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浮游生物的生态学三(2019.1.8)

合集下载

海洋中的奇观浮游生物的世界

海洋中的奇观浮游生物的世界

海洋中的奇观浮游生物的世界海洋中的奇观:浮游生物的世界海洋,广袤无垠的蓝色世界,拥有着无数美丽的景象和神秘的生物。

其中,浮游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独特而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以微小的身躯和多样的形态,构成了一个令人惊叹的世界。

本文将为您介绍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探索它们的多样性、生态角色以及对人类的意义。

一、多样性的浮游生物浮游生物包括微小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主要是藻类,如硅藻、钙藻和真核植物等。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并为海洋食物链提供基础。

浮游动物则包括浮游动物浦、浮游动物和浮游动物状的生物等。

它们是海洋生物链的重要环节,既是食物的供应者,又是食物的消费者。

浮游生物的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

在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结构。

有些浮游植物形如美丽的花朵,有些则像是细长的针。

浮游动物也随着种类的不同,呈现出奇特的外形,有的像小虾,有的像螺旋桨。

这些独特的外貌赋予了浮游生物以无尽的魅力。

二、浮游生物的生态角色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

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成为其他生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其次,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同时也是其他海洋生物的重要食物。

它们构成了复杂而微妙的食物网,维系着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浮游生物还参与了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循环过程。

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为海洋提供了重要的氧气来源。

同时,它们也参与了海洋中的碳循环,促进了碳的沉积。

浮游动物通过摄食和排泄,将有机物质的能量转移到深海,促进了生物量的沉降和有机物质的降解。

三、浮游生物对人类的意义浮游生物不仅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浮游生物为渔业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许多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以浮游生物为主要食物,其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到渔业的产量。

此外,浮游生物还是某些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的栖息地,对鱼类的生长和繁殖起到关键的作用。

海洋浮游生物学

海洋浮游生物学

海洋浮游生物学1. 引言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的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浮游生物是指在水体中悬浮漂浮着的微小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浮游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对海洋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海洋浮游生物的分类、生态学特征以及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意义。

2. 海洋浮游生物的分类海洋浮游生物可以按照其形态、大小、营养方式和生态习性等特征进行分类。

根据形态和大小的区分,可以将浮游生物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主要包括藻类、硅藻和甲藻等;浮游动物则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性生物的幼虫阶段。

根据其营养方式,浮游生物可以分为光合浮游生物和异养浮游生物。

光合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自养,而异养浮游生物则通过摄食其他有机物来获取营养。

3. 海洋浮游生物的生态学特征海洋浮游生物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生态学特征。

首先,浮游生物具有很大的数量。

它们可以以密集的形式存在于海洋中,尤其是在富营养的海域,形成大面积的浮游生物群落。

其次,浮游生物具有高度的适应性。

它们可以在不同的海洋环境中生活和繁殖,如高温、低温、高盐度和低盐度等环境条件。

此外,浮游生物也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不同种类的浮游生物在形态、生态、营养等方面存在差异。

最后,浮游生物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它们可以通过自调节机制来维持自身种群的平衡,对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抵抗力。

4. 海洋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海洋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首先,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作为初级生产者,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质,并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而浮游动物则通过摄食浮游植物和其他有机物质,将能量和营养物质传递给海洋中的高级消费者。

其次,浮游生物参与了海洋中的物质循环过程。

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氧气供应起到重要的作用。

《海洋生物学》海洋浮游生物

《海洋生物学》海洋浮游生物
产生配子(单倍体)通过有丝分裂,结合(受精)以形成孢子 (二倍体)
1.营养生殖型:
活史仅有营养 殖,只能以细胞分裂的 式来进 蓝藻和裸藻等 些单细胞藻类属此。
殖。
2.无性生殖型
是 殖细胞(孢 )不经结合,直接产 代的 殖 式。 性 殖型是指 活史中没有有性 殖,没有减数分裂。如 小球藻、栅藻等。
waters and warm water gyres • S i l i c o f l a g e l l a t e s : silica internal skeleton... found world wide, partic
Antarctic
• Green Algae: not common except in lagoons and estuaries
OBIS)中;
科学家发现地球上唯一一种“不死生物”
其特征是从水母型能够重新回到水螅型。 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区的海域之中, 普 通的水母在有性生殖之后就会死亡, 但 是灯塔水母却能够再次回到水螅型。
“灯塔水母”(Turritopsis nutricula)
Marine Organisms Grouped by Lifestyle
Tree of Life
Importance of Phytoplankton
Phytoplankton is the base of the food chain
Phytoplankton population decline causes zooplankton and apex predators to decline .
005
Protista
海洋浮游生物
主要浮游生物细分包括细 菌,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和仅在 其生命周期中临时浮 游者, 例如,鱼卵仔鱼和其 他生物 体(Kennish,1990) 的浮游 幼虫。浮游生物从初 级生产和 再矿化作用,参与 了上层海洋 生态系统的多个 水平,把物质 和能量向较高 的营养水平传递 ,如鱼类,鸟类,爬行动物和 海洋哺乳动物(Harris等

浮游生物知识点总结

浮游生物知识点总结

浮游生物知识点总结一、浮游生物的分类浮游生物包括植物浮游生物和动物浮游生物两大类。

植物浮游生物是指那些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的浮游生物,它们通常是藻类或原生生物。

而动物浮游生物则是指那些以浮游生物为食或者依靠其他浮游生物获取能量的生物,它们通常是浮游动物或浮游无脊椎动物。

在现实生活中,浮游生物的种类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不同的生物形态和生态习性。

植物浮游生物通常包括浮游藻类和原生生物。

浮游藻类包括硅藻、甲藻、螺旋藻等,它们是水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有机物质,为水中食物链的起点提供能量。

原生生物则是一类比较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在水生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维持水体的生物化学平衡等。

