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二冬韵(六)
声律启蒙二冬
![声律启蒙二冬](https://img.taocdn.com/s3/m/558d446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e.png)
声律启蒙二冬一、引言《声律启蒙二冬》是一部著名的声韵学和词律学著作,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经写成。
它以独特的笔法和深入的见解,受到了广大读者和文化界的赞扬和关注。
本文将对《声律启蒙二冬》进行分析和解读,探讨其中的声韵学和词律学的相关内容。
二、声韵学解析在《声律启蒙二冬》中,作者着重强调了声音在词汇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谈到了声韵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丰富的例子加以说明。
他认为,声音是词汇的灵魂,它能够通过音色、音调、音节等特点传递出感情和意义。
作者还强调了字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声音和意义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声韵学的研究中,作者特别强调了音色的重要性。
他指出,不同的音色对于词汇的意义有着重要影响,能够诱发不同的情绪和联想。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示例,说明了不同音色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的差异。
这对于诗歌和文学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另外,在《声律启蒙二冬》中,作者还讨论了音调和音节的问题。
他认为,音调和音节是构成音韵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建流畅的语言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通过分析古代汉语的音调和音节,总结出了一些有关韵律的规律和原则。
这些规律不仅适用于古代文学,对于现代文学的创作和欣赏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词律学解析除了声韵学,作者在《声律启蒙二冬》中还讨论了词律学的问题。
他认为,词律是诗歌和词曲的基本要素之一,决定了其格律和韵律的规范。
作者通过分析古代诗词的格律和韵律,总结出了一些构建优美诗句的技巧和方法。
在词律学的研究中,作者特别强调了平仄和押韵的问题。
他指出,平仄是词句中音节的长短和音调的变化,它决定了词句的节奏和音韵的美感。
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例子,说明了平仄在古代诗词中的应用和作用,以及在现代诗歌创作中的启示。
另外,在《声律启蒙二冬》中,作者还讨论了押韵的问题。
他认为,押韵是诗歌和词曲的基本特征,通过押韵可以增加诗句的韵味和表现力。
作者通过分析古代诗词中的押韵规律,总结出了一些押韵的技巧和方法。
一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 《声律启蒙》节选带注音(二冬)及注释
![一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 《声律启蒙》节选带注音(二冬)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943ac61c7e21af45b307a8f7.png)
一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声律启蒙》节选带注音(二冬)及注释二èr 冬dōng春chūn 对duì 夏xià,秋qiū 对duì 冬dōnɡ,暮mù 鼓ɡǔ 对duì 晨chén 钟zhōnɡ。
观ɡuān 山shān 对duì 玩wán 水shuǐ,绿lǜ 竹zhú 对duì 苍cānɡ 松sōnɡ。
冯f én ɡ 妇f ù 虎h ǔ,叶y è 公ɡōn ɡ 龙l ón ɡ,舞w ǔ 蝶di é 对du ì 鸣m ín ɡ 蛩qi ón ɡ。
街ji ē 泥n í 双shu ān ɡ 紫z ǐ 燕y àn ,课k è 密m ì 几j ǐ 黄hu án ɡ 蜂f ēn ɡ。
春ch ūn 日r ì 园yu án 中zh ōn ɡ 莺y īn ɡ 恰qi à 恰qi à,秋qi ū 天ti ān 寒h án 外w ài 雁y àn 雍y ōn ɡ雍y ōn ɡ。
秦q ín 岭l ǐn ɡ 云y ún 横h én ɡ,迢ti áo 递d ì 八b ā 千qi ān 远yu ǎn 路l ù;巫w ū 山sh ān 雨y ǔ 洗x ǐ,嵯cu ó 峨é 十sh í 二èr 危w ēi 峰f ēn ɡ。
明m ín ɡ 对du ì 暗àn ,淡d àn 对du ì 浓n ón ɡ,上sh àn ɡ 智zh ì 对du ì 中zh ōn ɡ 庸y ōn ɡ。
(精选)声律启蒙《二冬》
![(精选)声律启蒙《二冬》](https://img.taocdn.com/s3/m/d45973712b160b4e767fcf46.png)
• 春对夏,秋对冬。黄昏的鼓对清晨的钟。
•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 游山对玩水,绿竹对青松。
•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冯妇打虎,叶公好龙。飞舞的蝴蝶对鸣叫的蟋蟀。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紫燕成双成对衔泥筑巢,黄蜂成群结伴采花酿蜜。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
