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ABPM).
儿童和青少年的动态血压监测定义、影响ABP因素、ABPM标准应用、儿童ABPM设备和注意事项
![儿童和青少年的动态血压监测定义、影响ABP因素、ABPM标准应用、儿童ABPM设备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dac1657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4.png)
儿童和青少年的动态血压监测定义、影响ABP因素、ABPM标准应用、儿童ABPM设备和注意事项自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关于儿童动态血压监测的科学声明发表以来,儿童和青少年动态血压监测的使用显著增加。
此外,在儿童人群中使用动态血压监测的证据基础也显著扩大,包括将动态血压水平与血压相关靶器官损伤的发展联系起来的新数据。
大量数据表明,青少年和成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BP)水平与亚临床靶器官损伤(TOD)相关。
因此,2017年,美国儿科学会(AAP)“儿童和青少年高血压筛查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建议根据临床血压测量,对所有怀疑有高血压的儿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ABPM),以确认高血压的诊断。
基于大量将ABPM水平与青少年TOD联系起来的新数据,该科学声明为ABPM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和解释提供了最新的指导。
新标准的使用可以更敏感地识别有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额外危险因素的青少年,如体重指数升高、血脂异常、糖尿病前期和与BP相关的TOD。
儿童人群中的心血管风险:保持理想的心血管健康对于预防成年期的获得性心脏病至关重要。
心血管疾病(CVD)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升高和高血压,在儿童时期发展,并跟踪到成年期。
儿童期高血压仍然是成年期获得性心脏病发展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因此体现了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
ABPM有助于缓解焦虑导致的血压升高(白大褂高血压,WCH),并评估昼夜血压模式。
将患者分为不同的BP表型,有助于进行风险分层和指导治疗。
当临床血压和动态血压(ABP)均正常时,则认为患者血压正常。
当情况正好相反时,患者就患有动态高血压。
当两种技术测量的血压不同时,认为患者患有WCH或隐蔽性高血压。
蒙面高血压:当临床血压正常但ABP升高时,诊断为蒙面高血压。
蒙面高血压可以根据几种情况进行诊断,包括孤立的清醒血压升高、孤立的睡眠血压升高(夜间高血压)或两者均有。
我们认为,在平均血压没有升高的情况下,一般不被认为孤立的夜间血压缓慢下降是蒙面高血压的一种情况。
ABPM动态血压监测课件
![ABPM动态血压监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eeeccc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6.png)
l (药物时间治疗学:根据患者生物钟和药物作用,选择合适的药物制剂和给药时间,达到最 佳疗效与最低的不良反应。)
9
l 其他: 同时进行DCG和ABPM检查,可观察冠心病、心绞痛、心律 失常与血压升高或降低间的因果和时间顺序关系,以及高血压与 HRV变化、植物神经张力变化之间的关系等,有利于推测预后,制 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70mmHg;舒张压大于150mmHg,小于20mmHg;脉压大于150mmHg,小于 20mmHg l 检测空白时间小于2h,有效数据大于80%
6
4个绝对适应证
l ①识别白大衣高血压现象(Whitecoat effect) :包括未经治疗的白大衣 高血压、 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的白大衣效应 ( 1999年Owens提出效应值25h第1个 1h或最后1个1h 内BP最大值-24h 白昼平均值,与左室肥厚有良好相关性) 、经过治疗而归 因于白大衣效应的假性难治性高血压;
l 孤立性夜间高血压(依赖ABPM诊断):诊室血压、 24 小时平均血压、 觉醒时血压均正常, 只有睡眠时血压> 125/75 mmHg,属于MH 的一 种形式。
l 无论是WCH 、MH,还是孤立性夜间高血压的诊断,均需要3~6 个月后重复ABPM 加以 确认。
8
临床意义 :
l 1.ABPM监测较少受心理行为和安慰剂影响, 利于排除“白大衣高血压” l 2.与OBPM相比,ABPM结果与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程度之间具有更好的相关
5. 评估预后:和OBPM比, ABPM 是更强的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 的预测因子, 检测ABPM,能更好的评估预后。
医学交流课件:动态血压监测(ABPM )操作及诊断规范
![医学交流课件:动态血压监测(ABPM )操作及诊断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8cdbce4f01dc281e53af0cf.png)
二. 各国关于动态血压监测的指南
2010年日本心血管学会、2011年澳大利亚ABPM工作组分别发 表了24hABPM临床应用指南(JCS2010--日本)和澳大利亚 ABPM2011专家共识
主要内容: 1. 提供了ABPM正常血压值、高血压诊断标准、降压起始治疗及
降压靶目标的ABPM数据 2. 详细的临床应用的适应症,结果分析方法 3. 进一步研究的潜在领域
二 .各国关于动态血压监测的指南
2011颁布的《中国血压测量指南》评价了血压测量的三种方式, 建议:以家庭血压为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可推行动态血压监测。
指南指出: 1. 诊室血压升高伴靶器官损害等高危情况,即开始治疗。 2. 未伴靶器官损害则建议进行家庭血压测量:
1)若家庭血压≥135/85mmHg,则开始治疗; 2)若家庭血压<125/70mmHg则继续随访; 3)若在125/71mmHg—134/84mmHg则行动态血压监测; 3. 24小时ABPM结果若≥130/80mmHg,则开始治疗。
➢ 无观察误差和读数选择偏差;
➢ 有较多血压读数,可获得24h、白昼、夜间和每小
优
时的血压均值,24h血压均值有较好重复性;
势 ➢ 无白大衣效应;无安慰剂效应;