动物浮游生物通常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无脊椎动物。

浮游动物通常是那些在水中游动的微小动物,例如浮游水虱、浮游水丝虫等。

它们通常以浮游藻类和原生生物为食,同时也是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来源。

浮游无脊椎动物则是指那些没有脊椎的水生动物,例如水母、水螅等。

它们通常依靠水流来移动,同时也是水生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食物链成员。

二、浮游生物的生态角色浮游生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们是水中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浮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量转化为有机物质,成为水生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

而动物浮游生物则通过捕食植物浮游生物或其他浮游动物来获取能量,同时也是其他水生动物的食物来源。

因此,浮游生物在维持水生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浮游生物也能够影响水的生物化学循环。

植物浮游生物通过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为水中的其他生物提供氧气供氧。

浮游动物则通过摄食植物浮游生物,帮助水生生态系统中营养循环的进行。

因此,浮游生物可以促进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化学循环,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和稳定。

另外,浮游生物还能够对水质和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

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演替

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演替

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演替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的浮游生物群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浮游生物是指那些不能自行控制其位置的微小生物体,在海洋中随波逐流。

这些浮游生物构成了复杂的群落结构,并参与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一、浮游生物群落的组成海洋浮游生物群落包括原生动物、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浮游细菌等多个类群。

原生动物是浮游生物群落中最丰富的一类,包括原生动物类群如放射虫、肌肉虫和鞭毛虫等。

浮游植物主要由微型藻类组成,如硅藻、钙藻和甲藻等。

浮游动物则包括浮游性的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幼体等,如浮游水蚤和浮游樽海鞘等。

浮游细菌是海洋浮游生物群落中的微生物类群,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

二、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海洋浮游生物群落的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物理因素如光、温度和盐度等,对浮游生物的分布和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化学因素如养分的分布和浓度,也是浮游生物生长和繁殖的关键因素。

生物因素则包括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等。

浮游生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结构。

表层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数量较多,主要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浮游植物组成。

随着深度的增加,光照逐渐减弱,浮游植物逐渐减少,而浮游动物数量增加。

而在深海环境中,浮游生物主要由原生动物和浮游细菌组成。

三、浮游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浮游生物群落的演替是指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浮游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发生的变化。

这一过程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与内部物种竞争和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浮游生物群落的演替可以分为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两个阶段。

初级演替通常发生在水域刚刚形成或受到扰动的环境中,物种组成相对简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次级演替逐渐发展,物种的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逐渐复杂。

浮游生物群落的演替还可以被分为季节性演替和长期演替。

季节性演替表现为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到温度、光照和养分等因素的影响。

而长期演替则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浮游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发生的长期变化。

海洋浮游生物

海洋浮游生物

海洋浮游生物海洋浮游生物是指在海洋水体中漂浮而生活的微小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

它们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海洋生物链和生态平衡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海洋浮游生物的分类、生态特征以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分类海洋浮游生物根据其系统发育和形态特征的不同,可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大类。

浮游植物浮游植物主要是一些微小的藻类,包括硅藻、钙藻、硅钙藻等。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海水中的阳光和无机盐,合成有机物质。

浮游植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大量的氧气和有机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

浮游动物浮游动物则包括各类原生生物、有孔虫、水蚤、浮游桡足类、浮游浮泡类、浮游虾类、浮游毛颚类等。

这些浮游动物无法自行合成有机物质,它们通过摄食浮游植物或其他浮游动物获取能量和养分。

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链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与浮游植物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态特征海洋浮游生物具有以下几个生态特征。

1.众多性:海洋浮游生物物种多样性极高,数量庞大。

其中,浮游动物的数量通常远远大于浮游植物。

2.繁殖迅速:海洋浮游生物具有快速繁殖的能力。

它们适应了海洋环境中的极端条件,如盐度、温度等波动较大的环境因素,保持了较高的繁殖率。

3.漂浮性:浮游生物通常具有气泡、浮骨、平衡囊等机构,使其能够漂浮在水体中。

4.垂直迁移:海洋浮游生物表现出明显的垂直迁移行为。

它们会随着水体的温度、光照和营养质分布发生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垂直迁移,从而适应海洋环境的变化。

5.敏感性:海洋浮游生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它们的生存和繁殖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盐度、pH值等。

因此,浮游生物可以作为海洋环境变化的早期指示物,对环境健康状态进行监测。

环境变化的响应由于海洋浮游生物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它们在面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时,会做出不同的响应。

1.分布范围改变:随着海洋温度升高,浮游生物的分布范围将发生变化。

15第三篇 浮游动物 第一章 原生动物

15第三篇 浮游动物 第一章 原生动物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八点 四十六分。
(二)有壳虫目 Testacea
体具外壳,身体可完全缩入壳内,壳由几丁 质、胶质和硅胶质粘附砂粒和其它外物而成, 壳通常具有单一的壳口,伪足由此伸出。原 生质分内外质,内质颗粒状,有空泡、食物 泡、伸缩泡和细胞核。
大部分生活在淡水中,但也有生活于咸水或 湿泥中的。
大变形虫的形态结构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八点 四十六分。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八点 四十六分。
一、主要特征
1. 单细胞动物: 膜、质、核 细胞膜:原生质膜、表膜、外壳 细胞质:外层:透明、均匀、无内含物-外质
内层:不透明,有内含物-内质 细胞核:1个、2个或多个 2种细胞核:大核,染色质多,分布均匀,营养
小核,染色质少,分布不均匀,生殖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八点 四十六分。
2. 具有动物体所具有的所有生命特征
新陈代谢,感应性,运动,生长,发育, 生殖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等 3. 胞器或类器官
运动胞器:如鞭毛、纤毛、伪足等。
营养胞器:胞口、胞咽、食物泡 代谢胞器:伸缩泡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八点 四十六分。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八点 四十六分。
(二) 辐足虫亚纲Actionpoda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八点 四十六分。
1、太阳虫目Heliozoa
身体呈圆球形,有一大的中央核或若干核 位于中央区,核被一囊状外质包围。轴状 伪足作辐射状排列,体内无硅质针存在, 体外无或有胶质膜。淡水种类有脉动的液 泡。
主要生活在淡水中,喜生活于富有藻类的清 水中,多为漂浮种类。
第四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八点 四十六分。
太阳虫属Actinophrys

