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动画艺术创作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动画艺术理论的动画制作技术与动画表现手法研究

动画艺术理论的动画制作技术与动画表现手法研究

动画艺术理论的动画制作技术与动画表现手法研究引言动画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进,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动画制作技术和动画表现手法作为动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动画的质量和艺术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动画艺术理论的动画制作技术与动画表现手法的研究,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动画的创作过程和表现手法。

第一部分:动画制作技术的发展1.1 传统动画制作技术传统动画制作技术是动画艺术最早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绘制一系列动画帧并逐帧播放,达到动画效果。

这种技术需要漫长的制作过程和大量的人力投入,但却为后来的动画制作技术奠定了基础。

1.1.1 手绘动画手绘动画是最早的传统动画制作技术之一,通过在纸上绘制一系列人物或物体的变化姿态,并逐帧进行拍摄和播放。

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展现出手绘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格,但制作效率较低。

1.1.2 模型动画模型动画是使用实物模型制作的动画,通过移动模型的姿态并逐帧拍摄,再通过快速播放形成动画效果。

这种技术在电影和广告制作中应用广泛,但制作过程复杂且容易受限于模型的形状和材料。

1.2 数字动画制作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动画制作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动画制作技术,成为当代动画产业的主流。

数字动画制作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备实现,具有制作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1.2.1 3D动画制作3D动画制作是数字动画制作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通过建模、渲染、动画等步骤,模拟出三维空间中的人物和场景,并通过快速播放形成动画效果。

这种技术在电影、游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2.2 2D动画制作2D动画制作是数字动画制作技术的另一个分支,通过绘制平面图像并逐帧播放,形成动画效果。

这种技术在传统动画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也在电视动画、网络动画等领域大放异彩。

第二部分:动画表现手法的研究2.1 动态表现手法动画的动态表现手法是指通过动画效果展现出人物和物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将之形成连贯的动画效果。

技术·艺术·学术中国动画电影声音创作与理论发展综述(1935-2020年)

技术·艺术·学术中国动画电影声音创作与理论发展综述(1935-2020年)

132021距1928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汽船威力号》(华特•迪士尼,1928)上映7年后,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1935)诞生,开启了对动画声音设计的探索与追求。

值得注意的是,当1935年《骆驼献舞》在中国问世时,次年的美国无声电影《摩登时代》(查理•卓别林,1936)上映。

该片标志着无声电影的谢幕,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动画电影声音技术的前瞻性。

此后,在第一部有声动画电影长片《铁扇公主》(万籁鸣、万古蟾,1941)中,中国动画人更是尝试了“音乐音响化”和“音响音乐化”的声音处理方法,赋予了影片多层次的视听效果。

可见,当时中国动画电影声音意识的创新性。

中国动画电影声音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经历了从技术革新、艺术追求到学术发展的过程。

作为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关注。

本文试图在归纳和梳理中国动画电影声音历史进程与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中国动画电影声音创作方面所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中国动画电影声音理论的发展进行阐述和总结。

一、中国动画电影声音的技术革新(一)技术背景20世纪20年代后期,光学录音技术和唱片录音技术的发明使电影能够再现现实生活中的声音。

1927年的《爵士歌王》(艾伦•克罗斯兰,1927)使电影结束了“伟大的哑巴”时代而进入了有声(talkie)时代。

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录音技术也经历了大规模的革新。

从20世纪40年代的磁性录音技术,到50年代的多声道立体声系统,再到70年代的录音降噪系统和模拟立体声系统,电影声音制作“已经如画面一样,可以从复制的技术转变为创造的艺术”。

[1]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电影工业日益壮大。

多轨传播体系不断扩展,数码录音和混音设备得到不断改善。

任何中等规模资金预算的电影,都能用5.1制式混音设备进行声音制作。

同时,声音制作在电影构思和推广环节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使电影录音技术发展达到了巅峰。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水墨动画是一种以传统水墨艺术为背景和技法基础的动画形式,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理念,在国内外艺术界逐渐崭露头角,并引起了广泛关注与探讨。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发展特点和创新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浅析。

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电影艺术创作探索阶段。

当时,西方动画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而中国的电影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水墨动画成为了一种低成本的替代方案。

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表达方式,为动画带来了新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

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特点在于传承与创新并重。

一方面,水墨动画在继承传统水墨艺术的注重追求叙事性和表现力的提升。

通过运用中国画的线条、笔触、墨色等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使动画呈现出独特的古韵和神韵。

水墨动画也不断进行技术实验和创新尝试。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融入了新的动画制作手段和效果,提升了水墨动画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继承与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中国动画艺术家蓝小云。

她以其水墨动画作品《弩耶》和《短命的生命》等获得了国内外的认可。

蓝小云在作品中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水墨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手法,通过画面的运动和变化,结合音乐和声音的呼应,创造出独特的视听艺术效果。

这种独特的创作方式不仅拓宽了水墨动画的形式和表现领域,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创新实践是数字水墨动画的发展。

数字水墨动画是将传统水墨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动画形式。

通过数字绘画、特效合成和后期处理等技术手段,将传统水墨艺术的特点和表现方式重新显现出来。

数字水墨动画还通过增加新的情节和元素,丰富了作品的叙事性和观赏性。

这种创新尝试使水墨动画更具现代性和国际化,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水墨艺术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仍然较为薄弱。

这导致了在新一代动画艺术家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水墨艺术的了解和研究不足。

动画创作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动画创作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动画创作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动画创作行业概述动画是指在符合观众主观视觉、知觉规律基础上,将自然界不存在的人、物、景象等通过绘画、建模等形式进行模拟并制成影像的一类艺术表达形式。

