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参考)
中学物理教学论知识点汇总

中学物理教学论知识点汇总1.物理教学的目标与任务:物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是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解题方法。
2.物理教学的特点:物理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物理教学还强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物理教学方法:物理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问题解决法等。
其中,讲授法是物理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听讲来传授物理知识。
实验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讨论法是物理教学的交流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4.物理教学的课程安排:物理课程的内容按照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解题方法的顺序进行组织。
物理教学要注重将物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物理教学中的评价方法:物理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教学评价应注重考察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6.物理教学中的教学设计:物理教学的教学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7.物理教学中的教学资源:物理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验设备、多媒体教学软件等。
物理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学目标进行选择和使用。
8.物理教学的师生互动:物理教学中师生之间应保持积极的互动关系,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9.物理教学中的课堂管理:物理教学中的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对课堂秩序和学生行为进行管理与控制。
物理教学论 考试题库

专题一中学物理课程概述1.以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为逻辑范畴,可将学校课程分为哪三类?2.影响学科课程的因素有哪些?3.请简要阐述普通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4.中学物理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什么?5.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的总目标分解为三个维度进行描述,这三个维度分别是?6.物理课程标准由哪几部分组成?7.根据物理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的描述,科学探究包含哪些要素?8.请论述面对新课程改革,物理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专题二高中物理模块课程解读1.请简要评述高中物理模块课程的整体结构与特点。
2.请谈谈您对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的认识,您认为在共同必修模块的教学中应注重哪些方面?3.请简述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4.“在课程实施上,朱红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是高中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请谈谈你对这一基本理念的理解。
专题三中学物理教师专业解读1.依据《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2.依据《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能力?3.《中学物理教师专业标准》的四条基本理念是什么,你怎么理解?专题四中学物理主要课型的教与学1.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主要存在哪几种课型?2.什么事物理概念?请结合实例天天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程序。
3.什么事物理规律?请结合实例谈谈物理规律教学的一般程序。
专题五中学物理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1.什么是教科书?中学物理教科书具有哪些功能?2.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谈谈中学物理教材分析的内容。
3.请分析初中物理教科书,归纳总结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中体现了哪些科学研究方法?专题八中学物理学习中的思维障碍分析1.什么是前概念?请结合实例谈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前概念建立科学概念?2.请举例说明中学物理学习中存在哪些常见的思维障碍?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专题九中学物理教研中的说课1.什么是说课?说课有哪些特点?2.请结合实例阐述说课的主要内容。
物理教学论复习

第一章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宏观)(1)掌握中学教学的基本规范。
(2)熟悉高考、中考的试卷。
(3)养成自主学习和研究的习惯(4)学会与同学合作并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和能力。
(6)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和展示能力。
(7)熟悉中学课本理清关键知识点。
(8)学会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
第二章教学过程一、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客体,采用多种方式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实现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三个基本特点:•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间架桥)•自主性与指导性的统一(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认识性与发展性的统一(学生认识的过程同时是全面发展的过程)要素:教师;学生;物理世界;媒体(含教材、教学设备等)这四个要素的基本关系是: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媒体是帮助学生认识物理世界的重要工具。
整个教学过程是通过这四个基本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实现的。
第三章教学方法一、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工作方法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活动的学习方法的总称二、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按教学任务来划分,有传授知识的方法,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巩固知识、技能的方法,检查知识、技能的方法…按获得知识的途径来划分,有口授法,直观法,实践法…按教学中某一特点而形象命名,有悬念法,暗示法,图示法…三、教学方法的分类1、谈话法-问答2、讲授法3、实验法4、讨论法5、探索发现法6、电脑辅助法7、自学指导法四、教学方法的实施根据内容、对象等因素综合应用;方法要多样化;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发挥教师本人的优胜第三章物理教学技能一、课题导入技能问题导入;故事导入;复习导入;实验导入;猜想导入二、提问技能从形式分:随机提问;典型提问;相互提问;分组竞赛提问从内容分:确定性提问—唯一答案;选答性提问;开放性提问——多种答案三、讲解技能叙述技能;解释技能;推导公式的技能四、强化技能1、肯定。
考研中学物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晕效应“,是指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性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的一种光环作用。
