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动态规划法
《信息学奥赛一本通》:第9章 第2节 动态规划背包问题(C++版)
【参考程序】
#include<cstdio>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m = 201, maxn = 31;
int m, n;
int w[maxn], c[maxn];
int f[maxn][maxm];
int main()
{
scanf("%d%d",&m, &n);
for (int i=1; i <= n; i++)
//设f(v)表示重量不超过v公斤的最大价值
for (int v = m; v >= w[i]; v--)
if (f[v-w[i]]+c[i]>f[v])
f[v] = f[v-w[i]]+c[i];
printf("%d",f[m]);
// f(m)为最优解
【例9-12】、完全背包问题 【问题描述】
设有n种物品,每种物品有一个重量及一个价值。但每种物品的数量是无限 的,同时有一个背包,最大载重量为M,今从n种物品中选取若干件(同一种物品 可以多次选取),使其重量的和小于等于M,而价值的和为最大。
【输入格式】
第一行:两个整数,M(背包容量,M<=200)和N(物品数量,N<=30); 第2..N+1行:每行二个整数Wi,Ci,表示每个物品的重量和价值。 【输出格式】
第九章 动态规划
第二节 背包问题
第二节 背包问题
一、01背包问题 问题:
有N件物品和一个容量为V的背包。第i件物品的费用(即体积,下同)是w[i], 价值是c[i]。求解将哪些物品装入背包可使这些物品的费用总和不超过背包容量, 且价值总和最大。 基本思路:
《动态规划法》课件
动态规划法的发展趋势
混合整数动态规划
将整数变量引入动态规划中,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如组合优化问题。
动态规划与机器学习结合
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辅助动态规划求解,提高算法 的效率和准确性。
ABCD
多目标动态规划
考虑多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寻求最优解的权衡。
分布式动态规划
将问题分解为多个子问题,在分布式系统中并行 求解,提高大规模问题的处理能力。
排班问题
总结词
动态规划法可以用于解决排班问题,使得员工的工作计 划安排最优。
详细描述
排班问题是一个多约束优化问题,涉及到员工的工作时 间、班次、休息时间等多个因素。通过构建状态转移方 程和优先级规则,动态规划法能够求解出满足所有约束 条件的最佳排班方案。
生产调度问题
总结词
动态规划法可以应用于生产调度问题,优化生产流程 和资源分配。
策略
一系列决策的集合,表示从初始状态到终止状态的整个求解过程。
转移方程与最优解
转移方程
描述状态转移的数学方程,表示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 态的关系。
最优解
在所有可能的策略中,能够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的策略。
03
动态规划法的求解步骤
问题的分解
总结词
将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
详细描述
动态规划法首先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每个子问题都是原问题的简化版本。通过解决这些子 问题,可以逐步推导出原问题的解决方案。
02
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概念
阶段与状态
01
阶段
将问题的求解过程划分为若干个 相互联系的阶段,以便按一定的 次序进行求解。
02
03
状态
状态转移
在某一时刻,问题所处的情况或 状态。
动态规划的具体操作,分四步
动态规划的具体操作,分四步动态规划是我学的最蛋疼的⼀个问题。
⼤家觉得呢•动态规划算法的⼀般步骤1.找出最优解的性质,并刻画其结构特征;2.递归地定义最优值;3.以⾃底向上的⽅式计算出最优值;根据计算最优值时得到的信息,构造最优解下⾯⽤⼀个例⼦来说明。
矩阵连乘问题(⾃⾏百度查⼀下是什么哈)•将矩阵连乘积AiAi+1…Aj记作A[i:j]–把问题转化成考察A[1:n]的最优计算次序问题–设计算次序在A[k]处将矩阵断开最优,则总计算量为: A[1:k] 的计算量加上A[k+1:n]的计算量,再加上A[1:k] 和A[k+1:n]相乘的计算量。
关键特征lA[1:n]的最优计算次序所包含的计算矩阵⼦链A[1:k]和A[k+1:n]的次序也是最优的。
(可⽤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最优解包含了其⼦问题的最优解,这种性质称为最优⼦结构性质。
对矩阵:A1A2A3A4A5A6,可能的最优解A1(A2A3)|A4(A5A6)最优解:A[1:6]=A[1:3]+A[4:6]+A[1:3]*A[4:6]–A[1:3]与A[4:6]也必分别为最优解(计算总量最少),因为其⽆关;–若有A’[1:3]⼩于A[1:3],由后两项不改变,则A[1:6]不是最⼩,故与前提⽭盾;递归地定义最优值。
•设计算A[i:j],1≤i≤j ≤n,所需的最少数乘次数为m[i][j]——则原问题的最优解为m[1][n]–考察两种情况•i=j;•i<j;m[i][j] = 0+m[i+1][j]+ p[i-1]*p[i]*p[j];for (k = i+1; k < j; k++) {t = m[i][k] + m[k+1][j] + p[i-1]*p[k]*p[j];if (t < m[i][j]) m[i][j] = t;}void MatrixChain(int *p,int n,int **m,int **s) {for (j = 2; j <= n; j++)for (i = j-1; i >= 1; i--) {m[i][j] = m[i+1][j]+ p[i-1]*p[i]*p[j];s[i][j] = i;for (k = i+1; k < j; k++) {t = m[i][k] + m[k+1][j] + p[i-1]*p[k]*p[j];if (t < m[i][j]) { m[i][j] = t; s[i][j] = k; }}}} //算法的计算时间上界为O(n3)。
