互补性和优势,可以使企业在同等资源下取得更高的产出。

2. 保护环境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保护环境资源的持续性和可再生性。

例如,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垦和过度开发,可以减少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风险。

3. 促进社会公平: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实现资源的公平分配,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分配,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提升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

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方法1. 制定科学规划:制定科学的资源规划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根据资源的特点和需求,确定合理的使用目标和指标,进行规模化、绿色化和节约型的资源调配。

2. 引导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健全的市场体系。

通过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调节资源的供需关系,鼓励资源向效益高、环境友好的方向转移。

3. 推动技术创新: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

通过引进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实现资源的有效再利用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

4. 加强政府管理:政府在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好引导和监管的作用。

加强资源监测、评估和统计,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和保护资源,推动资源配置的公正和有效。

三、案例分析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例,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可以优化水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规划方案中的资源优化与配置

规划方案中的资源优化与配置

规划方案中的资源优化与配置在现代社会中,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无论是企业的发展规划,还是城市的规划建设,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中的资源优化与配置的重要性、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资源优化与配置的重要性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等。

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资源优化与配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例如,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科学的生产线布局和合理的设备配置,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其次,资源优化与配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合理配置资源,才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可以将资源集中在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的繁荣。

最后,资源优化与配置可以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会导致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通过资源的优化与配置,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能源规划中,通过合理配置能源资源,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

二、资源优化与配置的挑战资源优化与配置虽然重要,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资源的稀缺性使得优化与配置变得复杂。

资源有限,需求无限,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化利用,是一个难题。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最大化的城市功能和人口容纳量,是一个挑战。

其次,资源优化与配置需要考虑多方利益的平衡。

不同利益主体对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目标可能存在冲突,如何在满足各方需求的同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例如,在水资源的配置中,需要平衡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居民用水的需求,确保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

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背景在现代社会中,能源资源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基础。

但是,能源的消耗和排放也带来了很多环境和经济问题。

因此,为了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和环境的最小损害,需要制定一个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目的本文旨在提出一个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以实现最优的能源利用、最小的环境损害、最大的经济效益。

方案能源利用能源的利用是能源资源优化的关键。

为了实现能源资源的最大利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降低在能源采集、转化和利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提高能源转化效率。

2.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不仅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3.推广能源互联网:建立能源互联网平台,实现各种能源的互通共享,达到最优化的能源使用。

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的利用不仅会带来经济收益,还会带来环境问题。

为了减少环境损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减少能源的使用量: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在减少能源消耗的情况下保证生产和生活水平,达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

2.推广清洁能源:如核能、太阳能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

3.加强环保技术研发:研发新的环保技术,如二氧化碳捕获、减排等,减少能源利用对环境的损害。

经济效益在制定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时,经济效益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措施:1.实现能源资源的最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2.推广科技进步和创新: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优化能源结构:降低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减少能源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促进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和推进经济发展,实现能源资源的最大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六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六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六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章提要主要讨论:●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舒适性资源及其合理利用第一节自然资源分类根据自然资源的再生性质进行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耗竭资源和可更新资源两大类。

一、可耗竭资源•可耗竭资源按其能否重复使用,又分为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和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一)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资源产品的效用丧失后,大部分物质还能够回收利用的可耗竭资源称为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主要指金属等矿产资源。

只有当回收利用的资源的成本低于新开采的资源时,回收利用才成为可能。

•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的开采储量能够通过一些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增加。

•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最终仍会耗竭,但是耗竭速率取决于需求、资源产品的耐用性和回收利用该产品的程度。

只要资源在回收利用率小于100%,那么资源存量最后一定会降低到零。

•(二)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逆,并且在使用之后不能恢复原状的可耗竭资源叫做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这类资源被使用后就被消耗掉了。

•减缓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耗竭速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资源利用率。

由于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使用过程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使用机会只有一次,如果在一次使用中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就会造成重大浪费。

另外,由于煤、石油等资源在使用之后,大多转化成对环境有害的废弃物,故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二、可更新资源• 1.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不断增加流量的自然资源叫可更新资源。