➢ 可评估长时血压变异;可评估昼夜血压节律;
➢ 可评估降压治疗后24h血压控制状况准确,尤其在活动时;
二. 各国关于动态血压监测的指南
加拿大高血压教育计划(CHEP)专家委员会发布《2015年版高 血压患者血压测量、诊断、风险评估、预防和治疗建议》
修订了高血压诊断的流程: 如果测得的平均血压升高但未达到如180/110mmHg 或以上而
动态血压监测操作及诊断规范
![动态血压监测操作及诊断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55a6d3eaaea998fcc220ea7.png)
二 .各国关于动态血压监测的指南
2011颁布的《中国血压测量指南》评价了血压测量的三种方式, 建议:以家庭血压为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可推行动态血压监测。
指南指出: 1. 诊室血压升高伴靶器官损害等高危情况,即开始治疗。 2. 未伴靶器官损害则建议进行家庭血压测量:
1)若家庭血压≥135/85mmHg,则开始治疗; 2)若家庭血压<125/70mmHg则继续随访; 3)若在125/71mmHg—134/84mmHg则行动态血压监测; 3. 24小时ABPM结果若≥130/80mmHg,则开始治疗。
动态血压监测(ABPM ) 操作及诊断规范
主要内容
一 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二 各国关于动态血压监测的指南 三 动态血压监测的特点 四 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适应症和禁忌症 五 动态血压监测的规范操作 六 动态血压监测报告的常用参数
一. 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高血压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状态,是脑卒中、心力衰竭、心 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终末期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与受试者明确测压间隔时间:白昼(15、20或30min)夜 间测压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为30或60min。
五. 动态血压监测的规范操作
服用降压药物的受试者为考核降压疗效或观察血压昼夜 节律状况,白昼与夜间的测压间隔时间量保持一致,记 录开始睡眠和清醒的时间。
监测期间,保持以往平常生活或工作状态,避免佩戴 袖带肢体大幅度活动:如提重物、手工劳作等,以防袖 带位置移动或松动而影响测压的结果,若发生袖带位置 明显移动或松脱应及时纠正。
六. 动态血压监测的常用参数
24小时平均血压: 24小时血压平均值: < 130/80 mmHg, 24小时白昼血压平均值:< 135/85 mmHg, 24小时夜间血压平均值:< 120/70 mmHg
动态血压监测简介
![动态血压监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40d40d5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1.png)
2.2.1 肾脏疾病 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微
量蛋白尿是肾脏损害的早期表现。研究显示动 态血压较偶测血压更准确预测微量蛋白尿发生。 研究对1型糖尿病儿童及青春期少年进行为期5 年观察后发现,夜昼指数>0.9组与<0.9组相比较, 其杓压微型肾(蛋 病夜白 患%夜。访昼同后指样发数,现<0通,.9过)非高对杓血 型患者其尿蛋白明显升高,夜昼指数升高是预 测肾脏损害有效指标,其机制可能与夜间血压 增高引起肾脏损害有关。
一项关于肥胖儿童血压调查研究中发现肥胖儿童血
压负荷明显大于正常体重儿童,提示肥胖儿童早期 便可出现血压异常,建议以血压负荷超过25%作为 界定正常与高血压的标准。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意 见,认为应以50%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而一项关 于妊娠高血压的研究中,通过对妊娠期妇女孕8~11 周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测量其血压负荷指数,经
后来该定义也延伸为在控制高血压时,应选用24h 长效药物,保持 24h均能产生平稳降压效应,以降低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避免心 血管事件发生;恢复正常勺形血压曲线,降低血压变异性,保护靶器 官。谷峰比是评价降压药物降压平稳性和持续性的重要指标,谷峰 比值≥50%(最好>60%) 的降压药物具有平稳的24h 血压控制,并能保 持机体自然24h血压节律。动态血压监测可以较准确地反映降压药 物T/P比。目前,动态血压监测已被美国FDA批准为评价降压药物疗 效和指导用药必不可少的手段。
2.2.4 其他疾病
杓型变化患者多合并有代谢综合征。在对462名非高血压糖尿 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相关指征测定并校正相关因素后发现, 非杓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总脂蛋白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较杓型组明 显升高。非杓型组糖耐量下降及空腹血糖损害较杓型组明显。提示 血压非杓型变化是空腹血糖损害及代谢综合征的预测因素。
动态血压监测(ABPM)简介
![动态血压监测(ABPM)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6bb880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0.png)
动态血压监测(ABPM)简介泰和医院动态血压监测(abpm)简介高血压病就是心、脑血管病的关键危险因素,但病人往往直至出现心、脑、肾的显著侵害才求诊,多半失去了全然治好的机会。
因此早期检测和及时发现高血压,并能够早期化疗就变得尤为重要。
医生诊室测血压或患者自测血压无法代表患者整个一天24小时血压,更无法充分反映血压的波动和变化,及夜间呼吸时的血压和昼夜节律。
一、动态血压监测(abpm)特点:全程(24小时或48小时),无创伤。
二、动态血压监测(abpm)关键意义:升压化疗的主要目的就是并使血压恢复正常至正常水平并防治高血压的并发症。
但降血压化疗须要①全天24小时稳定升压;②维持血压在服药期间始终平衡;③监测重点时段(清晨、非杓型(备注:非杓型血压可知于靶器官侵害的高血压患者、继发性高血压、肾衰、四肢型低血压、呼吸体温暂停等)、白昼模式);④推论降血压药物疗效的谷/峰比率;⑤确认光滑指数;⑥预防黑大衣高血压;⑦推论高血压患者的预后。
