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蒸发量计算

合集下载

用循环量计算蒸发水量

用循环量计算蒸发水量

用循环量计算蒸发水量=循环量x0.0085x冷却塔进出水温差/5.6
以上0.0085为经验计算系数
循环量按泵的流量计算x泵的总数=总循环量
蒸发损失水量:
⑴参照GB/T50102-2003《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公式2.1.15-1,蒸发损失水率Pe=KZF(系数)×Δt(温差)×100%
①参照GB/T50102-2003《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表2.1.15,设定进冷却塔的气温,查出KZF(系数)。

②按进塔水温度为t1℃,出塔水温度为t2℃,故Δt(温差)=t1-t2℃。

③蒸发损失水率Pe=KZF(系数)×Δt(温差)×100%
⑵蒸发损失水量Qe=Q(循环水量)×蒸发损失水率Pe
2、风吹损失水量:
查GB/T50102-2003《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表2.1.16,风吹损失水率,
故风吹损失水量Qw=Q(循环水量)×风吹损失水率=4500×0.1%
3、补充水量:
按照GB50050-95《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公式5.0.3.1-2,补充水量Qm =Qe(蒸发损失水量)×浓缩倍数N/(浓缩倍数N-1)
附件:(循环水补水量计算)
蒸发量=循环水量×蒸发系数(蒸发系数=1%-1.6%,冬季为1,夏季为1.6)
排污量=蒸发量÷(浓缩倍率-1)
补水量=蒸发量+排污率
浓缩倍率=补水量÷排污量。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量用重量M(Kg)来标度
供热量Q(J)由温升热与气化潜热两部分组成。

1.温升热量Q1(J):
温升热与蒸发介质的热容和蒸发介质的温升成正比,即:
Q=C×M×ΔT;ΔT=T2-T1 热容C:J/Kg.℃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公式,用于计算温升热量,液体的饱和压力随温度的提高而上升至液体表面上方压力时开始蒸发。

2.蒸发潜热Q2(J)为:
Q2=M×ΔH
ΔH:液体的蒸发焓(汽化热)J/Kg
3.总供热量Q=Q1+Q2
蒸发的速度主要决定于蒸发物体表面空气的水蒸气饱和度。

饱和度越低则蒸发速度越快。

饱和度达到100%时则停止蒸发。

风可将蒸发物表面饱和度较高的空气吹走,换为饱和度较低的空气,所以提高蒸发速度。

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蒸发量越大。

风速大时蒸发量也大
如何计算循环水的蒸发量
E=RR*Delta T*( 0.0013-0.0015)
RR循环水系统的循环水量
delta T温差
( 0.0013-0.0015) 参数,可以根据季节在0.0013到0.0015之间选。

水的蒸发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一方面,水表面处的水分子由于热运动,会飞离水面,而水面上方水蒸气中的水分子,也要飞回水面。

如果飞出去的水分子数大于飞回来的水分子数,宏观上表现为水在蒸发,如果单位时间内飞出去的水分子数小于飞回来的水分子数,宏观上表现为水蒸气在液化。

单位时间内飞回来的水分子数量决定于水面上方水蒸汽的压强--蒸汽压。

蒸汽压越大,单位时间内飞回来的水分子数越多。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精心整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一些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
素之一,节约用水成了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火力发电厂是一个耗水大
户,其中循环水冷却塔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电厂耗水量的60%以上。

因此,冷却塔耗水量的变化对整个电厂耗水量有着较明显的影响。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冷却塔的耗水量,
又是如何影响的呢?下面以一台300MW火电机组为实例具体分析一下其变化的内在
规律,以期获得对火电厂节水工作有益的结论。

1.计算所需数据:(机组在300MW工况下)
冷却塔循环水量36000t/h? ?? ?? ?? ?? ?? ?? ?? ? 循环水温升 9.51℃
凝汽器循环水进水温度20℃? ?? ?? ?? ?? ?? ?? ? 空气湿度61%
循环冷却塔的端差5℃(端差为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与大气湿球温度之差)
? ???循环水浓缩倍率 3.0
2.影响冷却塔耗水量因素分析:
? ?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运行中,维持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是两个平衡,即:水量平衡和盐量平衡。

