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审题方式总结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总结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f3e52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12ddc6f.png)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方法总结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语文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也可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掌握有效的阅读理解方法,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些适合三年级孩子的语文阅读理解方法。
一、认真读题,明确要求在做阅读理解题之前,一定要让孩子们认真读题,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
比如,是让找出文中的某个词语,还是概括段落大意,又或者是理解某个句子的含义。
只有明确了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文章,找到正确的答案。
有些题目可能会比较复杂,这时候可以让孩子们多读几遍题目,把关键的词语和要求标记出来,提醒自己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拿到一篇阅读理解文章,首先要让孩子们从头到尾通读一遍。
在通读的过程中,不要纠结于个别不认识的字词,先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一遍阅读的目的是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知道文章讲的是关于什么的事情,或者是什么样的人,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这样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和脉络。
三、带着问题,精读文章在通读全文之后,孩子们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就要带着问题去精读文章了。
仔细阅读与问题相关的段落和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从文章中寻找答案。
在精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标记,比如把关键的句子画出来,或者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也方便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依据。
四、学会找关键词和关键句文章中往往会有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比如,一些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词语,或者是能够表达作者观点、情感的句子。
在阅读的时候,要让孩子们学会敏锐地捕捉这些关键词和关键句。
它们通常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的开头或者结尾等重要位置。
找到这些关键词和关键句,对于回答问题、概括文章大意等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df795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12.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在小学语文中当然也不例外,掌握好答题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拿下语文阅读。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供大家参考。
1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一、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
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
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
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二、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
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对于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
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2、对于一些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准确解答这类题目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
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这就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这就能准确解答。
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总结
![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f0a2a68bd63186bcebbc9c.png)
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总结一、信息提取题【常见题型】1.文中“XX”指的是什么?2.文中的“XX”是什么意思?3.结合全文说说“XX”指的是什么,“XX”指的又是什么【答题思路】一“定”——确定词语在文中的位置。
二“抓”——抓取文中的相关信息。
三“代入”——将指代的内容替代到原句中,检查内容是否合理、连贯。
【记忆小口诀】阅读文章并不难,首先定好关键词。
抓住文章小特务,联系上下文分析。
最后代入法检查,准确答案巧呈现。
二、词语含义/赏析题【常见题型】①联系上下文解释“XX”词语的含义。
②文中“XX”一词用得很好,试分析好在哪里?③文中“XX”一词能否替换成“XX”(另一个词),为什么?【答题思路】考点一:解释词语(联系上下文)答题公式:本义+文中义本义,即词语原本的含义,常用的了解词语本义的方法有拆分法、造句替换法、近义法、反义法。
文中义,是词语在文本中的含义,需要结合文本中的故事情节来解释词语在文本中的含义。
考点二:把某词替换成某词可以吗?答题公式:表态+词义+文中义+作用表态,即写明是否可以替换;作用,通常有,写出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体现了怎样的效果等。
三、修辞手法分析题【常见题型】①指出下列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
②用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排比句、夸张句)③从修辞的角度看,文段中画线句有什么作用?【答题技巧】四、人物描写赏析题【常见题型】1.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性格?2.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运用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物+心理(性格)。
五、中心概括题【常见题型】1.请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什么道理?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题思路】一“扩”:“扩”文章标题;二“摘”:“摘”关键语句;三“定”:“定”文章类型。
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指导
