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水池蒸发量计算

合集下载

二建池内注水计算

二建池内注水计算

二建池内注水计算
试验准备→水池注水→水池内水位观测→蒸发量测定→整理试验结论
1.池内注水
(1)向池内注水宜分3次进行,每次注水为设计水深的1/3。

(2)注水时水位上升速度不宜超过2m/d。

相邻两次注水的间隔时间不应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测读24h的水位下降值,计算渗水量。

在注水过程中和注水以后,应对池体作外观检查。

当发现渗水量或沉降量过大时,应停止注水。

(4)当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执行。

2.水位观测
(1)利用水位标尺测针观测、记录注水时的水位值。

(2)注水至设计水深进行水量测定时,应采用水位测针测定水位。

(3)注水至设计水深24h后,开始测读水位测针的初读数。

(4)测读水位的初读数与末读数之间的间隔时间应不少于24h。

(5)测定时间必须连续。

3.蒸发量测定
(1)池体有盖时可不测,蒸发量忽略不计。

(2)池体无盖时,须作蒸发量测定。

(3)每次测定水池中水位时,同时测定水箱中蒸发量水位。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是计算在特定条件下水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水分量的数学公式。

准确计算水的蒸发量对于各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气象学、环境科学、工程领域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的原理、参数及其应用。

一、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的原理: 水的蒸发是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其速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以及液态水表面的面积等。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基于这些因素,通过数学模型将它们综合考虑,提供了准确的蒸发量计算结果。

二、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的参数: 1. 温度(T): 温度是水的蒸发过程中最基本的参数。

通常以摄氏度(℃)作为衡量温度的单位。

2. 相对湿度(RH): 相对湿度衡量了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饱和程度。

它是以百分比表示的,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与该温度下最大可能的水蒸气含量之间的比例。

3. 风速(V): 风速表示空气的运动速度。

它是以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作为衡量风速的单位。

4. 液态水表面积(A): 液态水表面积表示水的接触面积,影响蒸发速率。

单位可以是平方米(m²)。

根据以上参数,我们可以利用下述公式计算水的蒸发量(E):E = [C × A × (Pw - Pa)] / ∆t - C 是蒸发系数(evaporation coefficient),用于考虑量纲和单位之间的换算,它的值通常是 1; - Pw 是饱和水蒸气压(saturated water vapor pressure),可以根据温度在相关的气象数据库中查询得到; - Pa 是实际水蒸气压(actual water vapor pressure),可以由相对湿度转换得到;- ∆t 是时间间隔,以小时(h)为单位。

四、例子说明: 假设有一个 1 平方米的水槽受到25℃的空气环境,相对湿度为60%,风速为 2 m/s。

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

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

冷却塔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总冷却循环水量的蒸发量=E + C☆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调节学E=72 × Q × ( X1 – X2)=L ×△t /600E : 蒸发量kg/hQ : 风量CMMX1 : 入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X2 : 出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t : 冷却水出入口的温度差℃L : 循环水量kg/h§局部蒸发量C这是由冷却水塔本身结构上所引起。

当冷却循环水的压力<相同条件下水的蒸发压力,冷却循环水的系统会有闪烁(flash)发生,造成局部蒸发现象(cavitation),这种蒸发量通常仅为冷却循环水量的0.1%以下。

在计算局部蒸发量C 时,我们均假设局部蒸发量C 占全部冷却循环水量的0.1%。

凉水塔补水=蒸发量+排污量+飘散损失+泄漏一般凉水塔内水份的蒸发量不大,约为进水量的1~2.5%.1、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总冷却循环水量的蒸发量=E + C☆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调节学E=72 × Q × ( X1 – X2)=L ×△t /600E : 蒸发量kg/hQ : 风量CMMX1 : 入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X2 : 出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t : 冷却水出入口的温度差℃L : 循环水量kg/h§局部蒸发量C这是由冷却水塔本身结构上所引起。

当冷却循环水的压力<相同条件下水的蒸发压力,冷却循环水的系统会有闪烁(flash)发生,造成局部蒸发现象(cavitation),这种蒸发量通常仅为冷却循环水量的0.1%以下。