同化:是指个体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的过程,也就是说个体在感受到刺激时,把他们纳入到头脑中原有图式之,使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
顺应:指有机体调节自己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
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来同化性的刺激时,便要对原有图式加以修改和重建,以适应环境,这就是顺应环境。
绪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交叉学科。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物理教学法;物理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物理学:是探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基础学科。
第一节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科学素养概述(名)科学素质:指一个人对于科学的基本认识、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容中国科学素质的定义: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包括:(1)科学知识与技能(2)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4)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4、《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具体目标。
二.物理课程对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三.中学物理课程目标1. 中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每门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学各学科教学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第二节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简)一、学习最基础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其应用,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初步认识物理学及其与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物理教学论复试题及答案

物理教学论复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学中,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
A. 质量B. 速度C. 力D. 能量2.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
A. 惯性定律B. 动量守恒定律C. 能量守恒定律D. 万有引力定律3. 在物理学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这表明光是一种()。
A. 机械波B. 电磁波C. 声波D. 粒子波4.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5.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这表明了()。
A. 能量守恒B. 能量转换C. 熵增原理D. 热力学循环6. 电磁感应现象是由()发现的。
A. 牛顿B. 法拉第C. 欧姆D. 麦克斯韦7. 电流的磁效应是由()发现的。
A. 奥斯特B. 法拉第C. 库仑D. 欧姆8.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光具有()。
A. 粒子性B. 波动性C. 静止性D. 直线传播性9. 根据相对论,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其质量会()。
A. 减小B. 增加C. 保持不变D. 无法确定10. 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是由()提出的。
A. 爱因斯坦B. 波尔C. 海森堡D. 薛定谔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理学中的国际单位制规定,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时间的主单位是______。
2. 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其中F表示______,m表示______,a表示______。
3. 电磁波谱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______。
4.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其中Q表示______,W表示______,ΔU表示______。
5.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是______。
6.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其中I表示______,V表示______,R表示______。
物理教学论 知识点总结

物理教学论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可由位置、速度、加速来描述物体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速度图像图像判断物体运动状态2. 运动的定量描述运动的定量描述为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量描述变加速直线运动的定量描述运动的描述、比较3. 相互作用的描述作用力的研究是描述物体相互作用的基础拉伸力、压缩力、弹性力二、力的研究1. 力的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作用力的概念内力与外力2. 平衡与平衡条件物体受到的几种力力的平衡条件平衡标准3. 力的合成与分解推导静止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应用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分析物体运动三、动能、功和机械能1. 能量的研究能量、功的概念机械能、动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2. 动能、功和动能变化规律动能与速度的函数关系动能定理力的功与动能的变化关系3. 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势能的概念和分类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利用分析四、转动运动1. 转动的描述刚体转动的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角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角速度图像图像判断物体转动状态2. 转动的定量描述转动的定量描述为推导转动定律匀角速转动运动的定量描述变加速转动运动的定量描述转动的描述、比较3. 力矩力矩、力偶的概念力矩的计算公式平衡条件的应用五、力与压强1. 压力的概念压力的概念和计算压力的应用2. 浮力和离心力浮力定律离心力的产生与应用流体尤其是液体压强和压力条件六、动态学和静电学1. 动态学的基本概念电流的概念电路中的基本单位和基本规律电阻的概念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式2. 静电学的基本概念静电荷守恒定律库伦定律3. 电场的研究电场的概念和性质电场强度电势的概念和性质七、动态学和静电学1. 动态学的基本概念同步电动机发动机变压器电源和电路2. 静电学的基本概念电荷守恒定律库伦定律3. 电场的研究电场的定义、电场强度的计算电势的概念和公式电场的应用以上就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不断动手实验,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是一门针对中学生开设的物理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进行复习时,我会着重回顾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1.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物质和能量的运动与变化。