二者相互联系,如果其中一个平衡变化,那么另一个平
衡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2.1循环水的水量平衡:。

地下水数值模拟蒸发量计算公式

地下水数值模拟蒸发量计算公式

地下水数值模拟蒸发量计算公式
(原创版)
目录
1.引言
2.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概念和方法
3.蒸发量的计算公式
4.影响蒸发量的因素
5.结论
正文
1.引言
地下水是中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下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研究地下水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通过模拟地下水的运动和变化规律,预测地下水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地下水数值模拟中,蒸发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计算公式对于模拟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2.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概念和方法
地下水数值模拟是指通过数值方法,求解描述地下水流动和变化规律的偏微分方程组,从而模拟地下水的运动过程。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有限体积法等。

3.蒸发量的计算公式
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地下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量。

蒸发量的计算公式为:
蒸发量 = 地下水质量 * 蒸发系数
其中,地下水质量可以通过地下水数值模拟求得,蒸发系数是一个与
地下水相关的常数,与地下水的物理性质有关。

4.影响蒸发量的因素
蒸发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
(1)地下水的温度: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

(2)地下水的含盐量:含盐量越高,蒸发量越大。

(3)气候条件:温度、湿度、风速等都会影响蒸发量。

(4)地表覆盖情况:地表植被、建筑物等都会影响蒸发量。

5.结论
地下水数值模拟蒸发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准确性对于模拟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一些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节约用水成了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火力发电厂是一个耗水大户,其中循环水冷却塔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电厂耗水量的60%以上。

因此,冷却塔耗水量的变化对整个电厂耗水量有着较明显的影响。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冷却塔的耗水量,又是如何影响的呢?下面以一台300MW火电机组为实例具体分析一下其变化的内在规律,以期获得对火电厂节水工作有益的结论。

1.计算所需数据:(机组在300MW工况下)冷却塔循环水量36000t/h? ?? ?? ?? ?? ?? ?? ?? ? 循环水温升9.51℃凝汽器循环水进水温度20℃? ?? ?? ?? ?? ?? ?? ? 空气湿度61%循环冷却塔的端差5℃(端差为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与大气湿球温度之差)循环水浓缩倍率3.02.影响冷却塔耗水量因素分析: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运行中,维持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是两个平衡,即:水量平衡和盐量平衡。

二者相互联系,如果其中一个平衡变化,那么另一个平衡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2.1循环水的水量平衡:水量平衡过程是:机组运行过程中,对于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来说,水的损失有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漏泄损失(由于量较小,一般可略去不计)等,要维持水量平衡就需要同时对系统进行补水。

循环水系统的水量平衡数学表达式为:PBu =P1+ P2+ P3 [1]公式1PBu:补充水量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 P1:蒸发损失水量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P2:风吹损失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 P3:排污损失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在以上平衡中通常P1所占的份额较大,而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凝汽器的热负荷,以及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因素);P2的大小取0.1%(机组冷却塔中装有除水器时);P3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循环水系统所能达到的浓缩倍率。

水量平衡的另一种数学表达式为: M=E+B+D [2]公式2M:补充水量,t/h; E:蒸发损失量,t/h;B:风吹损失量,t/h;的D:排污损失量,t/h其中: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蒸发损失计算公式为:E=k×△t×Qm [2]? ?? ?? ?? ?? ?? ?? ?? ?? ?? ?? ?? ?? ?? ?? ?公式3k:与环境大气温度有关的系数,%;△t:循环冷却水温升,℃;Qm:循环水量,T。

