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制动系统论文

合集下载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分析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分析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的不断投入,城市地铁因运输速度快、运载量大、安全高效、方便快捷也得到大力的发展。

本文针对地铁车辆制动系统,从制动系统的特点、系统关键技术等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研究。

希望对制动系统效应的后续优化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从而提升地铁车辆的制动效果,为车辆运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地铁车辆;制动系统;技术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和外来人员的不断扩大,给城市的交通结构布局和公共交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城市地铁交通运输,采用封闭式运行管理,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具有车厢编组灵活,载客量大,受外界干扰因素小等优点。

同时,由于地铁车辆的高速发展,以及车辆部分设备老化,地铁车辆在运行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该隐患是不容忽视的。

2019年地铁车辆发生5分钟以上延迟次数高达1416次,延误率为0.346/百万车公里;而地铁车辆退出正线故障共计8953次,平均退出正线运营故障率0.022次/万次公里。

2011年上海地铁,设备信号系统故障,系统自动控制列车停车,致使多趟列车追尾,造成271名人员受伤。

地铁从车辆的运行具有准时准点、密度高、安全可靠的特点,若是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则会造成交通堵塞,影响其他车辆的运行情况;严重者会对乘客的生命财产造成不可逆的损害,造成国家巨大的巨大损失。

因此,保证地铁车辆的安全运行是至关重要的一件事。

地铁车辆在运行时,其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的关键。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规划,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地铁运行上的使用,对地铁车辆的高频启动和制动系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众所周知,地铁列车系统其制动系统结构复杂,并且整个制动系统在车辆上分布位置不同,导致发生的故障不能完全的统计出来,这也为安全分析故障的发生带来了诸多困难。

因此,本文对地铁车辆制动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制动系统的安全运行,有效完善地铁车辆制动系统,掌握故障规律、便于维护车辆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分析地铁车辆的制动系统是其安全运行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乘客的出行安全。

随着地铁行业的发展,制动系统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关键技术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本文将对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制动力传递、制动系统控制和操作以及刹车性能监控等方面。

首先是制动力传递技术。

地铁车辆的制动系统通常采用电磁制动、气动制动或液压制动等方式,将能量转化为制动力。

制动力传递技术的关键在于对转动能量的准确控制和转换,以实现对车辆行驶速度和停车距离的精确控制。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地铁车辆制动系统中的电子制动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具有反应速度快、控制精确等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的运行环境。

其次是制动系统控制和操作技术。

地铁车辆的制动系统需要进行精密的控制和操作,以确保其在各种复杂路况下的可靠运行。

制动系统控制和操作技术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制动力的精确控制,以确保车辆的平稳减速和安全停车。

在实际应用中,制动系统需要根据不同的运行情况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此外,制动系统的操作接口也需要考虑到乘客的便利性和人性化需求,以提高整个乘车体验。

最后是刹车性能监控技术。

地铁车辆的制动系统需要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以确保其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刹车性能监控技术主要包括刹车力测量、刹车温度监测、刹车片磨损检测等内容,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控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制动系统的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的维修和保养。

刹车性能监控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地铁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因制动系统故障而引发的事故。

综上所述,地铁车辆的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包括制动力传递、制动系统控制和操作以及刹车性能监控等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铁制动系统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地铁车辆的制动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自适应和精准,为乘客的出行安全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城轨车辆制动系统_毕业论文

城轨车辆制动系统_毕业论文

摘要为使列车能实施制动和缓解而安装于列车上的一整套装置称为制动系统。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铁路车辆的编组形式不同,一般都采用动力分散型的动车组形式,所以可以分为动车制动装置和拖动制动装置。

一套列车制动装置至少包括两个部分,即制动控制部分和制动执行部分。

制动控制部分由制动信号发生与传输装置以及制动控制装置组成。

目前,制动控制部分主要有空气制动控制部分和电空制动控制部分两大类。

制动执行部分通常称为基础制动装置,包括闸瓦制动,盘形制动,磁轨制动等不同方式。

本论文将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为论述对象,从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入手,解释制动系统的组成及主要零部件的功能和结构。

关键词:城轨制动系统控制原理引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城市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城市人员的流动、物质的运输依靠城市交通来完成,城市交通体系直接展示城市的面貌和活力,体现城市的承载能力,关系着城市的环境,进而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城市公共交通则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绝大多数居民的出行依靠公共交通,因此,城市公共交通是维持城市居民工作、学习和生活正常秩序的重要保障。