2.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量、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物理规律和物理模型。
3.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
二、物质结构和性质1.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质子、中子、电子;元素的周期性和周期表的组成。
2.物质的性质和分类:固体、液体、气体的区别与性质。
三、力学1.物体的运动和力学量:位移、速度、加速度、力、质量、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力学功和功率、静力学平衡。
2.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一、二、三定律)。
3.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时间的关系。
4.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加速度、时间的关系。
5.重力和重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自由落体运动和斜抛运动。
四、热学1.温度和热量:温标、温度计、热量传递(传导、对流、辐射)。
2.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热传递和功。
3.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过程中的不可逆性。
4.热量和功的转化:理想气体的等温、等容、等压过程。
五、光学1.光的反射和折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之间的关系,光的全反射。
2.光程差和干涉:相干性、单缝和双缝干涉。
3.光的衍射和解析:单缝和双缝衍射,夫琅禾费衍射。
4.光的色散和偏光:色散的原因和背离,偏振光的性质和产生。
六、电磁学1.静电场和电场: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
2.静电荷和静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电容和电容量。
3.电流和电路:欧姆定律、电阻、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4.磁场和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和性质,安培力和洛伦兹力。
5.电磁波和电磁辐射:电磁波的特点和波长。
七、原子物理学和核物理学1.原子结构:原子核、原子壳层和电子的激发与跃迁。
物理教学论复习提纲

10级物理专业《物理教学论》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简答题(60%)1你认为初、高中物理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初中物理具有形象性、直接性、经验性的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主要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演示实验使学生建立物理概念认识其规律,获得定性知识。
高中物理具有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的特点,抽象思维为主,如高一物理所讲的摩擦力产生条件、静摩擦力方向、物体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瞬时速度、加速度等,都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跨越难以适应。
初中物理多定性了解物理规律,高中物理多定量求解物理问题。
初中物理对于数学的运用不多,即便需要定量计算,也仅仅停留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层次。
然而高中物理要求严格求解,故而对同学们数学知识的考察也相应增高。
如在函数图象,三角函数,平面几何,数学极限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同学们都应有所加强。
(3)初中物理多定性了解物理规律一般要求知道“是什么”属于现象物理层面高中物理多定量求解物理问题不但要求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属于本质物理层面。
初中物理对于数学的运用不多即便需要定量计算也仅仅停留在加减乘除的代数运算的程度。
而高中物理在定量计算方面不仅要求会代数运算还要求会矢量运算2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一改以往“先力学,后运动学”的习惯,而变为“先运动学,后力学”。
你认为这样的调整有什么优缺点?旧教材先讲“力”,再讲“直线运动”,然后讲描述力与运动关系的“牛顿运动定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是从“力”跳跃到似乎毫无关系的“直线运动”中去,这种割裂的排列顺序忽略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而新教材则从与初中知识衔接紧密的“运动”讲起,引入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逐步过渡到难度稍大的“匀变速运动”,之后才讲解“力”,最后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整体上有先分后总的感觉,结构比较科学,并且探究性强,突出了对学生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的培养新教材内容多但课时少。
《大学物理教学资料》大物复习资料.doc

总加速度:1 .牛顿第一定律:当豆外=0时, V =怛矢量O2 .牛顿第二定律:F = ma =m— dtdPdt期末考试说明第1章质点运动学9分,重点:求导法和积分法,圆周运动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第2章质点动力学3分,重点: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变力做功;第3章刚体6分,重点:转动定律、角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第5章振动17分,重点:旋转矢量法、振动方程、速度方程、加速度方程、振动能量、振动合成。
第6章波动14分,重点:波动方程以及波动方程的三层物理意义、相位差与波程差的关系;大学物理1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主要公式:1.质点运动方程(位矢方程):r(t) = x(t)i + y(t)j + z(t)k(x = x(t)参数方程:y = y(f) T消去f得轨迹方程。
Z — Z(02.速度:v =K,加速度:a = ^dt dt3.平均速度—Ar:V =——,平均加速度:5 =—4.角速度:口 =岑,5.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v 角加速度:/3(a)=—dt =0)r6.切向加速度:a T = — = r(3 ,dt ra =』a;第二章质点动力学主要公式: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F = -F^4.动量定理:I = \ 2 F dt = mAv = m(v2~v{) = AP5.动量守恒定律:当合外力理外力=O,AP = Ocx口16 动能定理:W= -dx = \E k =-m(v22-vf)J*】口 27.机械能守恒定律:当只有保守内力做功时,AE =08.力矩:M = rxF大小:M = Fr sin 0方向:右手螺旋,沿了x产的方向。
9.角动量:L = rxP大小:L = mvr sin 3方向:右手螺旋,沿rxP的方向。
淤质点间发生碰撞:完全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且具有共同末速度。
一般的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中学物理教法物理教学论期末复习提纲

1感觉:是客体的个别特性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反应。
2知觉:是运用大脑的功能,综合对某种客体的各种感觉而产生的、关于该客体的整体反应。
3表象:是在大脑的记忆中再现出作用于感觉器官的认识对象。
4课程:是学校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提供的所有学习经验的总和和结果。
5素质: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基本品质,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
6科学素养: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7兴趣:是指一个人为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活动的意识倾向。
