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

合集下载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变迁、现状及创新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选举的变迁、现状及创新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二)近代以来 1.清朝末年
清政府倡导的地方自治与传统自治是一脉相成的,自治亦 主要是为补官治不足而实施的。具体到乡土社会,从基本方 面来说,乡村自治是维护清政府在地方的统治,发挥地方精 英在地方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防止劣绅和反对势力左右乡村 社会,捍卫原有统治秩序的需要。
3、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基层民主选举 选举特点 1、注重宣传
对于选举,法规制订这种面上的工作许多政权都可以做,但认真 地组织和宣传就有一定难度,事实上中国近代以来并没有哪个政权 做过类似的工作,而挨家挨户的说服动员,这样细致繁难的工作就更 没有人想过尝试了。而这一切,抗日根据地的共产党人都建时期
(3)乡约首领职役化。明清乡约首领都不是官,没有俸禄,但事务繁 忙。明代乡约集保甲、社仓、社学、乡礼于一身,乡约首领在上述 事务方面都要协助官府,如王阳明的南赣乡约规定乡约首领的职责 是:解决约内疑难、调解裁决约内纠纷、举报约内犯罪成员、监督 纳粮当差、移风易俗等。清代乡约尽管职能单一,主要推行教化, 但实际上,‚稽查奸宄、催征钱粮和调处纠纷,成为各地乡约的共 同职能。 乡约首领一旦未能完成官府交代的任务,不仅要承担责任,还要 被笞打、关押。由此,乡约首领逐渐沦为在基层协助官府的、贱役、 奴隶。而这导致了两种恶果,一是良民多不愿意为乡约长,为之者 多为乡间无赖;二是官府因为离不开乡约的协助,就无视或纵容乡 约长的为非。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一)封建时期 3.宋元明清时期
吕大钧死后百余年,南 宋大儒朱熹重新发现了 吕氏乡约,极为称赞, 于是对吕氏乡约进行了 修订和阐释,撰为《增 损蓝田吕氏乡约》,并 在士大夫间广泛传播, 为明清在全国推行乡约, 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中国乡村治理的发展历程

探析2023年乡镇换届选举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探析2023年乡镇换届选举的成功经验与教训

探析2023年乡镇换届选举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乡镇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乡镇换届选举已经成为了地方政治生活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如何保证选举公正、民主、和谐,是每一个公民、每一个政治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为此,在2023年的乡镇换届选举中,我们需要探索成功经验,总结教训,进一步完善乡镇换届选举制度,推动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功经验】我们需要看到,一场成功的乡镇换届选举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法制基础之上。

在乡镇换届选举的整个流程中,要坚持依法公正办事,完善选举机制和程序,推动选举工作的公开透明和有序进行。

同时,为了确保选举公正、民主、和谐的目标得到充分实现,还需要加强选举监察机构的建设,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和职责,形成有力的监督机制。

我们需要看到,一场成功的乡镇换届选举需要建立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之上。

为了保证选举的和平、安全、稳定,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保障,例如,加强选民教育和思想引导,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和法治观念;加强社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沟通协作,形成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加强安全保卫和维稳工作,对一些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和处置,保证选举的正常进行。

我们需要看到,一场成功的乡镇换届选举必须有良好的参与氛围和公民参与意识。

为了推动选举制度和选举程序的改革与完善,需要营造民主、开放、公正、透明等选举文化和氛围,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全民参与、共同治理的目标。

【教训】尽管我们有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在实践中还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

从历史的经验和实践中,我们需要总结一些教训,以便我们今后能够更好地把握选举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需要认识到,选举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失误和漏洞,例如,选民信息登记不完善,选民名册存在错误和重复;选民信息保密不到位,存在泄密和盗用的风险;选举现场管理不规范,存在舞弊和投票感染的可能等等。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加强选民信息登记审核,加强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管理选举现场等等。

乡镇长直接选举的三重困境及对策分析

乡镇长直接选举的三重困境及对策分析

乡镇长直接选举的三重困境及对策分析近年来,中国对于推行乡镇长直接选举的呼声逐渐高涨。

然而,选举制度的改革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乡镇长直接选举的实施过程中将会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

首先,难度就在于如何保证选举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在社会风气尚未完全好转的情况下,可以预见到选举过程中可能存在不正当的行为,如腐败、利益交换等。

而且,很多农村地区仍然有很多重男轻女的现象,会对女性乡镇长候选人造成不公平待遇,故在选举中应该注重性别平等。

其次,由于乡镇长职责的特殊性,直接选举形式下的民主治理难以得到良好的实践。

乡镇长除了有政治方面的职责,还有诸多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而乡镇选举中,更多的是重视形式,而非实际可行性。

因此,在实施前,应该考虑好选区划分、职权设定等问题,保证职责搭配合理,同时也能够不断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乡镇长人才。

最后,乡村政治文化施行群众自治相对发达,乡镇长直接选举的长远效益难以确立。

虽然直接选举制度在城市普及已经有些年头,然而,它在农村社会的推广还面临很多问题。

这其中也有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考虑从乡村基层会议制度的优化和监管入手,同时也应该大力推动农村思想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和政治素养。

