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题库

合集下载

国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国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国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1. 《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出自哪一篇?A. 关雎B. 桃夭C. 蒹葭D. 鹿鸣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左传答案:D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二、多选题1. 下列哪些是《论语》中的篇章?A. 学而B. 为政C. 孟子D. 里仁答案:A、B、D2. 以下哪些是古代“六艺”的内容?A. 礼B. 乐C. 射D. 算答案:A、B、C三、填空题1. 孔子的弟子中,以“好学”著称的是________。

答案:颜回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的________篇。

答案:离娄上四、简答题1. 简述《大学》中“格物致知”的含义。

答案:《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 请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答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原则,它强调在与人交往时,应以自己的感受为标准,不把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强加给别人。

五、论述题1. 论述《中庸》中“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答案:《中庸》中的“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平衡和谐的生活哲学,它强调在行为和思想上保持适度,避免极端。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有助于指导人们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寻求平衡,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分析《孟子》中“性善论”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孟子》中的“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一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影响了儒家思想的发展,也对后世的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强调了教育和环境对人性发展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1. 引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

对于学习国学经典的人来说,熟练掌握其中的重要内容和理论非常重要。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国学经典,我们整理了一份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

本文将介绍题库的概述和内容,并附上一些示例题目和答案。

2. 题库概述本题库收集了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道德经》等国学经典中的重要内容。

题库中的题目分为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等多种类型,涵盖了国学经典的各个方面。

每道题目都有详细的解析和答案,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题目示例3.1 选择题1.以下哪部作品是道家经典? 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道德经》正确答案:D解析:《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老子所著,是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重要代表。

2.以下哪个词语是用来形容《论语》的?A. 仁者爱人 B. 政治原则 C. 道德经典 D. 人生哲学正确答案:D解析:《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包括了众多关于人生道理和行为准则的论述,因此可以称之为人生哲学。

3.2 判断题判断题需要判断给出的陈述是否正确。

1.孟子是道家学派的思想家。

正确答案:错误解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注重人性的善和教育的重要性。

2.《大学》是儒家经典著作中的一部。

正确答案:正确解析:《大学》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3.3 简答题简答题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并进行简要的阐述。

1.请简要介绍《论语》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答案:《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主要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教诲。

《论语》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等重要内容。

其中,孔子对仁、礼、智、信等价值观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并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

4. 结论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的整理为学习国学经典的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工具。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答案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答案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仁智信勇严”出自?1.0 分∙A、《论语》∙B、《吴子》∙C、《六韬》∙D、《孙子兵法》我的答案:D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 分∙A、季札观乐中季札出使的是鲁国∙B、季札观乐是鲁国人为季札表演周王室的乐舞∙C、孔子对诗经进行了分类∙D、孔子修改了诗经的篇章我的答案:D3孟子所指的君子三乐不包括()。

1.0 分∙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B、金榜题名∙C、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的答案:B4《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1.0 分∙A、4.0∙B、5.0∙C、6.0∙D、7.0我的答案:D5下列具有概括功能的是()。

1.0 分∙A、象形字∙B、∙C、会意字∙D、指事字我的答案:B6《孝经》把人分成五等人,第一等最高的是天子?1.0 分∙A、正确∙B、错误我的答案:A7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

1.0 分∙A、∙B、心灵∙C、本性∙D、本真我的答案:C8不属于郑玄在《六艺论》中对三传评说的是()。

1.0 分∙A、左氏善于礼∙B、公羊善于谶∙C、谷梁善于经∙D、公羊善于经我的答案:D9“广博易良”的“易良”的意思是()。

1.0 分∙A、能够进行改良∙B、能够把道理讲清楚∙C、能够从复杂中把握简易∙D、通俗易懂我的答案:B10要想成为君子,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1.0 分∙A、修己∙B、∙C、乐他∙D、自弃我的答案:D11论语中有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是对()的解释。

1.0 分∙A、忠∙B、仁∙C、孝∙D、义我的答案:C12《中庸》中“率性而谓道”的“率”的意思是()。

∙A、遵循∙B、领先占领∙C、随心随欲∙D、心想事成我的答案:A13“得意忘言”是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于()了。

