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类实用类文本知识概要.
高中语文总复习之知识讲解_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知识介绍

实用类文本阅读之知识介绍考点透视考点明确关于“实用类文本”阅读,《考试大纲》的阐述是“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考点分为三个能力点、九个考点:1、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
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D。
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能力层级为F。
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②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③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命题趋势注意把握实用类文本自身的特点,关注科技、时事、人物方面的一些热点话题。
试题涉及的理解更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需要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信息,获取知识,而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考查。
注意对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尤其是对表现手法的考查,可以考查考生能否识别不同文体采用不同表现手法的作用;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题,区别于论述类文本的信息筛选。
突出综合的成分,要求考生经过分析提炼概括后才能得出答案;分析综合类试题结合文本的深沉意蕴、作者的情感取向、人物的思想观点态度等设题;评价、探究题受青睐,评价会要求贴近文本,就文评价,而探究题的点和面将进一步拓宽。
知识讲解传记的知识传记的主要特点真实性写传记首先要实事求是,内容真实准确,不夸大或缩小及生搬硬套;其次感情要真,要求作者真诚、坦率,不受拘束。
文学性专辑作为一种文学样式,也允许其中有虚构的成分,但这种再创造要符合人物的性格,要达到更高的真实——艺术真实。
概括性一是对人物要有选择,要选择那些代表性强、事迹丰富和有性格特点的人来写;二是对人物的事迹要有选择,也就是要选择能够概括人物一生的事迹,而不是面面俱到。
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考点总结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将实用类文本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对待,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类题因为不直接涉及文本的文体特点,因而与一般阅读文章没有多大差别。
另一种考查是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出发设题,涉及该类文体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求。
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科普文章、调查报告等。
一、人物传记1.特点: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2.阅读技巧: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3.考查类型及答题方法:3.1概括传主事迹。
“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概括是就具体的内容加以归纳、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
概括时要抓住两点。
a抓事件和时间性的词句。
传记具有文学性,对材料的取舍是其主要表现之一。
我们可以根据本文所选事迹,按照先后顺序梳理。
b抓基本事实与细节。
如果传记所写的是传主的一个主要事件,事件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可以采用抓基本事实和细节的方法,先留心细节,切分层次,然后再概括。
3.2分析传主形象分析传主形象是传记的常考题型,一般从三个角度解答此题。
a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
阅读传记时要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事件、细节加以仔细思考。
看事件在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
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
b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把握传主形象。
五大类实用类文本知识概要

胡适对传记的写作原则和要求:一是应该做到“纪实传真”。二是要有“写生传神的手笔”。
1.真实性
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我们所说的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传记不允许任意虚构。
2.生动性
传记又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除了真实记录外,还必须有感人的力量。传记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经历、情感在内;而一旦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就倾注了爱憎的情感,需要用艺术的色彩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根据课标的要求,阅读传记,要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分析作者评论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传记的表现手法
1.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即详写读者陌生的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的,略写读者熟悉的不符合主题的内容。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对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3.引用
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1)准确
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
(2)全面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指的是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常见的各种实用文本,如公告、说明书、合同、邮件、新闻报道、广告等。
掌握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本技巧和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应对和使用这些文本。
以下是一些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重要知识点:1.阅读目的确定:在开始阅读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阅读的目的,明确自己想要从文本中获取什么信息。
这有助于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保持集中注意力,筛选重要信息。
3.理解段落结构:实用类文本通常有清晰的段落结构,每个段落都有特定的主题和核心内容。
我们应该将文本分割成若干段落,并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和主旨。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理解文本的内容。
