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内容说明
《晨景》微课介绍说明
听辨第三乐段(再现部分),感受音乐氛围
了解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构
教师编创展示,激发创作热情。 分声部哼唱、打节奏、演奏竖笛、鸟笛
《晨景》微课介绍
聆听乐段,出示早、中、晚三幅图 片,让学生对应。
出示主题《晨景》,介绍作者格里 格,及创作背景与内容
讲解什么是主题乐句,为了保护变声期同学的嗓音,请同学们一 边轻声高位用C调唱谱,一边手指划旋律线。
聆听第一乐段,听辨力度变化。用PPT的线条变化为学生营造了晨 曦微露,随着太阳冉冉升起,朝霞划破长夜的黑暗,天空颜色变幻多 姿,逐渐明亮。
后2次有弦乐组加入共同演奏,弦乐组的加入使乐曲达到了高潮,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红日高悬、光华四射、阳光洒满大地的灿烂景象。
列表格总结所知所感, 将所学所感信息化
聆听第二乐段,听辨主题乐句的变化,用黑色线条对应乐汇出现, 组成云朵形状配合主题旋律及主题背景
听辨与第一乐段不同的乐器音色及不同的力度感觉
人教版高中数学微课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高中数学微课教案精选7篇高中数学教案模板篇一一、教学内容分析向量作为工具在数学、物理以及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小节的重点是结合向量知识证明数学中直线的平行、垂直问题,以及不等式、三角公式的证明、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2、了解构造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平面向量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应用。
难点:向量的构造。
四、教学流程设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与回顾1、提问:下列哪些量是向量?(1)力(2)功(3)位移(4)力矩2、上述四个量中,(1)(3)(4)是向量,而(2)不是,那它是什么?[说明]复习数量积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课例1(书中例5)向量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在物理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在数学学科中也有许多妙用!请看例2(书中例3)证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由基本不等式知(1)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向量法[说明]本例关键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结构特点,构造向量,并发现(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是)例3(书中例4)[说明]本例的关键在于构造单位圆,利用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公式得到证明。
二、巩固练习1、如图,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 km/h.(1)如果他径直游向河对岸,水的流速为4 km/h,他实际沿什么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沿北偏东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是8 km/h.(2)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多少?答案:朝北偏西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为km/h.三、课堂小结1、向量在物理、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作业布置1、书面作业:课本P73,练习8.44高中数学优秀教案篇二猴子搬香蕉一个小猴子边上有100根香蕉,它要走过50米才能到家,每次它最多搬50根香蕉,(多了就被压死了),它每走1米就要吃掉一根,请问它最多能把多少根香蕉搬到家里?解答:100只香蕉分两次,一次运50只,走1米,再回去搬另外50只,这样走了1米的时候,前50只吃掉了两只,后50只吃掉了1只,剩下48+49只;两米的时候剩下46+48只;。
初中物理微型课教案模板
初中物理微型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物理概念和知识点。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物理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理概念和定义的介绍。
2. 相关实验的演示和讲解。
3. 问题解答和讨论。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2. 理论讲解:简要介绍本节课的物理概念和定义,结合生动的例子进行解释。
3. 实验演示:进行相关实验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4. 实验分析: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5. 问题解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与学生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和材料:列出所需的实验器材和材料清单。
2. 教学课件: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包括理论讲解和实验演示的内容。
3. 参考书籍:列出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参考。
五、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评估他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问题提出和解答的能力等。
六、教学反思教学结束后,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好准备。
以上是初中物理微型课教案模板的基本要素,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删。
数学微课作品简介和创作说明
数学微课作品简介和创作说明
科目:数学
作品名称:《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作品内容简介:《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是人教B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课。
