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学科教学-河南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河南师范大学

学科教学(英语)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45108)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英语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高级语音口语实践(2学分)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教育学原理(2学分)4、英语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与论文写作(2学分)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外语教育心理学(3学分)2、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3学分)3、语言测试学(2学分)4、翻译理论与实践(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认知语言学与中学英语教学(2学分)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3、中学英语写作与教学(2学分)4、中学英语阅读与教学(2学分)5、中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2学分)6、二语习得研究与中学英语教学(2学分)7、跨文化交际(2学分)8、语用学与中学英语教学(2学分)9、西方文化概况(2学分)10、英语歌曲与影视欣赏(2学分)(四)实践教学(6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河南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河南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0)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着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系统专业知识和较高理论素养,具备必要实践技能的综合性理论研究人才。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创造性研究精神,熟悉本学科发展现状及动态,学有所长,能够胜任中国文学、语言学各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努力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不断拓宽学术视野。

3、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熟练的听、读、译的能力。

能够直接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较好使用外文信息进行科研工作。

二、研究方向050101文艺学深入探究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重要的发生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形成比较全面、系统的看法。

并能根据自己的文学理论观念,对不同的文学理论观点进行分析、评判、吸收和运用。

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过对汉语及其辅助性工具汉字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探究它们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继承中国传统语言训诂学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

050103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汉语和汉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的独立学科,目的是通过对汉语和汉字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丰富的内涵,民族的苦难与辉煌熔铸其里,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渗透其中。

本方向立足于作家作品、文学思潮和流派等的分析,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各时期发展规律及其创作成就。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它的发生和发展与近现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休戚相关。

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可以追寻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转型的艰难历程,帮助人们反思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在特殊的审美感受中得到启迪和鼓舞。

河南师范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河南师范研究生培养方案(一)

河南师范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河南师范研究生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能力强、创新意识突出的研究生2. 培养内容课程学习•系统化学习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掌握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研究生训练•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研究经验•撰写科研论文,提升学术写作能力•学习科研方法和理论,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学术交流与合作•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国内外优秀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拓宽研究领域,增加国际化视野3. 优势特色导师团队•优秀的导师团队,提供个性化培养计划和指导•导师负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实践教学•强调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双导师制,提供学术与实践指导国际交流•与国际知名高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提供国际交流机会,增加国际视野和经验学术氛围•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提供学术讲座、论坛等学术交流平台4. 培养方案设计课程设置•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基础课、核心课和选修课•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结合科研训练计划•安排科研课题和导师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学位申请要求•完成课程学习和科研训练计划•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活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和学位考试5. 资助政策•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优秀学生学习和研究•支持学生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和科研项目6. 招生计划•根据学校和专业需求进行招生计划制定•招收高质量的研究生,控制总体规模以上是对河南师范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相关资料。

该方案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通过课程学习、研究生训练和学术交流等方式实现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方案特色包括优秀的导师团队、实践教学、国际交流和积极的学术氛围。

通过培养方案设计和资助政策的支持,希望能够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加入到河南师范研究生培养项目中。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5216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具备化学工程专业知识的,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事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和综合素质高、能够从事化学工业设计和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以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所培养研究生应达到如下水平:1、具有热爱和献身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坚强信念和宏大志向、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

2、系统掌握化学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较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并初步掌握进行化工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熟悉其基本过程和步骤;了解化工学科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

3、熟悉化学工程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从事本学科、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初步掌握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具备一定专业外语知识;掌握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及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初步具备化工方面的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具备在科研机构及企业从事科研及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的开发研究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独立担负化学工程领域技术或工程管理的工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主要研究方向:01. 功能材料及应用,02.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03. 新能源材料开发,04. 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及利用,05.固体废弃物再资源化,06. 表面磷化技术,07. 气体膜分离工程,08. 小分子催化,09. 绿色制备化学工程。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

用一年时间完成硕士学位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至少获得34学分;大约用两年时间从事企业调研、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期间约用半年时间到企业实践。