此类作品具有人物形象夸张、角色个性鲜明、观众视觉冲击强、想象空间大、带入感强等特点。

随着国家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的逐步落地,以及互联网对动漫产业发展的驱动力日渐增强,中国动画创作行业进入以互联网为核心,跨形态、跨媒介、跨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时代。

20世纪90年代后形成商业动画作品,根据播放渠道不同可分为电视动画作品、网络动画作品、动画电影作品三种类型。

动画作品最早于19世纪上半叶起源于英国。

20世纪初,中国动画行业开始起步,至今经历了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市场转型期、高速发展期四阶段的发展历程。

二、动画创作行业发展现状中国动画创作行业市场规模涉及领域广泛,除中国本土及日美等国动画作品创作收益外,还包括IP授权收益(包括衍生商品、玩具、游乐设施等领域)。

中国动画创作行业市场规模受市场需求影响,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据统计,中国动画创作行业市场规模从2014年1000.5亿元增长至2018年177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4%。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水平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促进动画创作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预计2021年将达到2483亿。

在资本、新媒体和消费人群的多重驱动下,在线动画行业增长迅速。

2012年中国在线动画市场规模仅为6.8亿元,到2018年增长至12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2.7%。

未来随着互联网红利带来的野蛮增长继续,预计2019年中国在线动画市场规模184.2亿元。

三、中国动画创作行业驱动因素分析1、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推动行业发展中国居民文化消费不断升级,居民用于教育文化娱乐的人均支出逐年上涨,从2014年的1535.9元人民币增长至2019年的2513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0.3%,消费者购买文娱产品或内容的欲望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浅谈中国动画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中国动画的现状与发展
销售 。这 里有 一个 特 别 的现 象 : 资 人 考 虑 到动 画 投 的盈 利可 能性 , 限制 大数 额 的投资 , 至不去 扩大 会 甚
投入, 而企 业 考虑 到成 本 回收难 度 , 也缺乏 独立 进行
代 中国动 画人抱着 创 造具有 中国 自己 民族特色 的
动画的信念 , 开始了本土动画的创作之路 , 成为中国
化产业资本 , 但是过度地依赖它 , 就只能落后。我想 大多数想借着 民族优势来拯救 中国动画 的、 中国 为
动 画振 兴 的人 们 , 盯 上 民 族 优 势 的 时候 不 可 否 认 在
就需要我们广大的动画爱好人士去积极开拓发展。 2 动 画产业 在 国 内受重 视 的程度 还不 够 。在 中 . 国, 还没有体现动 画产业 自身“ 产业 化” 的特点 , 有 待进一步发掘 , 同时, 中国的动画产业必然要考虑到 其 自身同其他产业之 间的联合互补 , 才能有更好 的
出版 社 .0 6 20 .
1 自从 国家 广 电总 局 调 整 动 画 、 励 动 画产 业 . 鼓
的发展以来 , 中国动画正在 以全新的面貌面 向世界。 开 始 了它 的振 兴 之路 。据 了解 ,04年 中 国 电视 台 20 规定的动画片播出时间是 6万分钟 , 目前动 画片 的 给量仅为 2 万分钟 , 动画片供应缺 口巨大 , 而且 , 根 据广电总局的通知 , 电视台所播 出的动画片中, 中外 动画片的比例为 6: , 4 在此基础下 , 国外动画同行认
动画产业生产 的是精神文化产 品, 一种传播媒 体其 最 大 的特点 就是 它 的文 化属 性 。 中国动 画必 须 坚持 走 民族 文化 特 色 的道路 。中国 动画业 这些 年一 直以为海外制作加工为主 , 但要想真正地制作 自己

浅谈中国现代动画艺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

浅谈中国现代动画艺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1)

浅谈中国现代动画艺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一动画的概念与起源(一)动画的概念动画在词典中的解释是“赋予生命”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是一种手段,使得本来没有生命的的形象活动起来,它的应用范围广泛,除了作为电影的一种类型之外,还有在电影特技制作的动画、科学教育动画、介绍产品形象的广告动画、电子游戏动画、远程教育动画、网页动画等。

动画是一门幻想艺术,更容易直观表现和抒发人们的感情,可以把现实不可能看到的转为现实,扩展了人类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广义而言,把一些原先不活动的东西,经过影片的制作与放映,变成会活动的影像,即为动画。

定义动画的方法,不在于使用的材质或创作的方式,而是作品是否符合动画的本质。

时至今日,动画媒体已经包含了各种形式,但不论何种形式,它们具体有一些共同点:其影像是以电影胶片、录像带或数字信息的方式逐格记录的;另外,影像的“动作”是被创造出来的幻觉,而不是原本就存在的。

(二)动画的起源在公元前两千年的埃及古墓壁画中,已绘制出描述摔跤动作的连续画面,摔跤动作形象生动,且动作连续有序,当观赏者随着走路移动身体观看这些画面时,就会产生画中人物动起来的错觉。

