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区域战略示意图
关于一带一路的地理题
【专项训练】2023年中考复习《一带一路》热点板块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
1.大洲大洋的概况;2.重要的海上通道;3.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人文特征;4.我国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和经过西北地区的自然、人文特征;5.对比从中国铁路运输到欧洲与传统海运到欧洲的运输效率;6.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沿线(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的自然、人文特征。
一、选择题“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在喀什,终点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全长3000公里,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中巴经济走廊进行交通建设时,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A.跨越众多河流 B.穿过沿海平原 C.穿越崇山峻岭 D.经过热带雨林2.瓜达尔港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运营后,从西亚进口石油的路程将缩短85%,与传统线路相比较,不需要经过()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马六甲海峡3.下列不属于中巴经济走廊意义的是()A.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B.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不再需要水路运输C.促进我国西部的对外贸易D.加强了我国和南亚、西亚等地区的联系【答案】1.C 2.D 3.B【解析】1.中巴经济走廊经过的地区,主要是干旱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稀少,故A错误;沿海平原不是建设中需要克服的困难,相对较容易,B错误;中巴经济走廊需要经过高原与山脉,故C正确;中巴经济走廊没有热带雨林,D错误。
故选C。
2.中国从西亚进口石油,传统的线路是需要经过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瓜达尔港通往中国的石油管道运营后,则不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故选D。
3.我国进口石油量特别大,而且我国地域广大,石油的运输还需要海洋运输与陆路运输相结合,才能适应各地不同石油需求,故B错误,ACD描述均正确,答案选B。
雅万高铁(雅加达一万隆),全长142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是“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区域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区域图区域图是高考命题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图像,主要有宏观区域图和微观区域图,都侧重考查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自然灾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图1 某国位置示意图图2 “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图3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1.读图名,明确图示内容一幅图的图名往往反映出该图的内容,能体现出图示的主要地理事象。
如图2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由此可知本图内容是“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穿过的地区。
2.根据图中信息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海陆轮廓、典型地理事物及轮廓、重要标记和图例等信息,可以对图示区域进行定位。
如图3根据经纬度和地形分布可知,该图为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地区。
3.区域特征分析(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可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土壤、植被、自然资源等方面分析。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可从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分析。
(3)结合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区域内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分析原因,找出措施。
4.区域差异比较在区域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两区域进行对比,分析出两区域的差异。
【典型例题】(2016•新课标Ⅰ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
图6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
1.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分析勘察加半岛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的原因。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思维过程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根据材料“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可知甲地有森林,便于隐蔽。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答案1.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季风,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高中地理第4单元区域协调发展第3节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__以“一带一路”为例教案鲁教版2
第三节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以“一带一路”为例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一带一路”建设,说明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1.结合地图,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含义及六大经济走廊的分布和特点。
(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和意义。
(综合思维)一、“一带一路”1.“一带一路”:即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丝绸之路经济带"三大走向(1)从中国西北、东北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
(2)从中国西北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3)从中国西南经中南半岛至印度洋。
3.“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走向(1)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2)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向南太平洋延伸。
二、“一带一路”建设的地理背景1.地缘上的联系性(1)“一带一路”国家地缘的临近性和联系性增强了沿线国家及地区间的联系,促进了人口、资源、资金、信息的流通,有效推动了国家间的协作发展。
(2)途经地区地形、气候类型多样,自然地理环境差别较大,经济发展、文化、宗教等也存在空间分异,对国家及地区间的协作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2.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各国资源条件差异产生的供需矛盾,促使各国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3.交通通信的联通性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中俄和中缅石油管线的建成、昆曼公路和泛亚铁路国内段的通车,以及正在规划或建设中的中俄高铁、中俄天然气管道、中巴铁路、中缅印铁路、北斗卫星的全球覆盖等,有力地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
4.经济发展的互助性(1)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共性问题。
(2)沿线国家在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性,有利于国际经济合作。
5.“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1)中蒙俄经济走廊。
(2)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3)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4)中巴经济走廊。
(5)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一带一路资料