春天的花园里黄莺一高一低地吟唱,秋天的塞外大雁一唱一和地哀鸣。
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
镜匣对衣箱,野外捣衣对村内舂米。
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
花儿开得鲜艳,草儿长得细密。炎热的夏天对寒冷的冬天。
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
高高的台子名叫戏马,小小的书斋号称蟠龙。
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鹤氅自王恭。
手持蟹螯像毕卓一样逍遥自在,身披鹤氅像王恭一样潇洒飘逸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
高高的五老峰,如玉笔一样直插云霄;
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阔大的三姑石,在风雨中传出洪钟般的声音。
10
11
12
13
14
身 披 鹤 氅 自 王 恭
手擘蟹螯从毕卓
15
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
16
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17
•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 仁德对正义,忍让对恭敬。夏禹虞舜对伏羲氏、神农氏。
•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 雪花对云朵,芍药对芙蓉。
•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亡国的陈后主,中兴的汉中宗。被称为绣虎的曹植与写下 《文心雕龙》的刘勰( xié)相对。
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
拂过柳塘的清风非常柔和,笼照花圃的月光十分明亮。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声律启蒙—《二冬》
![声律启蒙—《二冬》](https://img.taocdn.com/s3/m/283f964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5.png)
声律启蒙—《二冬》第二节冬的第一部分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跫。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怡,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春夏秋冬是一年中的四个季节,真难不倒我。
暮鼓和晨钟是什么东西啊?暮鼓是傍晚击鼓,晨钟是早上撞钟,他们都是寺庙里用来通知时间的。
哈哈,就像现在的闹钟一样。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观山去看看山,玩水是去玩玩水,对吗?嗯,这么理解也没错。
其实观山玩水和游山玩水一样,就是在山水之中旅游啦。
我最喜欢旅游啦。
绿竹是不是绿色的竹子?苍松就是金色的松树?我在公园里看到过。
没错,他们都是四季常青的植物。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冯妇虎,叶公龙,这是什么动物啊?它们啊不是动物,是两个小故事。
冯妇虎讲的是古代有一个大力士,叫冯虎。
他力气大到能打老虎。
这名字听起来是个女的,其实是个壮汉。
后来做了读书人,决定要当个善良的人。
不杀生了,就发誓不再打虎了。
可有一天,冯妇?路过一个地方,看见一群人在追一只老虎,但没有人敢靠近,他忍不住又卷起袖子和老虎打了起来。
他忘了自己发誓不打老虎啦。
也许他是想为民除害。
不过,这种行为确实被一些读书人嘲笑了,说他这么做违背自己的誓言,所以寓言冯妇搏虎。
来形容一个人,只是表面变了,实际上还是和从前一样。
)(我记住了。
叶公龙说的是叶公很喜欢龙。
屋里到处都是龙的花纹。
真龙听说有人这么喜欢他,就跑到叶公冢去了。
结果叶公竟然害怕地扭头就跑,看来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
是啊,后来叶公好龙变成了成语。
用来形容有些人自称喜欢什么事物,可实际上根本不喜欢。
甚至还有点儿害怕它。
不喜欢,还假装喜欢,真奇怪。
)(蝴蝶应该是飞舞的蝴蝶,鸣蛩又是什么呢?鸣蛩就是鸣叫的蟋蟀。
蟋蟀叫起来叽吱叽吱的,可好玩儿啦。
不错后面两句的小动物你认识吗?)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嗯,是小燕子和大黄蜂。
声律启蒙大字注音版(二冬)
![声律启蒙大字注音版(二冬)](https://img.taocdn.com/s3/m/2e29ef60b90d6c85ec3ac68f.png)
二èr 冬dōng ①春chūn 对duì 夏x ià,秋qiū 对duì 冬dōng ,暮mù 鼓g ǔ 对duì 晨chén 钟zhōng 。
观guān 山shān 对duì 玩wán 水shuǐ,绿lǜ 竹zhú 对duì 苍cāng 松sōng 。
冯féng 妇fù 虎hǔ,叶yè 公gōng 龙lóng ,舞wǔ 蝶dié 对duì 鸣míng 蛩qióng 。
衔xián 泥ní 双shuāng 紫zǐ 燕yàn ,课kè 蜜mì 几jǐ 黄huáng 蜂fēng。
春chūn 日rì 园yuán 中zhōng 莺yīng 恰qià 恰qià,秋qiū 天tiān 塞sài 外wài 雁yàn 雍yōng 雍yōng。
秦qín 岭lǐng 云yún 横héng ,迢tiáo 递dì 八bā 千qiān 远yuǎn 路lù; 巫wū 山shān 雨yǔ 洗xǐ,嵯cuó 峨é 十shí 二èr 危wēi 峰fēng 。
