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管理制度
动态血压监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动态血压监测工作,落实血压监测管理责任,加强对动态血压监测过程的监督和管理,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的相关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等。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动态血压监测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流程,规范操作规范。
第二章动态血压监测的原理及适应症第四条动态血压监测是通过记录24小时内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以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水平,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患有高血压、低血压等血压异常以及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第五条动态血压监测适用于以下情况:1. 无法确定患者血压是否稳定的情况;2. 药物治疗中血压控制不满意的患者;3. 高危人群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4. 对白天、夜间血压进行全面监测。
第三章动态血压监测的设备及操作流程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动态血压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第七条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前,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做好相关解释和告知工作,确保患者理解并积极配合。
第八条在患者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定期检查监测仪器的状态,确保监测过程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及报告第九条医务人员应当对动态血压监测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制作监测报告,对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评估和诊断。
第十条监测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 患者的基本信息;2. 监测时间和监测结果;3. 血压变化曲线图;4. 患者的评估和建议。
第五章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解读及处理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当根据监测报告的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生活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管理。
第十二条对于监测结果异常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复查确认,确保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应当做好患者随访工作,定期复查患者的血压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进一步指导和治疗。
第六章监督检查及处罚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动态血压监测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操作规范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动态血压诊断标准
动态血压诊断标准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全天候监测血压的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评估一个人的血压情况。
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高血压、低血压等疾病,并且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在临床实践中,动态血压监测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因此对动态血压的诊断标准有着严格的要求。
首先,动态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包括了正常血压、高血压和低血压三种情况。
正常血压的定义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在90-140mmHg,舒张压在60-90mmHg。
而高血压则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则是指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
这些标准是根据大量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得出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其次,动态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还包括了24小时平均血压、昼夜血压节律、血压变异性等指标。
24小时平均血压是指在24小时内测量的所有血压值的平均数,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血压水平。
昼夜血压节律是指在白天和晚上血压的变化规律,正常情况下,白天血压相对较高,晚上血压相对较低,这种节律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非常重要。
血压变异性是指血压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程度,血压波动越大,说明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越差。
最后,动态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因素。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人群对血压的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评估。
同时,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综上所述,动态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体系,需要考虑到静态血压、24小时平均血压、昼夜血压节律、血压变异性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个体差异、年龄、性别、疾病状态等因素。
只有全面、准确地评估了这些指标,才能更好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保障患者的健康。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水平越高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白蛋白的排泄率越高,
3. 高血压严重程度的判断
(1)当血压白天>=140/90mmHg. 夜间血压>=125/75mmHg 24h所测血压>=135/85mmHg占所测血压次数的百分率
>=50诊断为高血压患者
(2)1.2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呈日间上升 夜间下降趋势,为双峰双谷曲线.可见正常生理性波动.
见于健康者
(2)偶测值正常.动态值升高.偶测值明显低于动态值,表
现为日常生活中的应急状况有较强的升压反应
(3)偶测值升高.动态值正常,偶测值明显高于动态值. 称
为白大衣性高血压或诊断高血压
(4)
偶测值升高.动态值也升高.偶测值略高于或接近动态值;
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属于此种类型
2.确定高血压类型
(1)正常昼夜节律型:大多数轻.
1. 测试方法.分析指标及诊断标准
测试时间(8-9am) 至次日(8-9am): 昼间(6am-10pm)测量时间间隔为20min; 夜间(10am-6am)测量时间间隔为30min 监测期间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
分析指标
(1)24h平均收缩压(24h-sBP)与舒张压时(24h-
dBP)
(2)白
天平均收缩压(D-sBP)与舒张压(D-dBP)
(3)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与舒张压(N-dBP)
(4)收缩压负荷(24h-sBPL)与舒张压负荷(24h-
dBPL即监测过程中血压>140/90mmHg的
次数百分比
(5)
白天收缩压负荷(D-sBPL)与舒张压负(D-dBPL)
(6)夜间收缩压负荷(N-sBPL)与舒张压负荷(N-
常伴有心,脑,肾和视网膜等靶器官功能性 或器质性改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良 好的血压控制能减少靶器官的损害.血压 的测量准确与否,对于高血压的诊断,降压 疗效的评价,是否合并靶器官损害的预测 都至关重要.
