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海洋油气发展战略的创新选择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国产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中国石油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国产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中国石油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国产化发展战略的思考作者:邹荣来源:《管理观察》2012年第21期摘要:随着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国家能源开发和储备战略的调整,为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石油装备企业应适应国家能源战略调整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大战略机遇,大力研究开发海洋石油装备的国产化力度。

本文就中国石油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国产化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提出国产化战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海洋油气钻采装备国产化战略思考在海洋油气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世界海洋油气开发装备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市场需求强劲。

海洋油气钻采装备产业是直接关系到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影响国家能源稳定和经济安全的战略产业。

1.海洋石油装备国产化是实施海洋石油开发战略的现实选择随着大陆架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和人们对海洋油气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化,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世界100多个沿海国家科技竞争的焦点、战略发展重点和经济增长点。

在世界海洋产业构成中,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一直位居首位,占到全球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5%左右。

从海洋油气的开发国家看,目前,全球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进行海上石油勘探。

从海洋油气开采量看,据Mackay咨询公司统计,2003年世界海洋石油产量达到12.57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4.1%,世界海洋天然气产量6,856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产量的25.8%;海洋石油生产增速最快的地区依次是:中东11%、北美和中美7.3%、南美6.8%。

Douglas-westwood咨询公司发布2004年世界海洋油气产量为3900万桶/天(全年总共19.36亿吨油当量),油气产量分别占全世界总产量的34%和28%。

从海洋油气的蕴藏量看,发展前景更为可观,据估计,全球海洋石油地质储量约占整个地球上石油总产储量的45%[1]。

目前,在中東、里海、南中国海等海域,其周边国家围绕海洋油气开发引发了诸多领海主权争端,预计今后围绕油气资源的争夺及冲突会进一步加剧。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及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及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

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及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周乐萍决摘要j在全球经济疲软乏力的情况下,海洋经济整体增速大I于全球经济增速,从而成为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的新的I增长点。

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新的海洋发展策I略,对海洋经济发展进行新的布局。

本文选择了美国、I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具有不同特征的传统海洋强丨国,分析其海洋经济发展状况、海洋发展战略动态等,I了解全球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分析世界海洋经济发展I趋势。

基于此,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海洋经济规划、I海洋科技发展、海洋绿色发展、海洋经济环境、海洋I民众意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希望为中国海洋经I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I海洋经济海洋产业世界海洋经济船舶制造业I传统海洋国家*本文为山东省软科学“世界海洋经济发展动态对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启示”(项目编号:2019RKC23008)中间成果。

**周乐萍(1985~),博士,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经济。

128世界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及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思考乙海洋蕴藏的丰富资源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人类未来福祉和经济繁荣的依托所在。

近年来,海洋经济的价值和战略意义逐渐被世界各国重视,海洋经济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2018年,全球海洋经济总产值已超过2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还将增加2倍,年均增速将达到3.45%,就业拉动水平也将高于世界经济整体水平。

①在此背景下,世界主要海洋国家纷纷制定相应措施来应对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主要海洋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态势(一)美国1-美国海洋经济发展情况对于美国来说,海洋经济是美国经济重要且具有弹性的组成部分,主要集中在依赖海洋和五大湖的六大海洋产业。

美国海洋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利用开发海洋资源最早、开发程度最高的国家。

尤其是近年来,美国海洋经济发展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国民经济贡献和就业贡献突出。