浮游生物学

浮游生物学

浮游生物学1 浮游生物分类:永久性浮游生物;阶段性浮游生物(如幼体浮游、成体底栖生活);暂时性浮游生物(因环境变化、生殖等原因而浮游)2 藻类的色素:藻类的色素可分为4大类,即叶绿素、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藻胆素。

各门类藻类因所含色素不同,因此藻体的颜色也不同。

叶绿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c、叶绿素d、叶绿素e5种类型,所有的种类都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则仅存在于绿藻、裸藻、轮藻,这几门藻类的叶绿素组成与高等植物相同,植物体呈绿色,叶绿素c则存在于甲藻、隐藻、黄藻、金藻、硅藻和褐藻门,而红藻有叶绿素d、红藻红素和红藻蓝素。

β-胡萝卜素存在于各门藻类中。

藻胆素只在蓝藻、红藻及隐藻中发现。

褐藻含有褐藻素。

因此,可以说藻类所共有的色素为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

3 藻类的繁殖方式:营养生殖(分裂)、无性生殖(孢子)和有性生殖(配子)4 生活史(生活周期):某种生物在整个发育阶段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或一个个体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各个时期。

5 世代交替:生活史中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相互交替的现象叫做世代交替。

6赤潮: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7 引起赤潮的原因:富营养化,有可引起赤潮的藻类,合适的海流和天气,适合的水温和盐度二、蓝藻最原始的最古老的藻类无典型细胞核与其他低等植物区别可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壁由外层果胶内层纤维组成厚壁孢子:由普通营养细胞通过体积增大,营养物质积累,细胞壁增厚而形成的。

异形胞:丝状蓝藻(除颤藻)产生的一种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来并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细胞。

蓝藻中有160多种(大多数为念珠藻目的种类)能固定大气中的分子态氮成为结合态氮,合成蛋白质。

,蓝藻的不少种类具有固定空气中游离氮的能力,成为固氮蓝藻形成水华的蓝藻有:微囊藻,鱼腥藻,色球藻,螺旋藻,拟项圈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裂面藻,胶鞘藻,束毛藻等,蓝藻是形成水华,赤潮的主要藻类三硅藻细胞壁:构造像一个盒子,套在外面的较大,为上壳,相当于盒盖;套在里面的较小,为下壳,相当于盒底。

海洋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

海洋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

海洋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海洋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基础生物群体,对碳循环、氧气供应和生物多样性维持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海洋浮游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

一、引言海洋浮游植物是指生活在海洋中的微小植物,主要包括浮游藻类和细菌。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生产者。

本文将从浮游植物的分类、分布和生态功能三个方面对海洋浮游植物生态学进行研究。

二、浮游植物的分类浮游植物有很多种类,按照其形态和结构可分为原核类浮游植物和真核类浮游植物。

原核类浮游植物主要包括蓝细菌和叶绿细菌,它们通常呈现出圆形或椭圆形的形态。

真核类浮游植物则包括硅藻、绿藻、甲藻等多种类型,其形态和结构更加复杂多样。

三、浮游植物的分布浮游植物分布广泛,可以在全球各个海区找到它们的身影。

它们的分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海水温度、盐度、透明度等。

一般来说,浮游植物在富营养的海洋中更为丰富,而在营养贫乏的海洋中相对较少。

四、浮游植物的生态功能浮游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首先,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对全球碳循环和氧气供应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浮游植物是海洋食物链的底层,为其他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同时,浮游植物也能吸附和沉淀底栖生物的有害物质,发挥着净化海洋环境的作用。

五、浮游植物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浮游植物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首先,它们是渔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浮游植物的过度生长会引起赤潮等有害现象,对渔业、旅游等产业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合理控制和管理浮游植物的数量和分布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六、结论海洋浮游植物生态学是一个重要领域的研究,它关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通过对浮游植物的分类、分布和生态功能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希望本文能为海洋浮游植物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1. Smayda, T. J. (1998). Patterns of variability characterizing marine phytoplankton, with examples for some coastal species. ICES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55(4), 562-573.2. Falkowski, P. G., & Oliver, M. J. (2007). Mix and match: how climate selects phytoplankton.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5(10), 813-819.3. Edwards, M., Head, E. J. H., Bednaršek, N., Currie, K. I., Ellis, R. P., López-López, L., ... & Urban, E. R. (2016). A century of research on marine phytoplankton in the Western English Channel. Advances in marine biology, 75, 1-70.。

第三节 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第三节  海洋生物生态类群
迄今,热液区发现的动物种类
又大又肥的蛤,体内竟有红色的血液。它 们长得很快,一般有碗口大; 还有一种状如蒲公英花的生物,常常几十 个连在一起,有的负责捕食,有的管着消化, 各有分工,忙而不乱。 这里的生物各有特色,其乐融融,成了真 正的"世外桃园"。
已达到10个门490种;

软体动物门最多; 新门:被套动物门(原腔动 物); 多为无脊椎动物,脊索动物只 有鱼纲;

海洋微生物;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初出现的最低等的真核 单细胞动物。它们最大的长数厘米,最小的仅1微 米。现有记录的约6、7万种,多为海洋种类。
郑守仪,中国原生动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 研究所研究员。开创和发展了我国 有孔虫的研究。
浮游动物
漂浮动物
二、游泳动物





海洋鱼类 哺乳类: 鲸、海豚、海豹、海牛 爬行类: 海蛇、海龟 海鸟 软体动物: 乌贼 一些虾类。
3、大型底栖生物:不能通过1.0mm筛网的类别,除在 滨海带之外,大型底栖生物都是动物。
2、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
海底热液区新奇的生物乐园
有血红色的管状蠕虫,最长的达3米,横 七竖八地排列着,它用血红色肉芽般的触手, 捕捉、滤食水中的食物。这些管状蠕虫只靠 一根管子在海底蠕动生活。但它的体内有血 红蛋白,触手中充满血液; 没有眼睛大得出奇的蟹爬来爬去;
E、大型浮游生物: 2000μm~20mm F、巨型浮游生物:>20mm
(2)按浮游生活阶段在生活史中所占时期长短分类
A、终生浮游生物:大多数浮游生物属于这一类。
B、阶段浮游生物:即在生活史的某一阶段(一般为幼 体阶段)营浮游生活,成体则营底栖生活,特别是 在热带、亚热带沿岸浅海区常见。

《海洋浮游生物》概述概要.

