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练习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九课预习
9 古诗两首
第一部分轻松预习,快乐课堂
1.认真朗读课文,认读下面生词,圈出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字并注音。
促织异乡加倍回忆佳节相逢插苗
2.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扫清阅读障碍。
萧萧:遥:
知:挑:
促织:倍:
3.试着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课文。
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有何习俗?请你查一查有关资料。
5.提出不懂的问题,上课和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
(可从题目、词语、句子、课文理解等方面进行提问,在课本上做出标记。
)
-------------------------------------------------------------------- 6、认真观察,把本课生字写得正确、美观。
yìyáo shēn
异遥深
fãnɡyìcù
逢忆促
biàn jiābâi
遍佳倍
(“插”容易写错,我上课仔细看老师书写,把它们写正确)
第二部分巩固拓展启智乐行
写写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两句诗句: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这是描写季景色的古诗。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第9课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
巢;沙滩;偎依着;春风;花草;沙暖;鸳鸯; 1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九曲黄河
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1.一;千;一;一;三千;九;一;两;一;千;万;
声明:试题解析著 作权属菁优网 所有,未经书 面同意,不得 复制发布
日期:2019/3/11 10:46:13; 用户:qgjyus er10 453;邮箱:q gjyus er10453.219 57750;学号 :21985461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
的赞
美之情。
7.《望天门山》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你能把这山势奇险、水势汹涌、孤帆破浪的景象描
绘出来吗?
8.课内阅读
潋滟
,
蒙
亦
。
,
妆
。
(1)将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
(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
。
(3)写出下面的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潋滟:
亦:
奇:
相宜:
。
9.
绝句
(2)桃花潭水深
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离离原上草,
岁
枯荣。
(4)飞流直下
尺,疑是银河落
天。
(5)篱落疏疏
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6)
个黄鹂鸣翠柳,
行白鹭上青天。
(7)窗含西岭
秋雪,门泊东吴
里船。
第3页(共4页)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 9 课 古诗两首》 同步练习 卷
参考答案
二、标题
1.断开;孤独;帆船; 2.此地;强壮;赤色;一些;化妆;亦步亦趋; 3.睛;晴;狐;
③指一地名。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47分)1. (8分)读拼音,写词语。
jiù fútú sūjiā jiéjiǔ ji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ù tònɡdú zìyì xiānɡxiōn g d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分)看拼音写字词。
yìxiāng zhūyúměi féng jiā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分)读一读,填一填。
每féng_______假期,我总要回到乡下老家去住几天,那里虽有些yáo_______远,但却有我的表xiōng dì_______、表姐妹,还有和我一块玩耍过的小伙伴。
他们只要一听说我来了,就会jí_______时赶到奶奶家,围着我问长问短,在那里住上几天,会耳wén_______目睹许多趣事。
4. (3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诗人王维十七岁时写的一首_______的诗,其中“_______”一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表现了_______的情感。
5. (1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一句诗直接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
这句诗是_______。
6. (6分)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
(2)“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挑:_______。
②促织:_______。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第9课时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1)
织
遍
语
请
桃
识
篇
。
3.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萧萧:
挑:
促织:篱落:。4.补充子内容。萧萧梧叶,
独在异乡
,
江上秋风
,
倍思亲。
知有儿童
,
兄弟
,
一灯明。
茱萸
。
第1页(共3页)
5.默写《夜书所见》和《秋思》两首古诗中的一首。
6.根据诗文内容填空。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
描写的人有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 9 课时 古诗两首》同步练习卷(1)
二、标题
1.看拼音,写词语。
ji cù
shēn shuǐ
huí yì
měi féng
jiā rén
jiā bèi
yáo yuǎn
biàn dì
chā mǎn
yì kǒu tóng shēng
wú yè
。
2.组 词。
促
忆
异
逢
遥
足
亿
导
缝
摇
梧
情
挑
遍地;语言;请问;桃树;识别;一篇; 3.冷落凄清的样子.;1.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
用肩担着. 2.挑的东西. 3.挖取. 4.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 5.选,拣.;蟋蟀
的别名.;篱笆.; 4.送寒声;为异客;动客情;每逢佳节;挑促织;遥知;登高处;夜深
篱落;遍插;少一人; 5.
