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颗粒级配分析

合集下载

水泥颗粒级配在什么范围比较好

水泥颗粒级配在什么范围比较好

水泥细度是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

通常,水泥是由诸多级配的水泥颗粒组成的。

水泥颗粒级配的结构对水泥的水化硬化速度、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度,特别是对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般条件下,水泥颗粒在0~10滋m 时,水化最快;在3~30滋m 时,水泥的活性最大;大于60滋m 时,活性较小,水化缓慢;大于90滋m 时,只能进行表面水化,只起到微集料的作用。

所以,在一般条件下,为了较好地发挥水泥的胶凝性能,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就必须提高水泥细度,增加3~30滋m 的颗粒级配比例。

但必须注意,水泥细度过细,比表面积过大,小于3滋m 的颗粒过多,水泥的需水量就偏大,将使硬化水泥浆体因水分过多引起孔隙率增加从而降低了强度。

同时,水泥细度过细,也会影响水泥的其他性能,如储存期水泥活性下降较快、水泥的需水性增大、水泥制品的收缩增大、抗冻性降低等。

另外,水泥细度过细将显著影响水泥磨的性能发挥,使产量降低,电耗增加。

所以,水泥企业在生产中必须合理控制水泥细度,使水泥具有合理的颗粒级配。

不同粉磨系统所生产的水泥的颗粒级配相差较大。

开路粉磨系统的颗粒总体分布范围比较宽,颗粒总体粒径偏小,细粉含量高;而闭路磨颗粒分布范围窄,颗粒总体粒径偏大,细粉含量偏少,粗粉含量多。

水泥中混合材的种类和掺量也会影响水泥的颗粒级配,掺石灰石、火山灰类易磨性好的混合材的水泥中细颗粒含量会增加;掺矿渣、磷渣等易磨性差的混合材的水泥中细颗粒含量较少。

对使用不同混合材和不同掺量的水泥,所要求的颗粒级配也不相同。

由于提高粉磨细度可以显著提高水泥强度,再加上矿渣水泥易磨性差,因此,对于矿渣水泥通常要求磨细些,要尽量提高其微粉含量。

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和石灰石的水泥则很容易产生微粉,从而使水泥的比表面积提高,水泥需水量增加,但对水泥强度的提高并不多,所以应尽量减少其微粉含量。

总之,水泥颗粒级配到底应控制在什么范围比较好,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答案,应根据水泥企业的工艺情况和水泥性能的要求来决定。

水泥磨颗粒级配控制措施

水泥磨颗粒级配控制措施

水泥磨颗粒级配控制措施水泥中的颗粒分布是影响水泥强度和性能的主要因素,加强对水泥中颗粒分布的研究才能更好的掌握水泥的使用形式。

在比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的颗粒分布情况越窄,就会需要更多的水来维持其状态,对外加剂的适应性也有所降低。

相反,当水泥中的颗粒分布情况越宽,水泥就不需要的大量的水去维持状态,大大提高了水泥对外加剂的适应性。

目前,我国水泥企业普遍属于第一种需水量大、适应性低的情况。

一、水泥粉磨中对颗粒级配进行控制的意义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多样化的混凝土技术、水泥粉磨技术受到了水泥企业的广泛关注,客户对水泥各方面性能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水泥企业为了满足客户的各方面需求,不断加强对水泥中颗粒分布情况的研究,完善水泥粉磨中的颗粒级配,从提升混凝土耐久性的角度去提升水泥的强度与性能。

除了强度要求以外,客户对水泥的外加剂适用情况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这一些要求都离不开对水泥颗粒分布情况的研究。

目前,传统的比表面积控制法、制定筛孔筛余控制法已经无法适应水泥的现代化发展,没有办法充分的对水泥中的颗粒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必须要结合现代化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完善水泥粉磨中对颗粒级配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在比表面积相同的条件下,水泥的颗粒分布情况越窄,就会需要更多的水来维持其状态,对外加剂的适应性也有所降低,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必须要增加外加剂的使用,大大增加了混凝土的制作成本,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发展。

二、影响水泥颗粒分布的因素影响水泥颗粒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四点,分别是闭路球磨机的操作参数、球磨机研磨体尺寸、并联选粉机、联合粉磨系统的操作参数。

目前,我国水泥企业结合了优秀的科学技术,为提高水泥质量做出了很多的努力,选粉机的分离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这种高精度的手段会导致磨机一直处于高循环的状态,磨机承受了较大的负荷,出磨细度偏粗。

球磨机研磨体尺寸对水泥颗粒分布情况的影响也比较大,当研磨体的尺寸越小,水泥粉磨的效率就越高,能够更好的对水泥进行颗粒级配的控制。

混凝土颗粒级配设计原理

混凝土颗粒级配设计原理

混凝土颗粒级配设计原理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材料,其主要成分为水泥、砂、石、水等。

混凝土的性能取决于其组成材料的种类、数量和配合比例。

其中,石头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料,其颗粒级配设计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一、混凝土颗粒级配设计的基本原理混凝土颗粒级配设计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合理的骨料级配设计,使混凝土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达到最小的成本。

