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路知识点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1.电路:由电源、导体和负载组成的电器部件连接成的通路。

2.电源:提供电流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发电机等。

3.导体:能够传导电流的物质,如导线、电阻等。

4.负载:电路中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部件,如电灯泡、电动机等。

二、电压电流1.电压:电流通过电路时,由电源提供的电能在单位电荷上的转化率,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2.电流: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3.电阻: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体,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4.欧姆定律:U=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电路中的多个电器部件依次连接起来,电流穿过它们的路径相同,电压分配按照电阻大小比例进行,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2.并联电路:电路中的多个电器部件同时连接到相同的两个点上,电流在它们之间分流,电压相同,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四、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电流通过电路时,电压对电荷所做的功,用符号W表示,单位是焦耳(J)。

2.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功的转化率,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3.电功与电功率的关系:W=Pt,其中W表示电功,P表示电功率,t 表示时间。

五、伏特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1.伏特定律:只要两个点之间的导线电阻不变,通过导线的电流和电压成正比,即I1/I2=U1/U22.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在电路的其中一节点,所有进入这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所有离开这一节点的电流之和。

3.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沿着闭合回路的各个分支,电压之和等于零。

以上就是九年级物理中关于电路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为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打下基础。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物理电学知识点1. 电路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组成的闭合路径。

2.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数量,单位为安培(A)。

3. 电压: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的势能差,单位为伏特(V)。

4. 电阻:电阻是电流流经导体时遇到的阻碍,单位为欧姆(Ω)。

5.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表示,即I = V/R,其中I 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R表示电阻。

6.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多个电器的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其总电压不变,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的和。

7.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多个电器的依次相连的电路,其总电流不变,总电压等于各个分支电压的和。

8. 电功率: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P = IV,其中P表示功率,I 表示电流,V表示电压,单位为瓦特(W)。

9. 电能:电能是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具有的能量,计算公式为E = Pt,其中E表示电能,P表示功率,t表示时间,单位为焦耳。

10. 电路图符号:电路图符号是用简化的图形表示电器和其连接方式的图示符号,常用的有电源符号、导线符号、电阻符号、电流表符号和电压表符号等。

11. 电池和电源: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源是能够提供电流和电压的装置。

12. 电磁感应:当导体相对于磁场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13. 静电场:在电荷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场,可以使电荷发生力的相互作用。

14. 音速:声音在某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性质有关。

15.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在遇到表面时,一部分会发生反射,另一部分会发生折射。

16. 光的成像:光线通过透镜或镜面时,会发生折射或反射,并产生实像或虚像。

17.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的,不同的频率对应不同的颜色。

18. 电磁波:电场和磁场在空间中传播形成的波动现象,包括无线电波、微波、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物理电学的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中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

认识电路第一节电路知识点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3)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控制电路连通、断开。

观察:观察教室电路。

看看这个电路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思考:家庭用电器与演示实验中所用的开关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此不同的开关?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练习题: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电路图是()知识点二: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①电源短路: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_连接起来.用电器不能工作,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②用电器短路(局部电路短路):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两端连接,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

知识点三:电路图(1)、使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的电路叫做电路图.(2)、识记电路元件的符号。

(3)、画电路图的要求:导线要横平竖直,呈长方形,各元件分布均匀,拐角处不画元件。

美观、简洁、直观。

(2)电路中各元件的符号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常用元件的简图练习题:1、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后,则( ) A.灯亮,铃不响B.灯不亮,铃不响C.灯亮,铃响D.灯不亮,铃响2、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的正确电路是()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电灯L1、L2都不亮。

九年级电路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电路知识点大全

九年级电路知识点大全电路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内容。

九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电路的基础知识,了解电流、电阻、电压等相关概念,并能够通过图示或实验进行电路分析。

在本文中,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九年级电路的知识点大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一、电荷和电流1. 电荷的基本概念:电荷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可以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2. 电流的定义:电流是电荷的流动,通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安培(A)。

3. 电流的计算:电流等于通过某一截面的电荷量除以经过的时间。

二、电压和电阻1. 电压的概念:电压是电场对电荷所做的功,通常用符号U表示,单位为伏特(V)。

2. 电池和电压源:电池是一种能够提供电压差的装置,是电路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3. 电阻的概念:电阻是物质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通常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Ω)。

4. 电阻的计算:电阻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即R=U/I。

三、串、并联电路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指电路中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电路。