二èr 冬dōng ② 明míng 对duì 暗àn ,淡dàn 对duì 浓nóng ,上shàng 智zhì 对duì 中zhōng 庸yōng 。
镜jìng 奁lián 对duì 衣yī 笥sì,野yě 杵chǔ 对duì 村cūn 舂chōng 。
02声律启蒙上卷二冬(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
![02声律启蒙上卷二冬(详细注解及典故来历)](https://img.taocdn.com/s3/m/b480723b58fafab069dc02f6.png)
目录声律启蒙二冬之一 (1)声律启蒙二冬之二 (3)声律启蒙二冬之三 (7)声律启蒙二冬之一chūn duì xià,qiū duìdōnɡ春对夏,秋对冬mùɡǔ duì chén zhōnɡ暮鼓对晨钟ɡuān shān duì wán shuǐ观山对玩水lǜ zhú duìcānɡsōnɡ绿竹对苍松fénɡ fùhǔ,yèɡōnɡlónɡ冯妇虎,叶公龙wǔ dié duì mínɡqiónɡ舞蝶对鸣蛩xián níshuānɡzǐ yàn衔泥双紫燕kè mìjǐ huánɡfēnɡ课蜜几黄蜂chūn rì yuán zhōnɡyīnɡ qià qià春日园中莺恰恰qiūtiān sài wài yàn yōnɡyōnɡ秋天塞外雁雍雍qín lǐnɡ yún hénɡ秦岭云横tiáo dìbāqiān yuǎn lù迢递八千远路wūshān yǔxǐ巫山雨洗cuó é shí èr wēi fēnɡ嵯峨十二危峰[注释]1“冬”和“东”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完全一致,但在中古读音不同(主要是韵腹不同),所以分属不同的韵部。
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1。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2。
舞蝶对鸣蛩3。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4。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5。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6。
[译文]春天和夏天相对,秋天和冬天相对,傍晚的鼓声和早晨的钟声相对。
观山和玩水相对,绿竹和苍松相对。
二冬韵部表
![二冬韵部表](https://img.taocdn.com/s3/m/f75f84aa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3.png)
二冬韵部表(最新版)目录一、二冬韵部的概念与分类二、二冬韵部的韵律特点三、二冬韵部在诗词创作中的应用四、二冬韵部的历史演变与传承正文一、二冬韵部的概念与分类二冬韵部,是我国古代诗词韵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的是在诗词中,以“冬”字为首的一组韵脚。
根据古韵书的分类,二冬韵部主要包括了冬、农、雄、熊、风、枫等十余个韵脚。
这些韵脚在古代诗词创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诗词的韵律,还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二、二冬韵部的韵律特点二冬韵部的韵律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发音上。
以“冬”字为例,其发音为“dong”,属于仄声,具有较强的节奏感。
而在二冬韵部中,除了“冬”字外,其他韵脚如“农”、“雄”等,其发音也多属于仄声,因此在诗词中使用这一韵部,能够增加诗词的韵律美感。
三、二冬韵部在诗词创作中的应用在古代诗词创作中,二冬韵部被广泛应用。
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尽”、“流”即为二冬韵部的韵脚。
再如宋代诗人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里的“狂”、“黄”、“苍”等词,也属于二冬韵部。
通过这些诗词名篇,我们可以看到二冬韵部在古代诗词创作中的重要地位。
四、二冬韵部的历史演变与传承二冬韵部在我国古代诗词韵律中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诗歌。
随着诗歌的发展,二冬韵部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
从先秦时期的《诗经》到唐宋时期的诗词,二冬韵部始终是诗词创作中的重要韵部。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诗词创作的繁荣,二冬韵部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
总之,二冬韵部是我国古代诗词韵律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具有独特的韵律特点,还在诗词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声律启蒙大字注音版(二冬)
![声律启蒙大字注音版(二冬)](https://img.taocdn.com/s3/m/6465aa4df90f76c660371a6b.png)
二èr 冬dōng ①春chūn 对duì 夏x ià,秋qiū 对duì 冬dōng ,暮mù 鼓g ǔ 对duì 晨chén 钟zhōng 。
观guān 山shān 对duì 玩wán 水shuǐ,绿lǜ 竹zhú 对duì 苍cāng 松sōng 。
冯féng 妇fù 虎hǔ,叶yè 公gōng 龙lóng ,舞wǔ 蝶dié 对duì 鸣míng 蛩qióng 。
衔xián 泥ní 双shuāng 紫zǐ 燕yàn ,课kè 蜜mì 几jǐ 黄huáng 蜂fēng 。