![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c88137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3.png)
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步骤指导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阅读理解可能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小挑战,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答题步骤,就能轻松应对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的步骤吧。
一、通读全文拿到一篇阅读理解的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头到尾通读一遍。
在通读的过程中,不要着急,要把每个字、每个句子都看清楚,大致了解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这时候,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先不要停下来,可以先猜猜意思,继续读下去。
二、仔细审题读完文章后,接下来就要认真看题目啦。
要把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看清楚,理解题目问的是什么。
有时候题目可能会有一些小陷阱,比如“不正确的是”“没有提到的是”等等,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要求,不要粗心大意。
三、带着问题再读文章知道了题目问什么,接下来就要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文章。
这一次读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地去找答案。
比如,如果题目问“文中提到了什么动物”,那就专门留意文章中关于动物的描述;如果题目问“主人公的心情是怎样的”,那就重点关注描写主人公语言、动作、神态的部分。
四、在文中找答案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都在文章里,只要认真找就能找到。
找到相关的内容后,可以用铅笔在文章中轻轻画出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答案,也不容易出错。
五、组织语言答题找到了答案,接下来就要把答案写出来啦。
答题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表达清晰、通顺,不要有错别字。
如果是简答题,要把关键的信息写完整;如果是选择题,要认真对比每个选项,选出最正确的答案。
六、检查答案做完题目可别着急交卷哦,还要认真检查一遍。
看看有没有错别字,答案是不是回答了题目的问题,语言表达是不是清楚。
如果发现有错误,及时改正。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看看怎么运用这些步骤。
比如有这样一篇文章《美丽的秋天》:秋天来了,天气凉了。
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果园里,苹果红了,葡萄紫了,梨也黄了。
田野里,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三年级阅读理解常见解题法
![三年级阅读理解常见解题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afaa8a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f.png)
三年级阅读理解常见解题法在小学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阅读理解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也是不少同学感到有难度的地方。
但别担心,只要掌握了一些常见的解题方法,就能轻松应对。
一、通读全文,把握主旨拿到一篇阅读理解,首先要快速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在讲什么。
这个过程中,不要纠结于个别不认识的字词,先把文章的主要内容搞清楚。
比如,如果是一篇记叙文,要明白故事里有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是说明文,要清楚它在介绍什么东西,有什么特点。
在通读的时候,可以一边读一边在心里简单概括一下每个段落的大意。
这样读完后,对整篇文章的主旨就有了一个初步的把握。
二、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读完整篇文章后,接下来就要认真看题目了。
要仔细读题,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是让找某个词语的意思,还是概括某一段的内容,或者是理解作者的情感等等。
一定要把题目中的关键词圈出来,比如“不正确”“主要”“原因”等,避免因为粗心而答错。
三、带着问题,回读文章明确题目要求后,就要带着问题再次回到文章中去找答案。
比如,如果题目问“文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感到难过?”那就到文章中找到相关的段落,仔细阅读,从文中找出能说明原因的句子或词语。
在回读文章时,要注意一些关键的位置,比如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往往会有一些总结性的语句。
还有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比如问号、感叹号等,后面可能会有重要的信息。
四、仔细比较,筛选答案从文章中找到相关的内容后,要对这些内容进行仔细的比较和筛选,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有时候可能会找到多个相关的信息,这时候就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选择最准确、最全面的那个。
比如,如果题目要求“概括文中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那就要把文中所有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都找出来,然后进行概括,不能只找到一两句就了事。
五、规范答题,注意语言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和表达的清晰。
尽量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如果是简答题,要把要点回答清楚,不要遗漏。
如果是要求解释词语的意思,不要只简单地说“在文中是指……”,还要结合上下文把词语的意思说清楚。
三年级做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三年级做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4f8591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0.png)
三年级做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
三年级做阅读理解的技巧和方法有:
1.浏览全文,把握主旨。
在开始阅读理解之前,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意,特别是要注意标题、段落开头和结尾以及各段落的主题句,这样有助于理解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仔细阅读,深度理解。
在理解文章主旨之后,需要仔细阅读全文,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段落和句子,要深入理解其含义和意图。
同时,要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和短语,这些往往能够提供重要的线索和提示。
3.标记重点,加深记忆。
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要用笔标记出重点内容和关键词句,这样可以加深记忆和理解。
同时,对于一些不太理解的部分,也要及时标记出来,方便后续的查阅和理解。
4.掌握答题技巧。