针对以上问题和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对策:1. 落实好选举监督制度。

尤其是对于群众监督的重视,落实好选民、媒体、基层监察等监督机制。

同时,也要注重开发透明度高、易操作的监督平台,鼓励当前主流的社交媒体参与公共事务监督。

提高公众对于监管制度的信任,才能保障选举公正性和公平性。

2. 非法选举的惩罚。

加强依法治国,严厉打击选举过程中的腐败、非法处理选票等现象。

并加大非法选举的处罚力度,严惩选举中的乱作为,同时也将保护农村选民合法权益,增强他们的公民自信心。

3. 改善公民的思想文化教育。

提高基层选民的思想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培育他们的民主意识,加强对选举制度的宣传普及,使选民理性、平和、公正的行使本职权利。

我国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探索

我国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探索

我国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探索作者:韩宁来源:《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12期[摘要]为了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党内选举制度,许多地区进行了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

这些改革虽然形式各异,但是基本可分为四种模式,也各自有着自己的特点。

在实践中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已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乡镇党委、选举形式、效果[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12-0028-02一、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的现状为了完善选举制度,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使广大基层党员群众的意愿能够得到充分表达,规范乡镇党委班子成员的行为,许多地区在借鉴村党支部两票制的基础上对改革现行乡镇党委选举制度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而且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一些地区已经全面铺开,这些探索的主要趋势有两个:一是对于乡镇党委班子候选人的提名权不断扩大,由单纯的县委确定候选人,变成了广大基层党员和人民群众也能参与到候选人提名环节,初步实现了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相结合;二是选举层次逐步减少,多轮间接选举逐步向直接选举靠近。

乡镇党委选举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有两个:一是候选人的产生方式,二是乡镇党委选举形式。

各地的试点情况可参见表一,具体的情节不再一一论述。

1候选人的产生方式各地的候选人产生方式一般都有公推环节,但是具体来讲又各不相同。

首先是初步的候选人产生有两种方式。

第一是海推产生,如湖北杨集和江苏宿迁进行的改革;第二是自愿报名,大多数试点地区采取的是这种方式。

其次是正式候选人的确立也有两种方式。

第一是由公推产生,通过召开一定形式的党员或者群众会议,候选人往往还要进行演讲答辩然后通过与会人员投推荐票产生正式的候选人,大部分试点地区都是类似这种方式;第二是县委根据几轮推选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确定最终候选人,如江苏宿迁市宿豫县曹集乡的改革。

2乡镇党委的选举形式这是各地区改革的关键差别所在,主要有四种形式。

第一种是乡镇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乡镇党委书记,再由书记提名副书记、委员等人名单提交党员大会批准模式,以成都市新都区为典型代表;第二种是乡镇党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乡镇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模式,以湖北各地进行的乡镇党委选举改革为典型代表;第三种是乡镇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书记、副书记和委员的模式,以红河州、平昌县为典型代表;第四是由乡镇党员大会直接选举产生书记,其他班子成员仍基本按已有方式产生的模式,以宿迁为典型代表。

乡镇长直选:问题及对策

乡镇长直选:问题及对策

乡镇长直选: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在各地乡镇长选举制度的改革实践中,涌现出一系列不同的改革模式,其中以“乡镇长直选”模式最具创新价值。

目前,乡镇长直选的改革实践虽然仍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是它符合政治文明建设与扩大基层民主的需要,反映了社会主义法制的本质和目的,是我国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对于乡镇长直选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并加以解决。

推进乡镇长直选改革,需要提高对扩大基层民主意义的认识,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完善直选程序设计与配套措施,优化政策环境,健全法律制度。

关键词:乡镇长直选;问题;对策一、乡镇长直选的改革实践1.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的实践从1998年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乡镇长或乡镇党委书记选举方式的改革试验。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五种模式:四川省遂宁市市中区步云乡(以下简称“步云乡”)的“直选”模式(1998年12月)。

具体做法是:(1)由步云乡30名以上选民联合推荐候选人,然后召开选区联席会议,在被推荐的15名候选人中确定2名,与乡党委提名的1名候选人一起参加预选。

(2)召开村干部、村民代表、村民小组干部、乡人大主席团成员、乡党政机关领导人共162人组成的选区联席会议。

由候选人发表施政演说,接受提问,最后进行投票表决。

得票最多的2人作为正式候选人参加正式选举。

(3)组织一系列竞选活动供候选人发表政见。

(4)正式选举。

全乡有选举权的6000多名村民均可参加,分设不同投票点,并设秘密划票间。

(5)获胜者在乡人大会上宣誓就职。

四川省南部县的“公推公选”模式(1998年10月)。

具体做法是:(1)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的方法分区报名。

(2)经过资格审查的694名初步候选人参加演讲答辩,根据得分高低产生329名优胜者。

(3)组织部门按得分多少等额推荐正式候选人。

乡镇人大代表10人联名从其余优胜者中提出差额候选人,然后由各乡镇人大代表投票正式选举产生了175名副乡镇长。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的“三轮两票”模式(1999年1月)。

试论乡镇领导干部选任新方式:乡镇长直选

试论乡镇领导干部选任新方式:乡镇长直选

具 体 的规定 , 别在第 三 条 明确 了乡镇政 府 与村 委会 的关 系是 指导 与协 助 , 不是 领导 与 被领 导 的关 系 。 特 而
至此 , 在农村 设 立村 委会 , 由村 民按 照 民主 原则组 织起 来实 行 自治 , 为 发展社 会 主义 直接 民主 的重 要形 成 式 。l 8 9 8年 6月 , 国各地 开始 了长达 1 全 0年 的《 民委 员 会 组织 法 》 行 阶段 , 实 践 中逐 步 建 立 和完 村 试 在

