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合集下载

简述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简述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简述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一、前言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生命体征异常,有可能导致死亡或重度残疾的患者。

这类患者需要迅速处理,以保证其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二、识别急危重症患者1. 观察生命体征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

应该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心跳速率和节律,血压高低等。

2.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病史,包括过去是否有过类似的疾病或手术史等。

3. 评估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是判断急危重症患者是否需要立即处理的关键因素。

应该评估神志清醒程度、反应能力等。

4. 判断伤情如果是因为外伤引起的急危重症,应该判断伤口位置和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立即采取紧急措施1. 给予氧气急危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应该立即给予氧气,以保证其呼吸畅通。

2. 快速输液急危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应该立即给予快速输液,以维持其血压水平。

3. 快速处理意识状态异常如果急危重症患者意识状态异常,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包括清除口腔内异物、调整头部姿势等。

4. 快速处理伤口如果急危重症患者是因为外伤引起的,应该立即处理伤口,并采取相应措施止血、缝合等。

四、迅速转运至医院1. 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根据急危重症患者的情况和距离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可以选择救护车、直升机等方式。

2. 通知医院做好接诊准备在转运过程中,应该及时通知医院做好接诊准备,并告知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处理措施。

3.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转运过程中,应该不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采取措施。

五、到达医院后的处理1. 交接患者到达医院后,应该及时将急危重症患者交接给医护人员,并告知其基本情况和处理措施。

2. 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急危重症患者的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CT等。

3. 保持通畅呼吸道在医院内,应该保持急危重症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采取相应措施维持其生命体征。

六、总结急危重症患者是需要迅速处理的特殊群体,其处理流程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急危重症紧急处理预案及程序规定

急危重症紧急处理预案及程序规定

一、总则为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规范医疗机构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处理流程,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处理。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急危重症患者的紧急处理工作。

2. 救治小组:由医师、护士、医技人员等组成,负责对患者进行紧急救治。

3. 通讯联络组:负责紧急情况下的通讯联络和信息传递。

4. 物资保障组:负责提供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

四、预案启动1. 接诊评估:接诊医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判断是否属于急危重症。

2. 启动预案:如患者符合急危重症标准,立即启动本预案。

3. 报告程序:- 接诊医师立即向救治小组组长报告;- 治疗小组组长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 应急领导小组向分管领导报告。

五、紧急处理程序1. 现场评估:救治小组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

2. 紧急救治:-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吸痰;-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必要的液体复苏;- 进行心肺复苏(CPR);- 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 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

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 信息传递:救治小组组长将患者病情及救治措施及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和分管领导。

六、后续处理1. 病情稳定: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应科室继续治疗。

2. 医疗记录:救治小组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救治措施及效果。

3. 总结评估:应急领导小组对本次紧急处理进行总结评估,完善应急预案。

七、保障措施1. 人员培训: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2. 设备设施:确保急救设备和药品的完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3. 通讯联络:确保通讯设备的畅通,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联系相关人员。

八、附则1. 本预案由医疗机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九、详细程序规定1. 接诊评估:- 观察患者神志、皮肤、口唇颜色、肢体温度及生命体征等情况;-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属于急危重症。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是医务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正确的抢救流程和方法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流程。

1. 快速评估患者状况。

抢救开始时,首先要对患者的状况进行快速评估,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方面。

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频率、血压、脉搏等指标,以确定患者是否属于急危重症患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2. 确保患者通畅呼吸。

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采取相应的呼吸支持措施,如气道吸引、气管插管等,确保患者能够正常呼吸。

3. 维持患者循环功能。

对于循环功能不稳定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和血流动力支持,包括CPR、心脏除颤、血管活性药物等,以维持患者的循环功能。

4. 及时处理患者基础疾病。

在抢救过程中,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需要及时补液、胰岛素治疗等。

5.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在抢救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调整抢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6.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抢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包括意识状态、疼痛程度、出血情况等,及时调整抢救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7. 与家属进行沟通。

在抢救过程中,要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的病情和抢救情况,安抚家属情绪,协助家属配合抢救工作。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是一项复杂而紧急的工作,医务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才能有效地进行抢救工作。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抢救流程,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开展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1. 患者评估当出现可能是急危重症的患者时,医务人员应立即进行患者评估,以确定其病情严重性和救治优先级。