这种把不同时间发生的动作通过分解分别画出来,利用观者身体位置的移动,使绘画产生了运动和时间的效应,反映出人类对动作连续表现的欲望。

在古埃及神庙,我们可以看到,工匠们在不同的巨大石柱上,依次画上做出欢迎状的连续动作的神像。

当法老乘坐的马车从神庙石柱前奔跑而过时,石柱上的这些神像,即会在人眼视点的移动状态下,显示出欢迎法老的连续动作。

与此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在希腊古陶瓶上,绘有人物奔跑的侧面连续动作图案。

如观看时将视线停留在其中一个人物上,然后转动陶瓶,就会在人的视觉中形成连续运动的画面,栩栩如生。

这一创造,比古埃及的神庙石柱画,又进了一步,它是借助瓶子的旋转使画面产生运动的。

与希腊古陶瓶借助旋转使画面产生运动相似的是,早在一两千年前,我国所发明的走马灯。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定格动画是一种通过将静态图片逐帧播放而产生动画效果的制作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手绘动画或是现代的计算机生成动画,定格动画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创新的追求,定格动画在制作与发展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本文将对定格动画的制作技术、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定格动画的制作技术定格动画的制作主要依赖于静态图片的逐帧播放来产生动画效果。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将角色或是道具以静态的姿势拍摄下来,然后逐一进行微小的移动,再将每一帧拍摄下来,最终通过快速播放这些图片,就能够产生出连续的动画效果。

这种制作技术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细致的操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

现在,随着3D打印技术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定格动画的制作技术也得到了革新。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将角色或道具进行实体化制作,这样在逐帧拍摄时能够更加方便和稳定。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也可以帮助制作人员更好地进行场景的设计和动画的呈现。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定格动画的制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也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和质量。

二、定格动画的发展历程定格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最早的定格动画作品是由英国摄影师Eadweard Muybridge于1878年录制的《马的奔跑》。

他使用多个摄影机同时拍摄同一时间的画面,然后将这些静态图片逐帧播放,展示了马匹奔跑时的动态变化。

在此后的发展中,定格动画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20世纪初,美国动画大师华特·迪士尼也尝试过定格动画的制作,他在《狐狸与小鹤》中首次使用了这种技术。

此后,定格动画逐渐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动画制作的一种重要形式。

如今,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定格动画的制作水平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不仅在院线电影和电视剧中,定格动画也成为了广告、短视频、网络动漫等领域的热门选择。

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浓厚的艺术氛围,与其他形式的动画相辅相成,丰富了动画产业的多样性。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定格动画是指使用拍照机器按照一定规律拍摄不同的动画帧,然后将这些动画帧连续地播放,达到呈现动画效果的目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创作的不断探索,定格动画已经成为了极具表现性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本文将对其制作与发展进行分析研究。

一、历史沿革定格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早的定格动画短片是出现在法国的路易丝·波义耳(Louise Bourgeois)和爱德华·斯蒂兰(Émile Cohl)的作品中。

20年代,美国的华特·迪士尼开始制作以定格动画为基础的卡通短片,比如《奥斯汀奇异强盗》(Alice's Wonderland)和《小矮人威利之梦》(The Adventures of Willy Whopper)。

自此以后,定格动画开始流行于世界各地,并成为卡通动画制作的常见手段之一。

二、制作流程定格动画的制作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构思和设计:首先需要确定动画的整体风格和主题,然后根据故事情节设计角色、场景、道具等。

2.制作原型:根据故事情节设计出所需的角色和场景,制作出线稿,并制作出动画原型,以便拍摄和动画制作。

3.摄影:摄影是定格动画制作的核心环节,需要借助高清数码相机,按照一定规律拍摄动画帧,每帧相机的位置和光线参数必须一致,以确保动画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4.后期制作:动画帧拍摄完成后,需要进行后期制作,包括调色、修图、配音等,以确保动画的视觉效果和声音效果完美契合。

5.播放与发布:动画制作完成后,可以通过电影院、电视、网络等平台进行播放和发布。

三、发展趋势1.多媒体融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定格动画逐渐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起来,多媒体电影、互动游戏、虚拟现实等新领域的发展,给定格动画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

2.社交媒体引领: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动画制作人逐渐发掘了社交网络带来的便利与创造性。

比如,Instagram上的短视频、抖音与快手中的小视频等,给定格动画的推广和普及创造了新的机遇和前景。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动画是一种通过动态图像展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静态图像或帧,每秒播放多个图像帧,从而产生一种运动的感觉。

动画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包括手绘、计算机生成图像等。

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时代。

在古代,人们就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制作动画效果。

例如古埃及时期的墓室壁画中,就有一些人物形象在不同位置上出现的序列,给人以运动感。

类似的尝试在古希腊时期的陶器绘画中也有出现。

然而,现代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如何通过静态图像的快速连续播放来达到运动的效果。

法国画家让·布雷瓦利在1824年发明了一种被称为“暂时画”的设备,它使用一系列连续绘制的图像来呈现运动效果。

这可以说是最早的动画装置之一而真正有广泛影响的动画技术发展始于20世纪初。

1906年,美国电影制片商詹姆斯·斯图尔特·布莱克顿创建了一种被称为“欧希纳姆”(Kinetograph)的摄影机,它可以连续拍摄和播放动画片。

他的作品《幻灯片秀》(The Humpty Dumpty Circus)成为了第一部通过电影院播放的动画片。

此后,布莱克顿成为了动画电影的先驱之一1914年,美国漫画家温斯托·麦凯创作了第一部大规模的卡通短片,名为《吸血鬼》(Gertie the Dinosaur)。

这部短片使用了开拓性的动画技术,将手绘背景和卡通角色结合在一起。

它也是第一部通过四轮摄影机拍摄的动画片。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利益的驱动,动画产业开始蓬勃发展。

