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院感基本知识

院感基本知识

院感基本知识院感基本知识1、定义和概念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环境中,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感染了病原体。

院感是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治疗造成了威胁。

2、院感的分类2.1 交叉感染:指在医院环境中,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的感染,包括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血液传播等。

2.2 医源性感染:指因医疗服务行为或干预措施引起的感染,例如手术感染、导尿感染等。

2.3 非医源性感染:指在医院环境中感染的疾病,但与医疗服务行为无关,例如结核病、流行性感冒等。

2.4 异质感染:指患者在医院入院时已经感染的病菌。

3、院感的传播途径3.1 直接接触传播: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如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接触。

3.2 飞沫传播:指通过飞沫悬浮在空气中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3.3 空气传播:指通过气溶胶传播,如空气中的细菌和真菌。

3.4 血液传播:指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手术等操作引起的血液接触。

3.5 环境传播:指通过环境中的物品和表面传播,如医疗设备、床铺、洗手间等。

4、院感的预防控制策略4.1 消毒与无菌操作:医疗器械和环境表面的消毒处理,手术室和无菌区的无菌操作等。

4.2 隔离与戴具管理:对不同类型的院感病人进行隔离,医务人员必须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

4.3 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医护人员必须定期洗手,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4.4 患者的监测与筛查:对入院患者进行感染监测及筛查,及时发现院感病例。

4.5 环境清洁和通风:定期对医院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5、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有关院感预防和控制的相关指导文件、表格和检测报告等。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医疗服务行为:指医院提供的各项医疗服务,如手术、药物治疗等。

6.2 医院环境:指医院各种区域和设施,包括病房、手术室、洗手间等。

6.3 病原体:引起感染的病菌、真菌等微生物。

6.4 消毒: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物品或表面杀灭或去除病原体。

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
间接接触传播
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后,病原体附着在医务人员的手套、衣物、医疗器械等物品 上,当这些物品再次接触其他患者或环境时,病原体传播给其他人。
空气传播
飞沫传播
患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原体以飞沫的形式悬浮在 空气中,被他人吸入后感染。
尘埃传播
病原体附着在尘埃颗粒上,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被他人吸 入后感染。
04
医院感染的监测与控制
监测内容与方法
监测对象
监测医院所有部门、科室 的感染情况,包括住院部 、急诊室、手术室、产房 、新生儿室等。
监测指标
包括感染发病率、感染部 位分布、细菌耐药性等。
监测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 性队列研究等方法,结合 临床微生物学、抗菌药物 耐药性监测等手段。
控制措施与实施流程
案例五:某医院医务人员感染事件
总结词
该医院医务人员感染事件是一起因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的医院感染事件,对 医务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详细描述
该医院在医务人员感染事件发生前存在防护措施不到 位、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如佩戴口罩不正确、手卫生 不规范等。这导致了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等传染病 的风险增加。
确认为细菌感染。
案例四:某医院空调系统污染事件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医院空调系统污染事件是一起因医院空调系统未定期 清洁、消毒等原因导致的医院感染事件,对医务人员和 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危害。
该医院空调系统长期未进行清洁和消毒,积尘和微生物 污染严重。医务人员和患者在空调环境下易受到病原体 侵袭,出现头痛、咳嗽、发热等症状。经检测,空调送 风中存在多种细菌和病毒。
低感染风险。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一、医院感染基本概念1.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4.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报告程序及责任人,处置流程(一)科主任为本科室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二)发生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或3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病例的所在临床科室,应由本科室的质控医生立即电话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如遇公休日或其它特殊原因者,应立即电话报告院总值班,由总值班负责与医院感染管理科联系。

5、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

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

6、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 如传染病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

7、床单位消毒:对患者住院期间、出院、转院、死亡后所用的床及床周围物体表面进行的清洁与消毒。

8、感染性疾病传播的环节: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9、隔离: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10、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 μ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11、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 5μm) ,在空气中短距离(l 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