在计算局部蒸发量C 时,我们均假设局部蒸发量C 占全部冷却循环水量的0.1%。

2、排污量: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浓缩倍数,来确定排放周期。

游泳池相关的计算公式

游泳池相关的计算公式

游泳池相关的计算公式1、室内游泳池的除湿量计算池区蒸发量:L W=(0.0174V f+0.0229)(P b-P q)×F池×760÷B式中:L W—泳池水面蒸发量kg/hrV f—游泳池池面风速0.3m/sF池—室内泳池水面面积m2P b—26℃水面温度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25.5mmHg P q—28℃泳池空间空气的水蒸气分压18.1mmHgB—当地大气压力765mmHg池区服务人数:n=F池÷S人式中:n—泳池综合服务人数F池—泳池面积m2S人—人均占有面积6m2/人人体散湿量:L人=0.01nn’g式中:L人—人体散湿量kg/hrn—泳池综合服务人数n’—群体系数(0.92)g—单人体散湿量(120 kg/hr新风量:Q新=10 L/s.人×n÷1000 m3/s式中:人均新风需求量—10升/秒夏季新风量最大增湿量:L新=(dw-dn)×Q新×ρkg/hr式中:dw—夏季室外空气含湿量取19.2g/kg干空气Dn—室内空气含湿量取15.1g/kg干空气ρ—为空气密度1.15kg/m3(夏季室外33.5℃,相对湿度65%)夏季泳池最大湿负荷=L W+L人+L新(kg/hr)(37.9kg/hr)2、夏季制冷冷负荷计算室内面积m2,冷负荷取180w/m2Q冷=室内面积m×冷负荷w/m2÷1000 kw(98.5kw)3、冬季采暖热负荷计算室内面积m2,热负荷取130w/m2Q暖=室内面积m×热负荷w/m2÷1000 kw(71.1kw)4、通风量计算按设计规范,室内的换风次数每小时为8~10次,取8次,室内面积为m2,高度为m泳池室内通风量为=室内面积m2×高度m×8次/hr=m3/hr (21005m3/hr)5、除湿设备选型泳池首次加热量计算:Q=泳池体积m3×1000×(泳池水温℃-冬季冷水温度℃)÷860kcal×1.2倍(加热过程中的热散失)÷48小时(加温时间)(单位:KW)泳池表面蒸发流失的热量Q蒸=av×(0.229+0.174)×V f×(Pb―Pq)×A×760÷B (单位:KJ/H)式中:a—4.187KJ/kg. ℃V—581.4V f—游泳池池面风速1.0m/sP b—28℃水面温度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28.3mmHgP q—26℃泳池空间空气的水蒸气分压16mmHgB—当地大气压力760mmHg÷1006百Pa÷3600 (单位:KW)表面蒸发热量泳池底部及池壁传热流失的热量Q流=F池底×F池壁×(28℃―4℃)×q式中:F池底—泳池底面积m2F池壁—泳池壁面积m2q —单位面积的传热流失量2.2w/m2淋浴用水加热量计算Q h=q h×(t r―t l) ×ρr×n o×b×C÷3600式中:Q h——设计小时耗热量(kj/h);q h——卫生器具热水的小时用水定额(L/h),按本规范表5.1.1-2采用;C——水的比热C=4.187(kJ/kg.℃);t r——热水温度tr=60(℃);t l——冷水温度,按本规范表5.1.4选用;ρr——热水密度(kg/L)n o——同类型卫生器具数量;b——卫生器具的同时使用百分数:住宅、旅馆,医院、疗养院病房,卫生间内浴盆或淋浴器可按70%~100%计, 其他器具不计, 但定时连续供水时间应大于等于2h。

蒸发量的计算范文

蒸发量的计算范文

蒸发量的计算范文1.罩式蒸发计算法罩式蒸发计算法是通过罩子的蒸发来计算蒸发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将一个罩子放置在待测量液体的容器上,并确保罩子与容器的边缘紧密贴合,以防止气体泄漏。

-在容器内注入一定量的待测液体。

-将罩子放置在容器上,然后等待一段时间,通常是24小时。

-24小时后,取下罩子,测量罩子上的液体量差。

2.风速法风速法是通过测量蒸发表面上的风速来计算蒸发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在待测面上放置一个蒸发器,并测量蒸发表面上的风速。