春chūn 日rì 园yuán 中zhōng 莺yīng 恰qià 恰qià,秋qiū 天tiān 塞sài 外wài 雁yàn 雍yōng 雍yōng 。
秦qín 岭lǐng 云yún 横héng ,迢tiáo 递dì 八bā 千qiān 远yuǎn 路lù;巫wū 山shān 雨yǔ 洗xǐ,嵯cuó 峨é 十shí 二èr 危wēi 峰fēng 。
二èr 冬dōng ②明míng 对duì 暗àn ,淡dàn 对duì 浓nóng ,上shàng 智zhì 对duì 中zhōng 庸yōng 。
镜jìng 奁lián 对duì 衣yī 笥sì,野yě 杵chǔ 对duì 村cūn 舂chōng 。
二冬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
![二冬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091d3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9.png)
二冬声律启蒙全文注音版《声律启蒙》注音版(上)一yī东dōng云yún对duì雨yǔ,雪xuě对duì风fēng,晚wǎn照zhào对duì晴qíng空kōng。
来lái鸿hóng对duì去qù燕yàn,宿su鸟niǎo对duì鸣míng虫chóng。
三sān尺chǐ剑jiàn,六liù钧jūn弓gōng,岭lǐng北běi对duì江jiāng东dōng。
人rén间jiān清qīng暑shǔ殿diàn,天tiān上shàng广guǎng寒hán宫gōng。
两liǎng岸àn晓xiǎo烟yān杨yáng柳liǔ绿lǜ,一yī园yuán春chūn雨yǔ杏xìng花huā红hóng。
两liǎng鬓bìn风fēng霜shuāng,途tú次cì早zǎo行xing之zhī客kè;一yī蓑suō烟yān雨yǔ,溪xī边biān晚wǎn钓diào之zhī翁wēng。
沿yán对duì革gé,异yì对duì同tong,白bái叟sǒu对duì黄huáng童tóng。
江jiāng风fēng对duì海hǎi雾wù,牧mù子zǐ对duì渔yú翁wēng。
颜yán巷xiàng陋lòu,阮ruǎn途tú穷qióng,冀jì北běi对duì辽liáo东dōng。
池chí中zhōng濯zhuó足zú水shuǐ,门mén外wài打dǎ头tóu风fēng。
声律启蒙二冬全文解释
![声律启蒙二冬全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2b31dce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c2.png)
声律启蒙二冬全文解释
(最新版)
目录
一、声律启蒙二冬的背景和特点
二、声律启蒙二冬中的对仗和比喻
三、声律启蒙二冬的启示和影响
正文
一、声律启蒙二冬的背景和特点
《声律启蒙》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脍炙人口的启蒙读物,主要用于教育儿童掌握声律和对仗的知识。
其中,“二冬”是《声律启蒙》中的一篇,主要介绍了冬季的景色和特点。
在这一篇中,作者通过对仗和比喻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冬天的景色,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冬天的怀抱中。
二、声律启蒙二冬中的对仗和比喻
在声律启蒙二冬中,作者运用了许多对仗和比喻的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这里,通过“双紫燕”和“几黄蜂”、“园中莺”和“塞外雁”的对仗,形象地描绘了春天和秋天的景色。
此外,文章中还有许多比喻,如“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通过比喻,作者将云和路、雨和山峰进行了形象的比喻,使得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冬天的景色。
三、声律启蒙二冬的启示和影响
声律启蒙二冬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冬季的美丽景色,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同时,这篇文章还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对仗和比喻的手法,这些手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写作中都大有裨益。
此外,声律启蒙二冬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们应该珍惜大自然的美
好时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总之,声律启蒙二冬是一篇既富有诗意又充满智慧的文章,它让我们领略了冬季的美丽景色,也让我们学到了许多对仗和比喻的手法。
声律启蒙大字体注音版(二冬)
![声律启蒙大字体注音版(二冬)](https://img.taocdn.com/s3/m/19e66c736c85ec3a86c2c553.png)
二èr 冬dōng ①春chūn 对duì 夏x ià,秋qiū 对duì 冬dōng ,暮mù 鼓g ǔ 对duì 晨chén 钟zhōng 。
观guān 山shān 对duì 玩wán 水shuǐ,绿lǜ 竹zhú 对duì 苍cāng 松sōng 。
冯féng 妇fù 虎hǔ,叶yè 公gōng 龙lóng ,舞wǔ 蝶dié 对duì 鸣míng 蛩qióng 。
衔xián 泥ní 双shuāng 紫zǐ 燕yàn ,课kè 蜜mì 几jǐ 黄huáng 蜂fēng 。
春chūn 日rì 园yuán 中zhōng 莺yīng 恰qià 恰qià,秋qiū 天tiān 塞sài 外wài 雁yàn 雍yōng 雍yōng 。