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

最全医院感染基本知识总结一、基本概念1、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既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在住院时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哪几类?医院感染按获得病原体的来源分两类:(1)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通过日常诊疗活动、病人或病人间的接触或从污染的外环境中而接受的感染。

(2)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也称自身感染,是指病人由于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在接受诊疗处理的过程中,体内正常菌群发生紊乱、激活机体潜在的病菌、患者体腔或体表原来存在的常驻微生物发生移位等而引起的感染。

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对于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者则以自入院时超过平均(或常见)潜伏期的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脓毒血症迁徙灶除外),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经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4、哪些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反应。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h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5、患者在住院第四天出现了泌尿系统感染症状,该患者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属于医院感染。

因为没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均属于医院感染。

6、某患者因腿部皮肤感染久治不愈而入住某科,入院后行创面分泌物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经一周的治疗后再次做细菌培养又发现表皮葡萄菌生长,此次感染是否属于医院感染?为什么?该患者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1、什么就是医院感染?(1)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2)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3、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新诊疗技术的开展、各种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慢性基础疾病如肿瘤、糖尿病等。

4、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与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临盆过程当中与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职员在医院工作期问获得的感染。

5、哪些情形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6、医院感染病比方何报告?(1)医院感染散发病例诊断后,应填写“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在确诊后的24小时内报告感染控制科。

(2)假如医院感染同时属于法定管理沾染病的,还应举行沾染病报告。

7、医院感染的感染途径有哪些?(1)接触传播(2)飞沫传播(3)空气传播8、什么就是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就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9、什么就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10、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哪些?(1)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受损者;(2)婴幼儿及老年人;(3)接受放化疗与免疫抑制剂治疗者;(4)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5)接受各种侵袭性操作的患者;(6)住院时间长者;(7)手术时间长者;(8)营养不良者。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医院感染(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HAI)是指患者在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新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因此,加强的学习,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对保障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与分类1. 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护理的患者,在入院时不存在、住院期间或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感染。

2. 分类:(1)根据感染部位分类: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2)根据病原体分类: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

(3)根据感染途径分类: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垂直传播等。

二、医院感染病原体及传播途径1. 病原体:(1)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2)病毒: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

(3)真菌:如白色念珠菌、曲霉菌等。

(4)寄生虫:如疟原虫、阿米巴原虫等。

2. 传播途径:(1)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污染物、医务人员等传播。

(2)空气传播:通过飞沫、气溶胶等在空气中传播。

(3)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传播至周围人群。

(4)垂直传播:母婴传播,如新生儿感染。

三、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1. 患者因素:(1)年龄:老年人、婴幼儿、免疫抑制者等易发生医院感染。

(2)基础疾病: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患者易发生医院感染。

(3)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等,破坏患者生理屏障,增加感染风险。

2. 医疗机构因素:(1)环境因素:空气质量、手卫生、医疗器械清洁消毒等。

(2)诊疗操作:不规范的操作、器械污染等。

(3)抗菌药物使用:滥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菌株增多,增加感染风险。

3. 医务人员因素:(1)手卫生:手卫生不到位,导致病原体传播。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及防控措施大全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及防控措施大全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及防控措施大全在医院环境中,感染成为了一个常见的问题,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以及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全面介绍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并提供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以帮助医护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病原体介绍医院感染是指在住院期间患者在医疗机构内出现的与住院治疗有关的感染。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其中,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二、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医院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空气传播以及间接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

特别是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高风险科室,传播更加容易发生。

三、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1. 院内感染:在医院内范围内感染,如手术部位感染、泌尿道感染等;2. 交叉感染:指不同患者之间通过传染源介导传播的感染,如耐药菌传播;3. 医源性感染:由医务人员通过操作所引起的感染,如医生或护士的手部未洗净导致的感染。

1. 手卫生: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洗手和消毒制度,特别是在接触患者前后要彻底洗手;2. 隔离措施:根据感染性状况,采取不同类型的隔离措施,如空气传播病原体采取呼吸道防护;3. 消毒与清洁:医疗器械和环境表面要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保持无菌环境;4. 医护人员培训:加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其对感染预防的认识和能力;5. 病原体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五、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1. 制定感染控制方案:医院应建立相应的感染控制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和管理流程;2. 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的产生;3. 医疗废物处置:医院要建立规范的医疗废物处置制度,避免废弃物污染环境;4. 渗透调查: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渗透调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 宣传教育: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传教育,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院感基本知识