; 6.宋;叶绍翁;梧叶;篱落;儿童;唐;王维;独在
。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
代诗人
。诗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解释: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 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 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两个“异”字连用,更能表达作 者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
从兄弟的角度来写自己不在亲人身 边,通过描写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感情来表现自 己的感情,是这种思乡之情更加深 沉,真挚。
本诗表达了诗人孤身一人,漂泊在 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 课后作业: 长江作业第9课。
第9课 古诗两首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返回主页
王维(701—761),唐代
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
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
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
蒲州(今天的山西省永济 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 称“忆山东兄弟”。写这首 诗时他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释]:
①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登
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
②山东: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
③茱萸: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独在异乡为异客 解释:我独自一人在外地,做外乡 的客人。 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释:每当遇到节日就更加地思念 家中的亲人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试题及答案
9 古诗两首快乐大本营开心种子1.我会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倍(bèi péi)逢(fén féng)为(wéi wěi)遍(biàn piàn)佳(jiāqiā)兄(xōng xiōng)答案:2.看,我能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答案:辶:逢遍近遥忄:忆情惊忙亻:倍佳们促扌:插打护拔智慧花园1.我会背诵,还能默写。
夜抒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在()()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节倍思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兄弟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茱萸少一人。
2.我会积累,还能表达。
(1)《夜抒所见》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朝的____________。
“萧萧”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促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篱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
这首诗很朴实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至今常被引用。
答案:(1)宋叶绍翁风声捉蟋蟀篱笆(2)唐王维思念每逢佳节倍思亲3.先解释加点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独:____________ 异:____________ 逢:____________ 倍:____________(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____________ 动:____________答案:(1)独自另外的;别的遇到“我”独自流落他乡,每到佳节良辰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
老师这也有些,选择最感兴趣的诗句读一读,并 抄写下来: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 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戴叔伦)
作业
1、背诵古诗,并把古诗背给在 异乡的亲人听。
2、积累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中秋习俗 吃月饼
赏月
王维,唐朝诗人、画家。 字摩诘。善长山水田园诗。 北宋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人在十几岁
时离开故乡到长安参加科举 考试,到二十岁考中进士, 在这段时间内,他一直漂泊 在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12
王维
yÌ yÌ jiā bèi chā 异忆 佳 倍 插
fég
yáo
biàn
逢
遥
遍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独 逢在 佳异 节乡 倍为 思异 亲客 。,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说:兄弟们
。
家人说 :王维
如果你就是王维,此时此刻你想对家人 说什么?家人又会对王维说什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I)卷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II )卷姓名:班级: 成绩: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共16题;共75分)1. (2分) 先解释划线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异乡: 。
为异客: 。
佳节: 。
意思 。
2. ( 10分)给形近字组词 梧 寒 挑 异 倍 悟 塞 桃 导 陪3. (6分)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阳节指农历 ____________ ,这一天,人们亲人的心情。
“ ________ , __________ 。
”想象了今年重阳节亲人登高远眺的情景。
4. ( 3分)我能多组几个词。
5. (8分)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萧萧:。
梧: _________ 。
客情: __________ 。
意思 ___________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_________ 。
”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寂寞,思念吾一一_________ ——__________ 足一一 _______________离一一_________ ——__________ 扁一一 _______________6. (8分)比一比,再组词。
7. (6分)能选出正确的动词填空做作找拔拨抖①在芦塘里________ 几根细苇,再 __________来几张纸,我们变____________ 起风筝来。
②小红的________ 文写的特别好!③风筝在空中_________ 动了一下便飞走了。
④他在________ 打电话。
8. ( 6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俩人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巾 __________ (qi a qi a n)架似_______________ (sh i s i)的对起阵来。
②小胖墩儿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 ______________ (I o u I 0)—点儿破绽。
兴化市四小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两首课文基础训练鲁教版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5课《我愿你是我女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入课题)
二、检测预习
五、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夜书所见》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是作者17岁时写的一首思念家人的诗.一个人在他乡做客,孤单寂寞,每遇节日,见别人家欢聚一堂,就更思念亲人.今天重阳节又到了,遥想登高的兄弟们,在插茱萸时少了我,一定会难过的。
六、选读乐园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书河上亭壁
寇凖
岸阔樯稀波涉茫,
独凭危栏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
一半秋山带夕阳.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秋风动客情”中“动客情”是哪方面的情感?