5.注意修辞手法:实用类文本中常常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能够增强文本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我们在阅读时应该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并分析其作用。
6.注意重点句子和段落:实用类文本中通常会有一些重点句子和段落,这些句子和段落包含了关键信息或主题的核心内容。
我们应该识别和抓住这些重点句子和段落,加以重点阅读和理解。
7.理解隐含信息:实用类文本中的信息有时并不明确表达,而是通过隐含的方式传递。
我们需要通过推理和分析,来理解文本中的隐含信息,从而完整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8.注意常用功能句型:实用类文本中常常使用一些常用的功能句型,如祈使句、陈述句、疑问句、条件句等。
我们应该熟悉这些句型的用法,并在阅读时加以注意。
9.注意文本结构:实用类文本通常有固定的结构和布局,我们应该注意这些结构和布局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意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用类文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用类文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用类文本一、引言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义务教育是基本国策,而课程标准则是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而实用类文本则是课程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的实用类文本展开深入探讨,分析其定义、意义、特点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的定义实用类文本是指那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文本,主要包括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记叙文等不同类型的文本。
这些文本内容通常涉及到社会生活、科技应用、政治经济、职业选择等方方面面,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应用技能,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实用类文本的意义实用类文本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类文本是学生接触社会实际的桥梁,通过这些文本,学生可以了解并且认识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问题和规律,从而增强对社会的认知和了解。
实用类文本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用类文本的学习,学生还可以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增强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四、实用类文本的特点实用类文本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实用类文本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其内容包括社会、科技、经济、政治等多个方面,因此具有很强的多样性。
实用类文本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获取最新的社会信息和知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再次,实用类文本的形式和体裁也非常丰富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等不同类型的文本形式,这意味着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和富有启发性。
五、实用类文本对学生的影响实用类文本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而积极的。
实用类文本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实用类文本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实用类文本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实用类文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到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从而更好地进行思考和解决。
实用类文本知识归纳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归纳人物传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传记单称“传”,属广义散文里的一种文体,多用形象化方法,记载人物事迹,描写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
传记既有历史特征,即尊重史实;也有文学特征,即强调艺术性。
所有传记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和文学性的高度统一。
传记的类别多种多样,主要有:从叙述人称看,有自传和他传之分:自传是指本人叙述自己生平事迹的文字,多是回顾生活往事、人生阅历、兴趣爱好、思想轨迹,其形式如同一般的散文形式,信笔写来,典型的“形散神聚”,如回忆录;他传是指他人为传主撰写的典型的传记文章,其写作意图和写作思路非常明显,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为反面人物立传则相反)。
从表达方式看,有叙传和评传之分:叙传重在“叙”,重写人物事迹;评传重在“评”,即在叙述人物事迹的基础上,对人物的所作所为加以评述,它处于人物传记和文学评论之间。
由于评传兼具两者特点,因此可以写得比较简短,更适合于考试命题选用.应予以重视。
其他分类还有正传与外传之分、大传与小传之分、内转与外传之分、家传与列传之分等。
人物传记,虽然形式多样,在写作方法上千差万别,但是一切优秀的人物传记,仍是具有共同性的。
其相同之处是:真实性、生动性、概括性、通俗性。
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阅读方法解读传主,体验人生。
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优秀的传记为我们展示了多样的人生和多彩的生活;阅读传记,审视传主的一生,其实就是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去经历我们未曾经历的人生,也是在充实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一部优秀的传记可以激励读者一生。
传主的人生困境、心灵折磨,以及他们突破环境的障碍,超越人性的懦弱,从而摘取生命桂冠的种种经历,都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阅读传记,就是把自己浸润到人物精神世界里去熏陶濡染,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境界!作者与传主存在着一种关联:传记要保持客观性,作者与传主就要保持距离,不应根据个人好恶臧否人物;另一方面,所有的传主都是传记作者心目中的传主,作者的思想、个性乃至于喜欢都可能投射到传主身上。
实用类文本知识点总结

实用类文本知识点总结一、文本的定义与特点文本是由一定的语言文字组成,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表达能力,可以传达一定的信息和思想。
文本可以是书籍、文章、广告、手册、合同、新闻报道、演讲稿等形式,它们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产物。
文本的特点包括:逻辑性、连贯性、完整性、言简意赅等。
