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手厥阴心包经及其腧穴

急救穴:休克 为针麻、镇痛常用穴之一。
大陵 输穴 原穴
定位: 腕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 肌腱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胸肋痛; 胃痛,呕吐; 腕臂痛。 操作: 直刺0.3至0.5寸
劳宫 荥穴
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主治: 心痛,心悸。 操作: 直刺0.3~0.5寸,局部胀痛。
中冲 井穴
定位: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主治:
心痛,昏迷。 舌强肿痛。 热病,中暑,昏厥。 小儿夜啼。
操作: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手少阴心经小结
取穴要点: 主要掌握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腱解剖标志。
手少阴心经的穴位有天池,天泉,曲 泽(合),间使(经),内关(络), 大陵(原),劳宫(荥),中冲(井) 等共九个穴位
主要病候: 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
热等症。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 他病证 。
络脉循行及其病候: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两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 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烦心。取之两筋间也。
曲泽
定位:
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泄泻、热 病、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8~1寸,或用三棱针刺血;
间使 经穴
定位:
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腱 之间。
主治:
心痛,心悸。 胃痛,呕吐。 热病,疟疾。 癫狂痫。 臂痛。
手少阴心经教学课件

起于腋窝的极泉穴→上
肢内侧后缘→止于小指桡侧 端少冲穴(交小肠经)
2、体内联系:
属心,络小肠。 并与肺、咽喉、眼有联系。
二)主要病候:
①心痛 咽干
②手心发热 ③经脉所过部位病变
口渴
目黄
三)常用腧穴:(本经共9穴)
• 1、极泉
定位:腋窝正中,腋动 脉搏动处。 主治:①上肢瘫痪 肩臂痛 胁肋疼痛 ②瘰疬 刺灸:避开腋动脉, 直刺或斜刺 0.3~0.5寸.可灸 功效:活血通脉 清心除烦
手少阴心经
The Heart Meridian of Hand-Shaoyin
目的要求
• 1.掌握手少阴心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
络关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 述的常用穴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 方法。
•
2.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 3.了解其余穴位的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经脉循行:
1、体表路线:
2、少海 (合穴)
定位:屈肘,当肘横纹尺 侧端与肱骨内上髁 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①手臂挛痛 腋胁痛 ②心痛,癔病 ③瘰疬 刺灸:直刺0· 5~1寸。 可灸 功效:清心开窍安神; 活血通脉散滞。
3通里
4阴郄
5神门
(络穴) (郄穴) (输穴、原穴) 定位: 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腕横纹上1寸 腕横纹上0.5寸 腕横纹尺侧端 主治: ①心悸 怔忡 心痛 心烦 共性 ②健忘 失眠 癫狂痫 ③腕臂痛 ④暴喑 哑症 ④吐血 衄血 ④胸胁痛 舌强不语 骨蒸盗汗 刺灸: 直刺0· 3~0· 5寸。可灸
3.2 手少阴心经穴

第二节手少阴心经穴Points of Heart Meridian of Hand—Shaoyin,HT,经脉循行开始于心中,出属心系,向下穿过膈肌,联络小肠。
其支脉,从心系向上,沿咽喉至目系。
其直行主干,从心系上行于肺,再向下浅出腋下,沿上肢内侧后缘,进入掌内小指挠侧末端。
联系脏腑器官心、心系、小肠、肺、目系、喉咙。
本经腧穴,起于极泉,止于少冲,左右各9个穴位(图3—2—1)。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极泉HT1[定位] 正坐或仰卧位,上臂外展,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图3—2—2)。
{局部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臂丛,腋动脉、腋静脉-背阔肌腱-大圆肌。
浅层有肋间臂神经分布。
深层有挠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腋动、静脉。