骨料级配设计的目的是使混凝土中的骨料颗粒分布合理,使其充分填充空隙,达到最佳密实状态。

同时,骨料级配设计还要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可泵性、抗裂性和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

二、混凝土颗粒级配设计的影响因素1. 骨料种类和特性不同种类的骨料具有不同的颗粒形状、大小和强度等特性。

因此,在进行骨料级配设计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种类的骨料,并进行合理的组合。

2. 水泥种类和用量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其种类和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不同种类的水泥具有不同的早期强度和长期强度等性能,因此在进行骨料级配设计时需要考虑所使用的水泥种类和用量。

3. 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在规定养护期内的抗压强度。

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所需要的骨料级配也不同。

4. 抗裂性要求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拉应力,因此需要具有一定的抗裂性能。

在进行骨料级配设计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抗裂性要求。

5. 施工方式混凝土的施工方式也会影响骨料级配设计。

例如,对于需要抹面或者振捣的混凝土,需要选用粒径较小的骨料,以便充分填充空隙。

三、混凝土颗粒级配设计的方法和步骤骨料级配设计的方法主要有经验法和理论法两种。

经验法是通过实践总结出的一些经验规律,常用的有最大密实法、最小孔径法、Fuller 公式法等。

理论法则是通过理论计算得出骨料级配的方法,常用的有连续筛分法、分形理论法、最小能量原理法等。

骨料级配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1. 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抗裂性要求。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及粒料的级配

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及粒料的级配

水泥混凝土的組成及粒料的级配水泥混凝土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种建筑材料,从城市街道到家里的地板、墙壁,甚至桥梁,都是它的“杰作”。

但你知道水泥混凝土是怎么做出来的吗?这可不是简单的把水泥倒在一起加水那么简单哦,里面可是有着讲究的配比和组合。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水泥混凝土的组成和粒料的级配,说实话,这两个东西听起来可能有点“高大上”,但其实也没那么难懂,咱们一步步地来搞明白。

水泥混凝土的基础组成就是水泥、砂、石和水。

看,听着简单吧?但要是你真想搞明白它们每个的角色,那就得稍微费点脑筋了。

水泥,顾名思义就是“粘合剂”,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把砂、石这两样东西“粘”在一起。

好比是,你在做拼图时需要胶水,而水泥就是那个让这些小块石子、沙子牢牢“粘”在一起的角色。

水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想想看,如果水泥像是泡沫一样松软,那怎么能承得起车来回碾压?然后是砂子。

砂子不像水泥那样能直接让东西“粘”住,它的作用更多的是填充和调整混凝土的密实性。

如果说水泥是胶水,那砂子就像是拼图中填缝的小颗粒,没有它,拼图的缝隙就没法填满。

砂子的大小也是有讲究的,太细了,混凝土可能会太密实,影响透水性;太粗了,混凝土就可能会变得不够结实,容易开裂,想想看,一个松松垮垮的拼图,谁敢在上面走路?接下来说说石子,或者叫骨料。

它可是水泥混凝土里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混凝土坚固的“骨架”。

没有了石子,混凝土就像是没了骨架的肉体,根本支撑不起重物。

石子也是分大小的,一般来说,越大的石子混凝土越耐用,但要注意,石子太大了,混凝土的流动性也会受影响,做起活来就不太好操作,像做粘土一样,怎么揉都不成形。

而石子太小,混凝土的强度又会下降,就像你想要用木头拼桌子,木条太细,根本支撑不了重的东西。

水嘛,水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

在混凝土里,它起到的是“反应”的作用。

水泥和水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水泥会被水激活,形成硬化的水泥浆,把沙子和石子包裹起来,进而形成坚固的混凝土。

jct721-1982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

jct721-1982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JC/T721-1982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1982—03—09 发布1983—10—01 实施国家标准局发布项次项次 (2)1 定义与原理 (4)2 仪器 (5)3 材料 (6)4 沉积天平的校核 (7)5 最后沉积量的测定 (8)6 试样的制备 (9)7 测定步骤 (10)8 计算 (11)附加说明 (14)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泥中不同大小颗粒的百分含量。

不适用于测定密度不同的混合粉状物料。

本方法采用自动记录的沉积天平测定。

1 定义与原理1.1 水泥颗粒级配是指水泥中不同大小颗粒的百分含量以百分数表示。

1.2 本方法主要根据密度相同大小不同的颗粒在同一液体介质中自由沉降,颗粒沉降的速度符合斯托克司定律,即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大小的平方成比便:d[2](ρ1-ρ2)gV=──────── (1)18η式中:V──颗粒的沉降速度,厘米/秒;d──颗粒的直径,厘米;ρ1──颗粒的密度,克/厘米[3]ρ2──液体介质的密度,克/厘米[3]g──重力加速度,厘米/秒[2];η──液体介质的粘度(泊)。