适用范围:abpm可用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顽固难治性高血压、发作性高血压或低血压,血管迷走晕厥、自主神经障碍,评估血压升高严重程度、降压药疗效反应及优选。
并无绝对禁忌症,但管制活动(例如急性心梗卧床)、皮肤及血液出血性疾病(紫癜)、传染病急性期、轻微心律失常(快速房颤)等不必。
一、为何必须用药掌控24小时血压。
1、减低24小时血压负荷值。
2、降低血压变异性,血压变异与预后相关,变异越大,预后越差。
3、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4、控制清晨血压浪潮,减少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
5、提高对高血压病治疗的疗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二、采用abpm注意事项1、设定时间间隔:一般白班(7:00~22:00)每半个小时一次,夜间(22:00~7:00)每一小时一次。
如果需要,也可缩短时间,如白天15分钟,晚上半小时。
2、可于医院住院24小时。
病房安静太少阻碍(防止其他电子设施的阻碍),室内通风,温度适合。
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的应用
![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ada360a26925c52cc5bf35.png)
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临床应用我科室近日新进了SCHILLER BR-102plus24小时动态血压测试系统,已经投入临床使用。
记录盒液晶显示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4个参数。
设备小巧灵活,操作方便,病人可以不受干扰地继续他的日常生活—使测量数据更可靠。
临床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非侵入性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简称ABPM)的方法来评估高血压的病情。
一、监测方法:应用袖带示波法测定压力波动,一般测量频率白昼为每20—30分钟一次,夜间30—60分钟一次。
可以按病人要求开始或停止记录,或显示测量结果,监测期间鼓励病人记日记,这样有利于分析血压突然改变的原因。
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应注意以下情况:佩带袖带一般置于左上臂,左上臂应尽量保持静止状态,以免袖带松动或脱落影响测量结果。
袖带充气时应取坐位或上臂垂直不动,避免上肢肌肉收缩。
睡眠时上臂位置变化或被躯干压迫可影响血压读数的正确性。
二、ABPM的参数与正常值常用的ABPM参数有:(1)24小时平均血压、白昼和夜间平均血压、最高血压、最低血压。
白昼时间与夜间时间均人为规定:6am—22pm;22pm—6am。
(2)24小时血压趋势图。
(3)血压负荷:血压>140/或90mmHg的次数百分率。
(4)曲线下面积,计算曲线下血压升高幅度与时间的二维综合指标。
(5)血压变异系数,采用标准差/均数比值,表示不同时间阶段血压波动的程度。
(6)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即(白昼均值-夜间均值)/ 白昼均值,用于判断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状态。
成人的ABPM正常范围,根据性别和年龄各有不同。
可以绘画出每一个病人的24小时血压趋势图,利用2个标准差或是第5、第95的百分数决定血压的上限与下限。
三、ABPM的临床应用适应症1、新近发现的“高血压”,偶测的诊室血压水平DBP<105mmHg,无靶器官损害证据。
【免费下载】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
![【免费下载】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537cdb884868762caaed57a.png)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目录表对修订版指南的介绍I ABPM程序的标准化1.对ABPM装置的正确评价2.测量方法3.错误的检出II ABPM数据分析和评价1.ABPM测量的意义2.ABPM的参考值III 经ABPM测量检出的高血压亚型1.白大衣高血压2.掩盖性高血压3.清晨高血压4.血压的昼夜变异性IV 短期血压变异性V 特殊情况的ABPM1.继发性高血压2.低血压3.老年高血压4.儿童高血压5.妊娠高血压VI ABPM的治疗应用1.概述2.临床研究中的ABPM3.评价降压药的方法4.不同降压药对昼夜血压变异性的影响5.降压药对各种高血压表型ABPM所见的影响6.在接受非药物降压治疗的患者的ABPMVII 国民健康保险覆盖和ABPM的成本-效益参与文献本指南的目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作为日本循环学会(JCS)1 998~1999年度报告首次发表,该报告根据临床经验,描述了临床研究和临床所见的结果,并对临床已开始广泛应用的24小时ABPM提供指导。
在2008年,ABPM在日本国民健康保险得到支持,在临床实践中已被用作一种工具。
本指南是1998~1999老版指南的更新。
I ABPM程序的标准化1.对ABPM装置的正确评价ABPM可用两种技术来进行。
一是听诊技术,即用一个麦克风放在动脉上以检出Korotkoff音(tKorotkoff microphone [KM] 方法),二是示波技术,即测量脉搏引起的袖带的振动(OS方法)。
当与直接测量动脉压相比时,这些间接测量有一些局限,如(1)与实值相比,SBP值趋低,而DBP值趋高;(2)测量时戴袖带的上臂必须保持不动;(3)一天可能只有约100次测量;(4)与实值相比,工作状态的日间值趋低,而睡眠时的夜间值趋高。
ABPM的精确度通过将ABPM装置的测量值与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用听诊测得的血压值对比来评价,两者差值应在5±8mmHg (均数 ± 标准差[SD])。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1325a32e2bd960590c677f8.png)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目录表对修订版指南的介绍I ABPM程序的标准化1.对ABPM装置的正确评价2.测量方法3.错误的检出II ABPM数据分析和评价1.ABPM测量的意义2.ABPM的参考值III 经ABPM测量检出的高血压亚型1.白大衣高血压2.掩盖性高血压3.清晨高血压4.血压的昼夜变异性IV 短期血压变异性V 特殊情况的ABPM1.继发性高血压2.低血压3.老年高血压4.儿童高血压5.妊娠高血压VI ABPM的治疗应用1.概述2.临床研究中的ABPM3.评价降压药的方法4.不同降压药对昼夜血压变异性的影响5.降压药对各种高血压表型ABPM所见的影响6.在接受非药物降压治疗的患者的ABPMVII 国民健康保险覆盖和ABPM的成本-效益参与文献本指南的目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作为日本循环学会(JCS)1998~1999年度报告首次发表,该报告根据临床经验,描述了临床研究和临床所见的结果,并对临床已开始广泛应用的24小时ABPM提供指导。