评估过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患者病史和症状- 体温、心率和呼吸频率- 血压、血氧饱和度和意识状态2. 快速救治措施在完成患者评估后,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快速救治措施:- 给予氧气供应- 开立静脉通道- 进行心电图监测- 补液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 给予抗生素(如果需要)3. 救治团队协作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需要团队协作,医务人员应密切合作,确保每个环节的流畅进行。

救治团队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员:- 医生- 护士- 呼吸治疗师- 检验师- 放射科医师4. 抢救措施的执行根据患者评估和救治团队的协作,医务人员应执行适当的抢救措施。

常用的抢救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心肺复苏- 药物治疗(例如抗生素、止痛药物、抗凝剂等)- 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血液透析- 外科手术5. 监测和观察在执行抢救措施后,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监测过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 血氧饱和度- 体温- 尿量- 意识状态6. 患者转运和后续救治当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转运安排,确保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救治和监护。

转运过程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例如救护车、直升机等)- 与接收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沟通- 提供必要的医疗文件和报告以上便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流程的简要指南,旨在提供一份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以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在处理这类情况时高效、迅速地救治患者。

请医务人员在实践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灵活运用。

急诊科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

急诊科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

急诊科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急诊科是医院中负责急危重症患者接诊和治疗的部门,目的是尽快诊断和治疗患者的急危重症状,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急诊科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是为了合理安排急诊科资源和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紧急治疗而制定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定。

急危重症的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首先要求急诊科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的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还需要急诊科与其他科室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以便能够及时安排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的具体步骤如下:1.急危重症患者到院后,由急诊科医务人员迅速接诊,了解病情和病史。

医务人员应主动询问病情的发生时间、症状以及既往病史等相关信息,并及时登记患者基本信息。

2.医务人员根据病情紧急程度将患者分为红色、黄色、绿色和灰色四个优先级别。

红色为急危重症患者,黄色为急病患者,绿色为一般患者,灰色为非急性或非急危重症患者。

3.医务人员迅速对红色和黄色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处理。

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等,并及时输送至相应的检查科室。

5.医务人员对黄色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根据临床需要决定是否需要入院治疗或其他相应的处理措施。

6.绿色患者和灰色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安排相应的治疗和检查。

如绿色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化验、影像学检查等,灰色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门诊治疗或休息观察。

7.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过程、治疗结果等重要信息,以便后续的随访和评估。

总的来说,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主要是基于急诊科资源有限和患者病情紧急的特点,旨在尽快诊断和治疗急危重症患者。

医务人员应能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积极与其他科室合作,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进行及时的记录和总结,以为后续的治疗和评估提供参考。

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一、引言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病情严重、生命威胁较大的患者,需要快速、有效的处理。

本文将介绍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包括接诊和评估、立即处理、稳定治疗和转运等环节。

二、接诊和评估1. 接诊:医务人员应迅速响应并前往接诊地点,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

2. 评估:医务人员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病史询问和相关检查,以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可能的病因。

三、立即处理1. 呼吸道管理: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需要可进行气管插管或其他呼吸支持措施。

2. 血液循环支持:根据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及时进行血容量复苏、血流动力学支持等处理。

3. 疼痛控制: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并减轻痛苦。

4. 病因治疗:根据病情评估结果,针对患者的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抗生素治疗、抗凝治疗等。

四、稳定治疗1. 持续监测:对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持续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异常情况。

2. 进一步处理: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治疗方案等。

3. 防治并发症:加强感染控制、预防血栓形成等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五、转运1. 评估转运条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转运距离等因素,评估是否需要转运到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

2. 安全转运: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得到充分的监护和治疗,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

3. 转运记录:做好转运记录,包括患者病情、处理措施和转运过程中的监测结果等,为后续处理提供参考。

六、结论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需要医务人员的快速响应、专业评估和有效处理。

通过接诊和评估、立即处理、稳定治疗和转运等环节的有序进行,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成功率。

同时,医务人员也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最新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最新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

最新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为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完善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应急处理预案。

具体处理流程如下:一、处理预案1.当住院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或急诊入院危重患者时,护士应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在科其他医护人员协助准备急救器材、药品共同进行抢救。

2.在医生到达之前,护士应守护患者,评估病情,并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

3.医生到达后,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并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做到“听、问、看、补”。

4.如果抢救需要上级医生的帮助,应及时通知上级医生,并在必要时通知护士长组织抢救。

在遇到重大抢救或特殊人员抢救时,也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护理部及医务科医值班人员。