在完成阅读理解之后,需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例如,要善于利用文章中的线索和提示来回答问题;对于一些推理题和主旨题,要善于从文章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同时,也要注意答案的简洁性和准确性。
5.练习和反思。
阅读理解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思。
在练习中,可以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在反思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阅
读水平。
三年级语文阅读题诀窍
![三年级语文阅读题诀窍](https://img.taocdn.com/s3/m/d27d4b9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5.png)
三年级语文阅读题诀窍
学习语文知识不仅要分析思考,考察能力,更要能够把文章中所
有的要点都会读懂。
而阅读题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分
析能力的考验,因此要想做好阅读题,有一定技巧诀窍是必要的。
首先,在阅读文章前,要先给文章“看头”,也就是要先读文章
的标题、题目、前述等,看看文章的主旨和话题是什么。
了解了文章
的内容,就可以做到主动聆听、快速阅读,从而把握主题精神快速把
握要点,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要结合文章,认真理解题目中每个词语的含义,以防文章
中含义与题目不符。
然后,再聆听文章,把握语意,根据文章中出现
的关键词来把握文章中心,以有效避免把文意误读或者脱离中心,答
案也更容易把握。
再者,在作答题时,切记要找对答案,一般在文章中出现的词语,是我们的答案的重要线索,也是正确答案的关键,这点语文学习中不
容忽视。
此外,还要注意把握文章的前提,以及梯度思维,如文章提
到某一故事中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考生要回答根据先后顺序,把问题答案排列好。
最后,要注意一定要做一定的练习,反复的练习和检验,以检查和确认自己的理解、反映准确性。
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才可以熟练掌握技巧,提高做题能力,让自己的学习取得有效的进步。
总之,想要高效应对三年级语文阅读题,在读文本前后分别采取思索,彻底把握文本的主题;在做题时,分析题干,以文章中叙述或提到的词语为线索,并结合出题者的意图来把握答案;在答题后,还要注意仔细核对答案,不断总结经验,及时改正提高,才能提高自己做题的能力。
三年级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年级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beff4f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9.png)
三年级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三年级做阅读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仔细阅读文章:阅读理解题的核心是理解文章内容。
要认真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重要细节和作者的观点。
2.关注题目要求:在做题之前,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理解题目的意思和需要回答的问题。
3.寻找相关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在文章中找到相关的信息。
可以使用关键词或短语来帮助找到相关信息。
4.理解重要细节:对于一些需要理解的细节问题,要回到原文中仔细阅读相关段落,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的意思。
5.概括文章主旨:对于一些需要概括文章主旨的问题,要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6.理解作者观点:对于一些需要理解作者观点的问题,要通过作者的用词、句式和语气来推断作者的观点。
7.合理组织答案: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合理组织答案。
8.检查答案:在完成答案后,要仔细检查答案是否有语法错误、拼写错误或表述不清等问题。
如果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及时进行修改。
通过以上方法和技巧的训练和运用,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在阅读理解题上有更好的表现。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60acc914028915f804dc281.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是整个试卷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一点从它所占的分值就可以看出,可是好多同学看完文章,答题的时候很容易懵。
到底阅读理解该如何作答呢废话不多说,上干货!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解题方法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ab1d61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c.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而小学三年级阅读内容较为丰富,要求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做题方法。
下面介绍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
第一步:先读懂文章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内容较为生活化,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或者描述,让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人物、掌握技能,提高语言素养。
但是,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其中有的学生看懂了文章,但做题时却不知道怎么下手,有的则是因为对文章理解不深,而错失做题机会。
因此,建议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做题前,先要读懂文章。
读懂文章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细读题干。
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先仔细阅读题干,了解题目要求,这样可以确保阅读文章时,不会错过问题的重点。
2.一段段,每段理解。
阅读文章时,可以尝试分段理解,先了解每段描述的内容。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阅读的准确性,还能够避免阅读疲劳。
3.标记关键信息。
在阅读文章时,可以完整读完一段之后,将关键信息或者文章的关键句子标记出来,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文章内容,方便答题。
第二步:掌握常用的语文解题方法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小学三年级学生还需要掌握常用的语文解题方法,在做题时能够迅速地定位题干,并快速找到解题思路。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语文解题方法:1.细读题干,理解题目要求。
做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这样才能不错失分数。
细读题干,理解题目要求,明确解题方向。
2.精读文章,寻找问题解决思路。
解读问题时,可以迅速浏览题目涉及的段落,找到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并在文章中寻找关键词,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3.多种解题方式,找出最优解。
在解决问题时,可以采取多种解题方式,综合思考,找到最优解。
例如:在排除法基础上,结合例外情况进一步分析,避免错失问题的解决。