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研究

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研究

产业经济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8期6作者简介:谢晓彤(1995-),女,汉族,山东泰安人,中国海洋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海洋经济理论与资源可持续利用㊂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研究谢晓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266100)摘 要: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对实现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㊂本文在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海洋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提出战略性㊁成长性㊁创新性和关联性四个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基准,构建了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㊂结合中国海洋产业及宏观经济相关数据,采用熵权T O P S I S 法对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㊂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应选择海洋电力及海水利用业㊁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滨海旅游业作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㊂关键词: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产业选择;熵权T O P S I S 法中图分类号:F 2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3198.2021.18.0030 引言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以海洋科技发展为基础,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市场需求,对相关产业具有较大带动作用,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的海洋产业㊂2012年‘十二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专门部署,提出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基础,培育海洋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㊂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中国加快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海洋产业结构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㊂科学筛选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对转变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㊂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属于海洋战略主导产业,同时也具有新兴产业的特性,是一个综合㊁抽象的系统,其发展方向与其他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具有密切关联,因此,中外学者大多是以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选择的理论为基础,结合海洋产业的特征㊁发展状况和沿海地域的区域特性,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标准展开研究㊂关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代表性理论有 罗斯托基准 赫希曼产业关联度基准 和 筱原两基准 ㊂在此类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出现了很多关于主导产业以及新兴产业选择的研究㊂国内的产业选择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㊂定性分析中,吴殿延等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应具有领先性㊁创新性和高成长性等特点;杨歌等从选择基准㊁条件和原则三个方面入手,对主导产业选择理论进行了整理总结;刘洪昌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性,阐述了培育新兴产业的六个基本原则,即国家意志原则㊁市场需求原则㊁技术创新原则㊁产业关联原则㊁就业吸纳能力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㊂定量研究方面,刘铁等主要采用分层次多指标综合法,对我国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中的趋同问题进行评价和分析;王琦等运用A H P -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济南市的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王哲等将熵权法与W e a v e r -T h o m a s 模型相结合,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了选择研究㊂1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构建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基准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可行性和客观性原则,以保证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㊂结合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基本特征,本文设定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四个基准㊂1.1.1 战略性基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中国海洋产业结构升级㊁海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㊂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要从经济发展全局入手,重点培育的海洋新兴产业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能够带动整个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㊂同时也必须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以及强大的就业拉动能力,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㊂1.1.2 成长性基准发展新兴产业需投入大量资源,产业的成长速度和成长可持续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㊂重点培育的海洋新兴产业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能够长期㊁迅速㊁健康发展,逐渐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否则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㊂在选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时须关注产业的成长能力,评估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发展态势,判断各海洋产业能否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制约,在未来较长时期内实现快速可持续的发展㊂1.1.3 创新性基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海洋新兴产业,高技术性是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㊂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应用对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创新性可以提高海洋产业的产出效率,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为海洋经济增长提供持续的驱动力,从而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抢占未来海洋经济的制高点,增强国家在海洋领域的国际竞争力㊂1.1.4 关联性基准一个海洋产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从原材料供给,到生产加工,再到产品销售,每个环节都要与其他产业发生密切关联㊂具有较高关联度的新兴产业能够通过产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8期7业链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把自身的发展优势辐射到其他产业中去,同时也能从其他产业的发展中获取正面影响,从而形成产业间的联动机制,促进整体经济发展㊂因此,国家选定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应该具有高产业关联度的特征㊂1.2 指标体系构建基于上述选择原则和基准,建立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㊂表1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指标体系选择基准评价指标指标说明战略性劳动生产率X 1劳动生产率X 1=Y i tL i t ,Y i t 为i 产业在t 期的生产总值,L i t 为i 产业在t 期的就业人数㊂需求收入弹性X 2需求收入弹性X 2=ΔQ /Q ΔI /I ,ΔQ /Q 为需求量增长率,ΔI /I 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㊂就业增长率X 3就业增长率X 3=L i t -L i t 0L i t 0,L i t 为i 产业在t 期的就业总人数,L i t 0为i 产业在基期的就业人数㊂成长性产值增长率X 4产值增长率X 4=Y i t -Y i t 0Y i t 0,Y i t 0为i 产业在基期的生产总值㊂生产率增长率X 5生产率增长率X 5=A i t -A i t 0A i t 0,A i t 为i 产业在t 期的生产率,A i t 0为i 产业在基期的生产率㊂能源利用效率X 6能源利用效率X 6=Y i t E i t,E i t 为i 产业在t 期的总能耗㊂创新性科技贡献率X 7科技贡献率X 7=l n A i t -l n A i t 0l n Y i t -l n Y i t 0㊂科研人员比重X 8科研人员比重X 8=l i t L i t ,l i t 为i 产业在t 期的科研人员就业人数㊂关联性影响力系数X 9反映海洋产业对其他部门拉动作用的大小,基于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㊂感应度系数X 10反映经济发展对海洋产业的需求感应程度,基于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㊂2 中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实证分析2.1 测度方法本文采用熵权T O P S I S 法对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问题进行分析㊂熵权T O P S I S 法是将熵权法和T O P S I S 法结合起来的一种目标决策方法,常用于多方案综合评估㊂熵权法是一种客观的权重确定方法,其原理是利用数据变异程度反映指标的信息量,从而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㊂一般情况下,数据的变异程度越大,信息熵越小,承载的信息量越大,该指标权重越大㊂反之,则权重越小㊂T O P S I S 法,即距离综合评价法,是根据评价对象与理想解的接近程度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和排序的方法㊂熵权T O P S I S 法应用熵的概念,克服了主观因素对评价结果的不良影响,计算简便,对样本量要求较低,能够得出科学的评价结果㊂2.2 数据来源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中国投入产出表“㊂2.3 实证分析根据上文中建立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指标体系,收集并整理相关数据,应用熵权T O P S I S 法,对中国的海洋渔业㊁海洋船舶工业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等10个主要海洋产业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测算步骤如下㊂(1)采用极差法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㊂本文选取的评价指标全为正向指标,采用以下公式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Z i j =X i j -m i n X i j )m a x X i j )-m i n X i j )其中,i 表示产业,j 表示评价指标,X i j 和Z i j 分别表示标准化前后的指标值,m a x X i j )和m i n X i j )分别表示X i j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㊂(2)计算指标的信息熵H j :H j =l n 1n ðni =1[(Z i j /ðni =1Z i j )l n Z i j /ðni =1Z i j )](3)确定指标权重W j :W j =(1-H j )ðnj =1(1-H j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㊂表2 评价指标权重指标信息熵值H j信息效用值权重系数W j X 10.77440.225611.16%X 20.81190.18819.30%X 30.85550.14457.14%X 40.81190.18819.30%X 50.92520.07483.70%X 60.76450.235511.65%X 70.92930.07073.50%X 80.3290.67133.19%X 90.90110.09894.89%X 100.87540.12466.16% (4)建立加权指标矩阵Q ,根据矩阵Q 确定最优解S +j 和最劣解S -j :Q =q i j m ˑn =W j *Z i jS +j =m a x q i j ,S -j =m i n q i j ,j ɪm (5)计算指标标准化向量到最优解和最劣解的欧氏距离D +i 和D +i :D +i=(ðmj =1S +j-qi j )2,D -i=(ðmj =1S-j -q i j )2(6)计算各产业的评价指数C i ,C i 越大表明该产业越适合被选择为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产业经济现代商贸工业2021年第18期8C i =D +jD -j +D -i,C i ɪ0,1 各海洋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数及其排序结果如表3所示㊂表3 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综合评价结果产业最优解距离D +i 最劣解距离D -i 综合评价指数C i 排序结果海洋渔业0.3740.1030.2165海洋油气业0.3820.0870.1868海洋砂矿业0.3820.0590.13310海洋船舶工业0.370.0970.2076海洋化工业0.3860.10.2067海洋生物医药业0.3340.1970.3712海洋工程建筑业0.3750.1330.2624海洋电力及海水利用业0.2010.3380.6281海洋交通运输业0.3850.0790.1699滨海旅游业0.3520.160.3123 按照综合评价选择的原则,从上述熵权T O P S I S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评价中,得分较高的产业为海洋电力及海水利用业㊁海洋生物医药业和滨海旅游业㊂3 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选择建议3.1 海洋电力及海水利用业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海洋电力及海水利用产业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是最具有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特性的海洋产业㊂海洋电力产业主要是利用海洋潮汐能㊁温差能和海洋波浪能等清洁能源获取电力㊂目前我国的海洋电力产业发展迅速,其发展对产业链上其他产业能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与海洋电力产业相关的交通运输业㊁建造业以及旅游服务等产业的技术水平都能因其发展而得到有效提升,并通过关联作用和技术扩散效应反作用于该产业,使该产业发展成为整个海洋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㊂海水综合利用业主要包括海水淡化㊁软化㊁冷却㊁脱硫㊁制盐等资源利用产业㊂近年来,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海水利用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与国外相比,无论是在大型关键设备自主研发和产业化方面,还是在相关政策法规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关键设备需大量进口,万吨级海水利用工程的核心技术发展不成熟,相关政策法规和产业政策落后于产业的发展进程等方面㊂因此,海水利用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结合沿海区域科技发展状况,关注国际海水利用技术发展前沿,增加科研投入,建设科研平台,着力解决关键材料㊁关键设备㊁核心技术制约以及法律法规缺失等问题㊂3.2 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是指从海洋生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利用生物技术生产生物化学药品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活动,其产品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基因㊁细胞㊁酶㊁疫苗㊁抗生素和微生态制剂等㊂当前,随着人口膨胀㊁老龄化㊁资源枯竭㊁环境恶化和疾病蔓延等诸多问题的出现,海洋资源深层次开发利用,尤其是海洋生物医药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该产业的相关产品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㊂经过长期努力,中国建立了海洋药物研究技术平台,掌握了海洋药物开发和生产中的部分关键技术,为海洋药物产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相关研究已经从沿海㊁浅海开始向深海和极地延伸㊂但是,中国海洋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技术与产品品种积累存在一些不足,目前仍处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㊂为此,要加快研制具有显著海洋资源特色㊁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国际市场前景的创新型海洋药物,培养建立实力雄厚的研发队伍,开发国际先进的生物资源利用技术,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和标准的海洋药物创新体系,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中国海洋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㊂尽快实现高端产品产业化,促使海洋生物医药成为中国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㊂3.3 滨海旅游业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滨海旅游业需求量不断扩大,成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海洋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㊁落实滨海生态环境保护政策㊁加快渔民转业转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㊂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丰富,拥有长达32000公里的海岸线,其中包含14000公里岛屿岸线,18000公里大陆海岸线,地处热带㊁亚热带㊁温带三个气候带,礁石滩㊁沙滩等类型的旅游资源同时存在,能够满足多种不同模式的旅游项目㊂然而,中国的滨海旅游业也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了诸多问题㊂在将滨海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要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从宏观层面进行调控,杜绝过度开发,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开展滨海旅游区域环境监测工作,保护滨海资源环境,打造产业可持续发展机制㊂同时也要避免同质化竞争,根据区域差异构建多样化的产品体系,结合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形成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品牌,以此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国家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㊂参考文献[1]宁凌,王微,杜军,等.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理论依据研究述评[J ].中国渔业经济,2012,30(06):162-170.[2]R o s t o w W W.T h e s t a ge s of e c o n o m i cg r o w th :An o n -c o m m u -ni s tm a n i f e s t o [M ].C a m b r i d g eU n i v e r s i t y Pr e s s ,1960.[3]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4]筱原三代平.产业结构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5]吴殿廷,张明,吴昊,等.我国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J ].开发研究,2018,(04):33-37.[6]杨歌,管华.主导产业的选择理论探析[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49-51.[7]刘洪昌.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原则及培育政策取向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03):87-92.[8]刘铁,王九云.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问题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2,(2):115-127.[9]王琦,马斌.济南市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选择评价研究 基于A H P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4,(06):57-60.[10]王哲,杨桔.基于熵权法和W e a v e r -T h o m a s 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评价与选择研究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0):84-89+94.[11]刘起运.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J ].统计研究,2002,(02):40-42.[12]W a n g CL ,Y o o nKS .M u l t i p l e a t t r i b u t e 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 [M ].S p r i n g -v e r l i g ,Be r l i n ,1981.。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六大路径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六大路径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六大路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