1.0 分∙A、对错∙B、是非∙C、∙D、行为我的答案:C14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天下,然后才能治。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只要下这一个文档分没有问题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只要下这一个文档分没有问题

国学经典考试题一一、单选题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B )A.官府B.学校C.家庭D.社会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 A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着是(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 D )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

”这句话体现了( 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是用反面事例来强调学习要( C )A.专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D )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孔子9.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着作是( C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 B )中有充分反映。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1.《学记》要求“学不躐等”属于( A )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1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D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句出自(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国学经典选读》期末复习题一、课程属性及期末考试有关问题1. 本课程为省开课。

2. 期末考试题型四种:填空、名词简释、简答题、问答题3. 填空题主要在常识中产生,个别在名词中产生。

二、期末复习题、(一)常识1. 中华文明的形成经历了四个时期:先秦是萌芽期,汉魏六朝是形成期,唐宋至明中叶是成熟期,明中叶以后就进入转型期。

P42. 进入民国,经书成为普通的古文献。

作为历史学的资料,章学诚所谓的“六经皆史”得到了全面的体认。

P303 . 如果说中国传统学术是一座大厦,那么经学就是这座大厦的基柱。

P414. 在五经之中,《周易》是古代占卜之书。

P415. 《诗经》的价值,一在于文学价值,一在于文化价值。

P526. 西汉出现了三种尚书,即《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尚书”。

P477.《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P608. “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两个基点。

P609. 《左传》、《公羊传》和《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P5810.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左史记言,右史记事。

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P7011. 司马光主持编篡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P8712. 司马迁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作为其建立史学体系的追求。

P9213. 阅读《三国志》不仅要注意其正文,更要注意阅读裴松之的注文。

P9514. 在先秦,墨学和儒学是并称的两大显学。

P11815. 先秦名家“合同异”一派是以惠施为代表的。

P12816. 战国晚期的苏秦和张仪成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

P13117. 秦汉以后的中国子学,可按五个历史阶段来区分,即两汉子学、魏晋玄学、隋唐子学、宋明理学和清代子学。

P13518. 玄学的逻辑基础是汉魏之际清议之风所带来的名实之辩。

P14219. 经史子集四部中,集部多是文章、诗赋的汇编。

大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地方民歌B. 宫廷乐歌C. 祭祀歌曲D. 战争歌曲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道德经》答案:D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4.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哲学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B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A. 创新B. 纪律C. 勤奋D. 团结答案:B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 《易经》B. 《尚书》C. 《礼记》D. 《左传》答案:A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学习态度?A. 谦虚B. 勤奋C. 好奇D. 坚持答案:A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团队合作B. 终身学习C. 尊师重道D. 个人主义答案:B10. 下列哪部作品是《左传》的注解?A. 《春秋繁露》B. 《春秋谷梁传》C. 《春秋公羊传》D. 《春秋左氏传》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哪些作品属于“春秋三传”?A. 《春秋》B. 《左传》C. 《谷梁传》D. 《公羊传》E. 《国语》答案:B, C, D1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儒家的哪些思想?A. 个人修养B. 家庭和睦C. 国家治理D. 世界和平E. 经济发展答案:A, B, C, D13. 下列哪些是《道德经》中提到的“道”的特征?A. 无形B. 无名C. 无为D. 有为E. 有形答案:A, B, C14. “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体现了哪种社会价值观?A. 个人主义B. 集体主义C. 和谐D. 竞争E. 法治答案:B, C15. 下列哪些作品是《诗经》中的“雅”?A. 《大雅》B. 《小雅》C. 《周南》D. 《召南》E. 《鲁颂》答案:A, B, E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6. 《诗经》共分为风、雅、________三部分。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大《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试题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氓》:"送于涉淇,至于顿丘。