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指电路中元件同时连接在一起,电流有多条通路的电路。

3. 串并联电路的特性: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电压可以分配;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可以分配。

四、电功和功率1. 电功的定义:电功是电流通过电路所做的功,通常用符号W 表示,单位为焦耳(J)。

2. 电功的计算:电功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W=U*I。

3. 功率的概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功的能力,通常用符号P 表示,单位为瓦特(W)。

4. 功率的计算: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即P=W/t。

五、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的描述:欧姆定律是指在恒定温度下,电流通过某一导体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自身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公式:U=I*R,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

六、电路分析1. 简化电路:将复杂的电路进行简化处理,找到等效电路。

物理九年级电路知识点大全

物理九年级电路知识点大全

物理九年级电路知识点大全电路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

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理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解决电路故障都非常有帮助。

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梳理九年级物理学习中的电路知识点。

一、电流和电压1. 电流的定义和单位: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数量,单位是安培(A)。

2. 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被规定为正电荷的流动方向。

3. 电压的定义和单位: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单位是伏特(V)。

4.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电压和电流成正比,即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二、电阻与电阻率1. 电阻的定义和符号:电阻是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能力,符号为R。

2. 电阻的单位和测量: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常用万用表来测量电阻。

3. 电阻与电阻率的关系:电阻率是单位长度导体所具有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4.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和,而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三、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表示为V=IR。

2. 欧姆定律的应用: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任意一个未知量。

四、电功率和电能1. 电功率的定义和单位: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消耗或转化的电能,单位是瓦特(W)。

2. 电能的定义和单位:电能是电路中电压所做的功,单位是焦耳(J)。

3. 电功率与电能的关系:电功率等于单位时间内消耗或转化的电能。

五、电路图符号1. 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例如电池、电阻、开关、电灯等,每个元件都有特定的符号表示。

2. 连接线的标记:用实线表示导线,用虚线连接元件表示元件之间的物理连接。

3. 并联和串联电路的符号:并联电路用平行的连接线表示,串联电路用连接线逐个连接表示。

六、简单电路1. 并联电路中电压相同,电流分担: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具有相同的电压,电流会分担经过每个元件。

2.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同,电压分配: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具有相同的电流,电压会分配给每个元件。

【初中物理】初三物理简单电路基础知识归纳

【初中物理】初三物理简单电路基础知识归纳

【初中物理】初三物理简单电路基础知识归纳1、最基本的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等部分组成。

2、用电器:像灯泡这样利用电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叫做用电器。

例如:电灯,电视机,电动机,电铃等。

3、电源:为用电器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

如发电机,电池等。

电源就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

例如干电池就是把能转变为电能。

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4、开关:在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叫开关。

5、导线:把电源、控制器、用电器、连接起来起至导电促进作用的金属线称作导线。

6、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7、通路:相连接不好电路后,滑动控制器,灯泡闪烁。

这种时时相连的电路,叫作通路。

(又叫做闭合电路)8、断路:一个电路如果没有闭合开关,或导线没有连接好,电路在某处断开,处在这种状态的电路叫做断路。

(又称开路)9、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轻易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作短路。

10、电路图:我们常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器件,把这些符号用代表导线的线段连接起来,就可以表示由实物组成的电路,这种图就叫做电路图。

11、电路的相连接方式分后:串联和并联两种。

12、电流方向:人们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3、电流用符号i则表示,国际单位就是:安培(a)常用单位就是:毫安(ma)、mA(a)。

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14、测量电流的仪表就是:电流表,它的采用规则就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三相必须恰当,并使电流从“+”接线柱进,从“-”接线柱出来;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容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至电源的两极上。

15、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则表示的电流值就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

16、电压(u):电压就是并使电路中构成电流的原因,电源就是提供更多电压的装置。

电路中有电压不一定有电流,有电流电路的两端必有电压。

九年级物理 认识电路 章末复习 全章知识总结及典型例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 认识电路 章末复习 全章知识总结及典型例题(含答案)

