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f28781c03d8ce2f006623ba.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一.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共振线在一般情况下,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最稳定态),称为基态(E0= 0)。
当原子吸收外界能量被激发时,其最外层电子可能跃迁到较高的不同能级上,原子的这种运动状态称为激发态。
处于激发态的电子很不稳定,一般在极短的时间(10-8-10-7s)便跃回基态(或较低的激发态),此时,原子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能量:(1)图1 原子光谱的发射和吸收示意图共振发射线:原子外层电子由第一激发态直接跃迁至基态所辐射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共振吸收线:原子外层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吸收的一定波长的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共振线:共振发射线和共振吸收线都简称为共振线。
由于第一激发态与基态之间跃迁所需能量最低,最容易发生,大多数元素吸收也最强;因为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各不相同,所以“共振线” 也就不同,各有特征,又称“特征谱线”,选作“分析线”。
二. 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一)吸收线轮廓及变宽图2 基态原子对光的吸收若将一束不同频率,强度为I0 的平行光通过厚度为1cm的原子蒸气时,一部分光被吸收,(2)透射光的强度Iν仍服从朗伯-比尔定律:式中:Kν——基态原子对频率为的光的吸收系数,它是光源辐射频率的ν函数由于外界条件及本身的影响,造成对原子吸收的微扰,使其吸收不可能仅仅对应于一条细线,即原子吸收线并不是一条严格的几何线(单色λ),而是具有一定的宽度、轮廓,即透射光的强度表现为一个相似于下图的频率分布:图3 Iν与ν的关系若用原子吸收系数Kν随ν变化的关系作图得到吸收系数轮廓图:图4 原子吸收线的轮廓图①K0 :峰值吸收系数或中心吸收系数(最大吸收系数);②ν0:中心频率,最大吸收系数K0 所对应的波长;③∆ν:吸收线的半宽度,K0 /2 处吸收线上两点间的距离;④:积分吸收,吸收线下的总面积。
引起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1. 自然宽度:在无外界条件影响下的谱线宽度谓之根据量子力学的 Heisenberg 测不准原理,能级的能量有不确定量∆E,可由下式估算:τ—激发态原子的寿命,当τ为有限值时,则能级能量的不确定量∆E 为有限值,此能级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4a8011cc175527072208cc.png)
消除方法:
可通过配制与试样组成相近的对照品或采用标准加入
法来消除。
光学干扰
原子光谱对分析线的干扰。包括光谱线干扰和非吸收
线干扰。
光谱线干扰: 现象 光谱线干扰是试样中共存元素的吸收线与待测元素的分 析线相近(吸收线重叠)而产生的干扰。
消除方法:
另选波长或用化学方法分离干扰元素。
非吸收线干扰
气体使用之后,必须关掉截止阀和主阀。
当乙炔瓶内压力低于 0.5Mp时必须更换,否则乙炔钢瓶内溶 解物会溢出,进入管道,造成仪器内乙炔气路堵塞,不能点火。
样品舱的光路窗口和空心阴极灯的石英窗会受到灰尘或 指纹的污染。当发现元素灯的噪声变大,分析结果的重 复性变差此时可以使用蘸有甲醇或乙醇水溶液的软的擦 镜纸进行清洗。
并传导给石墨管,使其产生高达3000℃的高温,将置于
管中的被测元素变为基态的原子蒸汽。 保护系统分为气体与冷却水保护。气体使用惰性气体, 保证石墨管在高温的状态下不会被氧化。冷却水保证石 墨炉在开始第二次测试前可以迅速冷却到室温状态。
石墨炉原子化器原子化效率高,灵敏度优于火焰原子
化方法。
石墨炉的加热: 干燥阶段,管加热到约 100℃,样品中的水完全蒸发。 灰化阶段,管加热到 400 ℃ ~ 1000 ℃ ,有机物质 和其他共存物质分解和蒸发。 原子化阶段,加热到 1400 ℃ ~ 3000 ℃ ,留在管中 的金属盐类原子化。
定期的拆下石墨管检查石墨管保护器的情况,确保其内
腔和进样孔区域没有疏松的碳粒子和残留的样品。
四、仪器维护及注意事项
实验用器皿:使用前用10%~20%的硝酸浸泡过夜。 乙炔作为燃烧气,需要检查钢瓶和仪器之间的连接器以防泄 漏,特别是更换钢瓶之后需要使用肥皂水或专用的泄漏检测 器进行检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ede15d5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2.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分析和测量样品中金属元素浓度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基于原子吸收光谱技术,通过分子吸收光谱测量样品中金属元素的特定浓度。
该仪器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光源:仪器使用一个光源,通常是一个空气-氢火焰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发射器,产生高能量的光。
2. 光束分离:生成的光束经过一个单色器,将光束分为不同波长的组分。
3. 透射:样品溶液通过储液器,光束传输到样品池中。
样品池中的样品被蒸发,并将金属元素转变为气态原子。
4. 吸收:原子吸收光谱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元素原子的特异吸收。
将经过样品池的光束引向一个探测器,探测器将测量样品中特定波长的光吸收。
5. 比较:测量的光强度与一个基线或没有金属元素的反应池进行比较,获得吸收光的强度差。
6. 分析:根据样品中吸收光的强度差和校正曲线,推导出金属元素的浓度值。
这种原理基于特定波长的光和金属元素之间的吸收关系,用于
分析和测量金属元素浓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农药残留分析、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9cc4e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c1.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一、前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原子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线的特性,测量样品中某种金属元素的浓度。