5.护士应通知患者家属,并安抚家属的情绪。

6.如果需要妥善安置同病室患者,应使用屏风进行保护。

7.抢救过程中,需要注意维持科室的工作秩序。

8.在抢救过程中,需要做好病情观察,并记录抢救过程。

9.抢救结束后,应及时整理补充急救器材和药品。

二、处理流程当住院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或急诊入院危重患者时,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处理:1.守护患者,快速评估病情,并实施必要的急救措施。

2.通知值班医生及在科其他医护人员共同抢救。

3.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并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做到“听、问、看、补”。

4.如果抢救需要上级医生的帮助,应及时通知上级医生,并在必要时通知护士长组织抢救。

5.在遇到重大抢救或特殊人员抢救时,也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护理部及医务科医值班人员。

6.通知患者家属,并安抚家属的情绪。

7.如果需要妥善安置同病室患者,应使用屏风进行保护。

8.在抢救过程中,需要注意维持科室的工作秩序。

9.做好病情观察,并记录抢救过程。

10.抢救结束后,应及时整理补充急救器材和药品。

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

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急诊科是医院中处理急危重症病人的科室,常见的急危重症包括心脏骤停、呼吸道阻塞、休克、严重创伤等。

为了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科通常会制定一套抢救流程。

1.快速评估与诊断急诊科医生需要迅速评估病人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

并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例如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检测等,以便进行初步的诊断和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2.立即开展生命支持在病人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急诊科医生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生命支持,包括气道管理、呼吸支持和循环支持等。

-气道管理:对于气道不畅通的患者,可通过气道翻转、吸痰、面罩或气管插管等方法,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呼吸支持:通过给氧、人工呼吸等方式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并纠正酸碱失衡等。

-循环支持:对于休克的患者,可以进行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措施,以恢复患者的循环功能。

3.寻找和处理潜在病因急诊科医生需要寻找和处理导致急危重症的潜在病因,例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严重感染等。

这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例如血气分析、心脏酶谱、CT扫描等。

4.针对特定病情的处理根据不同的急危重症疾病,急诊科医生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包括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和电除颤等。

-呼吸道阻塞:进行气道开放、异物取出等处理。

-休克:根据休克的类型和原因进行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等。

-严重创伤:进行止血、骨折固定、纠正休克等处理。

5.有效的监测和观察在急危重症抢救过程中,急诊科医生需要持续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例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6.及时转诊和协调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和监护的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科医生需要及时转诊到相应的科室,并与其他专科医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患者得到应有的治疗和关注。

以上是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的一般步骤。

具体抢救流程还会根据不同的医院和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提供急救治疗。

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置流程是医疗系统中的一项关键环节,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恢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以下是一份关于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的详细报告,以供参考。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定义与特点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突然发生严重疾病或遭受严重创伤,导致生命垂危或可能对身体重要器官产生不可逆损害的患者。

这类患者的病情通常较为复杂,变化迅速,需要立即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干预措施,以避免病情恶化并维持生命。

二、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1.院前急救院前急救是急危重症患者处置的第一步,是指在医院外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急救处理和转运。

院前急救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命支持:在患者呼吸、心跳等基本生命体征不稳定时,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氧气吸入等措施,以维持患者生命功能。

(2)创伤处理:对于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应立即止血、固定、包扎等措施,以控制出血和减轻疼痛。

(3)快速转运:在初步处理后,应将患者迅速转运至附近医院或等待进一步救治。

2.急诊室接诊急危重症患者到达急诊室后,应立即接受接诊和评估。

接诊过程中应了解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检查结果等信息,以便快速判断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邀请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会诊,制定更为完善的治疗方案。

3.住院治疗经过急诊室的初步处理和评估后,急危重症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期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应加强护理和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康复与随访在患者病情稳定并得到控制后,应及时进行康复治疗和生活指导。

康复治疗包括身体锻炼、心理疏导、营养支持等方面,以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同时,应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生活指导。

三、急危重症患者处置的挑战与对策1.医疗资源不足由于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需要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

但目前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导致一些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在医疗领域,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能否迅速、有效地处理这类患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命安危和预后。

下面将详细介绍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一、初步评估与快速分诊当急危重症患者到达医院时,医护人员首先要进行快速而准确的初步评估。

这包括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以及询问病史和症状发生的时间、诱因等关键信息。

在初步评估的同时,要迅速完成分诊工作。

根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如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等。