在2008年,ABPM在日本国民健康保险得到支持,在临床实践中已被用作一种工具。
本指南是1998~1999老版指南的更新。
I ABPM程序的标准化1.对ABPM装置的正确评价ABPM 可用两种技术来进行。
一是听诊技术,即用一个麦克风放在动脉上以检出Korotkoff音(tKorotkoff microphone [KM] 方法),二是示波技术,即测量脉搏引起的袖带的振动(OS 方法)。
当与直接测量动脉压相比时,这些间接测量有一些局限,如(1)与实值相比,SBP值趋低,而DBP值趋高;(2)测量时戴袖带的上臂必须保持不动;(3)一天可能只有约100次测量;(4)与实值相比,工作状态的日间值趋低,而睡眠时的夜间值趋高。
ABPM的精确度通过将ABPM 装置的测量值与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用听诊测得的血压值对比来评价,两者差值应在5±8mmHg (均数± 标准差[SD])。
abpm诊断标准
![abpm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8c9f19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d4.png)
ABPM(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用于测量个体在正常活动和睡眠期间的血压的方法。
ABPM的结果可用于更准确地评估血压的变化,特别是在日常活动和夜间休息时。
ABPM的诊断标准通常基于测得的血压值,包括白天、夜间和24小时的平均值以及血压的变异性。
以下是一般性的ABPM 诊断标准:
正常:
白天平均血压:收缩压(SBP)< 130 mmHg,舒张压(DBP)< 80 mmHg。
夜间平均血压:SBP < 120 mmHg,DBP < 70 mmHg。
24小时平均血压:SBP < 130 mmHg,DBP < 80 mmHg。
正常对夜间血压下降(夜间血压下降百分比):
夜间血压下降:> 10%。
高血压(高血压性别、年龄和白天/夜间阈值):
白天平均血压:SBP ≥130 mmHg或DBP ≥80 mmHg。
夜间平均血压:SBP ≥120 mmHg或DBP ≥70 mmHg。
24小时平均血压:SBP ≥130 mmHg或DBP ≥80 mmHg。
昼夜血压变异性:
异常昼夜节律:24小时平均SBP 变异性> 125 mmHg,或DBP 变异性> 75 mmHg。
异常夜间血压降低:< 10%。
这些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医学指南、患者特征和研究进行微调。
在进行ABPM 分析时,医生通常还会考虑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以及任何可能影响血压测量的因素。
美国伟伦ABPM 6100动态血压
![美国伟伦ABPM 6100动态血压](https://img.taocdn.com/s3/m/1fc547b7f121dd36a32d82ef.png)
美国伟伦ABPM 6100动态血压
产品特点:
1) 测量精度达3mmHg,为同类产品最高精度标准;
2) 任意设置测量时间间隔和测量方案,同类产品中最多;
3) 独一无二的“一键式”操作方式,同类产品中操作最方便的产品;
4) 伟伦独有的袖带防滑专利设计,外衬可换洗;
5) 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保证病人数据安全可追溯;
6) 同类产品中软件分析功能最多,提供数据、图表最全面;
7) 原装进口,中、英文界面,满足中国客户需求。
技术参数:
测量方法:示波振荡法
测量精度:±3 mmHg
测量时间:小于30秒
测量范围:收缩压. . . . . . 60-280mmHg
舒张压. . . . . . 25-200mmHg
最大充气压. . . . . . 300mmHg
心率范围. . . . . . 40-200bpm
体积: 124 x 70 x 33 mm
测量间隔:可设置成5、10、15、20、30、60、90
120分钟等多种时间间隔
测量方案:医生可任意设置
重量: 270g(包括电池)
电池时间: 2节AA碱性电池,最长可达52小时
安全级别: IIa类,CF型
操作温度:+10℃~+50℃
存储温度:-20℃~+70℃
操作湿度: 20~ 95%
存储湿度: 15~ 90%不结露。
动态血压简介
![动态血压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5471c64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b.png)
脑血管疾病
• 血压节律改变及收缩压、24 h脉压、平均压升高 是引起脑中风独立危险因素
• Inoue等通过对1271例患者动态血压研究后认为 ,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是中风强预测因素,脉压 相对于前者来说,预测作用较弱
• 血压呈非杓型节律变化者,血管性痴呆发病率较 杓型变化组明显升高。负荷指数也是预测脑卒中 有效指标
1969年英国牛津大学Stot和Bevan采用有创技 术在人股动脉内插入导管,监测每次心搏血压, 发现血压变化具有丰富信息,开创了动态血压监 测新局面
20世纪70年代无创全自动动态血压检测仪诞生 ,1987年该产品进入市场并普遍应用于高血压诊 断与治疗
ABPM 的优点
• 无观察误差和读数选择偏差 • 有较多血压读数,可获得24h、白昼、夜间和
• 近年来,学者在ABPM基础上,提出新的监测 指标,为ABPM临床应用带来新开展
• 目前血压监测指标大致分为四类:血压平稳性 指标、血压负荷性指标、反映血压变化规律指 标及其他
血压平稳性指标
• 主要包括血压变异系数〔CV〕、降压平滑指数〔SI〕 、谷/峰比值〔T/P比值〕
• CV表示在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程度,有短时变异和长 时变异,等于每小时血压下降值标准差/24h平均降低 值,分别求出24h、白昼、夜间CV值,表示不同时间阶 段血压波动程度
• 睡眠时上臂位置变化或被躯干压迫可影响血压读 数的准确性
数据采纳
• 局部数据因可信度较差,分析时应该舍弃 • 一般采用下述舍弃标准:
收缩压>260或<70mmHg 舒张压>150或<40mmHg 脉压差>150或<20mmHg • 有效的血压读数次数应该到达监测次数的80%以上 ,每小时至少有1次血压读数,否则结果的可靠性与 重复性较差