化工单元操作:蒸发工艺计算

化工单元操作:蒸发工艺计算
h1—完成液的焓,kJ/kg;hc—冷凝水的焓,kJ/kg QL-蒸发器的热损失,J/h。
工艺计算
二、加热蒸汽消耗量
D WH '(F W )h1 Fh0 QL H hc
讨论1.加热蒸汽的冷凝水在饱和温度下排出
则H-hc为冷凝潜热
r(kJ/kg)
D WH '(F W )h1 Fh0 QL r
工艺计算
三、蒸发器传热面积计算
由传热速率方程可知,传热面积为:
A Q K tm
(一)蒸发器的热负荷Q 蒸发器的热负荷Q可以根据加热室的热量衡算求得。如果忽略加热室的 热损失,则Q即为加热蒸汽冷凝放出的热量:
Q Dr
工艺计算
三、蒸发器传热面积计算
(二)传热系数K
1.传热系数原则上可按下式计算:
1
蒸发技术 ---蒸发工艺计算
工艺计算
一、水分蒸发量计算
以蒸发器为系统进行溶质的质量衡算(以kg/h为基准) :
Fx0=(F-Wx1
完成液浓度:
x1
Fx0 F W
工艺计算
二、加热蒸汽消耗量
以蒸发器为衡算范围,以kJ/h为单位 对进出蒸发器的热量进行衡算(以 0℃液态为温度与物态基准):
3. 现场测定 对已有的蒸发设备可用实验方法确定其K值,测定方法和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方法相同。
工艺计算
三、蒸发器传热面积计算
(三)平均温度差Δtm
蒸发属两相均有相变的恒温传热过程,故传热的平均温度差(亦称有效温度差)为:
tm T t1
当加热蒸汽选定时,蒸发计算需知道溶液的沸点t1,即可计算传热温度差。
r'
注:T'—操作压力下二次蒸汽的温度,K; r′—操作压力下二次蒸汽的汽化潜热,kJ/kg。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量的计算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蒸发量的计算蒸发量用重量M(Kg)来标度供热量Q(J)由温升热与气化潜热两部分组成。

1.温升热量Q1(J):温升热与蒸发介质的热容和蒸发介质的温升成正比,即:Q=C×M×ΔT;ΔT=T2-T1 热容C:J/Kg.℃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公式,用于计算温升热量,液体的饱和压力随温度的提高而上升至液体表面上方压力时开始蒸发。

2.蒸发潜热Q2(J)为:Q2=M×ΔHΔH:液体的蒸发焓(汽化热)J/Kg3.总供热量Q=Q1+Q2蒸发的速度主要决定于蒸发物体表面空气的水蒸气饱和度。

饱和度越低则蒸发速度越快。

饱和度达到100%时则停止蒸发。

风可将蒸发物表面饱和度较高的空气吹走,换为饱和度较低的空气,所以提高蒸发速度。

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蒸发量越大。

风速大时蒸发量也大如何计算循环水的蒸发量E=RR*Delta T*( 循环水系统的循环水量delta T温差( 参数,可以根据季节在到之间选。

水的蒸发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一方面,水表面处的水分子由于热运动,会飞离水面,而水面上方水蒸气中的水分子,也要飞回水面。

如果飞出去的水分子数大于飞回来的水分子数,宏观上表现为水在蒸发,如果单位时间内飞出去的水分子数小于飞回来的水分子数,宏观上表现为水蒸气在液化。

单位时间内飞回来的水分子数量决定于水面上方水蒸汽的压强--蒸汽压。

蒸汽压越大,单位时间内飞回来的水分子数越多。

水蒸气的饱和度越大,蒸汽压就越大,所以,水就越不容易蒸发。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一些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节约用水成了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火力发电厂是一个耗水大户,其中循环水冷却塔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电厂耗水量的60%以上。

因此,冷却塔耗水量的变化对整个电厂耗水量有着较明显的影响。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冷却塔的耗水量,又是如何影响的呢?下面以一台300MW火电机组为实例具体分析一下其变化的内在规律,以期获得对火电厂节水工作有益的结论。

1.计算所需数据:(机组在300MW工况下)冷却塔循环水量36000t/h 循环水温升 9.51℃凝汽器循环水进水温度20℃空气湿度61%循环冷却塔的端差5℃(端差为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与大气湿球温度之差)循环水浓缩倍率3.02.影响冷却塔耗水量因素分析: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运行中,维持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是两个平衡,即:水量平衡和盐量平衡。