动态规划法
动态规划法动态规划法(Dynamic Programming)是一种常用的算法思想,主要用于解决具有重叠子问题性质和最优子结构性质的问题。
动态规划法通过把问题分解为更小的子问题,并将子问题的解存储起来,以避免重复计算,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动态规划法有两个核心概念:状态和状态转移方程。
在动态规划过程中,我们需要定义状态,即问题的子问题解,以及状态之间的关系,即状态转移方程。
动态规划法的一般步骤如下:1. 定义问题的子问题:将问题划分为更小的子问题,并明确子问题的解是什么。
2. 定义状态:将问题的子问题解抽象为状态,即用一个变量或者数组表示子问题的解。
3. 定义状态转移方程:根据子问题的关系,定义状态之间的转移方程,即如何根据已知的子问题解计算出更大的问题的解。
4. 缓存子问题解: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我们需要将已经计算过的子问题解存储起来,以便后续使用。
5. 递推计算:通过状态转移方程和缓存的子问题解,逐步计算出更大的问题的解,直到计算出最终的问题解。
动态规划法的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状态转移方程和合理的存储子问题解的方式。
有些问题的状态转移方程比较容易找到,比如斐波那契数列,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和;而有些问题的状态转移方程可能比较复杂,需要通过观察问题的特点和具体分析来确定。
动态规划法的时间复杂度通常为O(n),其中n 表示问题规模。
由于利用了子问题的解,避免了重复计算,因此动态规划法相对于暴力求解法能够大大提高算法的效率。
但是,动态规划法的空间复杂度通常较高,需要存储大量的子问题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时间和空间的消耗。
总的来说,动态规划法是一种非常灵活且强大的算法思想,能够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特别适用于具有重叠子问题性质和最优子结构性质的问题。
通过正确定义状态和状态转移方程,并结合缓存子问题解和递推计算,我们可以高效地求解这类问题,提高算法的效率。
最优控制问题的动态规划法
最优控制问题的动态规划法动态规划法是一种常用的最优控制问题求解方法。
它通过将问题分解为子问题,并保存子问题的最优解,最终得到整体问题的最优解。
本文将介绍最优控制问题的动态规划法及其应用。
一、概述最优控制问题是指在给定控制目标和约束条件下,通过选择一组最优控制策略来实现最优控制目标。
动态规划法通过将问题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并定义状态和决策变量,来描述问题的动态过程。
并且,动态规划法在求解过程中通过存储子问题的最优解,避免了重复计算,提高了计算效率。
二、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学模型最优控制问题通常可以表示为一个关于状态和控制的动态系统。
假设系统的状态为$x(t)$,控制输入为$u(t)$,动态系统可以表示为:$$\dot{x}(t) = f(x(t), u(t))$$其中,$\dot{x}(t)$表示状态$x(t)$的变化率,$f$为状态方程。
此外,系统还有一个终止时间$T$,以及初始状态$x(0)$。
最优控制问题的目标是找到一个控制策略$u(t)$,使得系统在给定时间$T$内,从初始状态$x(0)$演化到最终状态$x(T)$,同时使得性能指标$J(x,u)$最小化。
性能指标通常表示为一个积分的形式:$$J(x,u) = \int_0^T L(x(t), u(t)) dt + \Phi(x(T))$$其中,$L$表示运动代价函数,$\Phi$表示终端代价函数。
三、最优控制问题的动态规划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的动态规划求解包括两个主要步骤:状态方程的离散化和动态规划递推。
1. 状态方程的离散化将状态方程离散化可以得到状态转移方程。
一般来说,可以使用数值方法(如欧拉方法、龙格-库塔方法)对状态方程进行离散化。
通过选择适当的时间步长,可以平衡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2. 动态规划递推动态规划递推是最优控制问题的关键步骤。
假设状态函数$V(t,x)$表示从时刻$t$起,状态为$x$时的最优性能指标。
动态规划递推过程通常可以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1)递推起点:确定最终时刻$T$时的值函数$V(T,x)$,通常可以根据终端代价函数$\Phi$直接得到。
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值方法
最优控制问题的数值方法最优控制问题是应用数学中的一类重要问题,涉及到优化某些目标函数的控制策略。
这类问题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经济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等。
为了求解最优控制问题,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数值方法,以提供高效准确的策略。