动态高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
![动态高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1ed2af36bec0975f565e213.png)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有何价值?作者:彭峰,谢良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发布时间:2012-6-4 15:49:00 点击数:57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诊断技术。
由于ABPM 克服了诊所血压测量次数较少、观察误差和白大衣效应等局限性,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血压的实际水平与波动状况。
因此较其它血压监测方法具有很多优点:能够发现白大衣性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24 小时血压变异及晨峰现象等。
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疗效评定、预后及对靶器官损害的判断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和缺点ABPM 的优点:无观察误差和读数选择偏差;有较多血压读数,可获得24 小时、白昼、夜间和每小时的血压均值,24 小时血压均值有较好的重复性;无白大衣效应和安慰剂效应;可评估短时血压变异、昼夜血压改变和降压治疗后24 小时血压控制状况。
ABPM 的缺点:每次测得的血压读数可能欠准确,尤其在活动时;受睡眠质量的影响;每小时血压均值的重复性较差;费用较高。
2ABPM的诊断标准2010 年版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24 小时、白天与夜间血压的平均值反映不同时段血压的总体水平,是目前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其诊断标准包括:24 小时≥ 130/80mmHg,白天≥ 135/85 mmHg,夜间≥120/70 mmHg。
3ABPM在高血压诊断中的应用3.1甄别白大衣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是指日常血压正常,但由于对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的警觉反应致使血压升高的现象。
在轻型高血压约占20% ~35%,多见于女性、年轻人、体形瘦小以及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患者。
诊断时要注意与高血压患者的白大衣效应(White Coat Effect)区别开来。
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可能属于条件反射。
这些患者在规律性出现的应激情况,例如上班工作,并不引起血压升高。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ABPM)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ABPM)](https://img.taocdn.com/s3/m/058c166a9b89680203d825a7.png)
• A stronger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than clinic BP
• Can identify patterns: ‘non-dippers’, isolated clinic hypertension, masked hypertension, enhanced BP variability, episodes of hypotension
*Lower optimal values recommended in diabetes mellitus and high-risk patients
BMcG 05
Rate of morning rise in BP, HR Hypertensive (n=51) vs Normotensive (n=63)
Clinical Indications
• Suspected isolated clinic hypertension • Suspected nocturnal hypertension • Suspected masked hypertension • To establish ‘dipper’ status • Resistant hypertension • Hypertension of pregnancy
*
12
10
*
*
8
6
Hypertensive
Normotensive 4
2
0
SBP
DBP
HR
BMcG 05
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值参考标准
![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值参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04484eb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a.png)
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值参考标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动态血压状况的方法。
通过全天候监测血压值,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血压波动情况,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血压评估结果。
为了更好地利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数据,给出血压负荷值的参考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的评估,通常使用的参考标准是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水平以及血压波动情况。
白天和夜间在这里指的是活动和休息状态下的时间段。
为了能够准确评估个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血压水平,我们将参考标准分为白天和夜间的不同范围。
在正常情况下,白天的血压水平较高,适应体力活动和应激反应的需要。