动态血压操作规程
动态血压操作规程
《动态血压操作规程》
动态血压监测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测手段,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为了保证动态血压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必要建立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
一、设备选择
动态血压监测设备一般包括血压计、数据记录器和软件。
在选择设备时,应该优先选择具有正规资质、临床应用广泛、稳定可靠的品牌和型号。
二、患者选择
动态血压监测适用于高血压、低血压、心血管疾病、妊娠高血压等患者。
在为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之前,应该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患者病情和诊断要求进行选择。
三、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对动态血压监测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 测量位置:患者应该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测量,身体放松,姿势舒适。
3. 测量时机:一般情况下,动态血压监测的时间段为24小时,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调整时间段。
4. 数据记录:测量过程中,需要及时记录患者的活动、就餐、睡眠等生活习惯及身体症状情况。
5. 结果分析:测量结束后,应该将记录的数据导入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并生成监测报告。
四、注意事项
1. 患者应该遵医嘱保持正常的活动和生活习惯,不得随意停止检测或改变生活方式。
2. 动态血压监测过程中,应该避免剧烈运动、饮酒以及进食辛辣食物等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3. 经过动态血压监测后,应该对监测报告进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总之,动态血压操作规程的建立对于提高血压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严格遵循规程,才能够更好地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有力支持。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
优化药物治疗:根据动态 血压检测结果,可以调整 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提 高药物疗效。
评估治疗效果:通过动态 血压检测,可以评估治疗 效果,为调整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检测前准备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 激动,保持心情平静
检测前24小时内避免 使用影响血压的药物,
如利血平、可乐定等
≥90mmHg
<60mmHg
04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解读:全
05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对治疗方案
的指导意义:调整药物剂量,
天血压波动情况,夜间血压 变化,晨峰血压等
优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检测前24小时内避免 进行热水浴、桑拿等
高温活动
检测前24小时内避免 饮酒、喝咖啡、浓茶
等刺激性饮料
检测前24小时内避免 进行剧烈运动,如跑
步、游泳等
检测中注意事项
01
保持正常生 活状态,避 免剧烈运动
02
避免饮酒、 喝咖啡、浓 茶等刺激性 饮料
03
保持情绪稳 定,避免紧 张、焦虑等 情绪波动
04
演讲人
目录
01. 动态血压检测原理 02. 动态血压检测意义 03. 动态血压检测注意事项
连续24小时监测血压变化 原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血压波动
特点:无创、连续、准确
应用:高血压诊断、治疗效果评估、预后 评估等
检测方法
佩戴动态 血压监测 仪
05
检测过程中, 避免使用电 子设备,以 免干扰检测 结果
检测过程中, 如有不适, 及时与医生 沟通,调整 检测方案
检测后结果分析
01
正常血压范围:收缩压90-
140mmHg,舒张压60-
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还你真相
血压在24小时内随时波动,而患者到医院来检查时,只能反映当时的血压,无法反映一天的平均水平。
另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医院测量的血压要高于在家中的测量值,原因很简单,看病时的紧张,排队的烦躁等均可导致血压上升。
所以要排除假象,最好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通常情况下,在家测量的血压要比在医院测量的低一些,到底低多少,却是因人而异。
我接诊过一位患者,每次在医院测得的血压都是160/80mmhg以上,但是她自己反映,在家测得的血压值一直是130/60mmhg左右。
于是我给她做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证实确实如此,差距如此之大令人吃惊。
当然这只是极少数,大部分患者一般在家中测得的血压只是比医院测量的血压低5~10mmhg。
重视动态血压监测 强调24小时长程降压
• 修正首选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
高血压的预后意义
• 达到血压目标值的新治疗步骤
评估;
• 详细论述了特殊情况下的治疗策略
• 重新强调了整合血压、心血管危险因素、
• 修正老年患者高血压治疗推荐
无症状性器官损害和临床并发症对评估总
• 80岁以上老年患者高血压治疗策略
体心血管风险的意义
• 特别关注难治性高血压和新治疗方法