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

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050103)一、学科简介汉语言文字学是研究汉语和汉字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的独立学科,目的是通过对汉语和汉字从微观到宏观、从共时到历时的不同角度的研究,了解它们在各个历史阶段的面貌,总结其中的发展演变规律。

探究它们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

在继承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的基础上,本学科还要吸收国外现代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使自身得到发展。

汉语言文字学的研究将为检验和充实普通语言学理论做出贡献,并为应用语言学提供理论基础和材料基础,它的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汉民族的思维特点、理解中华文化的传统及社会进步的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要培养研究生:了解本学科的历史与现状,奠定扎实系统的汉语汉文字理论知识根基,掌握对历史语言及文字现象进行良好分析的方法,具备独立从事汉语言文字学或相近学科教学、科研或文化工作的能力;具有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从事交际和信息整合的能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可在一般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在新闻、出版、文化、党政管理等部门工作。

三、研究方向1、汉语语法学2、汉字学3、训诂学四、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学习优秀并提前修满36学分者,亦可缩短到两年半毕业。

前一年半以学习基础理论为主,适当参与科研工作。

后一年半用来完成学位论文,同时也参与一定的学术活动。

学习期间要求写出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1一2篇,以体现通过学习训练所获得的科研能力。

五、课程设置(见附表)。

六、课程介绍(见附录)。

七、教学与社会实践本学科研究生,要在学习期间安排适量的教学实践,由导师或参与指导的教师对于他们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评点,并在综合考核的基础上给定成绩。

根据科学研究的需要,研究生在读期间可以通过必要的渠道访问专家学者或进行专题调查,学会独立或有组织地进行语言学田野工作的方法和技能。

同时,要求他们撰写论文,积极参加国内举行的本学科学术会议。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运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如何扩展运算机系统的功能和发挥运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运算机技术是信息社会中的核心技术,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运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进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运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有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治理人才。

具体要求是:1、运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拥护党的差不多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运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把握运算机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专门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爱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治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3、把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明白得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纳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样为2年。

三、培养方式采纳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运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舞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纳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运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许多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刻原那么上许多于1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四、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参见课程设置表。

要求修满32学分,具体要求如下:1、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等〕,要求修满4学分;2、基础理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要求修满6学分;3、专业技术类课程,要求修满6学分;4、选修课程,要求修满10学分;5、实践教学,要求修满6学分。

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50105)一、学科简介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丰富的内涵,民族的苦难与辉煌熔铸其里,文化的精华与糟粕渗透其中。

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旗帜之一。

加强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可以沿着先人的足迹,追寻中国文学的过去,展望中国文学的未来,缅怀昔日的荣光,创造未来的辉煌。

这是历史的重托,这是民族的期盼,这是中华子孙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要求是: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品德良好,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2.具有严谨求实的治学作风和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所主攻的领域内,达到较高的理论水平,争取有新的突破。

努力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史及其它艺术门类,具有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及相关实际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材料,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1.唐宋文学以文献为基础,研究唐五代及宋代多体文学的发展规律及其创作成就,重点研究唐五代及宋代文学的创作、传播与接受过程及其规律。

2.元明清文学研究元明清文学思潮的演变及其内在规律,重点研究明清小说与诗文,尤其是重要作家与作品。

3.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与演变,重点研究诗歌与辞赋。

四、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

一至二年为硕士必修课程和指定专业课程的学习,三年级进行教育实习、撰写毕业论文与进行论文答辩。

实行以二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表)六、课程介绍(见附录):七、教学与社会实践一至二年级各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在导师指导下赴外地查阅学术资料与进行学术交流等),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教育实习两周。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音乐)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与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学音乐骨干教师。

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一)热爱教师职业和音乐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

(二)有较宽厚的音乐文化基础与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素养,在音乐教学方面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现代意识强,能胜任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三)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四)身心健康。

二、报考条件与招生对象(一)报考条件:具有学士学位,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具有三年以上第一线教学经历,热爱本职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较强,身心健康。

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中学教师,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和中学一级教师职务。

(二)招生对象:在职的普通中学音乐专任教师或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中等学校的音乐专任教师或者有中学教师职务的教研员。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三年。