根据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白天的动态收缩压(SBP)应在100-13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DBP)应在60-85毫米汞柱之间。
这一范围的设定考虑了白天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血压水平处于相对健康的范围内。
夜间的血压水平通常低于白天,以适应休息和恢复的需要。
根据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夜间的动态SBP应在80-110毫米汞柱之间,DBP应在50-75毫米汞柱之间。
这一范围的设定可以更好地反映夜间血压水平的正常范围,并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除了血压水平外,血压波动情况也是评估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压波动指的是血压值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范围。
据我个人观点和理解,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白天和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波动范围分别不超过白天和夜间平均血压的10%。
这一设定可以更好地反映个体血压波动的正常程度,并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总结回顾性的内容是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主题。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值的参考标准。
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水平以及血压波动情况是评估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的关键指标。
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是,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白天的SBP应在100-130毫米汞柱之间,DBP应在60-85毫米汞柱之间;夜间的SBP应在80-110毫米汞柱之间,DBP应在50-75毫米汞柱之间。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51325a32e2bd960590c677f8.png)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目录表对修订版指南的介绍I ABPM程序的标准化1.对ABPM装置的正确评价2.测量方法3.错误的检出II ABPM数据分析和评价1.ABPM测量的意义2.ABPM的参考值III 经ABPM测量检出的高血压亚型1.白大衣高血压2.掩盖性高血压3.清晨高血压4.血压的昼夜变异性IV 短期血压变异性V 特殊情况的ABPM1.继发性高血压2.低血压3.老年高血压4.儿童高血压5.妊娠高血压VI ABPM的治疗应用1.概述2.临床研究中的ABPM3.评价降压药的方法4.不同降压药对昼夜血压变异性的影响5.降压药对各种高血压表型ABPM所见的影响6.在接受非药物降压治疗的患者的ABPMVII 国民健康保险覆盖和ABPM的成本-效益参与文献本指南的目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作为日本循环学会(JCS)1998~1999年度报告首次发表,该报告根据临床经验,描述了临床研究和临床所见的结果,并对临床已开始广泛应用的24小时ABPM提供指导。
在2008年,ABPM在日本国民健康保险得到支持,在临床实践中已被用作一种工具。
本指南是1998~1999老版指南的更新。
I ABPM程序的标准化1.对ABPM装置的正确评价ABPM 可用两种技术来进行。
一是听诊技术,即用一个麦克风放在动脉上以检出Korotkoff音(tKorotkoff microphone [KM] 方法),二是示波技术,即测量脉搏引起的袖带的振动(OS 方法)。
当与直接测量动脉压相比时,这些间接测量有一些局限,如(1)与实值相比,SBP值趋低,而DBP值趋高;(2)测量时戴袖带的上臂必须保持不动;(3)一天可能只有约100次测量;(4)与实值相比,工作状态的日间值趋低,而睡眠时的夜间值趋高。
ABPM的精确度通过将ABPM 装置的测量值与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用听诊测得的血压值对比来评价,两者差值应在5±8mmHg (均数± 标准差[SD])。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6175cb0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8.png)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丹红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丹参和红花。它具有活血化瘀、舒 经活络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和研究 不断深入,其在心血管、脑血管和肾脏疾病等方面的治疗作用逐渐得到认可。本 次演示将探讨丹红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 参考。
内容摘要
在心血管系统疾病中,丹红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疾 病的治疗。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丹 红注射液能够显著缓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症状,改善其心功能和预后,且不良反 应较少,因此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Hale Waihona Puke 内容摘要在脑血管系统疾病方面,丹红注射液对脑梗、脑出血等具有较好的疗效。其 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减轻脑水肿等。丹红注射液 能够显著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因此被广 泛应用于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
实践建议
实践建议
针对ABPM的临床应用,提出以下实践建议和方法:
1、如何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1、如何选择合适的监测设备?