这种意识倾向发展结果是向往和爱好。
8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9动机:是在需要的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10意志: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与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11能力:1)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能力包括智力因素和技能因素。
3)每个人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即存在个体差异。
12概念:指的是具有共同特征(或关键属性)的物体、符号或事件的标记系统。
13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的事物, 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
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有哪些”概念的外延,是用划分的方法确定14概念的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称概念的含义;内涵是概念的质的规定性,它表明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什么”15同化:利用已有的概念来处理新的现象16顺化:要用新的概念取代原有的中心概念。
这是彻底的概念转变。
17物理实验:人们根据研究的目的,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创造或纯化某些物理过程,使之按预期的进程发展,同时在进行定性的或定量的观察和研究,以探求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活动,也是检验物理学理论正误的标准。
18思维:是一个心理过程,是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类大脑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高级神经活动。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资料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资料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常用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优点: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
缺点:学生学习比较被动,不能照顾个别差异,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易保持。
2、讨论法优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表达能力。
缺点:费时,对教师驾驭能力要求较高。
3、谈话法优点:便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缺点:课堂易被学习好思维敏捷者占据,而差生易被忽视。
4、实验法:优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兴趣。
缺点:对视器材的依赖性比较高。
5、阅读法优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
缺点:只适用于难度较小的内容。
6、科学探究法优点:选题广、可操作性强、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课内课外联系紧密缺点:难以兼顾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缺乏足够的支持条件,挑战性大,驾驭很困难7、练习法优点: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巩固知识缺点:比较费时二、提问技能作用:a 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b 引起学生的注意。
c 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
d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原则:先题后人明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量力性原则适度原则多方式原则三、如何进行说课说课的基本内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实验说教学效果说课与上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两者都围绕同一个教学课题,从中都可以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都能反映教师的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基本功。
不同点:目的不同:说课反映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上课是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对象不同:说课对象是教师,上课的对象是学生内容不同:说课是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和学生、选择教法等上课是教学内容的实施评价不同:说课是以教师的教学素质为评价标准上课是以学生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侧重点不同:说课侧重环节,上课侧重细节时间不同:说课是10-15分钟,上课是40-45分钟四、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1、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实验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物理学习情境3、实验能发展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11物理教学论复习题跟答案

1.什么是课程标准?我国第一部课程标准《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是什么时候颁发的?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所谓课程标准,就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和表述,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
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了几种具有内在关联的标准,主要有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评价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1912年1月。
2.我国新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我国之所以在21世纪初用课程标准来代替长期使用的教学大纲,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
我国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均要求提高教育的质量,促进每个个体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制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课程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其自身存在很多问题。
作为指导教学内容的纲领性文件的教学大纲,侧重于知识技能的教学,无法体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另外,教学大纲的内容偏难、偏深,造成许多孩子无法达到其要求,因而无法实现素质教育所要求的促进每一个孩子发展的要求;教学大纲刚性较强,无法使教师的教学和教材的编写适应地方差异的要求等。
在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比较借鉴了国外的做法,最后决定用课程标准来代替教学大纲。