沉积天平法就是根据斯托克司定律,用天平直接称量不同时间内所沉积的物料量,来计算颗粒级配。

2 仪器2.1沉积天平由天平装置、沉降部分、光电放大装置及自动记录四部分组成。

分度值每步2毫克。

其仪器装置及结构见图1、2。

2.2恒温水浴:将恒定温度的水送入沉降筒外套,以保证颗粒沉降过程在恒温下进行。

2.3 机械搅拌器:主要将粉末团中各颗粒分散成单个颗粒。

搅拌刷直径2.0 ̄2.5厘米,与容器壁的间隙不大于0.2厘米。

搅拌刷的转速约为3500转/分。

2.4分析天平:分度值为0.1毫克。

2.5比重计:测定煤油的密度。

精确度为千分之一。

2.6 毛细管粘度计:毛细管直0.4 ̄0.6毫米,测定煤油粘度。

2.7 计时秒表。

2.8 烘干箱3 材料3.1 无水煤油。

3.2油酸:化学纯。

4 沉积天平的校核4.1 调整称量盘平衡:将称量盘放入沉降筒内,注入规定高度的无水煤油,沉积筒外套与恒温水浴连接,恒温20分钟,用加平衡磕码和旋转天平上方的微调旋纽使天平平衡。

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限制

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限制

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限制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水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复合材料。

其中骨料是混凝土中占据较大比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级配的合理性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限制。

一、颗粒级配的定义及影响因素1.颗粒级配的定义颗粒级配是指骨料中各种粒径的颗粒所占比例的分布情况。

骨料的粒径分布范围越广,颗粒级配越不均匀,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会受到影响。

2.影响因素颗粒级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骨料粒径、骨料种类、骨料形状、骨料含水率等。

二、颗粒级配标准的制定1.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颗粒级配的标准,如EN933-1、ASTM C136等。

这些标准主要基于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影响,将颗粒级配分为不同的等级,要求在混凝土中使用不同等级的骨料。

2.国内标准我国制定了一系列颗粒级配的标准,如GB/T14684、JGJ52等。

这些标准主要基于骨料的成本和供应情况,将颗粒级配分为不同的等级,要求在混凝土中使用不同等级的骨料。

三、颗粒级配标准的分类1.按照粒径分布范围分类根据颗粒级配中粒径分布范围的不同,可将颗粒级配分为连续型和不连续型两类。

(1)连续型颗粒级配连续型颗粒级配是指颗粒级配中各粒径颗粒的分布范围连续,没有明显的间隙。

连续型颗粒级配通常用于特定的混凝土工程中,如高性能混凝土、密实混凝土等。

(2)不连续型颗粒级配不连续型颗粒级配是指颗粒级配中各粒径颗粒的分布范围存在明显的间隙。

不连续型颗粒级配通常用于普通混凝土工程中,如路面、桥梁等。

2.按照等级分类根据颗粒级配的等级不同,可将颗粒级配分为多个等级。

(1)一般等级一般等级的颗粒级配适用于一般混凝土工程中,如住宅建筑、公路路面等。

其颗粒级配要求较宽松,适用于一般的混凝土施工,但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较低。

(2)中等等级中等等级的颗粒级配适用于较为重要的混凝土工程中,如桥梁、水利设施等。

其颗粒级配要求较高,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水泥颗粒级配与强度的关系

水泥颗粒级配与强度的关系

水泥颗粒级配与强度的关系水泥颗粒级配与强度的关系,这听起来就像是个高深莫测的课题,实际上吧,真没那么复杂。

咱们就像在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一样,轻松自在,别害怕。

想象一下,水泥就像一位大厨,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就像他手里的面粉。

要是面粉颗粒大小不均匀,那面条的口感可就大打折扣了,嚼起来可能像是在咬小石子。

水泥颗粒也是如此,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恰当的搭配能让混凝土变得强壮,像个肌肉男。

先说说水泥颗粒的级配。

其实就是把不同大小的颗粒混在一起。

想象一下,如果你只用大颗粒,混凝土就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缺少韧性,脆得很,碰一下就碎。

而要是颗粒都太小,那就成了“水泥糊”,像是往面条里加了太多水,完全没法吃。

所以,水泥颗粒就得讲究“和谐共处”,不同的颗粒大小,搭配得当,才能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

就像做饭,调料不齐全,味道肯定差强人意,缺了盐的汤就像是白开水,难以下咽。

再说这强度,谁不想让混凝土硬得像钢铁一样呢?强度就是水泥和其他材料之间的互动关系。

想象一下,颗粒之间就像是小朋友在玩拼图,拼得越紧密,整体的稳定性就越好。

那可真是“好事成双”,越是紧凑,越能抵挡住外面的压力。

科学实验告诉我们,适当的颗粒级配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别说,效果那叫一个显著。

就好比你找个好帮手,工作起来事半功倍。

这里有个小秘密,水泥的强度和水胶比也有很大关系。

水胶比就是水和水泥的比例,太多水就像把鸡蛋打得过稀,啥味道都没有,强度自然也跟着掉水。

适当控制这个比例,混凝土的强度就会像打了鸡血一样,蹭蹭往上涨。

好像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混凝土也是,太干燥和太湿都会影响它的表现。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开始意识到,水泥颗粒的级配可不是随便的事情呢?水泥颗粒的级配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温度、湿度这些天气情况。

就像春天的阳光和夏天的暴雨,都会影响你出门的心情,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表现也不一样。