二者相互联系,如果其中一个平衡变化,那么另一个平衡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2.1循环水的水量平衡:水量平衡过程是:机组运行过程中,对于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来说,水的损失有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漏泄损失(由于量较小,一般可略去不计)等,要维持水量平衡就需要同时对系统进行补水。

循环水系统的水量平衡数学表达式为:PBu =P1+ P2+ P3 [1]公式1PBu:补充水量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 P1:蒸发损失水量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 P2:风吹损失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 P3:排污损失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在以上平衡中通常P1所占的份额较大,而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凝汽器的热负荷,以及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因素);P2的大小取0.1%(机组冷却塔中装有除水器时);P3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循环水系统所能达到的浓缩倍率。

水量平衡的另一种数学表达式为: M=E+B+D [2]公式2M:补充水量,t/h; E:蒸发损失量,t/h; B:风吹损失量,t/h;的D:排污损失量,t/h 其中: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蒸发损失计算公式为: E=k×△t×Qm [2]公式3k:与环境大气温度有关的系数,%;△t:循环冷却水温升,℃;Qm:循环水量,T。

冷却水蒸发量计算

冷却水蒸发量计算

冷却水蒸发量计算首先,冷却水的蒸发量取决于环境条件、冷却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水的蒸发速率等因素。

环境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通情况。

冷却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水泵的工作速度、水的温度和水量。

水的蒸发速率则受到水的表面积、水泵的压力和水的浸润性等因素的影响。

蒸发量的计算一般有两种常用方法:一种是根据经验公式进行估算,另一种是通过实际测试来测量。

1.根据经验公式进行估算:(1)根据环境参数进行估算:其中,A为冷却塔的有效散热面积 (m2),E为水的蒸发速率常数(kg/m2h℃),es为饱和水汽压 (hPa),ea为环境空气的水汽压 (hPa)。

A和E可以根据冷却设备的设计参数获得,es可以根据环境温度和水的温度计算得到,ea可以从气象台获取。

(2)根据冷却水的温度估算:其中,V为冷却水的体积流量 (m3/h),ρ为冷却水的密度 (kg/m3),h1为冷却水进口的焓值 (kJ/kg),h2为冷却水出口的焓值 (kJ/kg)。

ρ可以根据冷却水的温度和压力计算得到,h1和h2可以通过水的温度和压力查表获得。

2.通过实际测试进行测量:(1)采用质量法测量:其中,m为冷却水的质量流量 (kg/h),Cp为冷却水的比热容(kJ/kg℃),t1为冷却水进口的温度(℃),t2为冷却水出口的温度(℃)。

m可以通过流量计测量得到,Cp可以根据冷却水的温度查表获得。

(2)采用能量法测量:其中,Q为冷却水的散热量 (kW),λ为水的汽化潜热 (kJ/kg)。

Q可以通过测量冷却系统的输入和输出热量得到,λ可以根据水的温度和压力查表获得。

以上是冷却水蒸发量计算的两种常用方法,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工况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测量和估算中的各个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度。