1928年,华特·迪士尼创立了迪士尼工作室,发行了第一部声音动画片《米奇老鼠》(Steamboat Willie)。

这部影片引发了“听觉革命”,为动画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长达十年的冷冻期之后,在1940年代和50年代,迪士尼工作室推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动画电影,如《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和《灰姑娘》(Cinderella)。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

浅析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与创新中国水墨动画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它融合了古代水墨艺术的韵味和现代动画的技术,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魔力。

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中,中国水墨动画逐渐成为了国际动画界的一颗新星。

本文将从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创新方向进行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呈现一个全面的中国水墨动画画面。

一、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历程中国水墨动画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当时代表着中国水墨动画最早的代表作品诞生了。

《三打白骨精》是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长片,取材于中国民间故事《西游记》,1987年问世,该片不仅在中国引起了轰动,也在国际动画界引起关注,开创了中国水墨动画的先河。

随后,中国水墨动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0年代初期,中国动画业迅速发展,水墨动画也得到了这一助推。

很多优秀的水墨动画作品相继问世,如《葫芦兄弟》、《西游记》、《哪吒闹海》等,这些作品使中国水墨动画开始在国际动画界崭露头角。

当前,中国水墨动画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大力倡导下,中国动画产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其中水墨动画更是备受重视。

国内动画机构层出不穷,艺术家们也开始对水墨动画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创作。

中国水墨动画已经越来越受到国际认可,获得了一些国际动画大奖。

如在法国举办的安锡国际动画电影节上,中国水墨动画作品多次获得大奖。

这表明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认可和赞赏。

中国水墨动画在商业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一些知名的水墨动画IP已经成为了跨媒体传播的重要内容,比如《哪吒》、《大鱼海棠》等,这些IP不仅在动画市场上取得了成功,还在影视、游戏等领域都有了影响力。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水墨动画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以应对市场的需求和观众的期待。

一方面,中国水墨动画在艺术表现方面进行创新,将古代水墨艺术与现代动画技术相结合,打造出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

比如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古代水墨的意境与现代动画的形式相结合,创造出更为独特的风格。

中国动画美学方向研究热点及趋势探析

中国动画美学方向研究热点及趋势探析

中国动画美学方向探究热点及趋势探析近年来,中国动画产业进步迅猛,引起了人们对于中国动画美学方向的关注。

本文将从中国动画美学的进步历程、热点议题以及将来趋势三个方面,探析中国动画美学的特点与走向。

一、中国动画美学的进步历程中国动画美学的进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

当时,受到西方美术的影响,中国艺术家开始将传统国画技法与西方动画技术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短片动画作品。

此时期的中国动画试验创新活跃,重视形式表现和艺术性。

1949年建国后,中国动画进入了一个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美学为导向的时期。

动画作品主题多为宣扬和教育,重视既有的政治任务和教育功能。

在这一时期,中国动画以红色主题、喜剧风格、扁平化的画面以及夸张的表现手法为主要特点。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动画面临了进步和变革的机遇。

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推动了中国动画的进步。

中国动画开始接触国际市场,引进和借鉴外国动画美学理念,逐渐形成中国奇特的动画美学。

二、中国动画美学探究热点议题1.文化认同与创新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动画面临着文化认同与创新的问题。

中国动画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成为了一个探究热点。

一方面,中国动画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实现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另一方面,面对国际市场,中国动画需要创新,吸纳外来文化的精髓,不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2.审美表达与技术创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中国动画在技术手段上有了很大的冲破。

传统手绘动画逐渐被3D计算机动画取代,视觉效果越来越逼真。

中国动画面临着如何将技术和审美相结合的挑战。

如何运用技术创新,更好地表达故事情感,成为中国动画美学探究的热点问题。

3.故事叙事与观众体验故事叙事是动画的核心,如何通过故事叙事和观众的情感沟通,成为中国动画探究的重要议题。

以往中国动画在故事叙事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深度和张力。

近年来,中国动画创作者开始重视故事叙事和角色塑造,力求提升观众的情感共鸣和参与感。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定格动画是一种通过一幅幅静态图像和剧情音频结合而成的动画形式。

它是动画的一种传统形式,也是动画制作中最基础的一种形式。

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定格动画已经成为动画制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定格动画的历史、技术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一、定格动画的历史定格动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最初,人们利用摄影机拍摄一系列静态图像,然后按照一定的速度播放这些图像,从而营造出动画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定格动画的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为动画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0世纪初期,定格动画逐渐流行起来,成为当时动画制作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这一时期,定格动画作品大多是以简单的手绘图像为基础,例如《小猫费利克斯》等。

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发展,定格动画开始逐渐向更加复杂和精致的方向发展。

二、定格动画的制作技术定格动画的制作技术主要包括摄影、绘画和后期制作等环节。

在摄影方面,制作人员需要使用摄像机逐帧拍摄静态图像,并按照一定的帧率进行播放。

摄影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定格动画的视觉效果,因此在摄影过程中需要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在绘画方面,制作人员需要绘制出所有的角色和背景,并逐帧进行微调。

这一环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要求画面的精细度和真实感。

在后期制作方面,制作人员需要对拍摄好的图像进行编辑和合成,以及添加音频等元素,最终形成完整的定格动画作品。

三、定格动画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定格动画的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定格动画的制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定格动画制作需要大量的手工绘制和后期处理,而数字化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并且为制作人员提供更多的创作工具和可能性。

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也为定格动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观众营造出更加真实和沉浸式的动画体验,为定格动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定格动画也开始向更多的领域渗透,例如广告、教育和艺术等领域,拓展了它的应用范围和市场前景。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定格动画,又称为停格动画或者帧动画,是一种通过逐帧拍摄静止图像,并将这些图像连续播放来制作动画的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定格动画已经成为一种独特而具有魅力的动画形式,被广泛应用于广告制作、电影制作、教育教学等领域。