电现象及电路知识点一、静电现象:1、带电现象、带电体: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叫做带电现象,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2、带电方法:(1)、摩擦起电;(2)、接触带电;(3)、感应起电接触带电:用不带电的导体接触带电物体时,导体会带电,这种方法叫接触带电。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做摩擦起电。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3、摩擦起电的原因:(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中性的,物体也是电中性的;(2)不同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4、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注意: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例题:(湖北)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 D )A.灰尘的自然堆积B.荧光屏有较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吸附灰尘练习: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如图所示,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带上了_负电.2、下列物体一定带负电的是(A )A.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B.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C.失去电子的玻璃棒D.与带正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知识点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电体之间的吸引或排斥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电场是一种特殊的物质,通过电场带电体不需要接触就能发生相互作用2、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物体能否吸引轻小物体(2)、依据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判断(3)、用验电器检验,金属箔张开说明带电,工作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例题:1、用线悬挂着A,B,C,D,E,F六个轻质小球,它们之间的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肯定带电的小球是B、C、D ,肯定不带电的小球是A, F ,不能肯定是否带电的小球是E2、(滨州)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观察到A(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 )A.金属杆是导体B.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C.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负电荷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练习:1、(湖州)甲和乙两个泡沫塑料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会出现的情形是下列图中的(B )2、.四个悬挂着的通草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B.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C.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D. 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3、(厦门)如图所示,一带负电橡胶棒靠近用细线挂住的轻细吸管A端时,吸管发生了转动.对吸管A 端带电性质判断正确的是(D )A.若相互吸引,一定带正电B.若相互吸引,一定带负电C.若相互排斥,一定带正电D.若相互排斥,一定带负电知识点三、电流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就形成电流.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流方向的判断: 如负电荷的移动方向从A到B,则电流方向为B到A。

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

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

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一、电路的基本概念1. 电流和电压电流是指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通常用安培(A)来表示。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的方向。

电压是指电荷在电路中的势能差,通常用伏特(V)来表示。

电压始终是相对于某一点的,也称为电势差。

2. 电阻电阻是指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力,通常用欧姆(Ω)来表示。

电阻的大小取决于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和长度、截面积等因素。

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就越小。

3. 电路中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表明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电流(I)等于电压(V)除以电阻(R),即I=V/R。

基尔霍夫定律是另一个重要的电路定律,它包括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用于分析复杂的电路。

二、电路的分类1.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电路根据电流的特性可以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

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保持不变;而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

现代电子设备中通常使用交流电路。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路根据元件的连接方式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有唯一的路径可走;而在并联电路中,元件是平行连接的,电流可以在不同的路径中流动。

三、常见的电路组件和特性1. 电源电源是为电路提供电流和电压的设备,通常包括电池、发电机和变压器等。

电源的电流和电压特性决定了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2.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用于限制电流的大小。

在实际应用中,电阻还可用于调节电路的性能和特性。

3. 电容电容是电路中一种可以储存电荷和势能的元件,通常用于滤波、耦合和电路存储等方面。

4. 电感电感是电路中一种可以储存磁场能量的元件,通常用于滤波、耦合和变压器等方面。

5. 半导体元件半导体元件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元件,如二极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

它们具有高速、低功耗和微型等特点,在电子设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四、电路的应用电路在现代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通信技术、嵌入式系统、电力系统和电子设备等。

物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电路

物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电路

物理初中知识点总结九年级电路电路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之一。

电路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能传输和控制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更高层次的电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电流与电阻电路中的电流是指电子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单位是安培(A)。

电路中的电阻则是电流流动的阻碍,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商,即I=U/R。

了解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二、串联与并联电路中的元件可以采取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串联是指将元件一个接一个地连接起来,电流从一个元件流向另一个元件。

而并联则是指将元件的两个端口分别连接起来,电流在各个分支中流动。

串联和并联的区别在于电压和电阻的分配方式。

串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按比例分配,而电流相等;而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阻按倒数相加。

三、电路元件常见的电路元件有电源、电灯泡、电阻、开关和导线等。

电源是电路的能量来源,可以将化学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电灯泡是典型的电阻元件,当电流通过电灯泡时,由于电阻的存在,电路中的能量被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开关可以控制电路的通断,调节电流的流动。

四、电路图电路图是用来表示电路连接关系的图形化描述。

常用的符号有电池、电阻、开关等。

电路图中的线条表示导线,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通过线条的相交、接触或分离来表示。

掌握读懂电路图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分析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五、简单电路的分析在学习电路时,我们需要学会分析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工作状态和电流、电压的分布情况。

比如,当一个电池与一个电灯泡串联时,电流会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经过电灯泡产生光热效应。

