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_略论卡夫卡及其作品的孤独感(精)
论卡夫卡的孤独感
论卡夫卡的孤独感摘要:对于孤独的理解和感受的描写一直是文学上的主要命题之一。
在卡夫卡及其小说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一种孤独,一种近似与绝望的孤独。
家庭,朋友,时代和社会结构形态都给卡夫卡以主要的影响,尼采,父亲,《城堡》中的K等,他们促成卡夫卡的孤独,并以卡夫卡小说所独有的特色表现这份孤独。
Abstract: for lonely understanding and felt has always been the main propositions on literature. In Kafka and novel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experience solitude, an approximate the loneliness and despair. Family, friends, age and social structure to Kafka to major impact, Nietzsche, father, "the Castle" in K, etc., they contributed to Kafka's lonely, and Franz Kafka's novel the unique features of this alone.关键字:卡夫卡,孤独,自我意识,变异,精神领域,归属感。
Keywords: Franz Kafka, lonely, self-consciousness, variation, spirituality, a sense of belonging.前言:佛兰茨·卡夫卡(1883—1924)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公认为是现代注意文学的先驱。
他英年早逝,一生写了三部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还有几十篇短篇小说及约200万字的随笔、书信、日记、札记等文学作品,都极具影响力。
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
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作者:艾庆雄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27期摘要:卡夫卡是20世纪西方现代文学大师,他的作品都是以客观冷静、细腻敏感的语言来展示任务形象的,将人们精神层面的困境揭示的淋漓尽致。
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包括变形是孤独的顶峰状态、儿子在父子冲突下的孤独、活着是孤独的旅程等。
关键词:卡夫卡;《变形记》;孤独意识[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前言:古罗马神话中,丘比特的箭所到之处,人们会在瞬间萌生爱情,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
而“现代守夜人”卡夫卡也有一箭,但是它的箭矢上却有着浓厚的黑墨,箭头上分明刻着“孤”、“独”两字。
一旦被箭射中,那么会立即染上致命伤——孤独。
这些人既不会就此死去,也不会有获救的可能,他们只能看着自己的伤口慢慢地恶化,直至生命终结。
1、变形是孤独的顶峰状态卡夫卡《变形记》中,主人公的孤独是变形的先决条件,而变形是孤独的顶峰状态。
如果主人公对自己的上司和所做的差事不抱敌意或者是他不理睬自己的父母,毅然的结束它的差事,进行公开的反抗,那么都就不会出现变形的可能,也就不会产生孤独的感觉。
格里高尔的内心是孤独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在工作上,他承受着孤独的折磨,文中的描述是这样的:“我所做的差事是多么的累人,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
还要经常碰上各种烦恼,担心倒换火车,吃到劣质的食物,所交朋友也都是泛泛之交,没有知心朋友”。
在回到家里之后,主人公仍然不能摆脱孤独的阴影,他的妹妹是唯一能够让他感到温暖的人。
作品中的描述是这样的:“不论是家里人,还是格里高尔,大家都心照不宣,家里人接过他的钱,而格里高尔愿意交付这些钱,可是却怎么也不能让格里高尔生出温暖的感觉,只有妹妹能够让他感到亲近”。
在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下,格里高尔自身苦不堪言,始终忙碌于两点一线之间,这使他失去了非常多的生活乐趣,其中就包括他的爱情。
卡夫卡小说解读
在 其小说 中通 过一些 人物形 象对 人 类社会 中这种好 似永远不 会改 变的宿命般 的无奈 选择进 行 了深