《海洋浮游生物》概述概要.

《海洋浮游生物》概述绪论1.浮游生物:是指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于水层中的生物群。

2.浮游生物的特点:多数个体很小;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多数分布于水体的上层或表层。

3.海洋浮游生物学:是一门研究海洋浮游生物的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4.海洋浮游生物学与生物科学、海洋科学及水产养殖、海洋地质等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

5.浮游生物的生态类群(按营养方式):浮游植物:包括单细胞藻类(也包括细菌)。

其特点是:营养方式为自养方式,其中,藻类具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细菌是生态系统的还原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浮游植物一般分布于海洋的真光层。

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水母、轮虫、甲壳类、毛颚类、翼足类、异足类、被囊动物、浮游幼虫、仔鱼、稚鱼等。

其特点是:营养方式为异养方式,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依赖已有的有机物为营养来源,多为滤食性。

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可分布于真光层,也可分布于较深的水层。

6浮游生物的生态类群(按个体大小分):海洋浮游生物浮游动物7.海洋浮游生物的经济意义:有利方面:浮游生物是海洋经济动物的饵料基础;浮游生物是鱼类洄游路线和渔场的标志;浮游生物是海水养殖的重要饵料;一些海洋浮游动物是人类的食物;浮游生物可作为海流的指示种;浮游生物有助于勘探海底石油;浮游生物有助于研究海洋古地质和古环境;浮游生物有助于研究、防治海洋环境污染;不利方面:浮游生物可造成赤潮,危害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浮游生物可破坏鱼网,捕食幼鱼;浮游生物会暴露军舰的夜间航行路线;浮游生物可聚集而形成声散射层--假海底;硅藻1.海洋浮游植物的经济意义:浮游植物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在海洋渔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浮游植物是海流和水团的指示生物,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意义重大。

浮游植物能富集污染物质,在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2.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类别原核细胞型生物:细菌;蓝藻门;真核细胞型生物:硅藻门:是最重要的浮游植物,将重点介绍。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

中国第二深水湖——抚仙湖
表4. 1 抚仙湖浮游藻类数量(×104个/L )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章宗涉等, 1995) 水深 (m) 0.5 5.0 10 20 40 50 100 均值 数量最多 层的种类
1月
4月 7月 10月
8.13
6.3
9.48
11.37
8.33 7.22
12.66
2.34 1.32 9.45
浮游藻类的水平分布的一般规律是:沿岸带 >河 口带>敞水带(湖心区)。 主要原因:沿岸带有来自地表迳流的外源营养和 明显的水体混合;河口区有河水携带的外源营养的补 充;敞水带尽管湖底积聚着大量的营养物质,但由于 较深或分层的缘故,藻类数量也较少。
表4. 2 湖泊浮游藻类水平分布 (源自章宗涉等, 1995)
渔业价值
它们随波逐流,为许多较大的动物 提供了基本的食物。 它的数量和分布可作为探索鱼类索 饵洄游路线和寻找渔场的标志,对 捕捞业有一定指导意义
谢谢观赏
湖名 沿岸带
(×104 个/L ) (mg/L)
河口区(河道区)
(×104 个/L ) (mg/L)
湖心区
(×104 个/L ) (mg/L)
水深 (m) 平均 (最大)
9.5(14.7)
吉力湖
385.1
5.625
296.9
3.376
160.6
2.143
喀纳斯湖
杭州西湖 鄱阳湖
70.8
729.7 150.0
海洋浮游生物
主讲人:缪同学 资料收集:尹同学 唐同学
浮游生物( Plankton ):在海水或淡水中能够适应悬
浮生活的动植物群落,它们易于在风和水流的作用下

浮游植物PPT课件

浮游植物PPT课件
45
抚仙湖浮游藻类数量(×104个)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
水深 m
0.5
5.0
10
20
40
50
100
平均
数量最多 层种类数
1月 8.13 6.3 9.48 11.37
12.66 5.98 8.99 14
4月 14.37 12.85
8.33 7.22 2.34 1.10 7.87 29
7月 2.99 18.37 13.71 15.16
3
一、浮游植物的概念
浮游生物(plankton):在海水或淡水中能够适 应悬浮生活的动植物群落,易于在风和水流作用 下作被动运动。分为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和浮游动物(zooplankton)。
浮游植物(即自养浮游生物):它不是分类学单 位,是生态学单位。所有生活在水中营浮游生活 的微小植物,通常就指浮游藻类。
4月份,开始出现温跃层但较弱——浮游植物较均匀地分布 在40m以浅的水层中,40m以深数量很少
7月份,浮游植物上、下层分布显著——更集中于上层,下 层数量极少
10月份,温跃层位置逐渐下降——浮游植物向下移动,下 层数量开始增多
随着气温继续下降,至一月份温跃层消失,浮游植物 的分布又恢复到上、下层较均匀的状态
1.32 0.91 8.58 15
10月 10.35 17.22 24.48 18.12
9.45 3.26 13.82 21
46
温度分层 上层混合程度增加 加剧
47
水平分布
沿岸带>河口区>敞水带(湖心区) 沿岸带有来自地表泾流的外源营养和明显的水体混合,是藻 数量大的主要原因;河口区由于有来自湖水携带的外源营养 的补充,营养较丰富,藻数量也较高;敞水带尽管湖底积聚 着大量的营养物质,但由于较深或分层的缘故,藻数量少