秦qín 岭lǐng 云yún 横héng ,迢tiáo 递dì 八bā 千qiān 远yuǎn 路lù;巫wū 山shān 雨yǔ 洗xǐ,嵯cuó 峨é 十shí 二èr 危wēi 峰fēng 。
二èr 冬dōng ②明míng 对duì 暗àn ,淡dàn 对duì 浓nóng ,上shàng 智zhì 对duì 中zhōng 庸yōng 。
镜jìng 奁lián 对duì 衣yī 笥sì,野yě 杵chǔ 对duì 村cūn 舂chōng 。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二冬)
![《声律启蒙》最全注解与译文(二冬)](https://img.taocdn.com/s3/m/5c600e506294dd88d1d26b6b.png)
上:二冬“冬”和“东”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完全一致,但在中古读音不同(主要是韵腹不同),所以分属不同的韵部。
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1。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2。
舞蝶对鸣蛩3。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4。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5。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6。
[注释]1古代寺庙傍晚击鼓、早晨敲钟以报时。
2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下》。
冯妇,晋国人,善搏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
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的取笑。
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
下联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
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
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
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
3蛩(音qióng):古代蝗虫、蝉、蟋蟀等类的小昆虫都可叫蛩,此处指蟋蟀。
4课:此处是“为……而劳作”的意思,“课蜜”即采蜜。
“课”本指收税,古人经常“课”、“役”连用,故“课”也就带有“役(劳作)”的意思了。
5恰恰:像声词,黄莺的叫声。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说,“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见,自在娇莺恰恰啼”。
雍雍:像声词,大雁的叫声。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有“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大雁雍雍地鸣叫,旭日东升光闪耀)。
6上联源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一作“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
”迢(音tiáo)递,遥远的样子。
嵯(音cuō)峨:山势高险的样子。
危:高。
[译文]春天和夏天相对,秋天和冬天相对,傍晚的鼓声和早晨的钟声相对。
观山和玩水相对,绿竹和苍松相对。
冯妇空手搏击老虎,叶公并非喜欢真龙。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二冬原文及翻译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二冬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28f46d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c.png)
【声律启蒙】分段解释之二冬原文及翻译二冬1[注释]1“冬”和“东”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完全一致,但在中古读音不同(主要是韵腹不同),所以分属不同的韵部。
春对夏,秋对冬。
暮鼓对晨钟1。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2。
舞蝶对鸣蛩3。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4。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5。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6。
[译文]春天和夏天相对,秋天和冬天相对,傍晚的鼓声和早晨的钟声相对。
观山和玩水相对,绿竹和苍松相对。
冯妇空手搏击老虎,叶公并非喜欢真龙。
飞舞的蝴蝶和鸣叫的蟋蟀相对。
一对紫燕正忙着衔泥筑巢,几只黄蜂正忙着采集花蜜。
春天园中黄营恰恰啼叫,秋天塞外大雁雍雍鸣叫。
秦岭连绵起伏,遥遥八千里路远,巫山常被雨水洗刷,十二座高峰山势高峻。
[注释]1古代寺庙傍晚击鼓、早晨敲钟以报时。
2这是两个典故。
上联出自《孟子·尽心下》。
冯妇,晋国人,善搏虎,以此为业,后来不再杀虎,被称为善士。
有一次在野外偶遇众人逐虎,不觉技痒,又卷起袖子下车打虎,遭到士人的取笑。
后代便以“冯妇”代指重操旧业者。
