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阴心经歌诀

合集下载

最全中医经络学歌诀

最全中医经络学歌诀

最全中医经络学歌诀
中医经络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人体经络的走向、分布规律和功能特点,对于中医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
一份最全的中医经络学歌诀,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经络系统以及其
相关知识。

1. 太阳经:手少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共经24穴。

2. 阳明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共经40穴。

3. 少阳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共经42穴。

4. 太阴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共经24穴。

5. 少阴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共经22穴。

6. 厥阴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厥阴肝经,共经24穴。

此外,还有十二经脉之外的奇经八脉,它们分布在人体的背部和腹部。

7. 督脉:起于会阴,行于脊柱后正中线,至项部。

8. 任脉:起于下腹,上行至胸口连接心脏。

9. 阴维脉:起于胸中,行于胸中,至出颈大椎。

10. 阴跷脉:起于会阴,向上与截脉相接,最后至唇。

11. 陰交脉:起于足内踝上旁,向上连接阳阴辩脉,至阴器。

12. 阳维脉:起于胸中,上行于喉咙,经过软颚穴,至目眶。

13. 承浆脉:从阴器上行于腹部,向上连接腹直肌,经喉咙。

14. 养生主导航。

以上是中医经络学歌诀的主要内容,由于篇幅有限,无法涵盖所有细节。

如果您对中医经络学有更深入的了解需求,建议参考相关专著和学术文献进行进一步研究和研究。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经络学知识还需在正规医学教育背景下学习,并经过临床实践进行验证和运用。

十二经脉歌诀必背

十二经脉歌诀必背

十二经脉歌诀必背在中医的经络学说中,十二经脉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了解和掌握十二经脉歌诀对于学习中医、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进行中医临床实践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和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为了便于记忆,古人总结了十二经脉歌诀。

这些歌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述了经脉的走向、交接规律、气血流注次序以及与脏腑的联系等重要内容。

先来看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出贲门,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臑内萦,前于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遂入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

”这段歌诀清晰地描绘了手太阴肺经起始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向上穿过横膈,属于肺脏,再从肺系横行出来,沿着腋下,经过上臂内侧,进入寸口,最终到达大拇指内侧的指甲根部。

手厥阴心包经的歌诀是“手厥阴心包起胸旁,腋下三寸循臑行,太阴少阴中间走,入肘下臂两筋间,下行掌中劳宫穴,止于中指之末端。

”它说明了手厥阴心包经起始于胸部旁边,经过腋下三寸,在太阴经和少阴经之间行走,进入肘部,沿着下臂两筋之间下行,最终到达掌中劳宫穴,止于中指末端。

手少阴心经的歌诀为“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通里阴郄神门穴,少府少冲小指边。

”描绘了手少阴心经起始于极泉穴,经过青灵、少海、灵道等穴位,直到小指边的少冲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歌诀“手阳明经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颙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清晰地勾勒出了其经脉的走向和穴位分布。

手少阳三焦经的歌诀“手少阳经三焦起,关冲液门中渚立,阳池外关支沟续,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合,斜上天牖到翳风,瘈脉颅息角孙从,耳门耳和髎丝竹,终在眉梢丝竹空。

”详细地描述了其经脉的路径和穴位的排列。

歌诀 十四经络分寸歌诀

歌诀 十四经络分寸歌诀

十四经穴分寸歌1、手太阴肺经穴分寸歌(11穴)乳上三肋间中府,上行云门寸六许,云在璇玑旁六寸,天府腋三动脉求,侠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纹是,孔最腕后七寸拟,列缺腕上一寸半,经渠寸口陷中取,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端。

2、手阳明大肠经穴分寸歌(20穴)商阳食指内侧边,二间寻来本节前,三间捏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歧骨间,阳溪腕上筋间是,偏历腕后三寸安,温溜腕后去五寸,池前四寸下廉看,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逢,曲池曲肘纹头尽,肘髎大骨外廉近,大筋中央寻五里,臂臑肘上七寸量,肩髃肩端举臂取,巨骨肩尖端上行,天鼎扶下一寸真,扶突人迎后寸五,禾髎水沟旁五分,鼻翼中点外迎香,大肠经穴是分明。