本文将从原理、仪器结构、工作流程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二、原理1. 原子结构为了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一个完整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其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则绕着核心运动。
每个元素都有不同数量的质子和中子,这决定了它们在周期表上的位置。
2. 原子能级当一个电子被激发到高能级时,它会处于不稳定状态,并试图回到较低能级。
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释放出一些能量以达到更稳定的状态。
这些能量以电磁波形式传播出去,并且具有特定的频率和波长。
3. 光谱学通过将光线通过光栅或棱镜分离成不同的波长,可以得到一个光谱。
每种元素都有其特定的光谱,因为它们在不同波长下吸收或发射不同的能量。
这些光谱可以用来确定样品中某种金属元素的浓度。
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利用原子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线的特性来测量样品中某种金属元素的浓度。
具体而言,它将样品中的金属原子激发到高能级,然后测量它们回到低能级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
5. 工作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灯源、单色器、样品池、检测器和信号处理器。
灯源产生一束包含特定波长的线性偏振辐射,单色器将其转换为单色辐射,并选择出需要用于检测的特定波长。
样品池包含待测试样品溶液,并将其放置在单色器和检测器之间。
检测器检测通过样品池传递过来的辐射,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信号处理器则将其转换为样品中特定金属元素的浓度。
三、仪器结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通常由以下部分组成:1. 灯源灯源产生一束包含特定波长的线性偏振辐射。
常用的灯源包括中空阳极灯、钨丝灯和氢化物灯等。
2. 单色器单色器将来自灯源的辐射转换为单色辐射,并选择出需要用于检测的特定波长。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fa827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6d.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AAS)的原理是利用原子的特定吸收行为来定量分析样品中特定元素的浓度。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光源辐射:AAS中常用的光源是中空阴极灯,灯管内填充有待测元素的金属盐。
光源被加热电流激发后产生特定波长的吸收光谱。
2. 光-物质相互作用:将待测样品溶液通过喷射器或电感耦合等方式引入光程中。
在光程内,特定波长的光与待测元素中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
3. 吸收:待测元素的原子吸收入射光,在特定波长下,原子中的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4. 检测:经过吸收后的光经过样品后,进入检测系统。
检测系统采用光电二极管、光电倍增管等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5. 信号处理: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后,可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方式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6. 分析结果:通过比对待测物质吸收信号和标准曲线,可以定量分析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总体来说,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利用待测样品在特定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特性来分析元素的浓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665b57c102de2bd960588e4.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用及维护工作原理: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
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的装置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它有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道,多波道等结构形式。
其基本结构包括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和检测系统。
它主要用于痕量元素杂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两大主要优点。
广泛应用于特种气体,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醇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但是测定每种元素均需要相应的空心阴极灯,这对检测工作带来不便。
应用一、实验部分、试剂Cr标准溶液1000ug/mlCr空心阴极灯、仪器工作条件干燥120℃,斜坡10s,保持10s,180℃,斜坡5s,保持10s;灰化1300℃,斜坡10s,保持15s;原子化2600℃,4s,停气;清洗2800℃,5s、标准使用溶液的配置铬标准使用溶液:吸取铬标准储备液(1mg/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硝酸至刻度、此溶液的浓度为100ug/ml。
在逐级稀释,可分别得到标准系列溶液如下:铬:0ug/L、5.0.0ug/L、L、L、L2.试样的置备:取空心胶囊,置氟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5-10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