如果我们在电路中加入一个开关,那么只有在开关关闭时,电路才会断开,电灯泡才会不亮。

电路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实际应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电路知识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能的传输和控制机制,为今后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一、电路基本概念1.1 电流与电路•电流: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数量。

单位为安培(A)。

•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组成的闭合路径,使电流能够流动。

1.2 电压与电阻•电压:电流通过电器时,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单位为伏特(V)。

•电阻:影响电流通过电器的程度。

单位为欧姆(Ω)。

1.3 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即 I = U / R,其中 I为电流,U 为电压,R 为电阻。

二、电路中的元件2.1 电源•电源是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常见的电源有电池和发电机。

•电池: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常见的有干电池和充电电池。

•发电机: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2 导线•导线是电流在电路中的传输介质,通常使用金属导线。

•导线的材料和粗细都会影响电阻的大小。

2.3 开关•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可以使电流流通或停止。

2.4 电阻器•电阻器是一种可以调节电流强度的元件,常用于电路中。

•电阻器的阻值可以通过调节旋钮进行控制。

2.5 灯泡•灯泡是利用电能发光的元件,在电路中常用于显示和照明。

三、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3.1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的元件按照一条路径连接,电流依次经过每个元件。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和。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压的和。

3.2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元件分别与电源相连接,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分流。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压相同。

四、电路中的功率与能量4.1 电功率•电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的消耗或产生,单位为瓦特(W)。

•电功率可以通过功率公式 P = U × I 计算,其中 P 为功率,U 为电压,I 为电流。

4.2 电能•电能表示电压对电荷的影响程度,单位为焦耳(J)。

•电能可以通过电能公式 E = P × t 计算,其中 E 为电能,P 为功率,t 为时间。

九年级物理《了解电路》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了解电路》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物理《了解电路》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电荷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物体就带_负电荷_,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正电荷。

实质:不是产生了电,而是电子在物体之间的_转移_。

-→电能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5、验电器是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它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6.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①看能否吸引轻小物体;②用验电器。

知识点二.电路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

2、三种电路:(1)通路;(2)开路;(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①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②用电器短路(部分电路短路):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串联电路: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切断任何一个元件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只需一个开关.(2)并联电路:电路中电流有多条通路,各支路用电器独立工作相互不影响,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总电路,各支路上的开关控制各个支路.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三章认识电路1、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做正电,丝绸带等量的负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毛皮带等量的正电。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互相吸引的还有一带电一没电)3、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物体,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电子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获得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验电器,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可能是负电荷,也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充电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干电池正极是碳棒,负极是锌筒;水果电池的铜片为正极。

7、电路就是用导线把电源、开关、用电器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导线——输送电能,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

8、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②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正极通过导线回到电源的负极。

(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持续电流形成的必要条件:有电源;电路连通9、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状态的图叫做电路图。

10、把元件逐个按顺序首位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特征:①只有一个电流路径②用电器之间互相影响③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无论它在什么位置)实例:节日用的小彩灯11、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九年级物理电路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物理电路知识点归纳总结

九年级物理电路知识点归纳总结电路是物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对象,它关乎电流、电压、电阻等等概念,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至关重要。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接下来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电流和电压1. 电流: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荷通过导体的数量。

通常用符号 I 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计算公式为:I = Q / t,其中 Q 表示电荷的量,t 表示通过导体所需的时间。

2. 电压:电压是指单位电荷在电路中所具有的能量。

通常用符号 U 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压的计算公式为:U = W / Q,其中 W 表示电路中的能量,Q 表示通过的电荷的量。

二、电阻和电阻定律1. 电阻:电阻是指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通常用符号 R 表示,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计算公式为:R = U / I,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欧姆定律:I = U / R。

2.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当电阻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在一起时,形成了串联电路;当电阻的两端连接在一起时,形成了并联电路。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 R_total = R1 + R2 + ... + Rn。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 1/R_total =1/R1 + 1/R2 + ... + 1/Rn。

三、欧姆定律和功率1.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U = I * R,其中 U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

2. 功率: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路中消耗或产生的能量。

通常用符号P 表示,单位是瓦特(W)。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U * I,根据功率的定义,我们可以推导出功率的另一个计算公式:P = I^2 * R = U^2 / R。

四、电路中的其他知识点1. 电阻的温度系数:电阻的电阻值通常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与电阻的温度系数有关。

初三物理认识电路

初三物理认识电路

认识电路知识清单一、电路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称为电路。

2.电路的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包括四个基本电学原件①电源②用电器③开关④导线①电源: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叫电源。