建设海洋强国需要繁荣的海洋经济作支撑,而发展海洋经济需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

作为海洋科技和海洋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既代表着海洋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海洋产业发展的方向。

它将从根本上推动海洋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海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尽快形成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海洋科学技术实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 郝艳萍仲雯雯定义在21世纪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主要是指能够体现我国海洋战略意图,以海洋高新技术为首要特征,在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能够引领海洋经济发展方向,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和海洋经济方式转变的海洋新兴产业。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是涉及我国海洋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它既要对当前海洋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现阶段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范围包括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海洋重大装备业和深海产业。

路径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对于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以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利于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我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正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我们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大力推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优先推进海洋科技集成创新◆支持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增强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二五”时期发展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必然要求。

实现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要优先推进海洋科技的集成创新,增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技术集成能力。

中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战略分析

中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战略分析
维普资讯
第2卷 3
第2 期


化 工

术 经

20 年 4 月 07
Te h o Ec n miS i e c e c l e n . o o C n P  ̄o h mi as
中 国海 洋 油 气 开发 的战 略分 析 水
常 城 舒 先 林
( 汉 工程 大学政 法 学院 ,30 3 武 4 07 )
摘 要 : 随着石油供应对外依赖程度的增大 , 国 的石 油安全 问题 越来越 突出 。我 国是海洋 油气资 源比 我
较丰富的 国家 , 在陆上石油生产增 长缓慢 和海外 石油引进受 到限制 的条件下 , 大力开发 海洋油 气对确保 国 家石油安全具有十分积极 的意义。必须在充分认识和分析我 国海 洋油气开发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状与所遇 障碍的基础 上 ,
外依赖程度的增大 , 石油供应安全 1益成为我 国 3 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陆上石油生产增
长缓 慢 和海外 石 油 引进 受 到 限制 的 条 件 下 , 力 大
计 2 1 年和 22 00 00年, 我国石 油的对外依存度将 分 别达 到 4 %和 5 % _ 。一般 国际 上认 为 , 6 6 2 J 当一 国资源 的对外依存度达到 2 % ~ 0 0 3 %时 , 就面临 着较高 的风险 , 国际市场上石油 的行情将会直接 影响到 国民经济 的运行。我国 目 前日进 口石油平 均 已达 20 0 万桶左 右 , 如果每桶石 油价格上 涨 5 美元 , 每天就 要 多花 100万 美元 外 汇 。 同时 , 0 高 企的油价会加大企业 的生产成本 , 增加通货膨胀
示 ,9 3年 至 20 19 03年 的 l 0年 间 , 国石 油 用 量 全 增 加 了 10Mt年 均增 加 1 ,04年 石油进 口 1 , 1Mt 0 2

CCS助力海上油气发展开新局

CCS助力海上油气发展开新局

中国船检 CHINA SHIP SURVEY 2020.1020贡献团队”。

研发团队实力强劲今年,根据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有关要求和新修订的《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相关规定,近日,中国航海学会公布了2019年科技突出贡献团队、2020年科技突出贡献个人和2020年航海青年科技奖等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中国船级社(CCS)海上油气装备共性技术和规范研发团队荣获“2019年科技突出CCS 助力海上油气发展开新局本刊记者 王思佳中国航海学会对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的奖励等级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四个等级调整为今年的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科技突出贡献(团队)奖。

其中,航海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团队)奖的申报条件为在推进航海科技发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坚持持续创新并作为项目主要完成人多次获得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的创新团队,或者在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出显著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组织,并于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成果整体应用。

为服务国家深海开发战略、国家能源战略、交通强国战略,以及自身的国际一流船级社建设,CCS 于2007年组建了“海上油气装备共性技术和规范研发团队”,团队研究方向主要为海洋油气装备规范研发与应用,领域范围涵盖海上油气钻探、开采、处理、集输与外输,涉及从水面上的移动钻井平台、浮式装置、试采平台到水下生产系统和集输管道等各类装备设施。

据CCS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研发团队目前成员共计52人,其中核心成员10人。

