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注意事项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监测血压波动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压水平。
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首先,患者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前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服药情况、个人习惯以及日常活动情况等。
这些信息对于数据的分析至关重要,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血压情况。
其次,患者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期间需要尽量保持正常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水平。
过度的体力活动、剧烈运动、紧张的工作或情绪波动等都可能影响血压的测量结果。
因此,在监测期间应避免这些干扰因素,尽可能地按照平时的生活方式和习惯进行活动,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另外,患者需要遵守医生给予的关于仪器佩戴和使用的指导。
一般来说,动态血压监测仪需要穿戴在患者的上臂或手腕上,并通过袖带或手环进行血压测量。
患者应正确佩戴仪器,并保持手臂或手腕与心脏的平行位置,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此外,患者在监测期间需要记录自己的日常活动和睡眠情况。
有些动态血压监测仪会配备一个记录本或手机应用程序,患者可以在其中记录自己的活动、情绪和其他相关信息。
这些记录对于医生分析血压数据和评估患者的血压状态非常有帮助。
最后,患者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束后,应将监测仪归还给医生或医疗机构。
医生会根据监测期间的数据来评估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治疗调整。
因此,患者需要如实提供监测期间的数据和记录,以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总体来说,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血压评估,帮助医生更好地指导患者的治疗。
患者在进行监测时应注意上述事项,并与医生密切合作,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动态血压监测
.
15
测量频度: • 白天(6:00-22:00)间隔时间为 15-45分钟,一般30分钟。
夜间(22:00-6:00)间隔时间为 30-120分钟,一般60分钟 。
.
16
(四)、测试注意事项: ABPM测试中应严格遵循正规操作
程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免引 起测试数据偏差或无效检测: • 1、袖带不应固定过紧或过松,应 遵照高血压测试标准中规定的方法。 • 2、使用柯氏音法测量时,应注意 将感知器准确无误地固定于上肢肱动 脉搏动明显处。
.
33
(三)、在高血压治疗方面的运用: • 1、指导用药。
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选择 其时间与血压相适应的药物,有利于 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降压治疗不仅 应降低升高的血压,而应尽可能恢复 其紊乱的昼夜节律。
.
34
对昼夜节律存在的高血压患者, 可以在早晨使用短作用药物或使用不 影响夜间血压的降压药物。
24小时测试完毕后,全部血压数据输 入电脑,通过软件程序对原始资料、 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并打印出 各种图表、曲线和报告。各种数据可 在显示器上显示,并可存入磁盘保 存。
.
14
(三)、动态血压测量频度: 如何设置白天和夜间自动测量度,
即时间间隔,应根据病人的情况和监测 的目的。考虑到血管在长时间或频繁受 压情况下会有反抗效应,一般情况下, 白天两次临近测量间隔不宜小于15分 钟,还应注意夜间测量过密会影响病人 睡眠,所以夜间测量时间间隔应适当延 长,而保证病人休息。
.
32
(二)、在高血压预后方面的运用: 动态血压可以从血压水平、昼夜
节律及血压变异性三个方面较全面地 预测高血压的预后。
目前认为在同等水平的诊所血压 和同等程度靶器官损害的患者,较高 的动态血压水平更易发生靶器官损 害。血压变异性差及昼夜节律减弱或 消失的高血压患者心脑事件发生率明 显高于昼夜节律存在的高血压患者。
监测动态血压注意事项
监测动态血压注意事项监测动态血压是一种评估人体血压变化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血压数据,有助于了解人体血压的变化趋势,及时发现和处理血压异常。
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被注意和遵守。
首先,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前,应该告知被监测者关于动态血压监测的目的和过程。
被监测者需要清楚了解到他们需要配戴血压仪的时间和相关操作方法,以免产生误解和不便。
同时,被监测者也需要知道监测期间的活动限制,特别是一些潜在影响血压的活动,例如剧烈运动、饮酒等。
其次,在配戴血压仪期间,被监测者需要保持正常的日常活动和生活习惯。
他们应该避免在监测期间过于紧张、焦虑或者兴奋,以免影响血压的准确性。
此外,被监测者应该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过咸、过辣、过油腻的食物,尽量保持饮食的平衡和健康。
第三,在配戴血压仪期间,被监测者需要保持正常的睡眠和休息。
规律的睡眠和充足的休息不仅有助于心血管健康,也能提供更准确的血压数据。
因此,被监测者应该尽量避免睡眠不足、熬夜等不良习惯。
另外,被监测者在睡觉前可以将血压仪放在离床位较近的位置,以便于及时记录早晨起床后的血压数据。
第四,在监测期间,被监测者需要正确佩戴血压仪。
正确佩戴血压仪对于获得准确的血压数据至关重要。
被监测者需要将手臂伸直并保持放松,使用正确大小的袖带,将袖带绑在上臂的位置,并保证袖带与皮肤紧密贴合,避免敷贴过紧或过松。
此外,在监测期间避免突然移动身体或者撞击袖带,以免影响血压测量的准确性。
最后,在监测完毕后,被监测者需要按照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分析。
医生或专业人员会根据监测数据,判断是否存在血压异常,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被监测者应该认真听取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建议,并按时进行随访和复查,及时了解和控制血压变化。
总之,监测动态血压是一项重要的评估血压变化的方法,在进行监测时需要注意以上几点。
被监测者需要了解监测的目的和过程,并在配戴血压仪期间保持正常的活动和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休息良好,正确佩戴血压仪,监测完毕后按医生或专业人员的建议进行处理和分析。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摘要】目的了解动态血压的临床价值及应用进程中注意事项,评判动态血压监测对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的指导作用。
方式采纳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北京美高仪MGY-ABP1)监测68例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节律转变。
以白昼每30 min、夜晚每60 min测收缩压、舒张压、心率1次,时刻从上午8∶00~9∶00至第二天8∶00~9∶00。