"淇,指淇水,在今(A )A.河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D.山东省2.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B )A.墨子 B.孟子C.庄子 D.荀子3.《诗经》“国风”中揭露统治者对人民残酷剥削,并表达人民热烈向往美好生活的诗篇是(C )A.《伐檀》B.《七月》 C.《硕鼠》D.《君子于役》4.主张“兼爱”、“非攻”的先秦诸子是( b )A.孟子B.墨子C.庄子 D.荀子5.成语"退避三舍"出自(B )A.《曹刿论战》 B.《晋楚城濮之战》 C.《烛之武退秦师》 D.《冯谖客孟尝君》6.《楚辞章句》的作者是()A.洪兴祖B.刘向C.刘安D.王逸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批评论文的作者是()。

A、孔融B、曹植C、曹丕D、王粲8.《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最早见于( )。

A.《乐府诗集》B.《玉台新咏》C.《文选》D.《古诗源》9. 秦罗敷是汉乐府()一诗中的主人公。

A.《有所思》B.《行行重行行》C.《十五从军征》D.《陌上桑》10.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

A.《短歌行》B.《蒿里行》C.《观沧海》D.《龟虽寿》11.陶渊明的下列作品中,悲愤豪放之作是(A )A.《咏荆坷》 B.《饮酒》C.《归园田居》 D.《桃花源记》12.谢灵运《登池上楼》中唯一作对偶名的一联是(B)A.循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B.衾枕昧节候,褰开斩窥临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篱 D.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13.“初唐四杰”是指( )。

A.沈全期、宋之问、王勃、杨炯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C.王勃、杨炯、杜牧、李商隐 D.王维、孟浩然、卢照邻、骆宾王14.被后世誉为 " 孤篇横绝 " 的七言歌行是( )。

A.骆宾王的《帝京篇》 B.陈子昂的《感遇》C.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D.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15.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构的基本线索是()A江水的流动过程B月亮的升落过程C花林的空间变换D白云的飘浮显隐16.下列作品中属于新乐府诗的是()。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易经》B. 《尚书》C. 《诗经》D. 《礼记》3.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庄子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以下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哪一篇的内容?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是《孟子》中的名句,意指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7. 《左传》是《________》的注解,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

8. “________”是《诗经》中的一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9. “________”是《尚书》中的一篇,记载了大禹治水的故事。

10. “________”是《易经》中的重要概念,代表变化无常。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

12. 阐述《道德经》中“道”的概念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启示。

13. 描述《春秋》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论语》中孔子关于“仁”的教导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15. 分析《易经》的哲学思想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五、附加题(10分)16. 请列举并简述中国古代“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哪四部经典,并说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参考答案:1. A2. A3. D4. D5. A6. 仁者爱人,智者知人7. 春秋8. 关雎9. 禹贡10. 变11. 《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强调个人修养是社会和谐与国家治理的基础。

修身即个人道德修养,齐家指家庭和睦,治国是治理国家,平天下则是实现世界和平。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常识问答1、诸子百家有哪些主要学派?答: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

2、四书五经分别指什么?答: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仪礼》、《周易》、《春秋左传》。

3、道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答:老子、庄子。

4、儒家主要代表人物是谁?答:孔子、孟子、荀子。

5、儒家集大成者是谁?答:荀子。

6、“三教合一”是指哪三教?答:儒教、佛教、道教。

7、什么叫谥号?答: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前品德事迹,赐予表示褒贬的称号叫谥号。