核心成员中,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获得“交通运输部五四青年奖章标兵”称号,4人获得交通运输部“交通青年科技英才”称号。

核心成员的工程经验均在10年以上,工程技术基础和理论基础雄厚。

显然,这样一支技术精湛、实力强劲的队伍为开展研发攻关工作提供了有利保证。

针对我国业界对高端海上设施规范技术的迫切需求,该研发团队陆续开展了海上移动平台和浮式装置的全生命周期结构安全设计、水下生产系统安全设计与测试、海上高性能钻井系统的设计制造与检验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新型和深水海上设施的设计、制造、测试以及设施安全运营的规范体系,包括建立了我国南海等海域作业的海上移动平台和浮式装置全生命周期安全设计方法和评价衡准;制定了覆盖海上设施总体性能、结构、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营安全评估等技术规范;提出了基于风险控制的水下生产系统安全认证准则,水下设备工作海水环境温度的压力-温度循环试验准则、“工程环境测试”的方法和衡准;研发了海上钻井系统、专用消防、天然气液化系统检验技术;建立了海上钻井系统设计、制造及测试安全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提出了基于风险的多维度钻井设备分级检验准则,形成了海上设施专用消防系统、液化系统检验技术规范,建立了海上设施专用系统安全设计、制造和检验技术规范体系。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仅关注环境保护,不考虑经济效益。()
2.在海洋油气开发中,深海区域的油气资源开发难度低于浅海区域。()
3.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建筑中,清洁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4.提高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可以牺牲环境保护。()
A.技术创新
B.资源枯竭
C.环境法规
D.市场竞争
8.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建筑中,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是()
A.优化设计
B.提高设备效率
C.利用可再生能源
D.所有以上
9.在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建筑中,下列哪项不是绿色施工的要求?()
A.降低能耗
B.减少废弃物
C.提高建设速度
D.保护生态环境
10.以下哪个海域是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热点区域?()
1.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A.经济效益
B.环境保护
C.社会责任
D.政策法规
2.下列哪些措施有助于减少海洋油气开发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A.限制开发区域
B.控制水下噪音
C.减少施工期间的悬浮颗粒物
D.增加开发频率
3.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建筑中,以下哪些技术属于清洁生产技术?()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海洋油气开发对海洋环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我国海洋发展战略大纲一、全面强化民族海洋战略意识1.“宽视野”的海洋意识2.“大时空”的海洋意识3.“高目标”的海洋意识4.“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二、制定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海洋经济战略1.“全方位”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2.“高效益”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3.“可持续”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三、确立解决海洋权益争议的海洋政治战略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2.坚持和平协商的基本方针3.运用海洋法律法规等手段4.采取“先易后难,分区解决”的战略步骤四、全面实施海洋防卫战略1.加强海上防卫力量建设2.扩大海洋防卫纵深知识点汇总原理K01:对中国海洋权益现状的反思K02:民族海洋战略意识K03: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海洋经济战略K04:解决海洋权益争议的海洋政治战略K05:海上防卫力量建设K06:如何扩大海洋防卫纵深信息I01: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柬埔寨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正文目前,中国海洋权益面临着既复杂又严峻的形势。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中国历代统治者一贯缺乏海洋战略思维;二是“重陆轻海”曾一直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意识;三是中国的国土思维始终停留在“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定势上,但中国是海洋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四是中国曾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明朝实施禁海令长达400年,错失了发展中国海洋事业的良机;五是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较低,还没有全面认识海洋,对海洋研究投入的力量比较薄弱。

海洋是国家安全的主要方向,海上安全维系着国家未来重大的生存和发展利益,没有海上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近年来,中国开始重视海上利益的拓展。

从2008年12月起到2011年5月,中国海军执行护航行动2年半,已成功护航3000多艘商船,其中有1400艘外国商船;另外还有“撤侨行动”,2011年1月,中国从埃及撤侨1800人,2011年3月从利比亚撤侨3.3万人。

一、全面强化民族海洋战略意识美国海军战略理论家马汉在其所著《海权论》中提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关于印发《2020年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关于印发《2020年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要点》的通知

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关于印发《2020年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公布日期】2020.04.03•【字号】•【施行日期】2020.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关于印发《2020年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县区(市属开发区)海洋、渔业主管部门,市局各科室、单位:为切实做好2020年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现将《2020年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2020年4月3日2020年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要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的开局年、起步年。

2020年全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认真落实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会决策部署,以加强党的全面建设为引领,以实施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海洋和渔业产业,着力加强海洋渔业领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步伐,扎实做好安全风险防控,推动全市海洋经济和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河海生态文明强市、环渤海现代特色渔业强市、全国重要的海洋石油装备制造基地,为“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1.着力深化理论武装。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视察山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海洋和渔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把牢政治方向,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做到党对海洋发展和渔业工作的绝对领导。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挑战及趋势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挑战及趋势

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挑战及趋势赵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平稳、政治社会环境持续优化、海洋资源蕴藏丰富、海洋科创环境持续向好的大背景下,海洋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未来,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海洋科技创新为主要着力点,推动我国海洋产业朝着高端化、绿色化、集群化与智能化方向发展,全面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呈现出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因素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面对这种局面,海洋经济表现出较强韧性,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海洋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发展质量多维度提升。

这得益于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的优异成果。

《202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9万亿元,高于国民经济增速0.3个百分点。

从宏观上看,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0%。

2021年,我国持续推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加快深远海养殖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海洋石油及天然气的产量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此外,海洋电力业也有显著的发展,特别是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跃居世界第一;海水利用业及海水淡化工程蓬勃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也呈现出加速发展势头。

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加速迸发。

《“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发布,并在11个沿海省(市、自治区)和部分沿海城市贯彻落实,海洋经济发展迈进新时期。

