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教案 浙教版
体温的控制(讲义)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体温的调节【知识点分析】1.人体温恒定:体温不随外界变化而变化,保持相对恒定,人体的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等的调节来实现的。
2.恒温动物:哺乳动物,鸟类都具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
这类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
3.通常,可在人的直肠,口腔及腋窝处测量人的体温。
不同部位测得的温度值有所不同。
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 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 产热情况: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3. 散热:将热量散发出去的过程,分为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
(1)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量增加。
(2)蒸发散热: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4.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中暑的表现是:体温升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在炎热的季节,应注意做好防暑工作。
三.体温受脑控制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如增、减衣服),也能调节体温。
【例题分析】一、选择题1.在气温35℃的环境中,下列情况更容易使人中暑的是()A.无风干燥的沙漠B.充满水蒸气的车间C.有风湿润的麦田D.高层建筑物的顶部【解析】人体在高温环境下作业,机体从高湿环境接受对流与辐射热量,加上劳动和高温环境增加的代谢产热量,远远超过机体的散热量。
3.5体温的控制教案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就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表是在一个身体健康的初中二年级学生身上测得的三个温度值(在同一时刻测得的),从测量的部位来说,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呢? 生: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观察同一人在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图像能得出什么结论?生:人的体温不是固定值,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变化的教师总结: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这三个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都可以代表被测人的体温。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人体存在体温说明什么?生:人体会发热 夏天人靠得近一些会觉得热说明什么?生:人体会散发热量 思考讨论:人类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生:是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测量部位 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36.0——37.4 °C 36.7——37.7 °C36.9——37.9 °C 正常范围1.产热过程展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下的产热量百分比人体在安静和运动状态时,主要的产热器官或组织分别是什么?生:安静时主要产热的是内脏;运动时主要是肌肉活动:请你用柱状图来表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生:画出柱状图并展示,相互评价活动:请你用扇形图来表示人体运动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生:画出扇形图并展示,相互评价2.散热过程人体散热的主要器官是皮肤,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皮肤有哪些方式散热呢?展示皮肤散热图片生: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直接散热原理是什么? 产热量%安静 劳动或运动时脑 内脏 肌肉和皮肤 其他 16 56 18 10 18 90 1生:热传递思考与讨论:常温情况下和高温情况下分别以哪种散热方式为主?生:思考讨论在常温下,皮肤汗液分泌少,蒸发散热所占比例不大;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科学八年级上浙教版3.5体温的控制教案2.
体温的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课堂学习设计[科学探究]一、恒定的体温1.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低等动物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称为变温动物。
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相对恒定,称为恒温动物。
2.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 37℃左右。
3.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绝对不变的。
恒温是相对的,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
4.保持正常的体温是恒温动物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因此恒定的体温对动物具有重要意义。
二、产热与散热的平衡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产热。
(1)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2)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3.散热。
(1)散热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4.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中暑的表现是:体温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危及生命三、体温受脑控制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体温的控制说课稿
《3.5体温的控制》说课稿王店镇建设中学金梦云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说我这节课: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体温的控制》是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完“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后给出的一个具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的例子。
我认为可以将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对动物进行分类,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动物的分类,对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这部分内容作为自学部分;二是:恒定的体温及体温为什么恒定。
《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结合本节课内容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体温恒定”的含义;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表、作图,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合作学习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机体产热与散热的过程,感受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会生命生存的复杂性,提高生命保护意识。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重难点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学习方法,具备一定的绘图能力、读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但是他们的思维仍偏向感性,形象思维强于抽象思维。
