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手少阴心经篇
万病都可心药医--手少阴心经

万病都可心药医--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完结后,经络走到了手少阴心经。
心经一共有9个穴位。
左右加起来共18个。
一)极泉极泉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第一个穴道。
这个穴位很好找,就在腋下胳肢窝的地方,痒痒的。
一般年轻人胳肢窝都很痒,因为年轻人气血比较充足。
如果哪天你的胳肢窝不痒了,证明你的气血开始弱了。
极泉穴是容易出汗的地方,一般不灸也不针。
最好的按摩极泉穴的方式就是:拨动极泉穴。
如果拨动极泉穴,你的小指能感觉到麻麻的,表明你的心经是通畅的。
二)青灵心经第二个穴位是青灵穴。
青灵穴在肘上3寸的地方,注意一点,心经在小拇指一直到极泉穴的连线上面。
青灵穴治疗一些痛症是很有效的。
“青”是发青、淤青,表面碰到哪里就青了。
“灵”是有效。
青灵就是对疼痛很有效果的意思。
常常治疗一些痛症。
三)少海从青灵往下走,就是少海穴。
找少海穴要把手肘弯起来,外侧是曲池穴,曲池穴的对面,内侧就是少海穴。
晚上睡觉,夜里烦躁失眠,辗转反侧,可以常常按揉少海穴。
四)灵道少海穴完了,下一个穴位是灵道穴。
灵道穴在手掌横纹靠小指这边上面一寸半的地方。
灵道穴,顾名思义,就是神灵的道路。
这个穴位专治情志方面的问题。
常常按揉可以有安神的效果。
五)通里灵道穴往下半寸,就是通里穴。
在《针灸大成》中,介绍通里穴的时候,说了一句“数日懊”。
这就是说,通里穴有一个功能,有的人经常喜欢懊恼、后悔的,就可以按揉通里穴了。
所以人体上是有后悔药的。
这味药就是通里穴。
六)阴郄阴郄穴又在通里穴下面半寸。
心脏方面的急症,都可以考虑用阴郄穴。
阴郄穴还可以治疗骨蒸盗汗。
什么是骨蒸?骨蒸就是骨头像在锅里蒸一样,感觉里面非常的热。
这个时候,按按阴郄穴,是很不错的选择。
七)神门阴郄穴下半寸,就在手掌横纹下,就是神门穴。
神门穴是心神的大门。
所以专门用来安定心神的。
由于神门穴里手腕关节很近,所以有的人手腕痛,手腕不舒服,可以常常按揉神门穴。
八)少府少府穴很好找,你握拳,小拇指放的地方就是少府穴。
手少阴心经---感悟12经脉之五

极泉:刚刚测试心经是否通顺而初步认识了一下这个穴位。另外极泉穴也有救命的功效,如果一个人突然供血不足,马上按极泉穴,血液能以极快的速度供给给心脏。
少海:心经的合穴,且这个穴位是属水的,与肾相通,这是一个调节心肾的重要穴位。
灵道:有防心脏早搏,辅助治疗慢性心脏病的作用。能够平静心神,心跳过速时可以进行点按。
阴郄:有的人一睡觉就热,急躁,夜里多次小便盗汗,这是个很好的治疗穴位。
神门: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作用一,安定心神,增强睡眠。胃心不和寝不安的症状;作用二,增强胃动力;作用三,防老年痴呆;作用四,治晕车;作用五,通便功效。
少府:这是个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要穴,另外舌头如果起泡,按摩这个穴位有奇效,因为心开窍于舌,舌如果有什么症状基本都与心脏有关。还可以治疗阴道瘙痒,女性朋友可以试试这个穴位。另外对中风说不出话,要按摩这个穴位。
心包经是代心受邪所以一般心脏病心绞痛之类的病状可在心包经中寻得而这里的心经主治的是神经类的疾病如一个人的情志心理思虑感情
手少阴心经---感悟12经脉之五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
通过横膈,联络小肠;
从“心系”向上的支脉:
挟着;
“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 ;
首先关于情志心理方面的疾病,首选肯定是心经。比如有人经常心情抑郁,最后得了抑郁症,也有人常年失眠,这些都是心经主管的范畴。
其次先天性心脏病也属于心经的范围。
这么重要的穴位,怎么知道通没通呢?这里教各位朋友一个方法,能立即知道自己的心经是不是畅通无阻的。胳肢窝的中心位置,就是极泉穴,大拇指点按拨动这个穴位,会发现有很多小筋,就要拨动这些小筋,如果有电麻感直通到手指,说明这条经络很畅通。如果只痛不麻,说明这条经络有淤堵,要进行敲打。如果啥感觉都没有,那就要非常注意了,这是心脏供血不足的兆头,而且有心梗心绞痛的趋势,一定要打通这条经络。
医学专题五手少阴心经该经经脉循行所联络的脏腑器官有心小肠肺讲解

功用 :宁心安神,通络止 (gōngyòng)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功用(gōngyòng):宁心安神,通络开窍 第五页,共二十三页。
功用 ;宁心安神,清心除烦 (gōngyòng)
第六页,共二十三页。
功用(gōngyòng):宁心安神,益气通络 第七页,共二十三页。
第八页,共二十三页。
手少阴心经腧穴小结:
刺;位于肘、腕、掌指关节处腧穴不易直接灸。 (视频)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六、 手太阳(tàiyáng)小肠经
本经经脉循行所联络的脏腑器官有:小肠、心、胃、肠、咽、
目、耳、鼻。
本经主要(zhǔyào)病候以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上肢病 变为特征。