要想让它在各种环境中都能硬得稳稳的,真得费一番心思。

咱们不妨再轻松一下,想象一下混凝土就像一个坚韧的老头,岁月给了他很多磨难,他在风雨中依旧挺立。

浅谈利用水泥颗粒级配检测结果调整球径级配提高磨机产量

浅谈利用水泥颗粒级配检测结果调整球径级配提高磨机产量
由表 l 据 可 以 看 出 , 泥 中 3 3 m 颗 粒 含 量 偏 低 , 数 水  ̄ 2I . L
3使 用 过 程 中应 注意 的 问题
1 颗 粒 分 布结 果 不 能做 为判 定 水 泥及 粉 磨 系 统性 能 的唯 )

> 5 m 含 量 偏 高 , 使 出磨 水 泥 3天 强 度 提 不 上 去 , 析 其 6 致 分 原 因 是 磨 机 内 小 球 数 量 少 , 球 级 配 不 合 理 , 经 及 时 补 充 钢 后
2进 一 步 提 高 水 泥 性 能
水 泥 强 度 提 高 了, 在 做 水 泥 物 理 性 能 时 发 现 水 泥 的 需 但 水 量 明 显 增 加 ,这 种 情 况 的 出 现 可 以 看 出.3p 的 颗 粒 含 < , m 量 过 高 。 在 过 粉 磨 现 象 , 其 l3p 颗 粒 含 量 过 高 , 种 存 尤 ~ , m 这 粒 度 分 布 虽 然提 高 了 3天 强 度 . 同时 也 增 加 了 水 泥 的需 水 量 , 所 以该 组 分 颗粒 在 3天 强 度 能 满 足 要 求 的前 提 下 , 尽 可 能 应 低 。 通 过 提 高 磨 机 的平 均 球 径 , 水 泥性 能恢 复 正 常 。 表 后 使 见 I l
颗粒 级配测 试 , 理 调整球 径 。 磨机 达到最佳 生产 状态 , 合 使 提 高 水 泥 产 量 和 质 量 . 到 节 能 降 耗 的 目的 。 达
立 区 ( ) l ~ l~ 3 6l 6 径 间 I< 1 3 25 > m l 3 32 ~ 5 百 含 () . 1 5 64 86{ . 分 量% f 3 7 }56 . 05 72} . 8 . 1 2
4 表 5 、 。 表 4 出磨 水 泥 颗粒 级 配 分 析 立 径 区间 ( m) < 1 13 ~ 3 3 2 6 > 5 ~2 l ~5 3 6

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选择

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选择

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选择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制作需要将水泥、水、骨料等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其中,骨料的颗粒级配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选择合适的骨料颗粒级配标准对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中颗粒级配的标准选择方面进行探讨。

二、骨料颗粒级配的概念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填充水泥砂浆中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骨料颗粒级配指的是骨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

在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骨料颗粒级配标准。

三、骨料颗粒级配的标准选择1. 筛分法筛分法是一种常用的骨料颗粒级配测试方法。

根据国际标准ISO3310-1,可将骨料分为不同的粒径级别,如4.75mm、2.36mm、1.18mm、0.6mm、0.3mm等。

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骨料粒径级别进行混合,以得到合适的骨料颗粒级配。

2. 最大密度法最大密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骨料的最大密度来确定骨料颗粒级配的方法。

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通过计算得出骨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最大密度,并选择合适的粒径范围进行混合。

3. 经验法经验法是一种根据经验和实际应用情况来确定骨料颗粒级配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基于以往的实验和使用经验,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应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骨料颗粒级配标准。

四、骨料颗粒级配标准的选择原则在选择骨料颗粒级配标准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混凝土的用途和要求不同的混凝土应用要求不同的骨料颗粒级配。

例如,高强度混凝土需要较多的细颗粒,而耐久性较强的混凝土需要较多的粗颗粒。

2. 骨料的来源和质量骨料的来源和质量对骨料颗粒级配的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选择质量稳定、来源可靠的骨料,并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骨料颗粒级配标准。

3. 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条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条件也会影响骨料颗粒级配的选择。

应根据具体的配合比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骨料颗粒级配标准。

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是混凝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反映了水泥颗粒在不同尺寸范围内的分布情况。

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概述和解释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以及与之相关的特性。

1.2 此文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

引言部分对水泥细度及其级配曲线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将详细介绍级配曲线的基本概念,包括定义与作用、分类以及测定方法。

第三章将探讨水泥细度与级配特性之间的关系,包括水泥细度对混凝土性能和级配曲线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提供如何优化水泥细度以达到理想级配特性的建议。

第四章将探讨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包括由于水泥细度不足或过高引发的问题及相应应对措施,以及如何调整级配曲线以满足工程需要。

最后,第五章将总结重点观点与结论,并展望水泥级配研究的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提供关于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的详细解释和说明。

通过对水泥细度与混凝土性能、级配曲线与混凝土强度之间关系的探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重要性和影响因素。

同时,本文还将介绍常见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法,帮助读者在实际工程中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有效应对。

最后,通过对水泥级配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读者可以了解该领域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前景。