步 云 乡在 2 0 0 1年 又试 行 第 二 次 直 选 , 直 接 选 举 乡 长 ” 为“ 接 选举 乡 长 正 式 候 选 人 ” 由 全 体 选 民 直 接 选 举 乡 长 候 选 人 , 由“ 变 直 , 交
由党 委 提 名 , 后 由人 民代 表 大会 进 行 等 额 选 举 。 最

、’ 旱 J
÷ 口
乡镇长直 选是 在深化 人事 制度改 革和 推进农 村 民 主政 治建 设 新形 势 下 出现 的 有别 于传 统 乡镇 领 导 干部选 任制度 的新 兴选 任方式 。最早 试行 直选 乡镇长 的是 1 9 9 8年 四川省 眉 山市青神 县南 城 乡 的直选 正 副乡 长 , 其选 举结果 只须 报乡级 人 民代 表大会 备 案 即可 , 级人 民代表 大 会 则不 再 进行 选举 ; 乡 与此 同 时 , 四川 省遂宁市 市 中区步 云乡也 试行直选 乡长 , 不但 由选 民直接 选举 产生 的乡长不 需要 乡级 人 民代 表大 会 确认 , 甚至副 乡长也 不再 由乡级 人 民代 表大会 选举 产 生 , 是 由乡 长提 名 后 乡级 人 民代 表大 会 主席 团 批 而 准 。 几 年后 ( 0 4年 4月) 云南省红 河 哈尼彝族 自治 洲石屏 县 7 乡镇 试行 的直 选 乡镇 长被 认 为是 迄 ① 20 , 个

分析2023年乡镇党委选举中的热点问题和争议点

分析2023年乡镇党委选举中的热点问题和争议点

分析2023年乡镇党委选举中的热点问题和争议点2023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镇党委选举也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在这场选举中,将会出现许多热点问题和争议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可能影响乡镇党委选举结果的热点问题和争议点。

1. 选举制度是否合理在过去的乡镇党委选举中,选民通过间接选举的方式选举乡镇党委委员会。

但是,乡镇党委选举的间接选举制度在现代社会中是否仍然合理?是否应该推动直接选举制度的实行?这些问题将成为2023年乡镇党委选举中的热点问题和争议点。

2. 选举过程中的公正性在2023年乡镇党委选举中,选举过程中的公正性将成为一个主要的争议点。

一些人担心,选举过程中可能存在贿选、舞弊和其他不公正行为。

选民可能受到威胁或恐吓,或者被不法分子收买,以改变选举结果。

因此,如何保证选民的自由选举权,保障选举过程的公正、公开和透明,成为了选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3. 竞选活动的质量2023年的乡镇党委选举将是一场竞争激烈的选举活动。

在竞选活动期间,候选人和政治团体将竞相展示理念和政策,争取选民的支持。

然而,竞选活动的质量是否达到预期水平成为争议点。

例如,一些竞选活动可能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对选民没有实际影响。

因此,如何提高竞选活动的质量,创造一个开放、公平和有序的竞选环境,成为选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4. 政治团体的角色政治团体在乡镇党委选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政治团体在选举过程中的角色有时也会引发争议。

例如,一些政治团体可能过于干涉选举过程,以及可能存在利益交换行为,损害选民的利益。

因此,如何提高政治团体的道德素质,平衡它们参与选举的权利和义务,成为选举中要解决的问题。

5. 对候选人的人格评价在2023年乡镇党委选举中,可能会存在对候选人的人格评价争议。

一些候选人可能因过往不当言行受到质疑,而这些问题可能在选举过程中减少他们的支持率。

而一些人认为,政治人物应该以他的政策表现为主,个人过往的问题不能代表他们的人品。

对《关于乡镇长直选及乡镇政权党政合一的建议》一文的看法

对《关于乡镇长直选及乡镇政权党政合一的建议》一文的看法

对《关于乡镇长直选及乡镇政权党政合一的建议》一文的看法希望和忧郁:对《关于乡镇长直选及乡镇政权党政合一的建议》一文的看法但是,不能不说,孙先生的结论,即“乡镇政权党政合一”是错了。

我们来看一下孙先生的具体意见:“乡镇政权的结构。

乡镇长通过竞选由全体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兼任乡镇党委书记;乡镇人大主席由乡镇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兼任乡镇党委第一副书记;设专职党委委员一至二人,通过党内民主差额选举产生;其余的党委副书记、委员由是党员的副乡镇长等干部兼任;兼职的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须经党内投票通过。

副乡镇长和部门负责人由乡镇长提名交乡镇人大通过后生效。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1、孙先生主张“乡镇村的一把手应由全体选民选举,这是一个合理的要求;2、但是,问题恰恰也就出在这里:如果选民选出的‘一把手’——在孙先生的意见中,他既是镇长,又是镇党委书记——不是党员,那怎么办?于是,按孙先生的意见,得规定:只有党员才可以成为乡、镇、村的一把手。

3、于是:(1)选举法中,并没有乡长、镇长、村长必须是党员的规定;(2)按党章,党的各级领导应该是由党员选举,而不是由‘选民’选举的,因此,孙先生的意见又违反了党章。