消解完全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近干,用2%硝酸转入50ml 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以石墨炉为原子化器,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测定,含铬不得过百万分之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dcde5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39.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用于测定样品中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含量。
其原理基于原子在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下,吸收特定能量的现象。
实验中使用一个光源产生特定波长的光线,其波长与待测元素的吸收波长相对应。
这个光线穿过样品溶液,并穿过一个狭缝进入单色仪。
单色仪可以调节光线的波长,使其与待测元素的吸收波长相匹配。
样品溶液中含有待测元素的离子,当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时,其中的元素离子会吸收能量,发生能级跃迁。
吸收吸光度与元素的浓度成正比,可以根据吸光度的变化确定元素的含量。
在实验中,通过测量吸光度的变化可以获得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测量吸光度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等光电器件。
这些器件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接收到的电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可以通过连接的计算机或显示设备显示样品中待测元素的浓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精确度和高选择性的特点。
它广泛应用于环境分析、食品质量检测、医学诊断等领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6299d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c.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概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利用原子吸收特性对样品进行检测的仪器。
它利用光能激发样品中的原子,使得原子从基态转移到激发态,然后通过对脱离激发态的原子吸收的光进行测量,来确定样品中原子的浓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原子的能级结构在原子的能级结构中,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每个原子都有一组特定的能级,其中最低的能级被称为基态。
当电子受到外部能量激发时,可以跃迁到更高的激发态能级。
在跃迁过程中,原子会吸收一定能量的光,使得电子进入激发态。
不同原子有不同的激发态,每个激发态都有其独特的吸收谱线,这使得利用原子吸收谱线对不同原子进行检测成为可能。
吸收谱线当原子处于激发态能级时,它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完成跃迁至更高的激发态或回到基态。
吸收峰的峰值取决于原子吸收谱线和激发态的波长。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样品溶液会被划分为微小的量体,通常是通过采用雾化技术实现的。
产生的雾化液滴通过热化炉以去除液滴中的溶剂。
在样品原子被激发后,一束狭窄带宽的光束穿过了样品炉中的蒸汽,这些光线通过样品原子排列的云层,部分或全部被吸收。
由于吸收量与样品中的原子数量成正比,所以通过检测吸收光强可以获得样品中原子的浓度信息。
对于某些元素,只需要一个波长的光进行检测,而其他元素则需要使用多个波长。
信号处理在测量结束后,吸收光强度会被加以处理。
通常,这包括将吸收光强度与一个具有相同特性的参考源进行比较,以对信号进行标准化,然后对标准化信号进行校正。
校正步骤是放入一个样品,其原子含量已知,并测量吸收信号,此测量是为了纠正检测器或光源的能量漂移,或者由于其他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真实信号误差。
结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检测样品中特定元素浓度的分析技术。
它使用原子吸收谱线来测量样品中原子的浓度,因此可以被广泛用于有机化学、水质分析、药物分析等领域。
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对于科研人员掌握该技术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c2b1025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e.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AAS)是一种用于分析化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
它通过测量吸收光谱来确定待测样品中的物质量。
在分析化学中,该方法广泛应用于金属和无机物分析。
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光谱是指物质的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时,产生特定吸收谱线的现象。
原子吸收谱线在可见光和紫外光区域内表现出来。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转化为单一元素状态,然后使该元素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并进行测量。
整个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样品的处理、原子化和吸收光的测量。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转化为单一元素状态。
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样品溶液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离。
•原子化:将经过处理后的样品转化为原子状态。
在原子化的过程中,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火焰原子化和石墨炉原子化。