3、足阳明胃经穴分寸歌(45穴)胃之经兮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四白目下方一寸,巨髎鼻孔旁八分,地仓挟吻四分近,大迎颔前寸三分,颊车耳下曲颊陷,下关耳前颧弓下,头维神庭旁四五,人迎喉旁寸五真,水突筋前迎下在,气舍突下穴相乘,缺盆舍外锁骨上,相去中线四寸明,气户锁骨下缘取,库房屋翳膺窗近,均隔寸六到乳头,乳中正在乳头心,次有乳根出乳下,第五肋间细扪寻,不容巨阙旁二寸,以下诸穴与君陈,其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上下一寸无多少,共去中行二寸寻,天枢脐旁二寸间,枢下一寸外陵安,枢下二寸大巨穴,枢下三寸水道全,水下一寸归来好,共去中行二寸边,气冲归来下一寸,髀关髂下对承扶,伏兔膝上六寸是,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记,膝膑陷中犊鼻存,膝下三寸三里至,胫外一指须细温,膝下六寸上廉穴,膝下八寸条口位,膝下九寸下廉看,条口之旁丰隆系,却是踝上八寸量,解溪跗上系鞋处,冲阳跗上五寸唤,陷谷跖趾关节后,内庭次趾外间陷,厉兑大次趾外端。

4、足太阴脾经穴分寸歌(21穴)大趾内侧端隐白,节前陷中求大都,太白节后白肉际,节后一寸公孙呼,商丘踝前下陷逢,踝上三寸三阴交,踝上六寸漏谷是,阴陵下三地机朝,胫髁起点阴陵泉,血海膝膑上内廉,箕门穴在股肌尾,冲门曲骨旁三五,冲上七分府舍求,舍上三寸腹结算,结上寸三是大横,却与脐平莫胡乱,建里之旁四寸处,便是腹哀分一段,中庭旁六食窦穴,膻中去六是天溪,再上一肋胸乡穴,周荣相去亦同然,大包腋下有六寸,渊腋之下三寸悬。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心经

“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欲言声不出,
懊恼及怔忡,实则四肢重,头腮面颊红,虚则
不能食,暴喑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
功(针三分,灸三壮) 。”----《马丹阳天星
十二穴治杂病歌》
★ 阴郄 YINXI HT6
定位: 在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作用:宁心安神,清心除烦。 主治:心痛、惊恐、心悸、吐血、衄血、失语、 骨蒸盗汗。 应用:配复溜治疗盗汗。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 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 备考:郄穴。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针刺神门、内关穴具有改善心 肌收缩功能,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能有效地消 除或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于治疗心律失常 ,调节心律速缓,缓解心绞痛,改善冠状动脉血流 量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
少府
定位:手掌面,第4、5掌骨 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主治:胸痛、心悸、小指挛 痛,掌中热,皮肢瘙痒,小 便不利,遗尿
【注释】
(1)心系--是指心与各脏相连的组织。按:主 要指与心连接的大血管及其功能性联系。
(2)挟咽--即指咽喉。 (3)目系--指眼后与脑相连的组织。 (4)太阴、心主--指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
经。 (5)掌后锐骨--指腕骨之豌豆骨部。
【语译】
手少阴心经;从心中开始,出来属于心 脏与它脏相连的系带,下过膈肌,络小肠。
经脉病候
手少阴络脉 手少阴经别 手少阴经筋
手 少 阴 心 经
循 行 图
手少阴经脉
【循行】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 出属心系 (1) 下膈, 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 (2) ,系目系 (3) 。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 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 后谦,行太阴、心主 (4) 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 廉,抵掌后锐骨 (5) 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 指之内,出其端。