结果大多数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节律转变显示出双峰一谷的特点。
结论动态血压监测临床价值确切,在临床护理中能够全面观看患者的血压转变,合理安排服药时刻,对患者的医治、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高血压病;护理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 是应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量高血压患者24 h内、每距离一按时刻的血压值的方式[1]。
是一种无创性的血压监测,能反映患者全天的血压波动水平和趋势,可取得偶测血压无法取得的多种重要指标参数,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
目前已成为高血压病诊断和指导、评判降压疗效的重要手腕之一。
护士把握患者血压的动态转变规律,结合临床观看,合理利用降压药物,正确选择给药时刻,踊跃增进有效医治。
2007年5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对68 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了24 h动态血压监测,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分析一样资料 68 例病人中,男42 例,女26 例。
年龄48~78 岁,平均63 岁。
按世界卫生组织1999WHO/ISH高血压医治指标确诊为高血压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监测前3 天停用降压药。
监测方式采纳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北京美高仪MGY-ABP1)进行监测。
一样白昼(8∶00~22∶00)为每20~30 min 1次,夜间(22∶00~8∶00)30~60 min 1次,时刻从上午8∶00~9∶00至第二天8∶00~9∶00。
监测期间鼓舞病人记录生活日记,有助于分析血压转变的缘故。
动态血压监测医护须知
适应症
可疑白大衣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在诊 室出现收缩期高血压老年人机妊娠妇女、 低血压、发作性高血压、直立性低血压及 疑似自主神经功能不良患者、查体发现有 左室肥厚、微量蛋白尿及脑卒中但诊室血 压相对正常的患者。
禁忌症
严重血液循环障碍、心律失常患者,测量 时因手臂受到挤压,可能导致急性缺血或 测量结果错误。严重凝血机制障碍的病人 有产生肢体血肿的危险。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医护 须知
杨伟 2017年7月12日
ABPM概念
就是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一个人昼夜24 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的血压值,其分析 内容包括白昼、夜晚的收缩压、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它的最高值和最低 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度及昼夜血压 节律等。
ABPM意义
不仅真实的反应了各时间点的血压状况, 而且揭示了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特点及昼 夜变化规律,有助于筛选临界高血压及轻 度高血压、鉴别“白大衣高血压”,预示 靶器官损害程度,还能更好的评价药物疗 效,指导合理降压治疗。
临床意义
2、诊断特殊类型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和隐性高血压。 3、预测靶器官损害:24小时动态及日间与夜间的血压节律具有 强大的心脑血管事件预测能力。包括:左室肥厚、脑卒中、急 性心梗和心脏性猝死。 4、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的左室壁肥厚发生率增高。左室心肌质 量指数与夜血压正相关,提示夜间血压持续升高和变异性节律 消失使心血管系统更长时间的处于过重负荷状态,易导致和加 重左室肥厚。 脑卒中:昼夜节律消失的高血压病患者有较大可能发生脑卒中 损害,较低的夜间血压对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急性心梗和心脏性猝死:两者多发于6:00-12:00,即起床后 数小时。 5、疗效评价: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并能发现潜在的过度降压。 从而指导合理降压治疗。做到个体化选择用药,更有效控制血 压,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动态血压监测护理操作规程
动态血压监测护理操作规程动态血压监测是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旨在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以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动态血压监测护理操作规程,以确保操作的准确和安全。
一、准备工作1. 准备好所需设备:动态血压监测仪、血压袖带、适配器、安全针、消毒棉球、心电监护仪、患者数据记录表等。
2.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袖带尺寸,确保袖带的长度和宽度能够完全包裹住患者的上臂。
3. 检查测量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池电量、设备连接线是否完好等。
4. 保证测量环境的安静,避免干扰因素的存在。
二、操作步骤1. 介绍自己并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步骤,获得患者的同意。
2.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等。
3. 将患者扶正坐或仰卧位,选择适当的测量位置。
4. 选择适当的袖带尺寸,并将袖带套在患者上臂上,袖带应紧贴皮肤且没有皱褶。
5. 固定袖带,确保袖带与患者上臂的连接密封且安全。
6. 确保测量仪的连接电缆正确连接到袖带,并将仪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方便观察。
7. 打开测量仪,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设置,并等待仪器的校准。
8. 将血压计适配器连接到测量仪上,并通过适配器将安全针连接到动脉插管。
9. 将消毒棉球浸湿,擦拭插管部位,并进行消毒。
10. 插入安全针,注意插入的深度应根据患者的上臂厚度而定。
11. 确认针头插入动脉后,将安全针连接到适配器上。
12. 打开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的心率和心电图变化。
13. 开始测量患者的血压,根据仪器要求操作。
14. 每隔一定时间(通常为15-30分钟)进行一次血压测量,连续测量3-5次,取平均值作为监测结果。
15. 在测量过程中,观察患者的症状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疼痛、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6. 测量结束后,将血压测量仪和适配器从患者身上拆除,对使用过的设备进行清洁消毒。
17. 将监测结果记录在患者数据记录表上,并将相关信息报告给医生。
三、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使用和解释动态血压监测设备。