本经腧穴起于少泽,止于听宫,共19穴,临床常用9穴。
手少阴心经经脉起于心中,属心系,过横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支脉挟咽喉上行,连目系,心系直行支脉行于肺, 出腋,沿上臂内侧后缘,至掌后,入掌,至小指内侧末端, 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本经主要病候以神志病,心、胸痛及上肢内侧病变为主。
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神志病,心胸病等。 极泉穴针刺(zhēn cì)时,上肢向外展,避开动脉,向肩髎方向
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三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五、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经经脉起于心中,属心系,过横膈,联络(liánluò)小肠。位于 肘、腕、掌指关节处腧穴不易直接灸。本经主要病候以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上肢病 变为特征。本经腧穴主要用于治疗神志病、热病、-疮疡痈肿、头面诸疾发热等。手太阳小肠 经起于手小指外侧端,沿手背外侧至腕,沿前臂外侧,经上臂外侧后缘,绕肩部,交大椎, 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上肢(ān 第十五页,共二十三页。 shén)
针灸学课件: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小指挛痛,遗尿,小便不利,阴痒。 • 【现代用法】心绞痛,心律不齐,癔
病,手指挛急,小儿遗尿等。
少冲 HT9 (井穴)
• 【定位】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 【刺灸法】浅刺0.1寸,三棱针点刺。 • 【功效】清热熄风,宁神醒脑。 • 【主治】心悸,心痛,热病,癫狂,昏厥。 • 【现代用法】中风,休克,小儿惊厥,癔病,
• 【刺灸法】张口,直刺0.5-1.0寸。留针时 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
• 【主治】耳聋,耳鸣,牙关不利,齿痛。 • 【现代用法】聋哑,中耳炎,下颌关节功
能紊乱等。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歌
• 手太阳经小肠穴; • 少泽先行小指末; • 前谷后溪腕骨间; • 阳谷需同养老列; • 支正小海上肩贞; • 臑俞天宗秉风合; • 曲垣肩外复肩中; • 天窗循次上天容; • 此经穴数一十九; • 还有颧髎入听宫。
颔肿颈痛,痫证。 • 【现代用法】尺神经疼痛、麻痹,
齿龈炎等。
肩贞 SI9
• 【位置】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 腋后纹头直上1寸。
• 【刺灸法】直刺0.5-1寸。不宜向胸侧 深刺。
• 【主治】肩胛痛,手臂不举。 • 【现代用法】上肢瘫痪,肩关节周围
炎等。“肩三针”
臑俞 SI10
• 【位置】在肩部,当腋后纹 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 【主治】热病,小便赤,耳鸣,
头痛,手指麻木。 • 【现代用法】突发性耳鸣耳聋,
发热等。
※后溪 SI3 (输穴、八脉交会穴)
• 【位置】当第五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 肉际凹陷中。
• 【刺灸法】直刺0.5-1寸。或透刺合谷。
5手少阴心经循行图解

5手少阴心经循行图解
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过膈,联络小肠。
“心系”向上支脉:挟咽喉上行,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沿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和手厥阴经的后面,至掌后豌豆骨部入掌内,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交于手太阳小肠经。
病候: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
主治心、胸、神经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常用腧穴:少海HT3 合穴,位置:在肘横纹尺侧端,当肱骨内上髁kē与曲泽穴之间。
阴郄HT6 郄穴,位置: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骨腱桡侧缘,腕横纹(神门穴)上5分处。
神门HT7 输穴原穴,位置:在腕掌侧横纹尺侧部,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凹陷处。
[参考资料]据报道,给犬注射垂体素造成垂体性高血压,针刺神门穴有明显的降压作用;针刺癫痫病人的神门、阴郄[qiè]等穴,可使部分大发作的患者的脑电图趋向规则或使病理性脑电流电位降低。