二、文本的类型与特征根据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文本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说明文、叙事文、议论文、应用文、文艺类文本等。
不同类型的文本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写作要求,比如说明文强调客观性和条理性,叙事文强调事件的连贯性和生动性,议论文强调论据的合理性和说服力等。
三、文本的结构与写作技巧文本的结构是指文本的组成部分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文本可以分为导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每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写作技巧。
比如导言部分要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正文部分要能全面地表达作者的观点,结论部分要能得出明确的结论和提出建议等。
四、文本的表达与修辞手法在文本的表达过程中,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文本更生动、更形象、更有说服力。
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反问等修辞手法都可以用来增强文本的表达力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五、文本的阅读与分析阅读和分析文本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阅读和分析文本时,要注意主题、结构、语言、修辞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所用的手法和达到的效果,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写文本要避免的错误在写文本时,为了保证文本的质量和表达效果,需要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比如语言表达不准确、逻辑关系混乱、句子结构不完整、用词不当等。
要尽量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保持文本的逻辑性和连贯性,避免使用含糊不清的词语和模糊的表达方式。
七、文本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为了提高文本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可以采用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比如积累大量的词汇和表达习惯、多读一些好的文本和作品、注重语言的精准和生动、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
高考实用类文本知识点

高考实用类文本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一次至关重要的考试,决定了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高考中,文科类文本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了解和掌握文本的基础知识点对于提升阅读能力和应对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高考实用类文本知识点,以帮助大家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文本中常用的修饰和增强表达效果的技巧。
高考中的文本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考生要能够准确地识别和理解这些手法。
比较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
例如,在一篇说明文中,作者可能使用比喻手法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某个概念或事物,而在议论文中,作者可能会使用夸张手法来加强自己的观点。
二、文本结构文本结构是文本呈现内容的组织方式和顺序。
了解文本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容要点。
常见的文本结构有因果关系、时间顺序、对比等。
在高考阅读理解题中,考生常常需要通过分析文本结构来推断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因此,学生需要熟悉各种文本结构的特点和应用方式。
三、词义推断词义推断是通过上下文信息来推测词语的意思。
高考试题中常常会涉及到词义推断的题目。
要想做好这类题目,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并能灵活运用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理解词义。
此外,考生还需要注意一些常见词汇的多义和引申义,避免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四、修辞方法修辞方法是作者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和句子结构来达到表达目的的方式。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理解和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性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写作和阅读。
一些常见的修辞性方法包括描述、叙述、夸张等。
通过分析和理解文本中的修辞性方法,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
五、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信息得出结论的过程。
高考中的阅读理解题经常涉及到逻辑推理。
考生需要通过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分析归纳相关信息,再进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题的解答过程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掌握高考实用类文本知识点,能够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2021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掌握这些知识点基本就够了!

【2021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掌握这些知识点基本就够了!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纲要求】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类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
阅读实用类文本,应该注意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一)总体纲领1、答题要领:快速搜索、筛选关键词,借助关键词抓住文本的主要话题和结论。
1)看标题,明话题(明确文本话题内容),关注出处,搜寻命题暗示信息。
2)析文本,概中心(通过分析文本,概括材料中心,找出多则文本的中心话题或事件)3)理关系,找异同(理清材料间的关系,比较材料的异同点。
明确材料阐述的侧重点)4)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快速确定答题指向,判断答题涉及的是哪则材料。
根据题目指向,筛选文本的陈述重点,圈点勾画关键词句,进行转换、组合、加工,组织答案;5)对于单则材料为图表的,还需根据图表标题和内容,大致把握其重点。
2、答题对策①带问题读文本,题干引导答题。
②整体阅读,不落图表,分层概括。
③比对区间,敲定关键词,合并同类项。
④合理使用原文词句,言简意赅。
之一、传记阅读(一)概括分析传主的人物形象1.概括形象:方法同小说人物形象概括。
2.分析传主个性形成原因:(1)主观原因:先天禀赋、兴趣爱好、意志志向、奋斗历程、精神品格(创新、实践、恒心毅力)、事业、爱情、职业等(2)客观原因:他人的支持、推荐,时代机遇,工作环境氛围,(二)分析传记的特点1.人物上:时代性、典型性(代表性);2.选材上:真实性、典型性;3.内容上:纪实性(史实性)和文学性4.表达上:叙述为主,评议为辅;在记述人物经历的同时加以评论,叙议结合。