浮游生物学讲义

浮游生物学讲义

⊝⍧⩎➘⮳͙҂⩎➘႕ⵃ里̯㝛䰯㺰≪҂ന‫⮳ڪ‬ഩᱛᲐ Х喌㔻≪҂ന‫⵴ັ(ڪ‬㬪ㆪȠᶐ䋢ㆪへ)⮳᜿ߎ喌ΎӲ䔊εჍ 侻⩎ᔰ႕⮳ऀᆄ喌౗ᰯ䔀⮳ᄵᲔᄵ᜿ͩ⊝⍧⩎➘႕⮳ͪ ≰喌ఏͩᒷ้⩎ᔰ㈪㐎঻‫⃅ڪ‬䬝䷇䘬䰯㺰ⵃ里ๅ⩻ᲐХັ ⍘ᏕȠ⯿Ꮥへᄨ⩎➘⮳⩎䪮Ƞ⩎⃅Ƞऀ㗡⮳ᒠৼ喌ДӮ㣦 ᓆ甘ϖȠ倇ϖ喛㔻⣟В一႕ឯᱞ⮳䔊ₔ喌ࣷӲҮ‫ڥ‬ႲჍ侻 一႕(ັ⩎⤵Ƞ⩎ࡅへ)⮳䓴䕎ऀᆄȡ
1828Ꭳ喌↓ᮝḝД⊝⍧⩎➘㒀䛶䯵⊝⍧⩎➘喌ऀ㶗ε Ȩ⏍⟥Ꭻ㮚ȩ⮳̯͙䭥⃤ȡ 䞣ν↓໵ḝ䔊㵻ε䔈᫨䲑⮳ጔҋ喌Ꭵ᰸ᝯ䉐⡝喌৷䔙 ᐩ䃝⊝⍧⩎➘⮳ᐩ⿺Ꮓ㜙1828Ꭳテ䊦ȡ


1778Ꭳ喌ᓦబ႕㔴᫞㣠䉌ᅃ౗ȨNatural amusements and observationsȩ̯᪶͜喌仅‫ٷ‬᣾䔟ε㴨ㆪ⮳⏍⟥Ꭻ㮚ȡ
⊝⍧⩎➘႕
Planktology
ᵅᖞνⅣ⣞඲͜喌㵻ߗ㘬ߊᓝᑠ喌 आⅣ≰ᩞ䙼喌㵻䮾∑䔿≰␱⊝⩎≪ ᫨ᐾ⮳⩎➘ȡ
1
⊝⍧⩎➘႕ Plankton
㐌๖้᪟͙҂ᒷᄾ喌䶪౗᭭ᓝ䪋̺᝼㘬ⰺ⌴‫ڥ‬Ჳ䕏喌ङ᰸͙‫ݚ‬ ⻼⮳͙҂⩉๖喌ັࡆᲰ䱍Ⅳ⃼(Cyanea arctica)ᰯ๖Ⱓᒳञ䓭 2 ㆢ喛⻼ㆪ㍰้喌䯥ᆍνḼ➘⩻঻ߗ➘⩻๖้᪟䬗ㆪ喛᪟䛾ᒷ ๖喌ܵጲ䒲Ꭾ喌܏ͽͅ⩻ळ⊦എ䘬᰸ȡ1887Ꭳ喌ᓦబ⊝⍧⩎➘ ႕ქV. hensen仅‫ٷ‬䛶⩗ “Plankton”̯䃼͂ᠶ⊝⍧⩎➘ȡ䄔䃼Ე 㜙ጻ㙹᪶, ᘾͩ␱⇹≰⊙ȡ