{刺灸法] 避开动脉,直刺0.2-0.3寸;可灸。
[主治}胁肋疼痛,肘臂冷痛,四肢不举;胸闷,气短,心痛,心悸;心悲不乐,目肋间神经痛,颈淋巴结核。
[配伍}1.配太渊、天突,有滋阴清肺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干,咽喉肿痛。
2.配神门、内关、心俞,有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冠心病。
3.配侠白,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肘臂冷痛。
[文献摘要}1.《铜人》:治心痛干呕,四肢不收。
2.《大成》:主目黄,胁下满痛,悲愁不乐。
3.《循经》:肩膊不举,马刀挟瘿。
[研究进展}1.落枕用按压弹拨极泉穴,使患者右手指有触电感,每次按压5分钟。
2.腋臭快速针刺患侧极泉和阿是穴(极泉穴上下各1.5寸),用泻法,留针30分钟。
2.青灵HT2[定位}正坐或仰卧位,举臂,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图3—2—2)。
[局部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臂内侧肌间隔与肱肌。
浅层布有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
深层有肱动、静脉,正中神经,尺神经,尺侧上副动、静脉和肱三头肌。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3.20--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

攒竹 Cuanzhu BL2
定位: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 作用:祛风明目。 主治:前额痛,眉棱骨痛,目眩,视物不明,目
赤肿痛,近视,口眼歪斜,眼睑瞤动。
应用: 目赤肿痛、流泪配太阳、太冲。 视物不明配光明、养老。 前头痛,三叉神经痛(第一支)配阳白。 眉棱骨痛。 眼睑下垂配鱼腰、丝竹空。 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配四白。
操作:直刺0.2~0.5寸。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小指尺侧端,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经肩, 绕肩胛,上颜面,过目外眦至耳屏前。支脉从颧部至 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体内:络心,属小肠。 联系的脏腑器官包括小肠、心、胃、咽、目、耳、鼻。
它是唯一的一条既到达目内眦(睛明穴),又到达目外 眦(瞳子髎)的经脉。
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宁心安神,宽胸降气。 主治:癫狂,痫证,惊悸,失眠,健忘,心烦,心痛,
咳嗽,吐血,梦遗,胸背痛。 应用:失眠配内关、神门;
痫证配肝俞、丰隆; 心痛、惊悸配巨阙、内关。 操作:斜刺0.5~0.8寸。 备考:心脏背俞穴。
肝俞 Gānshū BL18
定位: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肠鸣,胸胁痛。 应用:胃脘痛配内关、梁丘。
完谷不化配中脘、足三里。 疳积配四缝。 操作:向下或向内斜刺0.5~0.8寸。 备考:胃腑背俞穴。
肾俞 Shenshu BL23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肋弓下缘平第二腰椎。 作用:补肾壮腰。 主治:遗精,阳萎,早泄,不育,不孕,,月经
不调,白带,遗尿,小便不利,水肿,头昏, 耳鸣,耳聋,腰背酸痛。
第七章 手少阴经络与腧穴 --本科《经络输穴学》(十一五)(整理版)

第七章手少阴经络与腧穴本章包括经络和腧穴两部分。
第一节为经络,包括手少阴经脉、手少阴络脉、手少阴经别和手少阴经筋。
经脉分布于腋下、上肢内侧后缘、掌中及手小指桡侧。
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于外部。
第二节为腧穴,首穴是极泉,末穴是少冲,左右各9穴。
第一节手少阴经络手少阴心经在心中与足太阴脾经的支脉衔接,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心系、食管、目系,属心,络小肠,在手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络脉系舌本。
经别走喉咙,出于面,合目内眦。
经筋伏乳里,结胸中,系于脐。
一、手少阴经脉(一)经脉循行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灵枢·经脉》)。
【注释】[1]心系:是指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
主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其功能性联系。
[2]咽:指食管。
[3]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4]太阴、心主:指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
[5]掌后锐骨:指豌豆骨。
[6]掌内后廉:指掌心的后边(尺侧)。