干燥过程水分蒸发量的计算

干燥过程水分蒸发量的计算
3.湿空气湿度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
图2干燥系统物料流动示意图 如图2所示,H0为进入预热器前湿空气的湿度。 因为湿空气经预热器预热只是温度升高,并未引入或是失去空气中的水分,所以 H0=H1。
〖新课展开〗
一、空气消耗量的计算
3.湿空气湿度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
图2干燥系统物料流动示意图 将预热器与干燥器看一个整体,则上述绝干空气消耗量与单位空气消耗量可表示 为:
X w 或 w X
1- w
1 X
二、水分蒸发量的计算
〖新课导入〗
用湿基含水量表示的水分蒸发量计算式:
W
G1 G2
G1
w1 w2 1 w2
G2
w1 w2 1 w1
用干基含水量表示水分蒸发量计算式:
W Gc( X1 X 2 )
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后,是由干燥介质——一般为空气带出干燥器,那空气要 用多少呢?另外湿物料干燥后是会有损失的。下面就学习空气消耗量和干燥收率。
L W H2 H0
l L 1 W H2 H0
〖新课展开〗
一、空气消耗量的计算
3.湿空气湿度在干燥过程中的变化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一定的水分蒸发量而言,空气的消耗量仅与空气的 最初湿度与最终湿度有关,而与经历的过程无关。空气的湿度H1与当地的气候条 件有关,通常情况下,对于同一地区而言,夏季空气的湿度要大于冬季空气的湿 度,所以,当要求空气出干燥器的湿度H2不变时,显然,干燥过程中空气的消耗 量夏季比冬季要大,干燥过程中所用的通风机,应以全年中空气消耗最大量为依 据。
〖新课展开〗
一、空气消耗量的计算
1.绝干空气消耗量
如图1干燥过程物料流动示意图所示。
图1干燥过程物料流动示意图 图中方框表示干燥器,湿物料与干燥介质逆向接触。 其中GC、G1、G2分别表示绝干物料、湿物料、干燥后产品的质量流量,单位 kg/s; X1、X2分别表示湿物料、干燥后产品中的干基含水量;单位kg水/kg绝干物料; 1、2分别表示湿物料、干燥后产品中的湿基含水量; L表示绝干空气消耗量,单位kg/s; H1、H2分别表示进入、离开干燥器空气相对绝干空气的含水量(即湿空气的湿 度),单位kg水/kg绝干空气。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精心整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一些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节约用水成了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火力发电厂是一个耗水大户,其中循环水冷却塔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电厂耗水量的60%以上。

因此,冷却塔耗水量的变化对整个电厂耗水量有着较明显的影响。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冷却塔的耗水量,又是如何影响的呢?下面以一台300MW 火电机组为实例具体分析一下其变化的内在1. ? ???2.? ? 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运行中,维持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是两个平衡,即:水量平衡和盐量平衡。

二者相互联系,如果其中一个平衡变化,那么另一个平衡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2.1循环水的水量平衡:水量平衡过程是:机组运行过程中,对于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来说,水的损失有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漏泄损失(由于量较小,一般可略去不计)等,要维持水量平衡就需要同时对系统进行补水。

循环水系统的水量平衡数学表达式为:PBu =P1+ P2+ P3 [1]? ?? ?? ?? ?? ?? ???公式1PBu%P2%P3??公式2M量,其中: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蒸发损失计算公式为:E=k×△t×Qm [2]? ?? ?? ?? ?? ?? ?? ?? ?? ?? ?? ?? ?? ?? ?? ?公式3k:与环境大气温度有关的系数,%;△t:循环冷却水温升,℃;Qm:循环水量,T。

若其它条件不变,仅冷却水量发生变化时,同一机组△t成反比变化,因而蒸发损失水量则保持不变的。

由公式1和公式2可以推出:B=Qm×P2? ?? ?? ?? ?? ?? ?? ?? ?? ?? ? 公式4D2.2K=(公式3.影响耗水量因素的定量分析:3.1环境温度变化对冷却塔耗水量的影响:(取空气湿度61%,机组出力300MW,浓缩倍率K=3.0)3.1.1蒸发损失量的计算:? ?当循环水进口温度为20℃时,环境(大气)的湿球温度为20-5=15℃,查文献[3]可得,大气的干球温度为21℃。

热水蒸发量的计算公式

热水蒸发量的计算公式

热水蒸发量的计算公式咱来聊聊热水蒸发量的计算公式哈。

先给您说个我之前的事儿。

有一回啊,我在家里烧水准备泡茶喝。

那水壶呼呼地冒着热气,我就突然想到了热水蒸发量这个事儿。

我盯着那水壶口不断飘出的水汽,心里就琢磨,这得有多少水变成水蒸气跑掉啦?要搞清楚热水蒸发量,就得先明白一些基本的概念。

简单来说,热水蒸发量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热水变成水蒸气的量。

那这计算公式是咋来的呢?这可就得提到物理学和热力学的一些知识啦。

一般来说,热水蒸发量的计算会涉及到温度、表面积、风速、气压等多个因素。

常见的计算公式中,有一个比较基础的是基于道尔顿定律的。

这个公式大致是这样:蒸发量 = 扩散系数×(水面饱和水汽压 - 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蒸发面积。