我国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目标都做出规定,且弹性较大,很好地切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学物理课程的目的是什么?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素养指的是什么?中学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公民应具备的科学素养指的是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完整word版)物理教学论总结复习资料(上传百度文库资料),推荐文档

物理教学论总结复习资料绪论一、物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物理教学论是研究物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物理教学规律,指导物理教学实践的一门理论兼应用的学科。
第二章物理教学过程、方法和教学原则一、物理教学的基本方法及其要求答:1、讲授法(要求:1)、讲授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遵循认知规律。
2)、讲授要力求具有启发性。
3)、讲授要注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2、谈话法。
(要求:1)、谈话前,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的、把握教材重点、摸透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做好充分准备,认真拟定谈话提纲,精心设计谈话问题,审慎选择谈话的方式。
2)、谈话时,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紧扣教材,难易适当,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因人而异。
3)、谈话后,教师要及时小结,使学生半凌乱的知识得到疏通)3、讨论法。
(要求:1)、讨论前,教师要提出讨论题目、思考提纲和讨论的具体要求。
2)、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
3)、讨论结束时,教师要进行总结)。
4、读书指导法。
4、读书指导法。
(要求:1)、、指导学生精心阅读教科书。
2)、善于阅读课外读物。
3)、根据物理学的特点指导学生读书。
)5、问题教学法。
6、发现法。
弟三章物理教材分析一、物理教材分析的一般步骤。
(问答题)答:1、泛读有关资料,明确课程的地位和任务;2、通读整个教材,对教材有一个总体认识;3、细读每一部分教材,进行整体分析;4、精读每一节教材,进行具体分析;第四章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一、物理实验的分类及各类实验的作用?答:1、演示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3、课内小实验;4、课外实验。
二、学生分组实验的特点和作用?答:1、研究性和验证性学生实验,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活动和归纳概括的思维方式来建立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训练一定的实验技能。
2、测定物理量和物理常量的学生实验。
主要啊是让学生利用已知的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并运用一定的仪器测定某个物理量或物理常量。
3、基本仪器使用训练性和装配技术训练性的学生实验。
《物理教学论》主要知识点总结

《物理教学论》主要知识点总结《物理教学论》是对物理教学研究进行系统整理和总结的一本教育学著作。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理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物理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角色等。
通过学习《物理教学论》,可以深入了解物理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物理教学的目标和任务《物理教学论》首先明确了物理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物理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物理教学的任务是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理现象和法则,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二、物理教学的内容《物理教学论》对物理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分类和组织。
物理教学的内容包括物理学的基本概念、物理学的基本法则和物理学的实验应用。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理现象、物理量、物理单位和物理模型等。
物理学的基本法则包括牛顿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基本原理和定律。
物理学的实验应用包括物理实验、物理技术和物理仪器。
三、物理教学的方法《物理教学论》介绍了一系列有效的物理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的方法包括讲授法、实验法、示范法、讨论法、研究法等。
讲授法是物理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示意图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
实验法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或观察物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示范法是物理教学中辅助性的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和演示物理现象和实验,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讨论法是物理教学中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碰撞。
研究法是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分组和独立研究,提升学生的创新和探究能力。
四、教师的角色《物理教学论》强调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角色。
教师是物理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物理学习的榜样和引导者。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一)基本内容一、绪论: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的课程性质P001〔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由物理学、教育科学、心理学、哲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性的边缘科学。
〔2〕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边缘性和理论性的学科。
〔3〕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还是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学科。
2、课程〔教学〕目的P001使学生学习现代物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思想,掌握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教学技能的初步训练,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成为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
3、研究对象〔补充〕:它主要研究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具体有: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物理的内容和体系、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中学物理教学方法和手段、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物理课堂教学和物理活动课程、物理教学评价、物理教师的备课和教学研究等。
4、课程内容:广义〔补充〕:〔1〕物理教学〔概〕论;〔2〕中学物理教材分析与研究;〔3〕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4〕物理教学技能训练等。
狭义〔具体P002〕研究跟物理课程与教学有关的各种理论,把它们应用于物理课程与教学的实践;对物理课程与教学的实践进行进行总结和理论概括。