动态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动态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用来监测血压变化的方法,它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病人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前应该记录自己的家庭和个人病史,包括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从而更准确地判断血压变化。
其次,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器之前,病人应该清洁胳膊上的皮肤,确保仪器能正确地测量血压。
同时,也要确保仪器的带子紧密贴合,避免漏气。
此外,在连续血压监测期间,病人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搬运,以免干扰仪器的测量结果。
在动态血压监测过程中,病人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戴好仪器,并保持正常活动。
如果病人感到不适,如头晕、心悸、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监测,并及时与医生联系。
此外,病人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应遵守医生的饮食和用药指示。
某些食物和药物可能会影响血压的测量结果,如咖啡因、尼古丁和酒精等,应尽量避免。
病人也要按照医生的嘱咐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改变剂量。
最后,完成动态血压监测后,病人应将监测仪器归还给医院,同时与医生进行回访。
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评估,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病人要积极与医生沟通,提问疑惑,确保自己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和治疗方案。
总之,动态血压监测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病人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监测,并注意以上提到的注意事项,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
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作者:董旭琴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18期[摘要]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应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量患者24h内,每间隔一定的时间的血压值的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血压监测,能实际反应患者血压全天内的变化情况,可获得偶测量血压无法得到的多种重要指标参数,为临床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
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进入临床已30多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不良生活因素增多的情况下,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逐年增长,高血压成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据估计,全球25%的成年人患有高血压,预计到2025年高血压患病将增加29%。
血压测量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环节,按测量的形式分自测血压、诊室血压、动态血压。
目前动态血压监测(ABMP)已成为高血压诊断和指导、评价降压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在临床应用中,ABMP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影响了ABMP的临床应用与广泛开展。
因此护士要做好佩戴者的健康教育,使其很好地配合,最大程度地获取客观真实的数据,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信息。
[关键词]动态血压;护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2016年12月,按国际统一诊断标准确诊,对我科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的245例高血压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年龄38岁78岁,平均58.3岁。
其中男69例,女176例。
1.2监测仪的选择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美国太空动态血压记录仪90217-180)进行24h连续监测。
1.3监测仪的设置动态血压监测仪使用电力持久的南孚5号电池2节,在电脑程序里设置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测量间隔时间,连续记录24h血压,ABPM数据由计算机软件统计出24h收缩压、舒张压的最高值、最低值、平均值,观察昼夜血压变化。
1.4ABPM的正常参考值由于多种原因国际上一直还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正常值标准。
血压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
血压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血压测量的方式有三种:包括诊室血压,自测血压与动态血压。
1诊室血压(简称CBPM) 就是指患者在医疗单位由医护人员测量血压。
传统的方法就是采用听诊法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得血压读数。
就是我们进行高血压诊断,分级与治疗的标准。
血压测量方法与注意事项—与病人,测量人员以及使用的设备诸多因素有关。
1、1与病人有关的因素1、1、1测量前应该尽量放松,休息5~10分钟,避免精神紧张,诊室内温度适宜,安静,坐位要舒适,两腿并拢。
1、1、2裸露上肩,注意与心脏在同一水平位置,并且上肩应有支持(置于桌上)。
1、1、3应使用标准大小的袖带气囊,过窄与太短的袖带气囊,可过高评估血压,称为袖带高血压。
太长与太宽的袖带气囊可引起低估血压。
袖带气囊长度应包裹臂围的80﹪,宽度为其40﹪。
1、1、4一般测量右上臂血压。
如果重复测量SBP﹥20, DBP﹥10mmHg时,应该同时测量双上肩血压,需排除动脉系统疾病。
1、2测量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1、2、1测量者的坐位姿势,与血压计水银柱的距离不应超过1米,这样容易阅读水银柱刻度与读数,并且应该注意水银弯月面的凸面中心的数字。
1、2、2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听诊器探头不应该接触袖带,置于肘窝肱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注意不能重压。
1、2、3袖带迅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触摸的桡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30mmHg,然后以恒定的速度缓慢放气(2~3mmHg/秒)。
1、2、4在放气过程中,注意脉搏出现时的血压为收缩压(柯氏音第I相)。
全部声音消失时的血压为舒张压(柯氏音第V相)。
如果放气速度过快,可以低估收缩压,高估舒张压。
如果柯氏音持续至0时,则第IV相变音时血压为舒张压。