也就是说,如果孙先生的意见得以实现,那么首先得修改选举法,修改党章——这实际上也就完全改变了党的性质了。

因此,虽然孙先生的意见中,有许多合理的成份,但却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我们再回顾一下这方面的历史:自建政以后,在党政分开,还是党政合一上,曾经有过反复,文革前,至少在名义上,党政是两个班子的;直到文革时期,才出现了党政合一的‘革命委员会’;文革结束后,革委会取消,又回到党政两套班子的式样。

我无意说孙先生的意见是回到文革的领导体制中,因为,孙先生是主张要由‘选民’投票来选出‘一把手’的,这是孙先生意见中的亮点,却又是孙先生的意见绝对不可能实现的‘致命伤’。

来源: 共识网| 来源日期:2013-01-29 | 责任编辑:王梦瑶孙绪森:关于乡镇长直选及乡镇政权党政合一的建议乡镇是中国社会的基层行政区域。

最新乡镇长直接选举的三重困境及对策分析

最新乡镇长直接选举的三重困境及对策分析

乡镇长直接选举的三重困境及对策分析" 摘要:伴随着中国村民自治制度向纵深推开,直选乡镇长的工作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经常性话题。

但是,直选乡镇长需要走出来自社会基础、政治制度、价值选择三大困境,才能更好推动中国基层民主健康发展。

关键词:乡镇长直选,困境,社会基础,政治制度,价值选择一、社会基础:农村社会能否支撑起乡镇长直接选举制度?回答农村社会能否支撑起乡镇长直接选举制度这一问题,首先必须澄清一个认识上的问题,即农村社会需要实行乡镇长直选制度吗?首先,从政党制度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实现变革的主体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轴。

革命时期,基于对列强的痛恨和建设家园的良好愿望以及中共的亲民为民政策,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十分强大的阶级基础。

改革开放的现阶段,人们不再有国破家亡的罹难、少了来自对政治运动迫害的恐惧加之政党阶级基础的泛化,以及中共自身建设的相对滞后,使政党的凝聚力出现了减退的迹象。

这一切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改变执政方式,深入社会,以其政策集中民意,增强执政合法性。

直选乡镇长铺设了连接党意和民意的桥梁。

其次,从社会管理看,乡镇一级政府是国家最低一级政权组织,它存在于农村社会,是国家和社会的联结点。

其实际功能是稳定、发展农村社会,发挥功能的方式,是合作基础上的社会治理(最好状态是善治),而不是基于对立层面的政治统治。

所以乡镇长直接选举更主要的属性是属于农村选举,民主形态是农村基层民主,在考察乡镇长选举问题时理应标注农村社会这一时态和语态。

事实上,1990年代开始的村民自治把中国农村基层选举及治理活动引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农民已经直选了多届村委会主任,由直选村委会主任提升到直选乡镇长是顺理成章的要求。

再次,从现行乡镇长选举机制看,乡镇长的到任与离职,基本上根据上级党委政府的个人喜好或平衡党委成员间的利益而决定的,或是分配的。

当选乡镇长在压力型体制之下,不得不采取牺牲农民利益的做法迎合上级,“以违法养执法”,甚至会导致严重的腐败问题。

浅谈中国的选举制度

浅谈中国的选举制度

《浅谈中国的选举制度》摘要:由于我国历史上民主传统的缺乏、社会主义在前进途中出现的曲折,以及一段时期对建设民主政治的忽视,目前我国选举制度的民主程度还不够高,已确立的制度还没有完全贯彻落实,整个选举制度也显得不够健全和规范。

因而完善和改革选举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直接选举监督平等引言:在我国改革的大潮下,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领域都有所突破,民主政治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的政治权利也受到尊重和保障。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广泛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学术界也提出了,要尊重广大人民的尊严权和发言权,而选举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是推动民主发展的强大动力。

作为民主政治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民主支柱之一的选举制度仍有不足,需要去改进和完善。

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正文 1选举与选举制度比较现代社会里,大多数国家宣布“主权在民”,或“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只有人民才能行使国家权力,但是鉴于中国国情的复杂性和统治的需要,人民不可能事事亲为,因此必须通过选举选出代表,将属于全体国民的国家权力委托给代表组成的国家机关去行使,从这一意义上讲,选举是人民进行全力委托的行为,是国家代表机关,从而也是国家行政和司法机关获得合法性的途径,是现代代议民主政治的基础。

没有选举便没有了代议制,便没有了现代民主制度。

那么作为规范和完善选举过程的选举制度对于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意义不言而喻,首先我们必须分清选举与选举制度。

广义的选举,是指一切社会组织中由有资格的组织成员或其代表依据一定的制度规则以投票形式选择组织的代表或领导人以及有关决策决议的活动及过程。

而狭义的选举则仅指政治组织特别是国家组织上述内容的选举,也即“政治性选举”如国家首脑的选举、各级民意代表的选举、各级政府首脑的选举以及政党内部的各种选举等。

①从选举的形式上又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选举制度作为选举的规范和标准,我国有学者认为,选举制度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上加以了解。