下联出自西汉刘向《新序·杂事》。
叶公子高自称喜欢龙,房屋四处都雕刻彩绘上各种龙的图形。
天龙听说后便现身于他家,叶公看见后吓得魂飞魄散。
后代便以“叶公”代指表面爱好而并非真正爱好的人。
3蛩(音qióng):古代蝗虫、蝉、蟋蟀等类的小昆虫都可叫蛩,此处指蟋蟀。
4课:此处是“为……而劳作”的意思,“课蜜”即采蜜。
“课”本指收税,古人经常“课”、“役”连用,故“课”也就带有“役(劳作)”的意思了。
5恰恰:像声词,黄莺的叫声。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说,“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见,自在娇莺恰恰啼”。
雍雍:像声词,大雁的叫声。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有“雍雍鸣雁,旭日始旦”(大雁雍雍地鸣叫,旭日东升光闪耀)。
6上联源出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全诗为“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声律启蒙大字注音版(二冬)
![声律启蒙大字注音版(二冬)](https://img.taocdn.com/s3/m/c386498e8bd63186bcebbc8a.png)
二èr冬dōng①春chūn 对d u ì 夏x i à,秋q i ū 对d u ì 冬dōng,暮m ù鼓g ǔ对d u ì 晨chén 钟zhōng。
观guān 山shān对duì 玩wán 水shuǐ,绿lǜ竹zhú对duì 苍cāng 松sōng。
冯féng妇fù虎hǔ,叶yè公gōng 龙lóng,舞wǔ蝶dié对duì 鸣míng 蛩qióng。
衔xián泥ní双shuāng紫zǐ燕yàn,课kè蜜mì几jǐ黄huáng 蜂fēng。
春chūn日rì园yuán 中zhōng 莺yīng恰qià恰qià,秋qiū天tiān塞sài外wài雁yàn 雍yōng 雍yōng。
秦qín岭lǐng云yún 横héng,迢tiáo递dì八bā千qiān 远yuǎn路lù;巫wū山shān雨yǔ洗xǐ,嵯cuó峨é十shí二èr危wēi 峰fēng。
二èr冬dōng②明míng对duì暗àn,淡dàn对duì浓nóng,上shàng智zhì对duì中zhōng庸yōng。
镜jìng奁lián对duì衣yī笥sì,野yě杵chǔ对duì村cūn舂chōng。
花huā灼zhuó烁shuò,草cǎo蒙méng茸róng,九jiǔ夏xià对duì三sān冬dōng。
声律启蒙「卷上」二冬(èrdōng)
![声律启蒙「卷上」二冬(èrdōng)](https://img.taocdn.com/s3/m/7a65372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c.png)
声律启蒙「卷上」二冬(èrdōng)声律启蒙【卷上】二冬(èrdōng)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注音:chūnduìxià,qiūduìdōng,mùgǔduìchénzhōng。
guānshānduìwánshuǐ,lǜzhúduìcāngsōng。
féngfùhǔ,shègōnglóng,wǔdiéduìmíngqióng。
xiánníshuāngzǐyàn,kèmìjǐhuángfēng。
chūnrìyuánzhōngyīngqiàqià,qiūtiānsàiwàiyànyōngyōng。
qínlǐngyúnhéng,tiáodìbāqiānyuǎnlù;wūshānyǔxǐ,cuóéshíèrwēifēng。
注释:暮鼓晨钟:古时一般的大寺庙都会对应建有钟楼和鼓楼,清晨撞钟、黄昏击鼓,对内以警惕自励,对外以传讯报时。
暮鼓晨钟,常用于形容时光流逝,亦有的用于形容出家人淡泊单调的寺庙生活。
例句: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但目断,烟芜莽苍连平楚,晨钟暮鼓。
我愁的是更筹漏箭,我怕的是暮鼓晨钟。
观山玩水:游山玩水,亲近自然;山水之间,蕴藏着无尽的正能量。
例句:知者乐(yào)水,仁者乐(yào)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lè),仁者寿。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注释及译文
![声律启蒙二冬注音注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c3d73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05.png)
èr dōng二冬注音:èr dōng春chūn对duì夏xià,秋qiū对duì冬dōng,暮mù鼓gǔ对duì晨chén钟zhōng。
观guān山shān对duì玩wán水shuǐ,绿lǜ竹zhú对duì苍cāng松sōng。
冯féng妇fù虎hǔ,叶yè公gōng龙lóng,舞wǔ蝶dié对duì鸣míng蛩qióng。
衔xián泥ní双shuāng紫zǐ燕yàn,课kè蜜mì几jǐ黄huáng 蜂fēng。
春chūn日rì园yuán中zhōng莺yīng恰qià恰qià,秋qiū天tiān塞sài外wài雁yàn雍yōng雍yōng。
秦qín岭lǐng云yún横héng,迢tiáo递dì八bā千qiān远yuǎn 路lù;巫wū山shān雨yǔ洗xǐ,嵯cuó峨é十shí二èr危wēi峰fēng。
【注释】暮鼓、晨钟:古代寺庙里建有钟楼和鼓楼,用来报时,日出敲钟,日落击鼓。
后来用“晨钟暮鼓”指时间推移,也用来指令人警觉的话语。
如:老师一席话如暮鼓晨钟,撞击着我的心扉,使我恍然大悟。
宋朝陆游在诗歌《短歌行》中说:“百年鼎鼎世共悲,晨钟暮鼓无休时。
”冯妇虎:《孟子》里记载了这个故事。
冯妇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力士,善于打虎,后来他不再打虎,被人们称为善士。