可以使用风速计或其他风速测量仪器来进行测量。

-记录一定时间内的风速,例如1小时。

-根据测量的风速值和所记录的时间,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蒸发量。

3.赛默风箱法赛默风箱法是一种简便的蒸发量计算方法,适用于各类容器。

具体步骤如下:-将待测容器放置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将封闭环境中的风速调节到一个特定的数值,例如1米/秒。

-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小时),测量环境中的湿度变化,可以使用湿度计等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根据湿度变化值,结合环境的风速和时间,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蒸发量。

-温度:温度对蒸发量有很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温度越高,蒸发量也越大。

-湿度:湿度也是影响蒸发量的重要因素。

湿度越高,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也越大,蒸发速度会相对较慢。

-风速:风速对蒸发量的影响也较大。

风速越大,蒸发速度也会相应加快。

-液体特性:不同的液体具有不同的蒸发特性。

例如,表面张力越小的液体,蒸发速度通常也会越快。

总之,蒸发量的计算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进行蒸发量计算时,需要考虑到环境条件、液体特性以及所需的精度等因素。

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

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

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冷却塔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总冷却循环水量的蒸发量=E + C☆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调节学E=72 × Q × ( X1 – X2)=L ×△t /600E : 蒸发量kg/hQ : 风量CMMX1 : 入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X2 : 出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t : 冷却水出入口的温度差℃L : 循环水量kg/h§局部蒸发量C这是由冷却水塔本身结构上所引起。

当冷却循环水的压力<相同条件下水的蒸发压力,冷却循环水的系统会有闪烁(flash)发生,造成局部蒸发现象(cavitation),这种蒸发量通常仅为冷却循环水量的0.1%以下。

在计算局部蒸发量C 时,我们均假设局部蒸发量 C 占全部冷却循环水量的0.1%。

凉水塔补水=蒸发量+排污量+飘散损失+泄漏一般凉水塔内水份的蒸发量不大,约为进水量的1~2.5%.1、蒸发量计算的基础知识总冷却循环水量的蒸发量=E + C☆基础热力学☆基础空气调节学E=72 × Q × ( X1 – X2)=L ×△t /600E : 蒸发量kg/hQ : 风量CMMX1 : 入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X2 : 出口空气的绝对湿度kg/kg (absolute humidity)△t : 冷却水出入口的温度差℃L : 循环水量kg/h§局部蒸发量C这是由冷却水塔本身结构上所引起。

当冷却循环水的压力<相同条件下水的蒸发压力,冷却循环水的系统会有闪烁(flash)发生,造成局部蒸发现象(cavitation),这种蒸发量通常仅为冷却循环水量的0.1%以下。