11
12
⊦∺⊝⍧ߗ➘⮳ऀᆄクड

⊦∺⊝⍧ߗ➘⮳ऀᆄクड
σࡰ㜢‫ࡰڜ‬ᎣВ喌⊦∺䄲ᴔ䔊‫ڔ‬εబ䭴षҋ䄲ᴔᬥᱎ喌㐖బ䭴 ࢟Ꮥ∺䄲ᴔДऽ喌బ䭴吀⒝㖃ष䄲ᴔ᭞㻳ὐ䒲๖⮳బ䭴षҋ䄲 ᴔ⮳В㶗ȡ౗䔈ϊ䄲ᴔ͜喌䛶अεᴶ۵ࡅ᫨∄喌㔻้̓႕一㐫 षⵃ里঻͂䷇ⵃ里෍้喌➨‫ݚ‬᭞ⵃ里᫨∄⮳̼᫜ᩨ䔊喌᫟ឯᱞ ⮳Ꭾ∊Ꮓ⩗喌䄧ັ䖔ᙎឯᱞ(ັ࢚᭎ᝅᱩ䒬थ㐮㉏≺჉㷴㒝)喌 ฟ႕ឯᱞ喌้⻼㜙ߗ㻱≺Й஗(ັ䛶䯵⊝⍧⩎➘⮳ऻᬥ喌䃟ᒄ ้⻼⣞඲ఏၿ⮳ࣱ᪟喌Ꭵ⩠้ᅱฟ႕ᣖ‫ऻ⮳ݥ‬ₔ䄲ᴔ)⮳Ү ⩗喌๖๖ម๖ε䄲ᴔ㠲ణ঻㻳ὐ喌᣿倇ε⊻ᴔ䉗䛾喌Ͻ㔻㣦ᓆ ε๖䛾᰸Цի⮳Ƞ‫ڗ‬䲑⮳䄲ᴔ䉳᫈ȡ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浮游植物也是地球上固碳固氮的重要生物。浮游植物尽管微小,但(主要是)海洋扩 大了它们的作用。浮游植物固定的碳、氮的总量比全世界陆生植物的固定总量都要多。据推算 ,浮游植物光合 作用生产的有机碳的总量约为高等植物的7倍,每年约能固定1.7亿吨的氮素。科学家推算,全球每年要产生大 约1000亿吨的二氧化碳,而陆生植物只吸收大约520亿吨,剩下的大部分被浮游植物吸收了。
发光海滩
2014年1月,来自中国台湾的摄影师威尔·霍(Will Ho)在马尔代夫海滩上庆祝婚礼时,有幸见证了会发光的 海岸线这一神奇景象。夜晚,在他的镜头下,一簇簇发光的小型浮游植物如萤火虫般随波荡漾,最终被冲到岸边, 在黑夜中排成一条耀眼的光带,沿着海岸线形成了一条发光的“路”。
这一奇观是由于近海域会发出生物荧光的浮游植物受到海浪的冲击产生的。由于起风,这些会发光的浮游植 物受到海浪的冲击,便开始活跃起来。
浮游植物死后,遗体会连同它们所固定的碳降下,长年累月地堆积在海底,形成海底石油。它们对地球上的 气温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人类把石油从海底抽上来使用,又把大量的碳释放到空气中,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含量比过去2000万年的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
浮游植物素有“海洋牧草”之称,是鱼类和其他经济动物的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在决定水域生产性能上具有 重要意义,与渔业生产有十分密切关系,世界著名渔场都处于藻类丰富的海域。
感谢观看
虽然它们已为人熟知,但近年来生物学家才找到产生这一奇观的原因。海洋生物学家豪尔赫·里巴斯(Jorge Ribas)说,这片水域有许多名为“多边舌夹藻”(lingulodinium polyedrum)的发光植物。当这些生物受到外力 作用,例如,浪涌潮汐作用,或是皮划艇、冲浪者等经过时,它们就开始活跃起来,从而产生了发光效果。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
生物类群
01 形态特征
03 种类划分 05 生态价值
目录
02 名称由来 04 分布特征 06 发现案例
基本信息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 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动能力,但其游动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来得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灵 活游动。 浮游生物(plankton),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 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动,而是浮在水面生活,这类生物总称为浮游生物。
国际空间站俄罗斯任务组在2014年8月的研究证明,一些生物能够在国际空间站的外壳上生存。一些研究甚 至认为,这些生物能够在真空、低温、辐射等恶劣的航天条件下生长。科学家们在国际空间站的表面上找到了浮 游生物的痕迹,尚不清楚这些浮游生物是如何进入太空的,科学家已展开调查。
实验中发现的浮游生物可以在海洋中找到,但在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和货物的升空地点、位于哈萨克斯坦的拜 科努尔发射场却不常见。
提出浮游生物一词时是指全部浮游在水中的有机体,后来又专指在水中生活的生物,亦即指明为浮游的生物 群落。与此相对应的,“浮游生物体”一词则是专指每个浮游生物。
此外,为与浮游生物(Plankton)一词相对应,1891年er提出了“底栖植物”(水底植物,benthos, Nekton)一词。
1896年C.Schrter和O.Kirchner提出了“漂浮植物”(pleuston)一词。 1917年E.Naumann提出了“漂浮生物”一词 1961年提出了“海洋生物”(pelagos)一词,这些名词都是用于区别水生生物的生态群。
浮游生物作为贝、虾、鱼类幼体的天然饵料,它的人工培养对养殖业也帮助很大。有些浮游生物如蓝藻、甲 藻等若繁殖过盛,可产生“湖靛”或“赤潮”,杀死经济水产动物。

海洋中的小世界浮游生物的微观奇观

海洋中的小世界浮游生物的微观奇观

海洋中的小世界浮游生物的微观奇观海洋中的小世界:浮游生物的微观奇观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生物多样性之丰富令人称奇。

在这片广袤海域中,隐藏着无数微小却精彩的生命体,它们就是浮游生物。

本文将带您一同探索海洋中浮游生物的微观奇观。

一、浮游生物的定义与分类浮游生物是指生活在水中而无法独立游泳的微小生物。

它们无法对水流进行主动控制,而是被动地随着水流漂浮,因此得名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的种类繁多,根据其大小和形态特征可以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

1. 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指在海洋中以浮游生活方式为主的动物。

它们通常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生物,包括浮游幼虫、浮游浆虫、浮游甲壳动物等。

浮游动物的体型多样,有些仅有几微米大小,而有些可以达到几厘米,甚至更大。

浮游动物在海洋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石。

2. 浮游植物浮游植物主要包括浮游藻类和浮游细菌。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生态功能。

浮游植物的数量和分布对海洋生物的繁衍生息和氧气的供应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浮游生物的生态功能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对海洋环境和其他生物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1. 食物链的基石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作为食物被其他海洋生物如鱼类、鲸类等摄取,进而影响整个食物链的运转。

同时,浮游生物也是海鸟、海洋哺乳动物等许多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2. 氧气的供应通过光合作用,浮游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

据统计,约有一半的地球上的氧气来自于浮游植物。

它们不仅为海洋生物提供了足够的氧气,也对整个地球的气候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3. 养分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浮游生物参与了养分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过程。

它们可以吸收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和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回海水中。

这一过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浮游生物的微观世界尽管浮游生物微小,但其世界却充满了奇观和多样性。

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

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

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水生生态系统是指以水为主要生命活动场所的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包括各种河流、湖泊、海洋等水体及其周边环境,是大自然中最为广泛和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对于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学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学主要研究水生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命周期、生理和行为等方面。

水生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之一,其中包括各种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中上层游泳生物。

1. 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指生活在水中漂浮的微生物和动物。

由于浮游生物具有很小的体积和轻密度,他们借助水流和风将他们带到水生生态系统各个角落。

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个大类,其中浮游植物主要是蓝藻、硅藻、甲藻等,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多种浮游性的甲壳类、小型鱼类等。