对于濒危患者,要立即送往抢救室进行紧急处理;危重患者则需尽快安排优先诊治;急症患者按照顺序依次处理;非急症患者则可适当安排候诊。

二、紧急救治1、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呼吸困难或意识不清的患者,要及时清理呼吸道,采取仰头抬颏法、托颌法等开放气道,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2、维持呼吸与循环功能立即给予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

对于心跳骤停的患者,要迅速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输血,维持血压和心率的稳定。

3、控制出血对于有明显出血的患者,要迅速采取止血措施,如压迫止血、止血带止血等,并尽快寻找出血原因。

4、缓解疼痛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骨折等,要及时给予镇痛治疗,但要注意避免影响病情的判断。

三、进一步评估与诊断在紧急救治的同时,要尽快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这可能包括心电图、血常规、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 光、CT、超声等)等。

通过这些检查,明确患者的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依据。

在进行检查时,要注意优先选择对患者生命威胁最小、能最快得出诊断结果的检查项目。

四、多学科协作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的协作。

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需要心内科、介入科的医生共同参与治疗;严重创伤患者可能需要外科、骨科、麻醉科等多个科室的协同救治。

各学科的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综合的治疗方案。

急危重患者处理流程

急危重患者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一、门、急诊值班医师出诊,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5分钟到位,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要求在1 0分钟内到位。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留观原则上不超过3天,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

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经请示院方(白天为医务处、门诊部,夜间为院总值班)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入院、手术。

二、转入患者,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

并明确患者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

三、立即完成首次病程记录、转入记录,8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当日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

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

四、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备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际,并做好交班记录。

值班医师及备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五、住院医师每曰至少2次查房,每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天内有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耐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六、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

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事办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

七、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流程。

若需其它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处协调,避免向患方暴露医院内部分歧。

八、及时追踪重要化验结果,并妥善保存。

九、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抢救性手术除外),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讨论记录,病例中做详细记载。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14岁以下患者手术前应有儿科会诊。

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完整版)紧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完整版)紧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完整版)紧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紧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紧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高效和有效地处理危重症患者的情况。

以下是处理流程的详细步骤:1. 评估患者状况- 当接收到危重症患者时,首先要评估患者的状况。

这包括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

- 如果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或呼吸困难,应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团队。

2. 紧急处理和抢救措施- 根据患者的情况,执行相应的紧急处理和抢救措施。

这可能包括CPR(心肺复苏)或其他紧急医疗程序。

- 在执行抢救措施时,确保有足够的医疗人员协助和提供必要的药物和设备。

3. 病情监测和记录- 在紧急处理和抢救措施进行的同时,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持续监测。

- 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治疗过程,以便后续医疗团队参考。

4. 联络家属或紧急联系人- 在处理紧急危重症患者的过程中,要及时与患者的家属或紧急联系人建立联系。

- 提供患者的情况报告,并向家属或联系人解释正在采取的医疗措施。

5. 持续治疗和观察- 在完成紧急处理和抢救措施后,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 确保患者获得适当的药物治疗和医疗监护,以促进病情的稳定和康复。

6. 进一步安排和转院- 根据患者的状况和需求,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安排和转院。