一带一路资料目录:一、含义二、概念由来三、一带一路地图四、原因①内部需要五、原因②与外关系(即时代背景)六、共建原则七、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八、主要意义九、世界影响十、战略风险资料:一、含义: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或Belt And 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世界最大的魅力,将不仅仅在于有多少投资和利润,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给世界带来一股新的潮流,让平等合作、文化交流、经济繁荣,而非军事霸权,成为未来世界秩序的另一条主轴。
二、概念由来:“一带一路”概念的提出,最早可溯源至2013年9月和10月: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三、一带一路地图:“一带一路”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条线路:新亚欧陆桥经济带(西北方向):通过新的亚欧大陆桥向西通过新疆连接哈萨克及其中亚、西亚、中东欧等国家,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中蒙俄经济带(东北方向):连接东三省,向东可以抵达绥芬河、海参崴出海口,向西到俄罗斯赤塔通过老亚欧大陆桥抵达欧洲。
现已开通“津满欧”、“苏满欧”、“粤满欧”、“沈满欧”等“中俄欧”铁路国际货物班列,并基本实现常态化运营。
“一带一路”建设确立行动路线图
“一带一路”建设确立行动路线图作者:杨旭民来源:《新西部》2015年第04期《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
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推进各国之间加强合作。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将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
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让沿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确立“一带一路”建设行动路线图。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愿景与行动》强调,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以“五通”为主要内容加强沿线各国之间的合作《愿景与行动》指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主要内容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一带一路
流“一带一路”——看社会热点变身地理考点“一带一路”构想最早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并写入三中全会《决定》,上升为国家战略,到刚刚结束的20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一带一路"是2015年区域发展的首要战略。
关注时事热点,是地理学科的一大特点。
这个社会热点一经提出,就成为地理考试中的“新宠”。
下面,让我们透过这些试题来看看什么是“一带一路”,透过这些试题来把握下这个避不开的考点吧!一、2015年上海市静安区高考地理一模试题习近平主席在最近APIC的讲话中指出,“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
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
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
综合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对我国资源、交通、工业、农业、商贸、文化等的影响资源:和沿线国家形成资源互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增加中国的资源能源安全。
交通:将东北亚与东南亚通过中国大陆高铁网便捷的沟通在一起,真正形成亚洲地区南北向的交通大通道。
“一带”主要是从通路着手,通路所推进的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提升空间更大,其对接的是西部广阔的腹地,将在交通设施建设和油气管道建设上发力。
或“一路”在国内,特别是一旦上海自贸区试验成功后,就可以以上海(含宁波舟山)和泉州湄洲湾港的超级深水港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真正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首先着手的必将是通路、通航工业:在中国国内近年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形势下,中国和中亚乃至向西更多国家的工业合作也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成果,可以为中亚等各国借鉴。
公路、铁路、油气管道、网络通信设施等不断修建,中国过剩的工业产能能得到有效利用。
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为双方企业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中国发布“一带一路”路线图
中国发布“一带一路”路线图(全文)发表时间:2015-03-28 16:23:36关键字: 博鳌亚洲论坛博鳌亚洲论坛2015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愿景与行动习近平博鳌演讲习近平博鳌今天(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说,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
据新华社下午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全文如下:28日,习近平与出席博鳌论坛年会的外国领导人合影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经国务院授权发布)2015年3月目录前言一、时代背景二、共建原则三、框架思路四、合作重点五、合作机制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七、中国积极行动八、共创美好未来前言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
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中国复兴梦想战略
一带一路——中国复兴梦想战略蔡晨宇为什么我们需要了解“一带一路”?因为它将影响中国及其他有关国家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
一、“一带一路”是什么?2013年9月7日,中国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首提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个月后,习主席在印度尼西亚首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即是二者合称。
图1——“一带一路”示意图“一带一路”(英文:The Belt and Road)是中国的国家级顶层战略,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一路”传承着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代丝绸之路精神,它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二、中国制定“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原因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发展形势很不错,但内忧外患也不少。
内忧:(1)中国国内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造成地方政府债务居高不下;(2)产能过剩,实体经济待转型;(3)环境也不允许走从前的老路。
外患:(1)出口不振,欧美经济下滑导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2)奥巴马治下的美国重返亚洲战略,试图联合日本等国家,绕开中国推进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联合欧洲国家推进TTIP(跨大西洋贸易伙伴谈判),重新制定全球新的贸易规则。
总之,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而传统的出口、投资等拉动方式不可持续,消费又没跟上。
中国未来的发展向何处去?中国高层领导人想到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
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中亚为腹地,东接繁荣的亚太经济圈,西连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覆盖44亿多人口,辐射65个国家和地区,被认为是“世界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2017一带一路地图版图
2017一带一路地图版图“一带一路”向世界宣告中国将坚定不移的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道路,有助于中国从全球视野考虑价值链供应链,构建海陆统筹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近日,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宣告“一带一路”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由中国国家主席于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既是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多元、自主、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