在选择ABPM设备时,应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和精度,同时设备的便携性和舒适 性。一般来说,经过医疗机构认证的正规品牌较为可靠,如无特殊需要,不建议 使用家庭用ABPM设备。
2、如何设置监测参数?
结论
结论
综上所述,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为高血压的诊断、 治疗和预防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遵守操作规范、 选择合适的设备、设置合理的参数以及正确解读监测结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血 压管理方案。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动态血压监测的临 床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为高血压防治工作带来更多福音。
abpm、hbpm高血压诊断标准
![abpm、hbpm高血压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8dc06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40.png)
abpm、hbpm高血压诊断标准1. 前言在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领域,高血压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疾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在这个背景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和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HBPM)作为两种新型的血压监测方法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ABPM和HBPM的定义、诊断标准等方面展开讨论,对这一话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2. ABPM和HBPM是什么?ABPM指的是动态血压监测,通过24小时连续测量血压的方法。
它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个体的血压变化情况,避免了短暂的情绪和环境变化对血压测量结果的影响。
HBPM是指患者在家中自行进行的血压监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血压情况。
3. ABPM和HBPM的优势ABPM和HBPM相比于传统的血压测量方法有着很多优势。
它们可以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血压数据,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血压状态。
ABPM和HBPM可以帮助医生诊断一些隐匿性高血压疾病,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它们还可以提高患者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促使患者主动采取措施改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4. ABPM和HBPM的高血压诊断标准ABPM和HBPM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一直备受关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高血压诊断和治疗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别为:白昼平均血压≥135/85mmHg,夜间平均血压≥120/70mmHg。
而HBPM的高血压诊断标准为:家庭平均血压≥135/85mmHg。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血压状态,及时干预和治疗。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ABPM和HBPM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我认为它们确实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压情况,有利于更早地发现和干预高血压疾病。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其局限性,比如设备成本高、操作复杂、需要有一定的医疗指导等问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以克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2.ABPM 的缺点:每次测得的血 压读数可能欠准确,尤其在活动时;睡 眠质量影响夜间血压读数;每小时血压 均值的重复性较差;需要更多与预后关 系的证据,需要降压治疗循证证据;费 用较高,很难长期频繁使用。
• 1.3.仪器选择 ABPM 采用无创性携 带式动态血压计。动态血压计内的电动 泵使上臂袖带自动充气,根据压力示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或柯氏音听诊法测压原理拾取信号并 记录贮存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值。监 测结束后,贮存的数据可通过计算机或 专用分析仪打印出每次测量的血压读数 和一些初步的统计分析结果。
动态血压简介
大垸医院内一科