- 协调医疗团队和相关机构,确保患者顺利转院并接收到适当的医疗护理。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了一般性的紧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在实际操作中,医疗专业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决策,并遵循相应的医疗法规和实践指导。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2 】1.门.急诊值班医师出诊,碰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5min内到位,在赐与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请求lOmin内到位.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留不雅不超过3d,门.急诊病历请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议是否入院.如患者无足够经济才能,经请示院方(白天为医务科.门诊部,夜间为院总值班)为挽救性命,可予挽救性治疗,包括人院.手术.2.转入患者,应从起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材料,懂得病情及诊治经由.并明白患者账目情形,留心家眷心态,小心已经潜在的医疗胶葛.3.立刻完成初次病程志.转入志,8h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白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查患者,消失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当日主治医.副主任医师实时查房,组织治疗挽救,并实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报告请示.当日实时或晚接班时进行全科评论辩论,卖力做好记录.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听班医师书面和床边接班,并做好接班记录.值班医师及听班医师应卖力查看患者,控制病情.5.今后,住院医师每日至少2次查房,天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d内有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实时反响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进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当安全保存病历.6.必要时通知医教科或院引导,以便调配医疗装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对潜在医疗胶葛,轻微欠费等情形,应实时向病院报告请示,并呈交书面材料.7.确保各类医疗.急救装备状况优越,随时投入运用.对需外借装备明白借用渠道.流程.若需其它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科调和,避免向患方暴露病院内部不合.8.实时追踪重要化验检讨成果,并妥当保存.9.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评论辩论(急诊.挽救性手术除外),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评论辩论单,病历中做具体记录.严厉把握手术顺应证,14岁以下患者手术前应有儿科会诊.手术记录在术后24h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核阅手术记录并签字.10.留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药物不良反响.运用珍贵药.自费药应向患者或家眷告诉.11.做好知情赞成工作,向患者家眷或其委托人交卸病,清,告诉患者或家眷下列情形:(1)诊断.拟行检讨.预后.治疗进程中不可避免的治疗抵触.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响;(2)诊治可能引起的医源性不良效果及可能采取的改正措施;(3)植入物;(4)需运用的珍贵药品和其它需患方承担的费用;(5)手术.麻醉及其它侵袭性操作的实行情形;(6)术中发明与术前诊断不符;(7)切除术前未交卸的脏器;(8)搬动患者可能造成安全;(9)有创操作需征得患者或家眷赞成后,签订相干知情赞成书,以示肯定.(10)向患者及家眷交卸病情时,应留意内容始终连贯一致,如产生医疗胶葛,应实时报告科主任或医务科,以做好病情说明等各项工作.(11)因病情须要转科时,应与转出科室取得接洽,做好预备再行转科,并于当天完成转科记录.12.强化轨制保障(1)切实落实首诊负责制:在接诊危重患者后首诊医师要敏捷到达患者身边,讯问病史.检讨患者并做出初步诊断,开出挽救治疗医嘱,不得以任何来由耽搁治疗机会.须要紧迫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手术医师要完成必要的病例材料的记录.紧迫情形确无时光的可以在术后6h 内据实补记医嘱和病历,但是记录应以患者现实开端接收治疗时光为准,而不是从手术后开端.(2)强化医务人员的告诉意识:做出初步诊断后,首诊医师要立刻向患者.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告诉病情.初步诊断和治疗计划,下一步须要进行的检讨或治疗,并请其签字备查.对须要外出进行的检讨或治疗,要明白告诉其并发症和安全程度,取得其赞成和签字,必要时,派人陪伴患者进行检讨.凡是应当告诉末告诉,告诉不具体,应记录末记录或记录不实时.不具体,应陪伴未陪伴,应会诊未会诊或会诊不实时等,一旦产生胶葛效果,由主管域值班医师负重要义务,由科室主任负次要义务.(3)强化医师的主导地位:经治医师在开出医嘱后有义务督促检讨护士的履行情形,有权力请求护士按照分级护理的请求实时不雅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于医师控制患者病情,实时向患者家眷传递.(4)强化科主任引导和医师分级负责轨制:任何医师都必须屈服科主任的安排,苦守工作岗亭,擅去职守一律按劳动规律处理.凡下级医师应报告不报告,产生问题由下级医师负重要义务.凡下级医师已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不到场或未实时到达者,产生问题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重要义务.(5)强化院内会诊治理:在紧迫情形下,首诊医师可以德律风或口头邀请相干科室急会诊.凡应请会诊不请会诊,由首诊科室负重要义务.凡己请会诊而会诊科室不到场或未实时到场影响挽救者,会诊医师负重要义务.(6)增强转科患者治理:入院后患者因诊断有变紧迫转人其它科室,首诊医师必须开出入院后医嘱,书写初次病程记录和挽救记录.转科记录等,并负责追踪到相干科室据实补记完成入院记录等转科前材料,并在记录时光一栏后加括号注明"补记"字样.上述记录时光以患者现实开端治疗为准,不以办理住院手续时光为准.科室之间对病历材料的书写要从现实动身协商解决,有争议实时向各自科主任报告,凡因扯皮而不实时完成病历材料者,引起的一切效果由相干科室分管.(7)患者或其家眷请求转院或转科时:要周全衡量并尽量知足其请求,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转运,要向患者家眷具体说明并取得赞成和签字.如患者家眷保持转院,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报告,并在病历记录中实时记录,请家眷签字后赞成转出,不得以任何来由强留或收治非本专业规模的危重患者.。

简述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简述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概述急危重症患者是指病情危重、生命垂危,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