是今后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外经济合作的总纲领。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古代背景丝绸之路是张骞于西汉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
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Freiherrvon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
丝路新图1、北线A:北美洲——北太平洋——日本,韩国——东海——海参崴——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欧洲2、北线B: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3、中线: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4、南线:泉州——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威尼斯5、中心线:连云港——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欧洲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容及区域布局
“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容及区域布局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容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这份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
(一)共建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坚持开放合作。
“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坚持和谐包容。
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坚持市场运作。
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
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二)框架思路“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
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
3.4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件)高二地理下学期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设施联通 优先领域
贸易畅通 重点内容
资金融通 重要支撑
民心相通 社会根基
“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重点
重点
具体内容
地位 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保障
政策 沟通
要求
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 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
措施
相关国家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 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一带一路”的地理背景
学 习 需 要 加 点 料
资源禀赋的互补性
地缘上的联系性
“一带一路”的地理背景
学 习 需 要 加 点 料
经济发展的互补性
交通通信的联系性
“一带一路”的历史使命和现实意义
和平之路 与相关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增进互信,扩大合作 繁荣之路 聚焦发展,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和产业合作 开放之路 提高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加强商务合作 创新之路 抓住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机遇,加强创新能力合作
“一带一路”的提出 (1)过程
2013年9月,我国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 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
10月,我国又明确提出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 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国际背景
当今世界,争端频发,风险增多,增长乏力,动荡持续,“和平赤字、发展赤 字、治理赤字”的严峻局面正摆在全人类面前。我国率先提出“一带一路”倡 议,以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发展。
东北和内 蒙古中蒙Fra bibliotek经济走廊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蒙古国的全方位合作, 为东北和内蒙古的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高中地理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时作业含解析2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知识点一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
据此完成1~3题.1.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A.等高线分布B.河谷分布C.山脊线分布D.山麓分布2.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A.原木B.农产品C.工业品D.石材3.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B.运速太慢C.线路过密D.运输需求太小知识点二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载铁路指行驶列车总重大、行驶大轴重货车或行车密度和运量特大的铁路,主要用于输送大宗原材料货物,是未来铁路的发展方向和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世界重载铁路运输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在美国大西洋沿岸并逐渐发展起来的。
下图为澳大利亚西北部重载铁路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4~6题。
4.推测20世纪50年代世界重载铁路运输开始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化快速发展B.农业生产机械化C.城镇化快速发展D.人口流动规模化5.影响澳大利亚修建西北部重载铁路线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城市D.矿产6.目前世界上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美国等少数国家开通了重载铁路.这一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因素是()A.资源数量B.市场需求C.技术水平D.国土面积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根据下图及相关信息,回答第1题。
1.图中高速公路建设选择乙方案,其原因可能是()①促进沿线地区城镇发展②保护重点风景名胜区③单位距离建设成本低④沿河谷走向自然障碍小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展线指在山岭地带,当地面自然纵坡大于道路设计容许的最大纵坡时,为了顺应地形,适当延伸线路长度,使线路沿山坡逐渐盘绕而上,最终到达终点的铁路建设技术。
下图为青藏铁路一期工程(1958年建设)关角山附近的展线群,自南山站起至察汗诺站共有5组展线,后来新关角隧道开通,关角展线群被取代。
据此完成2~3题.2.从南山站到察汗诺站修建展线的主要目的是()A.联系更多站点B.提高行驶速度C.延长线路长度D.降低线路坡度3.在青藏铁路一期工程期间,有专家提出可考虑开挖图中的新关角隧道,缩短铁路运行路程。
一带一路战略发展
“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及战略分析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国家寻找新的增长点,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促进亚欧国家共同繁荣的重要战略。
这一战略利用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纽带带动中国腹地地区和周边国家共同发展,以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为核心,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化全球贸易合作。
中国建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保证资金融通,确保周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为国家间合作扫清交通障碍。
“一带一路”包含“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理念。
关键词: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础建设引言:2013 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发布。
根据《愿景与行动》,在面临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像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1]。