• 2.有些可更新资源的持续性和流量受人类利用方式的影响。

• 3. 一些可更新资源能够被储存起来。

资源的可储存性为在不同时间范围内配置资源提供了可能。

储藏可耗竭资源是为了延长它的经济生命;储存可更新资源则是为了保证不同时期的供求平衡。

• 4.根据财产权是否明确,可更新资源可以分为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和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

资源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

资源经济学第一章绪论1.资源的广义概念:即凡是稀缺且有用的物质,也就是能形成资财之源的物质统称为资源2.资源的狭义概念:所谓资源就是或主要是自然资源-自然界进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物资资源3.资源的分类:1. 按资源存在的形态分类2. 按资源可更新特征分类3..按照对资源的控制方式分类4.资源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数量的有限性与发展潜力的无限性5.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资源配置的基本原理3.不同资源类型的配置理论与方法4.资源价值核算及环境经济评价5.资源利用制度与管理.6.资源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资源问题与资源经济问题p102.资源经济学的产生与演变第二章资源的稀缺原理1.稀缺的概念:由资源的自然有限性所引起的在经济上表现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取得和使用资源的一种状态,其主要标志是资源市场价格的存在2.资源短缺则是资源的一种个别性状,是相对于其他资源而言的的一种市场上相对供不应求的现象,是由于资源在不同部门或地区间非均衡配置而引起的,反映着某一资源在市场上供应的程度和供求状况3.资源稀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资源稀缺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增长速度2.各种资源稀缺的程度不一,或在结构上的特点或不平衡性形成的资源约束,对于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形成产生影响p264.资源稀缺物理度量的方法:So/Ro=Y(年)其中:So是当前的储量(t),Ro是资源当前一年的开采量或利用量(t/年),因而储量用量比就是该资源储量以当前的利用量预期的利用年限p29由于技术进步和开采能力的提高,储量的边界向外扩展物理度量的方法主要针对非再生资源特别是矿物资源而言的5.资源稀缺的经济度量:就是借助一套经济指标来考察资源的相对稀缺状况。

这些指标主要涉及到资源获取的代价,包括资源的价格、开采成本和租金等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有两种:1.资源产品价格或实际价格2.原位资源价格,也叫租金或矿区使用费资源产品价格:即获取1个单位的资源所付出的总代价,可以有两种考察途径: 1.资源产品的现价,即现实资源产品市场的价格2.根据李嘉图模型而引起出的资源产品相对价格,反映资源相对劳动力和资本而言的稀缺状况。