第一年脱产在校学习,修满课程学分;第二年与第三年回原单位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四、研究方向中学音乐教学。

五、课程设置按一年时间集中安排课程学习。

课程设置分为三类: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前两类均为必修课程。

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

(一)学位课程(1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3学分2、英语3学分3、音乐教育学3学分4、教育学原理3学分5、教育心理学3学分(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1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学分2、教育技术学3学分3、高级视唱练耳3学分4、艺术教学与实践3学分5、音乐学概论3学分(三)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修5学分)1、中国音乐鉴赏2学分2、钢琴即兴伴奏3学分3、音乐论文写作与研究2学分4、中学音乐教学现状研究2学分5、计算机应用基础1学分6、计算机辅助音乐教学3学分六、教学方式与要求1、教学以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教学、科研和实践三个方面的联系。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教育工作、能够胜任不同层次汉语教学任务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热爱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奉献精神和开拓意识。

2.掌握系统的语言学和汉语专业知识,具备较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技能。

3.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项目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

5.能够比较流利地使用一种外语进行教学和交流。

6.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二)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方式、实行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法。

笔试着重考核学生的汉语基础知识、语言学基本理论和中国文化常识;面试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汉语交际能力和教师素质。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校内外教师联合指导的方式。

(二)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四、课程设置和课程类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4学分,其中公共课4学分,专业核心课程12学分,专业拓展课程8学分,实践课程4学分,教学实习6学分,学位论文不计学分。

五、专业实践为了保证实习实践效果,培养单位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一批国内外相对稳定的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践基地。

研究生要通过实习实践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

(一)教学实践方式1、以志愿者身份赴海外顶岗实习,在孔子学院、外国中小学等机构从事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工作;2、在国内各类学校及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

(二)教学实践管理1、志愿者由国家汉办或培养学校选拔派出;2、实习期间,培养单位安排教师进行指导,研究生要提交实习计划,撰写实习总结报告;3、由实习单位出具考评意见,学生提交实习报告。

河南师范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河南师范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20202)一、培养目标1. 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管理与经济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3。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4。

掌握现代管理方法与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能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

5.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相关的管理、研究工作。

二、研究方向1.企业管理理论2.物流与供应链管理3.市场营销管理4.技术创新管理5. 公司财务三、学习年限学制3年,至少修满35学分。

四、课程设置公共课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1.公共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英语(5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2.学科基础课管理研究方法论(3学分)管理学研究(3学分)企业管理(3学分)管理经济学(3学分)3.专业主干课企业战略管理(3学分)营销管理(3学分)物流管理(3学分)财务管理(3学分)4.选修课(至少选12学分)人力资源管理(2学分)技术创新管理(2学分)B2B Marking (2学分)计量经济学(2学分)生产运营管理(2学分)企业文化(2学分)供应链管理研究(2学分)运筹学(2学分)组织行为学(2学分)产业组织理论(2学分)品牌管理(2学分)五、实践教学硕士研究生需完成30学时的实践教学工作.实践教学工作可以是助教、助管、带实习和参加“三下乡”活动(0.5个月以上)等。

学院对实践教学工作按要求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可免实践教学环节。

六、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一个月,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5102 非全日制)为提高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河南师范大学的具体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经与河南省司法实务部门共同研究,特制定非全日制法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为法律实务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专门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公民素质,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二)掌握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的能力。

(三)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法学专业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和学制采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授课时间集中在每学年开学前四周和暑假,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四、培养方式1.重视和加强案例教学与实践实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形式,强化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2.采用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59学分,其中必修课31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实践教学18学分。

3.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导师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法律实务部门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参加,实行“1+1”双导师培养模式。

4.加强教学与科研、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与交流,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

5.必修课的考核方式为考试,选修课的考核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考核办法可以灵活多样,重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和知识,发现、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减少对机械性记忆的考核。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30100)一、培养目标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

2.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较好的学术修养;能够独立思考,具有较强的发现、分析、解决法律和法学问题的能力和科研写作能力;能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研究方向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

