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哺乳纲

合集下载

哺乳纲

哺乳纲

哺乳纲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通称兽类。

哺乳动物是全身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

哺乳动物(包括化石和现生种类)可分为原兽亚纲和兽亚纲。

哺乳动物分布于世界各地,营陆上、地下、水栖和空中飞翔等多种生活方式;营养方式有草食、肉食和杂食3种类型。

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通称兽类。

哺乳动物是全身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

身体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单孔类例外)和哺乳;心脏左、右两室完全分开,左心室将鲜血通过左动脉弓泵至身体各部;脑颅扩大,脑容量增加;中耳具有3块听骨;下颌由1块齿骨构成,与头骨为齿-鳞骨关节式;牙齿分化为门齿、犬齿和颊齿;7个颈椎,第1、2颈椎分化为环椎和枢椎。

兽类是动物界进化地位最高的自然类群,除南极、北极中心和个别岛屿外,几乎遍布全球,现存19目123科1042属4237种。

中国有11目,都是有胎盘类。

中国北方属古北界,哺乳纲的代表科有鼠兔科、河狸科、蹶鼠科、跳鼠科、睡鼠科,南方属东洋界,代表科有长臂猿科、懒猴科、大熊猫科、灵猫科、鼷鹿科、穿山甲科、狐蝠科、象科、猪尾鼠科、竹鼠科等。

哺乳纲的先进性表现在:脑高度发展;恒温和胎生哺乳。

哺乳动物(包括化石和现生种类)可分为原兽亚纲和兽亚纲。

原兽亚纲包括已绝灭的中生代哺乳动物和现在的单孔目。

单孔目中有针鼹和鸭嘴兽,产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现存只有1目2科3属6种。

兽亚纲除中生代祖兽、阴兽次亚纲外,还有后兽次亚纲,包括各种有袋类,产于南、北美洲、澳大利亚及其邻近岛屿,共1目 9科81属约 250 种;真兽次亚纲,包括各种有胎盘类,广布世界各地。

除已绝灭的目外,共17目112科约958属3981种。

鸭嘴兽哺乳动物纲可分为原兽亚纲和兽亚纲两个亚纲。

原兽亚纲包括现存的单孔目和众多的早期哺乳动物,其中单孔目为卵生,这个亚纲的史前成员可能也是卵生。

动 物 学(哺乳动物)

动   物   学(哺乳动物)
鸟类的颈较长,与前肢演化成翼有关 哺乳类颈部明显,一般为7枚颈椎。 躯干部:内包全部内脏,外有两对成对附肢 尾部:肛后尾,肛门为两部交界处。 陆生种类的运动器官为四肢,尾部不执行运 动功能,故在形态上显得细弱,蛙类成体和类人 员等甚至完全退化。
二、皮肤
圆口纲:皮肤裸露,结构简单; 鱼 纲:无角质层,但有鳞片,表皮细胞富有粘液腺; 两栖类:皮肤柔软裸露,粘液腺多,辅助呼吸 爬行纲:表皮角质化,缺少粘液腺(适应陆生干燥环境) 鸟 纲:皮肤松动,缺乏皮肤腺,只一尾脂腺; 哺乳纲:表皮衍生圆毛,皮肤腺种类多,数量大。
• 幻灯片 20
• 二、躯体结构:
• • • • •
(一)高级 1、神经(智能) 大脑皮层发达:神经元增多,形成沟回 大脑体积增大 有胼胝体
• 2、繁殖: • 1)胎生: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发育,营养由 母体供应。 • 特点:有胎盘(胚胎营养、呼吸器官) • 绒毛膜 子体 • 尿囊膜 • 子宫内膜 母体 • 类型:按绒毛分布:散布、叶状、环状、盘状 • 按结合程度:无蜕膜胎盘、蜕膜胎盘 • 哺乳:有乳腺分泌乳汁,喂养幼崽
动 物 学
选 修 (哺乳纲)
第二十章 哺乳动物
• 一、主要特征: 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哺乳 • 具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杂的 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 • 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 取; • 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 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 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 3、呼吸 • 1)结构: •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 ——气体出入肺的通道 • 肺:导管部 • 呼吸部 ——气体交换部 • 2)特点:①有鼻旁窦——加温、加热 • • • • ②呼吸通道畅通:腭、咽交叉,呼吸通道 ③肺结构完善:出现肺泡 有支气管树 有横膈膜参与呼吸运动

哺乳纲

哺乳纲

1.四肢转到躯体下方: 这样大大提高了支撑力和弹跳力,有利 于步行和奔跑。 2.尾短、退化:不再是动物的辅助器官。 3.被毛:“具有毛” 因生活类型、体型变化: 水栖:鱼形,附肢桨状(鲸) 陆生兽形,躯体均衡,四肢发达,适于奔跑 飞行:前肢特化为翼膜。 穴居:躯体粗短,前肢铲状
(二)皮肤及其衍生物: 哺乳类的皮肤结构致密,有良好的抗 透水性,很多种类的皮是制革工业的原料。 (猪皮、牛皮……) A、表皮:角质层:多层,死物质 生发层:单层 B、真皮:致密纤维;结缔组织 C、皮下层:蜂窝组织,脂肪组织
解 剖:皮质;髓质 肾单位:肾小管 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 人:300万个基本单位。原尿/终尿 皮 肤:出汗形式,盐、水。 (肾泌尿→输尿管(1对,导尿)→膀胱(贮 尿)→尿道:排尿)
(九)神
经:
哺乳类的N系统的发达,包括三部分: 中枢系:(脑、脊髓) 外周N系: 联系中枢N和周围器官系统的N 植物性N系: 不受意志支配(自主N)(支配内脏)
哺乳类的皮肤特点:
1. 表皮和真皮均加厚:(厚皮动物、毛皮动物) 表皮:角质层发达 真皮:致密的结缔组织。有丰富的血管、N
黑色细胞(表皮、真皮) →黑色素颗粒 →使肤色多种多样:黄,暗红,褐,黑色
2. 被 毛:表皮角质化的产物,为皮肤 衍生物之一。 针毛:保护作用。坚韧,有毛向。刺猬 (终年不换) 绒毛:保温作用。羊(一年换一次) 触毛:感觉作用。 猫、鼠吻端的触毛,为特化的针毛。 (唇、鼻、生殖孔) 结构 :毛根:末端膨大称毛球 毛囊:毛根外的组织) 毛干: 竖毛肌,收缩,可使毛直立
2.N:(外周N系)
脑→脑N 12对 脊髓→脊N腰N丛 臂N丛 (兔37对)
3.植物性N: 是指颁在内脏、平滑肌、心脏、腺体的 运动N。 包括:交感N 副交感N 对立