院感基本知识

第一章医院感染管理概论第一节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1.何谓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何谓医源性感染?答: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疗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易引起医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多次进行侵袭性操作;使用消毒或灭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或设备;医疗环境污染严重,如物体表面、空气、医务人员的手等,输入已被污染的药品、血液或血液制品等;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等等。

3.根据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哪几类?答:医院感染可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4.何谓外源性感染?答: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如来自于其他病人、医务人员、诊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等。

5.何谓内源性感染?答: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其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皮肤、口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的常居菌或暂居菌。

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体内微生态环境失衡时即可发生内源性感染。

随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深入,外源性感染已明显减少,内源性感染则在增加,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类型。

6.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哪些特点?(1)感染链特点:外源性感染的传播过程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2)发病形式:医院感染多为散发性,有时可出现暴发流行。

外源性感染的表现形式可为散发,也可为暴发。

而内源性感染则呈散发形式。

(3)预防控制特点:大部分外源性感染是可以通过规范医护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消毒灭菌及隔离等措施得到预防和控制的。

内源性感染的发生基于病人的基础病、诊疗措施等多种因素,较难有效地预防和控制。

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类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措施降低感染风险。

(4)科室分布特点:医院感染多发生于医院的高危科室,主要有各类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神经外科、烧伤科、心胸外科,呼吸科、血液科和肾科病房等。

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
飞沫传播是医院内肺炎、流感等呼吸 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指感染源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的方式。例如 ,患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其血液 中含有病原体,如果健康人被输入这些血液或使用了污染的 血液制品,就可能感染这些疾病。
医院内常见的血液传播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 病等。
咳嗽
咳嗽是医院感染的常见症 状之一,可能是干咳或伴 有痰液。咳嗽持续时间较 长,且可能逐渐加重。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医院感染的严 重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 气喘等。严重时可能导致 呼吸衰竭。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 流行病学史进行初步诊断。
实验室诊断
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痰 液、尿液等标本进行细菌 培养、核酸检测等实验室 检查,以确定病原体。
适量
确保药物剂量合适,既能有效 治疗感染,又不会产生副作用。
全程
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不要过 早停药,以免感染复发。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
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择合 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
通过物理因子如光、热、电等作用 于感染部位,促进炎症消退和伤口 愈合。
手术治疗
建立医院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对 医疗废物进行规范处理,防止交
叉污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 严格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无菌 状态。
实施患者隔离措施,对疑似或 确诊感染病例进行必要的隔离 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 提高他们的消毒隔离意识和配 合度。
合理使用抗生素
建立医护人员健康监测制度,及时发 现并处理感染病例,防止疫情扩散。

(完整)院感基本知识

(完整)院感基本知识

(完整)院感基本知识一、引言医院感染(简称院感)是现代医疗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过程,还可能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全面理解和掌握院感的基本知识,对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院感的定义与分类定义: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发生的感染。

分类:根据感染的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由患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如皮肤黏膜表面的细菌。

外源性感染:由外界病原体通过接触、空气、水等媒介传播到患者身上的感染。

三、感染途径与传播方式接触传播: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

呼吸道传播:病毒、细菌等通过飞沫或者气溶胶形式在空气中传播。

血液传播:针刺伤、共用注射器等导致的血液交换。

消化道传播:食物、水等媒介导致的病原体摄入。

四、院感风险因素患者因素: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等。

医护人员因素:手卫生不规范、防护措施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

环境因素:病房布局不合理、通风不良、清洁消毒不彻底等。

药品和医疗器械因素:消毒灭菌不彻底、一次性医疗用品不合格等。

五、预防措施加强手卫生:严格执行洗手和手消毒规范,确保医护人员手部卫生。

穿戴防护用品: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或者处理污染物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防护服等。

