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5)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C A项“秘”在句中应为动词,“保密”之意,题干将其作为 名词,解释为“秘密”,显然错误。B项“届”作为动词,但题干 中译为“结束”不合语境,联系上下文,此处应译为“到、至”。 D项“悉”在此句中应为副词,题干解释为“了解”,将其作为动 词显然不对,联系上下文,“励征讨所获生日宝物”是征讨所得 之物,此处是归还,于是,“悉”应解为“全部”。 6. B B项“乃”意义和用法均相同,均作连词,译为“于是、 就”。A项“而”字均作为连词,前句中表顺承关系,译为“然 后”;后句中表递进关系,译为“并且”。C„项“以”前句中作介 词,构成“以……为……”的结构,译为“把”;后句中作动词,译 为“认为”。D项“为”字,前句中作介词,句意应为“为之陨 涕”,“为”口1一译为“因为”,或意译为“被怎样而……”;后 句中“为”作动词,译为“担任”。 7. C A项前句表现的是肖励的孝顺,后句表现的是肖励的“善 政”;B项前句表现的是肖励的至孝,后句说的是其他刺史中饱私 囊;D项两句表现的均为肖励的“善政”。 8. D D项“遭到陈文彻的诬陷阻挠”与原文意思不合,原文并末 提及“诬陷阻挠”之意,“让他做太子左卫率”也与诏令之事无
15. (1)中国山水画是最客观的,超脱了小己主观地位的 远近法以写大自然千里山川,纯然是一块自然本体, 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近大小,但却不是站立在 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造型的形色阴影。(2)中国画中 作家的心灵特性旱已全部化在笔墨里面。在一丘一壑, 一花一鸟中发现了无限,表现了无限,所以他的态度 是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总之,中国山水画是最 超越自然而又最切近自然,是世界最心灵化的艺术, 而同时是自然的本身。(主要信息来源于第2,3,2段) 16.①开篇扣题,点明因“告别家乡而写作的缘由,激 发读者阅读时对“结束”的思考(2分);②奠定文章的抒 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感情饱满的特点(2分)。
学海导航:
2011届高考模拟仿真试题· 广东(五)参考答案
1. A jì/jiàn,hé/gē,chēng/chèno B.huàn/juàn,dǐ,chǔ/chù C.I iè/niè, gào/hào, cì D.sù.liàn/liǎn,gēng。 2. C 泥牛人海: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复返,再无消息。 题干中要强调的是禽流感时期八角、板蓝根很难买到的情状,而 不Leabharlann Baidu说其一去不再回来。显然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 C A项缺介词,造成句子表意含混不清。应在“他们”前加上 “同”、“与”、“和”之类的词。B项搭配不当,句子“公众 要求及时看到亚运帐本是公民的知情权”的表达错误, 可在“公民” 之后加上“行使”一词。D项“也有……出风头”句式杂揉, 可将 后面的“为雷人、作秀、出风头”删去。 4.B 第一空后讲到“其实儒家并不是一种宗教”,“其实”承接 上文,有转折之意,因此前文应讲到“儒家是一种宗教”这一层 含意,故此处应选择④句;第二空前交代了语境“道家和道教是不 同的两回事”,由此即可判断此空需要阐释的应为两者的区别, 故选择③句;第三空应突出它们的矛盾,推理应当选择⑤句;前文 提到“互相矛盾”,又举了老庄思想的例子,后文就应为与之相 矛盾的道教的主旨,因此选择①句;然后根据末句提示“倒是可以 以提供不少资料”,故前一空应是在说明提供资料的原因,故选
9. (1)聚书至三万卷/披玩不倦/尤好《东观汉记})/略皆诵忆/刘显 执卷策励/酬应如流/乃至卷次行数亦不差失/卒于道/赠侍中/溢曰 光侯。(每错断、漏断、多断3处扣一分。) (2)①我在离世之后,恐怕没有这样的儿子吧!(大意1分,“百 年”“其”各1分) ②即使是门生故吏,没有谁能认出他。(大意1分 “虽”“莫”“识之”各1分) 10. (1)颔联主要通过精致工巧的对仗,如“秋风”与“夜雨” 相对,“衣犹短”与“梦亦寒”相对,和典型自然的意象渲染, 如“秋风”“秋雨”意象的择取,感同身受地抒写了彭民望的 生计艰难与失意落魄。 (2)①作者深知彭民望的穷困,却因自己清贫、位卑而无力 帮助,透出无可奈何的怅惘;②彭民望虽高才满腹,却英雄失路, 作者对他不遇于时的尴尬处境表达了深深的同情和不平。 11. (1)人道寄奴曾住气吞万里如虎 (2)佳木秀而繁阴水落而石 出者(3)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2>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17.①作者认为“游牧民”比“农民”更为原始,没有 定居的习性、鄙视边界,而“农民”是定居、有产业、 忠诚和有德行的人;而作者以“游牧民”的流浪者身份告 别了“农民”(2分);②作者是“理性、人道与和平”的 追寻者,“是背离、变迁、幻想的崇敬者”,始终只把 所爱的事物视作一个譬喻,怀疑“钉死在某一点 上”“并且变成了忠诚和德行”的爱(2分);③作者曾 经想做诗人、艺术家和幻想者,又想做一名公民、有德 行有家乡,但过了很久才知道二者不可兼得,最后解救 的道路还是走向了心灵与和平。(1分)。 18.因为“我”作为一个“流浪者”,不向往定居,鄙 视边界,憎恶战争与封锁(2分),只向往理性、人道与和 平,所以对家乡“不该有什么乡愁”,无所谓牵挂 (2分)。 但“我”在离开故土时却无限地眷恋,对故土有着深沉 的热爱(2分)。
12. BD B项信息来源于第2段,“所以虽然也有阴阳明暗,远 近大小,但却不是站立在一固定的观点所看见的造型的形色阴 影如西洋油画”,B项与此意思相反;D项“可以融合于一张问面 的,他们对宁宙立场是相同的”与原文第3段中“有人欲融合中、 西画法于一张画面的,结果无不失败,因为没有注意这宁宙立 场的不同”相悖。 13 . C 判断此题主要来自第2段内容。原文说,“纸上的空自 是中国画真正的画底。西洋油画先用颜色全部涂抹问底,然后 在上面依据远近法或名透视法幻现出目睹手可捉摸的真景”,C 项表达的意思与此相反。 14、(1)它所表现的精神是一种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 浑然融化、体合为一的追求。(2)它所启示的境界是顺着自然 法则运行虽动而静的宁宙,是与自然精神合一的虽动而静的人 生。(3)它所描写的对象都充满着生命的动—气韵生动,画幅中 潜存着一层深深的静寂。(主要信息来源于第1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