(三)分析传文中某个细节的作用1.既表现其伟大的一面,又展现其普通的一面,让主要人物、事物形象等更全面完整,更立体化;2.展现伟人身上普通的一面,让形象丰满,真实可信,易于被读者接受;3.符合读者了解传主更多花絮的心理需要。
2020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概述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概述一、总述实用类文本阅读在高考中占12分,包含两道3分单选题、一道6分问答题。
涉及阅读形式多样,常考题型有:1、新闻、访谈类文本。
2、传记类文本。
实用类文本阅读重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材料内容和结构及语料选取方面的处理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答案的总结概括要立足于文章,再加以陈述。
此道大题难度适中,学生得分容易提高,老师可以考前多些练习和答题模式的总结。
二、综合建议实际答题过程中,建议40-80分程度的学生仔细读题,通常这篇阅读选择题中内容均能从文中找答,尽量找到选择题中每一个选项在文中的对应句子,对比判断,作为整张卷子的一个得分关键点;建议80分以上程度的学生在做好选择题的同时也要抓住文章作者对传记传主的态度、评价;或是材料阅读的中心思想,结合社会实际情况或材料中反映出的典型意义入手组织语言做问答题。
三、实际教学要点1.选择题判断技巧1.1、找原句。
选择题中各个选项基本是从文中原句提取、整合出来的,有些选项是将原文调换语序,有些选项是多句话的综合。
因此,想要做好选择题,必须准确从文中找到原句。
考生应当注意,选项如果综合了多点原文内容,需要在文中找到每一个相应的个句子。
1.2、联系上下文。
部分难度大的选项往往会涉及到一些推论、评价或主题思想的判断,这就需要考生在找到原句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理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如: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再进一步判断选项正误。
1.3、排除法答题。
做选择题时首先应看清题目让选择的是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选项。
实际进行判时,建议都将错误的选项挑出,通过排除法答题。
2.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1、审读。
审读题干,明确答题的方向,也就是筛选的标准、特别是对题干中为某些关键词句做到了然于心。
看清试题要求筛选并整合的是哪方面的信息。
解题时要围绕要求,结合材料,筛选答案要点。
2.2、筛选。
明确筛选的标准后,浏览全文,找准答题区间,筛选相关信息,考生着眼于全文来分析,尽量把问题涉及的信息找全。
实用文书的基本要素知识要点

实用文书的基本要素知识要点➢实用文书有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五个基本要素一、实用文书的主题实用文书的主题,就是实用文书直接表明的基本观点。
通常包括对于事务和问题的意见、主张、办法、措施等,是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见解在文章中的体现。
实用文书的主题是实用文书的灵魂,是实用文书的全部价值所在。
换句话说,一篇实用文书如果没有主题,那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当然,如果有主题,但却是错误的,也同样不会实现预想的实际效果,有时还会产生负效果。
因此,评价一篇实用文书对社会的作用,首先要看它的主题正确与否。
古人说写文章要“以意为宗”(萧统《文选序》),“以意为主”(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都是这个意思。
二、实用文书的材料实用文书的材料,就是形成和表达实用文书主题的事实根据,一般包括人、物、事件、数字以及情况、问题、意见、时间、地点、方法、措施等。
正是这些,构成了实用文书的具体内容。
实用文书的材料,是实用文书写作的基础。
如果没有材料,实用文书也就不复存在了。
实用文书的材料具有以下特点:(一)真实性实用文书说到底是务实理事之文。
务实,指的就是要面对真实存在的实际事务、实际问题,当然需要真实。
如若不然,由虚假的材料提出的观点并用以理事,那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产生不了好效果,有时甚至还会产生负效果。
(二)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代表性。
实用文书的材料,应该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最能够表明主题的材料。
否则,实用文书就不会有实用效果,就不会有力量。
(三)时空性时空性主要是指实用文书的材料是具有时间和空间即场合地域的限制的。
例如,要考察甲地当前的情况,那就必须以甲地当前的有关材料为依据,而不能以乙地的情况或甲地以往的情况为依据。
三、实用文书的结构实用文书的结构就是实用文书内部的组织构造。
没有组织构造,实用文书就无其型。
如果这样,实用文书同样不会存在。
再者,实用文书虽有结构,但如果紊乱不堪,就起不到有效表达主题的作用。
五大类实用类文本知识概要

五大类实用类文本知识概要一、传记(一)传记得含义传记就就是记录人得生活历程与生命轨迹得文体。
根据不同得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得类别。
从叙述人称瞧,传记可分为自传与她传,前者就就是作者自己撰写得,后者就就是她人撰写得。
根据篇幅得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与小传。
从创作方法瞧,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与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瞧,一般得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评传就就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得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得体裁。
它由传主、本事、作者得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就就是其特点。
“传要真实,评要中得”就就是评传写作得基本要求。
(二)传记得特征胡适对传记得写作原则与要求:一就就是应该做到“纪实传真”。
二就就是要有“写生传神得手笔”。
1、真实性传记就就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得文章,真实性就就是传记得第一特征。
我们所说得传记,叙写得就就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得活生生得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
写传记不允许任意虚构。
2、生动性传记又不同于一般得枯燥得历史记录,除了真实记录外,还必须有感人得力量。
传记就就是写人得,有人得生命、经历、情感在内;而一旦通过作者得选择、剪辑、组接,就倾注了爱憎得情感,需要用艺术得色彩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得目得。
根据课标得要求,阅读传记,要理清作品陈述得基本事实,区分出作者评论得成分,分析作者评论与基本事实之间得关系,能对作者所持得观点提出自己得瞧法。
(三)传记得表现手法1、选材得处理——详略得当传记得选材就就是与主题密切相关得。
对中心有用得,与主题特别密切得材料,就就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得材料,就就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即详写读者陌生得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得,略写读者熟悉得不符合主题得内容。
2、人物描写方法传记就就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得一类记叙文体,它得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一)有据与凭空——无中生有:材料无此意,命题者凭空臆造出这种说法。
(一)言此与言彼——张冠李戴:述对象上,命题者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