环境清洁和消毒:定期清洁和消毒医院环境,包括病房、手术室、医疗器械等。

医疗器械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在使用先后都经过正确的清洁和消毒程序。

隔离和防护:对已知感染源的患者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并对可能接触到感染源的医护人员进行适当防护。

六、监测与报告制度监测:医院应定期对院感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感染源和传播途径。

报告:一旦发现院感病例,应即将向相关部门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反馈: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以便改进预防措施。

七、教育与培训加强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
③进入或离开隔离室、重症监护室时;
④外科伤口换药前后,以及处理同一病 人不同性质感染的部位时;
整理课件ppt
9
三、洗手的指征(2)
⑤给病人发药前后; ⑥接触不同病人前后; ⑦做护理、治疗前后; ⑧在护理易感病人或可能携带致病微生物的
病人之后;
整理课件ppt
10
三、洗手的指征(3)
⑨戴手套之前或脱手套之后; ⑩与任何病人长时间接触后。
整理课件ppt
11
洗手方法(1)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整理课件ppt
12
洗手方法(2)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整理课件ppt
13
洗手方法(3)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整理课件ppt
14
洗手方法(4)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整理课件ppt
15
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
整理课件ppt
1
一、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 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和在医院 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 院前已开始或已存在的感染。医务工作 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整理课件ppt
2
医院感染的时间界限(1)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入院时不存在感 染,也不属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 的感染;同时也包括在医院内感染而 在出院后才发病。其时间界限计算方 法是:
整理课件ppt
25
目前我院医疗废物的管理
分为两大类,以四个容器收集 一类是:感染性废物,凡是接触患者 的所有用物及各种引流袋,棉签、抽 血使用的注射器、各种敷料等等。
传染
整理课件ppt

院感基础知识

院感基础知识

院感基础知识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医院内感染。

院感是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医院院感管理水平,预防和控制院感的发生,以下是关于院感基础知识的详细介绍。

一、院感的定义和分类1. 定义:院感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新发或既往未发现的感染。

2. 分类:根据感染的来源和发生时间,院感可分为两类:a. 社区获得性院感:指患者在入院前已感染,但在入院后才出现症状的感染。

b. 医院获得性院感:指患者在入院后感染的感染,包括医源性感染和环境感染。

二、院感的传播途径1. 直接接触传播:指通过患者与患者、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如握手、抚摸等。

2. 飞沫传播:指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飞沫中的病原体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

3. 空气传播:指通过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如麻疹、肺结核等。

4. 粪口传播:指通过接触患者的粪便或口腔分泌物传播,如肠道感染等。

5. 血液传播:指通过接触患者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如乙肝、HIV等。

三、院感的预防和控制措施1. 手卫生:医务人员和患者应定期进行手卫生,包括洗手和使用手消毒剂。

2. 感染控制: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如戴口罩、手套、帽子等。

3. 消毒灭菌:对医疗器械、床单、衣物等进行定期消毒灭菌,以防止交叉感染。

4. 环境清洁:医院应保持良好的环境清洁,定期对病房、手术室等进行清洁消毒。

5. 医疗废物管理:医院应建立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确保废物的安全处理。

6. 患者隔离:对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进行隔离,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四、院感的监测和报告1. 监测:医院应建立院感监测系统,定期对院感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分析。

2. 报告:医院应建立院感报告制度,及时报告院感病例,以便进行调查和控制。

3. 分析:医院应对院感病例进行分析,找出院感的原因和规律,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院感知识培训完整版

院感知识培训完整版
2024/7/27
2、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 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 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 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 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 离。
2024/7/27
2024/7/27
3、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 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 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 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 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 混合感染)的感染
2024/7/27
6、手卫生
(1)手卫生定义: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 总称.
(2)洗手定义:医务人员应用洗手液在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 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 程;
(3) 卫生手消毒定义: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 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 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应当用洗手液在流动 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 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2024/7/27
5、哪些病人属于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对 象?
(1)所患疾病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功能 者;
(2)接受各种免疫抑制疗法者; (3) 接受各种损伤及介入性检查、诊断、
治疗者; (4)老年、婴幼儿及营养不良者; (5) 住院时间长者。
2024/7/27
一、标准预防与职业防护
1、标准预防的定义:是指认 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 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 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 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 须采取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