受检者佩带动态血压记录器,回到日常生活环境中去自由行动,仪器会自动按设置的 时间间隔进行血压测量,提供24h(或者更长时间)多达数十次到上百次的血压测量数据, 为了解患者全天的血压波动水平和趋势,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间隔时间:15-30分钟记录一次
血压 波动
Pickering TG,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4:2368-74
动
10
一、正常节律:
三、夜间血压增高的表现:
杓型血压
血压下降 < 10%
(1)非杓型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 >20%
超杓型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 不足5%, 甚至上升
(2)反杓型血压
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白天平均血压Hermida RC,et al.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2013. 30(3):355-410. 夜间平均血压)/白天平均血压x100% 11
血压( mmHg
)
入睡 睡眠时间 起床
晨峰血压
夜间高血压
正常血压
时间
12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6, 24 (suppl 2):S11–S16
流行病学:
治疗:
• 欧洲高血压和血压控制的流行病学数据
24小时动态血压操作规范
24小时动态血压操作规范
1.按申请单核对姓名,临床诊断及要求。
2.受检者稍休息,检查前先血压测定。
3.绑置袖带,不宜过紧。
4.嘱患者血压测试肢体放松,手动测压按钮测定血压2-3次,以校正汞式血压计的差异。
5.向受检者说明注意事项,同时讲明记录器的贵重性让受检者自行依次记下记录期内的饮食起居,工作学习和体育锻炼等情况。
一切活动不受限制,并向患者着重强调测血压过程中,患者应处以休息状态及测试侧肢体放松,以减少测量误差的发生。
6.检查结束后,将记录器置于计算机分析系统,进行血压动态分析,并评价患者血压状况。
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值参考标准
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值参考标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动态血压状况的方法。
通过全天候监测血压值,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个体的血压波动情况,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血压评估结果。
为了更好地利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数据,给出血压负荷值的参考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的评估,通常使用的参考标准是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水平以及血压波动情况。
白天和夜间在这里指的是活动和休息状态下的时间段。
为了能够准确评估个体在不同状态下的血压水平,我们将参考标准分为白天和夜间的不同范围。
在正常情况下,白天的血压水平较高,适应体力活动和应激反应的需要。
根据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白天的动态收缩压(SBP)应在100-13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DBP)应在60-85毫米汞柱之间。
这一范围的设定考虑了白天活动的需要,同时也保证了血压水平处于相对健康的范围内。
夜间的血压水平通常低于白天,以适应休息和恢复的需要。
根据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夜间的动态SBP应在80-110毫米汞柱之间,DBP应在50-75毫米汞柱之间。
这一范围的设定可以更好地反映夜间血压水平的正常范围,并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除了血压水平外,血压波动情况也是评估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
血压波动指的是血压值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范围。
据我个人观点和理解,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白天和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波动范围分别不超过白天和夜间平均血压的10%。
这一设定可以更好地反映个体血压波动的正常程度,并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总结回顾性的内容是为了让读者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主题。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24小时动态血压负荷值的参考标准。
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水平以及血压波动情况是评估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的关键指标。
我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是,一个良好的参考标准应该是:白天的SBP应在100-130毫米汞柱之间,DBP应在60-85毫米汞柱之间;夜间的SBP应在80-110毫米汞柱之间,DBP应在50-75毫米汞柱之间。
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还你真相
编辑/邱婷婷****************血压在24小时内随时波动,而患者到医院来检查时,只能反映当时的血压,无法反映一天的平均水平。
另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医院测量的血压要高于在家中的测量值,原因很简单,看病时的紧张,排队的烦躁等均可导致血压上升。