自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在伦敦正式运营之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己成为世界各主要特大城市倍受青睐的一种交通方式。

目前己有43个国家和地区的320座城市修建了轨道交通,其中115座城市修建了地铁,国际上2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特大城市基本上都修建了地铁,并且是城市交通的主力。

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但速度之快、规模之大。

根据2013年7月5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显示,目前我国地已有、等17个城市开通70条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运营里程2064公里,其中2012年新增投运里程321公里。

随着2012年众多城市地铁项目提前获批,以及今年仍有大量项目获得许可,“十二五”规划确定实现3000公里的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望突破上升至4000公里左右。

探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

探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

探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车辆的制动系统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是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它包括机车制动系统、列车组制动系统和电控系统,它能够影响到车辆的总体安全性。

因此,轨道交通制动系统的研发是非常重要的。

机车制动和列车组制动系统是轨道交通车辆中比较重要的制动系统,他们均采用离合器、电缓冲、钢轮和空气制动系统等结构,以及电动机再生和空气降压的结合方式,形成空气制动的标准方式。

同时,轨道系统也采用不间断蓄能器、制动器电器等技术,用来制动行车中的列车。

在电控系统方面,列车的电控系统可以实现列车的远程控制功能。

这样,列车可以根据轨道情况和线路配置特征,自主选择最佳制动线路,并在特定情况下自动开启车厢门,实现完整轨道安全控制。

此外,在制动系统方面,轨道交通也可以采用柔性制动技术。

柔性制动是一种新型制动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空气制动系统在行车安全、舒适运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这把制动能力分解到车厢的各个部位,使车辆的行为具有灵敏性和可控性,降低了出车成本和运营成本,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在偏远地区的供电系统损害。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新型节能减振技术来替代传统空气制动系统。

节能减振采用液压缸组成的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运行阻力,提高列车的制动性能,同时降低振动噪声,保护车厢的安全。

综上所述,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的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结构的安全性、节能性、可靠性等因素,才能更好地实现列车的安全和舒适运行。

在未来,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应继续加强研发,提升整体性能和提供更安全,节能环保、可靠可行的交通服务。

毕业论文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

毕业论文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城轨车辆制动系统的原理分析专业系轨道交通系班级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完成日期 2013。

122011届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课题名称:城轨车辆制动系统的原理分析二.指导老师:左继红三.设计内容与要求1.课题概要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世界各地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城市都兴建了不同形式的轨道交通运输网,有些还成为所在城市的重要景观和标志性建筑.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城市的地下铁道已经开通,成为这些城市市内交通运输的支柱。

另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城市交通网也在筹建和建设之中。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发展必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用于保证地铁车辆的运行安全,具有多种操作模式,与传统列车制动系统相比,结构和工作原理更为复杂。

通过对此课题的学习和设计,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地铁车辆制动和空气管路系统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利用所学基本理论和自身具备的技能来分析解决本专业相应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程设计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完成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设计内容与要求1、熟悉地铁制动在铁路运输中的作用。

2、简单介绍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

3、详细分析地铁车辆及列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4、分析现有制动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提出改进设计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

四.设计参考书1。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殳企平编著水利水电出版社2.《列车制动》侥忠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3. 《电力机车制动机》那利和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4。

/ec/C356/kcms—2.htm5 。

http://6。

http://www.china1435。

com7. http://www。

chinarailway。

com五.设计说明书内容1.封面2.目录3.内容摘要(200—400字左右,中英文)4.引言5.正文(设计课题,内容与要求,设计方案,原理分析,设计过程及特点)6.设计图纸7.结束语8.附录(图表,材料清单,参考资料)六.设计进程安排第1周:资料准备与借阅,了解课题思路。

地铁制动系统电气控制探究分析(论文)

地铁制动系统电气控制探究分析(论文)