在计算局部蒸发量C 时,我们均假设局部蒸发量 C 占全部冷却循环水量的0.1%。

2、排污量:根据水质情况确定浓缩倍数,来确定排放周期。

游泳池相关的计算公式

游泳池相关的计算公式

游泳池相关的计算公式1、室内游泳池的除湿量计算池区蒸发量:L W=(0.0174V f+0.0229)(P b-P q)×F池×760÷B式中:L W—泳池水面蒸发量kg/hrV f—游泳池池面风速0.3m/sF池—室内泳池水面面积m2P b—26℃水面温度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25.5mmHgP q—28℃泳池空间空气的水蒸气分压18.1mmHgB—当地大气压力765mmHg池区服务人数:n=F池÷S人式中:n—泳池综合服务人数F池—泳池面积m2S人—人均占有面积6m2/人人体散湿量:L人=0.01nn’g式中:L人—人体散湿量kg/hrn—泳池综合服务人数n’—群体系数(0.92)g—单人体散湿量(120 kg/hr新风量:Q新=10 L/s.人×n÷1000 m3/s式中:人均新风需求量—10升/秒夏季新风量最大增湿量:L新=(dw-dn)×Q新×ρkg/hr式中:dw—夏季室外空气含湿量取19.2g/kg干空气Dn—室内空气含湿量取15.1g/kg干空气ρ—为空气密度1.15kg/m3(夏季室外33.5℃,相对湿度65%)夏季泳池最大湿负荷=L W+L人+L新(kg/hr)(37.9kg/hr)2、夏季制冷冷负荷计算室内面积m2,冷负荷取180w/m2Q冷=室内面积m×冷负荷w/m2÷1000 kw(98.5kw)3、冬季采暖热负荷计算室内面积m2,热负荷取130w/m2Q暖=室内面积m×热负荷w/m2÷1000 kw(71.1kw)4、通风量计算按设计规范,室内的换风次数每小时为8~10次,取8次,室内面积为m2,高度为m泳池室内通风量为=室内面积m2×高度m×8次/hr=m3/hr (21005m3/hr)5、除湿设备选型泳池首次加热量计算:Q=泳池体积m3×1000×(泳池水温℃-冬季冷水温度℃)÷860kcal×1.2倍(加热过程中的热散失)÷48小时(加温时间)(单位:KW)泳池表面蒸发流失的热量Q蒸=av×(0.229+0.174)×V f×(Pb―Pq)×A×760÷B (单位:KJ/H)式中:a—4.187KJ/kg. ℃V—581.4V f—游泳池池面风速1.0m/sP b—28℃水面温度饱和空气的水蒸气分压28.3mmHgP q—26℃泳池空间空气的水蒸气分压16mmHgB —当地大气压力760mmHg÷1006百Pa÷3600 (单位:KW)表面蒸发热量泳池底部及池壁传热流失的热量Q流=F池底×F池壁×(28℃―4℃)×q式中:F池底—泳池底面积m2F池壁—泳池壁面积m2q —单位面积的传热流失量2.2w/m2淋浴用水加热量计算Q h=q h×(t r―t l) ×ρr×n o×b×C÷3600式中:Q h——设计小时耗热量(kj/h);q h——卫生器具热水的小时用水定额(L/h),按本规范表5.1.1-2采用;C——水的比热C=4.187(kJ/kg.℃);t r——热水温度tr=60(℃);t l——冷水温度,按本规范表5.1.4选用;ρr——热水密度(kg/L)n o——同类型卫生器具数量;b——卫生器具的同时使用百分数:住宅、旅馆,医院、疗养院病房,卫生间内浴盆或淋浴器可按70%~100%计, 其他器具不计, 但定时连续供水时间应大于等于2h。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量的计算
蒸发量用重量M(Kg)来标度
供热量Q(J)由温升热与气化潜热两部分组成。

1.温升热量Q1(J):
温升热与蒸发介质的热容和蒸发介质的温升成正比,即:
Q=C×M×ΔT;ΔT=T2-T1 热容C:J/Kg.℃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公式,用于计算温升热量,液体的饱和压力随温度的提高而上升至液体表面上方压力时开始蒸发。

2.蒸发潜热Q2(J)为:
Q2=M×ΔH
ΔH:液体的蒸发焓(汽化热)J/Kg
3.总供热量Q=Q1+Q2
蒸发的速度主要决定于蒸发物体表面空气的水蒸气饱和度。

饱和度越低则蒸发速度越快。

饱和度达到100%时则停止蒸发。

风可将蒸发物表面饱和度较高的空气吹走,换为饱和度较低的空气,所以提高蒸发速度。

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蒸发量越大。

风速大时蒸发量也大
如何计算循环水的蒸发量
E=RR*Delta T*( 循环水系统的循环水量
delta T温差
( 参数,可以根据季节在到之间选。

水的蒸发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一方面,水表面处的水分子由于热运动,会飞离水面,而水面上方水蒸气中的水分子,也要飞回水面。