所以要排除假象,最好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通常情况下,在家测量的血压要比在医院测量的低一些,到底低多少,却是因人而异。
我接诊过一位患者,每次在医院测得的血压都是160/80mmHg 以上,但是她自己反映,在家测得的血压值一直是130/60mmHg 左右。
于是我给她做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证实确实如此,差距如此之大令人吃惊。
当然这只是极少数,大部分患者一般在家中测得的血压只是比医院测量的血压低5~10mmHg。
我国动态血压的参考标准是: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天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同时夜间血压均值比白天血压值低10%~15%。
可以看到,动态血压诊断标准要比在医院测量血压的诊断标准低一些。
动态血压监测,24小时还你真相□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林梓卿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非常简单,就是将一个袖带捆在手臂上,连接一个约收音机大小的机子在腰带上,打开机子,它就会自动测量血压了,一般是每半小时1次(夜间入睡后就是1小时1次)。
那么,我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使用动态血压监测呢?下面这些患者比较适合:一是偶尔发现血压升高,升高程度不高,但暂时没有确定为高血压的患者。
例如有些年轻人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约140/90mmHg,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等器官损伤的表现,这时可以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看看到底血压高不高,从而明确诊断。
这是用于初发高血压的诊断问题。
二是每次到医院量的血压都是升高的,但是在家自测又是正常的,也没有明显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伤表现的患者。
24小时动态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24小时动态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重要卫生指标(NHMS)及其相关指南,24小时动态血压(ABPM)常被用于确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目的是更准确、更准确地识别高血压患者。
为了确保诊断质量,ABPM必须满足三个标准:
一是使用正确的器械和器材。
国家重要卫生指标(NHMS)及其相关指南提出,ABPM应使用经过仪器质量合格证(CQC)备案的血压仪,仪器及器材使用中应遵守专业医疗运用规范。
二是应当本着谨慎的原则,无呼吸等条件变化,对患者进行监测。
为了获得最准确的数据,ABPM检测应当在安静状态下完成,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异常、运动或其他不适,应考虑暂停检测。
三是覆盖全天24小时,精确记录血压变化。
ABPM应当覆盖全天24小时,时间间隔应满足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多遍,以此来更准确、更精确地检测血压变化;同时应当平稳地记录日常生活中的条件变化,血压记录应当包括血压上升、下降、突变及血压的最低值及最高值等数据,以便更好地观察病情。
因此,ABPM可作为一种高血压诊断的有效手段,可以更好地指导中风机构的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更准确地识别和治疗患者。
以上就是对24小时动态血压的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简要介绍,主要包括使用正确的设备和器材、本着谨慎的原则无变化前提下进行监测以及覆盖全天24小时,精确地实时记录血压变化。
这些标准能够增强对高血压患者的准确诊断,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整体健康状况的提高,减少中风的发病率。
重视动态血压监测强调24小时长程降压教学文稿
保护靶器官
持续的高血压会对心、脑 、肾等靶器官造成损害, 24小时长程降压能够保护 靶器官,延缓疾病的进展
。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4小时长程降压能够改善 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高 血压带来的不适症状,提
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02
动态血压监测的基本概念
动态血压监测的定义
01
动态血压监测是指通过便携式血 压监测仪器,在一定时间段内多 次测量个体血压,并记录相关数 据的过程。
02
它与传统的诊室血压测量不同, 能够更全面地反映个体在日常生 活状态下的血压情况。
动态血压监测的原理
动态血压监测仪器通常采用示波法或 震荡法测量血压,通过袖带加压来阻 断血管,然后逐渐减压,以检测血管 的搏动和压力。
仪器将收集到的血压数据记录在存储 器中,并自动分析数据以生成血压报 告。
动态血压监测的优势
重视动态血压监测强调24小时 长程降压教学文稿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15
CONTENTS
• 引言 • 动态血压监测的基本概念 • 24小时长程降压教学的重要性 • 动态血压监测与24小时长程降
压的实践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动态血压监测的重要性
诊断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
01
动态血压监测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压情况,有助于
案。
及时调整药物
通过动态血压监测,及时发现血压 波动情况,调整降压药物的种类和 剂量。
提高治疗依从性