刻地令人深 省地探讨 。
作 为 自传性 很 强 的作 家 , 卡
夫 卡在他 的作品 中 ,以 自身 独特
的生命 体验 和敏慧 的感悟写 尽 了
在《 变形记》 中, 旅 行推 销 员格 利 高尔 ・ 萨姆 沙为 了改 善家庭 生活 , 常年 四处 奔波 ,可家 人只看重 他
归的人。为 了排解无家可归者 的这种孤独和 恐慌以及 由此产生的精神焦虑 , 无奈 的他将之诉诸被称为“ 伪装的 自传 ” 的 日记 、 书信 和 小说 中 。
关键词 : 卡夫卡 孤独 精 神漂泊 生命 选 择
德 国文艺 批评 家龚 特 尔 ・ 安
德尔这样评 价卡夫 卡 : “ 作 为犹太
学 教 育
卡夫 卡小说解读
回 宋俊 宏
内容 摘 要 : 没有社会地位 , 没 有人 生 归宿 , 没有生存 空间, 不 被 人 理 解 的卡 夫 卡 , 在精神上是孤独和恐慌 的, 在现实 生活 中感 觉不 到安全感 , 找 不到人生位置 , 觉得 自己是寄居于这个社会和 家庭 中的流浪者 , 一个 无家可
产 生厌 倦情绪 ,毕竟 这种生 活带
给生命 中的孤独 、不安 和恐惧 不 是 任何 人 都能 长期 承受 得 了 的 , 于是他们就 开始极力 地寻找 自己 的归宿 , 寻找一种 归属感 。 卡夫卡
达到 了艺 术 的极 致 ,但他 的生 命
也 随即宣告结束 , 被 草草埋 葬 , 而 代替 他 的却 是一 只雄健 的豹 子 。
个 人 都 不 愿 意过 波 澜 不 兴 的 平 静 生 活 ,都 渴 望 过 一 种 永 远 在 路 上
外国文学欣赏_卡夫卡
• “我写的和我说的不同, 我说的和我想的不同, 如此下去,则是无底的 黑洞。” • “城堡”成了一个失却 谜底的谜语;或许“城 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 谜底。 • “城堡”寓义的复杂性、 多义性,最后走向神秘、 走向虚无、走向荒诞。
《变形记》
《变形记》原版封面
• 《变形记》中写的是人变成虫的荒诞离奇故事。 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一家公司的推销员,一 天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长有许多 细腿的大甲虫。从此厄运降临。丢失了工作,遭 家人厌恶。他有人性,有人的思维能力和心理, 恐惧感与灾难感缠绕着他。逐渐地又具有了虫性, 喜欢爬行,吃霉变腐烂食物。格里高尔不能继续 赚钱,家境每况愈下。尽管全家人都勤快工作, 也无法维持生活。大家视格里高尔为累赘,怪物。 格里高尔终于在孤独、寂寞与自惭形秽中悄然死 去。家人如释重负,心情愉悦地来到城外郊游, 谈起了新的梦想和美好的前途。
• 卡夫卡目的显然不在于仅仅描写父子冲突,更在 于普遍意义上揭示出人类生存在怎样一种权威和 凌辱之下,卡夫卡父亲的可怕而又受到崇敬的形 象间接或直接地渗透在作品中。 • 《判决》在体现了卡夫卡独特的“审父”意识的 同时,也表现了对家长制的奥匈帝国统治者的不 满。与此同时,卡夫卡还通过这个奇特的故事揭 示了西方社会中现实生活的荒谬性和非理性。
在卡夫卡的长篇 小说的创作中, 被称为“孤独三 步曲”的《美 国》、《审判》 和《城堡》是三 部未完成的杰作。
《审判》(又译《诉讼》)
• 一部关于“审判”的 小说: • 对无罪的审判; • 对有罪的审判; • 对“审判写成),作品讲述的 是银行助理约瑟夫· K无故受审判并被处死的故事。 约瑟夫· K在30岁生日的那天早晨醒来按铃声吃早 餐时,进来的不是女仆而是两个官差,宣告他被 捕,并被法庭审判有罪,他虽被捕却仍能自由生 活,照常工作。他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罪, 认为一定是法院搞错了,坚信自己无罪。约瑟 夫· K不愿屈就命运,他同这场明知毫无希望的诉 讼展开了一生的交战,公然向不公正的法庭挑战。
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巨匠的追求和孤独
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巨匠的追求和孤独弗朗茨·卡夫卡文学巨匠的追求和孤独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匠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于世。
然而,卡夫卡在追求创作和生活中也经历了孤独的折磨。
本文将探讨卡夫卡的追求和孤独,并探索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了他的文学作品。
首先,卡夫卡对完美和真理的追求常常使他感到孤独。
他对真理的执着使他与周围的人产生了隔阂,他对于社会常规和常人行为的异样看法,使他成为了一个被排斥和孤立的个体。
这种孤独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无论是《变形记》中的格雷戈尔·锡姆卡,还是《审判》中的约瑟夫·凯。