而本节课的内容涉及的皮肤内的结构、血管、血流量等较为抽象,因此将“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和体温调节的过程”确立为教学重点,将“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确立为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遵循“生本教学、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采用作图法、启发式教学法、模拟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观察、交流、总结,进行意义建构。
在遵守上述理念的基础上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本节课围绕“人体体温为什么能维持在37℃左右”展开学习。
通过测体温,感知人体体温恒定但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问题“额温是皮肤的温度,皮肤为什么会有温度?”引出产热,,继而追问“你知道人体是怎么产热的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够说出一些产热与散热的方式,但是人体在安静和运动状态下内部器官或组织如何产热学生是不知晓的,给出表3-6,通过“画一画”将表格统计法转化为扇形图统计法,培养学生做事细致认真的态度,通过比较感受扇形图统计的形象直观性。
《第三章第5节体温的控制》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八年级上册
《体温的控制》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体温的控制”,属于初中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了解人体体温的生理机制、体温调节的途径和方法,以及体温异常的危害与预防措施。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理解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学会分析体温调节的过程和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视,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观念。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体温生理机制的理解程度。
2. 过程参与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及小组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3. 作品呈现评价:要求学生撰写一份关于“如何保持健康体温”的小论文,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讨论日常生活中关于体温的话题,引出本课学习主题。
2. 新课讲解:通过PPT、实验视频等方式,讲解人体正常体温的范围、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
3.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体温变化,并记录数据。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体温调节的过程和方法。
5.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学生讨论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6. 拓展延伸:介绍体温异常的危害与预防措施,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观念。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体温生理机制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持健康体温”的小论文,要求结合生活实际,有逻辑性、条理性。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课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反馈如何等。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包括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小组合作情况等,并总结本课学习的收获与不足。
七、教学资源与支持1. 教学资源:本课需准备PPT课件、实验器材、视频资料等。
初中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5体温的控制 学案
中学年级〔上〕科学“五步三查〞自主开展学典编号:日期:主备人:裘夏荣审核人:班级小组:学生姓名:教师评价:课题:1. 5 体温的控制课型:预习+展示+练习稳固学习目标:①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②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③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④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在右图中,用扇形图表示表3-6中人体安静时各器官或组织的产热情况。
3、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其中以上的热量通过散发出去。
4、散热的方式包括散热和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外表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当外界温度超过35℃,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是散热。
5、读图3-31填空,〔1〕当外界温度较低时,血管,皮肤血流量,皮肤温度,散热量。
〔2〕当外界温度升高时,血管,皮肤血流量,皮肤温度,散热量。
〔3〕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时,皮肤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极小,不能发挥作用,此时,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6、中暑: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而,会出现中暑现象。
中暑的表现是:体温高、头痛、头晕、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严重时危及。
主题三:体温受脑控制〔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P116,完成下面内容〕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中的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人的行为如等,对体温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
速分配任务,进展板面规划。
2、有问题的继续寻求帮助3、组织预展竞评标准:1、学生自研情况;2、互动时的小组交流;3、展示姿态;4、板书面貌〔版面设计、书写质量、三色笔运用〕;5、质疑评价B、使动物分布广泛C、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D、使动物成功地繁衍后代4、如图是人体不同器官的产热情况图,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该图表示的是人在〔填“安静〞或“运动〞〕时的产热情况。
〔2〕人在另一状况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
〔3〕运动时人体产热的总量应比安静时要〔填“多〞“少〞或“一样多〞〕。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35 体温的控制 学案.doc
体温的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和方法。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学习重难点】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低等动物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因此称为。
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
2.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和这两个生理过程的结果。