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经络歌诀

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经络歌诀

十二正经以及任督二脉经络歌诀1.心经歌诀一手少阳是心经,止于少冲起极泉。

神志血病痛痒疮,烦热悸汗皆有关。

极泉腋窝动脉览,青灵肘上三寸牵。

少海肘后五分连,灵道掌后一寸半。

通里腕后一寸同,阴郄腕后半寸间。

神门掌后锐骨端,尺屈肌腱挠侧缘。

少府四五掌骨后,少冲小指内侧边。

2.心包经歌诀二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中冲尽。

心胸肺胃效皆好,吐泻痒疮亦可寻。

天池乳外旁一寸,天泉腋下二寸循。

曲泽肘内横纹上,郄门去腕五寸寻。

间使腕后方三寸,内关掌后二寸停。

掌后纹中大陵在,两条肌腱标准明。

劳宫屈指掌心取,中指末端是中冲。

3.肺经歌诀三手太阴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

胸肺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痛。

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

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肘上五寸擒。

尺泽肘中横纹处,孔最腕上七寸凭。

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

太渊纹上动脉动,鱼际大鱼骨边中。

少商指甲根外角,去指甲角韭叶明。

4.肝经歌诀四足厥阴是肝经,起于大敦期门终。

前阴生殖肠胆病,气血五脏治最灵。

大敦拇趾外甲角,行间纹端趾缝寻。

太冲关节后凹陷,踝前筋内取中封。

踝上五寸蠡沟穴,中都踝上七寸擒。

膝关阴陵后一寸,曲泉屈膝尽横纹。

阴包膝上方四寸,五里气冲下三寸。

阴廉气下二寸中,急脉阴旁二五分。

十一肋端章门是,乳下二肋寻期门。

5.胆经歌诀五足少阳是胆经,从头走足行身旁。

起于外眦童子髎,止于足部窍阴上。

头侧耳目咽喉病,神志热妇运动恙。

外眦五分童子髎,听会耳前珠陷祥。

上关颧弓上缘取,内斜曲角颌厌当。

悬颅悬厘在下方,相距半寸君莫忘。

曲鬓耳前发迹边,率谷入发半寸量。

天冲率后斜五分,浮白率后一寸乡。

头窍阴穴乳突上,完骨乳突后下方。

本神神庭三寸旁,阳白眉上一寸量。

入发五分头临泣,庭维之间取之良。

目窗正营及承灵,相距寸寸寸半量。

脑空池上平脑户,粗隆上缘外两旁。

风池耳后发际陷,颅底筋外有陷凹。

肩井大椎肩峰间,渊液腋下三寸见。

辄筋腋前横一寸,日月乳下三肋现。

人体十四经络穴位记忆歌谣,让记忆变得简单!

人体十四经络穴位记忆歌谣,让记忆变得简单!

人体十四经络穴位记忆歌谣,让记忆变得简单!一、手太阴肺经* 肺手太阴之脉,起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手太阴肺经经穴歌(共11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之下是尺泽,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经渠与太渊,鱼际少商如韭叶。

二、手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间,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歌(共20穴):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复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 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 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足阳明胃经经穴歌(共45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颊车对,下关头维和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满及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穴,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位,下巨虚穴上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中,下行内庭厉兑穴,大趾次趾之端终。

四、足太阴脾经*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十四经络穴位歌诀,值得收藏!

十四经络穴位歌诀,值得收藏!

十四经络穴位歌诀,值得收藏!中医现在已经是大多数基层医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术,开展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就必须掌握穴位的基础知识。

学习经络,配合图谱和歌诀能够强化记忆,下面是十四经络穴位口决,值得收藏!1、手太阴肺经经穴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诀,侠白尺泽孔最存,列缺经渠太渊涉,鱼际拇指白肉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2、手阳明大肠经二十大肠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溜济,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寸迎香列。

3、足阳明胃经经穴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乘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存,水道归来气冲饮,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行,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厉兑阳明穴,大指次指之端终。

4、足太阴脾经经穴二十一穴脾中州,隐白在足大趾头,大都太白公孙盛,商丘直上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候,胸乡周容大包上,从足经腹向胸走。

5、手少阴心经经穴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6、手太阳小肠经经穴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行小指末,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贞,臑俞天宗秉风合,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髎入听宫。

7、足太阳膀胱经经穴六十七穴足太阳,晴明目内红肉藏,攒竹眉冲于曲差,五处一五上承光,通天络却下玉枕,天柱发际大筋上,大杼风门肺厥阴,心俞督俞膈俞当,肝胆脾胃具挨次,三焦肾俞海大肠,关元小肠到膀胱,中膂白环寸半量,上次中下四髎穴,一空一空骶孔藏,会阳尾骨外边取,附分脊背第二行,魄户膏肓神堂寓,譩譆膈关魂门详,阳纲意舍胃仓随,肓门志室至胞肓,二十一椎秩边是,承扶臀股纹中央,殷门浮郄委阳至,委中合阳承筋量,承山飞扬跗阳继,昆仑仆参申脉堂,金门京骨束骨跟,通谷至阴小趾旁。

3.20--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

3.20--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
备考: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阳跷五脉交会 穴。(《素问·气府论·注》)
攒竹 Cuanzhu BL2
定位: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 作用:祛风明目。 主治:前额痛,眉棱骨痛,目眩,视物不明,目
赤肿痛,近视,口眼歪斜,眼睑瞤动。
应用: 目赤肿痛、流泪配太阳、太冲。 视物不明配光明、养老。 前头痛,三叉神经痛(第一支)配阳白。 眉棱骨痛。 眼睑下垂配鱼腰、丝竹空。 口眼歪斜、眼睑瞤动配四白。
操作:直刺0.2~0.5寸。
六、手太阳小肠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小指尺侧端,沿上肢外侧后缘上行,经肩, 绕肩胛,上颜面,过目外眦至耳屏前。支脉从颧部至 目内眦,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
体内:络心,属小肠。 联系的脏腑器官包括小肠、心、胃、咽、目、耳、鼻。
它是唯一的一条既到达目内眦(睛明穴),又到达目外 眦(瞳子髎)的经脉。
定位: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作用:宁心安神,宽胸降气。 主治:癫狂,痫证,惊悸,失眠,健忘,心烦,心痛,
咳嗽,吐血,梦遗,胸背痛。 应用:失眠配内关、神门;
痫证配肝俞、丰隆; 心痛、惊悸配巨阙、内关。 操作:斜刺0.5~0.8寸。 备考:心脏背俞穴。
肝俞 Gānshū BL18
定位: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肠鸣,胸胁痛。 应用:胃脘痛配内关、梁丘。
完谷不化配中脘、足三里。 疳积配四缝。 操作:向下或向内斜刺0.5~0.8寸。 备考:胃腑背俞穴。
肾俞 Shenshu BL23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肋弓下缘平第二腰椎。 作用:补肾壮腰。 主治:遗精,阳萎,早泄,不育,不孕,,月经
不调,白带,遗尿,小便不利,水肿,头昏, 耳鸣,耳聋,腰背酸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少阴心经歌诀
问君何药补心经,远志山药共麦冬。