他们都身处于一个不能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社会环境中,这让他们感到愈发的孤独和迷茫。
其次,卡夫卡在创作过程中也经历着痛苦的孤独。
他写作的方式与众不同,他常常在深夜独自工作,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
这种孤独的状态让他能够专注于作品,但也使他与现实世界疏离。
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总是害怕不怕死,而是害怕这个世界会插手我生活,干扰我写作。
”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和孤独。
卡夫卡的作品中也体现了追求和孤独的主题。
他的作品经常探讨个体与权威的对抗,以及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努力。
《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雷戈尔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最终因为无法融入而感到孤独。
而《城堡》中的主人公卡尔·罗斯曼则一直在试图接近城堡,但最终也因为追求的过程充满无望而感到孤独。
这些作品表达了一个个追求者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所面对的无尽痛苦和孤独。
尽管卡夫卡经历了这种巨大的孤独和折磨,但他的作品却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瑰宝。
卡夫卡对真理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展现,他通过对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探讨,揭示了当代人面临的困境和矛盾。
他将自身的孤独和痛苦融入到作品中,使读者在阅读时也能够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共鸣。
总之,弗朗茨·卡夫卡是一个在追求和孤独中艰难前行的文学巨匠。
最孤独的卡夫卡
最孤独的卡夫卡1.本来是我是想在前面标注“献给所有想成为世界上最顽强的十五岁少年的孩子”这样的话,可考虑了又考虑后决定作罢。
因为毕竟,我想写的,不是村上笔下那个给自己命名为卡夫卡的15岁孤独少年。
我想写那个糊里糊涂的老头子,那个在“世界的分界线”上徘徊了很久的有智能障碍的老人。
《海边的卡夫卡》这本书讲那个叫卡夫卡的少年。
他离家出走,遇到很多人,遇到他的“姐姐”,他的“妈妈”,还有那个叫大岛的图书管理员。
每个人无一不是善良的。
他们都在自己坚信的事情上执着着。
他们有落日余晖的不肯放弃的红色,也有向日葵耀眼夺目的黄色。
他们至少都是灿烂的。
但是老人不是。
说话怪腔怪调的老头子,靠社会保障生活,无儿无女的老头子。
他没有颜色,没有爱过什么人似乎又不记得自己被什么人爱过。
可是却却安然自得的老头子。
他会和猫说话。
就是这样。
就是这样,为了猫咪而杀害了别人。
为了一个去了就知道的地方透支了自己的余生。
所以,读的时候就很庆幸,他可以遇上一个好人。
那个叫做星野的小伙子。
把他似乎当做自己的阿爷来爱的小伙子,尽管牢骚满腹却坚持陪伴他到结束的小伙子。
我知道这不合逻辑。
但是我希望我是他,我是星野,这样,我就可以陪伴他了,为了自己。
为了自己。
为了让所有孤独的孩子找到同伴,为了自己不再孤独。
中二病对么?我知道,我是无法拯救孤独的,就像超人都无法阻止全球变暖一样。
可就是这样啊,谁不是呢,为了自己最初的所谓梦想,哪怕是每天晚上梦到一次,在憧憬中就觉得那有了价值。
只想陪伴老人一次啊,想让他不要就那样死去,想让他再燃烧一次,想让他可以再图书馆里尽情的阅读,想让他感受幸福这东西的重量。
为什么是他呢?过尽千帆每个人都得到最后的意义,为什么只有他不圆满地离开了呢?同样是十五岁的我不懂。
所有的故事里主人公都要有好的结局,至少要实现愿望,可是为什么只有他是例外呢?因为他是有智能障碍的老人么?还是因为他没有颜色呢?他想回家,想要做一个普通的老人,想认字可以尽情地阅读。
试论卡夫卡作品中的孤独情结
试论卡夫卡作品中的孤独情结摘要梦靥般的童年生活,养成了他优柔寡断,胆怯敏感的性格特征。
这样的性格使他在写作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创作出让世人称赞的作品。
生活环境的不幸造就了卡夫卡在写作上一生的辉煌,所以生活环境对其文学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卡夫卡;孤独忧郁;分裂性一、引言卡夫卡是从文学边缘走进我们的,但他作品的一切冷漠,一切悲哀,一切战粟,一切筋疲力尽都变得称颂,这些作品就是精灵,上半身是神,下半身是野兽。