少冲HT9 井穴,位置:在小指桡侧,距指甲根角外上方1分处。
五、手少阴心经

五、手少阴心经Heart Meridian of Hand-shaoyin, HT.(一)经脉循行①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系的部位),②通过横膈,联络小肠;③“心系”向上的脉:④夹着咽喉上行,⑤连系于“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⑥“心系”直行的脉:上行于肺部,再向下出于腋窝部(极泉),⑦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厥阴经的后面,⑧到达肘窝,沿前臂内侧后缘,⑨至掌后豌豆骨部,⑩进入掌内,11 沿小指内侧至末端(少冲),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
(二)主要病候心痛,咽干。
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
(三)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和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四)腧穴(共9穴,左右18穴)1.极泉(HTl)[定位] 在腋窝顶部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腋筋膜、腋窝内组织;穴区内有肋间臂神经分布,深层有臂丛及其分支和腋动脉、腋静脉分布。
[主治] 上肢不遂,肩臂疼痛,心痛,胸闷,胁肋胀痛,瘰疬,咽干烦渴。
[配穴举例] 配侠白治心痛干呕、烦满(《针灸资生经》);配神门、内关、心俞治心痛、心悸、冠心病;配太渊、天突治咽干、咽喉肿痛(《腧穴学》)。
[*作] 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0.5-1.0寸;不灸。
[现代研究] (1)动物实验证实,针刺极泉有调整心率的作用,给动物注射肾上腺素,在心率减慢的情况下,针刺“极泉”穴可使心率迅速恢复正常。
(2)按压弹拨极泉穴,使患者手指有触电样麻感,每次按压5分钟,治落枕有一定疗效。
(3)快速针刺患侧极泉和阿是穴(极泉穴上、下各1.5寸),用泻法,留针30分钟,治疗腋臭有效。
(4) 肩髃透极泉治疗肩周炎、肩臂疼痛、上肢不遂有一定疗效。
2.青灵 (HT2). [定位] 在肱二头肌内侧沟中,当极泉与少海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肌;穴区内有臂内侧皮神经和贵要静脉属支,深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本干和肱动脉及其分支分布。
《经络学手少阴心经》课件

健康。
心脏和手少阴心经的健康。
3
心经的运动保健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和手少阴 心经的循环,提高心身健康。
第五部分:结论
手少阴心经的重要性和 作用
手少阴心经在中医中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对心脏健康和 心理平衡起到关键作用。
对于心身健康的启示和 建议
通过了解手少阴心经,我们 可以更好地调节心身平衡, 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手少阴心经不仅与身体健康相关,还与情感、 心理状态密切关联,反映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第三部分:手少阴心经的经络穴位
手少阴心经的经脉和 穴位介绍
手少阴心经沿着特定的经脉走 向,包含多个重要穴位,需要 准确按摩才能发挥疗效。
手少阴心经的重要穴 位及其作用
手少阴心经有一些特别重要的 穴位,如青灵、少冲等,按摩 这些穴位可以缓解心脏相关疾 病。
第二部分:手少阴心经的特点
手少阴心经的走向和路径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包,沿着手臂内侧至手小指 端,是连接心脏与手指的重要通道。
手少阴心经和五脏的关系
手少阴心经与五脏密切相关,与肺脏、脾脏、 肾脏、肝脏等存在协调关系。
心经所主治的疾病和症状
心经主治诸多与心脏相关的疾病和症状,如心 悸、胸闷、失眠等。
手少阴心经所反映的心理和情感
《经络学手少阴心经》 PPT课件
经络学手少阴心经PPT课件
第一部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介绍
什么是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是中医经络学中的 一条重要经络,负责心脏运行 的调节和血液循环。
心经在中医中的地位
心经被视为五脏之主,是心脏 相关疾病的关键穴位和治疗手 段。
本PPT课件的目的和 内容概述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探讨 手少阴心经的特点、经络穴位 和保健方法,以促进的心身健 康。
《黄帝内经》骨灰级5:十二经脉之“手少阴心经”,图文详解!