具体选编了12个专题5、课程学习方法P002-003。
〔1〕思想上要认识并重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0-4〕〔2〕学好相关科学并注意处理好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特别要处理好与教育心理学与物理学的关系。
我国传统的教学论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德国的赫尔巴特〕,新课程改革主要是借鉴美国的教学论〔杜威〕。
〔3〕学好相关实践课程〔教材分析、教学技能与实验技能训练等〕、积极参与中学物理课程与教学实践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纸上谈兵与纸上练兵是不够的〕〔4〕与时俱进,不断吸取先进经验,广泛收集积累资料学会反思、学会合作。
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教学的基石。
教学论复习重要资料

课程练习与考试ξ1练习题第一章中学物理新课程简介1.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包含哪些方面?2.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价值?3.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三维目标是哪三个方面?4.中学物理课程提出学生的学习要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意义何在?5. 为什么说学习高中物理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重要的作用?6.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7. 科学探究7要素?8. 共同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内容间的关系?第二章中学物理课程资源1.物理课程资源?物理课程资源的分类?2.物理教科书?物理教科书的作用?3.为什么说物理教学参考书(教师教学用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4. 什么叫教材的“二次开发”?教材“二次开发”的基本方式?5. 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教案集》?6. 实验室课程资源包括哪些?7. 社会课程资源包括哪些?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过程1.物理教学过程的本质?2.物理教师如何才能发挥主导作用?3.中学物理教学的原则?4.科学性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5. 为什么说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6.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贯彻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第四章物理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的定义?2.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3.讲授法的特点?讲授法对教师的要求?4.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5.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特征?6.为什么说探究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思想?7. 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于实施要注意那些问题?8.为什么说启发积极思维是物理学教学的核心原则?9.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与关系?第五章物理实验教学1.物理实验的主要作用?2.什么是物理实验观察能力?3.什么是物理实验思维能力?4. 以教师设计为主的实验有哪些?5. 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6.什么叫以教师设计为主的探究性实验?实验中要注意了些问题?第六章物理概念教学1.什么是物理概念?2.物理概念的内涵、外延指的是什么?3.一般人来说,建立概念教学要经过哪些过程?4.建立物理概念有哪些基本思维方法?5.建立物理概念有哪些主要策略?举例说明。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附参考答案)

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附参考答案)初中物理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第一讲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摘要)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综合反映人类在探索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等过程中的成果。
物理学不仅含有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知识成果,而且含有探索者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不仅应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培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注意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应注重与生产、生活实际及时代发展的联系。
此阶段的物理课程应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世界观。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索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并能将其应用于实践,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四)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物理教学论复习资料

1.为什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答题要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为学生必须主动的作用于客体,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来学习物理知识,这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
教师起主导作用,因为学生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着进行的。
答题要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的获得只能由学生在物理环境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这一过程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为学生创设物理情景、对学生启发、组织和引导,通过释疑、解惑,促进掌握物理知识,发展各种能力2. 中学物理教学应坚持哪些主要的教学原则?答题要点:中学物理教学应坚持的主要教学原则有:(1)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想结合的原则;(2)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3)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4)启发思维、教给方法的原则;(5)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