中国海洋油气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中国海洋油气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严 重 , 以 发 展 我 国海 洋 油 气 产 业 也 是 必 须 的 。 所
上石油产量增 长停滞 不前 , 中国海 洋油气储量 丰
富 , 长 潜 力 巨 大 。大 力 开 发 中 国海 洋 油 气 有 利 增 于 缓 解 中 国 的 能 源 短 缺 状 况 , 中 国 的 经 济 持 续 为
二 、海 洋 油 气 产 品 市场 需 求 分 析 1 .油 气短 缺 成 为制 约 中 国经 济 可持 续 发展
的 一 个 重 要 因 素
量逐 年增 长 , 自给率 明显 下 降 。19 9 3年 , 中国石
油 出 现 净 进 口 , 进 口量 为 1 6 57万 t占石 油 消 费 量 的 O4 % ;0 4年 , 中 国 石 油 进 口 量 超 过 .5 20
发 展 海 洋 油 气 产 业 , 不 断 提 高 海 洋 开 发 技 术 , 国际 海 底 区 域 资 源 的开 发 做 准 备 。 国 际 海 为
已探 明 的各 种 类 型 的储 油 构 造 40余 个 。 据 科 0 根 学 家 估 算 , 国 的 海 底 石 油 资 源 储 量 约 占全 国石 我 油 资 源 储 量 的 1% 1% 。 据 中 国 地 质 调 查 局 0 4 另 介 绍 , 过 新 一 轮 海 洋 地 质 调 查 并 结 合 我 国 以往 通 油 气 资 源 勘 探 成 果 ,我 国 管 辖 海 域 又 圈 定 3 8个 沉 积盆 地 , 综 合评 价计算 共有 油气 资源量 3 1 经 5
中 国是 一 个 能 源 生 产 和 消 费 大 国 , 是 中 国 但 的 能 源 又 比较 缺 乏 , 源 消 费 结 构 不 合 理 。 改 革 能 开 放 以来 , 国经 济 高 速 增 长 , 能 源 的 需 求 越 中 对 来 越 多 ,尤 其 是 石 油 天 然 气 的 消 耗 量 增 长 更 快 。 面 对 国 内 能 源 的 短 缺 , 国 内石 油 短 缺 问题 严 重 , 中 国正 在 进 口越 来 越 多 的 石 油 和 天 然 气 。 对 陆 相

世界大国的海洋战略

世界大国的海洋战略

世界大国的海洋战略在全球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海洋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战场,海洋战略在这场斗争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国家海洋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着重分析世界海洋大国——包括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海洋战略的发展,以期为我国海洋战略调整提供参考。

美国:从制海权到了解海洋、经略海洋美国海洋战略思想源于海权论学者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他站在海洋历史的高度及海洋军事的角度, 用史学家的敏锐和战略家的理性提出了著名的“海权论”( Sea Power ) ,从海洋国家——海洋——世界诸关系的角度,以“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海洋”的理论,对美国的扩张战略和策略进行了精心论证,为美国的海外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此,在冷战前的近200 年,扩大本土、拓展殖民地、发展经济是美国国家利益的三条主要脉络。

20 世纪60 年代,美国的海洋事业开始崛起,海洋战略的主导思想是通过发展海洋科学技术,推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到20世纪80 年代,随着国际海洋新秩序的建立和各沿海国家对海洋关注度的提高,一贯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的美国,将20 世纪80 年代全球海洋战略确定为:反对沿海国家扩大管辖权的主张和倾向,不支持并反对将200 海里的沿海区域划为各国领海管辖范围行使主权,对海洋资源实行强化管理。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其超级大国地位的优势更加突出,在战略的策划上更加主动更加自信。

进入21世纪,为了继续保持在海洋方面的领先地位,美国在2004 年出台了《21 世纪海洋蓝图》,提出这样一套海洋战略设想——加强海洋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促进对海洋、沿岸和大湖的了解,保护海洋环境资源,促进海洋科学技术发展,重视海洋教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09 年,美国颁布新的海洋政策,提出了在海洋、海岸和大湖区要实现的国家战略目标为:将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管理作为海洋、海岸和五大湖全面管理的基本原则,实施全面、综合、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和海洋空间规划与管理,提高应对变化与挑战的能力。

为中国海油发展贡献力量——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中国海油发展贡献力量——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

Support Platform支撑平台工程中心海洋石油高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示意图70 科学中国人 2020年4月科研成果丰硕实验室确立了“近期以海上稠油高效开发为重点,中远期向低渗透和深水油气田高效开发拓展”的研究领域。

自2013年3月29日进入正式运行期来,实验室瞄准油田开发生产的重大难题和中国海油的长远发展需求,积极承担国家级、公司级和自主研究课题等各类科研课题75项(经费4.43亿元),其中,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原“97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项(含2项示范工程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39项中国海油科技重大项目与综合科研项目等省部级课题、2项国际合作课题、27项横向项目。

实验室的关键和核心技术成果在油田应用,动用5.4亿方储量,增加4309万方可采储量(相当于没有任何勘探与风险投入又新发现了2个亿吨级储量的大油田),平均可提高采收率8%左右。

2013—2016年,四大研究方向成果应用累增油935.54万方,油田产量递减率平均下降3~4个百分点,年增油量占渤海油田年产量的10%以上,并带动了数个油田的有效开发,为公司的持续上产与稳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已经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5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与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天津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9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11项)。

除此之外,实验室还围绕我国海洋石油高效开发这一主轴,秉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理念,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支持下设置开放课题。

2013-2016年来,实验室共收集到来自俄罗斯国立古勃金石油天然气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等20余家科研机构127项申请,实验室择优,分3批资助课题23个,资助金额1084万元,且开放力度及资金支持将不断加大。

中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

中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

采纳中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探讨(1) 摘要:石油工业的战略地位和中国石油企业的国有性质决定了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对保障国家石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跨国石油公司已经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竞争主体,中国石油企业应以跨国石油公司为发展标杆,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战略体系。

文章对中国石油企业战略管理的必要性、竞争的环境和发展战略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石油企业; 发展战略; 因素石油企业战略就是石油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做出的全局性的、长远的谋划。

石油企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纲领性等特性决定了发展战略对石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尽管已有专家对石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从企业的生存环境和国际先进经验出发系统的角度研究我国石油企业发展战略则很少涉及,而正如上文所述,形成并执行科学的发展战略是跨国石油公司成功的基本经验。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石油公司国际竞争力薄弱、石油安全风险系数日益增大的国家来说,制定并执行合理的发展战略无疑有利于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竞争优势和保障国家石油安全。

一、石油公司加强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其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主体的竞争力决定着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因此石油行业的发展决定于石油企业竞争力的大小。

因此,加强我国石油企业战略管理十分必要。

(一) 加强石油企业战略管理是石油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石油企业经过改制上市后,已经由一个国家公司转变为自负盈亏的企业,因此它必须追求经济利益以求得自身发展。

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 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的加快,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竞争。

自身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求石油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根据国内外经验,加强战略管理是企业增强自身的竞争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2020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和答案(6.14)

2020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考试试题和答案(6.14)

(Word形式)2020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考试试题和答案(92分)2020年6月14日考试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1、深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是一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资源宝库,下列不属于深海蕴藏的资源的是( )。

[2分]A油气资源B多金属结核C天然气水合物D森林资源2、近年来,-系列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设施农业中的结合应用,颠覆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出了智能高效的设施农业。