一、动态规划法动态规划法是求解最优控制问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基本思想是将问题划分为若干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选择最优的控制策略,以达到整体的最优目标。
动态规划法的核心是计算值函数或状态函数,通过递归的方式实现最优解的求解。
在动态规划法中,首先需要建立状态转移方程,描述状态之间的变化关系。
然后通过迭代求解,逐步更新值函数,直到收敛为止。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最优控制问题进行调整,以提高计算效率。
二、最优控制问题的间接方法除了动态规划法,最优控制问题还可以通过间接方法求解。
间接方法主要基于变分原理,通过构建哈密顿-雅可比-贝尔曼(HJB)方程来求解问题。
该方法将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一个偏微分方程,通过求解该方程得到最优解。
在应用最优控制问题的间接方法时,需要确定合适的控制参数,并在求解偏微分方程时进行迭代计算。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处理一些非线性和约束等较为复杂的情况,但同时也带来了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
三、最优控制问题的直接方法最优控制问题的直接方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数值求解方法。
它直接构造控制策略的参数化形式,并通过参数调整来实现目标函数的最小化。
该方法需要事先构造一个合适的优化模型,并选择合适的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在直接方法中,常用的优化算法有梯度下降法、共轭梯度法、牛顿法等。
通过迭代计算,优化参数逐步调整,直到达到最优解。
直接方法不需要建立状态函数或值函数,因此可以简化运算,但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参数化建模和算法选择。
总结:在求解最优控制问题时,可以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数值方法。
动态规划法适用于离散的最优控制问题,通过递归计算值函数实现最优策略的求解。
间接方法利用变分原理将问题转化为偏微分方程,并通过迭代计算获得最优解。
动态规划法解决复杂决策问题
动态规划法解决复杂决策问题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是一种通过把原问题分解为相对简单的子问题的方式来求解复杂问题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解决具有重叠子问题和最优子结构性质的问题,能够显著减少问题的重复计算,提高算法的效率。
在解决复杂决策问题时,动态规划被广泛应用,能够找到最优解或者接近最优解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动态规划法在解决复杂决策问题中的应用原理和具体步骤。
一、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动态规划是一种自底向上的求解方法,通过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先求解子问题,再逐步推导出原问题的解。
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是利用之前计算过的结果来减少重复计算,从而提高算法效率。
在解决复杂决策问题时,动态规划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优的决策方案。
二、动态规划的适用条件动态规划通常适用于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的问题:1. 重叠子问题:原问题可以被分解为若干个重叠的子问题,这些子问题之间存在重复计算的情况。
2. 最优子结构:原问题的最优解可以通过子问题的最优解推导得到。
三、动态规划的解决步骤动态规划的解决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确定状态:将原问题划分为若干个子问题,找到问题的状态变量,描述问题的特征。
2. 确定状态转移方程:根据子问题之间的关系,建立状态转移方程,描述问题的状态转移规律。
3. 初始化边界条件:确定边界条件,即最简单的子问题的解,作为递推的起点。
4. 递推求解:根据状态转移方程和边界条件,逐步求解子问题,直至求解出原问题的解。
5. 求解原问题:根据子问题的解,推导出原问题的解。
四、动态规划的应用实例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来说明动态规划法解决复杂决策问题的过程。
假设有一个旅行商人需要从城市A出发,经过若干个城市最终回到城市A,每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已知。
旅行商人希望找到一条路径,使得总路程最短。
这是一个典型的旅行商问题,可以通过动态规划来解决。
1. 确定状态:定义状态dp[i][j]表示旅行商从城市A出发,经过集合j中的城市,最终到达城市i的最短路径长度。
动态规划法的一般方法
动态规划法的⼀般⽅法在学习动态规划法之前,我们先来了解动态规划的⼏个概念1、阶段:把问题分成⼏个相互联系的有顺序的⼏个环节,这些环节即称为阶段。
2、状态:某⼀阶段的出发位置称为状态。
3、决策:从某阶段的⼀个状态演变到下⼀个阶段某状态的选择。
4、状态转移⽅程:前⼀阶段的终点就是后⼀阶段的起点,前⼀阶段的决策选择导出了后⼀阶段的状态,这种关系描述了由k阶段到k+1阶段状态的演变规律,称为状态转 移⽅程。