通过24小时长程降压治疗,患者可 以更好地控制血压,提高治疗依从 性。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管 理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 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血压 情况,为制定个性化治疗 方案提供依据。
动态血压监测问题解答
动态血压监测问题解答动态血压监测问题解答我们平时测量血压时,病人必须坐在椅子上,或是躺在床上,而且测得的血压只是心脏收缩一次的血压,不能反映病人在一天24小时生活中的真实血压。
因此,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做动态血压监测。
什么是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一般进行24小时,所以又被称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但这不是意味着要连续监测24小时的血压。
因为一天24小时中,心脏大约要收缩10万次以上,每次收缩都产生一次血压,我们还没有办法把这些血压值都记录下来。
动态血压监测是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共48次,这样可以大致了解一天之中的血压变动情况。
根据大量高血压病人和血压正常人的测量结果,我们有了一天24小时的血压曲线。
大多数血压正常者的血压在早晨起床后逐渐升高,2~3小时后达到最高,是第一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到傍晚18时左右是第二高峰,较第一高峰低一些;以后再逐渐降低,在半夜(24~2时)最低,是“谷”。
也就是说,表现为2峰1谷,形状像“杓”。
有少数人第二高峰高于早晨第一高峰。
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曲线与血压正常者相仿,但水平较高。
动态血压监测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动态血压监测所用的仪器,其测量原理与电子血压计相仿。
不同的是,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时,需要我们按血压计的按钮;测得的血压值会显示在血压计的液晶屏幕上。
动态血压监测时,医务人员把仪器和充气袖带给你安装好以后,它会自动充气和测压,并把血压和脉率储存在仪器里。
测量完毕,医务人员把储存血压数据的仪器放在专门设备上,就能把数据打印出来。
为什么要监测动态血压我曾遇到一位病人,说自己在半夜里血压很高。
我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说夜里睡觉不好,起床自己测量血压得知的。
半夜睡觉时血压应该是最低的,像他那样睡觉不好,起床测量血压,不能反映半夜睡觉时的血压。
有的人在医务人员给他测量血压时比较紧张,血压较高;平时不紧张时血压不高。
上述情况就必须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另外,在观察降压药的降压效果以及降压持续时间时,也必须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血压监测报告
24小时血压监测报告引言血压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反映了心血管系统的状态以及身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一个人的血压变化规律,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
本文将分步骤介绍24小时血压监测报告的内容和解读方法。
第一步:采集血压数据在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之前,医生会将一台血压监测仪器安装在患者身上。
这个仪器通常由一个袖带和一个小型记录仪组成。
袖带会定期自动充气,并记录下每次血压测量的结果。
患者需要保持正常的日常活动,避免大力运动或剧烈活动。
第二步:血压数据记录在24小时血压监测期间,仪器会自动记录多次血压测量结果。
通常每隔15-30分钟测量一次,包括白天和晚上各个时间段。
每次测量完成后,仪器会将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器中。
除了血压值,还会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和日期。
第三步:分析和解读血压数据完成24小时血压监测后,医生会将仪器从患者身上取下,并将数据导出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
血压数据通常以数值和图表的形式呈现。
1. 平均血压分析中的第一个重要指标是平均血压。
通过计算所有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可以得到患者在24小时内的平均血压水平。
平均血压是评估血压控制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2. 白天和晚上血压在分析血压数据时,通常会将其按照白天和晚上进行区分。
这是因为人体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血压水平会有所不同。
白天的血压水平通常会受到压力、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晚上的血压水平则会受到休息和睡眠状态的影响。
3. 血压变异度血压变异度是指血压在24小时内的波动程度。
通过计算标准差或变异系数等指标,可以评估血压的稳定性。
较大的血压变异度可能意味着患者存在血压波动较大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关注。
4. 血压的日间节律除了白天和晚上的血压水平之外,还需要分析血压的日间节律。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压呈现出一定的节律性变化,通常在早晨醒来后会出现一个血压峰值。
如果患者的血压日间节律异常,可能意味着存在潜在的心血管问题。
第四步:诊断和建议根据对血压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诊断和建议。