血液、体液传播预防措施
❖ 主要用于预防HIV、HBV、HCV、梅毒、淋 病等的传播,按要求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 要求:注射器、针头、输液器、侵入性导管 等必须严格“一人一针一管一巾”执行,标 本应醒目注明,已引起重视。
血液、体液隔离
❖ 1、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物品应装袋,标记后 送消毒或按医疗废物统一处理。
临床科室对医院感染暴发的处置流程
❖ 1、科室一旦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患者,立即对 病人单间隔离,查找感染源,落实控制措施,保护 易感染人群。
❖ 2、积极救治患者,并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必要 请专家会诊。
❖ 3、诊疗护理用品专用,一切诊疗护理操作执行隔 离技术,隔离房间标识清楚,严格执行手卫生,工 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存在严重感染隐患时,立即 停止接受新患者,必要时封病房。
❖ 2、病人用过的针头等应放入防水、防刺破且 有标记的容器内,按医疗废物统一处理。
❖ 3、物品表面被血液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 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 口罩
使用防护用品
❖ 帽子
❖ 护目镜、防护面罩
❖ 手套
❖ 隔离衣、防护服
❖ 防水围裙
❖ 鞋套
环境类别
❖ Ⅰ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医院感染暴发(发生交叉感染)相关 因素
❖ 无菌操作不规范 ❖ 滥用抗生素 ❖ 手卫生不合格 ❖ 病室环境不合格 ❖ 病人抵抗力差
院感暴发的报告流程
❖ 科室发现3例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微生物室在 同一病区检出三病例为同一病原体)时 →立 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经确认后→立即报 告感控办、分管院长(或总值班室) →感控 办到现场确认后 →立即报告暴发应急处置领 导小组组长(院长)→启动暴发应急处置预 案。

院感基础知识

院感基础知识

院感基础知识一、概述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与医疗活动有关的感染。

院感是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院感基础知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保障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二、院感的分类1. 医院内感染:指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手术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2. 医院间感染:指患者在不同医院之间转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3. 医院获得性感染: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与入院时无关。

三、院感的传播途径1. 直接接触传播:指通过患者、医务人员、访客等直接接触而传播,如手术切口感染、皮肤感染等。

2. 飞沫传播:指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如呼吸道感染。

3. 空气传播:指通过空气中的微生物传播,如结核病、麻风病等。

4. 体液传播:指通过血液、尿液、唾液等体液传播,如乙肝、艾滋病等。

5. 粪口传播:指通过粪便传播,如肠道感染。

四、院感的预防措施1. 个人防护:医务人员应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帽子等,避免直接接触患者体液。

2. 患者隔离: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避免传播给其他患者。

3. 洁净操作: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进行手卫生,并保持操作场所的清洁和洁净。

4. 消毒灭菌:对医疗器械、床单、衣物等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以杀灭病原菌。

5. 环境清洁:保持医院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清洁、消毒医疗设备和病房。

6. 宣教指导:加强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工作,提高院感防控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五、院感的监测与报告1. 院感监测:医院应建立院感监测系统,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统计,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的发生。

2. 院感报告:医院应建立院感报告制度,将院感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六、院感的重要性和影响1. 患者安全:院感的发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疾病的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2. 医疗质量:院感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有重要影响。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新的感染,其发生时间通常为入院后48小时以上。

医院感染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的问题,因此了解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都至关重要。

一、医院感染的原因1. 传染源:医院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细菌、病毒、真菌等传染性微生物,它们可能源自患者、医护人员、设备、药物等。

2. 传播途径:医院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飞沫传播、物体表面污染、水源污染等途径传播。

3. 宿主易感性: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的易感性,如体弱多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等都会增加感染风险。

二、医院感染的常见类型1.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2. 尿路感染:常见于导尿患者,如尿道感染、膀胱感染等。