目录1 绪论 (6)1.1选题背景 (6)1.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6)1.3国内外研究现状 (7)1.3.1 国内研究现状 (7)1.3.2 国外研究现状 (7)1.4研究内容 (7)2 制动系统 (8)2.1制动系统的定义 (8)2.2列车制动系统的特点 (8)3 电制动系统组成 (11)3.1牵引/制动系统组成 (11)3.1.1 牵引系统基本参数 (12)3.2基本工作原理 (12)3.2.1 输入值设定 (12)3.2.2 速度检测 (13)3.2.3 电机控制 (14)3.2.4 脉冲模式发生器 (16)3.2.5 能量反馈 (17)4 空气制动系统的组成 (17)4.1供风设备 (18)4.2制动控制单元 (18)4.2.1 制动控制单元ECU (18)4.2.2 微机控制单元ECU的基本结构 (19)4.2.3 制动控制单元BCU (19)4.2.4 ECU与BCU等外接设备的接口关系 (20)4.3制动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 (21)5 电空联合控制及其转化 (22)5.1电空联合制动及其转换的原理 (22)5.2联合制动计算的基础 (23)5.2.1 常用制动模式下几种状态的制动力的特性 (24)5.2.2 制动力的分配及保压制动控制 (26)6 制动系统故障分析 (28)结论 (29)参考文献 (30)附录一 (31)附录二 (32)一、文献综述在城市化步伐日益加快的今天,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不断增多,原有的城市交通网络已经难以满足发展的要求。

由此,很多城市开始发展轨道交通,地铁建设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国内,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发展较早,地铁运营更为成熟,广州、杭州、南京等也正在大力建设地铁项目。

根据国外大型城市交通发展的经验,轨道交通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增加城市交通活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运营密度的不断加大,上下客频繁,使得地铁制动系统控制区别于城际列车,功能要求更为复杂,可靠性更高。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地铁是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其安全性是保证地铁正常运行的关键。

而地铁车辆的制动系统是保障地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论文将对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一、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地铁车辆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盘、制动鼓、制动器、制动管路和制动液等组成。

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通过气压操纵制动缸,使制动器与制动盘或制动鼓接触,从而产生制动力,使地铁车辆减速或停止。

1. 制动器的设计与制造制动器是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地铁的制动效果。

在制动器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技术:(1)制动器材料的选择:制动器材料应具有良好的摩擦性能和耐磨性,以保证制动器长时间稳定运行。

(2)制动器结构设计:制动器的结构设计应合理,能够适应地铁车辆的特点,并保证制动力的平稳传递。

(3)制动器的制造工艺:制动器的制造工艺应精密,能够确保制动器在高温、高压等复杂环境下仍能正常运行。

2. 制动盘和制动鼓的研发与选择(3)制动盘和制动鼓的制造工艺:制动盘和制动鼓的制造工艺应精确,以确保制动盘和制动鼓的质量和精度达到要求。

制动管路是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血管,起着传递制动力和控制制动的作用。

以下是制动管路的关键技术:(2)制动管路的材料选择:制动管路应选择耐腐蚀、耐压的材料,以确保制动管路在复杂环境下的安全使用。

(3)制动管路的布置:制动管路的布置应紧凑、合理,以减少能耗和空间占用。

4. 制动液的性能要求与选择制动液是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工作介质,其性能要求和选择对地铁车辆的制动效果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制动液的关键技术:(2)制动液的选择:根据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具有适当粘度和温度特性的制动液。

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制动器的设计与制造、制动盘和制动鼓的研发与选择、制动管路的设计与布置,以及制动液的性能要求与选择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地铁车辆的制动效果和安全性,保障地铁的正常运行。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本科论文

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本科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学院名称:交通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职称:二〇一五年月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设计摘要:列车制动系统作为车辆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基本制动由电制动、液压制动及磁轨制动实现,通过各种形式组合使用以实现紧急制动、常用制动、停放制动、安全制动等。

本论文首先进行计算分析确定盘形制动器的参数,主要包括制动盘和盘毂的相关数据。

在确定数据后应用CATIA软件对制动系统主要部分盘形制动器进行三维建模,主要包括制动盘、盘毂的建模,并对这些零部件进行装配设计。

通过分析盘形制动器的工作原理,对制动盘、制动钳和制动块等零部件进行静力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为盘形制动器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对部件结构进行合理的优化。