8、孔子、孟子、荀子在主张上各自侧重什么?答:孔子重视“礼”强调“仁”;孟子重义;荀子重礼、法。

9、提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的是谁?答:章太炎。

10、道家的核心观念是什么?答:天道。

11、吕思勉把我国学术分为哪七个阶段?每阶段以什么学术为主?答:先秦诸子百家之学。

两汉儒学。

魏、晋以后玄学。

南北朝、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清代汉学。

现今新学。

12、吕思勉认为,中国学术纯属自创的是哪阶段的学术?答:先秦学术。

13、“总揽其全”的先秦学术是哪一家?答:道家。

14、哪几家为先秦显学?答:儒家、墨家。

15、道、儒、墨、法各家的主要主张是什么?答:道家:天道,无为,间世,齐物,自由。

儒家:仁义礼智忠孝,王道。

墨家: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

法家:以吏为师,以法为教,霸道。

16、“尚人文”起于何时?答:周朝。

17、佛学兴盛于何时?答:南北朝、隋、唐。

18、写出道家与法家的价值序列。

答:道家:道德仁义礼乐名法;法家:道法术势。

19、《道德经》又称什么?作者是谁?答:《老子》(“五千文”),老子(老聃、李耳)。

20、老子说“域中有四大”,请问是哪“四大”?它们之间是怎样的相互关系?答:四大:道、天、地、人。

关系: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1、老子如何论天道与人道之不同?答: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国学读本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读本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读本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是春秋时期哪个国家的人士?A. 齐国B. 鲁国C. 秦国D. 楚国答案:B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道德经》B. 《论语》C. 《孟子》D. 《易经》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D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易经》中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答案:A5. “吾日三省吾身”是哪位儒家学者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里仁篇D. 泰伯篇答案:C8.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出自哪部书籍?A. 《庄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9.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是《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雍也篇C. 子罕篇D. 泰伯篇答案:B10.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________”。

答案:仁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各地的民歌3. 《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________所著。

答案:孔子4. “________”是《易经》中的核心思想之一。

答案:变易5. 《左传》是《春秋》的注解之一,由________所著。

答案:左丘明6. “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

答案:中庸7. “________”是《孟子》中提倡的“仁政”思想。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试题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试题

国学经典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仁”是指:A. 礼仪B. 忠诚C. 仁爱D. 智慧2.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尚书》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4.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5.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出自:A. 《孟子》B. 《论语》C. 《中庸》D. 《大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_________,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7. 《庄子》中的“逍遥游”体现了_________的哲学思想。

8. “_________,可以为师矣”是《论语》中对教育者的要求。

9. “_________,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论语》中对个人行为的规范。

10. “_________,小人喻于利”是《孟子》中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请简述《道德经》中“道”的概念及其对个人修养的影响。

12. 请解释《易经》中的“变易”思想,并举例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3. 请简述《左传》中“礼”的重要性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诗经》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5. 论述《春秋》的编纂特点及其在中国史学发展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共10分)16. 阅读以下《论语》中的一段对话:“子曰:‘君子不器。

’”请分析孔子此言的含义,并结合现代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君子不器”的现代意义。

《国学经典选读123》试题两套附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123》试题两套附答案

《国学经典选读123》试题两套附答案《国学经典选读123》试题(⼀)附答案⼀、单选题(本⼤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声⽟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A、孟⼦B、孔⼦C、庄⼦D、⽼⼦2、“⽣于忧患,死于安乐。

”翻译最准确的⼀项是()A、在忧愁和病患中⽣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勤奋)使⼈⽣存发展,享受安乐使⼈萎靡死亡。

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之道也”的⽐较恰当的意思是()A、诚实的⼈就是天地之间的符合道的⼈,诚实之⼈,会⽤诚实之道为⼈处世。

B、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道的法则。

C、诚实是顺应天道的,不诚实是违反⼈道的。

D、诚实是天意的律法,做到诚实的⼈是能够被⼈尊重的⼈。

4、“弟⼦,⼊则孝,出则悌。

谨⽽信,泛爱众,⽽亲仁。

”的恰当之意是()A、“孩⼦们进⼊家⾥,就要孝顺,出门在外就要遵纪守法。

谨慎地对待事情,泛泛地关⼼别⼈,⽽亲⼈们是值得依靠的⼈呢。

”B、“弟⼦们⼩时候在家⾥,就要听⽗母话,要孝顺⽗母;长⼤了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尊重师长。

⾔⾏要谨慎,为⼈要诚实守信,要⼴泛地去爱众⼈,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

”C、⼤⼈孩⼦都要关⼼诚信问题。

D、亲⾃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章了。

5、“尽其⼼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的恰当意思是()A、尽⼼尽⼒地去了解⼈的本性;了解了⼈的本性,就知道天地了。