3.散热有和两种方式4.测量体温并分析数据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测量部位______________ )(1)比较自己在不同时段的体温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2)比较自己和同学的体温可得出什么结论?(3)比较一个家庭的体温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产热量16%18%二、合作探究(一)恒定的体温某小孩在同一时间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36. 7 °C37. 2 °C37. 4 °C讨论:维持恒定体温有什么好处/(二)产热和散热1.比较在安静和运动时产热的主要器官分别是什么?产热量%安静劳动或运动时脑161内脏568骨骼肌1890其他101作图:如何能更形象直观地进行表示各器官的产热情况?A脑内脏骨骼肌其他(安静时)2.讨论:冬天和夏天手背上的皮肤血管有什么不同么?正常体温高温皮肤血流量 皮肤温度散热量,低温Qrz皮肤血流量 皮肤温度— 散热量(三)体温受脑的控制 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 来调节和控制的O思考:1. 还有哪些行为可以调节体温呢?2. 寒冷或炎热时,如果体温调节不及时,人体会有什么表现?【达标检测】1. 下列对体温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 人体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并且保持不变B. 人体口腔中测出的温度最接近人体体内的温度C. 人的体温昼夜会有波动,一般清晨略低,傍晚略高D. 体温升高一定是病理性的发热2. 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是因为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 () A. 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平衡 B. 骨骼肌产热和内脏产热保持平衡 C. 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保持平衡 D. 以上说法都对3. 人体在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时,常常会汗流淡背,这主要是 () A.排出多余的水分 B.排出多余的无机盐 C.保持人体正常体温D.排出尿素、尿酸等代谢废物4. 当环境温度达到35°C 以上时,人体散热主要靠 进行;在冷得“发抖”时,骨骼肌产生的热量会。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3章第5节体温的控制教案浙教版
体温的控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学会中暑的防治和处理。
2.过程与方法: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营造宽松、活跃的气氛,鼓励学生自由交流。
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科学探究的习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温调节表明人体是协调统一的整体,应热爱生命,加强自我保护;培养学生真诚交流、分享与协作的习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科学、用科学意识。
2学情分析本节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了激素和神经调节后,进一步让学生明确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是人体激素和神经共同调节的结果!而体温控制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实现的,是生命活动调节的一个很好的、学生“体会”得到的实例。
3重点难点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体温的恒定对学生来说没有难度。
本节的难点在于第二个知识点,即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由于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处于微观的层面,所以要掌握和理解必须做一定的抽象。
但是这恰恰是初中阶段学生最难以掌握的一个方面,所以本人认为要突破本节课,实际上就是突破第二知识点。
4教学过程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图片展现西湖的春夏秋冬美景。
问题:我们浙江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温变化也很大,那我们人体的体温会不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呢?学生:不会。
问题:请谈谈你认为人体的正常体温应该是多少?教师引出课题:是否真如同学们所想的那样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体温的控制》。
活动2【讲授】(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认识测量工具问题: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体温的话题,那么老师在这里想考考大家:测量人体体温的工具是什么?——体温计教师为学生展示:普通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
2.恒定的体温【活动一】读表找规律展示自己儿子的不同部位的体温,让学生了解人的不同部位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测量部位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测量温度/℃ 36.8 37.3 37.5正常范围/℃ 36.0~37.4 36.7~37.7 36.9~37.9问题1::哪个温度能代表我儿子的体温?(教师总结说明:这三个温度都能代表人体的体温,而直肠的温度更接近于真实值,小孩子一般在直肠处测体温,而成年人出于测量的方便往往在口腔处测量。
八年级科学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1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自然科学教
《体温的控制》教学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2.了解脑干对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学会体温的测量;学会中暑的防治和处理。
重点难点恒温概念的掌握产散热的平衡问题散热的方式以及散热多少与血管管径的关系大脑对体温的调节产散热的平衡问题散热的方式以及散热多少与血管管径的关系大脑对体温的调节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1.引言通过几X生活在热带以及寒带的骆驼图片,引出为什么号称“沙漠之舟”的骆驼可以生活在温差如此之大的环境中?2.新课【教师活动】让学生用已经储备的知识,从体温这一个角度出发把幻灯片中的动物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可以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播放短片,让学生找概念——什么叫冷血动物(变温动物)。
【学生活动】(从短片中提取信息,归纳得出结果)学生明确,恒温动物:可以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中保持相应体温的动物。
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
鸟类和哺乳类都是恒温动物.【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体温恒定对动物的生存有何意义?【教师活动】提出问题:人的正常恒定温度是多少?(一般学生都会回答是37摄氏度).【学生活动】让学生活动亲身测量一下体温,最终让学生明确我们所说的恒温是相对的允许在一定的X围内变动.【教师活动】展示老师自己的不同部位的体温,以及自己在一天内不同时间的体温变化.让学生了解人的不同部位,以及同一部位不同时间里的体温是有所不同的。
祝老师不同部位体温值祝老师不同口腔不同时间体温值【教师活动】让学生读资料”2016年06月20日,气温36摄氏度。
一84岁高龄的老太,被人发现昏死在家中,送医院时已口吐白沫,体温升高达40摄氏度。
”并让学生想一想老太太得了什么病?分析此病发生的原因.(前一个问题学生容易回答上来是中暑,后一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教师可以设疑激趣通过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来解决中暑病因的问题.)【教师活动】展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统计表,要求学生得出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学生活动】分析讨论,明确: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肌肉和皮肤。
【精品讲义】浙教版 科学 8年级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3.5体温的控制目录 (1) (3) (5) (6) (10)1.体温的恒定(1)恒温动物:除了人类,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具有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
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绝对不变的,恒温是相对的,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
恒温的原因: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变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2.体温(1)概念:是指人体内部的温度,而不是体表的温度。
(2)测量处:人的直肠、口腔及腋窝。