用24小时动态血压仪准确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
用24小时动态血压仪准确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无论是在诊所,药店或者家里,人们一般是用水银血压计,普通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
每天两道三次。
这样日积月累,可以对自己的血压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但是像上面这种单次测量血压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尤其是每天忙于工作的人,就是自己真正了解的只是每天测量血压的那个时间段的血压状况。
而人的血压在一天当中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
使用血压计单次测量的方法并不能真正帮助患者了解本人全天的血压动态。
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背一个可穿戴动态血压监测仪在身上,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然后将数据统计整理,并描绘出全天24小时血压曲线。
对已经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病人,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同样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大约半数自认为血压控制良好的高血压病人,经24小时爱奥乐血压计监测,发现其血压并不稳定。
表现为早上升高或下午升高或早上、下午都升高或夜间升高等,说明其血压控制实际上并不理想。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血压病人,虽然坚持服药并自感血压控制得不错,但仍发生了心脑肾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监测24小时动态血压,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血压波动的规律和特点,针对不同情况合理使用短、中、长效降压药物,使血压在24小时内控制稳定,有效预防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
因此与临床随测血压相比,动态血压监测更具优越性,已逐渐成为评价抗高血压治疗效果的重要方法。
动态血压监测与门诊上或者家庭的偶测血压相比有如下优点:(1)去除了偶测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绪、运动、进食、吸烟、饮酒等因素影响血压,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
(2)动态血压可指导药物治疗。
在许多情况下可用来测定药物治疗效果,帮助选择药物,调整剂量与给药时间。
(3)判断高血压病人有无靶器官(易受高血压损害的器官)损害。
有心肌肥厚、眼底动态血管病变或肾功能改变的高血压病人,其日夜之间的差值较小。
(4)预测一天内心脑血管疾病突然发作的时间。
如在凌晨血压突然升高时,最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动态血压监测仪技术参数及要求
动态血压监测仪技术参数及要求一、记录仪1.记录时间:24 小时、48 小时2.存储方式:FLASH存储器3.电源功率:≤3VA4.测量方法:振荡法(示波法)5.示值范围:0mmHg –300mmHg6.零位误差:≤1mmHg,示值误差:≤3mmHg7.血压测量范围:收缩压:40mmHg ~ 270mmHg,舒张压:10mmHg ~ 210mmHg8.脉率测量范围:30 ~ 250bpm9.测量间隔:5min-4h间隔可选,昼夜分段设置。
10.★内置双处理器,双传感器,双电磁阀,确保患者不会受到过高压力或过长时间的压力,符合欧洲标准EN 60601-2-30对于血压设备的专用安全要求;11.★具有自动监测电池电力不足并自动停止工作的功能12.记录仪设计结构紧凑,具备抗冲击和震动能力;13.预置病人信息于记录仪中,杜绝混淆;14.通讯方式:USB通讯接口15.工作环境:温度5℃~45℃,相对湿度10%~80%(无冷凝),大气压强80kPa~106kPa二、分析软件★1.通过记录下来的全信息血压脉动波形,可以客观鉴别血压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
对于某些干扰引起误判,可以通过人工干预下的二次分析,重新再现真实血压结果。
对于严重干扰引起的误判,可以选择删除,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2.丰富的趋势图、圆饼图、波形图、差分表、标准差、分类直方图和散点图等图表分析工具,为用户提供多种途径和角度分析病例数据;3.提供夜间血压下降率、极限差比值、血压负荷、血压变异系数等分析指标;★4.判定阈值可调,满足特殊病人类型或临床研究需要;5.标准Excel数据表导出功能,便于临床科研统计;6.报告内容丰富详细,可自由设置打印内容,支持生成PDF报告;7.具有结论模板功能,实现快速辅助结论输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负荷值
24小时血压负荷与左室重量指数呈正相关,与左 室充盈率呈负相关,收缩压及舒张压负荷大于40% 是预测左室功能不全的指证。 血压负荷为诊断高血压病及预测其靶器官受累程 度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对指导临床高血压的治疗 具有重要意义。 24h血压趋势图和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等也作为判 断血压水平和节律的指标。
夜间<125/75mmHg。 夜间血压均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负荷值
血压负荷指收缩压或舒张压的读数大于正常值的 次数占总测量次数的百分比。血压负荷较动态血 压的平均值与心血管死亡率密切相关,更能精确 地预测心血管事件。
有报道收缩压或舒张压负荷程度大于30%时,可有 显著的心室舒张功能降低。
高血压分型
杓型
10% ~相比,下降在