–火焰原子化是将样品喷射到火焰中,使其被加热到高温状态,并将其转化为原子状态。
通过调节火焰的条件,可以选择性地使其他元素保持其化合价状态,只有待测元素被还原为原子状态。
–石墨炉原子化是将经过处理的样品转化为原子状态,通过将样品注入预热的石墨炉中进行原子化。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
•吸收光的测量:原子化后的样品被激发为原子状态,然后被高能光子激发。
测量吸收光的强度或波长,需要准确测量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强度。
这种测量需要高精度、高灵敏度的光学仪器支持,最常见的光学仪器是干涉仪和单色仪。
优势与局限原子吸收光谱法广泛用于分析金属和无机物,具有以下优势:•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够分析多种元素。
•分析灵敏度高,可用于稀土和超纯元素的分析。
•应用范围广,用于分析从自然界中取得的样品或人造样品。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仅适用于单元素分析,不能同时测量多种元素。
•这种分析技术需要高水平的技能和经验的人员进行操作。
应用领域原子吸收光谱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和无机物分析,包括:•从自然界中获取样品的分析,如地球化学调查和地质勘探。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7be8d2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e.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一种用于测量物质浓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基于原子的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通常用于分析金属元素的浓度,例如铁、铜、锌等。
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光源产生、样品与光的相互作用,以及检测和分析。
首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使用特定波长的光源,通常是一个空心阴极灯。
这种光源会产生特定元素的光谱,其中只有特定波长的光会被吸收。
接下来,样品与光发生相互作用。
样品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会吸收与其特征光谱相匹配的波长光线。
这种吸收是因为原子中的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最后,光通过样品后,检测器会测量通过样品的光的强度。
这个强度与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成正比。
测量结果会被记录和分析,以确定样品中金属元素的浓度。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通常采用两个探测器配置,即参比和样品探测器。
参比探测器测量的是没有经过样品的光强
度,用于校正光源的波长和强度的变化。
而样品探测器则测量通过样品的光强度。
此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还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化学物质,如氢化物发生器或石墨炉,进一步提高测量灵敏度。
这些装置可以将样品中的金属元素转化为易于吸收的形式,并降低背景噪声的干扰。
总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基于原子吸收光谱。
通过测量样品中特定元素的吸收光谱,可以确定其浓度。
这种仪器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地质勘探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仪 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光谱仪 分光光度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e1355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5.png)
原子吸收光谱仪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光谱仪(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AAS)是一种用于分析金属元素含量的仪器。
它利用原子在特定波长
下吸收光线的原理,通过测量样品中金属元素吸收光线的强度来确
定其浓度。
分光光度计是AAS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能够分解来自
样品中的光线,并测量吸收光线的强度。
AAS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原子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线
的特性。
当样品被加热至高温时,其中的金属元素会被激发并跃迁
至高能级。
然后,通过向样品中传入特定波长的光线,可以使金属
原子吸收并跃迁至高能级。
分光光度计会测量样品吸收光线的强度,从而得出金属元素的浓度。
AAS分光光度计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环境监测、
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
它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准确性的
特点,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样品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因此,AAS
分光光度计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AAS分光光度计作为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核心部件,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分析仪器。
它的高灵敏度和准确性使其成为许多
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AAS分光光度计将会在更多领域展现其价值,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https://img.taocdn.com/s3/m/198d8a5d77232f60ddcca1f5.png)