有一次他到野外去,正好碰到很多人在打虎,那只老虎负隅顽抗,没有人敢上去搏斗。
这些人看到冯妇来了,就迎上去叫他来打虎。
冯妇下了车,捋胳膊挽袖子,把老虎打死了。
声律启蒙二冬全文解释
![声律启蒙二冬全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04937e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5.png)
声律启蒙二冬全文解释
《声律启蒙》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师鲁迅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散文的奠基之作。
全文分为二三四等重,其中《声》篇为第二重,称为《声律启蒙二冬》。
《声律启蒙》这个词语来源于《论语·为政》中的一句话:“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其中的“敏于事而慎于言”一句,被鲁迅引用为“声律启蒙”的出处。
《声律启蒙二冬》是《声律启蒙》的其中一篇。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形容词“灰白”的解释;第二部分是对助动词“在”与“有”的解释;第三部分是对代词“伏”的解释。
第一部分从灰白这个形容词开始,鲁迅以开玩笑的语气和幽默的笔调,通过详细描述“灰白”的不同含义和用法,来解释这个词语并教育读者要准确运用它。
第二部分讲述了助动词“在”与“有”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含义。
鲁迅通过一些例子来解释这两个词语的灵活运用,以及在表达中的巧妙之处。
第三部分则是对代词“伏”的解释,鲁迅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说明这个词语的具体意义和用法,以及它在汉语中的特殊之处。
同时,他还以自己的创作为例,展示了如何在写作中运用这个词语。
整篇《声律启蒙二冬》结构紧凑,用词精准,句式简练,语言明确。
通过对语词的解释和运用,鲁迅既教育了读者正确使用词语,又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对语言的独到见解。
这篇文章在文学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启蒙】《声律启蒙》二冬韵(六)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
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
陈后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
柳塘风淡淡,花圃pǔ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此段是《声律启蒙》二冬韵的第三自然段,我们上节课分析了上半段的内容,将君子的仁、义、让、恭,以及上古的几位圣王禹、舜、伏羲氏、神农氏进行了简单的了解。
对芍药与芙蓉两种花卉进行了分析;陈后主的荒诞失国,汉中宗的中兴之治;曹植的才华锦绣以及刘勰的斐然文章,所有的对仗都是那么工整严谨。
下半段的内容依然丰富:
柳塘风淡淡,花圃pǔ月浓浓。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诗意的人生,需要诗意的文字;而诗意的文字,需要一颗诗意的心。
说白了,想要写好诗词,未必需要你读破万卷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一定需要你从内心深处,灵魂深处有唯美的情愫,对美的事物,美的生活,美的人性有深刻的体会和感知。
这样,才能够奠定诗意的基础,才能写出唯美的诗词来。
《声律启蒙》不仅仅为我们提供大量的字词的对仗参考,典故的积累,还在艺术的审美角度,为我们描摹了很多诗意的场景,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就会从中汲取很多精良的养份,充实我们的笔触。
比如此段中“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溶溶”,在我们的笔下常见到“风拂池畔柳,月照院中花”这样的句子,不是说不可以,但这样平辅直叙的文字相较“淡淡微风,溶溶明月”来讲,始终少了对景物的深情,少了诗意的唯美。
这就是积累的重要性,也是学习《声律启蒙》的意义。
我们接下来,继续学习“二冬”韵的最后一小节:
柳塘风淡淡,花圃pǔ月浓浓。
宋代晏殊的《寓意》:“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
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这两句应该是从这里化用而来的。
柳塘,指环种杨柳的池塘;淡淡,指微弱,轻柔。
柳塘风淡淡,是说环种着杨柳的池塘,微风拂过,杨柳轻柔的随风摆动,很是和煦宁静的温柔情景。
好像在这样的情景中,总该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发生一样,为我们展开了美好的铺陈。
“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雨轻轻,梨花院落,风淡淡、杨柳池塘。
”——《玉蝴蝶·目断江南千里》宋·晁冲之。
“和风澹澹行花坞,春水溶溶满柳塘。
”——《余与筼房秋崖冬日会於水豀春复会於龟豀适逢》宋·释文珦。
花圃pǔ月浓浓。
花圃,指种植花草的园圃;浓浓,形容深重,厚重。
花圃月浓浓,是指种植着花草的园圃前,厚重浓密的月光皎洁地照耀着,充满了神秘而浪漫的情怀。
上下句的关联十分密切,在前人的诗词中常常连用,这样的例句不可胜数:
“柳絮池塘书午,梨花院落昏黄。
阑干曲曲是回肠,倚到西厢月上。
”——《西江月·水霁芹香紫觜》宋·胡翼龙。
“梨花院落溶溶雨。
弱柳低金缕。