20哺乳纲

20哺乳纲
体外被毛,身体分部:头、颈、躯干、尾及四
肢。 四肢转向体下方,大大提高了支撑力和跳跃力
3、皮肤及其衍生物
人的皮肤
皮肤: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皮肤衍生物: 毛 爪 角 皮肤腺
皮脂腺
毛的类型
针毛 绒毛 触毛

皮脂腺

皮肤腺:
皮脂腺 汗腺 乳腺
味腺
皮肤衍生物:
多叶状胎盘:大多数反刍动物 散布状胎盘:鲸目、狐猴、某些有蹄类(猪)

蜕膜胎盘
环状胎盘:少数食肉目 盘状胎盘:翼手目、啮齿目、灵长目和多数食肉目
7周的人胚胎
哺乳:母体分泌乳汁哺育幼仔的行为。
胎生和哺乳的意义:大大提高了幼仔的成活率,
使哺乳类能在多样的环境条件下繁育后代。
2、外形
第十九章 哺乳纲 Mammalia
一、哺乳纲的主要特征
1、胎生、哺乳
胎生(vivipary) :胎儿借助胎盘和母体联系并取
得营养,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妊娠, 形成幼仔时产出。
胎盘(placenta):由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
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合起来形成的结构。
胎盘类型

无蜕膜胎盘
Light passes through the transparent cornea. The lens focus the light on the rear surface of the eye, the retina, at the fovea centralis. The retina is rich in rods and cones
4. 灵长目:具眼眶骨,双眼 前视,拇指能与其它四指 相对,多数具指甲。
懒猴科、卷尾猴科、猴科、长 臂猿科、猩猩科、人科

第20章哺乳纲

第20章哺乳纲

2.头骨:骨快减少和愈合,是明显标志。 头骨骨块愈合使头骨变得坚固和轻便。
下颌骨由单一齿骨构成,是哺乳类头骨的一个标志性特 征。颧弓的特点常作为分类的依据之一
3.具“次生腭” (硬 腭),作为分隔口腔内 呼吸与消化通路的隔板, 解决了当咀嚼食物时 “消化”与“呼吸”的 矛盾。
次生腭与初生腭的比较
3.恒温
恒温在动物进化史上的重要意义在于:
(1)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和保持了体内各 种酶的代谢活动,大大提高了新陈代谢水平和 能量的爆发程度;
(2)能量的积聚爆发,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 的快速运动能力,有利于捕食和避敌;
(3)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扩大了分布 和生活范围。
第二节 哺乳类的躯体结构和解剖生理
(牛、羊、鹿等)是复胃。 小肠:食物主要在此进行化学消化和吸收。小肠高
度分化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 大肠:包括盲肠、结肠和直肠三部分。直肠后是肛
门。草食性动物的盲肠能帮助消化纤维素。
(1)口腔及咽部结构的作用
① 肉质唇:是吸乳、摄食及辅助咀嚼的重要 器官。在人类,唇是发音吐字器官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根据胎盘上绒毛的分布状况区分
胎盘又可分为4种:散布状胎盘、叶状胎盘、 环状胎盘、盘状胎盘。
散布状胎盘:绒毛均匀分布在绒毛膜上的胎盘。 叶状胎盘:绒毛汇集成一块块小叶丛,散布在绒毛膜上的胎盘。
鲸、马、猪的胎盘为散布 状胎盘。
叶 状 反刍动物牛、羊、鹿的胎
盘属于叶状胎盘。
胎 盘 散布状胎盘、叶状胎盘是
哺乳行为通过乳腺活动而实现,乳腺是 哺乳动物特有的组织器官。
乳腺的特点: 乳腺由汗腺演变而成,为管状腺和泡状腺的复 合腺体,有乳头开口于体表。 乳头数目因种类而不同,一般乳头对数与动物 的所产仔数相当。 并不是所有哺乳动物的乳腺都具有乳头,低等 哺乳类的乳腺不具乳头。 乳腺的乳头开口部位有鼠蹊部,腹部和胸部。

chapter 20 哺乳纲

chapter 20 哺乳纲

仅产于澳洲及其附近的某些岛屿上
鸭嘴兽
Tachyglossus aculeatus
short-beaked echidna
echidna: 针鼹
long-beaked echida
Zaglossus
后兽亚纲(有袋类) 腹部有育儿袋,胎 生而无真正的胎盘, 胎儿须在育儿袋中继 续发育。大脑半球仍 不发达,无胼胝体, 体温在33-35℃之间波 动。 约270多种,主要分布于澳洲及附近岛屿。袋鼠
• 皮肤肌发达,抖动皮肤、蜷缩身体。灵长类面部 皮肤肌发达(表情肌,人类尤为发达)。 ―口腔内物理性消化,咀嚼 肌附着于颧弓 ―腹直肌保留原始分节状态。
4 、食性和消化系统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 道、胃、小肠(十二指 肠、空肠、回肠)、大 肠(盲肠、结肠、直 肠)、肛门。 消化腺有唾液腺、肝脏、 胰脏。
扁形动物门:变温动物。如:涡虫
线形动物门:变温动物。如:蛔虫
血吸虫
环节动物门:身体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用体表呼吸。靠 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来蠕动。变温动物。 如:蚯蚓 沙蚕 水蛭
续上表
软体动物门:身体柔软,不分节,体被外套膜,常分泌有贝壳。变温动 物如:河蚌 墨鱼 章鱼 珍珠贝
节肢动物门: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变温 动物。如:昆虫纲(蝗虫 蜜蜂 蝴蝶);蛛形纲( 蜘蛛 );多足纲(蜈蚣 马陆);甲壳纲:(虾 蟹)
(1)食虫目:
个体小,吻部尖细,牙齿结构原始,齿列 尖锐而分化不明显。如(剌)猬科。
剌猬
(2)翼手目 前肢特化翼,指骨特别延长,指骨、体侧、后肢 和尾之间具皮膜,适于飞翔,蝙蝠。
(3)灵长目
具眼眶骨,双眼前视,拇指能与其它四指相对, 多数具指甲。