2.“遍插茱萸少一人”中“少一人”少的是谁?
2。研究(四人小组),教师参与。(根据课文)
3.探究(全班教师根据课文)。
4.读课文
①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③有感情齐读课文
三、表演课文
1.自己选伙伴组小组练习表演,师巡视发现表演好的。
2。选小组表演。
四、拓展
回家搜集一些民间故事,准备讲给同学听。
第三节
教学过程:
一、读课文。
二、写字:
自查:在相应的空格中画“√",并改正错误.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基础训练答案(1--12课)
⼈教版三年级语⽂上册基础训练答案(1--12课)1、我们的民族⼩学快乐积累:⼀、选出正确的读⾳。
⼲(ɡàn )、呼( hu)、晃( huànɡ)、闹( nɑo)、好奇(hào)、问好(hǎo)⼆、组词。
草坪、评价、蝴蝶、湖⽔、粗⼤、组长、爱戴、栽树三、填上合适的词。
鲜艳的服装、古⽼的铜钟、鲜红的国旗、洁⽩的粉墙、可爱的⼩鸟、粗壮的枝⼲四、照样⼦写⼀写。
热闹热热闹闹冷冷清清清清楚楚明明⽩⽩轻轻松松红红⽕⽕摇晃摇摇晃晃飘飘荡荡拉拉扯扯说说笑笑哭哭啼啼蹦蹦跳跳五、选词填空。
1、安静;2、平静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这时候,窗外⼗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只猴⼦。
这些⼭林⾥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
”从这些句⼦中我感觉到同学们读书的声⾳真好听,树枝、鸟⼉、蝴蝶、猴⼦对同学们的幸福⽣活多么羡慕啊!七、根据课⽂填空(见课本),并完成相应的练习。
1、我国有56个民族,如:汉族、回族、阿昌族、德昂族、景颇族、⽩族、纳西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2、(1)造句:有……有……有……还有……我家的菜园⾥种着许多蔬菜:有顶花带刺的黄⽠,有鲜亮翠绿的辣椒,有黄⾥透红的西红柿,还有开着紫⾊⼩花的茄⼦。
(2)同学们从(花园⾥),从(草坪中),从(假⼭边),捡出了许多果⽪纸屑,公园⾥很快变得⼲净了。
精彩挑战——写感受:来到想象中的民族⼩学,我被这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氛的学校迷住了,被这⾥的同学们美妙的读书声迷住了,也被同学们快乐的课间活动吸引住了。
2、⾦⾊的草地⼀、读拼⾳写词语。
玩耍、绒⽑、使劲、假装、钓鱼、花瓣、合拢、观察⼆、课⽂中的多⾳字:jiào ( 睡觉) zhǒnɡ(种⼦)jìn (有劲)jiǎ(真假)shanɡ(盛开)觉种劲假盛jué (感觉) zh?nɡ(种地)jìnɡ(苍劲)jià(放假)?nɡ(盛饭)三、组词:花瓣、辫⼦、钓鱼、钩⼦、使劲、颈部、服装、发奖四、写反义词。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运用 (共9题;共46分)1. (3分)我知道。
(选出正确答案,只填序号)①农历九月九日是________节。
A.端午B.清明C.重阳D.中秋②山东是指________A.山东省B.华山以东C.山的东面③异乡是指________A.山东B.他乡,外乡C.不同的家乡2. (6分)我能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距离大;②久,时间长;③程度高;④颜色重。
A.这件衣服的颜色很深。
________B.这里的河水很深。
________C.夜深篱落一灯明。
________①看到;②会面,会见;③见解,对于事物的看法。
D.他很有远见。
________E.夜书所见。
________F.领导接见了我们。
________3. (3分)写出反义词深—________ 明—________ 异—________4. (4分)判断对错,正确地打“√”,错的打“×”①“挑促织”中的“促织”指蝈蝈。
________②“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指华山以东。
________③《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
________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是《山行》中的诗句。
________5. (4分)看拼音写字词。
yìxiāng zhūyúměi féng jiā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6分)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
(2)“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亲人。
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挑:________。
②促织:________。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_古诗三首》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卷一、积水成渊)1. 看拼音,写词语。