对这类患者的处理需要全面、迅速和专业的医疗团队合作,以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和恰当的抢救。

本文将详细介绍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

评估患者病情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流程首先是评估患者的病情,以确定其危险程度和紧急性。

评估的内容包括: 1.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和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的状况。

2. 生命体征监测: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以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稳定。

3.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基本生理状况。

4. 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等,以明确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情严重程度。

确立治疗目标在评估患者病情后,医疗团队需要确定治疗的目标,即明确治疗方案,包括: 1. 采取抢救措施: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异常严重,需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注射药物等。

2. 确定病因治疗:对于急性疾病引起的急危重症患者,需要尽快确定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如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等。

3. 提供支持性治疗:对于无法立即治愈的疾病,需要提供支持性治疗,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

危重症监护在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中,监护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危重症监护的内容包括: 1.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监测呼吸功能:包括监测肺功能、氧合指标等,确保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氧合状态良好。

3. 监测循环功能: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等,确保患者的循环功能稳定。

4. 监测神经系统功能:包括监测意识、瞳孔反应等,确保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正常。

综合处理和重症护理在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中,综合处理和重症护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包括: 1.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定期吸痰,及时排除分泌物和呕吐物。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预案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预案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预案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是医疗工作的重要部分,确保及时、有效的处理过程对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下面是一个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流程预案,以确保患者尽快获得正确的治疗。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快速评估和识别1.医护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对患者进行快速的初步评估,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评估要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意识状态、心跳、血压等关键指标的监测。

3.快速识别危急症状,例如休克、呼吸窘迫、心搏骤停等。

二、及时启动急救措施1.如果患者意识丧失或呼吸心跳停止,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CPR(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

2.如有必要,迅速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患者通气,包括插管或面罩通气,并根据需要进行有效的辅助通气。

3.给予适当的急救药物,比如肾上腺素、血管活性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三、尽快转运到医院2.与急救中心共同确定最近的适当医疗机构,并安排急救车辆尽快将患者转运到医院。

3.在转运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稳定。

四、在医院中的急救处理1.急救车到达医院后,医院急救团队应迅速将患者接收到急诊科或重症监护室。

2.医院急救团队应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快速的病史采集、查体、实验室检查等,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3.医院急救团队要与其他科室密切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抢救措施,包括重症监护、手术、内科、神经科等专科的参与与支持。

五、进行病情监测和治疗1.在确诊病情之后,医护人员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包括但不限于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尿量等指标的监测。

2.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继续给予适当的治疗和支持,如给药、输液、机械通气等。

六、及时沟通和备案1.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并提供必要的话务支持和心理支持。

2.医院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备案,并与医疗保险公司进行沟通,确保患者的经济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是医疗紧急情况下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处理流程,但请注意,具体的操作指导可能因地区、医疗设施和专业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时,请尽量联系专业医疗人员以获取确切的指导。

1. 评估:首先要进行快速精准的初步评估,以确定患者是否属于急危重症情况。

观察患者的呼吸、心跳、意识状态等指标,并记录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重要生命体征。

2. 报告:将发现的线索和评估结果迅速报告给医疗团队或负责人员,在等待医疗专业人员到来的同时,提供必要的医疗支持。

3. 支持生命体征:按照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建立人工通气等。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并维持循环系统的功能。

4. 高级生命支持:如果需要,通过内静脉途径注射药物以维持患者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这可能需要相关专业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知识。

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才能执行这些任务。

5. 病例记录:在处理急危重症患者的同时,要进行详细的病例记录。

记录患者的病史、评估结果、医疗措施和药物使用等信息。

6. 通知家属:向患者家属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尽量安抚他们的情绪,并确保他们知悉患者的医疗情况。

请记住,处理急危重症患者需要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技能。

上述内容只是一般性的处理流程,并不代表具体的医疗操作指南。

在实际操作中,请遵循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第一步:评估与判断第二步:处理急重症状在评估判断的基础上,对患者的急重症状进行处理。

比如,对呼吸道梗阻的患者,要及时进行气道通畅处理,可以采用气道保持器、气管插管等方式;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可以给予适当的氧气吸入、纳洛酮等药物治疗;对循环衰竭的患者,要及时给予静脉输液、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措施。

第三步: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在处理急重症状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以确定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这包括: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查看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X线检查、血液检查等)等。