一方面为我们带来多重的美学意蕴,另一方面又让我们不得不紧皱眉头苦苦探索这些声嘶力竭的独自背后的意义。
二、环境的影响(一)卡夫卡出生和生长环境卡夫卡出生的地方,在布拉格的一处阴暗、充满霉味、狭隘的街区里,这虽然不会对尚未有任何人情世故感知的小孩子内心造成影响,但是冥冥中,注定了卡夫卡在成长后,内心里会留下自己出生的这处地方的阴郁方面的影响。
在卡夫卡《致父亲的信》以及马克斯•勃罗德的《卡夫卡传》中都多次提到了卡夫卡那阴郁的童年,这段不快乐的童年间接导致了他的内心的孤独,以及在后来对于这个世界和事物的忧郁孤独的看法。
“我根本不想获得新衣服,因为既然我长得难看,何必不穿得舒适一些呢?再说,既然世界已经看惯了旧服装,又何必向它展现新服装的丑陋呢?我老是拒绝母亲的意图,她总是让人给我做这种新衣服,她那大人的目光总能发现新旧服式间的区别。
我的这种不断的拒绝对我影响很大。
使我认为父母亲的行动业已证明,我的长相实在是不值一谈。
”这段摘自于《卡夫卡传》的文字,就很好的说明了卡夫卡童年时代的心里,他自卑,孤独,并且羸弱,而这样的心里也一直延续到了他成年后的生活。
(二)一个社会工作人员的生活卡夫卡在脱离大学生活后,便踏上了他的工作之旅。
他当过保险销售员,一个内心孤独忧郁的人,居然跑去当保险销售员,这不正好说明了在卡夫卡身上的分裂性?!保险销售员,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一份容易做好的差事,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人,要做好这份工作是难上加难,但是卡夫卡居然迎难而上,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他逐户逐位的向客户兜售保险时,要面对怎样的心理难关?但是事实也未必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一旦踏过了第一关卡后,他在往后几乎都可以应对自如了,而且就他曾经就读的专业,还有他在大学时代的畅所欲言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性格中也还存在着开朗的一面。
卡夫卡的神箭——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
卡夫卡的神箭——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
钟华(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300387)【摘要】关于《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的死因,历来颇有争议,许多论者从各种角度进行了阐释。
本文从孤独的视角进行解读,认为格里高尔乃是被孤独慢性扼杀,其变形也是孤独之顶峰状态的呈现。
【关键词】《变形记》;格里高尔;孤独在古罗马神话中小爱神丘比特持有一柄神弓,所发之箭射到之处,瞬间会萌生爱情,绽放出无穷的生命力。
被誉为“现代世界的守夜人”的卡夫卡也有一柄神弓,他的神箭上涂着厚厚的黑墨,箭头的两边鲜明刻着“孤”和“独”两字,被箭所触到的人纷纷染上孤独的致命伤。
他们既不会匆忙死去,也不会有丝毫得救的可能,唯一能做的只是眼睁睁地看着伤口逐渐恶化,直到死去,最终留下一副孤独的残壳。
在卡夫卡的作品中,众多主人公皆被卡夫卡的神箭射伤,留下一个个不可磨灭的伤口。
从《变形记>中格里高尔背上的伤121,到《乡村医生>中孩子身上的伤口,再至《审判>中约瑟夫・K的心口被捅了一刀后留下的伤口,等等。
本文试图以《变形记>为例,来探讨被卡夫卡的神箭所伤的人最终陷入的极度孤独境遇。
一、变形——孤独的顶峰针对《变形记》中的变形,著名的奥地利卡夫卡研究专家瓦尔特・H・索克尔认为:“假若下述两种情况中任何一种得以成立,变形肯定都不会发生:一,假若格里高尔对自己的差事和上司不抱敌意;二,候若他不顾自己的双亲,辞去他的差事,公开进行反抗。
这个想法可以正面表述为:变形在格里高尔的内心矛盾中起着调和作用,是他反抗的愿望与对这一愿望立刻进行惩罚的愿望之间的中介。
”诚然,索克尔的论述颇有深度,他从反抗和惩罚的角度阐释了变形的原因,给予人较深的启发。
然而,正如曾艳兵教授所说:“对于小说中的‘变形’,人们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并且各种理解也都有道理。
”于是,在对前辈学者表示尊敬之余。
笔者认为:格里高尔的变形有着更深的原因——变形是孤独之顶峰状态的呈现。
格里高尔是孤独的,这一点似乎毋庸置疑。
探析卡夫卡小说中的孤独意识
探析卡夫卡小说中的孤独意识作者:季晗来源:《商情》2020年第31期【摘要】卡夫卡是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他以细腻敏感的笔触深入各种人物的灵魂内核,凭借客观冷静的语言展示不同艺术形象的困境,淋漓尽致地揭示了现代人精神层面的遭遇,在全世界拥有众多读者。