关于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的思考

关于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的思考

农 收入很 少 。后来 ,随着 改革 的 深 入 ,农 业 和农村 经 济结构 进 一 步 调整 ,农 村 二 、三产业 迅 速成 长壮 大 。乡镇 企业 、私 营企业 、 个 体 户 遍 地 开 花 ,很 多 外 方 独 资 、 中外合 资 、合 作企业 也纷 纷 在 乡镇 落户 扎 根 ,农 村 经济迅 猛 发 展 。农 民收 入 中的非农 收入 在 不 少地 方逐 渐 占主 导地位 。据 统 计 , 18— 19 年 ,农 民 的农 业 95 94 收 入8 年仅 增长01倍 ,年均增 长 . 5 仅1 %,而非农 收人增 长甚快 ,为 农业 收入 的 5 。 。 9年 之 后 , 倍 1 7 9 农 民收 入增 长渐缓 ,但 基 本保 持 了平稳性 增 长的态 势 。近几 年 , 国家更是 大 力增加 对 “ 三农 ” 的 投入 ,使 中 国农村 又迎 来 了新 的 春天 。农 民 收人的 增加 ,农 村经 济 的迅速 发展 ,使 国家 和地 方财 政 日渐宽裕 ,这有 力地促 进 了农 村基 础设施 的建 设 和改造 ,一大 批 乡 村 道 路 、住 房 、 水 利 、 电 力 、能源 、通信 等 基础设 施项 目 纷 纷 开工建 设 ,不 仅大大 改善 了 农村 的面貌 ,也进 一 步促进 了农 村 经济 、社 会 、文化 的发 展 ,从 而使 乡镇 长 选举方 式 的改 革成 为 可能 。 ( )农 村 教 育 事 业 的发 二 展 、农 民素质 的提 高为 乡镇 长选 举 方式 的改革提 供 了 良好 的人 员
维普资讯
关 乡长举 式 革 思 于镇 选 方 改 考 的
口姚 亦 亚
【 要 】 1 8 四 川 省 遂 宁 市 步 云 乡实 施 了全 乡选 民 直接 选 举 产 生 乡长 的 改 摘 9 年 9 革 试 点 , 引起 了全 国 的 轰 动 , 由此 也 引 发 了全 国多 个 地 方 的 乡镇 长 选 举 方 式 的 改 革 本 文 从 经 济 、 教 育 、文 化 、 心 理 等 角 度 对 此 现 象进 行 了分 析 ,认 为 这 些 改 革 是有积极 意义的。 【 键 词 】 乡镇 长 ;选 举 方 式 ;改宁 市步 98 云 乡在 全 乡范 围内进 行 了一 次 由 全 乡选 民直 接 投票 选举 产生 乡长 的 改革试 点 。这一 做 法改变 了由 宪法 及 相关 法律 规定 的 :由 乡镇 人 民代 表大 会 代表选 举 产生 乡 镇 长 的做法 。一 时引起 全 国轰 动 , 也 由 此 引 发 了 多 起 “ 散 效 扩 应 ”。 它们纷 纷 借鉴 步 云乡 乡 长 直选 的经 验并 结 合本 地 实际 加 以 适 当变通 ,南此形 成 了具 有 当地 特色 的 乡镇 长选 举方 式 。所 有这 些 不 同于 以往 的乡镇 长选 举方 式 的改革 ,在 中 国当前 的政 治 背景 下 ,很 难 不 引人深 思 :是 什 么原 因促 使 了 乡 镇 长 选 举 方 式 的 改 革 ?这 些 改革 又会 带 来什 么样 的 政治意义 呢?

全民参与,走向民主:2023年乡镇选举的民主化探究

全民参与,走向民主:2023年乡镇选举的民主化探究

全民参与,走向民主:2023年乡镇选举的民主化探究随着信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民主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在未来的2023年,在乡镇选举中全民参与,走向民主是大势所趋。

本文将探究乡镇选举的民主化,分析及其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乡镇选举。

乡镇选举作为中国乡镇基础政治单位的选举制度,其地位不言而喻。

通过选举出来的人员将在各个方面对乡镇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乡镇选举中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普选,而仅有一些代表选票低于选区总票数”的“早选”。

这样的选举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将乡镇选举进行民主化改革,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就变得非常重要。

当全民可以参与乡镇选举的时候,才能让我们的政治制度更加完善,同时也能提升人民对政治的信任和支持。

因为民主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而只有当政治制度真正地实现了这一点时,才能让人们对其产生信任感和归属感。

在乡镇选举中,我们需要注重全民的参与。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宣传、教育、广告等多种渠道来推广选举信息,以及对投票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解释和强调。

同时,选举时采用透明公正的投票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选举的公正性和有效性,让每个选民都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选择和想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加强监督机制来保证选举流程的公正。

选举的全过程应该被公开透明,并且相关的监督部门需要对所有的选举过程进行监督。

同时,要想让选举更加民主化,我们还需要频繁地开展选举,增加选民对于选举的参与度,以及对于选举候选人和政治制度的投入。

民主化的乡镇选举将有助于社会进步。

这是因为民主化的选举将使政治制度更加公正,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得以解决。

人们的利益也得以维护和保护。

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自己的政治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并促进其创新和进步。

总之,乡镇选举的民主化探究不仅有力地推进了政治制度的完善,而且也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浅论基层政府改革中的“乡镇直选”

浅论基层政府改革中的“乡镇直选”