手少阴心经,①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脏的系带(心系),②下过膈肌,络于小肠。
上行支脉,③从心脏的系带部向上,挟食道旁,联结于眼与脑相连的系带(目系)。
外行主干,④从心脏的系带上行至肺,向下出于腋下(极泉),⑤沿上臂内侧后缘,走手太阴、手厥阴经之后(青灵),⑥下向肘内(少海),沿前臂内侧后缘(灵道、通里、阴郄、神门),⑦到掌后豌豆骨部进入掌内后边(少府),沿小指的桡侧出于末端(少冲),接手太阳小肠经。
(二)经脉病候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灵枢·经脉》)。
【注释】[1]嗌:音益。
《说文》:“咽也”。
按:嗌,指咽峡部分,而咽则兼指食管。
[2]臂厥:同肺经注释。
指前臂本经所过处发生气血阻逆的见症。
手少阴心经

4
7.神门 HT7 输穴 原穴 【名解】神,指心神及人身的阳气。门,出入通达之处。道家称目为神门, 名解】 意为穴乃心神出入通达之处。 【定位】正坐,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 定位】 陷处。 【主治】掌中热;心痛,心烦,健忘失眠,怔忡,目黄胁痛,头痛;呕血, 主治】 吐血,大便脓血,痴呆悲哭,癫狂,痫证,失音,喘逆上气。无脉症,神 经衰弱,心绞痛,癔病,舌骨肌麻痹,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 【刺灸法】直刺0.3-0.4寸;可灸。 刺灸法】直刺0.3-0.4寸;可灸。 8.少府 HT8 荥穴 【名解】少,指手少阴心经。府,指府库。少府,古代主收藏的官职名。言 名解】 穴用可以收摄心神也。 【定位】正坐,在手掌面,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图3定位】正坐,在手掌面,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图3 2-4)。 【主治】掌中热,手小指拘挛;心悸,胸痛,痈疡,阴痒,阴挺,阴痛;善 主治】 笑,悲恐善惊。阴道及阴部瘙痒,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癔 病,肋间神经痛,臂神经痛等。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刺灸法】直刺0.2-0.3寸;可灸。 9.少冲 HT9 井穴 【名解】少,指手少阴心经,又指经气幼小及小指而言,冲,要冲。为手少 名解】 阴经经气初出之井穴,又居小指末节之冲要处也。 【定位】正坐,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图3-2-4)。 定位】正坐,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图3 4)。 【主治】臑臂内后廉痛,胸胁痛;心痛心悸;癫狂,热病,中风昏迷。脑出 主治】 血,休克,小儿惊厥,癔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喉炎。 【刺灸法】斜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刺灸法】斜刺0.1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4.灵道 HT4 经穴 【名解】灵,指神灵,性灵。道,大道,道理,通道。指手少阴之心灵,乃人身 名解】 阴阳交会之大道。 【定位】正坐,仰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定位】正坐,仰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图3 (图3-2-3)。 3)。 【主治】肘臂挛急,手麻不仁;心悸怔忡,心痛,头昏目眩;悲恐善笑,暴喑, 主治】 舌强,不语。腕关节炎,尺神经麻痹,急性舌骨肌麻痹或萎缩,癔病,精神分 裂症。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5.通里 HT5 络穴 【名解】 通,通达,通畅。里,邻里。以其能通达手少阴太阳之里。 名解】 【定位】正坐,仰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定位】正坐,仰掌,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 (图3 (图3-2-3)。 3)。 【主治】腕痛指挛;肩臑肘臂内后侧痛,头痛目眩,心悸怔忡,悲恐畏人;暴喑, 主治】 舌强不语,经血过多,崩漏。扁桃体炎,心绞痛,心动过缓,神经衰弱,癔病 性失语,精神分裂症,子宫内膜炎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6.阴郄 HT6 郄穴 【名解】阴,指手少阴经。郄,孔穴的通称,又指郄穴。为手少阴郄之简称。 名解】 【定位】正坐,仰掌,在前臂掌,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图 定位】正坐,仰掌,在前臂掌,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图 3-2-3)。 3)。 【主治】 腕痛;心痛,心悸,惊恐;骨蒸盗汗,吐血,衄血,失语。神经衰弱, 主治】 鼻出血,胃出血,急性舌肌麻痹,子宫内膜炎。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5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针灸学