在过去,定格动画主要是通过手工绘制或者摄影拍摄的方式制作,制作过程复杂耗时,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应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定格动画制作变得更加简便和高效。

现在,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定格动画制作,节约时间和成本,使得定格动画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

通过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种动画形式的特点和优势,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将对定格动画的定义、制作流程、发展历史、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旨在为读者带来对定格动画的全面了解和展望。

1.2 研究意义定格动画是一种通过一帧一帧地拍摄静止画面,然后连续播放这些画面来制作动画的技术。

它在电影、电视、广告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定格动画的意义在于,首先可以加深人们对这一传统动画制作技术的了解,探究其独特之处以及与其他动画制作技术的联系与区别。

研究定格动画的制作流程可以帮助从业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技术,提高动画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追溯定格动画的发展历史,可以了解其在不同时期的变革与发展轨迹,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未来的创新提供借鉴。

探讨定格动画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可以揭示其在各个行业中的独特价值和潜在机遇。

对定格动画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有助于预测其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有助于促进动画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定格动画的定义定格动画是一种通过逐帧拍摄静止图像来制作动画的技术。

动画概论第讲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动画概论第讲动画的起源与发展

动画概论第一讲: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动画是一种通过连续播放多张图像,制造出一种运动效果的电影艺术形式。

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艺术形式,追溯到 2000 年前的中国战国时期,被称为“借画生动”。

动画的起源首先,我们看看动画的起源。

早期的动画被称为“动态图画”,是由一些简单的图案组合而成的。

例如,利用旋转的轮盘和观察器,在高速旋转时,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盘上的图案看起来像是在运动。

另一种古老的形式是“花灯片”,这种形式用来展示连续的图像,通常是在庆祝节日或其他特殊场合使用。

这种技术最早起源于中国的“灯影戏”,是一种将剪纸和灯光结合起来,然后通过手工操作实现的形式。

此外,还有“欧罗巴杯”,一种早期的光学玩具,用于展示连续动画,并通过手工的方式产生运动效果。

动画的发展动画的发展在 1915 年得到了重要的推动,由美国卡通制作家 Winsor McCay 制作了一部名为“胡奇的奇幻之旅”的短动画,它是第一部完整的动画电影。

这部电影是由 4,000 个手绘图片组成,每秒钟放映 10 张图片,持续时间为半个小时。

在之后的几年里,动画制作形式和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

人们开始使用电影机和摄制机制作短片,然后将其拼接起来制作成完整的电影。

也开始使用绘图板和支持绘图工具,例如鼠标和图形仪。

随着动画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使用数字技术制作动画。

最早的数字电影是1973 年由罗伯特·阿普斯特(Robert Abel)和爱德华·卡特穆尔(Edward Catmull)制作的,名为“横跨时间的戏剧”,这是一部完全由计算机制作的短片。

此后,技术和材料的推广,使得动画成为一种更好更广泛的娱乐形式。

在各种交流和媒体方面,动画广泛应用于教育、广告和艺术形式的表现。

起来,动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早之前,但自它面世以来,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它已经成为当代艺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动画专业创意及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

动画专业创意及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

动画专业创意及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动画是一门融合了艺术和技术的学科,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

在这个充满创意和竞争的领域,为了培养优秀的动画人才,动画专业的创意与创新教学研究及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一、了解行业趋势动画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观众口味的变化都对动画创意和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因此,教育机构及教师需要紧跟行业趋势,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和市场动态。

这些信息能够为教师提供依据,指导他们教授学生现实世界所需的技能,并提供给学生一个前瞻的视角,让他们在行业中打造出自己的竞争力。

二、培养学生创意思维创意是动画行业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要想培养创意思维,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灵感来源和思维工具。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研究不同的绘画风格、阅读广泛的影视作品以及关注当今社会热点话题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勇敢尝试不同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培养他们的敢于冒险和创新的精神。

三、实践与团队合作动画创作是团队合作的艺术,教育机构需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让他们学会在团队中合作和发挥自己的优势。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动画制作比赛、实习项目或者与其他专业联合的创作项目,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动画行业的理解,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结合理论与实践在动画专业的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应该相互结合。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实践项目或工作坊,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创作中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创作成果。

五、引导学生建立个人创作风格在动画行业,拥有独特的创作风格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教育机构应该鼓励学生发掘并建立自己的创作风格。

教师可以通过综合评价、个性化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创作中的特点和优势,并指导他们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个人创作风格。

总之,动画专业的创意与创新教学研究与实践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并为他们在动画行业中获得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画学动画创作研究方向

动画学动画创作研究方向

动画学动画创作研究方向:注重探索动画片的创作规律。

通过开展各类实验性的动画片创作,大胆实践各种创作理念、表现风格与技术手段,密切关注影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培养擅长动画创作的编剧、导演、美术设计、技术指导等复合型、高层次和应用型艺术人才。

研究方向的特色是密切配合电影、电视、美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汲取姊妹艺术的创作手段,追踪动画技术的最新突破,从多个角度出发来实现对动画艺术在艺术形态、技术手段和创作理念上的突破。

研究方向注重实用性,注重培养具有理论积淀和实际创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针对动画创作的研究是动画学科最主要的方面。

在实践中,动画艺术一方面吸收电影、电视、美术和新媒体艺术的创作理念和手段,也有自身独特的创作规律。

通过动画艺术创作的实践,进一步对动画创作的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是提高动画水平的必行之路。