2. 级配曲线的基本概念2.1 定义与作用级配曲线是描述材料颗粒尺寸分布情况的一种图示表达方式。

在水泥细度的级配曲线中,横轴表示颗粒尺寸,纵轴表示颗粒百分比累计值。

通过绘制该曲线,我们能够直观地了解水泥样品中不同尺寸颗粒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级配曲线在材料工程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水泥样品的质量,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级配特性以满足工程要求。

此外,级配曲线还可以用于研究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颗粒统计学分析以及预测材料特性等。

2.2 级配曲线分类根据绘制级配曲线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和方法,可以将级配曲线分为两类:累计级配曲线和差异积分级配曲线。

颗粒级配实验报告

颗粒级配实验报告

颗粒级配实验报告1. 引言颗粒级配实验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试验之一,用于测定土壤或骨料中不同粒径的颗粒分布情况。

通过颗粒级配实验可以获取到土壤或骨料的细粒含量、粗粒含量以及各个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百分含量,从而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颗粒级配实验的步骤与思路,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颗粒级配实验来测定土壤或骨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分布情况,进而分析土壤或骨料的工程性质。

3. 实验步骤3.1 实验材料准备首先,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包括:•颗粒级配试验仪器:包括筛分机、称重器等;•实验样品:土壤或骨料样品。

3.2 实验样品制备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的土壤或骨料样品,并进行样品制备。

具体步骤如下:1.将取得的土壤样品通过筛分机进行初次筛分,去除大颗粒杂质;2.将筛分后的土壤样品进行空气干燥,以使其含水率接近常态;3.将干燥后的土壤样品进行细分,按照一定粒径范围进行分组。

3.3 实验操作1.将分组好的土壤样品逐组放入筛分机中,进行颗粒分离。

筛分机根据设定的筛孔大小,将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分离出来;2.将分离出的颗粒进行称重,并记录下每个筛孔内的颗粒重量;3.根据所得数据,计算出每个筛孔内的颗粒百分含量。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实验操作所获得的数据,可以得到土壤或骨料样品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百分含量。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绘制颗粒级配曲线和累积百分曲线,以进一步分析土壤或骨料的颗粒分布情况。

4.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颗粒级配实验,我们获得了土壤或骨料样品的颗粒分布情况。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颗粒级配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土壤或骨料样品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含量分布情况。

曲线的形态可以反映出土壤或骨料的粗细颗粒比例,从而判断其工程性质。

2.根据累积百分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粒径范围内的颗粒累积百分含量。

这对于工程设计中的筛选和选择合适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水泥颗粒级配

水泥颗粒级配

简历张福根,男,1962年生,光学仪器博士,物理学硕士。

83年毕业于杭州大学(现并入浙江大学)物理系;8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89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精仪系光学仪器专业,获博士学位。

93年与友人合作,创办珠海欧美克科技有限公司,任公司总经理,兼首席科学家。

长期从事粒度检测与控制技术及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

对粒度检测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独到见解,并有效地指导了各种原理粒度仪器的研制和粒度数据的处理和对比分析。

在激光粒度仪的研制中,发明了球面分布的大角散射光接收装置、双偏振光补偿技术和一体化激光发射器,显著扩展了仪器的测量下限和工作稳定性。

其研究成果被多部粉体技术手册和教科书所引用。

其间,还参与国家超硬磨料微粉粒度测试标准的编写。

现担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中国粉体技术”杂志编委、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珠海市香洲区政协副主席、区科协副主席。

水泥粒度(颗粒级配)测试方法及应用珠海欧美克科技有限公司张福根郭华徐薛雁1、引言随着我国水泥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ISO)的接轨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关注和研究水泥的颗粒级配及其对水泥性能的影响[例如1,2]。

水泥是一种粉体产品。

在大多数粉体行业,颗粒级配又称粒度分布。

它是粉体的重要物理指标之一,对粉体性能有着重要影响[1]。

由于现实的粉体产品由成万上亿个颗粒组成,各颗粒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因此粒度测量显得复杂、抽象和困难。

在我国水泥企业中,颗粒级配测试开展得还不普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对颗粒级配的测试理论、适用的测试仪器、颗粒级配数据的运用等还不十分了解。

本文专门为满足广大水泥企业对颗粒级配测试知识的迫切需求而撰写。

请注意,为了和其他粉体行业在专业术语上相一致,本文一般用“粒度分布”一词代替“颗粒级配”,二者的含义完全相同。

本文首先介绍粒度分布的一般概念(§2),接着叙述水泥的细度、比表面积、特征粒径和均匀性系数同粒度分布之间的关系(§3)。

颗粒级配对水泥浆体强度和自收缩的影响

颗粒级配对水泥浆体强度和自收缩的影响
减小 了复合水泥体系的 自收缩 , 矿粉掺量越大 , 泥浆体 自收缩越小 。 水 关键词 : 抗压强度 ;自收缩 ;矿渣复合水泥 ;颗粒级配
中图 分 类 号 : T 5 8 1 U 2. 0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0 — 50 2 1 )8 0 0— 3 0 2 35 (0 10 — 0 7 0
o o o iecm e tc mp csice s swi eic e sdfn n s fc me t. mp i e n th e ae t n rc me t o es fc mp st e n o a t n ra e t t n rae e eso e nsCo ost c me t hh i e pa sprp rd wi f e e nsp wd r hi h v n re l o esr tr n l hg e al o r siesrn t. tg n u hik g fc mp st e n atsd ce s swi n a eaf e a yp r t u ea dwil ih re y c mp e sv te ghAuo e o ssrn a eo o o i c me tp se er ae t i— i r uc r e h ce s dd s g fsa o es ra e o a eo gp wd r. l Ke w or : c m pe sv te gh;u o e o ss rn g sa o y ds o rsiesrn t a t g n u h ka e;lgc mpo i e e tp ril ied srb to i st cm n ;atcesz itiu in e