浅论基层政府改革中的“乡镇直选”摘要:在实现村委直选取得一定的成果之后,民主建设者们则将目光又投向了我国最低的、基层的正式行政管理人员的选举。

我国很多地方的乡镇直选试点也是在结合各地方的具体情况上引入这一选举方式。

对“乡镇直选”这一民主体现方式做了适应性分析,即在我国推广这一创新性制度的条件分析。

关键词:乡镇直选;基层民主;政府改革1“乡镇直选”的相关背景在对“乡镇直选”做详细的分析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各地对于“乡镇直选”这一基层民主实现方式的试点情况,以及各地在结合自身的情况下所做的创新性的制度保障。

1998年5月12日和9月17日,中共遂宁市中区委先后做出了在保石镇、东禅镇、莲花乡、横山镇进行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公开推选的决定,并成功地完成了“公推公选”工作。

作为在全国首创了公开推选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候选人制度的四川遂宁市的乡镇直选。

随后,各地方政府开始对这一选举制度作适应性的应用。

1998年12月,步云乡采取村民直接投票的方式,选出了乡长,被称为“中国大陆直选第一乡”;1999年1月至4月,深圳市政府经过长期酝酿,在派出工作队赴现场指导的情况下,安排大鹏镇进行了“两推一选”式镇长选举;江苏省在20XX年宿迁市泗洪县等地较大范围试点的基础上,在20XX年上半年的全省乡镇党委换届选举中大面积推行“公推直选”,全省893个乡镇中的70%乡镇通过“公推”产生党委书记;云南红河州在总结20XX年泸西县10个乡镇“公推直选”乡镇党委班子经验的基础上,于20XX年初在全州2市10县(除泸西县)126个乡镇全面推广“公推直选”。

在总结试点地方的直选经验和结合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其它省市如重庆、贵州、河南、湖南等也依次进行了“公推直选”方面的试点。

2“乡镇直选”典型案例的创新分析述评这些例子无论是在选举的方式上,或是选举的程序和制度规定上,都有开创先河之举,比较能够反映我国现阶段“乡镇直选”的典型特征,并且都各自具备创新之处。

论乡镇长直选与乡镇干部选任制度的革新

论乡镇长直选与乡镇干部选任制度的革新

论乡镇长直选与乡镇干部选任制度的革新
赵勇
【期刊名称】《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06(000)002
【摘要】乡镇长直选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同时,也是我国乡镇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

从本质上讲,乡镇长直选是一种直接的政治民主,它从题名方式、乡镇长权力来源、权力监督与制约等方面对原有乡镇干部选任制度进行了改进;它的出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官僚主义之风,防止和克服乡镇干部腐败,缓解乡村矛盾,增强党的合法性,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逐渐增长的民主欲望与参政愿望。

【总页数】3页(P34-36)
【作者】赵勇
【作者单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法政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62.3
【相关文献】
1.制度的周期:乡镇授权型组织结构变革--基于乡镇党委与乡镇长公推直选实验的比较分析 [J], 曾维和;杨星炜
2.乡镇长直选与新农村建设--四川、云南部分乡镇长直选的启示 [J], 姜平
3.对公推直选乡镇长与乡镇党委书记的比较 [J], 张红旗
4.试论乡镇长直选制度的安排和创新 [J], 单华宝
5.试论乡镇领导干部选任新方式:乡镇长直选 [J], 郑朝雄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乡镇选举改革及其体制约束

我国乡镇选举改革及其体制约束

Reforms in China's Township Elections and their
Institutional Constraints
作者: 陈家喜;黄卫平
作者机构: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60
出版物刊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0-104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乡镇长;乡镇党委;直接选举;公推直选
摘要:乡镇选举改革是我国基层民主发展的突破和政权民主的发端,在我国政治发展进程当中具有战略性意义。

由于面临来自政治、法律和制度等层面的冲突,乡镇长直选的改革试点最终停滞不前。

随之出现的乡镇党委公推直选,经过广泛试点后仍然面临着与现行人大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的紧张关系。

因此,乡镇党委公推直选持续停留在非制度化、非持续化和难以升级的困境之中。

乡镇长直接选举的现实意义

乡镇长直接选举的现实意义

乡镇长直接选举的现实意义
胡明远;于洁
【期刊名称】《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6
【摘要】乡镇长直接选举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中国农村实行乡镇有限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国波澜壮阔的民主运动合力汇聚的战略目标和主攻方向.乡镇长直接选举是个人魅力的充分展现,是不同的善治方案交流、论证、鉴赏和评判的过程,是使有志、有识的雄才大略者一展魅力的必要方式.乡镇长直接选举不仅有助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确保中国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推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而且还有助于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农村要想建立现代化的政治制度,产生具有现代意识的领导人,创建适合于中华民族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政治文明的新境界,就必须进行乡镇长的直接选举.
【总页数】5页(P74-78)
【作者】胡明远;于洁
【作者单位】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33;中共吉林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21.4
【相关文献】
1.关于解决乡镇长直接选举的体制性矛盾的思考 [J], 艾理生
2.乡镇长直接选举的宪法学思考 [J], 崔敏
3.乡镇长直接选举的三重困境及对策分析 [J], 胡振亚;任中平
4.乡镇长直接选举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与民主制度建设研究 [J], 陈静华
5.乡镇长直接选举与当前基层民主的发展 [J], 陈静华;宋丽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是否可以开展乡镇长的直接选举

中国是否可以开展乡镇长的直接选举

中国是否可以开展乡镇长的直接选举?中国农村的基层选举在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以后,可以说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就,对中国民主的长期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深一步发展中国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范围和深度,是一个摆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面前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一个大问题。