通过这些评估,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因和诊断。

第四步:给予相应的治疗在确定了患者的病因和诊断后,需要给予相应的治疗。

这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安排手术,并进行术前准备。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要合理选用药物,并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的选择。

第五步: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第六步:及时反馈和沟通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反馈和沟通。

这包括:向患者家属说明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措施,向上级报告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并向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交流与讨论。

在处理过程中,要密切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的沟通,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第七步:进一步处理并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在初始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进一步处理并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这包括:调整药物剂量、改变治疗方案、安排进一步的辅助检查等。

在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时,要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因和相关的治疗指南。

第八步:持续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在急危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持续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

这包括:继续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心率、血压等指标,并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

根据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以上是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的详细介绍。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重快速、准确的评估与判断,及时处理急重症状,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反馈和沟通,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并持续监测和评估治疗效果。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预案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预案

处理急危重症患者流程预案1、门、急诊值班医师出诊,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5分钟内到位,给予必要初步治疗。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留观不超过3天,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

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经请示院方(白天为医务处、门诊部,夜间为院总值班)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入院、手术。

2、转入患者,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经治经过。

并明确患者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

3、立即完成首次病程、转入记录,8小时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当日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

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作好记录。

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听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

值班医师及听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5、住院医师每日至少2次查房,每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天内有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6、必要时通知医务处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

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院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

7、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流程。

若需其他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处协调,避免向患方暴露医院内部分歧。

8、及时追踪重要化验检查结果,并妥善保存。

9、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抢救手术除外),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讨论单,病历中做详细记载。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14岁以下患者手术前应有儿科会诊。

手术记录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10、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贵重药、自费药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

急危重症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急危重症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急危重症是指生命体征、生命功能或健康状态急剧恶化,威胁生命的临床症状,如心脏骤停、呼吸困难、严重创伤等。

此类病情需要进行紧急救治,所以急危重症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以一个急危重症的案例来介绍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案例:抢救心脏骤停患者1.急危重症识别当发现病人出现意识丧失、无呼吸或呼吸微弱、无脉或脉搏弱或消失等症状时,应立刻识别为急危重症,并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2.呼叫急救人员3.开始心肺复苏(CPR)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CPR)。

首先,确认患者在平坦、稳固的地面上,确保患者处于合适的位置。

然后,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4.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现场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请立即使用它。

AED会监测患者的心律,并根据需要给予电击以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按照AED的指示进行操作,注意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

5.进一步处理当急救人员到达后,他们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和救治。

他们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进一步的心脏除颤或其他必要的处理。

6.送医院救治7.病情追踪和恢复一旦患者送到医院,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将继续追踪患者的病情,并提供适当的治疗措施。

他们会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进展,直到患者完全康复或病情稳定。

应急预案是为了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伤亡率。

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机构组织与人员配备确保机构内有专业培训过的人员,并且每位员工都熟悉急救和应急处理流程。

有计划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以保证人员能够熟练应对紧急情况。

2.救援设备与药品机构需要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包括自动体外除颤器、呼吸机、急救箱等。

设备和药品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能够正常运作。

3.合理的空间布局与流程设计需保证患者在急救前后能够顺利转运,并在急救过程中提供足够的空间给急救人员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危重症患者处理流程
1.门、急诊值班医师出诊,遇到急危重症患者,急诊5min内到位,在给予必要初步治疗同时,通知门、急诊主任,或病区值班医师,并要求lOmin内到位。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留观不超过3d,门、急诊病历要求书写规范,值班医师据患者病情请示上级医师后可决定是否入院。

如患者无足够经济能力,经请示院方(白天为医务科、门诊部,夜间为院总值班)为抢救生命,可予抢救性治疗,包括人院、手术。

2.转入患者,应从来源科室获得充分医疗资料,了解病情及诊治经过。

并明确患者账目情况,留意家属心态,警惕已经潜在的医疗纠纷。

3.立即完成首次病程志、转入志,8h内完成住院病历,明确主管医师,做好监护,住院医师随时查看巡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当日主治医、副主任医师及时查房,组织治疗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

当日及时或晚交班时进行全科讨论,认真做好记录。

4.白班经治医师向夜班医师及听班医师书面和床边交班,并做好交班记录。

值班医师及听班医师应认真查看患者,掌握病情。

5.以后,住院医师每日至少2次查房,每天至少1次病程记录。

主治医师每日查房,3d内有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病历应及时反应病情变化,重要诊治过程,如上级查房,会诊等内容,并妥善安全保存病历。