《黄帝内经》骨灰级5:十二经脉之“手少阴心经”,图文详解!阴阳和经脉是《黄帝内经》中的最核心,人体一共12经脉,连接了五脏六腑和重要腧穴,就像是人体的12道生命线。
难怪有人说,熟练并领悟了人体12经脉,等于领悟了中医精华的一半!接下来我们根据《内经》就12经脉详细解说,学好这12课,将终身受益,一定要耐心!这是十二经脉第5课:心经。
一. 心经组成起始于心中,从心出来以后就联属于心的脉络,然后就向下贯穿横膈膜,而联络于与本经相表里的脏腑--小肠腑。
支脉:从心的脉络向上走行,并挟行于咽喉的两旁,此后再向上行而与眼球连络于脑的脉络相联系。
它直行的经脉,从心的脉络上行至肺部,然后再向下走行而横出于腋窝下,此后再向下沿着上臂内侧的后缘走行,且循行于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后方,一直下行而至肘内。
再沿着前臂内侧的后缘循行,直达掌后小指侧高骨的尖端,并进入手掌内侧的后缘,再沿着小指内侧到达小指的前端,而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衔接二.心经腧穴极泉穴:腋窝正中,脉动脉搏动处。
青灵穴:申臂,确定少海与极泉位置,从少海沿两者连线4横指处。
少海穴:屈肘90°。
肘横纹内侧端凹陷处。
灵道穴:仰掌用力握拳,沿小指侧肌腱的内侧缘,从腕横纹向上2恒指处。
通里穴:仰掌用力握拳,沿小指侧肌腱的内侧缘,从腕横纹向上1横指处。
阴郄穴:仰掌用力握拳,沿小指侧肌腱的内侧肌,从腕横纹向上0.5寸处。
神门穴:微握掌,另手四指握住手腕,屈拇指,指甲尖所到凹陷处。
少府穴:握拳,小指尖所指指骨缝中。
少冲穴:伸小指,沿指甲底部与指桡侧引线处交点处。
三.心经病症外邪入侵心经,会出现咽喉干燥,头痛,口渴而想要喝水等症状,这样的病证就叫做臂厥证。
四.心经强弱心经经气亢盛:其寸口脉的脉象要比人迎脉的脉象大两倍。
心经经气虚弱:其寸口脉的脉象反而会比人迎脉的脉象小。
五.治疗方法手少阴心经上的腧穴主治心脏所发生的疾病:眼睛发黄,胁肋疼痛,上臂及下臂的内侧后缘处疼痛、厥冷,掌心处发热、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手少阴心经篇手少阴心经循行时间为11-13时。
心经五行属火,为神所居之所,主血脉,五方为南,五味为苦,在志为喜,四季为夏,在液为汗,开窍于舌。
这是大致心的简介。
下面挑重点的详细说明, 心呢,有指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有形之心,就是西医讲的心脏,在上焦,横膈之上,中偏左,外有心包围护。
另一个是无形之心,指的是人的心神,也称心灵,古代给心造字的时候,其余四脏均带月(即肉字边),唯心没有,所以古人对心的含义以无形之心神重于实体之心脏。
因些心经多用来调节情志上的病症,而心包经则主要治疗心脏实体的病变。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在临床应用中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心主血脉心主血,血行于脉中,古人认为血是因为气的推动作用,气行血才行,气先行六寸血开始运动,当人的心气盛还是衰,可以从血脉在人体表面的变化得以知晓,心气不足还是心血亏少会引起脉细弱或心脏跳动节律变化,可以从心脏调整.■二是心藏神中医认为,人有个控制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的神,就处于心脏中央,正常人想睡觉时,心神回归心脏,人才能快速入睡,若心功能异常,心神不能归位就容易出现失眠多梦心悸躁动等症。