(3)影响因素: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3.产热和散热(1)产热:人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
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骨骼肌颤抖使热量成倍增加。
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抖”,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的热量。
(2)散热: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方式①直接散热:通过热传递进行,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
温度差越大,散热越多。
皮肤的温度又可以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
外界温度低时,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温度高时,血管扩张(或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
②蒸发散热: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皮肤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散热方式。
3.中暑(1)概念: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从而产热多而散热困难,造成中暑。
(2)症状:体温升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等,严重会危及生命。
4.体温受脑控制(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八年级科学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学案(无答案)(新版)浙教版
3.5 体温的控制【学习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和方法。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的重点: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调节。
一、【自主学习】1.预习新知(1)鸟类和哺乳类属于 (“恒温”或“变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
(2)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和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散热的方式包括散热和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当外界温度超过35℃,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是散热。
二、【合作、探究、展示】(一)恒定的体温1.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身体的温度随环境而改变,鸟类和哺乳类属于恒温动物,都具有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能力。
2.体温恒定并不是体温不变,而是指它们变温的幅度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的关系,但正常情况下,体温可随、、、环境温度、精神状态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范围内变动。
如:一般傍晚体温略高于早晨的体温。
女性的体温略高于男性。
小孩的体温略高于成人。
3.体温的测量可在、、等处进行,不同的部位测得的体温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处测得的体温高于处测得的体温,处测得的体温又略高于处测得的体温。
讨论:维持恒定的体温又什么好处?1、恒定体温是动物进行正常的基本条件。
2、可以扩大动物的空间,适应的环境。
(二)产热与散热一、产热:读图课本110页“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回答安静和运动时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作图:如何能更形象直观地进行表示各器官的产热情况?二、散热:1.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其中90%以上的热量通过散发出去。
2.散热的方式包括散热和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当外界温度超过35℃,人体散热的方式主要是散热。
3.在高温环境中,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而,会出现中暑现象。
八年级科学上册 3.5 体温的控制教学设计3 (新版)浙教版
《体温的控制》一、教材依据初中《科学》浙教版第三册第三章第五节《体温的控制》二、设计思想通过师生的教学互动,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从理论上使学生了解了各种有关体温的知识。
“授人与鱼,莫过于授人与渔”,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点不是仅仅为了“学会”知识,更是为了“会学”知识。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本着“课程为本、追求实效、实践创新”的思想,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指导下,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多种途径,如:观察、阅读、思考、分析、讨论等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的教学模式。
三、教材分析本章的主题是生命活动的调节,它是在学生已学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生物体对环境影响所做出的相应反应。
本章内容以人为中心取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本节作为本章的最后一节,选取人体的体温为切入口,我认为选题选得很巧妙,体温的恒定是受激素和神经调节,也与动物的行为有关,编者通过选取“体温的控制”这个恰到好处的实例,有利于把前面所学知识相互联系,深化理解,加强综合,充分说明了人体在不停地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与本章的主题相呼应。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产热和散热的平衡调节。
教学难点:体温的调节与控制。
五、学情分析学生对体温的控制有体会,但认识欠深入细致,八年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所发展,抽象思维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他们已经能够根据对图表的分析,得出初步的简单的结论。
另外,对于这个内容来说学生平时也能从其它渠道了解有关信息。
但是有些的学生表达能力不强,他们已经自己意会了的东西往往很难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有的时候常常会想说而不敢说,或者是说不清楚。
要把一些感性认识转化到书面的理性认识。
六、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及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内容的目标为:知识与技能: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2.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3.了解脑干对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4.学会体温的测量;5.学会中暑的防治和处理。
八年级科学上册3.5体温的控制教案浙教版
课题:3.5体温的控制教学目标:1.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重点难点:1.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节。
2、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引言】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56.8 ℃,低至零下89.2 ℃。
而目前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来控制自己的体温的呢?一、恒定的体温这是从一个小孩身上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测得的),到底哪个是他的体温呢?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36.7 ℃ 37.2 ℃ 37。
4 ℃解答:通常说的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体温实际上是一种简化了的说法。
由于人体的内部温度不易测试,所以临床上常用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有所不同。