水源热泵政策

水源热泵政策

南京市: 武汉市:
与加拿大等国合作共同推动地源热泵系统应用。 市领导高度重视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组织成立了工作专班,专门负责武汉市推广应用地
源热泵技术的准备工作。
二、全国水源热泵技术先进经验推广
今年冬天,10家供暖公司在具备条件的地区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直接应用于热网上的供热新方式,取得 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沈阳市的许多居民都可以享受到既节能又环保的地源热泵供热。
《可再生能源法》主要名词解释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例如风),可以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可再生 能源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 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地热能是储存在地下岩石和流体中心的热能。地热能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为建筑物供热和制冷,是一种 很有前景的能源。根据全球地热潜力测算资料,潜在资源总量为每年493亿吨标准煤。 2、2006年8月,建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建科[2006]213号”文件《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可再生能 源在建筑中应用的实施意见》 (见附件一)
(一)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能源结构,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 可再生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替代能源,对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有重要作 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利用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 再生能源解决建筑的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等,是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领域,对替代常规能源,促 进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是实施国家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太阳能年辐照总量超过4200MJ/ ㎡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6%,是世界上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大国之一。在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土壤中可 采集的低温能源十分丰富,利用潜力巨大。太阳能和浅层地能都属于低品位能源、热值不高,按照分级用 能原则,这些能源最能满足建筑生活用能的需要。因此,大力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 中应用,是解决建筑用能最经济合理的选择。 (三)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是满足能源需求日益增长,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建筑用能效率的现 实要求。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群众生活改善,在夏热冬暖的南方地区和夏 热冬冷的过渡地区,夏季空调电耗急剧攀升,原本不属于暖区域的城镇也开始建设供热系统,广大农村地 区越来越多地改用煤、天然气、电等商品能源,建筑用能呈现不断增长趋势。依靠可再生能源解决建筑新 增用能需求,不仅能满足人民群众改善居住质量的要求,而且也能有效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 二、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应用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四)指导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实施国家《可再生能源法》,大力推进太阳能、浅层地能等可 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切实转变建筑能源需要求增长方式,通过国家对可再生能源在建筑应用的政 策法规、技术标准引导,以及示范工程和技术推广,切实降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技术及价格门槛,加 快普及步伐,带动相关材料、产品的技术进步及产业化,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业体系,建立 长效机制,降低建筑对常规能源的消耗,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保证能源安全。 (五)工作目标。“十一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应用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形成相关政策法规、技术标 准和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建成与建筑结合的可再生能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材料、产品体系。 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太阳能、浅层地能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为25%以上,到2020年,太阳能、 浅层地能应用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为50%以上。 三、因地制宜,示范引路,稳步推进 (六)总体思路。因地制宜,以点带面,在条件成熟悉的城市或地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建筑小区和公共建筑 进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示范,重点实施技术先进适用,运行稳定可靠,经济合理,推广价 值大的项目。通过示范,总结经验,形成建筑应用的集成技术体系和相关技术标准、配套的政策法规,带 动产业发展,稳步推广扩散,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机制和模式。 (七)重点技术领域。国家重点支持以下技术领域中应用可再生能源的示范工程、技术集成及标准制定: 1、与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采暖空调、光电转换、照明; 2、地表水及地下水丰富地区利用淡水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3、沿海地区利用海水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4、利用土壤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5、利用污水源热泵技术供热制冷; 6、农村地区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进行供热、炊事等; 7、先进适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设备及产品产业化。 8、培育相关能效测评机构,建立能效标识、产品认证制度及建筑节能服务体系。 (八)认真做好示范项目组织实施。财政部、建设部制定示范项目的申报、评审办法,定期发布可再生能源 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实施计划,组织各地进行申报。各地建筑、财政主管部门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 平和地理气候条件,按照国家要求,组织项目的申报,并在项目批准后具体组织实施。 (九)加强监督管理,保证示范质量。各地建设、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示范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在示范 项目建设过程中,依照国宋法律法规和工程强制性标准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示范项目达到国家有关

工程伦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广东工业大学

工程伦理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广东工业大学

工程伦理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广东工业大学第一章测试1.怒江工程开发的主要争议在于()参考答案:修建水坝会破坏怒江作为整个河谷的生命线作用2.工程最早作为独立的概念,起源于()。

参考答案:军事工程3.工程涉及两个过程,包括()。

参考答案:设计和建造4.功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参考答案:穆勒5.下面案例中,不属于伦理困境的案例是()。

参考答案:共享汽车6.大规模改造自然的工程行为必定涉及人与生物、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参考答案:错7.工程实践本质上是一个探索性的试验过程。

()参考答案:错8.德性论关心的是人的内心品德的养成,不是人外在行为的规则。

()参考答案:对9.伦理学思想与立场包括功利论,义务论,道德沦,契约论。

()参考答案:错10.职业伦理与职业精神遵循义务论。

()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导致工程风险的主要因素?()参考答案:工程中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工程外部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工程中技术因素的不确定性2.为了避免因工程设计理念局限性造成的风险,关键是要处理好那两个问题()参考答案:谁参与决策;如何进行决策3.工程风险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参考答案:工程设计理念;操作人员渎职;施工质量的好坏4.工程风险的防范与安全包含哪几个方面问题()参考答案:事故应急处置与安全;工程质量监理与安全;意外风险控制与安全5.波音737max飞机的停飞是()参考答案:对重复性事故的预防6.评估工程风险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参考答案: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整体主义的原则;制度约束的原则7.尊重当事人的“知情同意权”体现风险评估中应遵循()参考答案:以人为本的原则8.利益相关者包括()参考答案:主要管理负责人;社会公众或专家学者;主要工程负责人;主要工程参与人员9.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型责任是“未来责任”和“共同责任”()参考答案:未来责任;共同责任10.工程伦理责任主体包括()参考答案:工程师个人;工程共同体第三章测试1.可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的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工程价值的()特点参考答案:工程的价值导向性2.摩西低桥体现了工程的()价值参考答案:政治价值3.空气污染和施工生产中产生的噪声、振动等可能会对影响半径内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是对()影响所形成的社会成本。