3.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物理课程标准”代替“物理教学大纲”,试说明这种代替发生了那些实质性的变化?答题要点:用“物理课程标准”代替“物理教学大纲”,其实质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λ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λ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λ从关注教师的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4.结合实例论述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主要环节答题要点: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主要环节是:(1)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2)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3)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4)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5. 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对教师提出了那些更高的要求1、教师必须在熟练地把握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容易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的情况下,提出恰到好处的讨论题目。
同时,要充分估计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准备如何完善地引导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2、教师要创设条件,并事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其它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做一些实验,或进行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最好要求学生写好发言提纲,要有观点,有材料,有分析,有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什么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起主体作用,教师起主导作用?答题要点: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因为学生必须主动的作用于客体,通过动口、动手、动脑来学习物理知识,这是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的。
教师起主导作用,因为学生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着进行的。
答题要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的获得只能由学生在物理环境中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这一过程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为学生创设物理情景、对学生启发、组织和引导,通过释疑、解惑,促进掌握物理知识,发展各种能力2. 中学物理教学应坚持哪些主要的教学原则?答题要点:中学物理教学应坚持的主要教学原则有:(1)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想结合的原则;(2)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3)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4)启发思维、教给方法的原则;(5)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
3.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物理课程标准”代替“物理教学大纲”,试说明这种代替发生了那些实质性的变化?答题要点:用“物理课程标准”代替“物理教学大纲”,其实质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λ课程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λ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λ从关注教师的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4.结合实例论述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主要环节答题要点:中学物理规律教学的主要环节是:(1)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2)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3)引导学生对物理规律进行讨论;(4)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5. 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时,对教师提出了那些更高的要求1、教师必须在熟练地把握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学生学习容易遇到的困难和障碍的情况下,提出恰到好处的讨论题目。
同时,要充分估计在讨论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准备如何完善地引导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2、教师要创设条件,并事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和其它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做一些实验,或进行对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最好要求学生写好发言提纲,要有观点,有材料,有分析,有结论。
防止讨论脱离主题,流于形式。
3、讨论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对不同的意见展开讨论。
最后,教师要对讨论的问题做出明确的结论6.为什么说物理教学论具有综合性的特征?物理教学论具有综合性的特征表现在:(1)物理教学论知识内容的综合性。
υ首先,物理教学论涉及物理学方面的知识υ其次,物理教学论涉及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υ物理教学论涉及哲学和认识方面的知识υ物理教学论涉及现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υ物理教学论涉及系统科学方面的知识(2)物理教学论研究的是综合性的问题(3)研究物理教学论要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7.请结合实例说明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包括6各方面:(1)创设学习物理的情景,使学生明确引入某个物理概念的事实依据,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使学生明确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3)使学生明确并理解研究得出的结论。
(4)使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5)使学生明确物理概念的适用条件和范围(6)教学中引导学生应用物理概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8.你认为现代的物理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现代的物理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四个方面:(1)陈述性知识:指显现在物理教学中的一般原则机器联系的知识,又称概念性的知识,包括物理教材的内容知识、物理课程知识和物理教学法知识。
(2)程序性知识:指无需要教师明显的意志努力即可达到流畅、高效的效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
(3)策略性知识:之物理教师有效地制定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等采用的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策略和方法。
(4)教育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对青年学生及其特点的认识以及在个体发展和个体差异方面的知识。
9.物理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的必修课,你认为学习该课程重要吗,为什么?学习物理教学论课程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由以下方面决定的。
(1)物理教学实践活动需要物理教学论作指导(2)学习物理教学论是社会发展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必然要求(3)从物理教学实际考察,学习研究物理教学论是物理教学实践的迫切要求。