主任医师 连秀峰
• 1. ABPM概述 • 1.1.ABPM 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 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 种检测技术。由于ABPM 克服了 诊室血压24h内测量次数较少、观 察误差和白大衣效应等局限性,因此 能较客观地反映24h血压的实际水 平与波动状况。
• 1.2.优点和缺点 • 1.2.1.ABPM 的优点:无观察误差和 读数选择偏差;有较多血压读数,可获 得24h、白昼、夜间和每小时的血压 均值,24h血压均值有较好重复性; 无白大衣效应;无安慰剂效应;可评估 长时血压变异;可评估昼夜血压节律; 可评估降压治疗后24h血压控制状况。
• 1.5.注意事项:自动测量血压时,佩 戴袖带的上臂要尽量保持静止状态。 袖带位置移动或松脱可导致较大的数 据误差或测不出。如果发生袖带位置 明显移动或松脱,则应及时纠正。睡 眠时上臂位置变化或被躯干压迫可影 响血压读数的准确性。
• 部分数据因可信度较差,分析时应该 舍弃。一般采用下述舍弃标准:收缩 压>260或<70mm Hg;舒 张压>150或<40mm Hg; 脉压>150或<20mm Hg。 有效的血压读数次数应该达到监测次 数的80%以上,每小时至少有1次 血压读数,否则结果的可靠性与重复 性较差。
• 2.1 血压平稳性指标 • 主要包括血压变异系数(CV)、降压 平滑指数、谷/峰比值。CV表示在一定 时间内血压波动程度,有短时变异和长 时变异,等于每小时血压下降值标准差 /24h平均降低值,分别求出24h、白昼、 夜间CV值,表示不同时间阶段血压波动 程度。SI为CV的倒数(1/ CV),反映降 压平稳性。SI愈高,降压愈平稳。
• 曲线下面积即计算24个时间区间收 缩压或舒张压曲线下面积之和。各 个区间面积采用梯形面积法近似求 出。血压负荷性指标主要反映血管 压力负荷程度,目前主要用于高血 压诊断及终点事件预测。
• 2.3 反映血压变化规律指标 • 包括血压-时间趋势图、昼夜血压波 动曲线、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及夜昼指 数。血压-时间趋势图,即以小时为单位 将1天划分为24个时间区间,连接各时 间区间平均收缩压或舒张压曲线图。昼 夜血压波动曲线是指连续24h测试每个 血压测量值所形成的曲线。一般血压应 成明显昼夜波动性,正常曲线成长柄勺 状。夜昼指数是指夜间平均血压/白昼平 均血压,正常应小于0.9。
• ABPM 期间,保持以往平常生 活或工作状态,避免佩戴袖带肢 体大幅度的活动,如握拳、提重 物、驾驶汽车、骑自行车、手工 劳作等,以防袖带位置移动或松 动而影响测压的结果。
袖带佩戴方法同OBPM。测压间隔时 间可选择15、20或30min。 一般而言,为了提供诊断性资料,夜 间测压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为30或 60min。为了考核降压疗效或观 察血压昼夜节律状况,应进行整个2 4h血压监测,白昼与夜间的测压间 隔时间尽量保持一致,记录开始睡眠 和清醒的时间。
• T/ P比值为降压谷效应值与峰效应值之 间的比值。谷效应值指药物在剂量末、 下次剂量前血压降低值;峰效应值指药物 最大效应时血压降低值。在良好血压控 制下,短时与长时血压变异性降低,(T/ P)达50%~67%以上。血压平稳性指标 主要用于了解降压药物对于血压控制的 平稳程度。
• 2.2 血压负荷性指标 • 主要包括血压负荷值、曲线下面积。 血压负荷值是指血压超过某个阈值水平 次数的比例。目前对于血压阈值水平仍 未有统一标准,但一般学者将白昼阈值 定为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 >90mmHg;夜间阈值定为收缩压 >120mmHg,舒张压>80mmHg。
•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可 弥补CBP的不足。既往ABPM主要用 于鉴别白大衣、隐性及夜间高血压,近 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提出的谷/峰比 (T/P比)、平滑指数(SI)、夜昼指数(DI)、 压力负荷(BPL)等指标,提供更多有价 值信息,在疾病诊断、药物疗效评价、 疾病预测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 ABPM开始应用时监测指标主要局限于 24h血压平均值、白昼血压平均值、夜间 血压平均值、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等, 用于甄别白大衣效应、夜间高血压、反白 大衣效应。近年来,学者在ABPM基础 上,提出新的监测指标,为ABPM临床 应用带来新发展。目前血压监测指标大致 分为四类:血压平稳性指标、血压负荷性 指标、反映血压变化规律指标及其他。
• 2. ABPM技术进展 • ABPM是1961年由Sokolow 首先提出,认为应尽可能多测量诊 所外血压,以更好了解血压情况。 1962年无创半自动血压检测仪问世, 但限于对血压认识水平及仪器不能 自动监测夜间血压,此项技术未得 到推广。
• 1969年英国牛津大学Stot和Bevan采用有创 技术在人股动脉内插入导管,监测每次心搏血 压,发现血压变化具有丰富信息,开创了动态 血压监测新局面。20世纪70年代无创全自动 动态血压检测仪诞生,1987年该产品进入市 场并普遍应用于高血压诊断与治疗。
• 推荐使用经BHS(1993)、AA MI(1993)和(或)ESH(2 002)验证合格的动态血压计。动态 血压计至少每年1次与台式水银血压计 进行读数校正,采用Y或T型管连通袖 带,二者的血压平均读数差异应该<5 mm Hg。
• 1.4.测量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医护 及技术人员负责管理、使用和维护 动态血压计。佩戴袖带前,向受测 者说明测压的注意事项。强调自动 测量血压时,佩戴袖带的上臂要尽 量保持静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