在温度吸收光程,进样方式等实验条件固定时,样品产生的待测元素相基态原子对作为锐线光源的该元素的空心阴极灯所辐射的单色光产生吸收,其吸光度(A)与样品中该元素的浓度(C)成正比。即 A=KC 式中,K为常数。据此,通过测量标准溶液及未知溶液的吸光度,又巳知标准溶液浓度,可作标准曲线,求得未知液中待测元素浓度。
该法主要适用样品中微量及痕量组分分析。
2基本原理
每一种元素的原子不仅可以发射一系列特征谱线,也可以吸收与发射线波
原子吸收光谱原理图
原子吸收光谱原理图
长相同的特征谱线。当光源发射的某一特征波长的光通过原子蒸气时,即入射辐射的频率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中的外层电子将选择性地吸收其同种元素所发射的特征谱线,使入射光减弱。特征谱线因吸收而减弱的程度称吸光度A,与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A=KC
式中K为常数;C为试样浓度;K包含了所有的常数。此式就是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由于原子能级是量子化的,因此,在所有的情况下,原子对辐射的吸收都是有选择性的。由于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元素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因而各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具有不同的特征。原子吸收光谱位于光谱的紫外区和可见区。
2. 光谱背景干扰的抑制和校正
a.光谱背景干扰的抑制 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改变火焰类型、燃助比和调节火焰观测区高度来抑制分子吸收干扰;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选用适当基体改进剂,采用选择性挥发来抑制分子吸收的干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25c9fa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c.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原理哎呀,大家好呀!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高大上的话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简称AAS。
听名字就觉得很厉害,对吧?其实它的原理并没有那么神秘,咱们就像在聊天一样,把这些科学的道道给捋顺了。
1. 什么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1 基本概念首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用来测量样品中某种元素的浓度的一种仪器。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要分析的东西放进去,它会告诉你里面有多少这种元素。
比如说,你想知道水中有没有铅,这玩意儿就派上用场了。
1.2 应用场景这种仪器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医药卫生等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想象一下,如果你去喝水,里面有铅,你可得了不得!所以,有了这种设备,我们就能在源头上把问题给发现了,保护大家的健康,真是太棒了!2. 原理揭秘2.1 光的吸收好啦,现在我们进入正题,聊聊它的工作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核心就是光的吸收。
怎么理解呢?就像你穿着一件黑色的衣服,阳光一照,光线就会被你吸收,结果你就会觉得热。
仪器里的样品也是这个道理,特定波长的光线通过样品时,如果里面有某种元素,这个元素就会吸收掉一部分光。
2.2 量化浓度那么,怎么知道吸收了多少光呢?这就得用到光电检测器了。
它就像你吃冰淇淋时的小舌头,专门用来感知光的变化。
光线经过样品后,会被检测器接收,经过一番计算,就能得出样品中元素的浓度了。
你看,整个过程就像一场光与影的舞蹈,真是美妙极了!3. 小知识补充3.1 元素特异性有趣的是,不同的元素吸收的光波长也不同,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指纹。
所以,只要通过特定的波长就能识别出哪种元素在作怪。
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仪器可以精确测量各种元素,避免了混淆。
3.2 操作小窍门不过,操作这个仪器可不是随便来哦!你得先把样品溶解成液体,再通过火焰或电热把样品中的原子激发出来。
火焰一烧,原子们活跃起来,光吸收的游戏就开始了。
所以说,仪器的使用就像做饭,火候掌握得好,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及基础知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理及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f58fc6f3c1ec5da50e2708e.png)
二、仪器构造
• 分析器(单色器)
将待测元素的共振线与邻近谱线分开。(有析器(单色器):单光束与双光束(疑问) 单光束:光源需要一个短暂的时间到达稳定 双光束:光源分为样品光束和基准光束,一
基准光束会绕过样品池,且双光束仪器的 读数为2者之间的比例,即光强度的波动不 会影响读数的波动。相互间可增加稳定性。 因此光源不需稳定时间便可测试。
一、基本原理
遵循朗伯-比尔定律:光度分析中定量分析的基本 原理
数学表达式:A=kbc A ——吸光度; K ——比例常数; B ——基态原子层的厚度(光程); C ——蒸汽中基态原子的浓度。 朗伯定律: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的厚度成正比。 比尔定律:物质对光的吸收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
一、基本原理
• 原子发射 • 原子吸收
三、应用领域
2.在元素分析方面的应用
原子吸收光谱法拼接其本身的特点,现已广泛应用于 工业、农业、生化制药、地质、冶金、食品检验和环保领 域。该法已成为金属元素分析的最有力手段之一。而且在 许多领域已作为标准分析方法,如化学工业中的水泥分析、 玻璃分析、石油分析、电镀液分析、食盐电解液中杂质分 析、煤灰分析以及聚合物中无机元素分析;农业中的植物 分析、肥料分析、内脏以及试样分析、药物分析;冶金众 多的钢铁分析、合金分析;地球化学中的水质分析、大气 污染分析、土壤分析、岩石矿物分析;食品中微量元素分 析等