(二)部分与整体——以偏概全:范围上,部分事物情况表述为所有事物判断。
(三)客观与夸大——言过其实:客观性,夸大事物实有的功能和效用等。
(四)原因与结果——因果照应: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
(五)肯定与否定——混淆是非:性质上,将事物情况肯定判断表述为否定。
(六)前期与后期——不分先后:阅读材料中“前期”“后期”互化,设置错误项。
(七)主要与次要——不分主次:文中主要矛盾或原因与次要矛盾或原因倒置。
(八)已然与未然——亦真亦幻:时间上,已经产生和即将出现的情况互换。
(九)或然与必然——守株待兔:趋势上,“或然”“必然”互化,设置错肢。
三分答案无瑕疵,多从整体分析评价文本两分答案无错误,多从部分句段拟写答案一分答案有错误,整体部分均可设置题肢零分答案大错误,落实文本可以直接淘汰一、传记的特点传记的文体特点:一、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二、传记的文体特点1、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
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时代、某领域比较突出的人物。
人物及人物事迹要有选择。
2、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
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人格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3、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
前者强调事实真实可靠;后者强调在基本事实和骨干情节是真实的基础上可有一些想象和细节虚构。
生动形象的写人艺术。
(二)人物描写方法: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
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实用类文本知识梳理简缩版 Microsoft Word 文档

实用类文本知识梳理与例题解读一、了解传记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手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阅读传记,可以追溯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可以体悟一个人的情感世界,可以探寻一个人思想演变的线索,可以剖析一个人成败的缘由,还可以观照历史的沧海桑田,社会的光怪陆离,丰富阅历,陶冶情操,提升识见。
按叙述人称传记可分为自传、他传。
自传是自述生平事迹的实录(如鲁迅的《鲁迅自传》),他传则是他人撰写的(如《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等),具有一定文学性,却不同于自传体小说。
按表达方式分为一般传记、评传。
评传,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如《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等)。
按创作方法分为历史性传记、传记文学。
历史性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较平实,传记文学,多用形象化手法,描述人物,以史实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
二、传记的阅读要求。
(整体阅读文本应注意梳理的内容)把握传主的重要事迹、人生经历或人生轨迹,分析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探讨文本的主题、技巧。
传主中心法:明确传主,梳理事迹,了解刻画传主的方法,把握传主精神品质,体会传主的时代价值。
阅读时重点应通过勾画批注的方法把握形象,勾画时关注背景、事件、评议,从而理清事迹,把握形象,为答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时间地点重点句(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议论抒情句)梳理法。
四、解题的指导原则:构思设计、材料的选择、详略处理、表达技巧的运用、词句的锤炼等一般都是为了成功的服务于传主形象,服务于文本中心内容,服务于文本主旨、写作目的,服务于文本特征。
知识储备一、传记的特征:1点,列举数字,在人物关系中记叙事件。
2辞(比喻,夸张,排比等),讲究词语锤炼,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感情充沛,有浓郁的抒情色彩…..34、典型性:选材典型,选取传主一生中的重大(典型)事件凸显传主的精神品质,或截取最能表现传主典型性格的生活片段或场景。
实用类文本教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实用类文本的概念、分类: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1、传记,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手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具有真实性、文学性、时代性等特点,可分为自传和他传。
2、新闻,是借助各种传媒对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信息所作出的及时,客观,准确,简洁的报道,它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采用的一种文体,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和受众性的特点。
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访谈。
3、调查报告,是对社会上某一个问题或事件进行专门调查研究之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
4、科普文章,通过科学浅显的语言,向普通大众介绍科学知识,解释科学现象,揭示科学原理,帮助人们认识科学、理解科学、运用科学的文章为科普文章。
它既可以对科学原理加以解说,也能对某种现象进行科学探索。
二、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实用类文本考点归纳:(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4)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5)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6)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7)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8)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9)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传记类文本一、定义和分类: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通过对传主的典型事迹的叙写,突出传主形象、性情、品格、成就,表达出对传主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一般以时间为线索,采用顺叙的手法。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根据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评传是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五种实用文阅读类型

五种实用文阅读类型一、新闻类文章新闻类文章通常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和新闻评论构成。
这类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递信息,报道事件,介绍人物,推广产品等。
在阅读新闻类文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快速浏览标题和导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信息。