第六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六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不同时期合理配置有限 的资源
使用可更新资源替代可耗竭 资源。
对于可更新资源来说,主要 是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 永续利用。
8 价 格 元/t
2
0
图6-2 a 充足的可耗竭资源在不同时期的配置
MC
5
10
15
20
资源量/t 时期1
8 价 格6 元/t
4
2
0
图6-2 b 充足的可耗竭资源在不同时期的配置
技术可能性
未应存的探当在明的蕴推存的储测在量藏已探待采量明开的的储可开采的量
掌握这三个概念的区分非常重 要,否则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蕴藏量
未探明
已探明
的储量
的储量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对于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 可持续利用具有不同的含义。
可耗竭资 源因为不 可再生, 其可持续 利用实际 上是最优 耗竭问题。
责任感 安全感 自卑感
优越感 节奏感 正义感 紧迫感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sense of security/ safety sense of inferiority
sense of superiority sense of rhythm sense of justice sense of urgency
MC
5
10
15
20
资源量/t 时期2
思考题
• 一、 概念: • 可耗竭资源: • 可更新资源、 • 存量、 • 流量 • 二、 简述题: • 蕴藏量与储量的关系
★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hras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 “sense”.

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可持续经济发展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它强调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之间的平衡,以及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优化资源配置以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

一、背景介绍现代社会面临着两个主要挑战: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

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使资源得到了快速耗尽,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我们需要优化资源的配置,以确保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环境的可持续性。

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性1.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我们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采用节能设备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采用高效的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通过这样的优化,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同时实现经济增长。

2. 促进环境保护优化资源配置不仅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缓气候变化。

此外,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可以防止水资源过度开采,并减少环境污染。

3. 推动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资源,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而且,优化资源配置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1. 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

例如,对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对资源浪费行为进行处罚等。

同时,政府还应积极参与和引导资源配置的规划和管理,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2.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技术创新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例如,研发高效节能的生产设备、开发可再生能源技术等,都可以帮助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

3. 提高公众意识公众对资源优化配置的认识和意识也非常重要。

电力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优化配置与功率平衡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优化配置与功率平衡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优化配置与功率平衡研究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其具有资源丰富、无污染、长期可持续使用等优点,被认为是电力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然而,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调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需要进行优化配置和功率平衡研究,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首先,电力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优化配置是指通过合理布置和配置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使其能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特点,实现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优化配置包括选择合适的发电技术和设备类型、确定发电设备的规模和数量,以及确定发电设备的布置位置等。

这些决策需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需求预测、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分布和可利用程度、电网输电容量等因素。

优化配置可以通过数学建模和优化算法来实现,以确保电力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减少传输损耗和环境影响,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电力系统中的可再生能源功率平衡研究是指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预测和调度,实现电力系统中的供需平衡,以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随机性,其发电功率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如太阳辐射、风速等。

因此,预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功率波动是非常重要的。

预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功率波动可以利用气象数据、历史发电数据和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来实现。

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功率波动进行预测,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实施合理的调度策略,包括灵活调整发电设备的输出功率、调度传统发电设备和调度能量储存设备等。

通过功率平衡的优化调度,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和功率平衡研究不仅对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首先,通过优化配置可再生能源,可以有效地减少对传统能源的需求,降低电力系统的排放量和环境影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资源管理:最大化资源利用和优化配置

资源管理:最大化资源利用和优化配置

资源管理:最大化资源利用和优化配置资源管理是一种管理实践,旨在最大化资源利用并优化资源配置。

它对于个人、组织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资源管理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1. 确定资源需求和目标- 评估现有资源状况,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 设定资源管理的目标,如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确保资源合理分配等。

2. 分析资源利用情况- 统计和分析资源使用情况,掌握不同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利用效率。

- 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瓶颈,确定资源利用不当的原因。

3. 制定资源管理策略- 基于资源需求和目标,制定资源管理的整体策略。

- 设定具体的资源管理指标和目标,如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至80%、减少能源消耗5%等。