在这些问题中,其中之一就是中国农村在村一级推广的民主是否可以向乡镇一级发展。

实现中国乡镇长的直接选举是一个许多人都关注的问题。

在四川省1998年底出现了步云乡的乡长直接选举以及其它地区的乡镇选举的改革例子以后,这个问题更是摆在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面前,在党内党外都有强烈的呼声,要求将村委会的直选扩大到乡镇一级。

但是许多问题也因之而产生:乡镇长选举从全国基层范围来看是否操之过急?群众的民主意识达到了这个程度吗?技术条件是否具备?其它地区也有条件搞乡镇长的直接选举吗?是否会因为乡镇直选而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如果要推广,应该怎么做?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

一、乡镇长直接选举产生的条件1、乡镇长直接选举所具备的社会和政治条件。

十几年前开始的中国农村村级基层民主,在走过了艰难的发展道路以后,终于在1998年的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之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又通过了正式的农村村委会选举法,中国农村的基层选举开始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发展道路。

对于中国农村村级民主中民主的程度,可能仍然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已经很高,有人认为不够高;有人认为农民的民主素质很高,有人认为很低,这都是正常的。

但是有一点确是必须肯定的,就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给中国广大的农村和城市人民带来了广泛的民主意识,并产生了一系列程序化的、技术化的手段以保证村民民主的实现,这些为中国民主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中国农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带来了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在中国农村产生了非常强的选举意识、村务政务公开意识、民主协商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D 6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621(2001)0420005206 收稿日期:2000212220 作者简介:汪永成(19692),男,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讲师,武汉大学政治学博士研究生。

试论中国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汪永成(深圳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深圳518060)摘 要:目前,四川、山西、广东深圳等地所进行的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尝试的实质是政治参与水平和层次的提高与扩大,符合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长远方向。

但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将这种改革尝试向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推广的时机尚不成熟。

对当前的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而言,遏制腐败蔓延比发展政治民主更重要,提高政府能力比扩大政治参与更重要,发展党内民主比发展党外民主更重要。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稳定;选举制度;政治发展一、当前我国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探索的基本情况 随着村民自治制度的广泛建立和逐步完善,民主选举向乡镇一级拓展,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必然的方向和合乎逻辑的要求。

1998年以来,一些地方已经在完善乡镇长选举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下四种模式:[1]一是四川遂宁县的直接选举模式。

该县市中区步云乡于1998年12月进行了选举乡长改革试验。

具体做法是:先由市中区区委发文公布选举章程,再由步云乡30名选民联合推荐候选人,然后召开选区联席会议,在报名的15名候选人中确定2名,与乡提名的1名候选人一起参加预选。

预选时先召开由村干部、村民代表、村民小组干部、乡人大主席团成员、乡党政机关领导人共162人组成的选区联席会议。

会上由每一位候选人发表20分钟施政演说,10分钟提问,最后进行投票表决。

得票最多的2人作为正式候选人参加正式选举。

预选后,组织一系列竞选活动供候选人发表政见。

正式选举时,全乡有选举权的6000多名村民均可参加,分设不同投票点,并设秘密划票间。

1999年1月4日,获胜者在乡人大会上宣誓就职。

二是四川南部县的公推公选模式。

该县1998年10月开始的乡镇长选举,普遍采用公推公选的办法选举副乡镇长。

其具体做法是:将全县79个乡镇的178个副乡镇长职位全部公开,确定了竞争资格及条件后,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和个人自荐的方法分区报名。

由提名产生的694名初步候选人参加演讲答辩,根据得分情况产生了329名优胜者。

组织部门把优胜者排队后,按得分多少等额推荐正式候选人。

乡镇人大代表10人联名从其余优胜者提出差额候选人,然后由各乡镇人大代表投票正式选举产生了175名副乡镇长。

三是深圳龙岗区大鹏镇“三轮两票”选举镇长模式。

1999年1月,深圳市龙岗区委、区政府将本区的大鹏镇定为镇长选举试点单位。

在镇党委的领导下,用“两票三轮”方式选举了镇长。

首先,由全镇合资格的选民直接推选镇长候选人的初步人选。

全镇18岁以上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公民以无记名推荐票的方式等额推选镇长候选人,共有76人被提名推荐为镇长人选,经主持选举的镇党委确定并经区委同意,获100票以上提名并符合参选条件、愿意参加竞选的5人成为镇长候选人的初步人选。

其次,由该镇的选民代表在5位候选人中推选1名镇长候选人。

在全镇党员、干部、职工、农户代表参加的竞选演说大会上,5位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代表对他们进行民意测评。

镇党委将民意测评中得票最高的一位候选人李伟文(原任镇长)作为正式候选人推荐给镇人民代表大会。

与此同时,镇党委将镇长提名候选人的结果上报广东省及全国人大,并得到了广东省和全国人大的首肯。

最后,在镇人民代表大会上,被推荐的候选人李伟文被人大代表正式选举为镇长。

政府部门以及学术界则将这些乡镇长选举过程概括为“两票制”——三轮投票中,群众提名推荐票和民意测评票被称为第一票(民意票),镇人大代表投票被称为第二票,即选举票。

四是山西临绮县两票选任镇主干模式。

该县确定卓里镇作为试点,县委于1999年4月10日制定了《关于对卓里镇主干进行民意调查的实施方案》,随后召开供职大会,由被测评人,现任镇党委书记、镇长和镇人大主席团主席作供职报告。