神志病
外经病
➢不寐,多梦,癫狂, ➢ 肘臂痛,掌心热。 痫证,小儿高热惊 厥。
特殊作用
少海瘰疬。
通里舌强不 语、暴哑。
阴郄急症、 盗汗。
神门失眠。
操作要点
• 极泉避开动脉针刺。
12 34
思考题
患者孙某,女,59岁。
主诉:发作性心悸、憋闷3年,加重1天。
患者3年来,每于劳累及情绪波动时出现心悸、憋闷,可自行缓 解。 西医诊断为冠心病。1天前因收拾房间出现心悸、憋闷加 重,经口服硝酸甘油等略缓解,伴气短乏力,舌质黯,苔薄黄, 脉弦细。
注释
(1)心系——是指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的组织。 (2)(挟)咽——即指咽喉。 (3)目系——指眼球联系于脑的部位。 (4)掌后锐骨——指腕骨之豌豆骨部。
8
白话文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向下通
过横膈,联络小肠。
上行支脉,从心系向上,沿咽
喉至目系。
其直行主干,从心系上行至肺,
再向下浅出腋下,沿上臂内侧 后缘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 缘至掌后腕豆骨部,进入掌内, 沿小指桡侧至末端,与手太阳 小肠经相接。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中医药大学 卢老师 P49
目录
1 案例导入
2 本经循行
3 主要病候
4 主治概要
5 本经腧穴
6
小结
7 思考题
案例分析
患者孙某,女,59岁。 主诉:发作性心悸、憋闷3年,加重1天。 患者3年来,每于劳累及情绪波动时出现心悸、憋闷,可
自行缓解。 西医诊断为冠心病。1天前因收拾房间出现 心悸、憋闷加重,经口服硝酸甘油等略缓解,伴气短乏 力,舌质黯,苔薄黄,脉弦细。 讨论:诊断、治法、处方、操作
5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小结
1.经脉走向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络小肠,上挟咽喉,连
目系。体表路径:从腋窝循 上肢内侧后缘下行,经手掌,至小指桡侧端与手
太阳小肠经相接。 本经腧穴起于极泉,止于少冲,共9穴。 本经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心、小肠、肺、膈、咽、
目。
2.取穴要点 腋窝顶点取极泉。 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中点取少海。 腕横纹尺侧端取神门。 神门上1寸取通里。
神门
HT7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
中。
主治:(1)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失眠, 健忘,癫狂痫。
(2)胸胁痛,掌中热。
应用: 失眠配安眠、三阴交。 癫狂配后溪、冲阳。(《大成》:发狂登高而歌, 弃衣而走:神门、后溪、冲阳) 心痛(心绞痛)配内关、心俞。 惊悸、怔忡配支正。(《大成》:惊悸呕血及怔 忡,神门、支正何堪缺)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 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二)主要病候 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 侧痛,手心发热等症。
(三)主治概要 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 神志病:不寐,健忘,癫狂痫。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手少阴心经腧穴
本经共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 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歌诀: 手少阴心起极泉
1
手第
少 阴 经
八 章
络
与
腧
穴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 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 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 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 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 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 内,出其端。
(一)经脉循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主要病候 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 内侧痛、手心发热等症 • 主治概要 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 痛 神志病:不寐,健忘,癫狂痫 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
手少阴心经所属腧穴
本经共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 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