仔细阅读主体部分,了解事件的细节和具体内容。
注意背景和结语部分,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理解作者的立场和观点,注意新闻评论的倾向性。
二、说明文类文章说明文类文章通常是为了解释某个概念、说明某种现象、介绍某项技术等。
这类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了解某个事物或问题的本质和特点。
在阅读说明文类文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仔细阅读标题和段落开头,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注意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层次,理解作者的思路和表达方式。
理解作者使用的术语和定义,注意对专业知识的解释和说明。
思考文章的结论和意义,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和分析。
三、议论文类文章议论文类文章通常是为了阐述某个观点、论证某个命题、说服读者接受某种立场或行动。
这类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让读者认同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在阅读议论文类文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仔细阅读标题和段落开头,了解文章的论题和论点。
注意作者的论证方法和结构,理解其使用的论据和推理过程。
判断作者的论证是否合理和充分,注意其逻辑漏洞和偏见。
思考文章的结论和意义,结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讨论。
四、科技文类文章科技文类文章通常涉及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实验报告、产品介绍等。
这类文章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传递科技领域的新知识和发展趋势。
在阅读科技文类文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仔细阅读标题和摘要,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信息。
注意文章的图表、公式和数据,理解其表达的含义和作用。
理解作者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注意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思考文章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结合自己的知识和兴趣进行深入探讨。
五、广告类文章广告类文章通常是为了推销产品或服务,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大类实用类文本知识概要一、传记(一)传记的含义传记是记录人的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文体。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传记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作者自己撰写的,后者是他人撰写的。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从创作方法看,传记可分为史学性传记和文学性传记。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还有一类传记则记叙与评论各半,叫评传。
评传是人物传记夹杂着作者评述的一种带有文学评论色彩的体裁。
它由传主、本事、作者的思考与评析三要素构成。
“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是其特点。
“传要真实,评要中的”是评传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传记的特征胡适对传记的写作原则和要求:一是应该做到“纪实传真”。
二是要有“写生传神的手笔”。
1.真实性传记是用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
我们所说的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
写传记不允许任意虚构。
2.生动性传记又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除了真实记录外,还必须有感人的力量。
传记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经历、情感在内;而一旦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就倾注了爱憎的情感,需要用艺术的色彩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根据课标的要求,阅读传记,要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区分出作者评论的成分,分析作者评论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三)传记的表现手法1.选材的处理——详略得当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
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
即详写读者陌生的符合主题、突出人物性格的,略写读者熟悉的不符合主题的内容。
2.人物描写方法传记是记载人物生平或事迹的一类记叙文体,它的表现手法比较接近于小说。
它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传记作为写人的艺术,为了渲染人物个性,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
不写事件,传记无以表现人物;不写细节,作者无以使人物生动起来。
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
作者通过传主的日常生活细节,折射出传主的思想观点,保持传主基本思想的整体性,各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出传主的情感个性特征,使得传主的个性丰满而鲜活,使传主的生命历程更富有光彩,还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对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
3.引用在传记中,直接采用大量原始材料——引用,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引用诗词,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可以增强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白,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4.语言特色首先明确传记类别,了解不同类别传记具有的不同特点。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文本加以辨别分析。
如,自传采用第一人称,语言或幽默调侃或自然亲切,通常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
他传采用第三人称,语言或朴实自然或文采斐然。
二、新闻(一)新闻的定义新闻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说法有上百种之多。
参考众多说法,总结如下:新闻是书面或口头传播的最近发生或发现的引发公众兴趣的事件。
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新闻的分类新闻有超广义、广义和狭义三种概念。
超广义的新闻是指人与人交往中传播的各种最新信息的综合,比如人们通过电话、信箱、及时通讯工具、信件等传告的信息,街头巷尾的交谈,看到的某则具有新鲜内容的告示、广告等。
广义的新闻是指新闻机构采用一定的传播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消息、通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总称。