”——《虞美人·宜人生日》宋·李弥逊。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寄远》宋·晏殊。
与《寓意》用了同样的句子,可见晏殊对这幅对联的衷爱。
上下联的相对,是一种很据古典情怀的场景,也可以扩展成为“杨柳池塘风淡淡,梨花院落月浓浓”。
风花雪月,永远是文人诗中最常入句的场景,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元素。
只要应用得好,便会有引人入胜的作用,也是最容易表现内心情感的。
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
春日,指春天、春季;正宜,指正好适宜;蝶,指蝴蝶,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二·蛱蝶》中有载:“蝶美于须,蛾美于眉,故又名
蝴蝶,俗谓须为胡也。
”也就是说,“蝶”之所以叫做“蝴蝶”是因为古人以蛾眉蝶须为美,因为“须”就是“胡须”,所以俗称便是“胡蝶”。
“春日正宜朝看蝶”整句的意思是,春日融融,正好适宜早起的时候观看蝴蝶飞舞。
“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
”——《山人劝酒》唐·李白。
“金鸡一声叫东方,蝴蝶飞来春一场。
”——《题夏氏槐梦杆》元·杨维桢。
“画舸春眠朝未足,梦为蝴蝶也寻花。
”——《江行》唐·鱼玄机。
“此物疑无价,当春独有名。
游蜂与蝴蝶,来往自多情。
”——《牡丹》唐·裴说。
春日正是百花繁盛之时,是四季中最为热闹和充满生机的时节,所以,春日的意象往往都是生机盎然的情绪。
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只有繁花的热闹是不够的,一定要有蝴蝶蜜蜂这样的向往繁华的昆虫来点缀,才能体现真正的锦上添花。
秋风那更夜闻蛩。
秋风,就是秋季的风,意象就是冷清凄凉。
“更”的意思为“经受,承受”之意,而“那更”可以解释成哪堪、不堪、哪能承受的意思。
与前一句中的“正宜”都是助动词,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这一句的意思是,秋风起时本就会感觉凄清寒凉,哪里又经得起半夜听到鸣虫的叫声呢?那会更加增强悲秋的色彩。
“朝”对“夜”,“看蝶”对“闻蛩”,也是比较工谨的对句。
上下句又是春对秋,欢与悲的季节性心境的对应。
“对月与君相送夜,闻蛩教我独惊秋。
”——《赠识古法师》唐·李白。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
正人间、天上愁浓。
”——《行香子·草际鸣蛩》宋·李清照。
“风林落叶秋声动,露草鸣蛩夜气凉。
”——《夜坐闻砧》明·吴宽。
从这些诗词的例句中,我们可以看得到,只要提及春日的,全部是满目芳华,莺舞蝶翩的多情和温暖。
可是,只要提及秋风鸣蛩这样的字句的,全部是凄凉的寂寞和愁绪。
这就是意象的重要性,当我们写作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写春日融融之时,就尽可以避免伤怀愁思的笔触;写秋风飒飒之时,就一定要避免胜日寻芳的热情洋溢,否则都会觉得别扭,影响诗词意境的完整性。
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战士”指征战于沙场之上的将士们,“邀功”指想要建功立业,成就一番大事。
干戈,干与戈都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所以,后世便用“干戈”来作为所有兵器的通称,有时候也用来指代战争。
“必借干戈成勇武”的意思是,必须要借助武力和战争才能成就自己的勇敢和武功。
男儿志在四方,这句的全部意思是:战士若想求取功名,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借助驰骋于战场上的勇气和武功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盛唐时期,人们把从军远征当作求取功名的主要途径。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唐·岑参。
“武皇重征伐,战士轻生死。
朝争刃上功,暮作泉下鬼。
”——《战城南》唐·邵谒。
“赋敛中原困,干戈四海愁。
此时无一盏,难遣壮图休。
”——《何处难忘酒二首》宋·王安石。
逸民适志,须凭诗酒养疏慵。
“逸民”指喜欢过清闲日子的有隐逸情怀的高士。
“适志”指安于现状,满足于当下的心情。
疏慵,指慵懒散漫的态度,可以引申为“清闲”。
“须凭诗酒养疏慵”的意思是,隐逸的山中高士若要遂心地过上宁静安稳的生活,就必须要依仗诗书学问来修心养性,用诗酒吟唱来培养超然和恬淡的性情,达到疏懒淡泊的清闲境界。
“但愿长闲有诗酒,一溪风月共清明。
”——《题扇》唐·许坚。
“已返山林遗世事,尚凭诗酒答年光。
”——《冬日排闷》宋·陆游。
“田园活计浑闲在,诗酒风流属老成。
”——《鹧鸪天·身外虚名
一羽轻》元·元好问。
“干戈功名”都是有志之士的一种热情,与“春朝看蝶”是一样的意象,对世间的名利与繁华是充满向往和追求的,是积极而向上的情绪;而“诗酒疏慵”则是隐逸之人的一种淡泊,与“秋日闻蛩”有相似的意象,对一切世事尘虑都避而远之,是随遇而安的淡然。
所以,两种情愫往往在前人的诗词中经常用于对仗,这样的例句不胜枚举:“功名不入山林梦,诗酒犹关老病身。
”——《溪上》宋·陆游。
“飘零吾老矣,诗酒得斯人。
邂逅干戈际,殷勤骨肉亲。
”——《见怀》宋·李处权。
“诗酒无穷乐,功名陌上尘。
息心长寿药,瞑目后生身。
”——《息心》宋·顾逢。
“莫问功名,且寻诗酒,一棹西风。
”——《柳梢青·云淡秋空》宋·韩淲。
这两句,一文一武,一进一退,一急一缓,一动一静,层层对仗,彼此呼应,一丝不错。
这便是“二冬”韵的所有《声律启蒙》的相关注解,基本上都是本人总结出来的内容,因此呢,一定会有一些不足和不妥之处,希望大家能够多提宝贵意见,互相学习探讨,这样可以共同进步,彼此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