哺乳纲

哺乳纲
需在雌兽腹部的育儿袋继续发育,因而又称有袋类。
例:袋鼠、袋熊、袋狼、袋兔、袋鼬等。 袋鼠、袋熊、袋狼、袋兔、袋鼬等。
51
哺乳纲分类亚纲的划分(主要区别) 原兽亚纲 后兽亚纲
体温 乳 头 泄殖腔 生 殖 胎 盘 育儿袋 26-35℃ 无 有 卵生 无 无 33-35 ℃ 有 无 胎生 无真正胎盘 有
现存种类有26目 我国有13个目 个目、 现存种类有 目,我国有 个目、55
科、235属、607种。 属 种
58
下列动物分类地位: 下列动物分类地位: 常见家畜、老鼠、野兔、猴子、松鼠、 老虎、狗、狮子、猫、大熊猫、人、蝙 蝠、穿山甲、象、熊、鲸鱼等 现代人的分类p300 类人猿的类群?你知道属于类人猿的动 物有哪些? p300
哺乳动物的大脑发达,尤其表现在大脑 皮层增大加厚,多数种类出现沟和回; 沟 回 高级神经活动复杂,具有思维、记忆、
45
46
47
学习的高级机能;小脑发达 小脑发达,首先出现 小脑发达 小脑半球,是调控肌肉活动和维持平衡 中枢。特有胼 体(连接两大脑半球的神 经纤维),延髓-----活命中枢;脑下垂体: 位置与功能:
名词解释类: 一.名词解释类: 名词解释类 生物多样性( 个层次 物种( 个层次) 动物学 生物多样性(3个层次)物种(种,3 双名法( 点) 亚种 品种 双名法(要知道各字的含义 , 见书中例子) 三名法( 见书中例子) 三名法(要知道各字的含义 , 见书中例子) 见书中例子) 实质组织(柔软组织) 真体腔( 包囊 实质组织(柔软组织) 真体腔(次生体 答出位置3个特点 指出所属动物) 个特点, 腔 ,答出位置 个特点,指出所属动物) 生物 发生律 假体腔(原体腔,答出位置3个特点 个特点, 假体腔(原体腔,答出位置 个特点,指出所 属动物,与真体腔 个特点比较) 与真体腔3个特点比较 属动物 与真体腔 个特点比较) 扁形动物.原腔动物 环节动物的体壁。 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皮肌囊 (扁形动物 原腔动物 环节动物的体壁。 结构等) 结构等) 原口动物(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原口动物(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后口动 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物 (还要指出那些动物具此)

哺乳纲

哺乳纲

有袋目:
母兽有育儿袋;生殖 方式为胎生,但无胎 盘。
三、真兽亚纲 (Eutheria) (一)特征
1、有真正的胎盘 2、无泄殖腔
3、乳腺充分发育,有乳头
4、大脑有胼胝体
5、有良好的体温调节机制,体温一般 稳定在37℃
6、肩带为单一的肩胛骨 7、异型齿
1、翼手目(Chiroptera)
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现 生种共有19科185属962种
雌性:输卵管,子宫,阴道等。
功能: ① 输送生殖细胞;② 为胚胎发育提供条件。
胎生、哺乳: 1、全部哺乳,大多胎生。 除单孔类为卵生外,均胎生、哺乳。 胎生使胚胎发育和早期胚后发育条件优越, 成活率高。为哺乳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 前景。 哺乳动物的胎儿借胎盘和母体联系并取得 营养,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形成幼儿 时从母体产出。
12、奇蹄目 (Perissodactyla)
(1)特征
第三趾负重,趾端具蹄,其余各趾退化
(2)代表:
藏野驴
10、长鼻目 (Proboscidea)
1)现存最大的陆栖动物; 2)具长鼻,为延长的鼻和上唇组成;
3)体毛退化,五指(趾),脚底有厚的弹性组织垫;
4)上门牙特别长、突出唇外;
现存种:非洲象、亚洲象
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
蓝鲸在与伙伴联络时使用一种低频率,震耳欲聋的 声音。这种声音有时能超过180分贝,比你站在跑道 上所听到的喷气式飞机起飞时发出的声音还要大,有 一种灵敏的仪器曾在80千米外探测到蓝鲸的声音。
白鳍豚
也称为白暨豚、白鳍,是一种淡水鲸类。白鳍豚是 恒温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 2007年8月8日,《皇家协会生物信笺》期刊内发表报 告,正式公布白鳍豚功能性灭绝。

哺乳纲

哺乳纲

•胎生: –有袋类:无真正胎盘,绒毛膜光滑,由卵 黄囊与母体子宫壁形成卵黄囊胎盘,供胎 儿的营养有限;妊娠期短,胚胎主要发育 阶段在母兽的育儿袋中进行。 –真兽类:真正胎生,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 育完全后产出。
9 神经和感官
神经系统高度发达。大脑和新脑皮高度发 展,大脑表面形成沟回;神经元数量大增, 大脑半球之间出现了互相联系的横向神经纤 维(即胼胝体)。
总 结
哺乳类恒温,高代谢率,具胎盘、乳腺(雄性 退化),支持活跃敏捷运动的骨骼系统的变化,脑 发达和机能皮层化。全身被毛,具有汗腺,神经系 统有较强的感觉整和能力和调节体温的能力,有灵 活快速的运动能力,有冬眠、半冬眠以及迁徙的习 性,有极强的行为可塑能力,这些结构和习性使哺 乳类具有适应各种地理环境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具有胎盘,胎儿在母体子宫 内发育,直接产出幼仔。 内发育,直接产出幼仔。
最原始的现生哺乳类是产卵的原兽单孔 类,但孵化出的幼仔仍以母乳为食;其他哺乳 类均为胎生,其中的低等类型是后兽有袋类, 胎盘较为原始,幼仔发育不完全即降生,大部 分哺乳类为具有完善胎盘的真兽动物,通过胎 盘,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完全后出生。 除原兽亚纲动物外均有再生性的异型槽生 齿,并由于不同食性而产生很大变异。食性又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动物的体型、器官结构和 生理机能,分为食虫类、食草类、食肉类和杂 食类。食草类消化道中有共生的大量微生物, 食肉类有强大的裂齿等。
5 呼吸系统
鼻腔、咽、喉、气管 硬腭和软腭→ 鼻腔和口腔完 全分开。 喉部软骨:环状软骨、勺状 软骨外,甲状软骨和会厌 软骨(哺乳类特有)
6 循环系统
完全双循环,红细胞无核 右体动脉弓退化 静脉主干血管简化 (多留右前大静脉), 肾门静脉完全退化, 血液循环速度加快, 血压升高, 循环效率提高。 淋巴系统发达