1、鸟类和哺乳类是恒温动物,可以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保持相对温度的体温。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恒定不变的,是指它们变温的幅度不大,在一定限度内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的关系。
3、保持正常的体温是动物进行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体温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严重时导致动物的死亡.因此恒定的体温对动物体具有重要意义。
【思考】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答:体温恒定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既有利于动物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4、人的体温测量的部位有:腋窝、口腔、直肠结论: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人的体温可随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动。
总结: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一度。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3.性别不同体温也会有个体差异,一般女子的体温比男子略高。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3.5体温的控制教案
课 题 3.5体温的控制 日 期教学 目标1、了解体温恒定的意义2、 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和方法3、 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4、 能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节。
难点: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
课程资源的准备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一、 恒定的体温核对课前预习内容:1、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低等动物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 ,因此称为 。
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 ,称为 。
2、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和 这两个生理过程 的结果。
3、散热有 和 两种方式4、测量体温并分析数据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测量部位_______________) 成员 上午6点上午9点 中午12点 下午3点 傍晚6点 晚上9点 爸爸 妈妈 自己(1).比较自己在不同时段的体温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2).比较自己和同学的体温可得出什么结论?(3).比较一个家庭的体温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A 、指导学生根据测量过的体温,理解体温恒定并不是体温不变,而是维持在一个范围呢,随昼夜、年龄、性别、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一般傍晚比早晨高,女性比男性高,小孩的比成人的高。
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量的体温也不同。
B、讨论:维持体温恒定有什么好处呢?恒定的体温是动物进行正常新陈代谢的基本条件恒定的体温可以扩大动物的生存空间恒定体温有利于适应恶劣的环境二、产热和散热1、产热A、思考:如何才能在不同环境下保持恒定的体温呢?体温恒定是产热、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B、读图:安静和运动时产热的注意器官是什么?1)安静时,产热主要是内脏2)劳动或运动时,产热主要来自骨骼肌要求学生根据课本所给表格用图的形式更形象直观的表示运动时产热的注意器官还有那些自觉行为可以调节体温呢?3)精神活动、进食活动一会影响产热2、散热C、在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体外,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体温的控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体温及体温恒定的意义。
2.了解产热与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
3.了解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以体温调节为例,说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产热与散热的平衡调节。
难点:体温平衡调节的控制过程。
三.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作业,完成下表。
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腋窝温度)
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56.8 ℃,低至零下89.2 ℃。
而目前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那么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来控制、调节自己的体温的呢?
2.新课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这是从一个小孩身上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几乎是在同一时刻测得的),到底哪个是
学生明确:通常说的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体温实际上是一种简化了的说法。
由于人体的内部温度不易测试,所以临床上常用腋窝温度、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
同一个人不同部位测得的体温有所不同。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第一次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预习作业,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1.分析一个人不同时段体的温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2.分析一个家庭的体温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3.分析同一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个人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得出:
1.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一度。
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一般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
3.性别不同体温也会有个体差异,一般女子的体温比男子略高。
4.体温会因活动量、精神状态、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等等。
【教师活动】(设疑)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明确:
体温恒定是正常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
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
何,只要体温恒定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既有利于动物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生存,扩大了活动的范围。
【教师活动】(设疑)人类为什么能够维持恒定的体温呢?显示几种器官在安静和活动情况下的产热量百分比统计表,要求学生用数学中已学过的统计图更形象直观地进行表示。
同时得出产热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学生活动】画统计图后,分析讨论,明确: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内脏、肌肉和皮肤。
安静状态下以内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肌肉和皮肤产热为主,尤其是骨骼肌,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教师活动】(设疑)在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体外,以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那么散热的器官又有哪些?人体的散热途径有哪些呢?