B、⽤尽他的⼼⼒,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的性格,那么就是知道天命了。

C、应尽⼼尽⼒了解⼈的本性和天意与使命。

D、尽最⼤的限度回归到与宇宙最初本元相应的慈善之⼼,这样就可以知道⼈内在的本性;知道了⼈的本性,也就知道了上天的运⾏规律了。

6、“⼰所不欲,勿施于⼈。

”⼀句的意思是()A、⾃⼰所以不想要的原因是,别⼈不要的强加给了我们。

B、凡是⾃⼰不喜欢别⼈对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要施加到别⼈的⾝上。

国学原典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原典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原典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A. 法治思想B. 道家思想C. 儒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C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什么?A. 宫廷音乐B. 民间歌谣C. 祭祀歌曲D. 宗教颂歌答案:B3. 《孟子》一书是儒家学派的哪一位思想家所著?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4. 《左传》是《春秋》的注解,它属于哪一种体裁?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历史记载答案:D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中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坎卦D. 离卦答案:A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哪位思想家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7.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谁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8.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哪一位思想家提出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B9.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道德经》的哪一位道家思想家?A. 老子B. 庄子C. 列子D. 韩非子答案:A10.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墨家思想D. 法家思想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尚书》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集,其中“尚”字的意思是________。

答案:上古2.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是由________个基本卦象组合而成。

答案:八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自《论语》中的________篇。

答案:子路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孟子》中的________篇。

答案:尽心5. 《庄子》中的“逍遥游”体现了庄子的________思想。

答案:自由6. 《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________年到________年的历史。

国学导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导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导读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论语》是哪位儒家大师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答案:A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哪部古籍?A. 《孟子》B. 《荀子》C. 《论语》D. 《大学》答案:C3.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书”?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左传》答案:D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 《易经》B. 《尚书》C. 《诗经》D. 《春秋》答案:A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哪位哲学家的思想?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孟子答案:B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哪位儒家学者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B7.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答案:A8.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哪位儒家学者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B9. “无为而治”是哪种哲学流派的核心思想?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下哪位儒家学者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愈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指________。

答案:民间歌谣12. 《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由孔子修订,记录了________年的历史。

答案: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13.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学习方法,其含义是________。

答案:通过复习旧知识来获得新的理解或认识1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论语》,其含义是________。

答案:在任何三个人中,总有一个可以成为我的老师15.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出自《孟子》,其含义是________。

XXXX年《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资料

XXXX年《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资料

2011年《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子曰:“君子不器。

”——此句恰当的意思是(C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

”)2.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一句中的“畏”的恰当意思是(C敬畏)3.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恰当意思是(A孔子说:“天何曾说过什么呢?春夏秋冬按天时运行,万物因而生息循环,天何曾说过什么呢?”)4.“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的恰当意思是(D尽最大的限度回归到与宇宙最初本元相应的慈善之心,这样就可以知道人内在的本性;知道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上天的运行规律了。

)5.“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一句中的“率”恰当意思是(B遵行,遵循)6.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一句恰当的意思是(C孔子答道:“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7.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一句恰当的意思是(D孔子答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与德的道义上,敬畏鬼神而保持高远的距离不随意亲昵,这样可以叫做‘知’了。

”)8.“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一句恰当的意思是(A“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

”) 9.“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一句恰当的意思是(B所谓的仁爱之人,是说他从心底里很高兴很自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

)10.“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

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此句出自(C王守仁《大学问》)11、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这段话的所指是(这一段话是针对君主的角度来说的,阐述了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具备知、仁、庄、礼,这四种品质,并需要由心而外,层层深入的执行与贯彻。

2021最新《国学经典选读》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1最新《国学经典选读》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1最新《国学经典选读》考试题库附答案1.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是()A.李清照【正确答案】B.朱淑真C.卓文君D.蔡文姬2•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可概括()A.平易晓畅B.深险怪僻C.雄奇飘逸【正确答案】D.沉郁顿挫3.道家学派创始人是()A.孔子B.孟子C.老子【正确答案】D.庄子4.下面选项不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观念的是()。

A.仁B•礼C.德D.道【正确答案】5•“五谷丰登”中的“五谷”是。

()A.粟、豆、麻、麦、面B.米、豆、麻、麦、面C.粟、豆、麻、麦、稻D.粟、旦、麻、麦、谷【正确答案】6•我国古代最早提出“罢黜口家,独尊儒术”的是。

()A.李斯B.荀子C侏熹D.董仲舒【止确答案】7.《中庸》认为人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称为“尊徳性”;二是通过对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称为“道问学”。