2. 底栖生物底栖生物是指生活在水底或水底附近的微生物和动物,包括各种底栖昆虫、底栖蚯蚓、底栖水生植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等。

3. 中上层游泳生物中上层游泳生物是指生活在水生生态系统中水层较为深的时间段,而不是沉底或者漂浮的动物,包括多种鱼类、鲸鱼、海豚、海龟等。

二、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学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学主要研究水生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他们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适应性强水生生物能够适应温度、盐度、水深等环境的变化,因此,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学比陆生生态系统更为适应性强。

2. 链条复杂水生生态系统中的生态链条很复杂,涉及到多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食物链、生态圈等。

3. 污染敏感水生生态系统比陆生生态系统更容易感受环境的变化,污染物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更加的敏感。

因此更需要保护和管理。

三、水生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水生生态系统对于人类和地球生态的健康和稳定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护水生生态系统,人类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降低污染水生生态系统最大的威胁是来自于人类的污染物质,因此,人们需要努力降低工业和人类生活中的污染,减少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损害。

浮游生物1

浮游生物1

磷虾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是在所难 免的,但是应该将其捕获控制在 最大的可持续捕获量之内,以保 护南极的生态平衡。
oh,yeah!
价值
• 磷虾是人们今天已经发现的含蛋白质最高的生物, 蛋白质含量达百分之五十以上,而且还富含人体 组织所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A。每十只磷虾所 含的蛋白质就可以同两百克烤肉的营养价值相当。 磷虾虾皮很薄,肉却很丰富,肉既细嫩又鲜美, 可以同对虾相媲美。磷虾还有药用价值,可以用 来治疗胃溃疡、动脉硬化等病症。因此,磷虾已 经成为世界捕渔业者捕捞的对象。
营养分析
• 粗蛋白>62% 粗脂肪 >10% 粗灰粉>6% 粗纤 维>8% 水分<4% 丰 富的钙,磷及丰富的南 极磷虾虾红素。其虾红 素是普通鱼饲料的40倍 之多。
作为天然类胡萝卜素资源
• 磷虾是一种天然的类胡萝卜素资源。磷虾体 内高于95%的色素都以虾青素的形式存在;而虾青 素是唯一的可以粘着于鲑鱼体表的色素。当饲料 中含有磷虾时,鲑鱼的体表颜色可以达到与野生 鲑鱼(色调)一样的效果。由于磷虾体内的色素 已经酯化,所以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虾青素 不仅仅是一种色素,它具有抗光性和抗氧化作用。 而且,研究还证实虾青素具有促进鱼类和虾类的 生长和免疫机制的作用。此外,虾青素还对虾类 的成活率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以此可以推测, 南极磷虾可以增强幼体的成活率。
医用价值
作为免疫刺激剂
壳聚糖是甲壳质的一种衍生物, 壳聚糖是甲壳质的一种衍生物,磷虾体内含有这 衍生物 种甲壳质。壳聚糖添加到饲料或用注射方式 加到饲料或用注射方式, 种甲壳质。壳聚糖添加到饲料或用注射方式,可 以作为鲑鳟鱼类的免疫刺激剂 免疫刺激剂。 以作为鲑鳟鱼类的免疫刺激剂。甲壳质被证实是 许多生物增强免疫系统的刺激 系统的刺激物 而磷虾是甲 是甲壳 许多生物增强免疫系统的刺激物,而磷虾是甲壳 质的来源之一。 质的来源之一。