平均变化率能直观的帮助学生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几何意义,进而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瞬时变化率———导数,所以这一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指、对函数图像进行引入,先让学生从图形直观感知函数图像变化的快慢,为后面的理性分析做好铺垫。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跳水运动员的跳水过程,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奥运健儿为例在教学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精神。
学生经历上述的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思维过程,进而对平均变化率概念的掌握便能水到渠成。
本节微课可以在概念的引入过程中使用,为概念的形成做铺垫。
作品特点:画面清晰,设计新颖,内容精炼。
几何画板和视频的利用替代了枯燥乏味的讲解,从而将一节平常的概念课变得生动形象,更加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可以让学生较为直观的感知函数平均变化率,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概括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概念。
内容设计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使得课堂层次分明,层层递进,进而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探究,最终形成概念。
《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微课制作说明文档
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第一章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1、了解不饱和度的表示方法和意义;
2、掌握不饱和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一、学习内容
1、定义:指缺氢指数或者环加双键指数,是有机物分子不饱和程度的量化标志。
2、表示方法:用希腊字母Ω表示
3、意义:推断有机化合物结构;根据结构快速地写出分子式。
4、不饱和度的计算方法
(1)根据分子式计算
“O” 和“S”视而不见C5H8O Ω=(5*2 + 2 - 8) /2= 2
“-X” 换成H C5H4Cl2转换为C5H6Ω=(5*2 + 2 - 6) /2= 3
“N” 夺一个H后隐藏C8H13O2N3转换为C8H10O2(NH)3Ω=(8*2 + 2 - 10) /2= 4 (2)根据有机物结构计算
Ω=双键数+ 叁键数*2 + 环数
看作三个双键+ 一个环Ω = 4
看作一个双键+ 一个环Ω = 2
二、进阶练习
(1)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C4H8C5H8O C3H4Cl2C7H12N2
(2)根据有机物结构计算不饱和度。
小学阶段数学微课程教案模板
小学阶段数学微课程教案模板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数学微课程- 适用年级:小学阶段(一至六年级)- 课时数:每课时约15分钟- 教学目标:通过微课程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微课程将围绕以下数学内容展开:- 数字与计算- 几何与图形- 数据与统计- 代数与方程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微课程研究,学生能够掌握小学数学的基本知识点,如数的认识、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等。
- 技能目标:通过微课程研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情感目标:通过微课程研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研究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与过程1. 引入:通过简短的故事、图片或实例引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并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
2.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
3. 研究内容呈现:通过微课视频和互动教学软件展示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包括具体概念、例题讲解和解题思路。
4. 研究活动设计:设计一些与研究内容相关的练和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检测与反馈:通过课堂小测、讨论和个别指导,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其他问题中。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课堂小测:每节课结束时进行简单的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适量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个别指导: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研究中的困惑。
4. 反馈与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微课视频:精心制作的微课视频,包括概念讲解、例题演示等。
2. 互动教学软件:利用互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和研究活动设计。
说明微课的主题
说明微课的主题1000字微课是一种短视频教育形式,通过简洁、生动的动画、讲解和互动,为学习者提供不同主题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
微课主题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学科和学习需求,微课的主题可以涵盖各种领域。
一、科学类微课主题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全球热点话题,针对环保问题的微课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参与与保护自然环境;传达和弘扬环保理念和生态保护意识,让学生掌握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拓展环境教育的影响力。
2. 天文知识天文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了解宇宙的奇妙之处。
微课主题可以包括黑洞、星际旅行、宇宙物理学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宇宙的奥秘,增强科学素养。
3. 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