3. 血流感染:如败血症、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等。

4. 伤口感染:主要是手术切口感染、烧伤感染等。

5. 胃肠道感染:主要为腹泻、呕吐等,多与食物或水源污染相关。

三、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1. 患者及家属:- 提高个人卫生意识,勤洗手,尤其是在进食前、接触患者前后、使用卫生间后等。

- 积极参与医护人员对抗感染的措施,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

-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通风,妥善处理废弃物。

2. 医护人员:- 所有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感染控制培训,熟悉感染控制的相关规范和操作流程。

- 严格执行手卫生,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 做好环境清洁消毒工作,特别是对接触频繁的表面和设备进行消毒。

3. 医疗机构:- 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制定感染控制相关政策和操作指南,并定期开展感染监测。

- 强化医疗废物管理,严格执行消毒灭菌的标准和程序。

- 加强环境清洁工作,定期对病区、手术室等进行清洁消毒。

四、医院感染的处理和治疗1. 及时诊断:医护人员应高度警惕可能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对疑似感染进行及时的诊断并发送标本进一步检测。

2. 合理用药:根据病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注意避免滥用和不合理的使用。

院感基本知识

院感基本知识

院感基本知识院感,即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院感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院感基本知识的详细介绍。

一、院感的定义和分类院感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包括住院部、手术室、门诊部等,发生的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根据感染的来源和感染部位,院感可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是指患者自身携带的病原体感染自身,外源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病原体来自医院环境或者医护人员。

二、院感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院感的病原体多种多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常见的院感病原体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院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空气传播、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血液传播等。

医院内的气流、人员接触、医疗设备等都可能成为院感传播的途径。

三、院感的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院感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首先是加强医院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医疗设备和物品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其次是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他们的个人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此外,医院还应建立健全的院感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控制院感的发生。

四、院感的监测和报告院感的监测和报告是院感管理的重要环节。

医院应建立院感监测系统,对院感发生的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监测内容包括院感的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体类型等。

监测结果应及时报告给医院管理层和相关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和防范。

五、院感的处理和控制一旦发生院感,医院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控制。

首先是对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感染扩散。

其次是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控制培训,加强个人防护和操作规范。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医院内的卫生状态。

六、院感的影响和意义院感的发生不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负担和风险。

院感的发生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死亡。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汇总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基础知识1•什么是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根据病原体来源不同,医院感染可分为二类:①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

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外,即由医院内其他人或环境传播给患者而引起的感染。

②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

病原体来自患者自身菌群,即寄居在患者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当人的免疫功能受损,健康状况不佳或抵抗力下降时才会发生的感染。

3.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特征?⑴引起社区感染的新、老传染病的病原体均可引起医院感染中的外源性感染,如鼠伤寒沙门菌(可致暴发)、乙型肝炎病毒(血源感染)、SARS冠状病毒(呼吸道传播)等,但它们并非是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主流。

⑵90%的医院感染病原体为机会致病菌,且多为耐药菌株,可引起外源性或内源性感染。

⑶免疫力低下病人病原谱广,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如器官移植受体和艾滋病患者易发生各种细菌、真菌、结核、肺孢子菌、巨细胞病毒、弓体虫感染等,多为内源性感染,也可发生外源性感染;后三者还可作为内源性潜在病原被激活的感染。

⑷医院感染病原体可随时间变迁如随抗菌药物的应用可发生真菌二重感染;随免疫功能缺损的进展而发生病原体的改变。

如艾滋病病人中当CD4细胞<200/mm3时易发生肺孢子菌感染;当CD4细胞<150/mm时易发生鸟分枝杆菌感染。

⑸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部位感染,或一个部位有多种病原菌感染(复数菌感染或混合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同一部位混合感染并非少见。

4•什么是二重感染?临床常见的二重感染有哪些?二重感染又称菌群交替症,是抗菌药物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感染。

常发生在机体防御机能下降如原发病严重、大手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抗代谢药物时。