枣仁当归天竺黄,六味合来大有功。

玄胡苦、黄连凉,木香贝母泻心强。

凉心竹叶犀牛角,朱砂连翘并牛黄。

温心藿香石菖蒲;引用细辛独活汤。

手太阳小肠经歌诀
小肠石斛牡蛎补;泻用木通共紫苏,连须葱白荔枝核,同为泻剂君须知。

小肠必须要求温,大小茴香乌药根;凉用黄芩天花粉;引用羌活与藁本。

足太阴脾经歌诀
补脾人参绵黄芪,扁豆白术共陈皮;莲子山药白茯苓,芡实苍术甘草宜。

泻脾之药用枳实,石膏大黄青皮奇。

温脾官桂丁藿香,附子良姜胡椒粒。

滑石玄胡凉脾药,白芍升麻引入脾。

足阳明胃经歌诀
补胃必须苍白术,半夏扁豆绵黄芪,
芡实莲肉共百合,山药还加广陈皮。

温胃火、亦如脾,再加一味南枳实,更添芒硝和大黄,多加石膏泻更急。

温胃木丁与藿香,益智吴萸及良姜,香附白肉草豆蔻,厚朴胡椒生干姜。

凉胃葛根条黄芩,滑石黄连玄花粉,知母连翘石膏斛,栀子升麻竹茹寻,十三味药凉胃火。

白芷升麻引胃药。

手厥阴心包经歌诀
地黄一味补包络;泻用乌药并枳壳;温肉桂;凉栀子;柴芎青皮是引药。

手太阴肺经歌诀
补肺山药共麦冬,紫苑乌梅与参苓,阿胶百部五味子,绵州黄芪更参苓。

紫苏子、与防风,泽泻葶苈泻肺经,更有枳壳桑白皮,六味泻肺一般同。

温肺木香冬花寻,生姜干姜白蒄仁;凉肺黄芩与贝母,人溺山栀沙玄参。

马兜铃、瓜萎仁,桔梗天冬必去心;引用白芷与升麻,连须葱白用几根。

足厥阴肝经歌诀
滋补肝经枣仁巧,薏仁木瓜与贡胶。

泻肝柴胡并白芍,青皮青黛不可少。

胡黄连、龙胆草,车前甘菊凉肝表。

温肝木香吴萸桂;引用青皮川芎好。

足少阳胆以歌诀
补胆龙胆与木通;柴胡青皮泻胆经。

温用陈皮制半夏,更加生姜与川芎。

凉用竹茹与黄连;用改善皆同肝经。

手少阳三焦经歌诀
滋补三焦用益智,更加甘草与黄芪;泻用栀子并泽泻;温用姜附颇有益。

原石膏、地骨皮,清凉三焦功效急。

引入三焦不用别,药与肝胆无差异。

足太阳膀胱经歌诀
橘核菖蒲补膀胱,益智续断龙骨良;泻用芒硝车前子,泽泻滑石石韦帮。

温用乌药并茴香;凉用黄柏生地黄,
甘草梢、亦属凉;引用尽皆同小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手阳明大肠经歌诀
问君大肠何药补,左旋牡蛎白龙骨,桔梗米壳诃子皮,山药肉蔻并莲肉。

川大黄,南槟榔,枳壳石斛泻大肠,再加芒硝桃麻仁,葱白三寸泻更强。

干姜肉桂吴茱萸,三者同时能温肠。

引药尽皆同胃经;槐花条芩凉大肠。

足少阴肾经歌诀
补肾山药甘枸杞,螵蛸龟板与牡蛎,杜仲锁阳巨胜子,山萸苁蓉共巴戟,龙虎骨、怀牛膝,五味菟丝和芡实,再加一味怀熟地,共补肾经十八味。

演肾不必多求方,知母泽泻两相当。

温肾肉桂并附子,鹿茸故纸海沉香,亦温肾, 腽肭脐;凉肾知柏地骨皮,再加一味粉丹皮;引用独活肉桂奇。

心经用药歌
助阳桂附与细辛,泻火黄连栀子心,龙眼熟地补心血,生地胶东养心阴,人参五味益心气,朱砂琥珀定心神,通窍菖蒲苏和香,豁痰牛黄竹沥临,欲化瘀阻急性子,桃红川芎并丹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