第三步:加强欣赏能力,提高作品评析能力小学三年级的语文阅读中,不仅有解题,还有欣赏和评析。
阅读文章时,学生不仅要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节,还要分析文章的表现手法。
(完整)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完整)小学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8c12a5433d4b14e852468d5.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是整个试卷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一点从它所占的分值就可以看出。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总结
![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ece5a0f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7.png)
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总结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可能会让他们感到有些困惑和棘手。
别担心,下面就来给大家总结一些实用的三年级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帮助小朋友们更好地应对阅读理解题目。
一、认真读题,明确要求在开始阅读文章之前,一定要先认真读题,弄清楚题目问的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比如,是让找文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还是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是理解某个词语的意思等等。
只有明确了题目要求,才能在阅读时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
二、仔细阅读文章1、通读全文拿到一篇阅读理解文章,要先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的大致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通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可以先跳过,不要停下来查字典或者思考,以免影响阅读的连贯性。
2、带着问题读读完一遍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带着问题仔细读文章。
这时候就要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思考,注意文章中的细节和关键信息。
3、多读几遍对于一些比较难理解的文章或者题目,不要着急,可以多读几遍。
有时候,多读几遍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找到答案。
三、找准关键词和关键句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要注意找准关键词和关键句。
关键词通常是能够体现文章主旨或者与题目相关的词语,比如表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词语等。
关键句则是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者对理解题目有帮助的句子,比如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中心句等。
四、理解词语的意思1、联系上下文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先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看看这个词语在文中的前后句子中是怎么用的,通过语境来推测它的意思。
2、拆字组词法对于一些合成词,可以把它拆成单个的字,分别理解每个字的意思,然后再组合起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3、找近义词或反义词有时候,通过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也能帮助理解词语的意思。
五、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1、抓住关键要素总结文章主要内容时,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关键要素,把这些要素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f3f544abed5b9f3f90f1c6a.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全汇总!语文考试中的阅读理解是整个试卷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一点从它所占的分值就可以看出,可是好多同学看完文章,答题的时候很容易懵。
到底阅读理解该如何作答呢?废话不多说,上干货!解题步骤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解题方法一、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二、选择或概括文章的中心(有很多的问答题都是根据中心解答的)例如:谈谈你的收获;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有什么启发有些文章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中心句。
写人的,主要是赞美主人公的某些优秀品质;写景主要赞美景的美丽可爱。
写物比较复杂一点,单纯写物,就是表达对物的喜欢;借物喻人和借物喻理的文章,在此类文章的结尾部分,仔细地揣摩,看它那些带有议论性的话,如果有写人的成分,那就是借物喻人;如果有说理的意思,那么一定就是借物喻理。
三、理解句子的含义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五、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ff091a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f.png)
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语文阅读理解可能是个不小的挑战,但别担心,只要掌握了一些方法和技巧,就能轻松应对啦!一、认真读题,明确要求在开始答题之前,一定要先认真读题,清楚地知道题目问的是什么。
比如,是让找中心句,还是理解某个词语的意思,或者是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只有明白了题目要求,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和回答。
有些题目会有一些关键词,像“仔细”“从文中”“用自己的话”等等,这些关键词可都是给我们的重要提示,一定要留意哦!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读完题目后,就要开始读文章啦。
第一遍读的时候,要快速地浏览,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知道这篇文章是在讲什么。
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先别着急,可以先跳过,继续往下读,说不定读完后面的内容,就能猜出前面的意思啦。
如果文章比较长,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读,这样会更容易理解。
三、带着问题,精读文章读完第一遍,对文章有了整体的印象后,就要带着问题去精读啦。
这时候要仔细地读,一边读一边思考问题的答案。
比如,如果题目是让找某个词语的意思,那就找到这个词语出现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如果是让总结主要内容,那就看看文章都讲了哪些事情,把重要的信息找出来。
在精读的时候,可以把关键的句子或者词语画出来,这样回答问题的时候就能很快找到了。
四、仔细审题,准确作答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楚题目是怎么问的,要求我们怎么回答。