以下哪项信息技术与设施农业的智能化发展无关: ( )。

[2分] A物联网B云计算C人工智能D集成电路3、1964年,有“超算之父”之称的美国科学家( ) 研制出世界上首台超级计算机CDC6600,开启了高性能计算技术和产业的持续发展与繁荣。

[2分]A冯诺依曼B威廉肖克利C西摩克雷D戈登●摩尔4、全基因组选择的概念由( ) 科学家于2001年首次提出。

[2分]A美国B挪威C中国D日本5、美国能源部和农业部联合提出了《生物质技术路线》的政策性报告,提出在2020年,生物燃油取代全国燃油消费量的10% , 生物基产品取代石化原料制品的25%,减少相当于( )辆汽车的碳排放量(约1亿吨),每年增加农民收入200亿美元。

[2分]A7万B70万 C 7000万D7亿6、以下哪个城市未被列入我国生态高值农业六大城市圈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模式及其技术支撑体系: ( )。

[2分]A.上海B深圳C重庆D武汉7、全基因组选择在( ) 育种中的应用效果尤为突出,自2009年起,该动物的选育已完全由全基因组选择主导,成为其遗传评估的标准方法。

[2分]A奶牛B猪C羊D马8、目前拥有世界上装机最多、技术最先进的百万千瓦火电机组的国家是( )。

[2分]A美国B中国C德国D日本9、( ) 的膜技术在城市污水领域应用的专利申请量已经赶超美国,跃居至全球首位。

[2分] A德国B日本C中国D俄罗斯10.随着芯片和测序技术日趋成熟,高密度标记芯片检测成本不断降低,全基因组选择模型的预测准确性不断提高,( ) 已成为动植物育种领域的研究热点。

创新发展路径推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路径推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设。

对于问题导向而言,有助于解决基本问题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都属于高质量发展。

有鉴于此,在全球蓝色经济大发展背景下,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在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生态环境安全为保障、以开放合作和陆海统筹为表征的发展,体现了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产业增长、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多层面的需求。

加快推进海洋领域供给侧改革,构建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提升海洋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海洋产业绿色发展,增强海洋产业创新能力与智慧化水平,推动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新时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表征和发展定位。

二、准确把握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质量评估发现:近年来,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和新业态快速成长,海洋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但同时,也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大而不强。

2018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实现3.36万亿元,全国GDP贡献达到3.7%,远高于欧盟的1.3%、美国的1.6%和英国的422020年第1期 总第182期九三论坛场恶性竞争。

近年来,广东、福建、山东、江苏等地对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竞争性投资正在重复传统海洋产业发展的老路,形势不容乐观。

此外,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生产总值贡献占比已远远超出欧美发达国家水平,主要海洋产业发展规模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与欧美国家的产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明显,海洋产业链能级进一步提升面临更大挑战。

四是资源环境压力。

海岸带与近海海域海洋资源与空间大规模、高强度的开发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对近海海域生态环境,特别是重点河口、海湾、湿地及近海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海洋资源环境对海洋经济发展的约束加剧。

近年来,尽管中央及地方制定政策采取各种防治措施,但陆源污染物排放、海上开发活动、围填海活动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与海洋灾害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战略创新选择(doc 10页)

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战略创新选择(doc 10页)

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战略创新选择(doc 10页)中国海洋油气发展战略的创新选择任何一个强大的国家都必须习惯创造性地把自己的经济体系转换到新的生存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领域中以获取长期利益和文明的价值,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汞、消耗臭氧层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仅二氧化硫排放量2005年就达到2549万吨,超出大气环境容量的80%以上,国家监测的744个地表水断面中劣五类标准的水质占到近1/3,酸雨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2005年山东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即为200.3万吨,位居中国第一,山东省在此后五年的环保投资预算已高达3600亿人民币。

据国家环保局负责人多次表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祸手就是中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和世界上最大的燃烧火力发电设施,为此必须改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通过油煤并重,以油气为主接替多元能源发展的方式建立中华民族新的生存空间,陆地的油气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这种新型的能源体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石油主要油藏区中国海域开采石油就成为迫在眉睫的能源革命了,我们称之谓海洋石油再造中国,她需要达到的目标也非常明确,即:解决海洋石油再造中国,从国家战略到商业公司竞赛必须注意以下转折点:海洋石油中国行动的转折点之一:关于海洋石油中国的能源开发战略:2005年中国进口原油1.3617亿吨,石油用汇达到600多亿美元,石油贸易逆差首次突破500亿美元,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42.9%。

解决中国能源新增需求的方法计有:在中国海陆直接开采、政府海外定向议购、国际商业购买、中国企业海外开采跨国输送、天然气替代等多套体制模式,显然重工主义的直接开采与重商主义的国际采购有着明显区别,前者是在本国直接建立经济体系的油气资源空间,后者则是在异地曲折投资或贸易建立中国经济体的不确定远距的油气资源体系;前者是在国内可控制的直接输送,后者则需要通过巨型海轮竞争负荷日益增大的海峡航运通道或建立跨国人工石油通道解决;前者是中国区域内的油气资源与国内能源产业的优化组合,能够扩大本土就业和增加税收,后者则是中国经济体与油气资源的国际、洲际的结合,为国际经济增长贡献力量;前者与后者另外一个差别就是前者需要巨大的投资,这是目前中国经济体系已经完全有能力解决的。

2024春新教材高中地理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4春新教材高中地理4.3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教学设计湘教版必修第二册
(1)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模拟联合国会议,扮演不同国家的代表,就南海争端等议题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沟通能力。
-海洋资源管理项目: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关于海洋资源管理的项目,包括海洋资源调查、开发与保护措施等,培养学生的实践操பைடு நூலகம்能力和创新能力。
3.案例研究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海洋权益争端案例,如南海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背景、发展过程及解决方案。此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海洋权益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A.规划阶段、实施阶段、评估阶段
B.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C.起步阶段、规划阶段、实施阶段
D.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
3.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目标是()。
A.建设海洋强国B.保护海洋环境C.发展海洋经济D.以上都对
4.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包括()。
A.加强海洋科技创新B.优化海洋产业结构C.提升海洋资源开发能力D.以上都对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海洋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海洋权益及发展战略。
【新课导入】(10分钟)
1.简要介绍海洋权益的概念及重要性。
2.讲解我国海洋权益的基本情况。
【课堂讲解】(15分钟)
1.介绍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三个阶段。
2.分析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挑战。
【案例分析】(10分钟)
分组讨论:我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海洋权益争端,探讨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实施。
2.培养综合思维: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全面理解我国海洋权益及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
3.强化区域认知:通过对我国沿海地区及南海等海域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增强学生对我国海洋领域的认知。
4.树立人地协调观:通过学习我国海洋发展战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其关爱海洋、保护环境的人地协调观。