■三是心主汗,汗为心之液.所以中医治汗病多考虑调心,若心气虚时,卫气不能固表,容易自汗,若心阴虚时,阳热不能受阴所制,内热加重,阴液蒸腾而出现盗汗。
这个汗的问题再详细解释一下: 简单说就是白天动不动出汗就是自汗,晚上睡着后出汗就是盗汗。
就是人的卫气就象皮毛开合的守卫一样,卫气属阳,如果阳虚,那卫气虚弱,不能守固,体内的汗没有约束,容易自己出来,那就叫自汗。
盗汗呢,这样解释,人过午时阴长阳消,就是阳气会内收到体内,如果阴液不足以制阳之热,那回到体内的阳就会生热,热蒸阴液汗就外越自体表出来,这就是盗汗(就是偷偷出汗,就是人睡着后出汗,醒后汗止的出汗现象)。
我们讲阴虚的人潮热,潮热的意思就是定时一阵阵的热,大多午后潮热的人,就是属于阴虚的人,如果阴虚严重,阳气也受到损伤,那就容易导致盗汗,因为阴阳是互根一体的,损阴必会祸及阳,阳损也必祸及阴。
■四是心开窍于舌心血不足时舌质淡白;心火上炎时则舌尖红或舌体糜烂;心血瘀阻时则舌质紫暗或瘀斑、瘀点。
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时,则舌强语謇等。
在舌诊上,舌尖代表的就是心。
今天上午有网友问及舌尖有异常,可以看得出其心脏功能受到伤害了,果然回复说是心脏有病。
心主喜大喜伤心。
人会有点痴傻。
恐能胜喜,吓一下就可以回过神来。
心主红,脸色很红,心脏有问题。
心主舌,大舌头,结巴,舌尖红的发紫,舌尖溃疡都是心火旺。
苦味入心,心火旺可以心经刮痧,可以吃苦瓜。
心主全身的脉搏,动脉和心有关。
静脉和小肠有关。
心律不齐就是心和小肠不协调了。
心脏给所有的脏提供动力。
是阴经中的阳脏。
君主之官。
心绞痛,高血压,心脏病都是心的问题。
心肌有问题会猝死。
就是我们说的心肌梗塞死,一般表现是脸通红的。
如果死的时候脸是白的那是脑梗。
心肌有问题,中指指尖敲的时候会刺痛。
要注意心肌梗死。
如果有敲打时中指指尖刺疼,就要一直按掐揉灸到不疼为止,就不会发生心肌梗死了。
高血压是心血管的问题。
血质出了问题。
需要疏通血管。
所以高血压的病人血液粘稠度高,艾灸排病时出大量的水。
粘汗粘水都说明血液深处有垃圾。
心我们知道是君主之官,它本身是不会受病的。
在中医的观念产,心脏会有病,都是心包膜的病。
病都在心包上。
心脏本身不会有病。
现在为什么这么多心脏瓣膜闭锁不全的,这是因为西药导致的。
西药为什么会导致这个问题。
举个例子。
你有一个塑料盒。
有一个盒盖子,这两个大小很合,可以盖起来,而你环境不改变。
这个盒子用一辈子他也不会不合,当有一天,一个东西介入了,把盒子本身改掉了,环境就是把心给改掉了,但盒盖子还是一样的,你一看不合了,实际上周围还是一样的。
这就是西医的瓣膜闭合不全。
所以会有换猪瓣膜和人工瓣膜的做法。
但是中医是当有人伤到心了,把下面的压力去掉,盒子也是一样会变回来,就可以盖起来了。
心脏管奶水,所以月经有问题的打了黄体酮时间久了后不只是伤子宫伤乳腺。
还有心脏的伤害。
多少人因为胸闷气短心慌失眠多梦。
因为心不藏神了,特别是这种整晚的不易入睡就是心脏的问题。
如果你是有时间点1-3点睡不好,过了三点睡的好,那就是肝的问题。