如果是让用文中的话回答,那就一定要从文中找原话,不能自己随便编。
如果是让用自己的话回答,那就要把意思表达清楚,语言要通顺,不要有错别字。
回答问题要完整,不要只回答一半。
比如,如果题目问“为什么会这样?”,那不仅要说出原因,还要把相关的情节简单描述一下。
五、检查答案,查漏补缺做完题目后,不要着急交卷,要认真检查一遍。
看看有没有漏题,回答的内容有没有错别字,语句通不通顺。
还要再想一想,自己的答案是不是符合题目要求,有没有回答完整。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8f1a42e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c.png)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型,在小学语文中当然也不例外,掌握好答题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拿下语文阅读。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供大家参考。
1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做题方法一、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
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
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
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二、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
阅读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对于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直选法,即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这种方法适合于一目了然的题目。
答案是自己一下子能确定的。
排除法,通过排除不合要求的选项,将正确的答案显露出来。
类推法,通过合理推断迅速排除某些选项,或根据已知情况推断未知情况,迅速确定答案。
2、对于一些问答题、概括段落大意等题目准确解答这类题目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
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
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这就需要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这就能准确解答。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8ffef3e52ea551811a68717.png)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
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
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
粗心的同学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例如要求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有的同学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后,又多此一举地在错误的句子后打上了“×”。
类似的情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二、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
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
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
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三、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
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对于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推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68a1e18c7cd184254a35353d.png)
小学语文阅读题解题技巧与方法一、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在解答阅读题时,千万不要慌,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先从容易的入手,逐渐的打开思路。
粗心是学习的大忌,对于语文的阅读理解也不例外。
在审题的时候,要像对待数学试题中的数字一样,认真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甚至每一个标点,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
粗心的同学往往会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例如要求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有的同学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打“√”后,又多此一举地在错误的句子后打上了“×”。
类似的情况,在考试时常常能见到,粗心是一部分同学在该题项中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在做题的时候要仔细认真。
二、熟读全文,整体把握。
一般来说,做题时,我们要先把文章读一遍,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再开始做题。
如果没看懂,还要再读,直到弄懂为止。
当然,读第二遍前,可以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因为后面的问题中有时会隐匿着文章的主要观点、中心意思及写作思路、行文线索,对我们理解文章很有帮助。
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信息中揣度出文章大概主旨是什么,了解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从而整体把握全文,做到对解题心中有数。
要向学生强调,只要反复阅读、强化感知,才能深刻领悟和准确把握。
倘若急于求成,忽视对原文的阅读,只“水过地皮湿”般泛泛而读,不求甚解,草草了事。
就会导致对原文一知半解甚至形成错误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得出的结论,岂不成了“空中楼阁”?三、确定区域,深入思考。
在文章有了整体感知后,我们可以先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和哪些语句有关。
确定某一答题区域后,再深入思考,仔细弄懂这一段每一句的意思,进而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
有了这一习惯就有可能形成较强分析综合能力。
时反复琢磨题干,圈画与之相关的内容,答题时就不需要再从头至尾搜寻,可节省不少宝贵时间。
1、对于选择题选择正确选项方法有三:直选法、排除法、类推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审题方式总结
段有自然段和意义段。
自然段也叫小段或小节。
它是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围绕一个意思说一句话或几句连贯的话,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
意义段又叫逻辑段,它可以由一个自然段组成,也可以由几个相关的自然段合并而成。
自然段着重文字表达的需要,意义段着眼思想内容的划分。
我们学习段,一是弄懂怎样把话一句一句地连起来,表示一个主要意思;二是进行思维训练,培养概括能力。
自然段如何分层和概括段意呢?