动态规划法的定义:在求解问题中,对于每⼀步决策,列出各种可能的局部解,再依据某种判定条件,舍弃那些肯定不能得到最优解的局部解,在每⼀步都经过筛选,以每⼀步都是最优解来保证全局是最优解,这种求解⽅法称为动态规划法。
⼀般来说,适合于⽤动态规划法求解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划分成若⼲个阶段,问题的求解过程就是对若⼲个阶段的⼀系列决策过程。
2、每个阶段有若⼲个可能状态3、⼀个决策将你从⼀个阶段的⼀种状态带到下⼀个阶段的某种状态。
4、在任⼀个阶段,最佳的决策序列和该阶段以前的决策⽆关。
5、各阶段状态之间的转换有明确定义的费⽤,⽽且在选择最佳决策时有递推关系(即动态转移⽅程)。
动态规划设计都有着⼀定的模式,⼀般要经历以下⼏个步骤:1、划分阶段:按照问题的时间或空间特征,把问题分为若⼲个阶段。
2、确定状态:将问题发展到各个阶段时所处的各种客观情况⽤不同的状态表⽰出来。
3、确定决策并写出状态转移⽅程:因为决策和状态转移有着天然的联系,状态转移就是根据上⼀阶段的状态和决策来导出本阶段的状态,所以如果确定了决策,状态转移⽅程也就可以写出。
4、寻找边界条件:给出的状态转移⽅程是⼀个递推式,需要⼀个递推的终⽌条件或边界条件。
5、程序设计实现:动态规划的主要难点在于理论上的设计,⼀旦设计完成,实现部分就会⾮常简单。
根据以上的步骤设计,可以得到动态规划设计的⼀般模式:for k:=阶段最⼩值to 阶段最⼤值do {顺推每⼀个阶段}for I:=状态最⼩值to 状态最⼤值do {枚举阶段k的每⼀个状态}for j:=决策最⼩值to 决策最⼤值do {枚举阶段k中状态i可选择的每⼀种决策}f[ik]:=min(max){f[ik-1]+a[ik-1,jk-1]|ik-1通过决策jk-1可达ik}例如:多段图G=(V,E)是⼀个有向图。
动态规划法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动态规划法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路径规划是现代社会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涵盖了很多领域,例如交通、物流和无人驾驶等。
动态规划法是一种求解最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它通过将问题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并保存子问题的解来降低求解复杂度。
在路径规划中,动态规划法具有广泛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找到最优的路径。
动态规划法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问题建模和动态规划求解。
首先,路径规划问题需要在数学上进行建模。
通常情况下,路径规划可以表示为从起点到终点的最短路径或最优路径问题。
这种问题可以表示为一个图,其中节点表示位置或状态,边表示路径或行动。
为了使用动态规划法求解,需要定义状态、状态转移方程和目标函数。
在路径规划中,状态指的是在求解过程中需要保存的信息,通常与位置或状态相关。
例如,在一个迷宫中寻找最短路径,状态可以表示为当前位置的坐标。
状态转移方程描述了问题从一个状态转移到另一个状态的方式。
例如,在迷宫中,状态转移方程可以描述为从当前位置向上、下、左或右移动一步。
目标函数定义了问题的最优性。
例如,在迷宫中,目标函数可以定义为到达终点的距离。
其次,动态规划法可以用来求解路径规划问题。
求解的关键是构建和更新动态规划的表格,其中保存了子问题的解。
通常情况下,动态规划法可以分为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方法。
自顶向下的方法通常采用递归的方式,通过解决更小规模的子问题来求解原始问题。
该方法使用了记忆化技术,通过保存子问题的解来避免重复计算。
在路径规划中,自顶向下的方法可以通过递归地选择每一步的最优路径来求解最优路径问题。
该方法的缺点是需要额外的空间用来保存子问题的解,且递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堆栈溢出的问题。
自底向上的方法通常采用迭代的方式,从子问题的解逐步构建出原始问题的解。
该方法从最小规模的子问题开始,逐渐向上计算更大规模的子问题,直到求解原始问题。
在路径规划中,自底向上的方法可以从起点开始,通过更新每个位置的最优路径来逐步求解最优路径问题。
动态规划法课程设计
动态规划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掌握其核心思想及应用场景。
2. 学会运用动态规划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最短路径、背包问题等。
3. 了解动态规划与其他算法(如贪心、分治)的区别及联系。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动态规划法设计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提高编程实践能力。
3. 学会通过分析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算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算法学习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2.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倾听、交流、分享。