“一带一路”通过联系欧亚非大陆和附近的海洋,使得“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在经济上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构架。
这表明中国期待全球经济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带动周边国家一同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为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政治格局做出贡献。
这表明中国国际政治外交上的转变,又一个旁观者到参与者,到现在政治的制定着,改变了西方政治霸权的格局,为亚洲国家能争取平等的机会。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发展的同时,也让周边国家享受中国发展的红利,“一带一路”就是中国给周边国家共同发展提供的契机。
战略分析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的份额只有5%左右;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不到 1.5%。
到2013 年,中国GDP 占世界的份额已上升到12.3%,出口额所占比重上升到12%。
“一带一路”战略(最新版)ppt
“马歇尔计划”的借鉴意义
• 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帮助极大,到1952年该计划资助结束以前,所有受 助国的经济水平都超过பைடு நூலகம்二战以前。该计划同时增加了美国出口,帮 助美国战后消化过剩产能,为美国经济开拓了新的巨大市场,还使美 元成为西欧各国通用的结算货币,为美元成为全球性货币奠定了基础。 该计划创造需求的模式启动了全球黄金增长时代,美国股市迎来了近 20年的大牛市。
• 借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与西欧国家双赢的先例,中国推行“一 带一路”将提升境外直接投资,开辟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消化 过剩产能,破除贸易壁垒,最终确立符合中国长远利益的全球贸易及 货币体系。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 “一带一路”战略与美国60多年前的“马歇尔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被民 间和市场视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 该计划的核心内容是:国家承担贷款风险,企业输出过剩产能,人民币国际 化,三位一体。 •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中国资本和产能输出计划的战略载体。“一方面是中国 有过剩产能和过剩外汇资产;另一方面是新兴市场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基础 设施建设仍然欠缺,中国利用积累的外汇储备作为拉动全球增长的资本金, 同时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消化过剩产能,成为了一个一石二鸟的战略。” • 虽然“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的概念只是坊间的提法,但在国家层面,上海自 贸区试验、“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策略均已经实质性启动, 有智库认为,福塔莱萨金砖货币体系和金砖开发银行标志着“中国版马歇尔 计划”启动。
• —— 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表示 • 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建设,尽早启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更加深入参与区域 合作进程,推动亚洲发展和安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踏上新征程。
截至2022年1月18日,我国已累计与147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图1),完成1~3题。
图1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B.全部位于北温带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地跨中、高纬度2.下列“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中,属于我国陆上邻国的是()A.俄罗斯B.新加坡C.孟加拉国D.韩国3.“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实施充分说明了我国()A.地大物博,物产丰富B.经济发达,国际影响力大C.邻国众多且都很友好D.海陆兼备,地理位置优越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
每个海洋牧场配备一个现代化平台,平台只需4人就可完成所有养殖工作。
图2示意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
图24.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5.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有()①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②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③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④海洋生物资源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我从没有见过极光出现的村落,也没有见过有人在深夜放烟火,晚星就像你的眼睛……”《漠河舞厅》迅速蹿红网络后,漠河市文体旅游局乘势跟进,“漠河不只有‘漠河舞厅’,还是地理特征典型的城市。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6~8题。
6.漠河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简称和行政中心,对应正确的是()A.黑—长春B.吉—长春C.黑—哈尔滨D.吉—哈尔滨7.关于漠河市的说法,正确的是()A.漠河以北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为我国最北端B.漠河市是我国冬季白昼时间最长的城市C.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以漠河市作为起点D.与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同一个省级行政区8.导致漠河能看到极光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天气状况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成功,我国三名宇航员开启了为期6个月的太空飞行任务。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区域合作第四节“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答案] 差异性和开放性。
(2)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给中亚地区国家经济发展带来了哪些机遇?
[答案] 中亚地区国家位于亚欧大陆要冲,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地处内陆,长期深受交通不便的制约和困扰,发展相对落后,急需资金、技术,而“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建设为中亚地区国家向东、向西发展提供了可能,并且还可以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农业、商业、旅游业等多方面加强与相关国家的合作交流。
D
[解析] “一带一路”能促进跨区域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加强国际金融联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给相关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4.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意义是( )A. 在全球层面,有利于促进资金融通B. 对区域而言,有利于顺应文化多样化潮流C. 对相关国家而言,有利于实现贸易畅通D. 对我国而言,有助于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
探究活动二 “一带一路”与共赢共享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主要是通过政策、道路、贸易、货币等互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得到相关国家积极响应。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等产业逐步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一带一路”为我国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
从我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2.“一带一路”倡议的地理背景
3.我国倡导“一带一路”的背景 (1)产能过剩、外汇资产过剩。 (2)油气资源、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高。 (3)工业和基础设施集中于沿海,如果遇到外部打击,容易失去核心设施。 (4)我国边境地区整体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邻国与我国加强合作的意愿普遍上升。
1. “一带一路”走向涉及地区中适合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相“嫁接”的是( )A. 东南亚 B. 中亚 C. 南亚 D. 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