在他的作品中能够体现出强烈的孤独与反抗意识,这中作品中的孤独意识与他的人生经历和自身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理解卡夫卡作品中的这种孤独意识对我们如何处理与世界、人生、他人的关系深有启迪。
【关键词】卡夫卡 ;孤独 ;意识 ;经历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的宗师和现代艺术的探险者。
1883年,卡夫卡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之下的小城布拉格,生活在犹太家庭,深受犹太民族文化熏陶,小学和中学都在德语学校就读:1901年,开始在布拉格大学学习化学,后因父亲干预转读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07年,开始在布拉格的劳工工伤保险公司就职,直至1922年因病退休。
卡夫卡自幼喜爱文学,大学期间认真研读诸多经典文学作品,参加布拉格文学活动。
卡夫卡的主要作品包括:长篇小说《美国》,《审判》,《城堡》,中短篇小说《司炉》《变形记》《判决》《乡村医生》《地洞》《在流放地》《饥饿艺术家》等。
他以自己对于世界敏感的心理体验为基础,在创作中通过客观且不动声色的语言,展示权威带给弱者的压迫感,描绘人与人之间冷漠隔绝的孤独状态等,作品中包含这强烈的表现出孤独与反抗意识。
一、权威压制下弱者的孤独卡夫卡的作品深刻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特别是写普通人和权力持有者之间的关系,在极端冷漠的社会中,主人公面对来自各种权利持有者与环境的压力,而环境对普通人的遭遇不仅不会同情,往往还会有力踏上一脚,使其境遇雪上加霜。
卡夫卡的小说尤其刻画了人们在这种特殊环境中“孤独寂寞、孤独无告、无助无援、内心的痛苦和精神上所受到的种种折磨和创伤。
例如,在长篇小说《城堡》中卡夫卡描述了权威的压制和束缚给主人公K和村民所带来的压迫感,无论是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大桥酒店老板娘,还是卧床不起的村长,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认同并甘心忍受无穷无尽的孤独,这形成一种无需表达的共识,构成整体性的孤独,以及主人公K在探寻自我身份的过程中孤独,孤立无援的处境让主人公K逐渐看清自己和村民的孤独本质,人在城堡权威面前渺小无力,由此产生精神上的孤独。
无家可归的异乡人_卡夫卡的_归属_问题
收稿日期:2003-12-19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04BWW019)。
作者简介:曾艳兵(1957-),男,湖北崇阳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2004年9月第26卷 第5期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Three G orge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 ocial Sciences )Sep.2004Vol 126 No.5无家可归的异乡人 ———卡夫卡的“归属”问题曾艳兵(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074)摘 要:卡夫卡,这位20世纪西方文坛的“怪才”,他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文学流派,他属于整个文学;他不属于某一民族,而属于超越了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的世界性作家。
正是因为他自成一体,所以各种“主义”都从他那里获得了启示,各种流派都从他那里找到了根源,许多当代伟大的作家都将他当作借鉴的榜样。
关键词:卡夫卡; 归属; 身份; 超越; 世界性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4)05-0049-06 卡夫卡,这位20世纪西方文坛的“怪才”,生前默默无闻,去世后不久却成为了文坛关注和评论的热点。
但是,对于这位“怪才”如何理解、阐释和评价,评论界却一直众说纷纭。
作为一个作家,他到底属于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阶级?哪一个流派?哪一种文化?哪一个“主义”?他大部分生命生活在奥匈帝国,但他显然不是奥地利人;他虽然用德语写作,但他不是德国作家;按说他应当属于资产阶级,但他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准则却嗤之以鼻;他虽然出身犹太民族,但他与犹太人的宗教和文化却有着深刻的隔膜;通常人们将他看作是为表现主义者,但他同表现主义其实是游离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他似乎应当属于现代主义,但在他的作品中已经透露出许多后现代主义的气息……,而这一切又同卡夫卡独特的无所归属的身份紧密相联。