关键词:制动钳;制动盘;建模;优化The Design of Urban Rail Vehicle Braking SystemAbstract:As the essential part of vehicle system, basic brake of the train braking system achieved by the electric brake, hydraulic brake and brake track . By a combination of various form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emergency brake, braking, parking brake, brake and other safety. As the major portion of the brake system , disc braking device conduct the disk brake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CATIA software, including modeling of brake discs, brake calipers, brake pads; at the same time design and assembly of these parts. According to analyze the movement of the disc braking device,deepen understanding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disc brakes; Make static mechanical analysis to brake discs brake calipers and brake pads and other components ,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arts of the structure reasonable optimization,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isc brake design ultimately.Keywords:Brake caliper; Brake disc; modeling; optimization目录序言 1第1章课题分析 21.1选题意义及依据 21.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31.3研究内容 41.4设计方案 4第2章方案论证 52.1 制动器的分类 52.2 盘形制动器的介绍 52.3 制动器设计的一般原则 82.4 本章小结 9第3章盘形制动器的主要参数及其选择 10 3.1 制动盘 103.1.1制动盘直径 113.1.2制动盘厚度 113.2 制动夹钳 113.3 制动闸片 123.4 参数的选择与优化 123.4.1制动黏着系数 123.4.2轮轨切向作用力 133.4.3轴制动率 143.4.4车辆载荷确定 153.4.5单车制动率 163.4.6制动距离 173.5 本章小结 19第4章盘形制动器建模 204.1 制动盘的建模 204.2 盘毂的建模 224.3盘形制动器的建模 274.4本章小结 28第5章运动及力学性能分析 29 5.1制动盘的运动分析 295.1.1 仿真参数设计 305.1.2 有限元加载 315.2静力分析 355.2.1 蠕滑性 355.2.2 曲线舒适性 365.3本章小结 38第6章总结 40参考文献 41致谢 42序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铁路作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运输量和运输频率逐年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概述1.1制动的概念1.2列车制动系统1.3城市轨道车辆的的制动模式二.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说明2.1制动控制部分2.2制动执行部分四.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故障与维护五.感言参考文献评定书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在寻求更快捷、更环保的出行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具有方便快捷、绿色环保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大家的广泛青睐。

而城市轨道列车的运营有别于干线铁路车辆,它需要频繁的启动、调速、制动,这就对车辆制动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为适应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现实需要,城市轨道车辆所采用的制动系统应尽可能最大的利用电制动,它既能通过能量的回收而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减少闸瓦的机械磨耗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2)为了适应短距离起停车的特点,必须使列车启动快、制动距离短。

这就要求制动系统装置具有操纵灵活,响应迅速,停车平稳、准确和制动力大等特点。

3)城市轨道车辆为动、拖车编组列车,所以要求编组列车的各车辆的制动能力尽可能一致,并且能够适应列车乘客量的变化,具有空、重车的调节功能,以降低制动时列车的纵向冲击。

本文介绍了深圳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主要性能及采用的德国克诺尔制动机公司生产的模沙拟式电控制动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及作用原理。

其中,微处理制动控制与车轮滑行控制电子单元,以及制动控制单元BCU 是该模拟式电控制动系统的核心控制部件。

制动控制单元的所有部件集中地装在一个单独的具有气路的集成板上,进行模块化设计, 结构紧凑,便于检修维护。

关键词:地铁制动供风系统地铁制动系统的功能第一章: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概述1.1制动的概念制动是指人为的施加外力。

使运动的物体减速或阻止其加速,以及保持静止不变的作用。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施行制动的目的在于①使列车能迅速地减速或停车;②防止列车在下坡道时由于列车的重力作用导致列车速度增加;③列车停稳后,避免停放的列车因重力作用或风力作用而溜车。

1.2列车制动系统为了能施行制动或缓解制动,需要在列车上安装一整套完整可操纵并能进行控制和执行的系统总称为列车制动系统。

一套列车制动装置至少包括两个部分:制动执行部分和制动控制部分,制动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制动信号的发生传输装置;制动执行部分包括闸瓦制动和盘形制动等不同的制动装置。

1.3城市轨道车辆的的制动模式①停放制动由于车辆断电停放时,制动缸压力会因管路漏泄在屋压力空气补充的情况下,逐步下降为0,使车辆完全失去动力。

车辆停放制动不同于车辆运行中的制动作用,它采用弹簧来产生制动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弹簧力的大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此获得的制动力要能满足列车较长时间断电停放的要求。