如果飞出去的水分子数大于飞回来的水分子数,宏观上表现为水在蒸发,如果单位时间内飞出去的水分子数小于飞回来的水分子数,宏观上表现为水蒸气在液化。

单位时间内飞回来的水分子数量决定于水面上方水蒸汽的压强--蒸汽压。

蒸汽压越大,单位时间内飞回来的水分子数越多。

水蒸气的饱和度越大,蒸汽压就越大,所以,水就越不容易蒸发。

水池散热热计算

水池散热热计算

一事故水池散热量计算
1、蒸发散热量
Q蒸发 = α• у ( 0.0174vf + 0.0229 ) (Pb - Pq) A(760/B)
=6031583.46kJ/h
Q蒸发—— 水池表面蒸发损失的热量( kJ/h )
α— 热量换算系数, α = 4.1868 /kcal ;
у— 与水池水温相等的饱和蒸汽的蒸发汽化潜热( kcal/kg );2423(取水池水温30℃)
vf ——水池水面上的风速( m/s ),一般按下列规定采用:室内水池 vf = 0.2~0.5 m/s ;露天水池 vf = 2~3 m/s ;取vf=2 Pb—— 与水池水温相等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 mmHg ); 31.87(取水池水温30℃)
Pq——水池的环境空气的水蒸汽压力( mmHg );15.6(平均环境气温取28℃)
A——水池的水表面面积( m2 )600计算事故水池面积得
B——当地的大气压力( mmHg )720(奎屯年平均气压)
2、表面、池底、池壁等的散热量
Q其它=Q蒸发 *0.2=1206317kJ/h
事故水池散热量Q1=7237900.16kJ/h
二需要降低的热量计算
每小时最大进水量150000kg/h
进水平均温度60℃
将以上废水温度降低至30℃
需要散热量Q2=18900000kJ/h
Q1/Q2=0.38
结论:事故水池散热量小于需要散热量,因此仅利用事故水池降温是不足够的!。

蒸发量计算公式

蒸发量计算公式

蒸发量计算公式
蒸发量计算公式
蒸发量计算公式是评估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气候环境中水分的循环、热量的传递和能量的转化。

在气候变化中,蒸发量代表了水在气候系统中的流动,它可以提供有关水汽的量化信息,并且可以用来衡量气象和气候条件的演变。

蒸发量的计算公式是:蒸发量(mm/day)=降水量(mm/day)+水汽通量(mm/day),其中,降水量是指地面降水量,水汽通量是指大气层中水汽传输的量。

蒸发量的计算是基于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因此,蒸发量的计算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温、湿度、风速等。

气温的升高会增加蒸发量,而湿度的降低会减少蒸发量。

风速的加快也会增加蒸发量,因为风会带走地面的水分,使之进入大气层,从而增加蒸发量。

蒸发量的计算也受到气象要素的影响,如辐射、沙尘暴以及湿气,在这些要素的作用下,蒸发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蒸发量的计算可以提供有关水汽的量化信息,从而为气候变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的趋势,从而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一)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一)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一)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水的蒸发量。

水的蒸发量可以通过多种计算公式来获得,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公式及其解释说明。

1. 根据湿度和温度计算蒸发量在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计算公式来估计水的蒸发量:E=C⋅(e饱和−e)其中: - E为水的蒸发量 - C为蒸发系数,代表了湿度和温度对蒸发量的影响 - e饱和为环境中的水蒸气饱和压力 - e为环境中的实际水蒸气压力示例:假设环境中的湿度为40%,温度为25℃,蒸发系数为。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水的蒸发量如下:E=⋅(e饱和−e)经过实测得到环境中的水蒸气压力e为 kPa,根据温度和湿度表可查得e饱和为 3 kPa。

将这些数值代入计算公式,可得:E=⋅(3−)=⋅= kPa因此,在该湿度和温度条件下,水的蒸发量为 kPa。

2. 根据空气速度计算蒸发量如果我们知道了空气的流速和水的表面积,我们可以使用以下的计算公式来计算水的蒸发量:E=A⋅v⋅(e饱和−e)其中: - E为水的蒸发量 - A为水的表面积 - v为空气的流速 - e饱和为环境中的水蒸气饱和压力 - e为环境中的实际水蒸气压力示例:假设水的表面积为 10 m2,空气的流速为 2 m/s,蒸发系数为。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水的蒸发量如下:E=10⋅2⋅(e饱和−e)经过实测得到环境中的水蒸气压力e为 kPa,根据温度和湿度表可查得e饱和为 kPa。

将这些数值代入计算公式,可得:E=10⋅2⋅(−)=20⋅=14 kPa因此,在该空气流速和湿度条件下,水的蒸发量为 14 kPa。

总结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常用的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及其使用方法。