哺乳(结构)

哺乳(结构)


皮肤腺 皮脂腺:保持毛和皮肤的润泽 汗腺:调节体温和排泄的器官 乳腺:变态的汗腺 嗅腺: 种间的识别、吸引异性以及防御
鳞片、爪、指甲、蹄、角
爪:绝大多数趾端具爪,为表皮角质鞘 功能:防御、抓捕、攀缘、挖掘 演变:指甲、蹄 角:有蹄类具有,分为5类 : 洞角 (虚角):由真皮的骨质心和 表皮角质鞘组成,无分叉,终生 生长,不脱落,雌雄均有。
附肢骨骼 肩带:薄片状,由肩胛骨、锁骨组成,肩胛骨发 达而稳定,乌喙骨已经退化成肩胛骨上的一个突 起(乌喙突),锁骨多退化,在攀援、掘土、飞 翔类群发达。 腰带由髂骨、坐骨、耻骨构成。髂骨与荐骨关节, 左右坐骨与耻骨在腹中线愈合,形成封闭式骨盆。 具有典型的五趾型四肢,后肢的膝关节角顶朝前, 前肢的肘关节角顶朝后,由位于体侧转而位于躯 体下方。使哺乳动物获得了在陆地上迅速奔跑的 能力。由于适应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足型上有蹄 行性、趾行性、蹠行性三种类型。
口腔及咽:肌肉质的
舌及唇;异形槽生齿; 发达的咀嚼肌;唾液腺 发达;在次生骨质腭的 后方出现肌肉质的软腭; 咽交叉。
消化道:消化道的分化及长短与食性有关。 食虫类和食肉类动物:单胃,消化道短, 盲肠退化。 食草类:取食以纤维素为主的植物,有的 盲肠发达,内有大量的细菌和原生动物。 有的为反刍类,具有复胃(由瘤胃、网胃、 瓣胃和皱胃 4 室组成),皱 胃是胃的本体,能分泌 胃液,其余为食道的变 形。食物在瘤胃和网胃 中进行微生物消化后, 再返回口腔再次咀嚼进 入瓣胃和皱胃。
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 的依赖性。
4、具有在陆上快速运动的能力。
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 活率。
什么是胎生(vivipary)?
胎生的含义:是指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的子宫内 发育,胚胎以胎盘和母体联系获得养料和保护, 直到分娩离开母体为幼体的产仔方式。 胎盘(placenta):胚胎的绒毛膜、尿囊膜和母 体子宫壁结合起来所形成的特殊器官,胚胎通 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并排出二氧化碳 和代谢产物。 妊娠(gestation):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完成胚 胎发育的过程。(鼠20天,兔1个月,狗4个月, 马11月,象20月)

哺乳纲习题

哺乳纲习题

第二十章哺乳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哺乳动物2胎生3妊娠4无蜕膜胎盘5蜕膜胎盘6洞角7实角8胸廓9硬腭10膈肌11口腔消化12颊囊13鲸须14异型齿15再生齿16高冠齿17耳咽管18会厌软骨19 食管沟20乳糜管21肺泡22胼胝体23活命中枢24内分泌腺25反馈26褪黑激素27重齿类28硬皮动物29回声定位二、判断与改错。

(对的填“+”,错的填“-”)1在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中,哺乳类出现比鸟类早。

( )2胎盘是由胎儿的羊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合起来形成的。

( ) 3母兽的乳头对数与产仔个数无关。

( )4用乳汁哺育幼兽是一种生物适应。

( )5哺乳动物尾的主要作用是散热。

( )6哺乳动物的皮肤致密,具有良好的抗透水性。

( )7哺乳动物的皮肤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是不断更新的。

( )8毛是真皮的衍生物。

( )9竖毛肌是起于表皮的平滑肌。

( )10香腺可能是一种变形的顶泌腺。

( )11哺乳类的爪与爬行类的爪同源。

( )12哺乳类的枕骨大孔位于头骨的后背侧。

( )13哺乳类的头骨因鼻腔的扩大而有明显的“脸部”。

( )14直肠直接以肛门开口于体外是哺乳类与低等脊椎动物的显著区别。

( ) 15肺泡是陆生脊椎动物肺的气体交换场所。

( )16胸腔为鸟类和哺乳类特有。

( )17血液循环系统是生命活动继续的最显著的信号之一。

( )18常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 )19哺乳类的大静脉趋于简化,但肾门静脉仍然存在。