存在主义者卡夫卡迷茫的文学天才
存在主义者卡夫卡迷茫的文学天才卡夫卡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闻名于世。
作为一位存在主义者,卡夫卡的作品充满了深沉的迷茫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本文将探讨卡夫卡作为一位存在主义者的身份,以及他作品中的迷茫主题。
卡夫卡生活在一个混乱而无序的时代。
他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阴影,这无疑对他的思维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卡夫卡的文学作品经常展现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无助和迷茫。
他的作品中的角色常常陷入困境,感到被无形的力量束缚,无法摆脱自己的命运。
这种困境和束缚是人类存在的无奈和无法逃避的一部分,这正是存在主义的核心观念之一。
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主人公格列高利·索朵尔被变成了一只巨大的昆虫。
这个奇幻的设定本身就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讽刺和批判。
格列高利被家人和社会抛弃,他的存在被否定,只能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小房间里。
这个形象象征着一个被扭曲和蹂躏的个体,他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
这种迷茫和无助被卡夫卡以一种荒诞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读者从中感受到恐惧和焦虑。
卡夫卡的另一个著名作品《审判》也展现了主人公约瑟夫·凯的迷茫和沮丧。
在这个故事中,凯被指控犯有不明罪行,他试图寻找真相和公正,却被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所困扰。
他的努力和嘶声都无法改变他在这个系统中的命运。
这个故事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和控制对个体的压迫,以及人们在这个面对无解命运时的无助感。
除了这些小说,卡夫卡的短篇故事和日记也充满了迷茫和绝望。
他的作品中的人物经常探索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尽的迷宫中。
他们的行动和决策常常看似毫无意义,只是为了应对绝望的现实。
卡夫卡以冷静而揪心的笔触展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的孤独和无力感。
卡夫卡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深思。
他通常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给读者留下了一个个谜题和悬念。
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人生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谜题,没有固定的解答。
卡夫卡的作品通过迷茫和焦虑的主题,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现实和命运时所经历的痛苦和无力感。
海边的卡夫卡探讨孤独身份与现实的迷失
海边的卡夫卡探讨孤独身份与现实的迷失海边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树的一部小说,通过主人公卡夫卡的经历,深入探讨了孤独、身份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呈现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迷失和无所适从的状态。
本文将从卡夫卡的孤独、身份认同和现实迷失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孤独是海边的卡夫卡以及其他村上春树作品中的主题之一。
卡夫卡这个角色在小说中被描绘得异常孤独。
他身世不明,母亲突然离开,父亲对他冷漠疏离,使得他在成长过程中始终感受到孤独的存在。
在海边的小镇上,卡夫卡与其他人隔绝,无法与他人建立起真正的联系。
村上春树通过卡夫卡的孤独感,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深层的困境,描绘了人们在繁忙的社会中感到的孤独和无助。