4.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确保资源得到最佳利用。

-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避免人员过剩或过少的情况。

- 优化设备和技术使用,提高物质资源的生产效率。

- 使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减少能源资源的浪费。

- 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如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等,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5. 优先使用可再生资源- 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 鼓励回收和再利用,延长物质资源的使用寿命。

6. 控制资源浪费- 加强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引导员工节约使用资源。

- 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如关掉不使用的电器、节省用水等。

- 建立资源管理的监督和审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资源浪费的行为。

7. 持续改进资源管理- 定期评估资源管理的效果,对比指标和目标,进行修正和改进。

- 借鉴其他组织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引入最佳的资源管理实践。

- 鼓励创新和改进,开展资源管理相关的研究和项目。

8.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加强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沟通和协作,共同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

-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合作和共享资源来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资源管理可以实现最大化资源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的目标。

农业资源配置优化手册

农业资源配置优化手册

农业资源配置优化手册第1章引言 (3)1.1 农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性 (3)1.2 农业资源配置优化的目的与方法 (3)第2章农业资源概述 (4)2.1 农业资源的种类与特点 (4)2.2 我国农业资源的分布与现状 (5)第3章农业资源配置理论 (5)3.1 系统论与农业资源配置 (5)3.1.1 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5)3.1.2 农业资源配置的系统论分析 (6)3.1.3 系统优化方法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应用 (6)3.2 优化理论与农业资源配置 (6)3.2.1 优化理论的基本概念 (6)3.2.2 农业资源配置的优化模型 (6)3.2.3 优化方法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应用实例 (6)第4章农业土地资源配置 (7)4.1 土地资源评价与分类 (7)4.1.1 土地资源评价方法 (7)4.1.2 土地资源分类体系 (7)4.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7)4.2.1 线性规划法 (7)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7)4.2.3 系统动力学方法 (7)4.3 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 (8)4.3.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8)4.3.2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8)第5章农业水资源配置 (8)5.1 水资源供需分析 (8)5.1.1 水资源供需现状 (8)5.1.2 水资源供需预测 (8)5.2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与方法 (8)5.2.1 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8)5.2.2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8)5.3 农业节水技术与措施 (9)5.3.1 农业节水技术 (9)5.3.2 农业节水措施 (9)5.3.3 农业节水案例分析 (9)第6章农业气候资源配置 (9)6.1 气候资源对农业的影响 (9)6.1.1 气候与农作物生长 (9)6.1.2 气候与农业产业结构 (9)6.2 气候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9)6.2.1 气候资源潜力评估 (10)6.2.2 气候适应性种植 (10)6.2.3 气候资源调控技术 (10)6.2.4 气候变化适应策略 (10)6.3 气候变化对农业资源配置的影响 (10)6.3.1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0)6.3.2 