咱来一个个说啊。

先说这扩散系数,它就像是个调节的小开关,不同的条件下它的值不太一样。

比如说,在平静的空气里和有风的情况下,扩散系数就有差别。

水面饱和水汽压呢,这跟水的温度密切相关。

水温越高,水面饱和水汽压就越大。

就像咱烧开水的时候,水越热,那水汽往外冒得就越欢实。

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呢,就是周围空气里已经含有的水汽压力。

这个值会受到天气、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蒸发面积也好理解,就是水和空气接触的那个表面的大小。

比如说,一大盆水和一小杯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盆里水的蒸发面积大,蒸发量也就相对更大。

不过您可别觉得有了这公式就能轻松算出准确的蒸发量啦。

实际情况中,影响因素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周围环境的温度变化、空气的流动速度,甚至是容器的形状和材质,都可能会对蒸发量产生影响。

再回到我烧水那事儿。

我就发现,当我把水壶盖子打开得大一些,水汽冒出来的速度好像就快了不少。

这其实就是增大了蒸发面积,让更多的水能够接触到空气,从而加快了蒸发。

而且啊,如果是在干燥的天气里烧水,感觉水蒸发得也会更快一些。

这是因为干燥天气里,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比较低,有利于水变成水蒸气跑出去。

总之呢,热水蒸发量的计算公式虽然能给我们一个大致的参考,但要想真正准确地知道蒸发量,还得综合考虑各种实际的情况。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贫乏的国家,一些地区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节约用水成了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火力发电厂是一个耗水大户,其中循环水冷却塔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电厂耗水量的60%以上。

因此,冷却塔耗水量的变化对整个电厂耗水量有着较明显的影响。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冷却塔的耗水量,又是如何影响的呢?下面以一台300MW火电机组为实例具体分析一下其变化的内在规律,以期获得对火电厂节水工作有益的结论。

1.计算所需数据:(机组在300MW工况下)冷却塔循环水量36000t/h 循环水温升 9.51℃凝汽器循环水进水温度20℃空气湿度61%循环冷却塔的端差5℃(端差为冷却塔循环水出水温度与大气湿球温度之差)循环水浓缩倍率3.02.影响冷却塔耗水量因素分析:火力发电厂循环水冷却系统运行中,维持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关键是两个平衡,即:水量平衡和盐量平衡。

二者相互联系,如果其中一个平衡变化,那么另一个平衡也会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2.1循环水的水量平衡:水量平衡过程是:机组运行过程中,对于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来说,水的损失有蒸发损失、风吹损失、排污损失、漏泄损失(由于量较小,一般可略去不计)等,要维持水量平衡就需要同时对系统进行补水。

循环水系统的水量平衡数学表达式为:PBu =P1+ P2+ P3 [1]公式1PBu:补充水量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 P1:蒸发损失水量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P2:风吹损失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 P3:排污损失占循环水量的百分率,% 在以上平衡中通常P1所占的份额较大,而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凝汽器的热负荷,以及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因素);P2的大小取0.1%(机组冷却塔中装有除水器时);P3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循环水系统所能达到的浓缩倍率。

水量平衡的另一种数学表达式为:M=E+B+D [2]公式2M:补充水量,t/h; E:蒸发损失量,t/h; B:风吹损失量,t/h;的D:排污损失量,t/h其中:自然通风冷却塔的蒸发损失计算公式为:E=k×△t×Qm [2]公式3k:与环境大气温度有关的系数,%;△t:循环冷却水温升,℃;Qm:循环水量,T。

籽棉烘干水分蒸发量计算公式

籽棉烘干水分蒸发量计算公式

籽棉烘干水分蒸发量计‎算公式胡宝林‎一、含水率与回潮‎率1、基本公式含‎水率:是指棉纤维中含‎有的水分重量占含水湿‎棉纤维重量的百分率,‎也就是说按湿基计算。

‎公式如下:W‎水=m水‎m棉+m水‎×100%……‎…………………………‎……………………(1‎)回潮率:是指棉纤‎维中含有的水分重量占‎不含水的干燥棉纤维重‎量的百分率。