一、基本原理
• 原子发射:样品在高能热环境中有助于产
生激发态的原子,一般采用火焰或者等离 子体(石墨炉)提供所需要的热环境。尽 管如此,激发状态是不稳定,原子将自动 返回到基态,并发出光能。元素的发射光 谱包含一系列发射波长,这些发射波长是 不连贯的,即发射谱线;随被激发原子数 量的增加,发射谱线就越强。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f2b93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c5.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化学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用于测定物质中某种特定元素的含量。
它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溶液中特定元素在特定波长下吸收的光的强度,从而计算出该元素的浓度。
下面将介绍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步骤。
基本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基于化学元素的特性:元素在特定波长下可吸收辐射能,其吸光度与元素浓度呈线性关系。
该方法通过将待测元素转化为原子态,并根据原子态对特定波长的光吸收的特征来确定元素的含量。
仪器设备:1.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样品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波长设置。
2.电源:用于为设备供电。
3.空气或氢气源:提供燃料和燃烧的气体。
4.分析样品:待测元素所在的样品溶液。
实验步骤:1.选择合适的波长:根据待测元素的特性和吸收峰的位置,选择适当的波长设置在分光光度计上。
2.预备样品:将待测样品加入溶剂中,使其制备成溶液。
3.校准仪器: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溶液进行校准,确定仪器的灵敏度和线性范围。
4.调整光路:调节分光光度计的光路和基线,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测量样品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将待测样品溶液放入样品池中,测量样品溶液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
6.计算浓度:通过样品溶液对光的吸收强度和校准曲线,计算出待测元素的浓度。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优点:1.高灵敏度:该方法可以测量样品中极小浓度的元素,通常可达到ppb(10的负9次方)或更低的浓度级别。
2.高选择性:通过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测量,可以减少其他物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广泛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冶金、食品安全、生物医学等领域,能够分析多种元素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实验时需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洁净、准确校准仪器,以及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
总而言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且可靠的测定物质中某种特定元素含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与操作,以保证准确性和重现性。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b5a019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c.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及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基于原子的光谱学性质。
在分析前,样品通常需要进行预处理,例如消解、萃取等,以将要分析的元素转化成单质的原子态。
然后,通过气体或者火焰喷洒技术将原子气化并送入光程。
在光程中,光源会发出一束特定波长的辐射光,该波长对应着要分析的元素的吸收峰位。
样品的原子会吸收特定波长的辐射光,吸收量与原子浓度成正比关系。
经过样品的吸收光通过光程后,光谱仪器会记录下吸收光的相对强度。
通过比较样品的吸收光与空白试样的吸收光,可以得到被分析元素的浓度。
应用方面,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示例:1.环境监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用于水体、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目标元素的含量分析。
例如,可以用于监测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如铅、铜、汞等,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食品质量控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食品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如铁、锌、钙等,从而评估其营养成分以及检测污染物质。
3.化学分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化学实验室中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分析化学试剂中的元素含量,如药物、化妆品等。
4.矿产资源开发:在矿石矿物分析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分析矿石中的目标元素,对矿石资源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5.生物医学研究: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元素分析。
例如,可用于分析人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对研究健康和疾病有重要意义。
总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样品中的目标元素。