( )20左体动脉弓弯向背方为背大动脉。

( )21淋巴系统是辅助静脉血液回心的系统。

( )22肌肉收缩不能促进淋巴液流动。

( )23淋巴管是一种可变异的结构(时时刻刻在改变)。

( )24皮肤不能说成是哺乳类特有的排泄器官。

( )25哺乳类的尿量极大是新陈代谢异常旺盛的结果。

( )26骆驼在失水的情况下,其体内原生质水量降低在10%以上。

( )27视神经从中脑腹面发出,构成视神经交叉。

( )28丘脑是低级中枢与大脑皮层分析器之间的中间站。

哺乳纲

哺乳纲
• 腰带较稳定,由髂骨、坐骨、耻骨组成。 髂骨与荐骨牢固结合,耻骨和坐骨在腹 中线结合形成封闭式骨盆。腰带成为后 肢承重的主要部位。
(2) 肌肉 • 与爬行类相似,但更发达和复杂。
• 四肢肌肉发达,以适应四肢的各种活动。
• 具特有的膈肌,是由颈部轴下肌发生并 下移而形成,参与形成分隔胸腔和腹腔 的横膈;膈肌的收缩舒张参与呼吸动作。
• 角为有蹄类所具有,主要分两类:
• 洞角:由真皮的骨质心和表皮的角质鞘 组成,无分叉,终生不脱换,雌雄均有, 如牛羊角。 • 实角:为真皮骨质角,分叉,多数为雄 性具有,每年脱换一次,如鹿角。新生 鹿角被有带茸毛的皮肤,后干枯脱落。
3.支持和运动系统
(1)骨骼:哺乳类骨骼高度简化和灵活, 能作更高速度和更大范围的运动。 • 中轴骨骼:头骨、脊柱、胸骨和肋骨。
• 具有哺乳类特有的三块听小骨,即镫骨、 砧骨和锤骨。分别来源于低等动物的舌 颌骨、方骨和关节骨。
• 脊柱椎体双平型,椎体间有软骨椎间盘, 可吸收和缓冲运动时对脊柱的震动。
• 分为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 颈椎一般为7块,前两块为环椎和枢椎; 胸椎一般为10-13块,与肋骨、胸骨形成 胸廓;腰椎4-7块;荐椎3-6块,成体多 愈合为荐骨,在与腰带结合中增加了坚 固性和后肢承重能力。
• 皮肤肌发达,使动物可抖动皮肤、蜷缩 身体。灵长类面部的皮肤肌极大发展, 成为表情肌。表情肌在人类尤为发达。
• 头部有强大的咀嚼肌附着于颧弓,完成 捕食、撕咬并咀嚼,使口腔内具有物理 性消化的功能。 • 腹部的腹直肌仍保留原始分节状态。
(3)运动的多样性
• 适应不同生活环境而具有运动的多样性, 骨骼结构产生较大的差异。 • 空中飞行的,翼手目蝙蝠前肢掌骨和指 骨延长以支持躯干与前后肢之间的飞膜, 骨骼轻而细,胸骨具龙骨突。在树干间 滑翔的,如皮翼目鼯猴和啮齿目鼯鼠, 体侧、四肢间延伸有被毛的皮膜。

哺乳纲习题

哺乳纲习题

第二十章哺乳纲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哺乳动物2胎生3妊娠4无蜕膜胎盘5蜕膜胎盘6洞角7实角8胸廓9硬腭10膈肌11口腔消化12颊囊13鲸须14异型齿15再生齿16高冠齿17耳咽管18会厌软骨19 食管沟20乳糜管21肺泡22胼胝体23活命中枢24内分泌腺25反馈26褪黑激素27重齿类28硬皮动物29回声定位二、判断与改错。

(对的填“+”,错的填“-”)1在脊椎动物的演化过程中,哺乳类出现比鸟类早。

( )2胎盘是由胎儿的羊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合起来形成的。

( ) 3母兽的乳头对数与产仔个数无关。

( )4用乳汁哺育幼兽是一种生物适应。

( )5哺乳动物尾的主要作用是散热。

( )6哺乳动物的皮肤致密,具有良好的抗透水性。

( )7哺乳动物的皮肤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是不断更新的。

( )8毛是真皮的衍生物。

( )9竖毛肌是起于表皮的平滑肌。

( )10香腺可能是一种变形的顶泌腺。

( )11哺乳类的爪与爬行类的爪同源。

( )12哺乳类的枕骨大孔位于头骨的后背侧。

( )13哺乳类的头骨因鼻腔的扩大而有明显的“脸部”。

( )14直肠直接以肛门开口于体外是哺乳类与低等脊椎动物的显著区别。

( ) 15肺泡是陆生脊椎动物肺的气体交换场所。

( )16胸腔为鸟类和哺乳类特有。

( )17血液循环系统是生命活动继续的最显著的信号之一。

( )18常把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 )19哺乳类的大静脉趋于简化,但肾门静脉仍然存在。

( )20左体动脉弓弯向背方为背大动脉。

( )21淋巴系统是辅助静脉血液回心的系统。

( )22肌肉收缩不能促进淋巴液流动。

( )23淋巴管是一种可变异的结构(时时刻刻在改变)。

( )24皮肤不能说成是哺乳类特有的排泄器官。

( )25哺乳类的尿量极大是新陈代谢异常旺盛的结果。

( )26骆驼在失水的情况下,其体内原生质水量降低在10%以上。

( )27视神经从中脑腹面发出,构成视神经交叉。

( )28丘脑是低级中枢与大脑皮层分析器之间的中间站。

哺乳纲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哺乳纲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C.皮肤腺等特别发达,来源于表皮,有皮脂腺、 汗腺、味腺和乳腺4种类型。
皮脂腺:为泡状腺,分泌皮脂以润滑皮肤和毛 发,防止干燥等;
汗腺:管状腺,分泌汗液,排泄部分尿素,还 可调节体温。
味腺:为汗腺和皮脂腺的变形,能分泌特殊物 质以吸引异性、识别同种个体或用以自卫。
乳腺:为变态的汗腺,若干乳腺集中的一定区 域称为乳区。又根据乳头的有无及开口情况 可分为三种类型:无乳乳头类型:乳腺似汗 腺,无乳头型,如鸭嘴兽;真乳头型:乳腺 管都开口乳头表面,如灵长类;假乳头型: 乳头内有一空隙,称乳管,乳腺管开口于乳 管基部,如牛。
2.皮肤衍生物:爪
A.爪(包括其变形蹄和指甲):
爪:是趾、指端表皮角化的产物,由爪体及 爪下体构成。而角则可能还有真皮的参与 (除犀角外)是有蹄类的防卫利器。 在形态上爪、蹄、甲的区别主要是:爪: 爪体并向两侧弯包住下体。甲:哺乳大类 所特有,爪体平展,不向两侧包下。蹄: 有蹄类爪,体增并从前,两侧包围指趾端 的蹄壁。
最高等的脊椎动物 —哺乳纲(Mammalia)
第二十章 哺乳纲
本章要求: 1.掌握哺乳纲的重要特征及家兔的形态结 构特点。 2.基本掌握各亚纲重要目和科的特征以及 哺乳类的生态起源和演化。 3.了解哺乳类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四足动物的亲源关系特征比较
头骨 皮肤腺 排泄物
两栖类、哺乳类 爬行类、鸟类
• 妊娠(gestation):胚胎在母体内完成发育而成为 产出的婴儿的全过程。
• 哺乳:幼体产出后,依靠母体的乳腺分泌的乳汁 供给发育所需的营养,使幼崽获得最安全可靠的 食物、最佳组合的营养素,加上哺乳期对幼仔的 各种保护行为。大大地提高了繁殖成活率。
胎盘及其的结构模式
• 胎盘:胎盘是胚胎的绒毛膜和尿囊膜与母体子宫内膜结合 形成许多指状突起(绒毛),并嵌入母体的子宫内膜的特殊结 构。胚胎与母体之间由这种膜性结构隔开,胎儿、母体的 两套血液循环不相通,营养物质、呼吸气体和代谢废物靠 扩散作用进行交换。