3. 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挑战的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科学或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动态规划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和算法知识,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动态规划法。
通过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评估学习成果,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动态规划基本概念:介绍动态规划的定义、原理及特点,对比其他算法,分析动态规划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5章 动态规划。
2. 动态规划实例分析:讲解经典动态规划问题,如斐波那契数列、最短路径问题、背包问题等,分析问题求解过程。
教材章节:第5.1-5.3节。
3. 动态规划算法设计: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动态规划模型,设计相应的算法,并分析算法的复杂度。
教材章节:第5.4节。
4. 动态规划应用拓展:探讨动态规划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
教材章节:第5.5节。
5. 动态规划编程实践:通过编程练习,巩固动态规划法的应用,提高编程能力。
教材章节:第5.6节。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第1周:动态规划基本概念及与其他算法的对比。
2. 第2周:斐波那契数列、最短路径问题的动态规划求解。
第九章动态规划法
第九章 动态规划法
动态规划法是求解控制变量限制在一定闭集内的最优控制问题 的又一种重要方法,它是由美国学者贝尔曼于1957年提出来的。 动态规划法把复杂的最优控制问题变成多级决策过程的递推函数关 系,它的基础及核心是最优性原理。本章首先介绍动态规划法的基 本概念,然后讨论如何用动态规划法求解离散及连续系统的最优控 制问题。
N 1
J x k ,uk k 0
(9-7)
现在要求选择 u0,u1,L ,uk 1使性能指标 J N 达最小,这就
是 N 级决策问题。我们可以应用动态规划法来求解。根据最优性原
理,对 N 级最优决策过程来说,不论第一级控制向量 u0 怎样选 定,余下的 N 1级过程,从 u0 产生的状态 x 1 f x 0,u0 作为
E2
C1 D1 F
E1
C1 D2 F
E2
C2 D1 F
E1
C2 D2 F
E2
C2 D3 F
E2
C3 D1 F
E1
C3 D2 F
E2
C3 D3 F
14 5 5 7 12 8 4 12 4 7 11 6 7 13 448 4 7 11 279
比较可得分别从 C1,C2,C3出发时的三条最短路线,它们为:
⑵ 采取逐级分析的方法,一般由最后一级开始倒向进行。
⑶ 在每一级决策时,不只考虑本级的性能指标的最优,而是同 时考虑本级及以后的总性能指标最优,因此它是根据“全局”最优 来作出本级决策的。
动态规划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设计与分析
动态规划法设计算法一般分成三个阶段: (1)分段: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相互重叠的子 问题; (2)分析:分析问题是否满足最优性原理,找出 动态规划函数的递推式; (3)求解:利用递推式自底向上计算,实现动态 规划过程。
❖ 动态规划法利用问题的最优性原理,以自底向 上的方式从子问题的最优解逐步构造出整个问题 的最优解。
d(1, {2})= c12+d(2, {}) d(2, {3})=c23+d(3, {}) d(3, {2})= c32+d(2, {}) d(1, {3})= c13+d(3, {}) d(2, {1})=c21+d(1, {}) d(3, {1})=c31+d(1, {}) 而下式可以直接获得(括号中是该决策引起的状态转移): d(1, {})=c10=5(1→0) d(2, {})=c20=6(2→0) d(3, {})=c30=3(3→0)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设计与分析
6.2 图问题中的动态规划法
6.2.1 TSP问题 6.2.2 多段图的最短路径问题
清华大学出版社
6.2.1 TSP问题
算法设计与分析
TSP问题是指旅行家要旅行n个城市,要求各个 城市经历且仅经历一次然后回到出发城市,并要求 所走的路程最短。
各个城市间的距离可以用代价矩阵来表示。
∞367 C= 5 ∞ 2 3
6 4∞ 2 3 75∞
带权图的代价矩阵
清华大学出版社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证明TSP问题满足最优性原理
设s, s1, s2, …, sp, s是从s出发的一条路径长度最短 的简单回路,假设从s到下一个城市s1已经求出,则 问题转化为求从s1到s的最短路径,显然s1, s2, …, sp, s 一定构成一条从设计与分析
93---动态规划法
动态规划法动态规划法[dynamic programming method (DP)]是系统分析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在水资源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地表水库调度、水资源量的合理分配、优化调度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可概化为多阶段决策过程问题。
动态规划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