它在科学研究、环境监测、食品质量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人们提供重要的实验数据和质量保证。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光度计工作原理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光度计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2e959f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b.pn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光度计工作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又称原子吸收光谱仪,根据物质基态原子蒸汽对特征辐射吸收的作用来进行金属元素分析,它能够灵敏可靠的测定微量或痕量元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仪器分析方法,是基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其原子共振辐射的吸收强度来测定试样中被测元素含量的一种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即光源、试样原子化器、单色仪和数据处理系统。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原理: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是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的装置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测元素的含量成正比。
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lgI/Io=-lgT=KCL,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 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的装置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它有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道,多波道等结构形式。
其基本结构包括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和检测系统。
它主要用于痕量元素杂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两大主要优点。
广泛应用于特种气体,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醇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初次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必须要知道的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属于光学仪器的一种,可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化学化工、环保、地质、机械、冶金、石油、食品、生物、材料、计量科学、农业、林业、渔业等领域中的科研、教学等各个方面,用来进行定性分析、纯度检查、结构分析、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反应动力学研究等。
初次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必须要知道的事:1、一般来说,一定要详细阅读仪器安全操作手册,否则严禁操作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应用及维护
工作原理:
元素在热解石墨炉中被加热原子化,成为基态原子蒸汽,对空心阴极灯发射的特征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收强度与试液中被的含量成正比。
其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 -lg I/I o= -lgT = KCL ,式中I为透射光强度;I0为发射光强度;T为透射比;L为光通过原子化器光程(长度),每台仪器的L值是固定的;C是被测样品浓度;所以A=KC。
利用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通过其原子蒸汽,测定其吸光度的装置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它有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道,多波道等结构形式。
其基本结构包括光源,原子化器,光学系统和检测系统。
它主要用于痕量元素杂质的分析,具有灵敏度高及选择性好两大主要优点。
广泛应用于特种气体,金属有机化合物,金属醇盐中微量元素的分析。
但是测定每种元素均需要相应的空心阴极灯,这对检测工作带来不便。
应用
一、实验部分
1.1、试剂
Cr标准溶液1000ug/ml
Cr空心阴极灯
1.2、仪器工作条件
干燥120℃,斜坡10s,保持10s,180℃,斜坡5s,保持10s;灰化1300℃,斜坡10s,保持15s;原子化2600℃,4s,停气;清洗2800℃,5s
1.3、标准使用溶液的配置
铬标准使用溶液:吸取铬标准储备液(1mg/ml)10.0ml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2%硝酸至刻度、此溶液的浓度为100ug/ml。
在逐级稀释,可分别得到标准系列溶液如下:
铬:0ug/L、5.0.0ug/L、10.0ug/L、15.0ug/L、20.0ug/L
2.试样的置备:
取空心胶囊0.50g,置氟乙烯消解罐内,加硝酸5-10ml,混匀,浸泡过夜,盖好内盖,旋紧外套,置适宜的微波消解炉内,进行消解(按仪器规定的消解程序操作)。
消解完全后,取消解内罐置电热板上缓缓加热至红棕色蒸气挥尽并近干,用2%硝酸转入50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同法同时制备试剂空白溶液;。
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以石墨炉为原子化器,照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357.9nm 测定,含铬不得过百万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