1、2、5确定血压测量值,应间隔1分钟重复测量2次,如果血压读数相差5mmHg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应读取最近的2mmHg、为最后的读数。
1、2、6避免听诊误差与尾数偏爱,即不适当的以“0”1、3测量设备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水银柱血压计应每年检测与维修一次,要检查水银柱页面就是否在0mmHg,就是否有漏气,与标准压力计进行校正测量的准确性应<1mmHg。
动态血压检查注意事项及知情同意书
动态血压检查注意事项及知情同意书第一联(共两联)动态血压检查注意事项:为保障患者的检查顺利,且记录结果真实可靠,患者应了解并配合以下注意事项:1.检查期间不能洗澡,避免水珠进入记录器内,避免磕碰,勿动仪器表面按钮。
2.戴上记录器后不能做CT、PET、X线、核磁共振、放疗、热疗、骨扫描等影响记录的任何检查项目和治疗。
3.在仪器充气测血压时,无论是站立、坐位,戴袖带的手臂应伸直或放平,保持不动;在夜间充气测血压时,应采取平卧体位;连接袖带与仪器的橡胶管不能挤压、扭曲、更不能自行摘取,切记橡胶管不要缠绕颈部;如因袖带问题产生不适,无法忍受时,可适当调整袖带,使之松紧适宜。
4.老年患者或不能自理患者,佩戴仪器期间必须有家属陪同,随时注意佩戴情况,以避免造成仪器损害及数据丢失。
5.患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到心电图室摘取仪器,请勿超过限定时间,也不要提前摘取。
6.节假日加做动态血压检查还需注意:①应按规定的时间及步骤,取下记录盒。
(先取电池再取袖带)②妥善保管好动态血压记录盒,如机器遗失或损坏将照价赔偿。
③星期一上午8:00将记录盒及袖带送至心电图室进行分析。
7.不遵守上述注意事项可能造成数据丢失或数据误差并会产生额外费用,严重者可能影响疾病治疗。
在患者使用期间仪器损坏、遗失的,应照价赔偿。
8.其他注意事项第二联(共两联)患方的知情选择:1.我已如实向医务人员告知我的所有病情、病史,如有隐瞒,一切后果自负。
2.我已收到并知晓本页第一联的内容,并承诺严格遵循注意事项。
3.我自愿选择进行动态血压检查。
患者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法定监护人/亲属签名关系签名日期年月日患者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其他信息:告知人员签名签名日期年月日。
动态血压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动态血压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选择患者监测诊室血压或家庭血压的一侧上肢进行动态血压监测,若患者初次进行血压监测,应先测量两臂血压。
如果两侧上臂血压相差AlOmmHg,应选择血压高的一侧上臂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如果两侧差别VlOmmHg,则选择非优势臂进行监测。
2、动态血压监测期间可保持以往正常生活或工作状态,当感应到仪器自动测量血压时,佩戴袖带的上臂要保持自然下垂的静止状态,避免用力。
3、避免佩戴袖带肢体的大幅度活动,以防袖带移位或松脱影响测量结果。
4、如果发生袖带位置明显移动或松脱,应及时重新绑好袖带(医师应指导患者及家属袖带的正确佩戴方法、位置及松紧度)
5、睡眠时尽量避免压迫佩戴袖带肢体及袖带充气管,穿衣时应将充气管整理平顺,避免返折或袖子过窄导致的压迫现象。
6、冬天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因天冷部分患者穿衣较多,应尽量选择袖子宽松保暖功能好的厚外套,尽量减少穿衣件数,以保证袖带的正常佩戴及避免对充气管的过度挤压。
7、告知患者若长时间感觉袖带未充气或充气不足应检查连接管路是否受压、打折、扭曲或断开,及时予以解决,若不能自行解决应到医院咨询医师。
8、佩戴动态血压计期间暂不洗浴、不开车。
9、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期间应指导患者记录日记卡,包括记录服药时间、睡
觉和起床时间、发生任何症状的时间,以便为医生解读数据时提供参考。
动态血压监测规章制度范本
动态血压监测规章制度范本一、目的和原则1.1 目的:为了规范动态血压监测工作,确保监测质量,提高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规章制度。
1.2 原则:动态血压监测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严谨性和保密性原则,确保监测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组织与管理2.1 成立动态血压监测管理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动态血压监测工作。
2.2 动态血压监测管理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2.3 动态血压监测管理小组应制定详细的监测计划,包括监测时间、监测对象、监测方法等。
2.4 动态血压监测管理小组应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为临床治疗和科研工作提供依据。
三、监测设备与材料3.1 动态血压监测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合法资质。
3.2 动态血压监测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3 动态血压监测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监测质量。
四、监测流程与操作规范4.1 监测前准备4.1.1 对监测对象进行详细的健康状况询问和体检,排除禁忌症。
4.1.2 向监测对象详细解释监测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其配合。
4.1.3 检查动态血压监测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2 监测操作4.2.1 按照操作规程,将动态血压监测设备正确佩戴在监测对象身上。
4.2.2 设定监测参数,包括监测时间、间隔时间等。
4.2.3 启动监测设备,开始监测。
4.3 监测过程中管理4.3.1 监测期间,监测对象应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4.3.2 监测对象如遇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必要时停止监测。
4.4 监测结束与数据处理4.4.1 监测结束后,及时将监测设备送至数据处理中心。
4.4.2 数据处理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对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估。
4.4.3 监测数据应严格保密,仅用于监测目的,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五、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5.1 动态血压监测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监测质量。
动态血压监测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动态血压监测的特点及注意事项作者:王璞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摘要:动态血压监测已经广泛应用到高血压治疗的临床上,并由于操作方便,对患者影响小,对于治疗高血压具有非常必要的辅助作用。
动态血压监测又有哪些特点及注意事项呢,本文将认真的进行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方法特点长期以来,使用血压计临时测血压一直是高血压诊断和观察疗效的主要手段。
但这样的随测血压值不能可靠地反应血压的波动和活动状态下的情况。
所以,大家都期盼着能有一种更先进的血压测量设备。