弹簧停放制动缓解;弹簧停放制动气缸排气时,停放制动施加;并且还需附加有手动缓解功能。

②常用制动常用制动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为调节或控制列车速度所施行的制动,它的特点是:制动作用比较缓和;制动力可以调节,通常只用到列车制动能力的20%~80%,大多数的情况下只用50%左右。

③紧急制动紧急制动属于非常制动,是在紧急情况下为使列车尽可能快地停车而施行的一种制动。

他的特点是:制动力作用比较迅猛,而且要把列车最大的制动能力都用上,一般情况下制动力要比常用制动力大10%左右。

④快速制动当主控制器手柄移动到“快速制动位”时,列车将实施与紧急制动相同的快速制动。

快速指定的特点是:具有防滑保护和载荷修正功能,主控制器手柄回“零位”可缓解。

⑤保压制动保压制动是为防止在列车在停车前的惯性冲击力,使列车平稳停车,通过ECU 内部设定的执行程序来控制。

第二章: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功能2.1制动控制部分电子制动控制系统(EBCU)、电-空制动控制单元(BCU)、辅助控制单元、防滑控制等组成制动控制部分。

(1)电子制动控制系统(EBCU)每辆车有一个电子制动控制单元(EBCU ),用于整个空气制动系统及WSP电子控制。

EBCU使用快速连接的多芯插头实现电气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无气动连接。

EBCU通过MVB数据总线实现与列车控制诊断系统的数据交换,同时EBCU有连接便携式电脑的串行端口。

所有气动参数的信号均以压力传感器或压力开关的图7-9 EBCU实物图电信号形式传送。

EBCU在所有车型之间可以互换,其电路板在车与车之间也具有互换性。

各车EBCU在列车控制中的地址由外设电路决定。

(2)电-空制动控制单元(BCU)图7-11 电-空制动控制单元(BCU)图7-12 BCU气路图电-空制动控制单元(BCU)(参见图7-11)主要包括模拟转换器(B01.06.a)、紧急制动电磁阀(B01.06.e)、中继阀(B01.06.d)、限压阀(B01.06.c)等控制元件。

制动控制单元气路说明(参见图7-12):非紧急制动情况下,模拟转换器(B01.06.a)根据EBCU的计算将空气制动所需的电信号转换成一定比例的预控压力CV,预控压力CV经由紧急电磁阀(B01.06.e),再经过载荷限压阀(B01.06.c)的调整到中继阀(B01.06.d),中继阀根据CV压力的大小调整开度,从而使主风管的压缩空气通过中继阀向制动缸充风。

紧急制动时紧急制动电磁阀(B01.06.e)失电,压缩空气直接经紧急电磁阀通向限压阀和中继阀,按照载荷比例施加紧急制动。

(3)辅助控制单元图7-13 辅助控制单元图7-14 辅助控制单元气路图辅助控制单元(参见图7-13)主要由截断塞门(B01.07.a)、单向阀(B01.07.b)、双向阀(B01.07.f)、停放制动脉冲阀(B01.07.e)、R压力开关(B01.07.c)、常用制动压力开关(B01.07.l ,B01.07.n)、停放制动压力开关(B01.07.g)、截断塞门(B01.07.i)组成。

辅助控制单元气路说明(参见图7-14):截断塞门(B01.07.a)可以截断主风缸对制动系统的供风;截断塞门(B01.07.i)可以截断主风缸对空气悬挂系统的供风;停放制动脉冲阀(B01.07.e)控制停放制动的施加/缓解;压力开关B01.07.l ,B01.07.n分别监测两个转向架的常用制动缸压力(制动缸压力大于1.2bar,制动施加,气制动施加灯亮;制动缸压力小于0.8bar,制动缓解,气制动缓解灯亮);压力开关B01.07.g监测整车停放制动缸的压力(停放制动缸压力大于4.5bar,停放制动缓解,停放制动缓解灯亮;停放制动缸压力小于3.5bar,停放制动施加,停放制动施加灯亮);双向阀(B01.07.f)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沟通常用制动缸和停放制动缸,以防止过大的制动力施加在轮对踏面上;R压力开关(B01.07.c)监测本车制动储风缸的压力,以确保列车在制动储风缸压力低于6.0bar时能自动安全运行。