动态规划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贝尔曼(R. Bellman)等人提出,用来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问题的一种最优化方法。
所谓多阶段决策过程,就是把研究问题分成若干个相互联系的阶段,由每个阶段都作出决策,从而使整个过程达到最优化。
许多实际问题利用动态规划法处理,常比线性规划法更为有效,特别是对于那些离散型问题。
实际上,动态规划法就是分多阶段进行决策,其基本思路是:按时空特点将复杂问题划分为相互联系的若干个阶段,在选定系统行进方向之后,逆着这个行进方向,从终点向始点计算,逐次对每个阶段寻找某种决策,使整个过程达到最优,故又称为逆序决策过程。
[1]动态规划的基本思想前文主要介绍了动态规划的一些理论依据,我们将前文所说的具有明显的阶段划分和状态转移方程的动态规划称为标准动态规划,这种标准动态规划是在研究多阶段决策问题时推导出来的,适合用于理论上的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许多问题的阶段划分并不明显,这时如果刻意地划分阶段法反而麻烦。
一般来说,只要该问题可以划分成规模更小的子问题,并且原问题的最优解中包含了子问题的最优解(即满足最优子化原理),则可以考虑用动态规划解决。
动态规划的实质是分治思想和解决冗余,因此,动态规划是一种将问题实例分解为更小的、相似的子问题,并存储子问题的解而避免计算重复的子问题,以解决最优化问题的算法策略。
由此可知,动态规划法与分治法和贪心法类似,它们都是将问题实例归纳为更小的、相似的子问题,并通过求解子问题产生一个全局最优解。
其中贪心法的当前选择可能要依赖已经作出的所有选择,但不依赖于有待于做出的选择和子问题。
因此贪心法自顶向下,一步一步地作出贪心选择;而分治法中的各个子问题是独立的(即不包含公共的子子问题),因此一旦递归地求出各子问题的解后,便可自下而上地将子问题的解合并成问题的解。
动态规划法求解生产与存储问题
动态规划一·动态规划法的发展及其研究内容动态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是求解决策过程最优化的数学方法。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数学家R.E.BELLMAN等人在研究多阶段决策过程的优化问题时,提出了著名的最优化原理,把多阶段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的单阶段问题,逐个求解创立了解决这类过程优化问题的新方法——动态规划。
1957年出版的他的名著《Dynamic Proggramming》,这是该领域的第一本著作。
动态规划问世以来,在经济管理·生产调度·工程技术和最优控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最短路线·库存管理·资源分配·设备更新·组合·排序·装载等问题,采用动态规划法求解比用其他方法更为简便。
二·动态规划法基本概念一个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问题的动态规划模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阶段阶段(stage)是对整个过程的自然划分。
通常根据时间顺序或是空间特征来划分阶段,对于与时间,空间无关的“静态”优化问题,可以根据其自然特征,人为的赋予“时段”概念,将静态问题动态化,以便按阶段的顺序解优化问题。
阶段变量一般用k=1.2….n.表示。
1.状态状态(state)是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也叫系统)在过个阶段的初始状态或客观条件。
它应能描述过程的特征并且具有无后效性,即当某阶段的状态给定时,这个阶段以后的过程的演变与该阶段以前各阶段的状态无关。
通常还要求状态是可以直接或者是间接可以观测的。
描述状态的变量称为状态变量(State Virable)用s 表示,状态变量的取值集合称为状态集合,用S表示。
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称为允许状态集合(set of admissble states).用x(k)表示第k阶段的状态变量,它可以是一个数或者是一个向量。
用X(k)表示第k阶段的允许状态集合。
n 个阶段的决策过程有n+1个状态变量,x(n+1)是x(n)的演变的结果。
程序设计方法——动态规划法
思路(续)
显然,根据前面的递推过程求解,需要倒 过来,从P(D),P(E),P(F)出发,先求出第1阶 段的P(B)和P(C),最后得到P(A)。
数据结构
将长满桃子的树用二维数组保存
数组行上存放桃树上一层中每个树枝上桃子数 将节点上桃子数目存放在数组中 只使用数组中对角线及下部分 A:1
y
A1 B2 C9 E6 F5 I6 J4 x
7 D
G2
3 H
将底层到每个点的最长路径P也存放在二维 数组中
数据结构(续)
#define MAXLAYER 3 int peachtree[MAXLAYER][MAXLAYER] = { {1, -1, -1, -1}, {2, 9, -1, -1}, {7, 6, 5, -1}, {2, 3, 6, 4} }; int P[MAXLAYER][MAXLAYER]
1
B:2 C:9
2 7
9 6 5
D:7 E:6 F:5
2
3
6
4
G:2
H:3
I:6
J:4
问题分析
从二维数组最下面一行开始向 上一行沿图中的直线前进,走 到左上角的格子停止。 行走路径上经过的格子中的数 字之和是猴子爬到树顶能拿到 桃子的数目,我们定义为路径 长度。 原问题转化为求所有路径中路 径长度的最大值。
参考程序(续)