三到五点醒来肺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没有肝,没有肺的问题,还是晚上睡不好,就是心的问题。
心和小肠是表里的关系,我们人的中英有一个大的血管,这个大的血管会把血导入到小肠。
当火在小肠里面,心脏和小肠这两个火是一样的温度,速度,时间,压力。
所以心脏管人的体重,管人的腰围。
所以过胖是心脏的问题。
要减肥减腰围就要强心。
心经自极泉始循手臂内侧到达人体小指内侧指甲边的少冲穴,共九穴。
心经的五腧穴分别为井穴少冲,荥穴少府,输穴神门,经穴灵道,合穴少海。
■极泉『取穴方法』极泉在针灸定位是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个。
『主治』上平时用得不多,只有治疗中风所致的上肢不能抬举时用肩髃透极泉,或单独针肩髃和极泉,因为极泉在腋窝,动脉入胸中,针灸可理气宽胸,益心气,通血脉,解决这种症状。
一针下针极泉,用一寸半针下一寸左右,直刺,下针时避开腋动脉,针感可传到手及五指,不需要留针,效果非常好。
如果作为保健,经常拔动极泉穴,可作为心脏保健之用。
■青灵『取穴方法』极泉往下是叫青灵穴,在手肘上三寸,再强调一下,穴位一定不在肌肉上,在那些肌肉,筋骨之间,这里说手肘上三寸即少海上三寸,我们先找到少海,少海就是当我们弯起手肘,摸到一个突出的骨头,平肘横纹内侧端,与那个骨头的中点,跟找曲池一样,曲池是肘横纹外侧端与上面那突出骨头的中点。
『主治』这个青灵穴其实应该在那块肉与骨头交缝的地方,以前说过阳之精为神,阴之精为灵。
而我们的血是属阴的。
所以带有灵的穴位都是可以补血的。
青代表初生,年轻。
活力的意思。
所以刺激青灵相当于吃补血的药。
而下面的灵道。
无异就是血的通道。
血的道路。
而补了血,血也有路可走,那要靠谁把他运走,输送到我们身体需在的地方,我们知道是脾在分配营养的。
他会把青色的营养输送给肝,黄色的自己用,黑色的给肾,白色的给肺。
红色的给心。
消化吸收是胃和小肠在管。
那么贫血的一套就出来了。
巨阙+关元+青灵+灵道+足三里+太白。
巨阙是心脏的募穴。
主动脉。
足三里和太白是胃经和脾经的本穴,可以打开中气。
灵道是血之精的通道。
有生产者,有道路,有输送。
有消化和吸收。
就这么下来了。
贫血的朋友很多,经常很多人说我想补补血。
吃补的又补不进去。
就可以来灸这些穴位,灸不方便的就用手按也行。
青代表出生,青涩的意思。
身体阳之精华为神。
阴之精华为灵。
所以青灵代表着阴的精华,而且是初生的萌发的。
所以刺激青灵可以打开造血的功能。
贫血。
地贫的朋友可以刺激这个穴位。
然后再吃补血的效果会更好。
胸闷,肚子胀可以刺激青灵和大包,下病上治。
■少海『取穴方法』少海在肘横纹内侧在肱骨头尖的连线的中间。
少海穴是心经的水穴,因为五腧穴,井荥输经合,少海是合穴。
因为阴经的五腧穴穴性是木火土金水,所以少海在五腧穴中是合穴,穴性为水,因为心经井穴少冲属木,木生火所以少冲是心经的母穴,取穴原则里有一个“补井当补合”的原则,所以当心经上有虚症时,取少海下针。
(当井穴是母穴的时候,虚症时虚则补其母,就会取井穴下针,但井穴一般不作为补穴下针,所以规定当要用到井穴来补时,用合穴替代)『主治』外侧是曲池,内侧是少海。
对膝盖的问题下病上取。
手肘的问题上病下取都可以在膝盖处处理同样的道理。
心气太过不能睡觉。
心气太虚也不能睡觉。