2. 把下面不正确的读音用“\”划掉。
3. 把下面字的偏旁部首写在________里。
4. 我会辨字组词。
5. 古诗填空。
(1)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2)桃花潭水深千尺,________。
(3)________,北风吹雁雪纷纷。
(4)《别董大》中最能体现友情的诗句是________(5)《送元二使安西》中最能体现友情的诗句是________二、我当裁判员。
(对的打“√”错的打“×”))6. 《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宋代王维。
________ (判断对错)7. 知己指的是知心朋友。
________(判断对错)8. “桃花谭水深千尺”使用了夸张的写作手法。
________(判断对错)三、填空题)9. 默写古诗。
送元二使安西________别董大________1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知不觉,春风已经踏着轻盈的步伐走近了我们,近了!近了!我仿佛已经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不光是我一个人,所有的植物、动物都感受到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看!桃花、梨花、迎春花……向比赛一样竞相开放,那红的像火、黄的似霞、白的如雪,真的繁花似锦,闭上眼睛,一阵阵的馨香迎面扑来,让人陶醉。
细听,蜜蜂们已在辛勤地工作,嗡嗡的飞来飞去。
蝴蝶也不甘寂寞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春江水暖鸭先知”,小鸭子在水中快活地嬉戏,感受春的温暖,从南方飞回的燕子站在电线上休息,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个“小音符”与“五线谱”组成的一首悦耳的乐章,歌唱家﹣﹣黄鹂小姐,在树上用自己美丽的歌喉唱着这首交响曲。
杨柳姑娘披着长长的头发在春风中婆娑起舞,那美丽的舞姿,那轻盈的步伐,仿佛要飞起来,清澈平静的流水倒映出她多姿多彩的身躯,岸上的绿草和鲜花都倒映在水中,水底仿佛是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
“一年之季在于春。
”这春天的日子多美好啊!早晨春光穿过树梢,照射在五光十色的画檐,湖面上红绿相映的倒影随着微波荡漾和三三两两的小舟构成一幅极美的图画,让人情不自禁地赞叹一句:“春天,真美啊!”(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每课一练(全册完整版)
目录1、我们的民族小学17、孔子拜师2、金色的草地18、盘古开天地3、爬天都峰19、赵州桥4、槐乡的孩子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一单元测试第五单元测试5、灰雀21、古诗两首6、小拍照师22、丰饶的西沙群岛7、奇异的大石头23、漂亮的小兴安岭8、我不可以失期24、香港,绚丽的明珠第二单元测试第六单元测试9、古诗两首25、矛和盾的会合10、风筝26、科利亚的木匣11、秋季的雨27、陶罐和铁罐12、听听,秋的声音28、狮子和鹿第三单元测试第七单元测试13、花钟29、掌声14、蜜蜂30、一次成功的实验15、玩出了名堂31、赐予树16、找骆驼32、豪杰查理第四单元测试期末测试期中测试1、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抄录描绘窗外寂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我会依据课文内容鉴别句子对错。
1、这是一所漂亮、团结的学校。
()2、文中写小动物主假如为了突出这所学校是在大丛林里面。
()3、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的骄傲与赞叹之情。
()三、填写适合的词语()的小鸟()的老师()的小学古老的()粗壮的()洁白的()四、增补句子同学们从(),从(),从(),捡出了很多果皮纸屑,公园里很快变得洁净了。
在家里,王玉为妈妈(),为爸爸(),为奶奶(),大家都夸她是孝顺尊长的好孩子。
2、金色的草地一、按课文内容填空:蒲公英的花就像(),能够()、()。
清晨,花朵(),(),草地就();正午,花朵(),它是(),草地就();夜晚,花朵又 () ,草地就 ( ) 。
二、句式训练:请用“多么多么”说一句话三、我会辨字组词:拢()耍()劲()赏()扰()要()功()掌()四、我会依据读音组词:朝 cháo()()假 ji (ǎ)()zhāo()()ji (à)()五、我会填:()的草地()的蒲公英()的手掌()的花瓣()的星星()的绒毛六、我能仿写句子:1、蒲公英和我们一同睡觉,和我们一同起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夜书所见》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夜深篱落一灯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作者简介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