气候变化对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 (10)6.3.3 气候变化对农业发展布局的影响 (10)6.3.4 气候变化对农业资源配置的挑战与机遇 (10)第7章农业生物资源配置 (10)7.1 生物资源的种类与功能 (10)7.1.1 植物资源 (11)7.1.2 动物资源 (11)7.1.3 微生物资源 (11)7.2 生物资源优化配置方法 (11)7.2.1 因地制宜原则 (11)7.2.2 多样化与互补性原则 (11)7.2.3 优化布局与结构 (11)7.2.4 创新技术与应用 (11)7.3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 (12)7.3.1 生物多样性保护 (12)7.3.2 生物多样性利用 (12)第8章农业技术资源配置 (12)8.1 农业技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12)8.1.1 生物技术资源 (12)8.1.2 农业机械设备资源 (12)8.1.3 农业信息技术资源 (13)8.1.4 农业环境技术资源 (13)8.2 农业技术资源配置方法 (13)8.2.1 需求导向法 (13)8.2.2 效益分析法 (13)8.2.3 系统优化法 (13)8.2.4 模型模拟法 (13)8.3 农业技术引进、推广与创新能力提升 (13)8.3.1 农业技术引进 (13)8.3.2 农业技术推广 (14)8.3.3 农业创新能力提升 (14)第9章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14)9.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意义与原则 (14)9.1.1 意义 (14)9.1.2 原则 (14)9.2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方法 (14)9.2.2 比较优势法 (14)9.2.3 技术创新法 (15)9.2.4 循环经济法 (15)9.3 农业产业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 (15)9.3.1 产业布局优化 (15)9.3.2 区域协调发展 (15)9.3.3 政策措施 (15)第10章农业资源配置政策与措施 (15)10.1 农业资源配置政策体系 (15)10.1.1 农业资源配置政策目标 (15)10.1.2 农业资源配置政策内容 (16)10.1.3 农业资源配置政策手段 (16)10.2 农业资源配置政策实施与评价 (16)10.2.1 农业资源配置政策实施 (16)10.2.2 农业资源配置政策评价 (16)10.3 农业资源配置优化措施与实践案例 (16)10.3.1 农业资源配置优化措施 (16)10.3.2 实践案例 (16)第1章引言1.1 农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农业资源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效果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效率、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边际开采成本低的可耗竭资源1可以被边际开采成本高的可 耗竭资源2替代。
两种资源的替代是 平滑过渡的
总边际成本的增长率在替 代以后变慢了
图 边际开采成本不变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替代
两种资源的总边际成本随时间变化不断增加,在转折点 t时资源1的总边际成本等于资源2的总边际成本,两种 资源在t点发生转变,从而实现了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 替代。 从总边际成本曲线可以看出两个特点: 一是两种资源的过渡是平稳的,总边际成本是连续无跳 跃的。这是由于两种资源的总边际成本在t点必然相等, 否则为了实现净效益最大化,成本低的资源被一直使用, 直至二者相等; 二是至少在发生替代的t点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总边际 成本的增长放慢了,这是因为资源2的边际使用成本占 总边际成本的比例相对于资源1较小。对于两种资源来 说,边际使用成本是以贴现率r增加,边际开采成本不 变,那么资源2的固定的边际开采成本占总边际成本的 比例要大于资源1的,从而资源2的总边际成本增长率就 要慢于资源1的。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是最优 耗竭问题。它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在不同时期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2)使用替代品替代不可再生资源
一、合理确定耗竭性资源使用速度
两个时期的资源配置模型
假设: ①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在两个时期里固 定不变,其边际成本MC=2元/吨 ②两时期的需求函数固定不变,其表达 式为p=8-0.4q ③两个时期里资源的供给总量是不变的 (即两时期供给不变)
p p
MC 0 0
MC
5
10
15
20 q
5
10
15
20 q
a 第一时期
b 第二时期
时期1的净效益现值就等 于图2a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45元=15×6/2) 时期2的净效益现值就等 于图2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如果贴现率r=0.10,那么 时期2净效益现值就是 25÷(1+0.1)=22.73元。