这些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选择和应用,帮助我们计算出水的蒸发量,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液体蒸发量的计算

液体蒸发量的计算

液体蒸发量的计算液体蒸发量的计算本计算方法适用于硫酸的酸液蒸发量的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Gz=M (0.000352+0.000786V)P·F式中,Gz——液体的蒸发量,kg/h;M ——液体的分子量,98;V ——蒸发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速,m/s,以实测数据为准,无条件实测时,一般可取0.2-0.5,取0.35;P——相应于液体温度下的空气中的蒸气分压力,mmHg。

当液体重量浓度高于10%时,可查表5-150。

25度取23.756 mmHgF——液体蒸发面的表面积,m3。

(取0.25m 开口直径,一个罐开口)表5-150 溶液蒸气压(mmHg)44 756 442 .2025. 55. 112 518 209 324 .5126. 58. 118 231 739 .0428. 3671 123 987 349 .80 .96 214 .17)*23.756*0.049=0.071kg/h,考虑 2 个罐同时打开情况,0.143 kg/h发烟硫酸是浓度超过100%的硫酸,也就是它含有游离的三氧化硫气体.该液体在敞开状态时,由于三氧化硫气体的逸出,三氧化硫气体与空气中的水分有很强的结合性,形成白色酸雾,好象冒烟一样,故称发烟硫酸.浓硫酸一般指浓度大于75%的硫酸。

两者环境影响截然不同,普通硫酸是随水蒸气挥发产生的污染。

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N18218-2009发烟硫酸量大于100 吨就构成重大危险源,三氧化硫大于75 吨就重大危险源,而普酸数量再多也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三氧化硫生产场所30 吨,贮存场所75 吨为临界量。

硫酸厂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公式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公式

循环水蒸发量计算公式循环水蒸发量是指,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从水面蒸发的水量。

它是评估水资源的重要参数,也是农业、工业和环境管理等领域中水资源可利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循环水蒸发量的计算公式基于能量平衡原理。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循环水蒸发量的计算公式。

循环水蒸发量= K(S-Ra)×(1 + a(T-Ta))公式中,K:蒸发系数,反映当地水面水蒸发的强弱程度。

S:水面水蒸发速率Ra:空气质量耐受力,即受蒸发条件影响的空气能得到多少水分a:水汽压饱和度斜率T:水面或空气温度,℃Ta:空气绝对湿度,即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kg/m3下面分别解释一下公式中各个参数的含义:1. 蒸发系数 K蒸发系数是指某一地区水面水蒸发速率与当地气象因素等综合影响下的水面水蒸发速率之比。

单位为毫米每小时。

通常情况下,蒸发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5-1.5。

在实际测量中,蒸发系数的值取决于某一特定地区的气象条件、水面特性、周围环境及表面不规则度等多个因素。

2. 水面水蒸发速率 S水面水蒸发速率是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从水面蒸发的水量。

它受水面特性、水质、周围环境、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水面水蒸发速率可以通过采用蒸发皿、天平、蒸发箱、辐射计、气压式喷雾量器等设备进行测量得到。

3. 空气质量耐受力 Ra空气质量耐受力是指空气中可以容纳多少水分,它是衡量当地气象环境影响水面蒸发量的主要参数。

空气质量耐受力受到气压、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素的影响。

4. 水汽压饱和度斜率 a水汽压饱和度斜率是指在某一温度下水蒸气压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速率。

它反映了水汽的饱和程度。

5. 水面或空气温度 T水面或空气温度是指在某一时刻水面或空气的温度。

它是影响水面蒸发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面或空气温度通过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等仪器进行测量。

6. 空气绝对湿度 Ta空气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

它是影响水面蒸发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

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1.群体蒸发法群体蒸发法是一种通过容器内水的质量变化来估算水蒸发量的方法。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称重精确的容器,并称量容器的质量。

然后,将容器中放入一定量的水,并再次称量容器的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容器放置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再次称量容器的质量。

水的蒸发量即为容器质量的变化量。

2.室外试验法室外试验法是一种通过在室外场地设置试验设备来观测和记录水蒸发量的方法。

具体实施时,我们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场地,在该场地上设置一个恒温水槽,并向水槽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水槽上方设置一个盖板,盖板上有一个天平,用于称量盖板的质量。