10. 为什么说物理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作为一个认识过程,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教育的认识。
作为教育,它是认识性的教育;作为认识,它是教育性的认识,不同于一般认识和其它形式的认识。
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同于人类历史总认识。
它可以依靠前人、前人的实践而不只是个人实践,依靠语言及其它信息工具,可以保存、接受知识,占有前人、他人的经验,这样就无需事事去亲身经验了,也无需简单重复人类历史总认识了。
其次,学生这个个体认识,又不同于其它个体认识。
学生是受教育者,学生的个体认识纳入教育过程,它区别于教育以外的认识。
因此,这种认识便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即间接性(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有领导(学生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着进行的),有教育性(学生进行认识的过程同时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发展的过程)11.试说明我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而非精英教育或职业教育,所以该阶段基础物理课程应满足全体学生发展的需要,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同时课程的设置主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而非学科体系自身的完备。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
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应充满乐趣,这两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结合是构建初中物理课程的关键,也是物理课程设计的起点。
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在综合科学课程的基础上第一次学习物理分科课程12. 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包含哪些主要内容?课程目的: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结构: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评价: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13.中学物理练习作业有哪些主要具体形式问答、实验、作图、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14. 科学评价考试质量有哪些主要指标,其具体内容是什么?一般而言,科学的评价考试质量,主要反映在四项指标上: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信度:信度是测验的可靠性指标,它反映测量的稳定性程度。
具体的说,是指两次测验关联的程度。
效度:效度是测验的准确性指标。
一般来说,主要分析内容效度,要保证测验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难度:难度是指每个试题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每个试题将考生的水平(能力)区分开来的程度。
一种测验的区分能力越大,区分度越高。
15. 你认为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征大体可分为几个层次?直觉、操作、因果认识、概括性认识兴趣17. 结合教学经验论述物理教学必须坚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答题要点:物理教学中要善于从观察自然现象和研究社会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把教学与生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同时创造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由半独立到独立、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把知识用于生活、用于实际,并注意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
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内容很广泛,既包括生产技术实际,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还包括与物理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勤于观察、积极思考,因而知识学得快,学得活,掌握得牢,会运用;同时,从实际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得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创造精神18.为什么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科学作风19. 为什么要让学生在物理环境中学习物理?是由知识形成过程的本质决定,它的形成和发展基础是由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通过主客环境实现的。
20. 中学物理教学法的性质是什么?包括物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现代科学有机结合的综合学科。
21.中学物理教学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是理论和实践22. 什么是物理课程?是按照教学目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计划的选择物理科学内容,并改造为学校的一门课程23. 什么叫观察能力?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或科学仪器,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感知现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能力。
24.什么叫做实验能力?就是做时间的技巧,包括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纪录必要的数据,能分析整理数据得到必要结论,会写实验报告的一系列能力。
25. 教学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因素?教师,学生和教材26. 巩固深化物理概念的常用方法是什么?要强调概念中的字、词、句;运用概念解释某些物理现象;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辨析,进一步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练习巩固,深化概念。
27. 12.物理规律主要包括哪几类?物理定律,定理,原理,法则,公式和方程等。
28. 物理习题对学生学习有什么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确切含义,掌握物理基本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和扩展物理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29. 物理复习的种类一般可分为几种?结构型复习,重现型复习,发展型,校正型,专题兴。
30.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教师特点,学校特点31. 分析和评议一堂课应考虑哪些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效果。
32.物理教学论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其开放性是由那些主要因素决定的?答题要点:物理教学论开放性的特征是由三个主要因素决定的:⑴物理教学的动态性决定物理教学论的开放性⑵教育科学的动态发展决定物理教学论具有开放性⑶物理教学论学科自身的发展决定它具有开放性 2、你认为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特征大体可分为几个层次33.物理概念教学应抓好哪些主要环节?请你结合教学实例说明。
答案要点:λ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
常用的办法有:运用实验;利用学生积累的生活经验;抓新旧知识的逻辑展开λ进行思维加工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