它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的电流。

电源有两个极,一个正极,一个负极。

在电源的内部不断的使正极聚集较多量的正电荷,负极聚集较多量的负电荷以持续对外供电。

常见的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锂电池、光电池等。

电源在工作时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

②用电器:用电工作的设备叫用电器。

用电器在工作时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

常见的用电器有:空调、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等。

③开关:开关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起控制用电器的作用。

常见的开关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闸刀开关等。

④导线: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常见的导线是金属导线,导线的外壳包一层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

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断路。

即电路中某一处或几处是断开的,电路中没有电流。

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源两端的电路。

这样电路中电流过大会烧坏电源,这种情况叫做短路。

若用电器两端被一条导线连接起来,这种情况叫局部短路,被短路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三、电路图画图时如果把电池、电灯等物体原样画出来,既麻烦又不清楚,所以我们常用符号代表它们,这样画出来的就是电路图。

常见电学元件及符号:画电路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路元件的符号要用统一规定的,不能自造符号。

②要注意所画符号和实物的对应性,如:符号中开关的状态也应注意与实物一致。

③合理安排电路元件符号,使之均匀分布在电路中,具有对称性。

特别要注意:元件的符号一定不能画在电路的拐角处。

④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力求把电路图画得简洁、美观、大小比例适中。

⑤按电路图连接实物时,开关应该断开,检查无误后,方可闭合进行实验。

图1 考点例析一、正确认识电路例1.如图1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 )A .L 1、L 2、L 3三灯都不亮B .L 1不亮,L 2、L 3亮C .三灯都不亮D .L 1、L 2不亮,L 3亮例2.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例3.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铃能够响的电路是( )二、电路故障问题例4.如图4所示的电路图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S 2,断开S 1、S 3时,电路是短路 B.闭合S 1、S 2、S 3、时,电路是通路 C.闭合S 1、S 2,断开S 3时,电路是短路D.闭合S 2、S 3,断开S 1时,L 1发光而L 2不发光例5.把小灯泡L1和L2、电源、开关及若干根导线组成串联电路。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看法电路知识点
物理看法电路知识点第一节电路
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电流的途径叫电路。

1、电源:提供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
3、导线:传输电能;
4、开关:控制电流通断。

二、电路的三种形状
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③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的极上而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的电路叫短路。

是相对不允许的。

三、电路图:用规则的符号表示衔接状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1、用规则的元件符号
2、导线画线做到横平竖直
3、元件不要画在电路拐角处
第二节电路的衔接
一、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一依次衔接,首尾相连的电路;
1、电流只能一条途径,无干路和支路之分;
2、电流经过每一个用电器,相互影响;
3、开关控制一切用电器,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一样。

二、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衔接的电路叫并联。

1、电流有两条及以上的途径,有分支点和集合点,即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2、各支路的用电器独立任务,互不影响;
3、干路开关控制一切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三、组合电路: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四、集成电路:在较小面积的单晶片上构接了数千万个电子元件的电路。

九年级物理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路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电路知识点一、电路基础1. 电路定义: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设备组成的闭合路径,用于实现电能的传输和转换。

2. 电路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

- 导线:连接电源和电器,传输电能的介质,通常由金属制成。

- 电器:消耗电能并将其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设备,如灯泡、电动机等。

3. 电路图:用标准化的符号表示电路中各个组件及其连接方式的图形。

二、电流与电压1. 电流(I):- 定义: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现象。

- 单位:安培(A)。

- 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2. 电压(V):- 定义:电势差,表示单位电荷在两点间的能量差。

- 单位:伏特(V)。

- 作用:驱动电荷在电路中流动,形成电流。

3. 欧姆定律:- 公式:V = I * R- 解释:电压(V)等于电流(I)与电阻(R)的乘积。

三、电阻与导体1. 电阻(R):- 定义: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 单位:欧姆(Ω)。

- 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2. 导体:-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如金属。

- 特性:低电阻,高导电性。

四、串联与并联电路1. 串联电路:- 特点:电路元件首尾相连,形成单一路径。

- 电流:各处电流相同。

- 电压:各元件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2. 并联电路:- 特点:电路元件并列连接,形成多个路径。

- 电流: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 电压:各支路电压相等。

五、电路的功率与能量1. 功率(P):- 定义: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的速率。