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我们记录盖板的质量的变化,变化量即为水的蒸发量。

3.修正余量法修正余量法是一种通过估算水的损失量来计算水蒸发量的方法。

具体实施时,首先,我们将一定量的水加在容器中,然后盖紧容器,让其在一定时间内自然放置。

紧接着,我们再次打开容器,如果容器内有水滴或水汽,我们需要将水滴或水汽擦干,并再次称量容器的质量。

损失的质量即为水的蒸发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计算方法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

为了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控制环境条件的稳定性,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并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除了以上介绍的方法,还有一些更精确的方法可以计算水蒸发量,如质量平衡法、能量平衡法、湿度灯法等。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更复杂的设备和实验条件,并在科学实验中得到应用。

总结起来,水的蒸发量是指水分子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数量。

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计算水的蒸发量。

这些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控制好实验条件,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循环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

循环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

循环水的蒸发量计算公式
循环水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水源,其通过循环系统循环利用水资源,对于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和降低生产成本都有重要意义。

然而,循环水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其含有的杂质和微生物会逐渐堆积,导致水质下降,影响生产效率和用水质量。

因此,需要定期补充水源和进行蒸发补水,以保持循环水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

循环水的蒸发量是补充水源的重要参数,也是判断循环水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的重要指标。

蒸发量的计算公式为:蒸发量=蒸发量系数×环境温度×表面积,其中蒸发量系数是由环境湿度、流速、气流速度等多种因素决定的,而环境温度和表面积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数据。

对于工业生产中使用的循环水系统,其蒸发量系数一般为0.2-0.8mm/h,而环境温度一般在20-40℃之间,表面积则根据循环水箱的大小和形状而有所变化。

因此,可以通过监控环境温度和循环水箱表面积的大小,来计算循环水的蒸发量,从而进行补充。

同时,在循环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对循环水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水质符合要求,及时调整循环水的pH值、硬度、氧化还原电位等指标,维持水质的稳定性。

2.定期清洗循环水箱、管道和设备,清除污垢和微生物,避免水质污染和系统故障。

3.合理调整循环水的流速和气流速度,确保水体充分混合,避免死角产生,从而达到更好的循环效果和降低蒸发量。

4.在循环水系统中添加适量的消泡剂和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降低蒸发量和杀灭水中的有害微生物,提高循环水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总之,在循环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对循环水进行全面规范的管理,既保证生产运行的正常,也保障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建水池蒸发量计算

二建水池蒸发量计算

二建水池蒸发量计算水池是一种常见的水源储备和灌溉系统,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和水源供应情况,水池的设计和计算也会有所不同。

在二级建造师考试中,关于水池的蒸发量计算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题型,下面将详细介绍水池蒸发量计算的基本方法和相关知识。

一、蒸发量的定义和影响因素蒸发是指液体表面的分子吸热变化为气态的过程,当液体表面的分子能量大于液体分子间的吸引力时,分子就会跃出液面形成气体,这个过程就是蒸发。

在自然界中,水的蒸发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温度: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能量越大,越容易蒸发。

2.湿度:湿度越低,蒸发的速度越快。

3.风速:风能带走水面上的水蒸气,增加了蒸发速度。

4.水面面积:水面面积越大,蒸发量越大。

5.水质:水质的含盐量越高,蒸发的速度越慢。

二、水池蒸发量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水池设计和使用要求,蒸发量的计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标准蒸发量法标准蒸发量法是根据其中一特定地区和特定时期的蒸发实测资料得到的其中一特定地区和特定时期的水面蒸发情况。

将所测得的标准蒸发量与实际水体面积相乘即可得到实际蒸发量。

2.调节系数法调节系数法是根据气候因素、水池水质、水体使用情况等因素对标准蒸发量进行修正。

通过观测和统计一定时期内的实际蒸发量和标准蒸发量的关系,得出一个修正系数,将标准蒸发量乘以该系数得到实际蒸发量。

3.相似法相似法是通过在实验室里建立类似水池的实验模型,以研究材料、形状、尺寸、环境因素等对水池蒸发量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根据实际水池的材料、形状、尺寸等情况,利用这个数学模型计算实际蒸发量。