//初始化P[x][0] for (i = 0; i < n; i++) { P[i][0] = peachtree[i][0]; } //递推过程P[x][y] = max{P[x][y-1], P[x+1][y-1]}+peachtree[x][y] for (j = 1; j < n; j++) // i是行号,j是列号 { for (i = 0 ; i + j < n; i++) { P[i][j] = maxnum(P[i][j-1], P[i+1][j-1])+peachtree[i][j]; } } cout << P[0][n-1] << endl; return 0; }
ybt第二部分基础算法--第九章动态规划1286:怪盗基德的滑翔翼
ybt第⼆部分基础算法--第九章动态规划1286:怪盗基德的滑翔翼1286:怪盗基德的滑翔翼时间限制: 1000 ms 内存限制: 65536 KB提交数: 4558 通过数: 2193【题⽬描述】怪盗基德是⼀个充满传奇⾊彩的怪盗,专门以珠宝为⽬标的超级盗窃犯。
⽽他最为突出的地⽅,就是他每次都能逃脱中村警部的重重围堵,⽽这也很⼤程度上是多亏了他随⾝携带的便于操作的滑翔翼。
有⼀天,怪盗基德像往常⼀样偷⾛了⼀颗珍贵的钻⽯,不料却被柯南⼩朋友识破了伪装,⽽他的滑翔翼的动⼒装置也被柯南踢出的⾜球破坏了。
不得已,怪盗基德只能操作受损的滑翔翼逃脱。
假设城市中⼀共有N幢建筑排成⼀条线,每幢建筑的⾼度各不相同。
初始时,怪盗基德可以在任何⼀幢建筑的顶端。
他可以选择⼀个⽅向逃跑,但是不能中途改变⽅向(因为中森警部会在后⾯追击)。
因为滑翔翼动⼒装置受损,他只能往下滑⾏(即:只能从较⾼的建筑滑翔到较低的建筑)。
他希望尽可能多地经过不同建筑的顶部,这样可以减缓下降时的冲击⼒,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请问,他最多可以经过多少幢不同建筑的顶部(包含初始时的建筑)?【输⼊】输⼊数据第⼀⾏是⼀个整数K(K<100)每组测试数据包含两⾏:第⼀⾏是⼀个整数N(N<100)【输出】对于每⼀组测试数据,输出⼀⾏,包含⼀个整数,代表怪盗基德最多可以经过的建筑数量。
源代码#include<iostream>#include<cstdio>#include<cstring>#include<cmath>#include<algorithm>#include<string>#include<cstdlib>#define N 1001#define MOD 2520#define E 1e-12using namespace std;int a[N],f[N];int main(){int t;cin>>t;while(t--){int n;cin>>n;for(int i=1;i<=n;i++)cin>>a[i];int maxx1=-INF,maxx2=-INF;for(int i=1;i<=n;i++){f[i]=1;for(int j=1;j<i;j++)if(a[j]>a[i]&&f[j]+1>f[i])f[i]=f[j]+1;maxx1=max(maxx1,f[i]);}for(int i=n;i>=1;i--){f[i]=1;for(int j=n;j>i;j--)if(a[j]>a[i]&&f[j]+1>f[i])f[i]=f[j]+1;maxx2=max(maxx2,f[i]);}int res=max(maxx1,maxx2);cout<<res<<endl;}return 0;}这道题好像和导弹拦截问题很像,在乍看之下好像是求最⼤下降⼦序列,很容易拿到0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整个过程分成若干级,逐级进行决策。具体过程如下:
将 A 至 F 全程分为五级:第一级由 A 至 BB1, B2, B3 ;第二级由 B
B1, B2, B3 至 C C1,C2,C3 ;第三级由 C C1,C2,C3 至 DD1, D2, D3 ;第四
级由 DD1, D2, D3 至 E E1, E2 ;第五级由 E E1, E2 至 F 。让我们由后 向前逐级分析,先从第五级开始,其起点为 E E1, E2 ,终点为 F 。
N 1
J x k ,uk k 0
(9-7)
现在要求选择 u0,u1,L ,uk 1使性能指标 J N 达最小,这就
是 N 级决策问题。我们可以应用动态规划法来求解。根据最优性原
理,对 N 级最优决策过程来说,不论第一级控制向量 u0 怎样选 定,余下的 N 1级过程,从 u0 产生的状态 x 1 f x 0,u0 作为
⑵ 采取逐级分析的方法,一般由最后一级开始倒向进行。
⑶ 在每一级决策时,不只考虑本级的性能指标的最优,而是同 时考虑本级及以后的总性能指标最优,因此它是根据“全局”最优 来作出本级决策的。
⑷ 从数学观点,分级决策法与穷举法进行比较:
穷举法:全程五级线路,每一级都可任选,因此全部路程相当于 一个“五变量函数”,求全程最短实质上是求这个“五变量函数” 的极小值。
⑸ 在最后一级开始倒向逐级分析中,我们发现,由于各站的起 始点并未确定,因此需要把各中间站的所有通过点作为出发点进 行计算,并将所有对应的最佳决策存进计算机,建立起一个完整 的“档案库”,因此要求计算机有相当大的容量。
(6)第一级起始条件(地)是确定的,因此只有逐级倒向分析到第 一级时,才能作出确定的第一级决策,然后再根据第一级决策顺向 确定各级的起始条件(各站的通过点),这时由于“档案库”中存 有全部“资料”,因此用“查档”的方法就可逐级确定决策。由此 可见,一般情况下,多级决策过程包括两个过程:倒向“建档”及 顺向“查档”,而大量的计算工作是花费在建立“档案库”上。
起点,必须构成 N 1 级最优过程。
如果我们用wN x 0 表示 N 级过程的性能指标的极小值,wN1 x 1
表示 N 1级过程性能指标的极小值,则我们就可以列写出级决策过 程的函数方程为:
w
x
0
min
u0
J x 0,u 0 wN1 f x 0,u 0
(9-8)
由此可见,第一级决策实质上是函数
个可供选择的通过点,各地之间的距离已用数字标注在图中。由此 可见,通过这些中间站时,有多个方案可供选择。
解决这类问题有两种方法:
1.探索法(穷举法) 将至的所有可能的路线方案都列举出来,算出每条路线的路程,
进行比较,找出最短路线。直观可知,这种方法是很费时的,如 本例共有38条路线可供选择。如果中间站及各站可供选择的通过 点都增为10个,则可供选择的路线将急剧增至1010条,显然计算 工作量将急剧增加。