微课主题可以涵盖各个方面的知识,如物质状态、相变、化学反应、生物分类等,让学习者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打开眼界和思维,掌握知识和技能。
二、教育类微课主题1. 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教育学科的重要内容,微课中可以深入讲解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思想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从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 教育技能教育技能包括课堂管理、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核心技能。
微课主题可以涉及到这些方面,通过案例、实例等方式深入讲解,并指导学生将正确的教育技能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三、文化类微课主题1. 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
微课的主题可以包括汉字书法、国画、茶道等方面,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民俗和文化传承。
2. 艺术类微课主题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等。
微课主题可以涵盖这些方面,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精髓。
四、职场类微课主题1. 实用技能培训实用技能是职场必备的能力之一。
微课主题可以涵盖职场中的各种实用技能,如演讲技巧、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
通过微课,学习者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职场竞争力。
2024年小学心理健康微课教案
2024年小学心理健康微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第四单元“情绪小管家”,详细内容为第二章“认识情绪”,围绕情绪的类型、表达及调节进行深入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认识到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情绪调节的方法及运用。
教学重点:情绪的类型、表达及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情绪卡片、视频资料。
学具:彩笔、画纸、心情日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动画视频,展示主人公在不同情境下产生的情绪反应,引导学生关注情绪的变化。
2. 讲解(15分钟)(1)讲解情绪的类型及特点。
(2)分析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3)介绍情绪调节的方法。
3. 案例分析(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张情绪卡片,分析卡片中的情境,讨论如何表达和调节情绪。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绘制自己的情绪变化图,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情绪的类型(1)喜(2)怒(3)哀(4)惧2. 情绪的表达与调节(1)表达:适当的方式、场合(2)调节: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合理宣泄等3. 情绪对身心健康的影响(1)正面情绪:积极、乐观、自信(2)负面情绪:消极、抑郁、焦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的心情变化,分析自己的情绪类型及调节方法。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对情绪调节方法的掌握仍有待加强,下节课将继续深入讲解。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小学生情绪管理手册》,了解更多的情绪管理技巧。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情绪调节的方法及运用。
2. 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和随堂练习。
3. 作业设计中的记录心情变化及分析。
微课创作说明【范本模板】
《插入图片》微课创作说明作品名称:《插入图片》微课学习内容: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信息技术适用对象: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主讲:淮安市白鹭湖小学郭苗苗适应对象分析:本微课适应于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学习内容分析:《插入图片》是在学生已掌握了WORD文字的输入与修饰、段落调整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握如何在WORD中插入图片,实现图文混排,操作性技能较强.从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看似比较简单,但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单纯为掌握知识而学,势必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造成一味达到教学目标的盲目性.因此,在提倡课程整合的教育理念下,我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从比较两篇文章、抓住学生乐于助人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兴趣入手,抓住学生熟悉的素材,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了《插入图片》这一课。
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观念从单纯学习技术转为更加注重对学生跨学科知识的开放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超越学科上的技能,满足学生对新鲜知识的渴求,体验信息技术教学的魅力。
学习对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他能够通过自学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但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还要在老师的引导、讲解、示范操作等过程的帮助下才能够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
作品特点:选取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三年级信息技术“wps文字"软件中插入图片知识点进行讲解,通过文字与图片的对比,先在视觉上呈现一个图片优越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以理论讲解结合具体案例操作,主要介绍了插入图片的方式以及对插入的图片进行简单的修饰。