三、水池蒸发量计算实例下面以标准蒸发量法为例,进行具体的计算实例。

假设水池的标准蒸发量为2.5毫米/天,实际水体面积为1000平方米,计算该水池的实际蒸发量。

解题步骤:步骤一:计算标准蒸发量标准蒸发量为2.5毫米/天。

步骤二:计算实际蒸发量实际蒸发量=标准蒸发量×水体面积实际蒸发量=2.5毫米/天×1000平方米实际蒸发量=2500毫米/天所以,该水池的实际蒸发量为2500毫米/天。

蒸发量的计算之欧阳主创编

蒸发量的计算之欧阳主创编

蒸发量的计算蒸发量用重量M(Kg)来标度供热量Q(J)由温升热与气化潜热两部分组成。

1.温升热量Q1(J):温升热与蒸发介质的热容和蒸发介质的温升成正比,即:Q=C×M×ΔT;ΔT=T2-T1 热容C:J/Kg.℃这是个非常简单的公式,用于计算温升热量,液体的饱和压力随温度的提高而上升至液体表面上方压力时开始蒸发。

2.蒸发潜热Q2(J)为:Q2=M×ΔHΔH:液体的蒸发焓(汽化热)J/Kg3.总供热量Q=Q1+Q2蒸发的速度主要决定于蒸发物体表面空气的水蒸气饱和度。

饱和度越低则蒸发速度越快。

饱和度达到100%时则停止蒸发。

风可将蒸发物表面饱和度较高的空气吹走,换为饱和度较低的空气,所以提高蒸发速度。

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蒸发量越大。

风速大时蒸发量也大如何计算循环水的蒸发量E=RR*Delta T*( 0.0013-0.0015)RR循环水系统的循环水量delta T温差( 0.0013-0.0015) 参数,可以根据季节在0.0013到0.0015之间选。

水的蒸发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一方面,水表面处的水分子由于热运动,会飞离水面,而水面上方水蒸气中的水分子,也要飞回水面。

如果飞出去的水分子数大于飞回来的水分子数,宏观上表现为水在蒸发,如果单位时间内飞出去的水分子数小于飞回来的水分子数,宏观上表现为水蒸气在液化。

单位时间内飞回来的水分子数量决定于水面上方水蒸汽的压强--蒸汽压。

蒸汽压越大,单位时间内飞回来的水分子数越多。

水蒸气的饱和度越大,蒸汽压就越大,所以,水就越不容易蒸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建水池蒸发量计算
水池表面蒸发量计算公式:
H:表面蒸发损失[L、(d·m)]
Pm:按水池表面温度计算的饱和蒸气压(Pa)
Vm:日平均风速(m、)
在计算月平均蒸发损失时,应将式中Pm、P、Vm分别以日均值代入,并将计算结果乘以30。

注: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水面或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分别用不同的蒸发器测定。

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

扩展资料:
水池蒸发量的测量方法:
测量蒸发的仪器常用的有小型蒸发器、大型蒸发桶和蒸发皿等几种。

小型蒸发器是口径为20厘米,高约10厘米的金属的圆盆,盆口成刀刃状,为防止鸟兽饮水,器口上部套一个向外张成喇叭状的金属丝网圈。

测量时,将仪器放在架子上,器口离地70厘米,每日放入定量清水,隔24小时后,用量杯测量剩余水量,所减少的水量即为蒸发量。

大型蒸发桶是一个器口面积为0。

3平方米的圆柱形桶,桶底中心装一直管,直管上端装有测针座和水面指示针,桶体埋入地中,桶口略高于
地面。

每天20时观测,将测针插入测针座,读取水面高度,根据每天水位变化与降水量计算蒸发量。

每天向蒸发皿中加进2厘米深的水层,晚上把余水倒进量杯,量出剩余水深。

把20厘米减去剩余水深就是当天的蒸发量。

如果当天有雨,余水中还要扣除当天的降水量。

这就是蒸发皿的直径和离地面高度都要和雨量筒一致的原因。

否则,两者就不能简单相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