随着医学技术和医疗仪器的不断改进,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已逐渐应用到临床和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
该项检查能有效地对门诊病人进行全面的血压监护,而且重量轻,进行全天监护的时候,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影响小,有助于避免不必要或不适当的治疗,也能降低真正需要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医疗费用。
所以当前大多数医院已经开展了动态血压检查。
1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测方法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就是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其分析内容包括全天、白昼、夜晚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它们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度及昼夜血压节律等项目。
最常用的动态血压记录仪为袖带式,由换能器、微型记录盒、回收系统组成。
可定时给袖带充气,测量肱动脉血压,并自动存储数据,一天最多可存储200多个血压值,然后经计算机分析打印出血压值。
2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测特点2.1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更加准确。
血压的高低影响着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液供给,包括心、脑肾等要害部位。
以平均每分钟70次心跳计,一个人一天就会有10万多个血压值。
血压又容易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化,如体力活动的水平、情绪紧张的程度、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不同的生理、病理状况等等。
总之一句话,血压时刻皆有,血压随时可变。
由此看来,看病时在诊室中所测的血压值,从数量上讲不过是全天血压总数中的沧海一粟、九牛一毛;从质量上讲则不能反映血压的平均水平,也不能揭示血压的波动节律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即自然状态下的血压状况。
动态血压操作规范
动态血压操作规范一、背景动态血压监测是指通过血压监测仪器在一段时间内连续测量血压,以了解患者在正常生活和活动条件下的血压变化情况。
与传统间断性血压测量相比,动态血压监测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和全面的血压信息,对于高血压患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动态血压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制定了以下操作规范。
二、操作前准备1.确保血压监测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应定期进行校准,检查仪器的灵敏度和漏气情况,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向患者详细介绍动态血压监测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获得其知情同意。
3.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其适合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如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周围血管疾病等情况不宜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4.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5.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特别是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因为一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影响血压的测量结果。
三、操作流程1.安装血压监测仪器。
根据仪器操作手册的指导,将血压袖带正确安装在患者上臂的中间位置。
确保袖带与皮肤接触良好,无皱褶和松动。
2.记录开始时间。
在开始测量之前,标记下开始时间,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3.定时测量血压。
根据医生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动态血压监测应持续24小时。
通过预设的时间间隔,如15分钟、30分钟或1小时,测量血压值。
每次测量前,应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并且没有人为干扰。
4.患者的活动情况记录。
在血压测量过程中,应记录患者的活动情况,如起床、进食、工作、运动等。
这些信息对于分析和评估血压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5.测量结束。
在测量时间结束后,标记下结束时间,并将血压监测仪器卸下。
将测得的血压数据保存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四、数据分析与评估1.数据处理。
将测得的血压数据输入到电脑或专用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
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数据的筛选、整理和统计。
2.数据分析。
通过综合分析,了解血压的日内变化规律、夜间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活动状态下的血压水平。
动态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动态血压监测的注意事项多年来,使用血压计临时测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和观察疗效的主要手段。
但这样的随测血压值不能可靠地反应血压的波动和活动状态下的情况。
1966年,Bevan首先采用便携式血压记录仪测定24小时血压。
以后随着仪器的不断改进,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近年来已逐渐应用到临床和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
动态血压(ABPM的监测方法直接法(损伤性):采用导管插入肱动脉,需使用便携式微量泵持续输入肝素生理盐水。
间接法(无损伤性):采用上臂袖带间隙性自动充气加压,然后拾取气囊内的压力波信号。
本院现采用此种方法。
ABPM己录方法间接法袖带充气加压方式间接法:每15-30分钟测定的24小时血压平均值与直接法相关性好,而且安全方便。
间接ABPM勺局限性不能获得24小时的全部资料自动加压测量时身体要尽量保持安静。
剧烈活动或运动时测压,由于袖带的移动或肌肉紧张可导致较大误差。
睡眠时,上臂位置的变化或被躯干压迫可影响血压读数的可信赖度。
ABPM舍弃标准:由于ABPM勺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AND公司标准):收缩压:〉260mmH(或<70mmH。