最后呈现一个小实践,让学生自主去完成,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
学习指导:本章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以及对插入的图片进行修饰。
配套学习资料:附文件夹(小实践)制作技术介绍:首先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再用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进行录制,然后用Adobe Audition音频软件进行去噪,最后用格式工厂软件将视频转化为.avi格式.。
罪恶的“三角贸易”微课说明文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5课“罪恶的三角贸易”微课说明文档重点:“三角贸易”的基本内容及影响难点:“三角贸易”的影响【导入】以一段悲伤的音乐为背景,教师一边展示一组黑奴贸易悲惨的情景图片,一边解说。
并提前设问:故事涉及了哪些主要地点?【新课讲授】一、“三角贸易”的内容(经过)1、结合教材94-95页,并结合教材地图与刚才的故事,画出“三角贸易”的路线简易图。
2、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贸易”动态地图,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
在此基础上解释“三角贸易”的名称由来。
并设计选择题练习题,引导学生得出“中程”最能体现“三角贸易”的罪恶性。
3、教师设问:“三角贸易”从何时开始的?主要参与国家的有哪些呢?4、待学生思考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贸易”的内容基本知识体系:路线图、起止时间、主要参与国家。
过渡语:教师再层层深入设问:为什么葡萄牙是最早从事“三角贸易”的国家呢?引导学生的思维转向“三角贸易”的原因(背景)与新航路开辟有关。
二、“三角贸易”的原因(背景)1、教师讲解:葡萄牙是最早进行新航路的国家,殖民者到达美洲后,抢夺当地财富,屠杀印度第安人,造成了美洲的劳动力的缺乏。
2、教师设问:“三角贸易”主要是为了解决美洲的劳动力缺乏问题吗?为什么继葡萄牙之后,西班牙、英国等都大力从事“三角贸易”呢?引导学生回忆“三角贸易”的经过,并根据多媒体展示数据资料予以分析。
3、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贸易”的原因。
并指出最主要原因是有利可图。
三、“三角贸易”的影响1、多媒体展示两段材料,引导学生结合“三角贸易”的经过予以分析归纳。
并提示学生注意解题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涉及多个国家地区的历史事件,在分析影响时,可以分国家地区角度予以分析;分析历史事件时,应坚持辩证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事件;材料题中,带着问题读材料并善于划出关键词(句)。
3、设计练习题予以巩固,并引导学生结合黑奴贸易故事和刚才展示的材料,教师设问:“三角贸易”是真正的正常平等的对外贸易?在此基础上,教师引用马克思的一句话“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道法微课设计说明案例
四上道法《这些事我来做》第二课时微课设计案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懂得要尽量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参与家务劳动。
2、学习并掌握做家务活的技能。
3、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争取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学习做家务的技巧并坚持做好家务活。
2、难点:坚持做好家务活。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在对家庭的情感上有所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爱家庭、做贡献的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为家中的小成员,我们应当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
有时并不是自己不愿意做家务,而是大人不让我们做,他们总是担心这个,担心那个。
如果你遇到了这些问题你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1、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36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大人为什么不让我们做家务活呢?☆你有过那次的烦恼吗?说给大家听听。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愿意做家务活,而是大人们不让我们做,他们总是担心会影响学习,担心不安全,担心我们做不好。
2、活动与探究二:阅读文中第37面的一封信。
(1)生阅读教材第3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从这封信中你学到了哪些与父母沟通的智慧呢?☆你认为有什么好的方法与父母交流?(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3、活动与探究三:想一想,议一议(1)生阅读教材第38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假如你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你会怎么办?(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38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三)师总结:我们要尽力料理自己的生活,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大人沟通,争取自理自立、参与家务劳动的机会。
《我的小书包》微课说明
(4)总结回顾-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回顾知识要点,再次巩固旧知。
教学内容
时间
《我的小书包》微课说明
微课名称
我的小书包
学科
生活语文
授课教师
.了解书包的外形特点。
2.知道书包的用途是用来携带课本和文具的。
3.能根据指令找出“书包”的图片。
教学重难点
能根据指令找出“书包”的图片。
设计思路
1.选择教学内容
本节微课选自人教版培智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校生活”中第三课的内容,对于刚进入学校生活不久的一年级新生而言,知道学习生活中必备的用品并掌握其用途尤为重要,因此本课知识将围绕“书包”展开。
1.问题一:小胡找不到自己的书包了,帮他找一找(更换4次场景和书包外形,干扰物逐渐增加)
2.问题二:小胡的书包被弄坏了,陪他去超市购买书包(多个干扰物)
6分22秒
三、结尾
总结回顾
1.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作业:给爸爸妈妈看一看你的书包,说一说你的书包是什么样的?