浮游生物的分布概述

浮游生物的分布概述
精品资料
三、浮游动物的垂直(chuízhí)移动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三、浮游动物的季节(jìjié)变化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第二节 浮游动物的分布(fēnbù)
一、浮游动物的平面分布及其影响(yǐngxiǎng)因素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浮游动物的平面分布是不均匀的,呈斑块状 分布的。影响浮游动物平面分布的主要因素 有: 温度 盐度 海流(hǎiliú)、水团 浮游植物(饵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二、浮游动物的垂直(chuízhí)分布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二、浮游植物的垂直分布(fēnbù)及其影响因素
精品资料
影响因素: 光照(guāngzhào)深度-透明度 海水的垂直混合-温跃层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三、浮游植物的季节(jìjié)变化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精品资料
不同海区浮游植物的季节(jìjié)变化
精品资料
浮游生物的分布概述浮游生物的分布概述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现象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现象第一节浮游植物的分布一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模式估算的基于seawifs叶绿素观测的全球年平均初级生产力001031687470mgm影响因素
浮游生物的分布(fēnbù)概 述
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 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季节变化 (biànhuà) 浮游动物的垂直移动现象
精品资料
第一节 浮游植物的分布(fēnbù)
一、浮游植物的平面分布及其影响(yǐngxiǎng)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明海洋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变 化规律,从而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的组成、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 海洋环境提供基本资料。
13
二、调查内容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 浮游动物:生物量、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定性调查:海区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情况 定量调查:海区中浮游生物的数量、季节变化和昼夜垂直
网口内径 /cm 80
50 37 50
31.6 37
网口面积
筛绢规格
/m2 (孔径近似值mm)
适用范围及采集对象
0.5
CQ 14(0.505) 适用于30m以深垂直或分段采
JP 12 (0.507)
集大、中型浮游动物、鱼卵和 仔、稚鱼。
0.2
CB 36(0.160) 适用于30m以深垂直或分段采
JP 36(0.169)
JP 36(0.169)
集中、小型浮游动物和夜光藻。
0.1
JF 62(0.077) 适用于30m以浅垂直或分段采
JP 80(0.077)
集小型浮游生物。
20
21
22
(二)采水器
1.颠倒采水器 2.球盖式采水器
23
24
25
五、浮游生物的浓缩方法
沉淀法 过滤法 离心法
26
六、浮游生物的固定和保存
凡是进入海洋并能破坏海洋生态,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包括石油和 石油产品、重金属(汞、铜、镉、铅、锌等)、放射性污染物质(锶 -90、铯-137等)、农药及农业废物(滴滴涕、六六六、多氯联苯 等)、有机物质和营养盐(工农业、民用等污水)以及其它污染物质 (热污染、固体物质污染)等等。
3
一、海洋污染与海洋生物关系研究的主要方面
福尔马林 碘液(鲁哥氏液) 波恩氏液
27
七、浮游生物的定量方法
重量测定法:湿重法、干重法 个体计数法 1. 计数框计数法 2. 水滴视野计数法
28
浮游动物定量:
29
small eukaryotic protists; bacteria; Chrysophyta
small eukaryotic protists; Small Diatoms; Small Flagellates; Pyrrophyta; Chrysophyta; Chlorophyta; Xanthophyta large eukaryotic protists; most phytoplankton; Protozoa Foraminifera; tintinnids; other ciliates; Rotifera; juvenile metazoans - Crustacea (copepod nauplii) metazoans; e.g. copepods; Medusae; Cladocera; Ostracoda; Chaetognaths; Pteropods; Tunicata; Heteropoda metazoans; e.g. Pteropods; Chaetognaths; Euphausiacea (krill); Medusae; ctenophores; salps, doliolids and pyrosomes (pelagic Tunicata); Cephalopoda; Janthinidae (one family of gastropods); Amphipoda metazoans; e.g. jellyfish; ctenophores; salps and pyrosomes (pelagic Tunicata); Cephalopoda; Amphipod2a
4
二、海洋污染的研究方法
大范围的海洋调查 通过室内的生物培养 受控生态系统污染实验(Controlled Ecosystem
Pollution Experiment, CEPEX) macrocosm 大宇宙 mesocosm 中宇宙 microcosm 小宇宙
5
三、海洋污染的类型
石油污染 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污染 重金属污染
0.1
JF 62(0.077) 适用于30m以深垂直或分段采
JP 80(0.077)
集小型浮游生物。
0.2
CQ 14(0.505) 适用于30m以浅垂直或分段采
JP 12 (0.507)
集大、中型浮游动物、鱼卵和 仔、稚鱼。
0.08
CB 36(0.160) 适用于30m以浅垂直或分段采
6
(一)石油烃及有关化合物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毒性 芳香烃>烯烃>环烷>正烷,与分子量、溶解性有关
1.对浮游植物的影响 (1)产生致死(毒性)效应 (2)对细胞分裂造成影响 不同浮游植物对石油烃污染敏感度不同 布氏双尾藻,[柴油]=1.0 ml/L时 接触5分钟后,移入干净海水,细胞分裂停滞 接触1小时后,两、三天后大量死亡
内容回顾
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浮游生物按个体大小如何分类?
1
Group
浮游生物按个体大小分类
Size range Representatives
Femtoplankton 0.02→0.2 µm marine viruses
Picoplankton 0.2→2 µm Nanoplankton 2→20 µm Microplankton 20→200 µm Mesoplankton 0.2→20 mm Macroplankton 2→20 cm Megaplankton > 20 cm
9
四、海洋污染生态学方面的一些期刊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arine Biology and
Ecology Marin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arine Ecology Progress Series
10
第十五章 海洋浮游生物的调查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2763.6-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Specifications for oceanographic survey – Part 6: Marine biological survey
11
12
一、海洋浮游生物调查的目的
移动等,特别是海区优势种类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的变化
14
三、调查方法
大面观测:为了掌握海区浮游生物的水平分布及变化规律, 以一定时间、一定距离,使用棋盘式或扇状式进行观测采 集。包括分层采水和底表拖网。
断面观测:为了掌握浮游生物垂直分布情况,在调查海区 布设几条有代表性的观测断面,在每个断面上设若干观测 站进行采集。包括底表拖网、垂直分段拖网和分层采水等。
污染物质在海洋生物体内的积蓄机理及其在食物链中的传 递浓缩过程
污染物质对生物生理机能的影响,包括对光合作用、呼吸 作用、反射活动和保护反应,摄食和栖居以及生殖机能和 生活周期等影响
污染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对生物群落结构, 食物链(营养阶段)以及洄游活动的影响,污染物质对生 物圈物质能量循环的影响等
18
水深大于30m小于200m的海区 大型浮游生物网 中型浮游生物网 小型浮游生物网
19
常用的浮游生物网具的规格及适用对象
序号
网具名称
1
大型浮游生物网
网长 /cm
280
2
中型浮游生物网
280
3
小型浮游生物网
280
4
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
145
5 浅水II型浮游生物网
140
6 浅水III型浮游生物网 140
7
2.对浮游动物的影响
产生致死效应 对浮游动物的生理状态如摄食、生长发育
等的影响
8
(二)重金属对浮游生物的影响
致死毒性 次致死毒性:形态方面的变化,抑制、行为方面的变化,生化指标
影响重金属毒性的因素 (1)重金属在水中的形态 有机vs无机 溶解(离子、络合物、分子)vs颗粒(胶体、沉淀、吸附) (2)其他重金属的存在 联合作用、无相互作用、拮抗作用 (3)某些理化因子 (4)生物的条件: 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性别、饥饿、对重金属的适应等
定点连续观测:为了研究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在调 查海区布设若干有代表性的观测站,根据研究目的在观测 站抛锚进行周日或多日连续观测。
15
16
四、浮游生物的采集工具
(一)浮游生物网 1.网口 2.过滤部 3.网底部 4.底管
17
常用浮游生物网
水深小于30m的浅海 浅水I型浮游生物网 浅水II型浮游生物网 浅水III型浮游生物网
第十四章 海洋污染与浮游生物
海洋污染(Marine Pollution)的定义
指人们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从而 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造成许多有害影响,如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 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活动(包括渔业)、破坏海水使用素质和减少 舒适程度等。
海洋污染物质(Marine Pollutan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