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 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存。
手少阴心经及其腧穴
The Heart Meridian of Hand-Shaoyin and its Acupoints 中医药学院 黄泳
目的要求
• 掌握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及主治概要
• 掌握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等 穴位的定位
手少阴心经经脉循行
少冲:小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少府(HT8)少冲(HT9)
• 主治 共性 (1)宁心安神:心痛、心悸、惊恐、怔忡 (2)泻热:掌心热、心火下移 (3)通络止痛:胸痛、上肢内后缘疼痛、麻木 特性 少冲(井穴) (1)醒脑开窍:用于急救,中风昏迷、闭证、中暑、 痫证 (2)泻热:咽喉痛 • 操作:直刺,可灸
井穴 少冲
荥穴 少府
输穴 神门
经穴 灵道
合穴 少海
络穴 通里
原穴 郄穴 神门 阴郄
复习思考题
• 叙述手少阴心经的循行。 • 叙述极泉、少海、通里、阴郄、神门、 少冲的定位和主治。
腧穴的学习方法
• 名称 • 代号 • 定位 • 主治 共性 特性 • 操作
极泉(HT1)青灵(HT2)少海(HT3)
青灵
极泉
少海
极泉: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青灵: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 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 少海:屈肘,当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 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极泉(HT1)青灵(HT2)少海(HT3)
• 主治 共性:心、心神病变,局部病变 特性 • 极泉:醒脑开窍 • 少海(合穴) (1)通调心气,通络止痛:心痛、心悸 (2)经脉所过部位:胸痛,上肢内后缘疼痛 (3)镇静安神:失眠多梦,癫狂痫 (4)软坚散节:腋下淋巴结肿大 • 操作:直刺,可灸
灵道(HT4)通里(HT5) 阴郄(HT6)神门(HT7)
阴郄(郄穴) (1)心痛、心衰 (2)出血证:吐血、衄血 神门(输穴、原穴) (1)常用于心神疾病 (2)痴呆 (3)用于急救:休克、昏迷、闭证、脱证、中 风不省人事 (4)出血:吐血 (5)阴虚发热:心中烦热、掌中热 • 操作:直刺,可灸
少府(HT8)少冲(HT9)
少府
少冲
少府:第4、5掌骨之间,握拳时, 当小指处。
阴郄
神门 灵道 通里
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尺侧腕屈肌腱 桡侧缘,腕横纹尺侧端,腕横纹上0.5 、 1 、1.5寸。
灵道(HT4)通里(HT5) 阴郄(HT6)神门(HT7)
• 主治 共性 (1)宁心安神镇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癫狂痫 (2)开窍 (3)泻心火:咽喉肿痛、口疮、头痛、目眩 (4)循行部位病变:上肢内后缘疼痛、麻木,胸痛 特性 通里(络穴) (1)长于开窍,治疗音哑 (2)长于治疗表里经病:心火下移于小肠之便赤
腧穴主治概要
• 极泉、青灵可治心胸病、局部病 • 肘以下部位可治心胸病、神志病、局部 病、泻心经火热,治疗心经所过头面五 官病
手少阴心经小结
肺、咽喉、眼
从胸走手 上肢内侧后线 联系心、小肠
手少阴心经小结
• • • • • 经脉走向 取穴要点 主治要点 特殊作用 操作要点 • 特定穴
手少阴心经特定穴
肺、咽喉、眼
上肢内 侧后线
从胸走手
联系心、小肠
手少阴心经经脉病候
•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 为臂厥。
•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 后廉痛、厥,掌中热。
•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 咽喉干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还可 发为前臂部的气血阻逆,如厥冷,麻木、 痠痛等症。 • 本经所属腧穴能主治有关“心”方面所 发生的病症:眼睛发黄,胸胁疼痛,上 臂、前臂内侧后边痛或厥冷,手掌心热 痛。
手 少 阴 心 经 经 脉 循 行
•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 •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 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 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 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 心系:与心脏相联系的脉络 • 却:进而退转 • 锐骨:尺骨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