自然段划分层次,就是通过对一段话的分析,看出这段在有个意思,这几个意思又是怎样一层一层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自然段常见的组合方式有:
1、顺承式。
即按事情或动作的先后顺序表达。
例如: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
//400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儿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
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一个个奋勇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层意思,把四层意思归纳起来概括段意:
当九江赛城湖大堤塌陷时,官兵们闻讯赶到,扛沙包,筑人墙,终于保住了大堤。
【篇二】
并列式。
在一段话中,分别写几种事物的几个方面,它们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存在的。
例如《精读与泛读》第五自然段:如果面对一大堆读物,我们可以将每本书的内容提要、前言、章节目录等很快地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就能大致了解每本书的梗概、特点及应用范围等。
//对一本读物来说,可以几段几段地粗读,也可以几页几页地翻阅,而不必逐一探究某个字、词或句子的意思。
俗话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快速阅读方法。
这一段前后两部分分别介绍了面对许多读物和一本读物时不同的读书方法。
前后显然是并列并系的。
3、总分式。
先总述后分述或先概括叙述后具体叙述,也包括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以及先分述再总结。
如《爷爷的芦笛》第1自然段。
在强强的相象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
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中,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
更有趣的是,海水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
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
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
这一段先总述爷爷的小闸屋是个好玩的地方,再具体描绘周围景色之美、芦笛曲调动听。
再如《夹竹桃》第三个自然段。
先总述我们家常见的花应有尽有,再分述春、夏、秋三季花儿依次开放的景象,最后总结园子里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盛景。
4、转折式。
全段分两部分,前后两部分意思转折,常用“但是、可是、而”等转折词分开。
例如《灰椋鸟》第一自然段。
“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
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
这一段可概括为:原以为灰椋鸟没什么好看的,可是自从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我决定去看看。
有时,前后两部分内容间没有转折词,但其中的转折关系仍显而易见。
如《烟台的海》第一个自然段:中国的沿海城市,东面或南面临海的居多,北面临海的却很少。
烟台恰是北面临海。
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这一段前后两句问虽无转折词,然转折关系一读便知。
转折式自然段,一般抓转折后的内容概括段意。
上面这段可概括为由于烟台是我国少数北面临海的城市之一,所以便有了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
【篇三】
因果式。
按照事物的原因、结果的关系表达意思的自然段,叫因果式小段。
包括先因后果和先果后因两种情况。
例如《莫泊桑拜师》第一个自然段:莫泊桑是19世纪法国作家。
他从小酷爱写作,孜孜不倦地写下了许多作品,但这些作品都平平常常,没有什么特色。
//莫泊桑焦急万分,于是,他去拜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为师。
这一段段意可概括为莫泊桑早年写作平平,所以他拜福楼拜为师。
以上是先因后果,再举一例先果后因。
《真情的回报》最后一个自然段“骑上这辆崭新的自行车送报快多了。
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扔报纸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
因为我永远记住了: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和爱意。
”
这一段前面是结果后面说明原因,从而突出了原因,点明了课题的含义。
二、划分文章段落、概括段意。
划分文章段落,可以参考上述分层的几种方法外,段落大意的概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找中心句(有的在段首,即总起句;有的在段尾,即总结句;也有的在中间议论部分或人物语言中)。
抓住这一段的主要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段意。
用小标题的方式进行概括。
分别举列如下:
1、《夹竹桃》一文中第3、4自然段合并成的段意就是在段尾:“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又如《秦兵马俑》一文中第二段的段首就有中心句:“兵马俑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段的段意。
2、《暖流》一文第二大段没有中心句,可根据主要意思概括为:“*来到南开大学阅览室,与青年学生一起吟诵诗词并谈论古典文学常话。
”
3、《碧螺春》各段则可以小标题形式概括各段内容。
a、久负盛名;b、名称来历;c、采焙情形;d、品茶之趣;e、茶漾春光。
三、写文章的主要内容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要太具体,要抓住文章的主要情节、主要事件或叙述的几个要点简要地写出来。
抓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把各段的段落大意连起来,稍加整理;
2、按所叙述的问题来抓文章的主要内容;
3、根据文章的标题,加以补充。
如《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第二段写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段写了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段写顶峰歼敌;第五段写英勇跳崖。
把这五段段意连起来,稍加整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篇文章写了五位壮士接受了上级交给的掩护群众的任务,有计划地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终于把敌人引上绝路,歼敌于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经过。
又如《颜黎明的信》一文叙述了这样几个问题:
1、青年人该怎样读书;
2、谈在上海看桃花;
3、能不能把信发表;
4、指出所署的是假名。
总结:把这几个问题综合起来,稍加整理,可以这样归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鲁迅在信中谈了青年人读书要博采众长、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又谈了关于在上海看桃花和同意发信这个话题,最后指出寄信人所署的是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