c me top e a e o o i e n s t i ee t a t l z d s b t nP r s o c mp s ec me t o a t ,o rsies e gh p r s e n t rp mp s e me t wi r c tc hd f rn p ri e ie i r u i .o o i f o o i e n mp csc mp es t n t , o o i c s t o y t t c v r ・ t , uo e o ssr k g n S M f o o i ad n dc me t ats r s drs e t e . x ei na rs l e n t t a p r s y a t g n u i a ea dB E o c mp s e r e e e n se e at p ci l E p r hn th p we t e e vy me tl eut d mo s ae h t oo i s r t y t

水泥颗粒的最佳级配

水泥颗粒的最佳级配

水泥颗粒的最佳级配水泥细度是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

通常,水泥是由诸多级配的水泥颗粒组成的。

水泥颗粒级配的结构对水泥的水化硬化速度、需水量、和易性、放热速度、特别是对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般条件下,水泥颗粒在0~10微米时,水化最快,在3~30微米时,水泥的活性最大,大于60微米时,活性较小,水化缓慢,大于90微米时,只能进行表面水化,只起到微集料的作用。

所以,在一般条件下,为了较好地发挥水泥的胶凝性能,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就必须提高水泥细度,增加3~30微米的级配比例。

但必须注意,水泥细度过细,比表面积过大,小于3微米的颗粒太多,水泥的需水量就偏大,将使硬化水泥浆体因水分过多引起孔隙率增加而降低强度。

同时,水泥细度过细,亦将影响水泥的其它性能,如储存期水泥活性下降较快,水泥的需水性较大,水泥制品的收缩增大,抗冻性降低等。

另外,水泥过细将显著影响水泥磨的性能发挥,使产量降低,电耗增高。

所以,生产中必须合理控制水泥细度,使水泥具有合理的颗粒级配。

水泥的最佳颗粒分布及其评价方法(2009-11-14 08:02:05)摘要:水泥的粉体状态一般表达为磨细程度(细度和比表面积)、颗粒分布和颗粒形貌。

水泥产品必须磨制到一定细度状态时,才具有胶凝性。

水泥细度直接影响着水泥的凝结、水化、硬化和强度等一系列物理性能。

细度状态可用以下方式表达:平均粒径法、筛析法、比表面积法、颗粒级配法。

如细度指标(80μm 和45μm 筛筛余),主要反映水泥中粗颗粒含量(%);再如比表面积指标(m2/kg ),主要反映水泥中细颗粒含量;而颗粒级配分析可以全面反映水泥中粗细颗粒分布状态,是当前水泥企业调整、控制水泥性能的先进手段。

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得到的水泥颗粒不是均匀的单颗粒,而是包含不同粒径的颗粒群体。

水泥颗粒的平均粒径是表现水泥颗粒体系的重要几何参数,但其所能提供的粒度特性信息则非常有限,因为两个平均粒径相同的粒群,完全可能有不一样的粒度组成(颗粒级配)。

水泥颗粒级配与水泥性能初探用

水泥颗粒级配与水泥性能初探用

主要原 料 的高楼 大厦 。水泥在 当今 建筑业 中扮 演着 一 个 不可 或缺 的重 要角 色。也 正 因为如此 ,提高 水泥 的 粘 结度 成 了保证 楼盘 质量 的一个 重要 因素 , 许 多科 学
家纷纷 研 究如何 提升水 泥 的质量 、水泥具 有什 么样 的 颗粒 级配才 是建筑 中最需要 的。
或0 . 0 8的筛余 表示 ,相 同细度 的水泥 是 由很 多不 同级
配 的 水 泥 颗 粒 组 成 的 。 水 泥 的水 化 、硬 化 速 度 ,以 及 需 水 量 、 和 易 性 、放 热 速 度 、 特 别 是 水 泥 的 强 度 这 些
都 受 到水泥颗 粒 级配 结构 的影 响。在一 般情 况下 ,水
浆 体会 因为 水分过 多而 出现很 多空 隙 ,从而 降低 了水 泥 的 强度 。同时 , 水 泥细度 如 果过细 , 水 泥 的其他性
能也会 受到 影响 ,比如说在 储存 期水泥 活性 的下 降速 度 变快 ,水泥 的需水 量 加大 , 水 泥 的抗冻性 降低 , 水 泥制 品的收缩性增大等等 。另外 ,水泥如果过细的话 , 对 水泥磨 的性 能发挥 也会 有着严 重 的影响 , 使 得水泥 的产量 降低 , 增加 电耗 。由此看来 , 水 泥不 能过于粗
水泥的强度 , 所以 , 应尽量减少微粉 的含量 。