3.道别。
40秒
2.引入设计
本节微课的片头由一首儿歌《上学歌》引入,符合一年级培智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内容设计
本节微课总共分为四个部分:
(1)儿歌引入-通过趣味性强、朗朗上口的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出主题。
(2)学习新知-认识书包的外形、用途。期间采用思维导图、标注插图重点部分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认识书包的外形特点,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除此之外,通过动态画面呈现教学内容,使知识要点更加直观明了。
新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
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通用6篇5小学数学微课教案范文第一篇1.导入环节:微课使用了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了一厘米的长度,然后又结合生活中的例子,体会一厘米有多长。
这个环节相当细致,有理论有实践,几乎等同于讲新课了,不过设计者的精细用错了位置,3分钟的微课,导入环节用去了1分15秒,后面的讲授很显然要收到影响。
2.讲解新知环节:(1)微课通过测量一个不足厘米笔记本的厚度,启发学生探寻"比厘米还小的单位",通过数小格的个数,得知一厘米等于10毫米。
这一点是很巧妙的,问题从实践中来,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但是在数小格之前,就告诉学生"厘米包含了10个小格",然后再去煞有介事的数。
答案已经呈现,下面的实践还有意义吗?(2)知道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一毫米的之后,教师便迫不及待地去测量笔记本的厚度,全然忘掉了微课的学习任务"认识毫米",知道一个小格的长度是一厘米就算是认识了吗?在复习旧知环节,认识厘米的时候还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直观认识一厘米的长度,到了讲授新知环节,认识毫米的时候,就不能联系实际了,来个直观感受吗?除了直观感受,毫米在尺子上的刻度线特点,也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表示毫米的线都比较短,中间较长的是5毫米刻度线。
这样充分认识之后,后面的测量活动就非常好开展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把学生的刀磨快了,再去实践。
例如这个笔记本的厚度,知道了中间那个较长的刻度线是5毫米之后,根本不用数8个格,数三个就可以了。
3.练习环节:这一环节,测量的是蜜蜂的长度,根据情景设计还是一只活着的小蜜蜂。
既然是教学生测量,那么在案例上就要想想学生能不能有这个条件去实践。
对不起,这个环节学生是无法跟着参与的,总不能先暂停视频,然后到花丛中抓一个活着的小蜜蜂,再来测量吧。
不是我求全责备,制作微课时尽量想着学生跟着实践,不能想当然。
总评:从技术上来说是一节无可挑剔的微课,教师语言、师生对话,设计得都非常出色。
初中生物说课微课教案
初中生物说课微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能正确描述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3. 理解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二、教学重点
1.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理解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的功能
3. 细胞的形态特征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一幅细胞的显微镜图片,引导学生讨论细胞的形态特征,引出细胞的基本结构。
2. 学习内容呈现
通过讲解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介绍细胞的功能和作用。
同时,通过实验或模型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3. 练习与讨论
让学生进行细胞结构的标注练习,并进行讨论。
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巩固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4. 拓展
介绍不同类型的细胞,如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以及细菌细胞的特点。
通过对比,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细胞的多样性。
5. 总结与评价
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确保他们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深刻的了解。
同时,进行互动评价,了解学生对细胞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
1. 显微镜图片
2. 实验材料或细胞模型
3. 课堂练习题
六、课后作业
1. 画出一张细胞的图,并标注出其主要结构。
2. 完成与细胞结构相关的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说明文(一)微课解说词
说明文(一)微课解说词我们根据主要表达方式,将文章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这是中学阶段必须学会阅读的三种文体。
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说明文的基本常识,包括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的分类、常用的说明顺序、常用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和说明文的结构等。
一、什么是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客观地说明事物、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我们以科学的知识和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二、说明文的分类按说明对象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
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阐述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目的是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
两者的区别是:事物说明文旨在介绍某一事物的形体特征等,如《绿色蝈蝈》。
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如《看云识天气》。
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道理。
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按语言特点,说明文可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
一般来说,以说明事物为主的说明文,重在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平实地加以说明。
而科学小品文,讲究趣味性、文艺性,需要作生动、形象的说明,所以又叫文艺性说明文。
三、常用的说明顺序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空间顺序是按事物空间结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
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逻辑顺序则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一一介绍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课内容说明
一、教学视频要求
图像清晰稳定、构图合理、声音清楚,能较全面真实反映教学情境,能充分展示教师良好教学风貌。
视频片头应显示标题、作者和单位(“单位”内容具体到二级学院,如“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主要教学环节有字幕提示。
可以选用以下5种视频格式中的任意一种:mp4、rmvb、mpg、avi、wmv。
二、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
多媒体教学课件限定为PPT格式。
要求围绕教学目标,反映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频合理搭配,单独提交。
其他与教学内容相关辅助材料如练习测试、教学评价、多媒体素材等材料也可单独提交,格式符合网站上传要求。
三、教学设计要求
教学设计应反映教师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并在开头注明讲课内容所述学科、专业、课程及适用对象等信息。
文件格式: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