如果制动储风缸压力低于6.0bar而车辆正在运行,那么在下一站停车时,启动连锁作用会阻止车辆的运行。

如果车辆静止时制动储风缸的压力低于6.0bar,则启动连锁立即作用阻止车辆运行。

当制动储风缸的压力高于7.0bar时,启动连锁自动撤消。

2.2制动执行部分制动执行系统由踏面制动单元和牵引电机组成。

踏面制动单元有带停放制动1 活塞垫圈 9 调节装置 17 吊杆2 活塞 10 六角复位螺栓 18 摩擦构件3 活塞复位弹簧 11 球形杆头 19 吊耳销4 活塞销 12 扭转销 20 扭簧5 凸轮盘 13 闸瓦楔块 21 套6 轴承销 14 闸瓦垫 22 波纹管7 凸轮滚子 15 闸瓦 23 气缸盖8 止推环 16 连杆销 24 风源口和不带停放制动两种结构,各制动方式的优先顺序依次为:再生制动,电阻制动,空气制动。

(1)踏面制动单元(不带停放)的结构踏面制动单元主要包括以下组件:①制动气缸和活塞(2)。

②两个对称安装的凸轮盘(5)可传送制动力。

③调节装置(9)会根据闸瓦和轮对的磨损情况对闸瓦间隙进行自动调节。

④在更换闸瓦后,需用六角复位螺栓(10)重置机械装置,使主轴复位。

(2)踏面制动单元(不带停放)的工作原理①. 制动施加压缩空气通过气孔(24)进入制动气缸给活塞(2)充气,启动制动。

活塞的运动传至两个对称安装在套(21)上的凸轮盘(5)上。

凸轮盘沿着滚子(7)滑动并将整个调节装置(9)、主轴和闸瓦垫一起推动至制动位置。

当闸瓦(15)与轮对接触时,制动力就产生了。

调节装置(9)由球形杆头(11)和止推环(8)固定。

这样可使力平均分布到两个凸轮滚子(7)上,并防止在调节装置(9)的主轴上形成弯矩。

②. 制动缓解将踏面制动单元的制动气缸完全排气,缓解制动。

所有的零件都通过复位弹簧(3)回到启动位置。

闸瓦垫(14)由一个装有弹簧的壳形联轴节和摩擦构件(18)固定在吊杆(17)上与轮对平行的位置。

这样设置可防止在缓解制动时,闸瓦只在轮对的一侧摩擦引起倾斜。

第三章:供风系统3.1、供风和制动系统设备的配置深圳地铁一号线一期工程车辆为6辆车编组,连接方式为:-A+B+C=C+B+A-。

图7-1 列车示意图供风和制动系统设备在整车的配置情况如下(参见图7-1):A–供风设备配备在MC CB–制动控制模块配备在TC A;MC B,CC–踏面制动单元配备在TC A;MC B,CG–防滑设备配备在TC A;MC B,CK–箱体通风设备配备在MC B,CL–空气悬挂设备配备在TC A;MC B,CP–汽笛系统配备在TC AU–受电弓执行机构配备在MC BW–连接设备配备在TC A;MC B,C3.2供风和制动系统的主要参数(1)制动减速度①常用制动瞬时最大减速度为1.10m/s²。

②紧急制动、快速制动瞬时最大减速度为1.41m/s²。

(2)冲击率:0.75m/s³。

(3)制动压力参数(表7-1)表7-1 制动压力参数(V=0km/h,AW0)(4)供风单元的技术参数(表7-2)表7-2 空压机的技术参数(5)系统中压缩空气的相对湿度≤35%。

3.3供风和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供风和制动系统工作原理图解(图7-2)①. 供风系统整合成供风模块安装在C车上,向主风缸供风并通过主风管(MRE)等设备与其它车相连。

②. EBCU和BCU控制整个制动系统。

EBCU接收到制动请求、电制动反馈、载荷压力等电信号,通过调试计算得出制动力值,然后传送信号给BCU,BCU把电信号转换成压力信号。

③. 列车单独具备“得电缓解/失电施加”的紧急制动回路。

④. 每轴上安装两套踏面制动单元,其中一套带有停放制动缸。

(2)供风和制动系统的气路说明(附录7-1、附录7-2、附录7-3)供风和制动系统分为三级供风:第一级,无条件的给制动系统供风,以确保列车随时能够施加制动从而保障运营的安全。

第二级,只有 MRE 压力大于6.5bar 时,才给空气悬挂系统供风(此功能由溢流阀B01.31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