3 7 —
技术探讨
水 泥助 磨 剂 c e me n t g r i n d i n g a i d
2 0 l 3 耳 NO. 0 4
到底应该将水泥颗粒级配控制在什么范 围内最好 ,
期 却要 小很 多。这是 因为在 硬化 初期 时 ,水泥 中与 水 反应 的水 泥颗粒 的比表 面积 直接 影响着 水化产 物数 量 的多少 。包 围在 水泥颗 粒周 围 的水化产物 结 构随着 水 化 过程 的进 行 ,也会 变得 越来越 紧密 ,从而 阻碍 了搅 拌水 的渗入 , 从 而 导致水 化反应 速度 的下 降。 由此 我 们得 出 ,水泥颗 粒 的增大 可 以在 很大程 度 上影 响水泥 早期的强度 ,而对水泥后期 的强度影响 比较小 。 混凝 土产生 裂变 的一个 重要原 因就是 由于水 泥 的

水泥的最佳颗粒分布及其评价方法

水泥的最佳颗粒分布及其评价方法

水泥的最佳颗粒分布及其评价方法水泥的粉体状态一般表达为磨细程度(细度和比表面积)、颗粒分布和颗粒形貌。

水泥产品必须磨制到一定细度状态时,才具有胶凝性。

水泥细度直接影响着水泥的凝结、水化、硬化和强度等一系列物理性能。

细度状态可用以下方式表达:平均粒径法、筛析法、比表面积法、颗粒级配法。

如细度指标(80μm 和45μm 筛筛余),主要反映水泥中粗颗粒含量(%);再如比表面积指标(m2/kg ),主要反映水泥中细颗粒含量;而颗粒级配分析可以全面反映水泥中粗细颗粒分布状态,是当前水泥企业调整、控制水泥性能的先进手段。

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得到的水泥颗粒不是均匀的单颗粒,而是包含不同粒径的颗粒群体。

水泥颗粒的平均粒径是表现水泥颗粒体系的重要几何参数,但其所能提供的粒度特性信息则非常有限,因为两个平均粒径相同的粒群,完全可能有不一样的粒度组成(颗粒级配)。

我国水泥标准规定,水泥产品的细度方孔筛筛余不得超过10%。

控制细度的方法简单易行,在一定的粉磨工艺条件下,水泥强度与其细度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细度值是指筛的筛余量,即水泥中≥80μm 的颗粒含量(%)。

众所周知,≥64μm 的水泥颗粒的水化活性已经很低了,所以用≥80μm 颗粒含量多少进行水泥质量控制,不能全面反映水泥的真实活性。

现在,水泥普遍磨得很细,所以这条标准规定就失去了控制意义。

国外水泥标准大多规定比表面积指标,采用勃氏比表面积仪测定水泥比表面积。

我国的硅酸盐水泥和熟料的国家标准已与国外标准相一致。

一般情况下,水泥比表面积与水泥性能都保持着较好的关系;但用比表面积控制水泥质量时,却有以下不足:(1)比表面积数值主要反映5μm 以下的颗粒含量,数值比较单一。

在固定的工艺条件下,控制水泥的45μm 筛余量和比表面积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限制3μm以下和45μm 以上的颗粒,能够获得良好的水泥性能和较低的生产成本。

(2)比表面积对水泥中细颗粒含量的多少反应很敏捷。

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_激光法___概述及解释说明

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_激光法___概述及解释说明

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激光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水泥颗粒级配是指确定水泥中各种粒径颗粒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水泥颗粒级配的准确测定对于研究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传统的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存在耗时、人工干预大以及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等不足之处。

随着激光技术的快速发展,激光法作为一种新型测量方法在水泥颗粒级配测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中的激光法进行概述及解释说明。

首先会介绍激光法测定水泥颗粒级配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然后给出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介绍,包括所使用的样品以及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接下来详细描述了激光法测定水泥颗粒级配的具体步骤与流程;之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会对结果偏差的原因进行讨论和解释说明。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介绍和解释激光法测定水泥颗粒级配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评估激光法在水泥颗粒级配测定中的应用前景和局限性,提出改进方向并总结研究发现,最后给出对激光法测定水泥颗粒级配方法的建议和展望。

这将有助于提高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并为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第2章正文2.1 激光法测定水泥颗粒级配的原理激光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泥颗粒级配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激光在物体表面反射或散射的特性进行分析和计算。

通过测量激光在水泥颗粒表面产生的散射强度和角度来确定颗粒的大小和分布情况。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为了进行水泥颗粒级配的测定,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水泥样品:使用待测水泥样品作为研究对象。

- 激光粒度仪:负责发射激光并测量反射或散射强度。

- 透明容器:用于承载水泥样品,并确保激光能够正常照射到样品表面。

-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3 激光法测定水泥颗粒级配的步骤与流程以下是使用激光法对水泥颗粒级配进行测定的一般步骤与流程:步骤1:准备工作-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样品,并确保其干燥和均匀。

简析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

简析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

简析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性能影响一、前言在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水泥是其中一个必备的施工材料,影响水泥性能的要素很多,其中,水泥及材料性能是影响水泥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要想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就要做好颗粒剂配对工作。