最优性原理是动态规划法的基础和核心。动态规划法就是对一个 多级过程,应用最优性原理,进行分级决策,求出最优控制的一种 数学方法。
3、 多级决策过程的函数方程
应用动态规划法求解过程的最优决策时,首先要根据最优性原 理将多级决策过程表示成如下数学表达式:
wk
xk
min uki
d
xk , xk1,i
(9-4)
这时,第一步的性能指标为:
J1 J x 0,u0
(9-5)
要求选择控制 u0 ,使 J x 0,u0 达最小。这是一个一级决
策过程。
第二步,系统在 u1 作用下由 x1 转移到x2 f x 1,u1,转 移中的性能指标为 J x1,u1 ,则两步转移的总性能指标为:
J2 J x 0,u0 J x 1,u1
wk1 xk1,i
(9-1)
式中 wk xk ――k 级决策过程的始点 xk 至终点 xi 的最小消耗;
d xk , xk1,i ――由k 级决策过程始点 xk 至下一步到达点xk1,i 的一步
消耗;
uki ―― k 级决策过程始点 xk 处所采取的控制决策,从而使 状态转移到下一步 xk1,i 。
cx2 0 J2min 21 2c
x1 1 c x0
1 2c
最后得最优控制为: u* 0 cx0,u* 1 cx0
1 2c
1 2c
最优轨线为:x* 0 x0,x* 1 1 c x 0,x* 2 x0
1 2c
1 2c
最优性能指标为:
J* cx2 0 21 2c
w4
B2
min u4 i
d
B2
, Ci
w3
Ci
(9-2)
式中: B2
Ci
u4i
――四级过程的起点;
――由B2出发到达下一步 C 站的某个可能通过点,它 可能为 C1、C2 或 C3 ;
――由 B2至 C 站的路线选择(本级决策);
d B2,Ci ――由B2至 Ci 之间的路程; w3 Ci ――从Ci 至F 终点的最短路程。
41 5 224 61 7 9 2 11 71 8 52 7
可以发现,如果从D1出发,则走 D1 E2 F 为最短,因此 D1至 E 应选 D1 E2这段路线,称为决策。同理,如果从D2出发,应决策 D2 E1;从D3出发,应决策 D3 E2。可见作此决策时不能只从本 级路程长短出发,应考虑两级路程之和为最短。在整个路线问题 中,究竟 D1,D2,D3 哪一点作为起点,则取决于第三级的决策,不 过提出的三条可能的最短路线为第三级的决策积累了数据资料。
E1, E2至 F 各只有一条路线,并无选择余地。E1 至F 路程为1,E2 至 F
路程为2。第四级起点为DD1, D2, D3 ,终点为 E E1, E2 ,其间有六条
路线,由D 至 F 的各种可能路线为:
D1 E1 F D1 E2 F D2 E1 F D2 E2 F D3 E1 F D3 E2 F
第九章 动态规划法
动态规划法是求解控制变量限制在一定闭集内的最优控制问题 的又一种重要方法,它是由美国学者贝尔曼于1957年提出来的。 动态规划法把复杂的最优控制问题变成多级决策过程的递推函数关 系,它的基础及核心是最优性原理。本章首先介绍动态规划法的基 本概念,然后讨论如何用动态规划法求解离散及连续系统的最优控 制问题。
由表7-1可知
d B2,C1 w3 C1 4 5 9 d B2,C2 w3 C2 3 11 14 d B2,C3 w3 C3 5 8 13
三者进行比较,由此作出第一级决策为u4,1 即应选B2 C1路线。这
时B2 F 最小路程为w4 B2 9 。
函数方程是一个递推方程,一般说来,难于获得解析解,需要用 数 字计算机求解。
(9-6)
这里,因为 x0 已知,而 x 1 f x 0,u0 ,因此在上述两步转 移的总性能指标中,只有u0及 u1未知。现在要求选择 u0 及u1
,使两步性能指标达极小。这就是二级决策问题。
依次类推,系统状态由 x0 作起点进行 N 步转移,则 N 步转移
的总性能指标为:
JN J x 0,u0 J x 1,u1 L J x N 1,u N 1
如采用控制u0,则有
x1 x0 u0
J2min
min
u0
1 2
u
2
0
J1min
min
u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2
u
2
0
c 2
x2 1
1 c
min
u0
1 2
u2
0
2
c
1
c
x
0
u
02
令
u
0
1 2
u2
0
2
c
1
c
x
0
u
0
2
0
有
u 0 cx 0
1 2c
相应的最优性能指标及 x1 为:
可见同样方法来分析第三级,其起点为C C1,C2,C3 ,终点为 D D1, D2, D3 ,按题意共有八条路线。但是,D1,D2,D3至 F 的最短路
线已在第四级讨论中确定,因此C D F 的路线选择问题,实际 上只是选定级 C D 的路线问题(即本级决策问题)。因此,C 至 F 只有八条路线,分别为
J x 0,u0 wN1 f x 0,u0
对第一级的控制决策 u0 求极值的问题。求解递推方程(9-8),就 可解得最优控制决策 u0,u1,L ,uk 1 。
例9-1 设离散系统状态方程为:
xk 1 xk uk
k 0,1,L , N 1
初始条件为 x0,控制变量 u不受限制,性能指标为
第二节 动态规划法解离散系统的 最优控制问题
设系统状态方程为
x k 1 f x k ,uk
k 0,1,L , N 1 (9-3)
式中,xk 为n 维状态向量,uk 为m 维控制向量,设J xk ,uk
为每一步转移中的性能指标。
第一步,系统初始状态x0在u0 作用下转移至 x1 ,即
x 1 f x 0,u0
JN
1 cx2 N
2
1 2
N1u2 k
k 0
求最优控制 u* k ,使 J 达最小。
解: 为简单起见,设 N 2,则这是一个二步控制问题,性能指标 可表示成:
J2
1 2
cx2
2
1 2
u2
0
1 2
u2
1
首先考虑最后一步,即由某状态 x1出发到达x2的一步,如采 用控制 u1,则有
x2 x1 u1
第一节 动态规划法的基本概念
一、多级决策过程
所谓多级决策过程是指把一个过程分成若干级,而每一级都需作 出决策,以便使整个过程达到最佳效果。为了说明这个概念,首先 讨论一个最短路线问题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