4.坚持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本专业设以下研究方向:1.法学理论2.法律史学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4.刑法学5.民商法学6.诉讼法学7.经济法学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9.国际法学三、学习年限与学分全日制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总学分不得少于34学分。

四、课程设置(见法学专业课程设置表)五、教学实践与文献阅读教学实践的时间为二至四周,安排在第四学期完成。

教学实践的内容主要是本科教学的试讲、主持课堂讨论、辅导答疑,也包括参加本科考试阅卷、批改作业以及协助指导本科学生的学年论文或者毕业论文。

教学实践的目的,在于使硕士研究生熟悉教学的各主要环节,为毕业后从事高等学校教学奠定一定基础。

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

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

文献阅读不按课程开设,纳入论文指导环节。

阅读内容及指导方式由导师组和研究生本人商定。

在论文选题及研究方向范围内至少阅读文献30篇,其中外文文献10篇,完成一篇综述。

六、科研实践与社会实践1.科研实践。

科研实践包括参加学术活动、举行学术研讨会等。

法学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应当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包括听学术讲座、参加在校内举行的法学学术会议、在本研究方向的专题研讨会(专业Seminar)上做主题发言。

2.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在法律实务部门进行专业实习,以增强对法律实务的了解,充实所学理论知识和培养自己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农学一级学科代码:0908 一级学科名称:水产)(二级学科代码:090801 二级学科名称:水产养殖)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科研、水产养殖生产和技术推广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风正派,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应具有水产养殖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对于本领域的经典著作有比较系统的阅读和掌握;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及方法论基础,并能够合理运用;思维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后两个学年主要进行学位课题研究、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

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专业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

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22学分,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5学分。

具体实施办法按《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办法》执行。

三、研究方向水产养殖是以数学、化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研究水产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等的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学科。

本专业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1.水产动物育种与增养殖本方向主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群体、个体、细胞及分子水平上,研究我国重要水产动物资源种质特性,建立种质鉴定标准和资源保护技术方法。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鱼类遗传性状改良、种质创新,为渔业生产提供优良养殖新品种;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各类水域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构建科学的养殖容量及生物学能量的可持续模型。

通过对水产动物生长发育规律、水环境要求、营养需求、苗种工程以及病害发生特点的研究,创建集约化健康养殖模式。

2.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本方向研究如何降低水产养殖成本、提高水产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安全,是促进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水产动物消化生理和营养生理、抗逆的生理机制、生物饵料的开发利用、营养素的最适需要量;研究重要经济水产动物苗种和成鱼阶段的人工全价配合饲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

3. 水产动物医学本方向以淡水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及其控制的理论与实践为核心,开展水产动物重要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病原检测技术研究,以及水产动物疾病检疫防疫、水产药物、微生态制剂等的开发研制;开展水产动物基础免疫学研究,通过对鱼类免疫和抗病功能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表达调控解析,探讨环境因子对鱼类免疫的影响,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有效控制鱼病发生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4. 渔业资源与环境本方向利用传统的渔业资源调查方法,环境监测方法,结合现代渔业资源定位技术(如:3S技术)和渔业监测评价方法,对我国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并在渔业资源和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主要研究内容有渔业资源生物学、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渔业资源评价、渔业水域环境评价与修复。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天然渔业资源、为制定渔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健全渔业管理制度及法律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为渔业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最终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生态功能的可持续发挥。

5. 水产品安全与加工本方向主要开发水产品中渔药、农药、重金属、外源性毒物等危害因子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危害因子在生物体内及其生存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转归途径与危害机理,评估危害因子在水产品养殖及加工过程中的风险效应,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安全生产监控体系,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研究水产品保鲜技术和保鲜机理,水产品功能性成分的分离、结构分析及其功能特性,研制、开发功能性水产制品等。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备注:A公共基础课程B专业基础课程C专业必修课程D专业选修课程五、培养方式1.指导方式:入学第一年内成立导师组,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研究生个人的特长与才能,注重研究生自己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可加强与相关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以及国际间的合作培养,利用和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促进研究生拓宽知识面,突破学科的局限性。