6.必要时通知医教科或院领导,以便调配医疗设备,组织全院会诊、院外专家会诊。

对潜在医疗纠纷,严重欠费等情况,应及时向医院汇报,并呈交书面材料。

7.确保各种医疗、急救设备状态良好,随时投入使用。

对需外借设备明确借用渠道、流程。

若需其它部门、科室间合作,必要时应请医务科协调,避免向患方暴露医院内部分歧。

8.及时追踪重要化验检查结果,并妥善保存。

9.若需手术则必须进行术前讨论(急诊、抢救性手术除外),由科主任主持,术者必须参加,填写术前讨论单,病历中做详细记载。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14岁以下患者手术前应有儿科会诊。

手术记录在术后24h 内完成,术者需亲自书写或审阅手术记录并签字。

10.注意用药原则,药物禁忌、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贵重药、自费药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

11.做好知情同意工作,向患者家属或其委托人交代病,清,告知患者或家属下列情况:
(1)诊断、拟行检查、预后、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治疗矛盾、重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2)诊治可能引起的医源性不良后果及可能采取的矫正措施;
(3)植入物;
(4)需使用的贵重药品和其它需患方承担的费用;
(5)手术、麻醉及其它侵袭性操作的实施情况;
(6)术中发现与术前诊断不符;
(7)切除术前未交代的脏器;
(8)搬动患者可能造成危险;
(9)有创操作需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以示确定。

(10)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时,应注意内容始终连贯一致,如产生医疗纠纷,应及时报告科主任或医务科,以做好病情解释等各项工作。

(11)因病情需要转科时,应与转出科室取得联系,做好准备再行转科,并于当天完成转科记录。

12.强化制度保障
(1)切实落实首诊负责制:在接诊危重患者后首诊医师要迅速到达患者身边,询问病史、检查患者并做出初步诊断,开出抢救治疗医嘱,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治疗时机。

需要紧急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手术医师要完成必要的病例资料的记录。

紧急情况确无时间的可以在术后6h内据实补记医嘱和病历,但是记录应以患者实际开始接受治疗时间为准,而不是从手术后开始。

(2)强化医务人员的告知意识:做出初步诊断后,首诊医师要立即向患者、近亲属或其法定代理人告知病情、初步诊断和治疗方案,下一步需要进行的检查或治疗,并请其签字备查。

对需要外出进行的检查或治
疗,要明确告知其并发症和危险程度,取得其同意和签字,必要时,派人陪同患者进行检查。

凡是应该告知末告知,告知不详细,应记录末记录或记录不及时、不详细,应陪同未陪同,应会诊未会诊或会诊不及时等,一旦发生纠纷后果,由主管域值班医师负主要责任,由科室主任负次要责任。

(3)强化医师的主导地位:经治医师在开出医嘱后有责任督促检查护士的执行情况,有权利要求护士按照分级护理的要求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于医师掌握患者病情,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

(4)强化科主任领导和医师分级负责制度:任何医师都必须服从科主任的安排,坚守工作岗位,擅离职守一律按劳动纪律处理。

凡下级医师应报告不报告,发生问题由下级医师负主要责任。

凡下级医师已报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不到场或未及时到达者,发生问题由上级医师或科主任负主要责任。

(5)强化院内会诊管理:在紧急情况下,首诊医师可以电话或口头邀请相关科室急会诊。

凡应请会诊不请会诊,由首诊科室负主要责任。

凡己请会诊而会诊科室不到场或未及时到场影响抢救者,会诊医师负主要责任。

(6)加强转科患者管理:入院后患者因诊断有变紧急转人其它科室,首诊医师必须开出入院后医嘱,书写首次病程记录和抢救记录、转科记录等,并负责追踪到相关科室据实补记完成入院记录等转科前资料,并在记录时间一栏后加括号注明"补记"字样。

上述记录时间以患者实际开始治疗为准,不以办理住院手续时间为准。

科室之间对病历资料的书写要从实际出发协商解决,有争议及时向各自科主任报告,凡因扯皮而不及时完成病历资料者,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相关科室分担。

(7)患者或其家属要求转院或转科时:要全面权衡并尽量满足其要求,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转运,要向患者家属详细解释并取得同意和签字。

如患者家属坚持转院,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报告,并在病历记录中及时记载,请家属签字后同意转出,不得以任何理由强留或收治非本专业范围的危重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