这两条途径之间的关系是。

()A.相依并进,相辅相成B.相矛盾C.相中和【正确答案】D.相抑制8•以下作品不属于《春秋三传》的是。

()A.《左传》B.《公羊传》C.《新传》【正确答案】D.《谷梁传》9•“不愤不启,不1#不发。

”这句话出自()A.《学记》B.《论语》【正确答案】C.《五经四书》D.《说文解字》10.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A.是非之心【正确答案】B.进退之心C.悲喜之心D.善恶之心11•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核心思想就是()。

A.义B.仁【正确答案】C.礼D.智12.我国第一部专门讨论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A.《大学》B.《论语》C.《学记》【正确答案】D.《中庸》13•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A.不平衡性要求B•个别差异性要求【正确答案】C.顺序性要求D•互补性要求14.荀子以()作比喻,说明通过学习,后学可以超过前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

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智慧。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国学经典,许多教育机构和学校都会设置国学经典教育考试,以考查学生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套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的示例内容:一、选择题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2.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儒家思想B. 道家思想C. 法家思想D. 墨家思想二、填空题1. “________,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不厌2.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____”三部分。

答案:颂三、简答题1. 请简述《易经》中的“变”与“不变”的哲学思想。

2. 孔子提出的“仁”的概念在《论语》中有哪些具体表现?四、论述题1. 论述《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思想及其对现代社会管理的启示。

2. 请结合《孟子》中的“性善论”,谈谈你对人性本善的看法。

五、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论语》中的一段话:“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请分析孔子此言所表达的观点,并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说明。

2. 请分析《庄子》中的“逍遥游”思想,并讨论其对现代人追求自由生活的意义。

结束语:国学经典教育考试试题题库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和文化素养。

通过这些试题,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古代圣贤的智慧,还能够将这些智慧应用到现代生活中,实现个人修养的提升和社会和谐的发展。

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获得成长和启迪。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考试用

国学经典考试题库和答案考试用

用word中的查找功能或者用快捷键ctrl+F输入你要找的题目,如不是就点“查找下一处”只到找到为止。

一般及格没有问题。

国学经典考试题一一、单选题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一句里的“庠序”指的是( B )A.官府B.学校C.家庭D.社会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 A )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C )A.《论语》B.《师说》C.《学记》D.《孟子》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体现了孟子的( D )A.教育思想B.学术思想C.等级观念D.民本思想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 A )A.《论语》B.《学记》C.《四书集注》D.《孟子》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

”这句话体现了( A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是用反面事例来强调学习要( C )A.专心致志B.磨练意志C.持之以恒D.深造自得8.我国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的是( D )A.朱熹B.孟子C.董仲舒D.孔子9.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的著作是( C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0.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集( B )中有充分反映。

A.《大学》B.《论语》C.《学记》D.《中庸》11.《学记》要求“学不躐等”属于( A )教学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直观性原则1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说的是( D )A.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生以成仁。