哺乳纲

哺乳纲

皮肤及其衍生物
毛 皮肤腺 角 爪 蹄 指甲
衍生物
支持和运动系统
三块听小骨(镫骨、砧骨、 三块听小骨(镫骨、砧骨、 锤骨,哺乳类特有) 锤骨,哺乳类特有) 四肢经历扭转: 四肢经历扭转: 后肢的膝关节角顶朝前, 后肢的膝关节角顶朝前 , 前肢的肘关 节角顶朝后, 节角顶朝后 , 由位于体侧转而位于躯体 下方,躯体抬离地面。 下方,躯体抬离地面。
哺乳纲三亚纲的比较
特 征 原兽亚纲 卵生 无 无 无 后兽亚纲 胎生 无真正胎盘 有 有 真兽亚纲 胎生 有真正胎盘 无 有 生殖方式 胎 盘
育 儿 袋 乳 头
原兽亚纲—鸭嘴兽 原兽亚纲 鸭嘴兽
原兽亚纲—针鼹 原兽亚纲 针鼹
后兽亚纲— 后兽亚纲— 袋鼠
后兽亚纲— 后兽亚纲—考拉
真兽亚纲—食虫目 真兽亚纲 食虫目
反 刍
食草的反刍类: 多室胃 多室胃) 食草的反刍类:(多室胃 瘤胃: 瘤胃:同盲肠作用 网胃: 网胃:微生物消化 瓣胃: 瓣胃:微生物消化 皱胃: 皱胃:分泌胃液 食物在瘤胃和网胃→微生物消化→ 食物在瘤胃和网胃→微生物消化→返回 口腔咀嚼→ 口腔咀嚼→进入瓣胃和皱胃
呼吸系统
鸟类(管道) 鸟类(管道)
真兽亚纲—奇蹄 真兽亚纲 奇蹄 目
真兽亚纲—兔形目 真兽亚纲 兔形目
主要内容及重点
胎生 皮肤 消化 循环 神经 生殖 哺乳 运动 呼吸 排泄 感官 恒温
最高等
主要特征
哺乳类
主要类群
进步性? 进步性?
爬行类
鸟类
胎盘
是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 合起来形成的结构。 合起来形成的结构。
哺 乳
定义: 定义:以乳汁哺育幼兽 水、无机盐 蛋白质、 蛋白质、脂肪 乳汁成分 糖、酶 多种维生素 哺乳的意义 提供幼儿发育充足的营养条件与免疫因子。 提供幼儿发育充足的营养条件与免疫因子。

哺乳纲+动物地理分布

哺乳纲+动物地理分布

第二十章哺乳纲(Mammalia)哺乳动物: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具哺乳行为的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具有5大进步性特征:1.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能协调复杂的机能活动和适应多变的环境;2.口腔具有了咀嚼和消化作用,大大提高了对能量的摄取。

3.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4.具有快速运动能力。

5.胎生、哺乳,保证了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哺乳动物和鸟类都具有恒温特征,所以都称作恒温动物。

第一节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一.3大重要特征:胎生、哺乳和恒温1.胎生:胎生的实现依靠胚胎发育期间形成胎盘。

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的血液循环系统并不直接通连,而是被一层约2μm 厚的薄膜隔开,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是通过弥散作用而透过的。

这种渗透是一种选择性渗透,而不是机械性渗透。

选择性渗透:通透层渗透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

哺乳动物胎盘的渗透作用:水、电解质、O2、CO2是机械性渗透;其它物质,盐、糖、氨基酸、简单的脂肪分子、尿素可以通过;大的蛋白质分子、脂肪分子和细胞均不能通过。

胎盘的类型(1)依据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结合的紧密程度区别:分为无蜕膜胎盘和蜕膜胎盘2种。

无蜕膜胎盘: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结合不紧密,胎儿出生时,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易于脱落,不会造成子宫壁出血。

蜕膜胎盘: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结合紧密,胎儿出生时,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不能脱离,结果造成母体的子宫内膜随胎儿胎盘一起撕下产出,造成母体子宫壁大量出血。

(2)根据胎盘上绒毛的分布状况区分胎盘又可分为4种:散布状胎盘、叶状胎盘、环状胎盘、盘状胎盘。

散布状胎盘:绒毛均匀分布在绒毛膜上的胎盘。

叶状胎盘:绒毛汇集成一块块小叶丛,散布在绒毛膜上的胎盘。

环状胎盘:绒毛呈环带状集中于胚胎腰部的绒毛膜上。

盘状胎盘:绒毛呈盘状集中在绒毛膜的一个或二个区域。

胚胎发育过程的三个环节——受胎、妊娠、分娩。

受胎——精子、卵子结合成为受精卵、初步发育,并运行到子宫形成胎盘,坐胎于子宫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章哺乳纲(Mammalia)[知识点]形态、分类、起源。

[重难点]如何将哺乳动物的形态与人类形态有机结合,为将要学习的人体解剖打下基础。

哺乳动物:是一类体表被毛、恒温、胎生、哺乳的脊椎动物。

有些次生现象:(鲸:口边有少许刚毛;海牛:体表仅有稀少刚毛)。

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结构最复杂、机能最完善、演化地位最高等的类群,它们生活在多种多样的环境中,分布几遍全球。

如:空中飞翔的:蝙蝠;树间滑翔的:鼯鼠;树上栖息的:猴子、松鼠;陆上奔跑的:野兔、野牛、黄羊;洞穴中穿行的:穿山甲、鼢鼠、鼹鼠;水中畅游的:鲸、海豹等。

以上这些动物所在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形态各异,但它们都具有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因此它们都是哺乳动物。