舒张压:〉150m mH或<40mmHg脉压:>150mmH或<20mmHg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10~15%ABPM E常参照值:24小时血压平均值:<125/80mmHg白昼血压平均值<135/85mmHg夜间血压平均值<115/70mmHg血压负荷<10%*血压负荷是24小时内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正常(140/90mmHg的百分率。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11. 夜间低下型:在夜间睡眠时血压有明显的下降可见到血压平稳期和自发波动期通常见于正常生活的健康人及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者随着年龄的增长,24小时血压波动幅度变小。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22. 全日型血压昼夜波动节律不明显或消失多见于重症高血压或伴有心、脑、肾明显收缩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严重失眠者。
监测动态血压注意事项
监测动态血压注意事项
1. 在监测动态血压前,应先了解患者的基础信息,如年龄、性别、疾病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合理的血压监测。
2. 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应将患者的手臂放置于与心脏齐平的位置,并确保患者的手臂肌肉放松,不要过度屈曲或伸展手臂,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3. 动态血压监测通常需要连续测量一段时间,因此应确保测量期间患者保持安静、放松,避免剧烈运动、精神紧张或情绪激动,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血压的变化。
4. 正确安装和使用动态血压监测设备至关重要。
医生或护士应详细说明如何正确佩戴设备,并确保设备紧密贴合患者的手臂,以保证测量准确。
5. 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期间,患者尽量保持正常的日常活动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运动或大量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等可能影响血压的物质。
6. 如果患者在监测期间感到不适或有其他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向医生或护士报告,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 监测结束后,医生或护士应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详细解释监测结果和调整方案的原因。
8. 动态血压监测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费用,因此在选择动态血压监测时应权衡利弊,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
医用动态血压计的使用指南
医用动态血压计的使用指南医用动态血压计是一种能够连续测量和记录患者血压的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领域。
它可以提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血压变化情况,从而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一、准备工作在使用医用动态血压计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保设备的完好性:检查血压计是否损坏,如有损坏请及时更换;2. 确保血压计的准确性:定期校准血压计,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 选择合适的袖带尺寸:根据患者的手臂尺寸选择合适大小的袖带,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4. 保持适当的环境:提醒患者在测量期间保持安静,并避免说话、进食或饮用咖啡等刺激性物质。
二、使用步骤使用医用动态血压计的步骤如下:1. 袖带佩戴:将袖带固定在患者的上臂处,袖带的位置应该与心脏的水平高度大致相同,确保袖带贴合患者的皮肤;2. 启动设备:连接动态血压计设备,并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引进行启动;3. 开始测量:在设备启动后,按照设备的指示进行测量,通常会要求患者保持静止并放松心情,让袖带充气并测量血压;4. 记录数据:动态血压计会自动记录测量到的数据,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稍后可通过设备的屏幕或连接的电脑查看这些数据;5. 停止测量:通常情况下,测量会在几分钟内完成,待测量完毕后,关掉设备并将袖带取下。
三、注意事项使用医用动态血压计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保持正确的姿势:测量时患者应尽量保持坐立或卧位姿势,尽量不要站立或活动,因为这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2. 避免干扰因素:患者在测量期间应避免说话、咳嗽或晃动手臂,这些因素可能会干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3. 定期校准设备:医用动态血压计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定期校准设备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4. 合理使用测量结果:医用动态血压计提供的数据应作为医生判断患者健康状况的参考,不能替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判断。
四、总结医用动态血压计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设备,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
24小时动态血压仪使用注意事项
.
. 24小时动态血压仪使用注意事项
为了您安全使用仪器,更能真实记录您的血压信息,请佩戴者注意以下事项:
1、袖带一般绑在优势臂,袖带绑好后如果袖带明显松动,可在自动测量的间隔时间,重新绑好,松紧度以放下两个手指为准。
2、自动测量时间间隔为白天30分钟一次,夜间为1小时一次。
病人在间隔期可进行日常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动态血压记录时(绑带属于充气时),立即停止所有活动,手臂放松垂直;随时注意绑带的位置,压力管任何时候不要处于弯曲状态。
3、检查期间请坐好记录盒的保护,不得自行打开记录盒取出电池,不能洗澡,游泳弄湿或碰撞记录仪,不要去强磁场、电厂处,不使用电热毯,不能操作重型机械或动力工具,以免造成干扰,影响监测结果。
4、尽量减少驾驶和乘坐汽车。
5、患者就寝时脱衣服要小心,小心不要将空气软管从监护仪上断开。
6、按约定时间到本科室装、拆卸记录仪。
7、检查中如有明显不舒服的感觉,请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2017.10.30。
动态血压监测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态血压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 使学生掌握动态血压监测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运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进行血压监测和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动态血压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动态血压监测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动态血压监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动态血压监测仪1台。