- 单位:瓦特(W)。

- 公式:P = V * I。

2. 能量(E):- 定义:完成工作所需的电能。

- 单位:焦耳(J)。

- 公式:E = P * t,其中t为时间。

六、电磁感应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原理:变化的磁场会在导体周围产生电动势。

- 应用:发电机、变压器。

2. 电磁铁:- 原理: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

- 应用:电动机、电磁阀。

七、交流电与直流电1. 直流电(DC):- 特点:电流方向和强度不随时间变化。

初三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

初三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

初三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一、电路的组成1. 电源- 定义: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 作用:为电路提供电能。

例如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干电池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源,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般为1.5V;蓄电池的电压一般为2V。

2. 用电器- 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 作用: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例如电灯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电热水器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等。

3. 导线- 作用:连接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输送电能。

导线一般由金属制成,因为金属容易导电。

4. 开关- 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

有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等不同类型。

二、电路的状态1. 通路- 定义:处处连通的电路。

- 特点: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

例如,当我们闭合电灯所在电路的开关时,电路形成通路,电灯发光。

2. 断路(开路)- 定义:在某处断开的电路。

- 原因:可能是导线断开、用电器损坏、开关未闭合等。

例如,若一个电路中的导线被剪断,那么电路就处于断路状态,电路中没有电流,用电器不能工作。

3. 短路- 定义:- 电源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可能会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 局部短路:将一根导线直接与用电器并联,电流会绕过该用电器,使该用电器不能工作,但电路中其他部分仍可正常工作。

三、电路图1. 定义- 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2. 常见电路元件符号- 电源:电池的符号是一长一短两条平行线段,长线段表示正极,短线段表示负极。

- 用电器:电灯用一个圆圈中间一个叉表示;电动机用一个圆圈中间一个M表示等。

- 导线:用直线表示。

- 开关:单刀单掷开关用一条直线中间有个小圆圈表示等。

3. 画电路图的要求- 元件分布均匀,不要画在拐角处。

- 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导线横平竖直。

- 电路元件的符号要标准。

四、电路的连接方式1. 串联电路- 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九年级物理-第三章-认识电路-知识点复习-总结

九年级物理-第三章-认识电路-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三章认识电路重点1:电路知识点一:电路的组成(1)电路定义: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

(2)电路的组成部分: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3)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控制电路连通、断开。

观察:观察教室电路。

看看这个电路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思考:家庭用电器与演示实验中所用的开关是否相同?你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与此不同的开关?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否相同?练习题:下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正确的电路图是()知识点二: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各处连通的电路。

(2)开路(断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①电源短路: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_连接起来。

用电器不能工作,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②用电器短路(局部电路短路):用导线直接把__________两端连接,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不能工作,没有电流通过该用电器(或部分电路)。

知识点三:电路图(1)、使用规定的符号画出的电路叫做电路图。

(2)、识记电路元件的符号。

(3)、画电路图的要求:导线要横平竖直,呈长方形,各元件分布均匀,拐角处不画元件。

美观、简洁、直观。

【当堂训练】1、一种声光报警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同时闭合开关S1和S2后,则( )A.灯亮,铃不响B.灯不亮,铃不响C.灯亮,铃响D.灯不亮,铃响2、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两只小灯泡能同时发光的正确电路是()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电灯L1、L2都不亮。

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接触c、d两点时,两灯都亮。

对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灯L1断路 B.灯L2 断路C.开关S接触不良D.灯L2 短路重点2:电路的连接知识点一:串联电路(1)、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_______________首尾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物理认识电路知识点总结
一、电路的组成: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电路。

1、电源:提供电能;
2、用电器:消耗电能;
3、导线:传输电能;
4、开关:控制电流通断。

二、电路的三种状态
①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做开路;
③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的极上而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的电路叫短路。

是绝对不允许的。

三、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

1、用规定的元件符号
2、导线画线做到横平竖直
3、元件不要画在电路拐角处
一、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首尾相连的电路;
1、电流只能一条路径,无干路和支路之分;
2、电流通过每一个用电器,相互影响;
3、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在不同的位置作用一样。

二、并联: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的电路叫并联。

1、电流有两条及以上的路径,有分支点和汇合点,即有干路和支路之分;
2、各支路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3、干路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支路开关只控制本支路用电器。

三、组合电路:电路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
四、集成电路:在较小面积的单晶片上构接了数千万个电子元件的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