第一节哺乳纲的主要特征1.体表被毛,皮肤腺发达,具特有的汗腺和乳腺哺乳动物的皮肤(表皮、真皮)均厚且发达,尤以高等种类的真皮最厚,常用以制革。

体表被毛,是哺乳类在外形上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可以说凡被毛的脊椎动物均是哺乳动物。

毛为皮肤衍生物,由表皮角质化形成。

绒毛短而密,覆于皮肤造成一不流动的空气层、空气是良好的热绝缘体,所以具保温作用。

北极熊的毛为一根极细的光导管,几乎能吸收照在身上的全部太阳紫外线。

刺猬和豪猪体被许多硬刺,都是毛的变形。

穿山甲体被角质鳞片,但鳞间和腹部仍具毛,并在胸部具一对乳头,幼兽吃奶长大,故穿山甲是哺乳动物而不是爬行动物。

皮肤腺:哺乳类的皮肤腺非常发达,不仅具有发达的皮脂腺和性臭腺(如臭腺、香腺、蹄腺)而且还具有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汗腺和乳腺。

皮肤腺均来源于表皮的生长层,陷入真皮内,为多细胞腺。

皮肤腺:皮脂腺、汗腺、臭腺、乳腺1.皮脂腺:包状腺,多开口于毛囊内;分泌油脂,涂润毛和皮肤,防止干燥和浸湿。

2.汗腺:管状腺,陷于真皮中,以一长管开口于皮肤表面。

调节体温,排汗散热,排泄部分代谢废物。

尿素、盐、水等,性质与尿相似。

A.汗腺不发达的种类:①狗:散热主要靠口腔、舌、鼻表面蒸发;②兔:仅唇部、鼠鼷部有少量汗腺;③牛:鼻部汗腺发达,热天若牛鼻未见汗珠,说明闭汗,是有病的象征;④啮齿类:如大鼠,仅在趾垫部有汗腺。

B.无汗腺的种类:如鲸、鼹鼠、鳞甲目种类。

C.汗腺发达的种类:马、灵长类动物,几见全身。

3.臭腺:是汗腺或皮脂腺的衍生物(变形),开口于特殊的囊内,吸引异性,便于同类跟踪,自卫等功能。

如黄鼬的臭腺(自卫)麝香腺:吸引异性,盘羊的蹄腺,便于跟踪,海狸鼠、麝鼠尾基部的香腺。

4.乳腺:是变态的汗腺,是管状腺和泡状腺的复合体,分泌乳汁(雌性最发达)乳汁会有高价营养,以保证幼体的良好发育和高的成活率。

乳区:乳腺聚集的区域(若干乳腺集中在一定区域)。

乳头:乳腺集中的小突起。

真乳头:分泌管直接开口于乳头。

如有袋目、啮齿目、灵长目。

假乳头:分泌管开口于乳管底部,再由乳管通出体外。

单乳类无乳头。

乳头数目:一般与一胎产仔数成正比:家兔4-5对,啮齿类1-5对,食肉类3-4对,蝙蝠、马象、鲸只有1对。

乳头的位置:胸部、翼毛类、象、灵长目、人。

腹部:猪等。

鼠鼷部:牛、羊等。

2.头骨具2枚枕骨髁,槽生异型齿,颈椎7枚,双平椎体并具椎间软骨;下颌由单一齿骨构成。

①下颌由单一的齿骨构成,是哺乳动物头骨的一个标志性特征,使咀嚼能力加强。

②头骨骨块数的减少和愈合,也是哺乳类的一个明显特征,骨块愈合是解决坚固与轻便这一矛盾的途径。

③哺乳类头骨因鼻腔扩大,具有明显的“脸部”鼻腔内出现复杂的鼻甲骨(嗅粘膜覆于其上)增大了嗅觉表面积,因此哺乳类嗅觉十分发达。

④哺乳动物除海牛和二趾树懒颈椎6枚、三趾树懒9-10枚外,其余哺乳动物颈部长短如何,都由7枚颈椎构成,这也是哺乳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

我国哺乳动物其颈椎数都为7枚。

⑤哺乳动物的椎体为双平型椎体,使椎体接触面宽大,提高了脊椎的负重能力。

⑥椎体间具坚韧而富有弹性的椎间软骨(椎间盘)能缓冲运动时对脑及内脏的震动,并使脊柱有较大辐度的活动性,减少摩擦(提高了活动范围)。

脊椎骨的数目可用椎式表示:用C、T、L、S、Cy分别表示颈椎(Cerrical vertebra),胸椎(thoracic vertebra)、腰椎(Lumbar vertebra)、荐椎(sacral vertebra)和尾椎(coccyx vertebra)。

例如:兔的椎式为:C7T12—13L7S4Cy15—16犬的椎式为:C7T12—13L7S3Cy19—23猫的椎式为:C7T13L7S3Cy18—25牛的椎式为:C7T13L6S5Cy18—20猪的椎式为:C7T14—15L6—7S4Cy20—23大熊猫的椎式为:C7T13—14L4—5S5—6Cy13长臂猿的椎式为:C7T13—14L4—6S5—6Cy2人的椎式为:C7T12L5S5Cy3—53.具有特殊的隔肌,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隔肌和胸腔是哺乳动物特有的,隔肌的伸缩,可增大和缩小胸腔,增大腹压,可帮助呼吸,辅助排便。

隔肌周围为横纹肌,由肋骨、胸骨和椎骨作起点,以中央圆形的结缔组织中央腱作止点。

胸腔扩大:隔肌下降(隔肌收缩);肋骨上提(肋间外肌收缩)。

胸腔缩小:横隔上升(隔肌放松);肋骨牵引而下(肋间内肌收缩)。

4.多具肉质软唇及槽生异型齿:出现口腔咀嚼和消化除单孔类的鸭嘴兽、齿鲸类的白鳍豚等无肉质软唇外,其它哺乳类均有。

肉质软唇的主要作用是吸乳;也是辅助摄食咀嚼的重要器官,人类的软唇还是发音吐字的组成部分。

哺乳动物除鸭咀兽、穿山甲、须鲸类等无牙齿外,其余种类均有槽生齿;除齿鲸类为同型齿外,其它种类的牙齿出现了门、犬、臼齿(前臼齿、后臼齿)的分化,为异型齿。

即哺乳动物的牙齿在形态上分化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对食物的机械处理出现分工:门齿切断食物,犬齿刺穿撕裂食物,前臼齿、臼齿磨碎食物等,这种牙齿称为异型齿。