该方向由在国内外动画节上屡获大奖的动画艺术家和教育家主持,以实际创作对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行突破,将对进一步提高我国动画创作水平、培养行业亟需的高级创作人才有所裨益。

该方向将通过动画创作实践拓宽动画艺术的表现能力,总结动画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并结合传媒技术的最新发展,探索数字技术与动画创作结合的可能性。

结合实践,并借鉴电影、电视、美术和新媒体艺术等相关领域的创作方法,该方向将推动我国原创动画作品的发展,也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高级动画创作人才。

同时实验性动画创作的成果也可作为开展商业动画创作的开端,进一步完善动画教育中产学研结合的基本思路,为我国动画产业和动画教育的协调发展作出贡献。

动画学动画艺术理论研究方向:在艺术理论研究的高度上,探索动画的艺术形态与创作规律。

通过开展针对动画艺术本体的深入研究,培养以动画学术研究为核心,具有文艺美学、电影电视、美术、传播学等多个领域的广阔视野的艺术学研究人才。

研究方向的特色是在对相关学科广泛辐射和对艺术学理论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从多方位的学术角度出发来研究动画艺术的理论和创作规律,体现动画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所应具备的学术视野,同时从基础学科的不同角度出发,互相砥砺,不断完善和深化动画艺术理论体系。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

对定格动画的制作与发展的研究1. 引言1.1 定格动画的定义定格动画,又称为停格动画或帧动画,是一种通过逐帧拍摄静态图像来制作的动画形式。

每一帧图像都是独立的画面,通过连续播放这些静态图像,就可以形成连续的动画效果。

定格动画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和技术进行制作,包括传统的手绘动画、纸片剪贴动画、玩具动画等。

定格动画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通过精心构思和设计每一帧画面来呈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

这种动画形式常常被用于艺术创作、广告制作、教育教学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定格动画的制作过程虽然费时费力,但却可以体现出制作者的耐心和用心。

通过不断地调整每一帧画面的细节和表现方式,制作出令人惊艳的动画作品。

定格动画在电影和电视行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为观众带来了更多样的视听享受。

1.2 研究意义定格动画是一种通过静态图像逐帧播放的动画形式,其制作过程相对复杂且耗时较长。

研究定格动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制作过程中的技术和艺术挑战,以及如何克服这些挑战。

通过研究定格动画的制作工艺,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评价这种动画形式的价值和质量。

定格动画在电影和电视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仅在独立动画领域有着重要地位,还在广告、教育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定格动画的应用范围和效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不同领域中的价值和潜力。

研究定格动画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种独特的动画形式,促进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定格动画,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制作技术和艺术特点,进一步推动定格动画的创新和发展。

2. 正文2.1 定格动画的历史发展"定格动画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的摄影师们开始尝试使用连续拍摄的技术来制作动画片。

1908年,法国摄影师爱米尔·科尔在巴黎首次展示了他使用定格摄影技术制作的影片《巴黎光影》,这可以说是定格动画的鼻祖之一。

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进步,定格动画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在20世纪中叶开始在电影和电视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研究

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研究

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研究《万氏兄弟动画艺术研究》引言:动画艺术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几十年中,动画行业经历了迅猛的发展,其中万氏兄弟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创作手法成为了业界瞩目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万氏兄弟动画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他们的创作手法、艺术特点以及对动画艺术的影响。

一、万氏兄弟的背景和风格特点万氏兄弟分别是万先生和万太太,两人均具有丰富的艺术背景和经验。

他们的动画作品常常以夸张的形象、明快的色彩和夸张的动作为特点,营造出活泼有趣的画面效果。

最著名的作品包括《小猪佩奇》、《奇妙的一天》等,这些作品深受儿童和家长们的喜爱。

二、创作手法的研究1.线条表现万氏兄弟的动画作品中,线条表现极其重要。

他们使用了清晰的线条勾勒出角色和场景,使画面更加生动鲜明。

线条的粗细、弯曲程度以及外廓的处理都对表达角色的个性和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配乐和声音效果配乐和声音效果在动画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万氏兄弟善于利用音乐和声音来增添画面的趣味性和戏剧性。

他们选取了活泼欢快的音乐,并精确地与画面进行配合,创造出愉悦的观赏体验。

三、艺术特点的分析1.幽默讽刺万氏兄弟的动画作品以幽默和讽刺见长。

他们以夸张和滑稽的表现手法刻画出各种形象,让观众在欢笑中发现生活的乐趣。

同时,他们善于通过动画的形式表达某些社会问题和现象,引发观众的思考。

2.情感共鸣万氏兄弟的作品中,情感表达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他们利用角色形象和剧情,与观众建立情感共鸣。

无论是小猪佩奇的快乐成长,还是奇妙的一天中的温暖亲情,都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情感体验,使观众更加喜爱这些作品。

四、对动画艺术的影响万氏兄弟的动画作品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对动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他们为儿童动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

他们的作品以活跃、阳光的形象和趣味的剧情赢得了小朋友们的喜爱,激发了他们对动画的兴趣和热爱,进而促进了整个儿童动画行业的发展。

动画短片创作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探析

动画短片创作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探析

动画短片创作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探析摘要: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动画行业取得了较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中国动画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

本文对动画短片创作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探索出动画短片创作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中国动画;动画创作;人才培养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中国动画行业取得了较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非常大的困难: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是质量还是无法与国外动画产品竞争;中国动画渐渐失去了民族特色,失去了它在国际动画界中的地位;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正成为国际动画的加工地,中国动画业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但机遇和挑战并存。