B.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经典选读》期末考试题库共42页 200道题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A、月亮(正确答案)B、姻缘2. 王先生的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单选题] *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正确答案)D、考试通过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单选题] *A、苏州B、房屋C、酒(正确答案)D、庄稼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单选题] *A、左手在外(正确答案)B、右手在外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单选题] *A、忠耿正直(正确答案)B、刚愎自用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单选题] *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正确答案)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正确答案)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单选题] *A、胡适之(正确答案)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单选题] *A、中秋节B、元宵节(正确答案)C、端午节D、七夕节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单选题]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正确答案)11.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单选题]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正确答案)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单选题] *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正确答案)1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单选题] *A、乌B、巫C、肖(正确答案)D、萧14.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单选题] *A、男角(正确答案)B、女角15.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正确答案)B、十八种武术动作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单选题] *A、50元B、100元(正确答案)C、200元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单选题] *A、戊(正确答案)B、戍C、戌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单选题] *A、“白马非马”(正确答案)B、 “指鹿为马”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 [单选题] *A、早上B、中午C、傍晚(正确答案)2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单选题]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正确答案)C、公生明,偏生暗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单选题] *A、《孟子》(正确答案)B、《庄子》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单选题] *A、欧阳修B、欧阳洵(正确答案)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单选题] *A、李贺B、李商隐(正确答案)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单选题] *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正确答案)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单选题] *A、左雄右雌(正确答案)B、左雌右雄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单选题]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正确答案)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单选题] *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 、众多宫殿(正确答案)D、美丽的地方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单选题] *A、玄奘(正确答案)B、鉴真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 [单选题]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正确答案)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 [单选题] *A、十个(正确答案)B、十二个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 [单选题] *A、颐和园B、圆明园(正确答案)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单选题] *A、象形字(正确答案)B 、表意字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单选题] *A、文章B、画作C、乐曲(正确答案)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单选题] *A、《桃花扇》B、《长生殿》(正确答案)C、《牡丹亭》D、《南柯梦》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单选题] *A 、文景之治(正确答案)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无盛世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 [单选题]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正确答案)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单选题] *A、大都B、中都C 、上都(正确答案)D、南京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单选题] *A、齐桓公B、蔡桓公(正确答案)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单选题] *A、杜甫B 、李白(正确答案)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单选题] *A、人口数量B 、政治地位(正确答案)4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单选题] *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正确答案)C 、班彪、班固、班超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单选题] *A、阴阳五行B、天人合一(正确答案)C、道法自然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单选题]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正确答案)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 [单选题] *A、画饼充饥B、望梅止渴(正确答案)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 [单选题] *A、速度飞快B、时光飞逝(正确答案)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单选题] *A 、儒家(正确答案)B、法家C、道家D、名家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单选题]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正确答案)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单选题] *A、鹤B 、鹅(正确答案)C、鸡D、鱼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 [单选题] *A、羊大即为美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正确答案)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D、远方茂盛的森林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 [单选题]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B、文、行、忠、信(正确答案)5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 [单选题] *A、范仲淹B、文天祥(正确答案)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单选题] *A 、干(正确答案)B、戈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单选题] *A、花旦B、青衣(正确答案)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单选题] *A、上古(正确答案)B、崇尚C、官名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单选题] *A、诸葛亮B、曹操C、刘备(正确答案)D、周瑜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单选题] *A、扁鹊B、孙思邈C、李时珍D 、张仲景(正确答案)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单选题] *A、孔子和孟子(正确答案)B、老子和庄子C、汉高祖和汉武帝D、周武王和周文王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单选题] *A、天文、地理、文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正确答案)C 、孔子、孟子、老子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单选题] *A、《醉翁亭记》B、《岳阳楼记》(正确答案)6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单选题] *A、老子B、荀子(正确答案)6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 [单选题] *A、阴文印(正确答案)B、阳文印6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单选题] *A、家弟家妹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正确答案)6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单选题] *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正确答案)6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单选题] *A、王维B、王勃(正确答案)6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单选题] *A、鼓B、锣(正确答案)6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单选题] *A、朱淑真B、秦良玉C 、李清照(正确答案)6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单选题] *A、《弟子规》(正确答案)B 、《三字经》C、《千字文》6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单选题] *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正确答案)D 、喝雄黄酒6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单选题] *A、酒窝(正确答案)B、眼睛C 、嘴角D 、腮帮7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单选题] *A、十五岁B、二十岁(正确答案)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单选题] *A、文章B、书法(正确答案)72、河姆渡遗址位于:() [单选题]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正确答案)7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单选题] *A、三百首B、三百零五首(正确答案)7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单选题] *A、孙武(正确答案)B、孙膑7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 [单选题] *A、能(正确答案)B、不能7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单选题] *A、指鹿为马(正确答案)B 、奇货可居C 、图穷匕见7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 [单选题] *A、面部表情B、舞蹈动作C、器械表演(正确答案)78、“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 [单选题] *A、王勃B、张九龄(正确答案)79、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单选题] *A、晚春B、仲夏(正确答案)8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 [单选题] *A、时不再来(正确答案)B、失不再来81、“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