临床常见的二重感染:口腔感染,白色念珠菌肠炎和肛周感染、伪膜性肠炎、菌群交替性肠炎、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张小娟医院内感染的问题,从地球上出现了医院时起,医院内感染也就发生了。

随着时代不同医院感染的内容不断发生变化。

由于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地提高,医院感染不同于过去一些常见的传染病,而现在使其更为复杂。

现代医院是治疗病人的场所,聚集着抵抗力低弱的病人,也是细菌繁殖的场所,其次治疗对象也在转变,如新生儿、老年人、创伤大的手术多了,手术方式拓宽,手术时间长了,手术出血量的增多,器官移植的开展等等。

另外癌症病人的放疗、化疗、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均可使机体抵抗力降低,造成免疫功能低下,使病人的易感性增加。

再则,各种新的诊断、治疗技术的开展,如导管、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和人工呼吸器的应用,增加了致病菌侵入体内的机会,造成医源性感染不断增加。

以上诸因素不仅造成交叉感染和侵入性感染,而且很容易发生自身感染,也就是说,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则条件致病菌极易引起感染。

因此,医院感染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

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诊断标准:(一)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徒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4、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作出病原学诊断。

常见医院感染(一)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23-42%。

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血液病人、骨髓移植和心肺移植病人、重症监护病人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发热。

(2)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3)X线显示肺部有炎性浸润性病变。

慢性气道疾患患者稳定期(慢性支气管炎伴或不伴阻塞性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继发急性感染,并有病原学改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时比较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述六条之一即可诊断。

1、经筛选的痰液,连续两次分离到相同病原体。

2、痰细菌定量培养分离病原菌数>106cfu/ML。

3、血培养或并发胸腔积液者的胸液分离到病原体。

4、痰或下呼吸道采样标本中分离到通常非呼吸道定植的细菌或其他特殊病原体。

5、免疫血清学、组织病理学的病原学诊断证据。

预防:为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应避免用过多的镇静剂、不公用大容量雾化器,鼓励手术后病人咳嗽、深呼吸、翻身;气管切开后要勤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医护人员护理病人前后洗手。

(二)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约占医院感染的1/4,包括表浅切口(皮肤、皮下组织)感染,深部组织切口(深筋膜、肌肉)感染和器官间隙感染;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腔隙感染。

表浅手术切口感染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后30天内。

临床诊断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避免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织感染诊断标准。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感染。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深部手术切口感染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打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C,局部有疼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三)、尿路感染(四)、败血症(五)、输血感染(六)、透析相关性感染(七)、器官移植后感染三、医院感染的控制对策*住院病人的预防1、应尽量减少或完全避免使用某些侵入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2、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

3、加强医院消毒、灭菌和隔离措施,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后洗手可减少医院菌丛的播散。

对有潜在传染性的病人应予以隔离,对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应进行保护性隔离。

4、药物预防医务人员手的消毒在进行外科手术前,要进行外科手消毒。

为病人进行各种医疗检查、护理操作前均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凡是接触传染病病人,感染伤口及污染物品之后等都应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外科手的消毒手术前医务人员剪短指甲,并使指甲平整、光滑。

(1)消毒剂刷洗手、臂法:在流水肥皂洗手的基础上,取无菌小刷蘸消毒剂约5ML涂抹手、臂。

从指尖到肘上10CM,两手交替刷,注意指甲沟、指间、腕部等处,按顺序进行,无遗漏,约2分钟,无菌水冲洗。

换无菌刷子蘸取消毒液约5ML ,刷手、臂2分钟后待干或取无菌擦手巾擦干。

(2)先刷洗后消毒手、臂法刷洗手、臂:取无菌刷蘸肥皂液,按一定顺序无遗漏地刷洗三遍,共约10分钟。

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至上臂下1/2段,每遍3分钟,特别要刷净甲沟、指间、腕部。

刷洗时,双手稍抬高。

每遍刷完用流水冲净。

冲洗时,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最低位,以免臂部的水返流到手。

刷洗完用无菌小毛巾由手向肘部擦干。

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刷洗。

消毒手、臂:A、擦拭法:双手和前臂刷洗完毕,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后,将主要成分为洗必泰-醇(异丙醇或乙醇)速效消毒液3ML涂擦于手和前臂,过1分钟左右即干,然后戴上灭菌手套。