世界主要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与演变-文档资料

世界主要海洋强国发展战略与演变-文档资料

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与演变海洋孕育了地球生命也孕育着整个人类文明。

作为战略性资源,海洋既是世界贸易的重要通道,又是解决当今全球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挑战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诸多矛盾的重要途径。

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通过的《21 世纪议程》指出,海洋不仅是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

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活动都离不开海洋,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必然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海洋。

“海洋强国”是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发达、海洋科技综合水平先进、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突出、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大、海洋事务综合调控管理规范、海洋生态环境健康、沿海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发达、海洋军事实力和海洋外交事务处理能力强大的临海国家。

国家海洋战略是国家用于筹划和指导海洋开发、利用和管理。

海洋安全和保卫的指导方针,是涉及海洋经济、海洋政治、海洋外交、海洋军事、海洋法律、海洋技术诸方面的最高策略,是正确处理陆地与海洋、经济与军事、近期与长远的海洋发展原则。

一、海洋强国的海权论思想2500 年前的古希腊海洋学者狄米斯托克利和古罗马的西塞罗都提出了“谁能控制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的思想。

公元前 5以上实质上都是海权论,于 19 世纪末由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创立。

他认为,海洋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强国地位的更替,实际上是海权的易手。

他从战略角度分析了一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数量、政府政策等因素对海权的影响。

马汉的海权论,是在美国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垄断阶段时产生的,研究总结了有史以来的海上战争及其影响,提出了制海权决定一个国家国运兴衰的思想,它适应了美国垄断资本重新瓜分世界的政治需要,成为当时美国政府制定海洋政策和海军发展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对其他海军强国的海洋战略发生重大影响,直接促成了德、日、俄、美等国海军的崛起,使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上升到了战略高度。

二、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与演变随着 15 世纪开始的欧洲地理大发现和航海探险的兴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战略)中国海洋油气发展战略的创新选择中国海洋油气发展战略的创新选择任何壹个强大的国家均必须习惯创造性地把自己的经济体系转换到新的生存基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领域中以获取长期利益和文明的价值,重化工业的高速发展导致了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汞、消耗臭氧层排放量居世界第壹位,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仅二氧化硫排放量2005年就达到2549万吨,超出大气环境容量的80%之上,国家监测的744个地表水断面中劣五类标准的水质占到近1/3,酸雨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2005年山东省二氧化硫排放量即为200.3万吨,位居中国第壹,山东省于此后五年的环保投资预算已高达3600亿人民币。

据国家环保局负责人多次表示:造成这壹局面的主要祸手就是中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和世界上最大的燃烧火力发电设施,为此必须改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通过油煤且重,以油气为主接替多元能源发展的方式建立中华民族新的生存空间,陆地的油气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这种新型的能源体系,于世界上最重要的海洋石油主要油藏区中国海域开采石油就成为迫于眉睫的能源革命了,我们称之谓海洋石油再造中国,她需要达到的目标也非常明确,即:解决海洋石油再造中国,从国家战略到商业XX公司竞赛必须注意以下转折点:海洋石油中国行动的转折点之壹:关于海洋石油中国的能源开发战略:2005年中国进口原油1.3617亿吨,石油用汇达到600多亿美元,石油贸易逆差首次突破500亿美元,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42.9%。

解决中国能源新增需求的方法计有:于中国海陆直接开采、政府海外定向议购、国际商业购买、中国企业海外开采跨国输送、天然气替代等多套体制模式,显然重工主义的直接开采和重商主义的国际采购有着明显区别,前者是于本国直接建立经济体系的油气资源空间,后者则是于异地曲折投资或贸易建立中国经济体的不确定远距的油气资源体系;前者是于国内可控制的直接输送,后者则需要通过巨型海轮竞争负荷日益增大的海峡航运通道或建立跨国人工石油通道解决;前者是中国区域内的油气资源和国内能源产业的优化组合,能够扩大本土就业和增加税收,后者则是中国经济体和油气资源的国际、洲际的结合,为国际经济增长贡献力量;前者和后者另外壹个差别就是前者需要巨大的投资,这是目前中国经济体系已经完全有能力解决的。

根据2005年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联合组织的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初步结果,目前中国石油资源量为1070多亿吨,其中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54.54万亿立方米,其中海洋为15.79万亿立方米,对此仍然需要加大勘探力度,提高勘探精细程度和资源探明率,不断寻找资源替代区。

仅海洋石油壹项价值即相当于三万多亿美元、二、三十万亿人民币的价值,它也预示着壹种新的变革,即:中国完全有条件从目前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采购进口石油转型为重工主义的加大海陆石油资源的直接开采以解决内需。

有关新的石油能源战略应是:通过对中国以燃煤为主的能源体系的彻底改造逐步实现以油气煤为主、多元发展、择优选择、接替未来的能源政策。

强陆取海,经略海上,改变中国以近海为主的海洋石油开采布局,近海、深海和超深海统筹且举,实行中国石油的基本独立供给政策。

同时也实行创新勘探、全疆整治;积极反应,选择对待;合围重点,高速生产;全海开发、深海优先的新型海洋油气开采战略。

也即以科技创新实施中国全海域的勘探;对已发现的油气田实施高速生产;以深海优先战略实施带动整个海洋油气产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实施多方业者竞争致胜的市场体制的发展,力争取得海洋油气开发的国际领先地位。

转折点之二:中海油石油专营权的跨越和造就海洋石油中国的竞争性体制当代中国的海上石油开发体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计划经济转型而来,实行的是国家行政授权国有企业的委托制或代表制而不是市场经济的合同制,它的运作特征是高度垄断的集权拓展而不是XX 公司的商业竞赛。

1982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石油条例》2001年9月23日国务院又发布了《修改决定》,根据该等条例宣布了海洋资源的国有制,又确定了中海油对外合作的专营权的制度。

从市场而言中国海洋石油有关专营权的商业价值至少1000亿美元之上,而且不会有任何壹个跨国XX公司有能力独得此权。

中海油的石油专营权不是来自宪法、专门法的本源性权力,根据中国的《立法法》法律效力等级依次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中海油的专营权是政府过程性权力的产物,其效力等级来自行政法规和关联政府的授权文件,它不是来自中国经济秩序中最高的权力本身,因此这种专营权虽然没有注明期限性,但其法律效力天生就有相对性,是不确定的。