虚和实简单的定义,其结在面,脸上的气色,当脸是红色的时候就说明是壮热的心实。
就要泄心经。
因为心脏本身有东西堵到,当脾送营养给心脏的时候,心脏有东西堵到,它就不接收,这个红色的营养就会反应到脸上。
这种情形就是实证。
那反过来。
这脸很白,苍白,没有血色这就是虚症。
心经的井穴是少冲。
少冲穴在四脂末梢,处理起来会比较疼,所以有补井当补合,泻吉当泻荣,当需要少冲的时候,不是急救的时候,就可以选合穴,少海。
实就刮痧点刺拔罐都可以。
虚就灸少海。
■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取穴方法』下面是灵道,通里,阴郄和神门,这四个穴位相距各为五分。
大家摸自己手侧的尺骨边上有一条筋,就是这个红色位置,穴位就在这条筋的内侧。
这个红点位置有块骨头连着一条筋的,神门穴就在这块骨头连着筋的边上,平腕横纹。
找到神门后,沿着筋的内侧往上,每隔五分一个穴,分别为阴郄,通里及灵道。
阴郄是心经的郄穴,是可以沟通心肾的一个穴位,就是可以快速引导肾阴回补心阴的一个穴位,所以能快速止住盗汗,但用这个穴位止住盗汗后,要通过滋补肾阴的方式开源益肾,这样才能治本。
对心肌炎效果比较好。
还有小儿盗汗效果比较好,灸一灸治小儿盗汗。
按按揉揉也可以,悬灸。
■神门『主治』这里面的几个穴位用得多的是神门和阴郄,因为神门也是心经的原穴,原穴即可以调补脏的元气,所以很多睡眠不好的人,通过针灸神门,可以很快解决睡眠问题。
在神门下针的时候会有补泄哈,也就是有方向之分,因为神门是心经的原穴,所以在这个穴可补也可泄,当虚症要补时针尖偏向掌,治实症要泄时针尖偏向肘。
直刺平补平泄,双向温和调节。
扎8分左右都行。
我们帮助睡眠时可以在睡前,比如泡脚的时候用艾条熏神门和大陵穴,帮助我们入睡。
心火旺泻心经特别是泄神门。
神门是心经的子穴,逆着心经的方向泻的力量就更强,舌头长疮。
神经病的不认人的这种,脸比较红还骂人。
泄神门,神门少冲点刺放血。
神门又是神的门户。
对失眠惊悸心悸,情志方面,情绪不稳定,动不动生气的,神不守舍的,莫名的发笑的都可以用神门,神门可以让神让他的心安定下来。
■通里『主治』通里穴是心经的络穴,就是心与小肠经之间相互沟通的穴位,用通里一可以配合心经的原穴神门或小肠经的原穴阳谷来治疗心与小肠经上的病症,另外临床还有两个用处,一是治疗少阳胆经上的坐骨神经痛,及突发性的失音。
■灵道『主治』灵的运输通道,上面说了阴之精华为灵。
这个是灵的运输通道不能堵。
所以贫血的朋友青灵是造血的。
灵道是输血的通道。
关元是小肠的募穴,表里经的。
巨阙是心的募穴足三里是胃经的本穴,也是胃经的下合穴,太白是脾经的原穴足三里+太白强中气,促进肠胃蠕动。
青灵造血灵道输血巨阙关元强心强肾这一起配合起来就对贫血的效果比较好了,能吃能吸收。
■少府『取穴方法』少府穴的取穴方法为握拳,小指指尖处即是,解剖图里看是在第四与第五掌骨之间。
『主治』少府穴是心经的荥穴,其性为火,所以也是心经的本穴,本穴就是穴位属性和经络属性相同的穴位。
针少府穴可以补益心气,也可以作为心脏病的一个急救大穴。
现在我们知道了,心脏病突发可以用以下几个穴位进行急救,一是内关,二是郄门(心包经的郄穴)三是少府,四是关元,五是中冲,少冲,当然还有象涌泉,巨阙,公孙等都可以用。
心跳慢或者突然没有跳少府+关元+巨阙心脏启搏器,恢复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