【学生活动】
散热的方式主要有皮肤直接散热和汗液蒸发散热两种。
人体有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直接散发出取得,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当外界温度下降时,皮肤内的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随之减少;相反,当外界温度上升时,则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也随之增加。
但在炎热的夏天,主要的散热方式是汗液蒸发散热,此时皮肤的直接散热已远远不能达到满足。
【教师活动】(设疑)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了动态平衡的结果。
请大家分析: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中怎样才能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
【学生活动】第二次分寒冷组和炎热组讨论,得出结论:寒冷环境中必须增加产热,如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增加产热。
减少散热,如几乎不出汗,以减少蒸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从而减少散热;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也可减少热量散失。
炎热环境中必须减少产热,如减少运动;增加散热,但炎热环境中可以减少产热,但不产热是不可能的,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
【教师活动】(设疑)机体的这种产热和散热过程有时受到谁的控制和调节呢?
【学生活动】读图分析:体温调节中枢在脑干中的下丘脑。
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降至37℃以下,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主要通过战栗产热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温度。
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升至37℃以上,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温度。
【教师活动】拓展:
进一步猜测当散热>产热、散热<产热时,人的体温将会怎样变化?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应明确:因为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当长时间置身于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会引起体温降低;而在高温环境中过久,会因体内热量散不出去,导致体温升高,如中暑、发热。
【教师活动】讲述体温调节的障碍。
发热后体温一般不超过40 ℃。
体温高于40 ℃,称为体温过高,体温高达44.5 ℃而能生存的已是罕见。
一般认为人的最高致死体温大约是45.5 ℃。
体温过低是不是一定导致人的死亡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2001年最小的新闻人物: 13个月大的小艾里卡。
2001年2月底的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的气温仍然在摄氏零下30度以下。
只有13个月大、刚学会走路的女婴艾里卡只穿着纸尿裤和一件T恤衫走向零下30度的室外!等她被发现时,身体已经僵硬,心脏也停止了跳动,体温已经下降到摄氏16度!在医护人员的救助下奇迹发生了:艾里卡的心脏突然跳动了一下,接着竟然连续跳动起来!小家伙复活了。
科学家因此断言:冻体复活不是梦。
事实上,人体细胞冷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比如在治疗不育症时使用的精子冷冻
、卵子冷冻、胚胎冷冻技术。
科学家预测,人体冷冻技术在未来的应用将十分广泛。
可以把患了绝症的病人冷冻起来,几百年后当相关的技术出现后,再使其复活,经治疗而获得健康;再有,可以把字航员冷冻起来暂停人体老化的程序,数光年之后,他们抵达某个星系后解冻,他们的年龄就和离开地球时完全一样,没有任何衰老。
人体冷冻技术使人的太空旅行有了实现的可能。
目前不能确定人的最低致死体温。
上述体温调节是一种生理性调节,动物体还可以通过自觉行为来调节体温,大家还可以继续思考:还有哪些自觉行为可以调节体温呢?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1、动物会寻求温度适中的环境,如在冷环境中趋向热源,热环境中迁到风口等。
2、动物还有姿势的变更,如暑热时伸展肢体,严寒时则个体蜷缩、拱肩缩背或拥挤成群、踏步或跑动等。
3、人更有为保温御寒、降温避暑更有添衣、脱衣,甚至安装空调等主动的影响环境的行为。
【教师活动】打个不怎么恰当的比方,人体像一个自动控温的空调器。
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人体的体温通常是通过自身调节和行为调节来保持相对的平衡。
不过人体体温的自我调节是有限度的,任何情况引起的体温变动超过了人体自身调节的能力,就会给人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甚至死亡。
所以会有中暑、冻死等不幸事故发生。
3、小结通过《体温的控制》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一、恒定的体温:
人体:37℃左右
好处:正常形成代谢的基本条件
扩大生存空间
适应恶劣环境
二、产热和散热
恒温:产热、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直接散热
散热
蒸发散热
三、体温受脑控制
脑干体温调节中枢
教学反思:
在体温维持体温恒定有什么好处时,感觉学生不知道从哪方面思考,许多学生甚至认为体温不恒定更好,可以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反思:因先让学生了解变温动物的一些行为:冬眠,然后引导学生恒温动物能摆脱环境的限制,无论天气如何,只要体温恒定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
再对学生进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