10-20%之间 。其基本的24小时血压变化情况如同 下表。这是最为常见的血压变化情况,正常人和 血压控制达标的患者的血压应该符合此种类型。 此类患者朋友宜清晨服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分型
非杓型
< 10%
血压高,呈夜间血压不降反升的一种病理状态。 此类患者的风险程度增高,如嗜铬细胞瘤患者。 此类患者宜清晨给药,下午补服短效药物。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分型
超杓型
> 20%
指的是夜间血压较白昼血压下降超过20% 的患者。 此类患者血压波动幅度较大,以老年人居多,宜 清晨给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1 2 3 4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应用指征
发作性高血压如阵发性、夜间高血压 低血压如体味性、药物性低血压等 原因不明的晕厥者 血压波动伴特定症状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夜间心绞痛和肺气肿者 5 临床对照检测
1 2 3 4
SPACELABS动态血压监测仪
这类患者的血压波动和正常人相比,其夜间血压 的下降幅度较低,不足10%。这也提示患者的夜间
血压水平没有达标或者相对偏高,所以在治疗上 更应该注重夜间血压的控制。如肾性高血压患者 的血压昼夜节律明显减弱。此类患者朋友宜睡前 给药。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高血压分型
反杓型
此类患者正好与正常人相反,其夜间血压比白昼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AMI和心脏性猝死更多发生于6:00-12:00,即起床 后数小时,发病时间相对集中的原因:
1、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率最高值发生在6:00-9:00;
2、急性冠脉闭塞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 继发血栓形成的后果;血压清晨升高,同时血儿 茶酚胺、皮质醇浓度增高、循环中组织型血浆素 原激活物活性降低,使冠脉收缩、斑块破裂,冠 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使心肌供血急剧减少。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变异性
表示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
收缩压波动>舒张压波动 24小时血压波动>日间血压波动>夜间血压波动 以全天收缩压变异超过20mmHg,舒张压超过15mmHg 作为判断依据 夜间血压下降率=(白天血均值-夜间血压均值)/ 白天血压均值×100%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有较大可能发生脑卒中损害。 由于脑血管长时间处于高负荷压力下,血管舒缩 作用减弱,势必造成器官受损,脑血管意外事件 发生增多。
血压昼夜节律的存在也取决于组织器官灌注良好, 有学者认为器官缺血尤其是脑缺血可能激活维持
器官血流量的心血管调节机制,抑制夜间血压下 降。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优势
(4)能够发现夜间血压不降低的高危的 “非勺型”高血压 ;
(5)更好地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ABMP的参考值
动态血压的参考值分为分白昼及夜间两种情况, 具体参考标准正常值:
24小时<130/80mmHg,
白昼<135/85mmHg,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3、高血压患者清晨交感神经活性和血管张力增强, 可导致心肌氧供需失衡,引起缺血。
昼夜节律消失的患者易出现心肌缺血。ABPM可更
好了解血压节律和变异性,预测高血压和冠心病 预后。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应用指征
临界、白大衣高血压 高血压治疗前、后 高血压伴靶器官损害者 观察抗高血压治疗疗效及降压治疗无效或出现 不良反应者 5 继发性高血压如肾性、妊娠高血压等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优势
(1)能够更真实的反映血压变化,能及时发 现高血压患者 ;
(2)可以严密监测诊室外血压变化情况从而
避免白大衣高血压 ; (3)能客观地反映 24h 血压波动情况 , 能 更好地评价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昼夜血压情 况,对合理控制夜间高血压、清晨高血压、 保护靶器官和预防心血管疾病至关重要 ;
诊所血压 常规测量时间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概念 优势
正常参考值
监测指标
应用指征 应用指征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概念
24小时动态血压是指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人 体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15--30分钟的血压值,直接 显示24小时动态血压变化曲线、24小时平均血压、 白天及夜间平均血压、工作平均血压、每小时血 压以及血压升高所占的比例等。
临床意义
评价血压水平和节律 诊断特殊类型高血压 预测靶器官损害 评价疗效 证实药物的有效性并避免过度 降压。降压谷峰比值是评价长效 抗高血压药物降压疗效及持续时 间的指标,一般认为大于50%具 有平稳降压疗效。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临床意义
动态血压较诊室血压与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 的相关性更强,夜间的平均血压值较日动态血压 值与LVMI有更高相关性。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左 室壁肥厚发生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