参加供职大会的有镇直机关干部、村“两委”干部及部分村民代表共500人左右。

4月18日,结合该镇人民代表选举,9000多名选民在17个投票点通过秘密划票,对三位镇主要干部进行了信任、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测评。

村民的测评结果将决定其能否成为下届该镇组织推荐的候选人参加党代会、人代会选举。

对上述几种模式进行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步云乡的直选模式引进了竞选机制,社会动员的强度大,实行了秘密划票等措施,坚持了彻底的票决制,实际上是对乡长的直选。

但根据现行宪法规定,选举乡长是乡人大的职权,所以步云乡的改革与传统体制的差别较大,有违宪的嫌疑。

四川南部县的公推公选模式,虽然群众参与面广,但它选举的不是一把手而是副乡级,层次较低,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票决制,类似公开招聘的一种新方法;山西临绮县对现任党政领导一把手进行信任投票,只有否决机制,没有举荐机制;而大鹏镇的“两票制”实际上具有直选的性质,改革的力度比较大,始终坚持了票决制,更突出的是它与现行体制的衔接比较好。

二、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探索的意义解读 解读上述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的意义,恰当的视角是非常重要的。

否则,这些改革的意义可能被扩大或忽视。

由于民主首先被理解为一种国家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早已建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制度;从民主理念与信仰上讲,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已经成为宪法条文;从民主权利的角度讲,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宪法赋予人民以极其广泛的民主权利,如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民不仅可以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而且可以依法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

因此,从这些角度看,这些乡镇长选举制度的改革对中国民主发展而言确实是微不足道的。

但是,民主也是一种实际的运作程序和技术,民主政治制度的功能能否发挥,民主理念能否成为现实政治生活的具体行为,民主权利能否为公民真正享有,操作性的程序和技术是极其重要的。

这些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模式,除步云乡的选举模式明显违背了宪法第一百零一条关于“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分别选举并且有权罢免本级人民政府的省长和副省长、市长和副市长、县长和副县长、区长和副区长、乡长和副乡长、镇长和副镇长”的规定外,基本都是在目前法律框架(《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许可的范围内进行的,实际上是探索了如何完善现有的乡镇长选举制度,因此,其直接意义主要就体现在操作性的程序和技术层面。

(1)从候选人的角度看,增加了选举的竞争性。

在这些乡镇长选举的过程中,由于候选人的初步确定是由所有合资格选民提名产生的,因此出现了多个候选人竞争角逐的局面,同以往的等额或差额选举相比,选举的竞争性大大增强。

在选举过程中,各个候选人一般都要发表竞选演说,向选民“推销”自己的施政思路,接受群众的比较和评判,极大地提高了候选人产生的不确定性。

同以往候选人一经党委确定便十拿九稳相比,竞争性显然大大提高。

(2)从选民的角度看,增强了政府工作人员产生过程中民意的重要性,或者说更好地体现了民意。

以往政府领导人的选举,一般是由党委决定。

在党委决定过程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没有可操作性的规则,往往是少数人、甚至书记一人具有实际的决定权,人大选举也只具有形式上的决定性意义。

由于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规则和程序,政府工作人员产生过程中民意的决定性被虚化了。

上述四种模式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改革都为民意公开有效地表达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规则,将民意在选举过程中的决定性落到了实处,更有效地体现了民主的价值和功能。

但是,从政治权威的角度看,上述改革尝试则是深刻的:它们表征了政治领导合法性实现方式转换的一种方向。

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不管如何界定,其基本含义是人民对政治权威的信赖、认同和支持。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普遍支持和拥护,就是“因为我们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

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代表”的实现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政治权威合法性的基础也是不断发展转换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政权,确立了自己的政治权威,其合法性是通过革命取得的,是一种“革命的合法性”。

取得政权以后,党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普遍受益,党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

这时候,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实际上通过领导绩效来实现了,是一种建立在领导绩效基础上的“绩效合法性”。

但是这种建立在政策有效性基础上的权威,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因为,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始终如一地保持良好的绩效,这不仅是因为政府施政难免存在失误,而且由于经济运行周期自身的变化也使政府绩效时有起伏。

退一步讲,,也不可能让所有社会群体普遍受益。

因此,必须对这种建立在政策绩效基础上的权威合法性进行转换。

江泽民同志最近也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展的重大变化,来深入思考这个重大问题。

”民主选举乡镇长,实际上是将党的领导的合法性通过社会公共选择(民意)的方式体现出来,是政治权威“如何更好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方式转换的一次探索,也是党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进行转变的一次积极尝试。

从这个角度上讲,其意义无疑非常深远。

三、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拓展的前景分析 其实,就选举方式而言,上面所讲几种模式的具体操作办法在村民自治、基层党支部等层面早已经出现。

就大鹏镇的“两票制”而言,早在1992年,山西一些地方党支部换届就实行“两票制”:先由村民投票推荐,再由党员正式投票选举。

[2]在深圳等地的村民自治选举中,直接选举、“两票制”等也比较广泛地采用。

这些乡镇长选举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将这些选举方式从村民的社会自治层面引入基层政权建设之中,因而是一种历史性的突破。

从这个意义上,有人将这些改革尝试同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的变革相比较。

[3]我们认为,这些选举确实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上的突破性标志,但和小岗村的变革有极大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