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方案

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方案

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增长,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科学配置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方案是当务之急。

本文将讨论一些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方案,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影响,并促进经济发展。

一、清洁能源推广与应用清洁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

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方案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推广和应用清洁能源。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提供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清洁能源。

同时,应加强对清洁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创新,降低清洁能源设备的成本,为其大规模应用创造条件。

二、能源设备优化配置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能源设备配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能源利用效率。

为了优化能源资源的配置,应对能源设备进行科学规划和优化配置。

通过分析能源消耗情况和需求预测,可以合理确定各类能源设备的规模和数量。

此外,应关注能源设备的更新换代,利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不仅要重视大型能源设备的配置,也要充分发挥中小型能源设备的潜力。

三、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方案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智能能源监测、控制和调度系统,可以实时获取能源消耗和供应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调控。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系统可以预测能源需求,优化能源调度,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

四、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环节。

在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可采用节能技术和装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例如,采用节能灯具、建筑隔热材料、能源回收装置等,可以降低能源的消耗。

此外,应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

五、能源政策和法规的完善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方案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的能源政策和法规,规范和引导能源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在政策层面上,可以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清洁能源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可再生资源最优配置
6.1
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能够通过自然力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 然资源,称为可再生(可更新) 然资源,称为可再生(可更新)资源 。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1)资源本身具有可再生(更新)和自我恢 (1)资源本身具有可再生 更新) 资源本身具有可再生( 复的能力(但是这一能力是有限度的) 复的能力(但是这一能力是有限度的)。 (2)可储性 (2)可储性 根据可再生资源的产权是否明确, 根据可再生资源的产权是否明确,可 以分为可再生商品性资源和可再生公共物 品资源。 品资源。
优先使用原则带来三种无效率: 优先使用原则带来三种无效率: (1)它以官僚主义的优先权决定替代了 市场优先, 市场优先,使边际净收益相等的可能性 降低。 降低。 (2)它挫伤了低级别使用者为补充水的 使用而投资的动机, 使用而投资的动机,仅仅是因为随高级 别使用者需求量的增加他们得非自愿地 减少其需求。 减少其需求。 (3)它以一种无效率的方式分摊水的稀 缺风险。 缺风险。
传统做法是仅索取其输送成本。 传统做法是仅索取其输送成本。 供水部门试图采用的一种方法是,采用一 供水部门试图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种累进定价制, 种累进定价制,既顾及到了其要求的收益 率又促进了对水的节约。 率又促进了对水的节约。 另一个无效率的定价制度——累退定价制 另一个无效率的定价制度——累退定价制 比累进定价更普遍 边际成本定价理论的另一个结论是: 边际成本定价理论的另一个结论是:当供 水机构为某一阶层消费者提供服务比另一 阶层花费更多时, 阶层花费更多时,每一阶层都应承担与它 所受服务相应的成本。 所受服务相应的成本。
群体总数取决于: 群体总数取决于:生物学因素和人类社会行 为因素。 为因素。 最优管理: 最优管理:资源开采控制侧重于对种群规模 或资源存量的最优控制。 或资源存量的最优控制。 一、无限环境条件下待开发种群数量动态的基本 特征 无限环境条件下 环境条件下, 在无限环境条件下,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 服从指数增长模型。( 。(P107) 服从指数增长模型。(P107) 一般说来,人口、 一般说来,人口、生物资源等不会像繁殖细 菌那样呈指数率无限增长下去, 菌那样呈指数率无限增长下去,但在人类发展 的某一阶段或某些生物资源(如森林等) 的某一阶段或某些生物资源(如森林等)在初期生 长阶段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长阶段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不能用作长期预 测。