狭义的新闻是指消息。
超广义的新闻高考中不会出现,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查,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
(三)新闻的基本特征1.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是新闻的生命,不真实的新闻就叫谣言。
新闻的真实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1)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
(2)全面对客观事物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主观片面。
(3)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2.时效性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
消息的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3.受众性要面对受众,通过公开的传播途径发布出来。
(四)新闻的阅读要求首先,新闻的内涵比较丰富,所以考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文体知识。
1.消息(1)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
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
消息的特点是真、短、快。
它一般具有六要素。
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
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
(2)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及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消息强调及时、快、新、语言简明。
(3)要素:要素又称“五个w”,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
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
(4)结构:消息的结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和金字塔结合式、自由式等。
①标题:是消息的眼睛。
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
形式有三种,就是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
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
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有具体新闻事实内容;“虚”是指描绘气氛、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副题必须是虚题。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如何(how)。
常见的导语类型有: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
③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内容。
④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
一般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
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
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⑤结尾:即结语,紧扣主题的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
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
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
2.通讯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
从内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动作用;从内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时效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时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长。
好的通讯要涉及到主题、选材、结构、细节描写等。
一般通讯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
主题:准确、鲜明、集中、深刻。
选材:严格、精心挑选能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
结构:较灵活,做到完整、严谨、巧妙、和谐,情节要有些起伏,有点波澜。
细节描写:使通讯中的人物“立”起来,感染和打动读者。
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当丰富的人物资料,并以其人物精神面貌感动、教育读者。
事件通讯:以写事为主的通讯。
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它的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
3.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新兴的、具有强烈新闻性,又具有浓郁文学性的独特的文学体裁。
报告文学的特点是时代性、新闻性、文学性、说理性。
报告文学的分类大体有以下几种:从篇幅上分,有长篇报告文学、中篇报告文学、短篇报告文学、微型报告文学;从表现手法上分,有记录性报告文学、概括性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小说;从作品表现的着重点来分,有写人为主的人物报告文学和记事为主的事件报告文学。
人物报告文学:以人物作为重点,展开描述,以人带事,事因人生。
以写先进人物和光明面为主,用意在树立榜样,激励斗志,但也有揭露阴暗面,写落后人物、反面人物的。
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重点突出写一个人的,或是为人物“立传”,写一个人的全貌,表现他的光辉一生,或是写一个人物的片断,或一个侧面,反映他有意义或不寻常的经历;二是写人物“群像”的。
事件报告文学:以事件作为重点,行文中,以事带人,人因事显。
以写先进人物的事迹为主,但也不乏暴露反面人物的反面事件的,用意在于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危险性,发人深思,促人警醒。
可以分为三类:写重大事件的,写生活中有代表性事件的,写社会上、自然界中突发性事件的。
4.特写特写就是作者借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现实生活中富有特征的片断,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印象的新闻体裁。
特写一般用于再现重大事件的一个片断或者变化中的一个场景。
文学手法运用较多。
感情比较充沛,爱憎分明。
三、访谈(一)访谈的概念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二)访谈的三要素采访对象(专家或知情者)、采访人(记者)和现场。
(三)访谈的要求1.主题: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2.结构:开头、主体、结尾。
(1)开头:吸引对方,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
(2)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
(3)结尾:适当的总结,表示对访谈对象的感谢。
3.语言:平实,口语化,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