也就是说‎按干基计算。

公式如下‎:W潮=‎m水m棉‎×100%……‎…………………………‎…………………………‎(2)2、换算公式‎由基本公式(1)、‎(2)中的m水建立恒‎等关系式则‎‎W水×‎m棉+m水‎=W潮×m‎棉化简得‎‎W水=W‎潮100+W‎潮×100%...‎..............................‎ (3)‎‎W潮=‎W水100−‎W水×100‎%........................‎ (4)式中‎:W水:棉纤维含‎水率(%)m水:棉‎纤维中水分重量(kg‎)m棉:不含水的干‎燥棉纤维重量(kg)‎W潮:棉纤维回潮率‎(%)二、烘干设备‎每小时棉纤维水分蒸发‎量计算籽棉烘干过程‎中既不去除其中的杂质‎也不损耗棉纤维量,减‎少的主要是棉纤维中的‎水分含量(纤维中的吸‎附水)。

因为不同品种‎或不同生长环境的籽棉‎衣分率不同、其中的棉‎籽本身含水量也不同。

‎依据棉花国家标准(G‎B1103)规定的质‎量检验方法,必须将籽‎棉折算成皮棉进行计算‎。

因此,烘干水分蒸发‎量计算的基数应该是烘‎干前籽棉折算的皮棉净‎重,即:皮棉净‎重=籽棉净重×毛衣分‎率计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按皮棉回潮率‎计算;二是按皮棉含水‎率计算。

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水分蒸发量是相等‎的。

1、用烘干前后‎棉纤维的回潮率计算‎根据前文所述回潮率与‎含水率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公式W‎潮1100+W‎潮1中虽然用‎的都是回潮率,但其实‎质仍是按含水率计算,‎只是含水率公式的变形‎而已。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循环水蒸发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被循环水系统中的水蒸发掉的量,是循环水系统稳定运行所必需的重要参数之一、循环水蒸发量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环境温度、循环水系统的运行参数以及水的物理性质等。

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详细介绍循环水蒸发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环境温度是影响循环水蒸发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环境温度越高,水的蒸发速度就越快。

因此,在计算循环水蒸发量时,需要根据实际环境温度进行修正。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查询气象数据或者使用温度传感器等仪器来获取环境温度数据。

得到环境温度后,可以使用经验公式进行修正计算,如Penman公式、Massman公式等,具体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其次,循环水系统的运行参数也会对循环水蒸发量产生影响。

主要包括循环水流量、循环水温度、水泵功率等参数。

循环水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流过循环水系统的水量,影响着水分蒸发的速率。

循环水温度是指循环水系统中水的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越大,蒸发速率就越快。

水泵功率是指水泵在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也会对循环水蒸发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计算循环水蒸发量时,需要考虑这些运行参数的影响。

最后,水的物理性质也会对循环水蒸发量的计算产生一定的影响。

主要包括水的表面张力、水的热导率等。

表面张力是指水分子表面受到的内部力,其大小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有关。

一般来说,表面张力越大,水的蒸发速率就越慢。

热导率则是指材料对热的传导程度,与水的温度变化以及热量传递的速度有关。

在计算循环水蒸发量时,需要考虑水的表面张力和热导率对蒸发速率的影响。

根据上述因素,可以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循环水蒸发量。

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基于质量平衡的计算方法。

通过测量循环水系统进出口水量和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利用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出循环水蒸发量。

另一种计算方法是基于热平衡的计算方法,通过测量循环水系统进出口水量和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参数,利用热平衡原理计算出循环水蒸发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蒸发量计算
水蒸发量的计算公式通常为:水分蒸发量=水面上升的水位×水面积×水的蒸发热。

其中,水面上升的水位可以用水位计或量杯等工具进行测量,水面积可通过测量水体的长、宽和深度并进行计算,水的蒸发热一般取为每千克水蒸发需要消耗的热量,约为2.45×10^6J。

此外,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选择增加水表面的空气流速以及增加水的面积,就能够增加蒸发量。

例如,通过风扇不停地吹,且换个直径很大的水盆就可以起到一定的加湿效果。

请注意,具体的计算方法和数据可能因具体条件和需求而有所不同,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人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