二、有限环境条件下待开发种群数量动态的基本特征 资源的发展演变都会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 影响。在自然因素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初始规模、 影响。在自然因素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初始规模、 生长率、死亡率和时间之外,还包括: 种间竞争。 生长率、死亡率和时间之外,还包括:①种间竞争。 ②空间限制.③生存条件。 空间限制. 生存条件。 用来刻画有限环境条件下待开发种群数量动态特 征的最为常用的基本数学模型为逻辑斯谛模型( 征的最为常用的基本数学模型为逻辑斯谛模型(S型 曲线)。 曲线)。
6.4 森林资源经济学
森林资源的管理类似于一般生产过程的管理, 森林资源的管理类似于一般生产过程的管理, 其可持续利用问题主要是确定资源的最佳收获期 和最大可持续收获量,也就是说确定森林的最优 和最大可持续收获量, 采伐时间和最大可持续的采伐量。 采伐时间和最大可持续的采伐量。 一、Faustmann模型 Faustmann模型 (P115)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可再生商品性资源
财产权可以确定,能够被私人所有和享用, 财产权可以确定,能够被私人所有和享用, 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可再生资源称为可再生 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可再生资源称为可再生 商品性资源. 商品性资源.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①财产权明确:②专有性;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财产权明确: 专有性; 可转让性; ③可转让性; ④可实施性
在显而易见的即违反效率又违反稳定性 标准的情况下, 标准的情况下,森林为何又被迅速地采 伐呢? 伐呢?
答案: 答案:
滥伐森林的第一个根源涉及外部性 贫穷也是对森林形成压力的主要根源 负面的激励 荒谬的动机也可能是由政府造成的
6.5
水资源
一、水稀缺的潜在可能 二、对稀缺水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竞争使用者之间配置:(1)必须是有大 在竞争使用者之间配置:(1)必须是有大 量竞争使用者之间的均衡。(2)必须提供 量竞争使用者之间的均衡。(2)必须提供 一种可接受的方法来解决地表水流量的 年度波动。 年度波动。
根源二:水的定价 根源二: 大体上, 大体上,价格水平偏低且费率未充分反映向 不同类型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成本。 不同类型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成本。 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原因使其费用低廉:(1) 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原因使其费用低廉: 由历史平均成本决定其费用。(2)边际稀缺 由历史平均成本决定其费用。(2)边际稀缺 性租金极少包括进去。 性租金极少包括进去。
二、可再生公共物品资源
不为任何特定的个人所拥有,但是却能为 不为任何特定的个人所拥有, 任何人所享用的可再生资源称为可再生公共物 任何人所享用的可再生资源称为可再生公共物 品资源。 品资源。
2.2 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模型
一、可再生资源的种群生态增长过程 如果繁殖率大于死亡率, 如果繁殖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的个体数量将 增加;反之,则减少。 增加;反之,则减少。 (P106) 二、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增长模型 (一)几何增长模型 即假设种群大小的变化率为一常数, 即假设种群大小的变化率为一常数,而为分 布密度无关, 布密度无关,这种种群增长模型称为几何增长模 一年生植物或单世代昆虫适用( 型。一年生植物或单世代昆虫适用(每代只繁殖 一次,母体繁殖后便死亡)。 一次,母体繁殖后便死亡)。 Nt=R0t*N0 其中, 为种群初始状态的个体数。 其中, R0=Nt+1/ Nt, N0为种群初始状态的个体数。
四、补救办法 减少对水转让的限制。 减少对水转让的限制。 使价格合理
讨论题
1.描述学校所使用的对水的定价系统?这 描述学校所使用的对水的定价系统? 种定价系统影响你的用水行为吗( 种定价系统影响你的用水行为吗(如淋浴 时间的长短等)?如何影响 如何影响? 时间的长短等)?如何影响? 你能推荐一种 更好的定价系统吗? 更好的定价系统吗? 2 . 假设你幸运地来自世界某个具有丰富 水资源的地方, 水资源的地方 , 需求量从未接近过可利 用的量, 用的量 , 你会很小心使用或只是想用多 少就用多少?为什么? 少就用多少?为什么?
三、 水资源配置无效率的根源 根源一: 根源一:对水的让渡的限制 最早的一种管制是要求使用者必须充分 使用他们对水的权利,否则就将丧失。 使用他们对水的权利,否则就将丧失。 第二种管制, 称为“ 优先使用” 第二种管制 , 称为 “ 优先使用 ” , 即试 图建立一种官僚等级使用制度。 图建立一种官僚等级使用制度。
(二)指数增长模型 有机个体几乎是连续繁殖的。具体模型见P107 有机个体几乎是连续繁殖的。具体模型见P (三)逻辑斯谛模型 当种群大小与载容量相等时,种群增长停止, 载容量相等时 当种群大小与载容量相等时,种群增长停止, 而种群数量保持不变。具体模型见P 而种群数量保持不变。具体模型见P108
6.3 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决策模型
二、实例分析(最优砍伐时间) 实例分析(最优砍伐时间) (一)从生物学角度分析
树木的成长以体积来衡量,树木的成长分为若干时期。 树木的成长以体积来衡量,树木的成长分为若干时期。 幼年期树木的体积增长很慢,此后一个时期树木的体积 幼年期树木的体积增长很慢, 增长很快,当树木成熟后,其体积的增长减缓以至停止。 增长很快,当树木成熟后,其体积的增长减缓以至停止。 平均年增长量(MAI)最大时进行砍伐。 平均年增长量(MAI)最大时进行砍伐。
(二)从砍伐后不再种植的净现值分析
经济学认为,最优砍伐时间是净效益的现值最大之时。 经济学认为,最优砍伐时间是净效益的现值最大之时。
(三)从反复种植反复砍伐的情况分析 在无穷时间反复种植、反复砍伐的情况下, 在无穷时间反复种植、反复砍伐的情况下, 砍伐时间又提前了。 砍伐时间又提前了。 从效率的定义可知, 从效率的定义可知,采伐林木的最优时间是 从林木中能够得到最大净收益的时间。 从林木中能够得到最大净收益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