2.培养计划的制定: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研究方向的需要,与导师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硕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3.课程学习: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国语、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研究生必修课都属于学位课程。

根据研究方向需要和研究生基础条件选读几门选修课程。

研究生也可以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经导师组组长批准,研究生可以到外校(所)选修一至两门课或进行论文写作。

课程学习方式,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报告和讨论,或导师指导下的自学,阅读指定的文献等方式,培养研究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必修课原则上安排考试,选修课可安排考查或考试。

考试形式有开卷、闭卷两种。

研究生都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者(学位课程成绩70分以上,选修课程60分以上),方可获得学分。

4.学术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工作,毕业之前应依据学院相关规定发表相应学术论文或取得相关研究成果。

研究生还应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类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讨论会和读书报告,在读期间每位研究生必须主讲2-3次专题报告。

5. 实践活动:本专业实践活动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

依专业方向可安排一定生产实践。

教学实践从第二学年开始,包括专业课部分的课堂讲授、实验课指导、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协助指导本科生论文等任务。

教学实践环节合格记2学分。

已有一年以上大学教学实践或二年以上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可免修,仍计2 学分。

6. 奖助形式:学院与多家企业及社会团体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校内率先设立有多个研究生奖助学金;制订有规范的研究生培养细则,保证导师和学院对在读研究生给予合理的科研补贴和生活补贴。

六、开题报告在第三学期进行。

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调查实际生产情况,写出5000-8000字的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由学科方向或科研团队组成评审小组,对开题报告中的课题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可行性、计划进度、经费预算和预期研究结果进行评审,评审合格者方能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七、中期考核在第四学期进行,由学科方向或科研团队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及进展情况,考核合格者方能继续开展论文研究工作。

中期考核一年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实施期间,研究生要按照开题报告的设计,在导师指导下科学严谨地进行每个内容的实验。

论文研究工作完成后,导师应对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仔细审阅,认真修改,经导师和指导小组认定合格后,按有关规定申请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应在第六学期的5月底前完成。

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需聘请2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高级职称人员评阅论文(至少有1名是校外专家),评阅人应当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委员组成,成员中必须有外单位的专家。

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答辩的情况,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方得通过。

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授予学位的决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的,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附:水产养殖专业开设主干课程及部分选修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9_200107 课程名称:鱼病学概论总课时数:54 学分:3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Ⅰ授课教师:教学要求:鱼病学概论主要介绍鱼病学基本原理、鱼病学研究方法、鱼病的诊疗方法以及鱼病学研究进展。

要求掌握鱼类疾病发生的原因、不同病原的传播途径、流行季节和感染症状;掌握鱼病的诊断方法和疾病的防控对策;了解国内外鱼病学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鱼类学基础知识、鱼病发生的原因、鱼病的检查诊断、鱼类养殖的健康管理;病理学基础;免疫学基础;药物学基础;鱼病学研究方法;常见传染性鱼病和侵袭性鱼病的发病症状与病理变化、流行规律、防治方法;鱼类的敌害;非寄生性鱼病;鱼类病害与人类健康;鱼病学研究前沿。

预修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生理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水产动物病害学.战文斌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2)水产动物疾病学.黄琪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鱼类病理学.[美]里贝里编,华鼎可等编译.农业出版社,1981(4)鱼病学. 汪建国主编.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5)夏春主编.水产动物疾病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5.(6)Edward J.Noga,Fish Disease:Diagnosis and Treatment,2nd edition, New York: Wiley-Black well,2011 .课程编号:09_200105 课程名称:鱼类遗传育种总课时数:54 学分:3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Ⅱ授课教师: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分析实际育种问题,具有初步设计育种方案的能力。

了解国内外鱼类遗传育种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鱼类育种目标制定和实现育种目标的理论、常规方法和技术。

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鱼类育种用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鱼类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作用、方法和具体实例。

鱼类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的细胞学原理、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生长和发育特点以及雌核发育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鱼类性别控制的意义、方法以及鱼类分子育种的技术基础和数据分析方法。

预修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生理学教材及主要参考书:(1)范兆廷.水产动物育种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2)吴仲庆.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