2. 动态血压监测操作视频1个。
3. 动态血压监测报告模板1份。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动态血压监测的基本概念- 介绍动态血压监测的定义、原理和作用。
- 讲解动态血压监测与偶测血压的区别。
2. 动态血压监测的操作方法- 播放动态血压监测操作视频,让学生了解操作步骤。
- 教师现场演示动态血压监测操作,并讲解注意事项。
3. 动态血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
- 讲解如何正确佩戴袖带、调整监测时间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动态血压监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析和解读动态血压监测数据?二、新课讲授1. 动态血压监测数据的分析- 介绍动态血压监测报告的基本内容。
- 讲解如何分析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如24小时平均血压、日间血压、夜间血压等。
2. 动态血压监测数据的解读- 讲解如何根据报告中的数据判断患者的血压状况。
- 分析不同血压状况可能的原因和治疗方案。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分析动态血压监测报告,讨论报告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教学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防治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血压健康,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血压监测和分析。
动态血压操作规范
目的:监测血压变化 用物准备:动态血压仪、无菌纱布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流程 操作要求 分值
1 2 3
职业规 范 核对 评估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查对医嘱 (1) 护士洗手,解释 (2) 患者意识情况,自理能力,肢体活动 (1) 护士:洗手,戴口罩 (2) 用物:备齐并检查用物 (3) 患者:知晓操作的目的、注意事项 (4)环境:整洁安静、光线良好
正确指导患者
6
指导
5
续表 7 处置 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分类处理正确
8 9 10
洗手 记录 评价
流动水洗手 患者的生命体征 1) 2) 患者知晓注意事项 护士操作正确
注意事项:
1)佩戴动态血压仪前应删除以前记录 2)更换新电池 3) 指导患者不随意动态血压仪按键 4) 测量血压时,放松肢体
5
4பைடு நூலகம்
准备
5
操作
1) 按申请单核对姓名,临床诊断及要求。 2) 受检者稍休息,检查前先血压测定(见血压测定操作规范) 。 3) 袖带绑置方法见血压测定操作规范。 4) 嘱患者血压测试肢体放松,将记录盒装进专用套子,背在受检者 身上,调整背带长短,并手动测试一次。 5) 向受检查者说明注意事项,同时讲明记录仪的贵重性,让受检查 者自行依次记下记录期内的饮食起居、工作学习和体育锻炼等情况, 一切活动不受限制,并向患者着重强调测血压过程中,患者应处于休 息状态肌测试肢体放松,以减少测量误差的发生。 6) 检查结束后,将记录盒连接计算机分析系统,进行血压动态分析, 并评价患者血压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动态血压监测的注意事项多年来,使用血压计临时测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和观察疗效的主要手段。
但这样的随测血压值不能可靠地反应血压的波动和活动状态下的情况。
1966年,Bevan首先采用便携式血压记录仪测定 24小时血压。
以后随着仪器的不断改进,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近年来已逐渐应用到临床和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
动态血压( ABPM)的监测方法直接法(损伤性):采用导管插入肱动脉,需使用便携式微量泵持续输入肝素生理盐水。
间接法(无损伤性):采用上臂袖带间隙性自动充气加压,然后拾取气囊内的压力波信号。
本院现采用此种方法。
ABPM记录方法间接法袖带充气加压方式间接法:每 15-30分钟测定的 24小时血压平均值与直接法相关性好,而且安全方便。
间接 ABPM的局限性不能获得 24小时的全部资料自动加压测量时身体要尽量保持安静。
剧烈活动或运动时测压,由于袖带的移动或肌肉紧张可导致较大误差。
睡眠时,上臂位置的变化或被躯干压迫可影响血压读数的可信赖度。
ABPM舍弃标准 :AND公司标准):由于 ABPM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收缩压:> 260mmHg或<70mmHg。
舒张压:> 150mmHg或<40mmHg。
脉压:> 150mmHg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 10~15%。
ABPM正常参照值 :24小时血压平均值:< 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 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 115/70mmHg。
血压负荷< 10%。
*血压负荷是 24小时内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正常( 140/90mmHg)的百分率。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11.夜间低下型:在夜间睡眠时血压有明显的下降可见到血压平稳期和自发波动期通常见于正常生活的健康人及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者随着年龄的增长, 24小时血压波动幅度变小。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22.全日型血压昼夜波动节律不明显或消失多见于重症高血压或伴有心、脑、肾明显收缩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严重失眠者。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33.夜间血压上升型白昼血压低下或直立性低血压夜间血压升高见于严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者和部分明显动脉硬化的老年人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44.嗜铬细胞瘤型见于嗜铬细胞瘤和及少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发作性血压升高和直立性低血压。
ABPM在冠心病的应用ABPM联合 Holter监测有助于鉴别冠心病心绞痛和心律失常究竟是血压下降还是血压升高所诱发。
ABPM的作用指导降压治疗和评价药物疗效(1)降压疗效不仅要观察随测血压,而且要了解 24小时血压平均值、最高与最低血压值以及等张与等长运动时的血压值。
(2)如果 ABPM证实某些顽固性高血压属于收缩压大幅度波动,可以通过减慢心率来控制血压。
(3)各类降压药物对白昼和夜晚的血压作用并不相同。
在具体选择降压药物时要参照血压昼夜节律,尤其对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要设法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根据 ABPM提示的血压高峰与低谷时间,选择作用时间长短不一的降压药,可能更有效性控制血压,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另一篇:三。