于行政主导的体制内这种专营权完全能够予以改变、分解和释法。

对于上述条例已比较成功的释例就于于确认了中海油且没有取得中国海洋石油全域开发的独有权,它的这种独有权仅限对外合作方面,2004年5月中石油由此也获得了国土资源部于南海18个区块的勘探许可证,中石化新星石油XX公司也通过变通方式实质性开发了东海油田。

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授权制定《石油天然气法》,掀起了业内对石油开采体制垄断性的巨大质疑,取消石油垄断之声已经成为壹种强大的力量。

法律是为了解决利益服务的,于国有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没有彻底衡平之前,即使出台《石油天然气法》也只是过渡性的框架,具体条例仍需不断修改补充完善,因此于中国采用行政主导的方式解决海洋石油专营和开放的问题是最为现实的选择。

石油是壹种较低成本的资源性商品,由于被国际对冲基金挟持价格而致高位,其实际的开采成本从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不等,解决中国海洋石油专营权再分配的核心就是能以何种模式最大限度获得规模海洋油气的产量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规模决定影响,产量决定模式。

海洋石油中国全面开发的石油权利解决有几种模式:1、中海油为主;2、中海油、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国企共同拥有;3、建立国企、非公企业、外资多层次多区域多制式的复式开发权利体系。

央企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社会石油需求,从市场经济而言实行第3种模式也是必然的选择。

由于中海油的油田收益是由国家、中海油、合作方三方分配的,中海油拥有90%之上海上油气区块的全套资料,拥有海上油田开发的管理团队和技术服务体系,立即取消中海油的专营权也是不公平的,政府取消自己的委托人或代表人也需要过渡政策的支撑,因此应该选择壹个变通方案既实现海洋石油开发利益的最大化又解决中海油专营权的软着陆,即中海油的独家专营权初期应过渡为3—5家大型国企共享的专营权,同时中海油也可拥有陆上石油的共有专营权;最后推行市场化竞争体制;中海油有涉独有专营权的另壹部分体系也应划转给国土资源部;同时于国家实施海洋石油中国的大开发战略中优先支持(实质上是补偿)中海油,从法律权利而言优先支持中海油不是国家赔偿、补偿,不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行为。

中国海域石油资源的广大,决不可能仅靠中海油壹家开发,海洋石油要成为中国能源体系的基础支撑的压力也决非中海油独家能够承担解决,改革是必然的潮流。

海洋石油中国行动的转折点之三:资金常胜2004年中国原油进口超过1亿吨大关,反映了中国能源体系的俩大机制必须妥为解决,其壹是储备体制缺陷,为此2004年中国建立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以衡平国际石油供需体系;其二是反映了中国石油生产能力的不足,进口量达到了中国石油生产总量的近壹半,由此暴露了扩大石油再生产的资本保障体制的危机,为此应尽快投入有效的金融资产拉动中国石油的生产能力,即应建立国家能源基金且注入石油生产体系,彻底提高石油生产规模。

从目前的石油生产市场测算,国家石油能源基金需要1000亿人民币左右,来源能够是财政性拨款;或外汇储备的利息收益;或国家战略石油储备计划的部分资金;或国资委管辖的国有企业红利收入。

国家石油能源基金仍能够和社保基金、保险XX公司、外汇储备等机构设立专项或临时的资金;仍能够和地方政府设立区域资金。

为放大资金的使用效益,国家基金应主要作为种子基金投入有前景的油气田的开采,和此相组合应充分利用当前中国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特点,大力支持设立各种商业化的能源产业基金、海内外且举发行石油企业的股票、债券和票据市场,简化国内能源企业的上市条件,力争于国家能源基金的带动下1-2年内形成7000-10000亿人民币的资金注入石油生产体系。

和中国的石油需求相比,大型石油XX公司不但拥有良好的盈利能力,也是国民石油创富、海洋创富的重大历史机会。

国家能源基金应是壹种临时性资金,形式上能够称谓国家基金,也能够谓称其它的投资组合名义,可增大可减少,最终也能够通过转让股权撤销和转型。

以美国本土为主的金融资本和对冲基金将石油产品衍生成现代重要的金融产品石油期货,创造了世界上庞大的石油虚拟经济体系,它产生了巨大的浮动价值和巨大利润,甚至绑架了世界石油价格体系。

资金的流动性过剩是壹个全球问题,2005年中国居民储蓄总额超过了14万亿人民币,美国也有至少几万亿美元投资石油等大宗商品的期货市场。

解决流动性过剩的办法:壹是将资金引进生产领域,壹是继续鏖战期货市场,值此中国能源需求旺盛之际引转国内外资金进入海洋石油天然气的直接投资或直接开发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对国际上炒作石油期货资金的壹种转移操作。

转折点之四:提升中海油的十壹五商业计划,实施海洋石油中国总体开发的先头方案2006年中海油确定十壹五计划,要求五年内投资1000亿人民币发展五十个油气田(24个正于建设,13个正于评价,21个正于勘探和经济评价)力争到2010年中海油实现年产5000万吨油当量。

可是从中国对石油资源的需求而言这仍仅是壹个中小型的商业计划,且不能满足中国能源转型的需要。

由此可对中海油已完成勘探、技术和经济评价的油气构造实行重点开发,限定期效开发,为此国家应尽快确定政策约束,即确立海洋石油采矿权的强行收回机制;确立海洋石油采矿权的流转市场;确立多家国有企业共享对外合作专营权;由国家主管部门建立关联权项登记备案和管理体系。

据此中海油于限期内不能完成作业的油气田应由其它国有XX公司渡让,以保障较高的海洋油气产量。

海洋石油中国行动也必须有较为保险的先头方案,目前建设壹个大型海上油田的投资需要10-30亿美元之间,中小型油田也需要2-6亿美元,以中海油的投资流程估算,它本身就需要3000亿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因此应尽快实施海内外市场的能源资金的集成,3-4年内应支持投资、融资3000-5000亿人民币予中海油,其中重点改组提升中海油十壹五计划的商业计划。

于此基础上力争3-4年内使国家海洋石油总产量达到1.2-1.5亿吨油当量,力争5-6年内达到2亿-2.5亿吨油当量,实现中国石油基本供应独立。

天然气是世界上下壹代的世界第壹能源,市场预计2010年天然气将于中国壹次能源消费中达到6%左右,届时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将达到1000—1400亿立方米,相当于可替代1亿多吨原油,如果达到发达国家的壹次能源消费比重20%的水平,中国天然气消费总量将达到4000亿立方米,那么相当于替代数亿吨原油,发展天然气产业必然成为海洋石油中国的重要战略内容,改造中海油的天然气﹙LNG﹚商业计划也有壹定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