面对这些形势,中国动画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商业动画片,形成几个具备较强原创力和制作能力的大型动画公司,使国产动画片走出国门,并积极开发相应的动画衍生产品;同时把高校动画专业的艺术教育放到与商业动画同等重要的地位,鼓励实验性质的原创性动画创作,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人才是企业及产业发展的“源动力”,这已经是共识,但是目前动漫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离产业的需求无疑有相当的距离,这无疑使我国快速发展的动漫产业遭遇瓶颈。

要真正培养高水平的动画人才,首先我们要关注动画教育如何真正地完善。

随着社会各界对于动画事业发展的日益关注,全国各地院校纷纷建立了动画专业,为更多有志于在动画领域发展的青年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机会,而在院校的动画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在实践操作性上有很大的差距,造成了学生在校的技术水平跟行业需求严重脱离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都在对动画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主导思想是将理论建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强调优秀动画作品的理论知识和动画创作的可操作性的实际结合。

本文针对动画短片创作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力图探索出动画短片创作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一、国外发展现状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经过近百年的长期发展,形成了鲜明的特点: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注重细节的刻画;角色生动有趣,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多以大团圆结局;人物造型设计规范,形象优美,迎合了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动物形象为追求拟人化,大多作了大幅度的夸张效果,这种处理模式被世界各国动画业广泛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动画艺术创作发展研究内容摘要:中国动画片发展经历了70多年的时间,其间,中国动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产生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优秀作品。

中国动画从它创始初期就与世界动画紧密相连。

本文从中国动画的历史梳理开始,结合中国动画创作和市场两个方面,探寻中国动画的艺术创作规律。

中国动画创作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的两个发展高潮,新世纪中国动画俨然又要迎来它的又一繁荣时期,中国动画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中国动画不仅要拥有国内市场,更要走向世界。

经过七十多年的动画探索,中国的动画创作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准。

但是在市场上稍许欠缺,中国动画人也意识到这个问题。

特别是在美国日本等外来动画的冲击下,中国动画面临巨大挑战,中国动画制作者面对动画现状,显示了他们的魄力,在动画的制作体系和发行体系上都做了改进,借鉴吸收国外先进经验,为己所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回报。

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中国动画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应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使中国动画有更好的发展。

影片的艺术水准为其长久的生命力提供保障,而良好的市场回报也为艺术再创作提供资金。

如何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契合点,是本文所关注的。

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新的世纪,让我们展望中国动画的灿烂未来!序言动画艺术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

从动画诞生以来,各国的动画交流就十分广泛。

中国动画作为世界动画的一分子也闪耀着它夺目的光辉。

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影响,发行到了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区,打响了中国动画片对外输出的第一炮。

中国动画片也自觉地将自己纳入到世界动画片的轨迹当中,与世界动画发展保持一致。

随后,中国动画片频频在国际上获奖,引起世人的注目,声誉鹊起。

中国动画片便在世界动画影视长廊里占据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可是中国动画片发展到现在却陷入了沉寂,从21世纪的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片没有了以前的繁荣。

在中国的动画片市场上充斥的大多是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片,在人们周围的生活用品、印刷品当中流行的更多是加菲猫、史努比等外来卡通形象。

对民族动画寄予厚望的广大观众对民族动画呼声甚高,国家也大力地扶持民族动画事业,中国动画艺术家也为国产动画的发展花费大量心血,国产动画虽有起色,但尚不尽如人意。

国产动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世纪获得更好的发展,抢回国内市场,同时走向世界,是动画创作者的当务之急。

国产动画发展缓慢的症结在哪里?如何探寻一条适合中国动画发展的道路是现在国产动画亟待解决的。

第一章历史篇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

对中国动画发展脉络有一个了解,对今天的动画创作是大有裨益的。

既可从中借鉴吸收优良传统,又可发现总结中国动画的不足之处,找到一条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的发展道路。

一、艰难的创始期谈到中国动画,不能不提及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他们可谓中国动画片的鼻祖。

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他们于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

紧接着在1930年又摄制出《纸人捣乱记》。

此后,万氏兄弟便不辞劳苦、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中国动画的创作。

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左翼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万氏兄弟拍摄了大量的抗日作品如《血钱》、《航空救国》、《民族痛史》、《新潮》,和提倡国货的《国货年》、《漏洞》,以及一些儿童寓言片《鼠与蛙》、《飞来祸》、《龟兔赛跑》等20余部黑白动画短片。

直至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并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万氏兄弟被迫中断了动画创作。

而以钱家骏为中心的当时的一批动画人也绘制了以抗日为内容的动画短片《农家乐》,随后又绘制两部短片。

中国动画片在创作初期就时刻与时代气息紧密相联。

同时最早一批的动画人也显示了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

二、民族风格的探寻之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动画片开始了它更为广阔的发展。

早在1947年,人民艺术家陈波儿和日本动画专家方明(持永只仁)等创作了新中国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和动画片《瓮中捉鳖》。

他们在人员不足、设备简陋的艰难条件下完成摄制工作,为新中国动画片的发展揭开了序幕。

中国的动画片在此后的发展中便自觉开始了民族风格的道路的探寻,这是时代和世界环境使然。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特伟任厂长,此时中国动画人已发展到两百多人。

有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等一大批著名艺术家、文学家先后加入到这一行列当中,为中国的动画事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建国初期是中国动画片蹒跚学步的时期,中国动画人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动画技术和艺术,主要是苏联和南斯拉夫,在动画技艺上有了很大提高。