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
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
工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
诗歌创作大体上经历了从模仿、过渡到自成一体的过程。
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
一生作诗两万余首。
亦能文,有《诚斋集》。
【咏柳】歌颂和赞美瘤树。
作者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
【碧玉】绿色的玉石。
本课用绿色的玉石来比喻柳叶。
【绿丝绦】绿色的丝带。
本课用来形容柳条。
【胜日】好日子。
【光景】风光景物。
【等闲】随意。
【潋滟】〖理解〗波光闪动的样子。
【空蒙】〖理解〗云雾迷茫的样子。
【西子】〖理解〗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
一、补充音节。
xùīfí萧萧促织每逢篱落ūújdb茱萸佳节登高倍思亲(家佳)(节乡)(促捉)(进虫)家乡(山相)(逢峰)(摇遥)(动远)三、写出句中带点词的意思。
萧萧梧叶送寒声,知有儿童挑促织。
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1、默写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一句已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常用来表达之情。
2、默写古诗《夜书所见》:《夜书所见》的作者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读读他的名句:满园春色关不住,。
五、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这首诗的作者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品格。
2、给“乾坤”一词注音:3、根据意思写诗句。
这些梅花不是为了让人夸赞自己的颜色美,而是只愿在天地人间留下清香之气。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前预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前预习题1、我们的民族小学【预习提示】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基础达标】一、小小书法家pítóng zhōng piāo yáng yáo huàng kǒng què wǔ栽( ) 泰( ) 询( ) 洞( ) 较( )三、按课文填空1、早晨,从,从,从,走来了许多小学生。
仿写句子:同学们从 ,从,从,捡出了许多果皮纸屑,公园里很快变得干净了。
2、同学们向打招呼,向问好,向敬礼。
仿写句子:在家里,王玉为妈妈 ,为爸爸,为奶奶 ,大家都夸她是孝敬长辈的好孩子。
3、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傣族的,景颇族的,阿昌族德昂族的,汉族的。
仿写句子:他们的服装格外鲜艳,有色的,有色的,有色和色的,还有色的。
四、扩展空间我国有个民族,其中有族、有族、族。
我是族人。
家长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2、金色的草地3、爬天都峰【预习提示】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基础达标】一、小小书法家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画√天都.峰(dōu dū) 发颤.(chàn zhàn) 白发.(fā fà)铁链.(liàn liào) 鲫.鱼背(jì jǐ) 汲.取(jí xī)三、选词填空。
居然果然忽然张小红同学()学习成绩很好,但身体却非常弱。
我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书,()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中华健儿()不负重望,在奥运赛场上取得了金牌大丰收。
四、按原文填空,再回答问题。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阶,,真叫人发颤!回答问题:这段话,写了天都峰的两个特点:又又。
我们能感觉到当时“我”的心里一定很。
家长评价:☆☆☆☆☆家长评价:☆☆☆☆☆老师评价:4、槐乡的孩子【预习提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古诗两首》ppt课件
詩
兩
首
李 白
杜
甫
《將 進 酒》
李 白
一 、人生苦短,行樂及時
(1) 由大自然聯想到人生:
1 黃河水 —— 一去不返 2 人比
(2) 自己的人生觀:
1 得意之時,應該盡歡 2 盡歡之道,莫如喝酒
對比
二 、喝酒之樂
(1) 肯定自我――天生才華
(2) 毋須計較金錢 (3) 豪飲方為至樂:
1 不用節制 2 不計化費 3 高歌助興
回應:樂 伏筆:懷 才不遇
伏筆:金錢
• 富貴 —— 不足貴
• 聖賢 —— 不足羨
• 飲者 —— 留名後世
對比
三、情緒複雜
(1) 借陳王自況:
1 陳王斗酒萬錢,歡樂無既
2 自己也要效法――不計酒錢
回應:樂
回應:懷 才不遇 回應:金錢
(2) 願棄名利,長住酒鄉
首尾呼應
請 鼓 掌!
《兵 車 行》
杜 甫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课时教案备课
2019-2020年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课文9古诗两首(夜书所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2课时教案备课学习目标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
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两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第一课时一、学习《夜书所见》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
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
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
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五、图文结合,熟读成诵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六、指导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七、拓展活动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古诗两首
班级姓名座号
一、我会连。
chùcùbèi pèi féng héng chācā
促倍逢插
二、看拼音,写字词。
shīféng yìyìchācùjiā
古()每()回()()客()入()织()节三、辨字组词。
促()忆()异()悟()离()探()编()摇()捉()亿()导()梧()篱()深()遍()遥()四、一字组多词。
促()()()深()()()遍()()()插()()()遥()()()逢()()()五、选字填空。
亿异忆被倍陪
1、我们国家有三十()人口。
4、我()小红去书店看书。
2、同学们()口同声地说好:“好!”5、门()他轻轻地关上了。
3、奶奶()起往事。
6、我要加()努力学习。
六、我会查字典。
“逢”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
在“每逢佳节倍思亲”中,“逢”的意思是。
“佳”的部首是,共有画,第四笔是。
“佳”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七、将节日与传统食品连起来。
水饺重阳节
元宵春节
粽子元宵节
月饼端午节
千人糕中秋节
八、读一读,用“√”选择正确的意思。
1、知有儿童挑促织。
“知”的意思是:A知道B知识C通知
2、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的意思是:A独自B唯独C孤独
“异”的意思是:A不同B另外的C特别的
九、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挑促织”中的“促织”指蝈蝈。
()
2、“忆山东兄弟”的“山东”指华山以东。
()
3、《夜书所见》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埔。
()
4、“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少一人”是指缺少了作者他自己。
()
十、根据古诗写诗意,根据诗意写古诗。
1、“我一个人客居异乡,每次遇到重阳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
”
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一、课内阅读。
1、默写古诗。
2、《夜书所见》是代诗人写的。
题目的意思是
这首诗描写了
3、由“萧萧梧叶”可看出这首诗写的季节是。
4、表示时间的诗句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代诗人()
1.默写古诗。
2、题目中的“忆”是的意思,“佳节”是指。
这首诗的后两句反映了诗人
假如你的亲人在外地工作,春节即将来到,你把自己最想对亲人说的话浓缩为一句诗:。
3、写一首思念家乡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