牙齿与食性密切相关,而食性又与整体结构有关,因此牙齿就成为研究动物体机能与结构的一个重指标。

不同种类其牙齿的形态和数目均有不同,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也可以列成齿式:门齿(切齿)(incisor )、犬齿(canine )、前臼齿(premolar )、臼齿(molar )兔的齿式为:2(I 2833M 23Pm 00C 12=);亦可直接写成283,2,0,13,3,0,2= 猪的齿式为:2(I 4433M 44Pm 11C 33=);亦可直接写成443,4,1,33,4,1,3= 人的齿式为:2(I 3233M 22Pm 11C 22=);亦可直接写成323,2,1,23,2,1,2= 因食性不同,哺乳动物的牙齿可分下列几种类型:齿型:食虫型、食肉型、食草型、杂食性种类。

食虫型:门齿尖锐,犬齿不发达,臼齿齿冠有锐利的齿尖多呈“W”型。

食肉型:门齿较小,犬齿发达;上颌最后一个前臼齿和下颌第一枚臼齿特别增大,齿尖锋利,交叉呈剪刀状,称为裂齿。

食草型:犬齿不发达或缺,就形成了门齿与臼齿间的齿隙(或称虚位),臼齿扁平,齿尖延成半月型称月型齿,齿冠亦高。

杂食性种类:臼齿齿冠有丘形隆起,称丘型齿。

口腔消化:物理消化,牙齿的咀嚼。

化学消化,唾液腺发达,分泌唾液(含有消化酶),有初步消化的功能(淀粉→葡萄糖)。

兔有4对唾液腺:耳下腺(鳃腺)颌下腺,舌下腺和眶下腺,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除湿润食物便于吞咽以外,还含有淀粉酶,能分解淀粉。

所以哺乳动物的口腔不仅具物理消化(咀嚼)还出现了化学消化。

5.心脏分为四室,具左体动脉弓,完全双循环。

特点:(1)心脏分为四腔,完全双循环(与鸟类一样);(2)具左体动脉弓(鸟类为右体动脉弓);(3)左耳室孔间具膜质二尖瓣,右耳室孔间具膜质三尖瓣(鸟为一片肌肉质瓣),防止逆流使之朝一个方向流动;(4)成熟的红细胞无核;(5)肾门静脉消失(有肝门V )。

6.淋巴系统极为发达。

(脾脏、扁桃体、胸腺属淋巴腺)7.大脑皮层发达,具胼胝体大脑:(1)哺乳动物的大脑发达(体积大),不仅盖住中脑,同时几乎遮住了小脑;(2)由发达的新脑皮层(灰质)(数层神经细胞)构成大脑皮层,虽不为特有,但比爬行类、鸟类发达;(3)大脑半球表面出现褶皱,构成许多沟回,增加了大脑皮层的表面积,大脑皮层成为高级神经活动中枢。

哺乳动物从低等→高等沟回无或少→多把人所有大脑(半球沟回)展开,其表面积约为2000cm2。

沟回的多少,标志着动物智慧的高低,最高等(愈高等)种类其沟回愈多,大脑皮层也就愈发达。

(4)具特有的胼胝体(除单孔类、有袋类)位置:位于两大脑半球的底部;构成:由许多横行神经纤维构成;作用:联系两大脑半球,构成神经通路。

中脑背面由纵、横二沟将其分为四个丘状体,积四叠体,为哺乳类所特有。

位于上部的为上丘脑,为视觉中枢(反射中枢)。

位于下部的为下丘脑:为听觉中枢(听觉反射中枢)。

小脑:1.具许多横褶皱;2.具小脑皮层(新小脑)为哺乳动物特有;3.具脑桥,为哺乳动物特有。

位于:小脑前腹面;组成:由横行神经纤维构成的隆起;功能:联络大脑和小脑。

小脑:维持肌肉张力,保持身体正常姿势,起运动协调作用。

8.具外耳壳1对,中耳具3块听骨,内耳具发达的骨蜗管。

(两栖、爬行、鸟类,均具1块听骨——耳柱骨),除水生种类(鲸、白鳍豚、江豚等)外耳壳退化外(属次生现象,对水环境的适应)陆生哺乳类都有能转动(有些种类如兔)的外耳壳,能有效地收集声波,是对陆生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特有结构。

哺乳类每个中耳内各具3块听骨,即槌骨、砧骨和蹬骨。

它们彼此相连,构成一个骨链,外与鼓膜相连,内与卵圆窗相连,起传递声波作用。

(上颌)方骨−−变小砧骨外耳:集音装置−→(下颌)关节骨−→−槌骨中耳:传音装置(部分)舌颌骨−→−镫骨(与耳柱骨同源)内耳:感音与平衡装置9.胎生、哺乳、恒温Array胎盘:是哺乳动物所特有的结构。

胎盘是富有血管的海绵状构造。

胎盘是绒毛膜和尿囊膜愈合在一起形成胎儿胎盘与母体子宫壁疏松的特殊组织(母体胎盘)共同形成胎盘。

胚胎在子宫内整个发育期间完全靠胎盘吸收母体养料和氧,胚胎的代谢废物也通过胎盘送给母体。

A.由于胎盘儿绒毛膜表面绒毛的分布不同可分下列4种:(1)散布状胎盘:绒毛平均分布在绒毛膜的表面上。

例如贫齿类、鲸类、原猴类和大多数有蹄类的胎盘。

(2)多叶胎盘:绒毛集中成丛,散在绒毛膜的表面。

例如大多数反刍动物的胎盘。

(3)环状胎盘:绒毛集中呈宽带状,围绕胚胎的中部,而胚胎的前部和后部则包围着光滑的浆膜。

例如:食肉目、长鼻目、鳍脚目、海牛目。

(4)盘状胎盘:绒毛集中分布成盘状。

例如:食虫类、啮齿类、翼手类、猿猴及多数贫齿类,人也属于此类型。

B.胎儿绒毛膜与母体子宫蜕膜紧密程度不同可分为:(1)无脱膜胎盘:绒毛与子宫联系不紧密,当生产时,绒毛膜的分离并未使子宫的粘膜受到任何破坏,故不出血。

生产较容易。

例:上述散布胎盘和多叶胎盘属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