同时在动画的风格上不免受到这些国家动画的影响,如《小猫钓鱼》(1952)、《小梅的梦》(1954)、《野外的遭遇》(1955)等影片便留有苏联动画的影子。

特别是1956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国际动画节上获奖,令人沮丧的是与会者以为这部影片是苏联的影片。

这个误会使中国动画人深刻意识到:“对他国动画亦步亦趋的模仿是不会利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

”只能导致中国动画的消减。

“只有搞民族化,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

”其实中国早期的动画电影也有这个倾向,万氏兄弟的《纸人捣乱记》便是模仿美国的动画制作,追求的是逗乐搞笑,仅是一部简单的噱头闹剧而已。

事实上这也是动画娱乐本性体现,影片给人们以娱乐消遣,才会有观众,才会有市场。

同时它在人物的造型设计上仍具有民族特点。

在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厂厂长特伟提出了“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从此开始了中国动画的民族风格建设。

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风格,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当中,民族特色十足,将军的脸谱化便借鉴了京戏人物造型,在动作的设计上也采取了京戏的风格。

影片的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地运用民乐,在将军彷徨无助时,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响起,画面与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达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这部仅30分钟的动画片充溢着浓郁的民族化气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对当时的民族化探索起了极大的鼓舞作用。

同时,中国的动画艺术家们积极地致力于新的动画艺术手法的探索和动画技艺的提高。

在发展中国动画的一大片种木偶动画时,著名的木偶片导演靳夕、钱远达,曾在20世纪50年代远赴捷克学习,师从德恩卡。

靳夕的第一部代表作《孔雀公主》,故事情节动人。

后来,靳夕拍摄的《谁唱的最好》在技术上非常完美,但在意识形态上却受到了局限。

当时的文艺政策较为教条,由于过分强调了“政治挂帅”、“革命传统”、“主题至上”,限制了木偶片的进一步发展。

钱家骏在1957年导演的《拔萝卜》和1958年导演的《古博士的新发现》就注意开掘动画片的童趣、童心。

在1958年中国动画人研制了中国第一部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为中国动画增添一个新品种且富有鲜明的民间艺术特色。

接着又拍摄了剪纸片《渔童》(1959)、《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1963)等影片,吸收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将动画形象塑造得生动丰满,也使中国的民间传统艺术得到发扬。

到了20世纪80年代,剪纸片技术日益成熟,在此基础上,美影厂又研制成功剪纸“拉毛”新工艺,拍出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该片荣获第十三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银熊奖、南斯拉夫第六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动画电影节特别奖和文化部1984年度优秀美术片奖。

1985年出品的《草人》也获得好评,在日本第二届广岛国际动画电影节获儿童片一等奖和国内文化部1985年度优秀美术片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腾龙奖”美术片二等奖。

这一片种在国际国内都得到认可,且受到广大观众欢迎。

此外,在1960年又摄制了折纸片《聪明的鸭子》,情趣盎然,活泼生动。

同一时期又发明创造了水墨动画片,可谓是最具中国风格的动画片,它将中国的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使中国特有的笔墨情趣完美地再现于银幕,形成最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震惊了整个世界影坛。

《小蝌蚪找妈妈》(1960)、《牧笛》(1964)可以说是其中的代表作。

富于韵律的画面、诗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动画艺术也达到一种审美的境界。

此时的动画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高潮。

也是民族风格成熟的阶段。

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在造型、设景、用色等方面借鉴了古代绘画、庙堂艺术、民间年画的特色,又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融入,描述了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使这一形象跃然银幕,化无形为有形,“挖掘各种艺术表现手段;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国外评论说:“《大闹天宫》不但具有一般美国迪斯尼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艺术又是迪斯尼式的美术片所做不到的,即它完全地表达了中国的传统艺术风格。

”“是动画片的真正杰作。

” 中国动画片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不仅得到国际的首肯,而且使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片深入到世界民众当中去。

中国动画片因为它独到的民族特色而独立于世界动画之林,散发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动画片在海内外获得越来越高的声誉。

可是由于“文革”的影响,中国的动画事业受到了阻碍,发展缓慢。

“文革”结束后,百花开放,我国的动画事业也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

中国的动画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动画创作当中,秉承以往的“民族风格”的道路,在题材内容、艺术形式和制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新的开拓,并取得可喜的成绩。

同时由于实行开放政策,扩大对外交流,中国的动画业也更多地与国际接轨,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1979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问世,这部被誉为“色彩鲜艳、风格雅致、想像丰富”的作品,深受国内外好评。

民族风格在它的身上的到了很好的延续。

动画片《三个和尚》是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在发展民族风格中做了一次新的尝试。

动画片《雪孩子》画面优美富有诗意;《南郭先生》表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格调古雅;《火童》结合了装饰性造型和民族艺术特点。

同一时期的影片中,还有《两只小孔雀》、《画廊一夜》、《狐狸打猎人》、《好猫咪咪》、《愚人买鞋》、《黑公鸡》、《小鸭呷呷》、《人参果》、《淘气的金丝猴》、《假如我是武松》、《蝴蝶泉》、《天书奇谭》、《兔送信》、《三十六个字》等也延续这一创作思想。

1984年的大型动画片《金猴降妖》,又一次将孙悟空搬上了动画银幕,塑造了一个感人的孙悟空形象;在表现手法上通过将传统的民族风格和抽象绘画的手法和现代音乐融合,探索民族艺术的新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