B、浸泡法:将双手和前臂浸入消毒液内,液面至肘上10CM。

浸泡同时用小毛巾轻轻擦洗皮肤5分钟,手不可触碰桶口。

浸泡毕,拧干小毛巾或用无菌小毛巾、消毒纱布擦干或晾干。

(3)连续进行手术时的洗手消毒法:接连进行下一手术时,需重新按外科手消毒法进行。

我院骨、外科手术手部消毒一、湿润双手和前臂,二、用5毫升美逸柔(洗必泰)洗手液于双手和前臂,刷洗3分钟,注意指甲和指间部位,用流动水彻底冲净。

三、再用5毫升美逸柔擦洗3分钟,用流动水彻底冲净,用无菌手巾擦干。

四、再加用5毫升美逸柔于双手和前臂,用力擦直至干燥,无需用水和毛巾。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在各种操作前,应用肥皂流水冲洗双手。

进行各种操作后,进行手的卫生消毒。

(1)进行各种治疗、操作前:医务人员用流水肥皂洗手,如果手上有可见的污染,应延长洗手时间,上述方法连续2-3遍,擦干后进行各种操作。

(2)若接连进行治疗和操作时,每接触一个病人都应用肥皂流水洗手法或消毒水擦洗一遍。

(3)接触传染病人后A、医务人员为特殊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可戴好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付手套,操作结束可进行流水洗手。

B、若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应将污染的双手浸泡于消毒液内2分钟,再用肥皂流水洗手法洗二遍后擦干。

C、接连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病人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后都应消毒液浸泡双手2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手。

或用消毒剂涂擦双手后晾干。

水龙头应用脚踏式或电磁感应开关。

(4)接触污染物品、微生物实验室操作后手的消毒:医务人员接触污染物品之前,应戴好一次性手套或乳胶手套,然后进行操作,操作后脱掉手套用流水肥皂冲洗即可。

如手直接接触污物者,操作后应将污染的双手浸泡于消毒液内2分钟后,再用肥皂流水洗手法洗二遍后擦干。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病人姓名:病历号:入院诊断:性别:年龄:入院时间:感染日期:感染诊断:1、 2、易感因素:泌尿道插管糖尿病抗生素肝硬化药瘾者动静脉插管放疗化疗使用呼吸机免疫抑制剂人工装置肿瘤引流管营养不良手术WBC计数<1.5x109/L 其它病原学检查:是否标本名称:病原体: 1、 2、报告科室:报告人:填表说明:1、医院感染病例由报告人于24小时之内报告医院感染科。

报告人必须是病人经治医师。

2、医院感染管理科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应于24小时之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

3、医院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应于24小时之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部文件卫医发〔1999〕第18号关于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严重医院感染事件的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局,部直属单位: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给病人带来痛苦和损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引起社会各界和国内外的强烈反响。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手术292例,至8月20日止,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

事件发生后,深圳市妇儿医院未及时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自行控制措施未果、感染人数达30余人的情况下,才于5月25日报告深圳市卫生局。

深圳市卫生局指示停止手术,查找原因。

经深圳市卫生局、广东省卫生厅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的积极治疗,目前大部分病人伤口闭合,对其余病人的治疗和对全部手术病人的追踪观察仍在继续进行中。

深圳市卫生局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院长陈一臻被免去院长职务,直接责任人主管药师何莹被开除公职,其它有关人员由医院进行处理。

46名被感染者索赔2681万-深圳妇儿医院院内感染事件引发诉讼大战《医院感染监控信息》2000年9月第3期1994年沈阳某妇产医院发生柯萨奇病毒感染,国内外有30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严重影响了该院信誉,也对病人健康生命造成了重大影响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何权瀛教授提醒同仁:医生也要小心肺结核.练习题:1、医院感染的定义2、哪些情况属于院内感染?3、我院骨、外科手的消毒应如何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