常用的 ABPM参数ABPM参数一般由电脑对原始血压读数进行计算和统计得出。
它们是:即 3个平均值加 1个最高值和 1个最低值: 24h血压平均值、白昼血压平均值、夜间血压平均值、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
一般规定 6:00~22:00为白昼, 22:00~ 6:00为夜间;亦有规定 8:00~20:00为白昼。
6:00~8:00和 20:00~22:00为昼夜交替过渡时间。
血压负荷值,即监测过程中收缩压或舒张压测量值大于正常参考值次数的百分率。
目前,有的学者认为血压负菏值大于 50%可作为高血压诊断的一项指标。
血压随时间变动趋势图,即以小时为单位将1天划分为 24个时间区间。
连接各时间区间的平均收缩压或舒张压的曲线图。
曲线下面积,计算 24h区间收缩与舒张压曲线下面积之和。
各个时间区间的面积采用梯形面积法近似求出。
血压负荷值和曲线下面积是血压升高幅度和时间的二维综合指标。
血压变异系数,采用标准差除以均值,分别求出24h、白昼、夜间血压变异系数,表示不同时间阶段血压波动的程度。
昼夜血压波动曲线,即连续 24h测试的每个血压测量值所形成的曲线。
一般血压应呈明显昼夜波动性,曲线呈长柄勺状(图所示)。
夜间血压下降率,即白昼均值与夜间均值之差值除以白昼均值,是一项判断昼夜节律状况的定量指标。
一般以 >=10%表示正常昼夜节律,< 10%提示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型(非长柄勺类型)的临床意义尚未完全清楚,据报告多见于重症高血压或心、脑、肾靶器官受损害者。
需要注意的是,睡眠质量也可以影响昼夜节律,因此某些学者建议:夜间血压应该指患者生活日志上记录有正常睡眠情况下的夜间平均血压值。
正常血压在夜间 2:00~3:00时处于最低谷,凌晨血压急骤上升,自昼基本上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多数人有双峰(8:00一 9:00和 16:00一 18:00),18:00L以后血压呈缓慢下降趋势。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波动曲线也相类似,但整体水平较高,波动幅度增大。
四。
ABPM正常值目前,国际上主要有意大利、丹麦、爱尔兰、比利时等五个研究小组,正在进行 ABPM 正常血压值的系统研究。
有关的研究小组及组织对“正常”血压的定义仍存在争议。
一种意见是, ABPM正常值应采用确定其它生物参数(如血红素)正常值相同的方法,即以均数加 2倍标准差,或者采取 95%可信限作为正常值的上限(表 1及表 2)。
研究小组性别年龄(岁)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O`Brienetal.男 129/70 128/80 127/82 134/85 134/85女 118/73 116/74 120/74 122/76 122/76Batistellaetal.男 125/77 125/82 124/83 123/84 121/75女 115/76 117/77 120/82 117/79 127/74Wiinbergetal. 男 123/76 126/78 128/83 129/81 137/85 131/79女 114/74 108/79 116/78 120/85 124/80 133/77表 1三个研究小组 24h动态血压监测获得的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正常白昼平均血压值(mmHg)研究小组正常白昼血压上限值( mmHg)Mean+2SD方法 95%可信限方法Staessen et al. (International database) 144/91 141/88O`Brien et al. (Allied Irish Bank Study) 142/91 138/88Batistella et al. (Belgium) 139/89 137/88Wiinberg et al. (Denmark) 143/91 139/88Mancia et al.(PAMELA study) 145/94表 2五个研究小组 24h动态血压监测获得的正常白昼血压上限值( mmHg)表 1的研究结果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随年龄增长有轻度或有明显的增高。
因此,血压的正常值应按年龄组确定或者至少按 50岁以下和 50岁以上年龄组划定。
表 2的研究结果表明: ABPM正常上限值与 WHO定义的偶测正常血压上限值( 140/90mmHg)很接近。
另一种意见认为: ABPM正常值不能按照上述方法确定。
因为临床上 ABPM最重要的目的是要确定可接受的血压(包括使用或未使用降压药物治疗者)与升高的血压之间的界限,这种界限可以通过在诊所测得的血压值与 ABPM白昼平均血压值之间建立回划线,从而确定各年龄组与诊所临床 140/ 90mmHg 血压值相对应的白昼平均血压。
表3为意大利 PAMELA研究中确定的相应于临床 140/90mmHg的白昼平均血压值。
上述两种不同的确定正常血压方法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
采用第一种方法,即算数均值法。
“白大衣”高血压的定义为诊所血压值 >140/90mmHg。
但白昼平均血压应<140/90mmHg :采用 PAMELA方法,“白大衣”高血压的定义为诊所血压值>140/90mmHg。
但白昼平均血压(以 45~54年龄组为例).男性应 <131/85mmHg,女性应 <125 81mmHg。
究竟哪一种方法更合理尚无一致意见。
国内动态血压正常值协作组研究推荐: 24h动态血压均值 <17.3/10. 7kPa (130/80mmHg ,白昼均值 <18. 0 11. 3kPa( 135/85mmHg ).夜间均值(16.6/0.0kPa(125/75mmHg).夜间血压下降率 >10%,可作为暂时动态血压正常值。
此标准的缺陷是由于样本数较少,尚不能提供年龄和性别分组的正常血压值。
五。
临床应用1.“白大衣”高血压的检测和诊断许多患者在诊所或医院内由医师或护士检查时,偶测血压总是偏高。
但 ABPM时血压正常。
这就是所谓“白大衣”高血压,也称诊所高血压。
约占轻型高血压的 1/5。
ABPM 有助于识别出“白大衣”高血压。
2.鉴别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经 ABPM发现,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具有不同的昼夜节律,原发性高血压与正常人相似, 98.5%的患者夜间血压下降大于 2.00kPa( 15mmHg )而继发性高血压 66%的患者无明显昼夜节律变化。
嗜铬细胞瘤患者血压夜间升高,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昼夜节律差异最大;而糖尿病、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肾移植术后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昼夜节律也很明显。
ABPM可为二者鉴别诊断提供某些依据。
3。
动态血压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现已证实,左室肥厚( LVH)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与 LVH的相关程度;明显大于偶测血压,其中与 24h 平均收缩压相关性最好,表明持续性血压增高是导致高血压LVH的重要因素。
另有学者报道,夜间收缩压或舒张压下降幅度小于白昼 10%的高血压患者, LVH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表明夜间血压持续升高以及昼夜节律消失,使心血管系统长时间负荷过量,容易导致和加重 LVH的发生和发展。
4.指导和评价降压治疗评估降压治疗的最好方法当推 ABPM,这种方法不仅能按小时确定与药物吸收有大的药效,而且可监测降压药物在白天及夜间是否都能有效地控制血压,从而可以对整个24h全程治疗情况进行评估。
a .选择治疗方案根据患者 24h动态血压的高峰、低谷时间,选择其作用时间与血压升高相适应的药物,有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