二、激光法测试水泥颗粒级配原理及方法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激光法是利用水泥颗粒能使激光产生衍射和散射的特性来进行粒度分布测量的一种方法。

当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受到激光的照射时,一部分光将偏离激光束原来的传播方向,以一定的角度发散,这就是激光在颗粒的作用下的衍射或散射现象。

不同粒径的颗粒使激光产生散射的作用不同,大颗粒散射角小,小颗粒散射角大。

该散射光通过富氏透镜后,在透镜的焦平面下将形成"靶芯" 状的散射光环,光环的半径与颗粒的大小有关,光环光的强度与相关粒径颗粒的多少有关,通过放置在焦平面上的光电接收器阵列,就可以接收到激光对不同粒径颗粒的光散射信号。

将光电接收器阵列上接收到的信号经灯D 转换等变换后传输给计算机,再用夫郎和费衍射理论和Mi e 散射理论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样品的粒度分布了。

激光粒度分析仪是采用信息光学原理,通过测量颗粒群的空间频谱,来分析其粒度分布。

该仪器由主机和计算机两部分组成,主机内含光学系统、样品分散和循环系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计算机完成数据处理并显示打印测试结果。

主机与计算机由标准串行通讯口连接。

来自Ho--Ne 激光器的激光束经扩束,滤波,汇聚后照射到测量区,测量区中的待测颗粒群的大小及浓度有关,并被位于傅立叶透镜后焦面计算机,进行反演运算和数据处理后,即可得出被测颗粒群的大小,分布等参数,经屏幕显示或打印机输出。

三、水泥基材料微细化的表征水泥基材料的微细化可以理解为是指材料的平均粒径为2-10txm,比表面积达到500一lO00m~/kglSl,这势必导致材料使用性能的改变,因此,完整、客观的建立水泥基材料微细化效果表征体系,对于系统、准确地研究微细化后的水泥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水泥颗粒级配的测定

水泥颗粒级配的测定

粒度分布在水泥行业又叫颗粒级配,是指各种大小的颗粒占颗粒总数的比例,又称粒度的微分分布或频度分布。

水泥的颗粒级配是影响水泥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混凝土的强度。

传统的筛析法和比表面积法对测定和控制水泥粒度有着很大局限性,激光法则能够克服这些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因此激光粒度仪更为适合测量水泥的粒度分布。

检测标准
JC/T721-2006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激光法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颗粒级配测定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试验条件、测试步骤、测试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水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它粉状体材料。

GB/T1345-2005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
本标准规定了45μm方孔标准筛和80μm方孔标准筛的水泥细度筛析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以及指定采用本标准的其他品种水泥和粉状物料。

GB/T8074-2008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泥的比表面积以及适合采用本标准方法的其他各种粉状物料,不适用于测定多孔材料及超细粉状物料。

本方法彩Blaine透气仪来测定水泥的细度。

本方法与GB207-63《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可并行使用,如结果有争议时,以本方法测得的结果为准。

水泥企业水泥粉体颗粒级配的激光粒度测试与数据分析

水泥企业水泥粉体颗粒级配的激光粒度测试与数据分析
6p 0a n的水泥颗粒颗粒活性很小 , 水化程度很低 , 基
本仅在表层水化 , 区域水泥粉 体颗粒在 2d 该 8 水化 龄期 内, 不能发挥水泥粉体的潜在水硬性 , 有实验表 明以大于 6t 0m的水泥粉体颗粒搅拌成型的试体胶 a 砂 2d 8 强度基本为零。因此该区域水泥粉体颗粒仅 起到填料的作用 。由此可见 , 水泥粉体 中大于 3/ 0m a 的粗颗粒越多, 水泥熟料的利用率就越低, 水泥 的物
化产物。水化产 物之 间以分 子结合 力进行相互连
接, 捆绑堆积, 胶结并逐步凝结 固化从而可 以抵抗外 力, 形成水泥石的强度 。从水泥 的水化机理来分析 , 在水泥矿物活性组成不变 的情况下 , 水泥石 的强度 应取决于水泥粉体的水化程度和水化产物之间的紧
密堆积程度。水泥颗粒的大小与水泥的水化速度和
维普资讯
第 1 总第9 期) 期( 1

建 建

2 l
3 这部分水泥颗粒 已完全水化 , 胛 因此是水泥早期 强度的贡献者。3 3p 的水泥颗粒对水泥 2d — 0. m 8 强 度的增长起主导作用 , 区域水泥粉体颗粒含量 的 该 多少直接影 响水泥 的 2d强度 的大小。3 ~6p 8 0 0a n 的水泥颗粒在 2d 8 水化龄期到来 时, 未能完全水化 ,
维普资讯




2O O6年
水 泥 企 业 水 泥 粉 体 颗 粒 级 配 的
激 光 粒 度 测试 与数 据 分 析
李 鼎
( 建省建筑材料 -,科学研 究所 , 福 i1 -= _ 3 福建 福州 300 ) 502
摘 要 水泥粉体的颗粒 级配状 况极 大地影 响水泥 的物理 性能 , 测试 分析 能为 改善水 泥的 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