与孤独密切相关的是身份的探索与认同。
正因为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卡夫卡感到更加孤独和迷失。
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了解自己的过去,这使得他对自己产生了疑问和困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着身份认同的问题。
无论是从家庭、社会还是工作中,每个人都想要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对自己的认同。
卡夫卡的身份迷失引发我们对自我认同的思考,让我们反思自己对身份的认同是否过于依赖外界的审视和评价。
现实的迷失是卡夫卡面临的巨大困境。
他试图逃避现实,去寻找一种替代的生活方式,却始终无法真正融入到现实中。
这使得卡夫卡在迷失中不断奋斗,但同时也找到了一种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这种现实的迷失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困境,人们追求着物质和表面的成功,却忽略了内心的渴望和真实的自我。
我们也常常陷入迷失之中,追逐着虚幻的幸福和表面的成功,却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要和渴望。
在《海边的卡夫卡》中,村上春树通过卡夫卡的孤独、身份认同和现实迷失,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个体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小说中的卡夫卡形象深入人心,引发了人们对于孤独和身份的思考。
同时,作者通过描绘卡夫卡在迷失中的奋斗,让读者看到了一线希望和勇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类似的问题和困境,通过对卡夫卡的探讨,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和启示。
灵魂深处的边缘人——略论卡夫卡的孤独意识
灵魂深处的边缘人——略论卡夫卡的孤独意识邓国琴(河池学院中文系,广西宜州546300)摘要:孤独是卡夫卡的一种生存姿态或生活方式。
也是他对抗社会的武器。
他的孤独是灵魂深处的孤独.是一种真正内心的孤独。
孤独意识浸润着卡夫卡的整个世界,在家庭里、在社会上、在生活中。
孤独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他,几乎成了他生命的唯一,而他也在写作中,尽情地释放着他的孤独。
关键词:卡夫卡孤独意识卡夫卡恐怕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作家了。
他将孤独作为一种生存姿态或生活方式。
他的孤独和恐惧是联系在一起的。
他孤身独行.仿佛始终在警惕地躲避着任何可能袭来的物体。
他的这种孤独,是一种真正内心的孤独.是一种自惭形秽、躲避喧哗的“洞穴人”的独孤。
他曾说:“我的生命就是这出生前的踌躇。
”…尚未达到“人”的水准,故而只能独处在仅属于他的“鼠洞”中。
尽管卡夫卡身上包含着恪守职责、屈从社会的一面,并非人们所想象的不修边幅、艺术至上的“天外怪人”,但卡夫卡在日常生活中“融人社会”,不等于他的灵魂深处也被现实社会秩序所同化。
他始终追求着“天上的食物”.承受着“求而不得”的精神痛苦。
所以在这个意义他的意见,尊重他的言论。
即使他面对的是两位怒火中烧的高高在上的王者,他依然能运用漂亮的语言,缓和僵局,条理清晰,使人心服口服,而面对暴力与不公。
胆小怯懦的叛逃者.他更加会毫不留情地用尖锐的言语争辩批判。
狄俄墨得斯既是战场上的主帅。
又是会场上的精英。
他的才华也博得了老英雄奈斯托耳的称赞:“图丢斯之子,论战斗,你勇冠双军;论谋辩,你亦是同龄人中的佼杰,阿开亚人中,谁也不能轻视你的意见,反驳你的言论。
”而能谋善辩的俄底修斯之所以受到全军的爱戴,除了作战勇敢和受到雅典娜的特别关照外,出众的辩才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凶。
特洛伊智者安忒诺耳赞赏他的稳笃。
赞慕他的词锋是无与伦比的话辩:“当洪亮的声音冲击他的丹田,词句像冬天的雪片一样纷纷扬扬地飘来时,凡人中就不会有他的对手,谁也不能匹敌奥德修的口才!”英雄追求荣誉,强烈的荣誉感思想深入心灵。
卡夫卡与孤独
卡夫卡与孤独孤独现在看来好像是一件人人避之不急的事情,正如人尽所知的那样,在我们的祖先还长着尾巴在林间枝缝中穿梭的时代里,落单就意味着潜在的死亡。
因此,我们大概可以推测,拒绝孤独是长久进化中人类养成的一种保护自我的本能,这是一种自发的能力,就好像婴儿生来就去寻母亲的乳头一样的能力。
我们说理性,说自觉,这些启蒙大师热烈歌颂的品质,看似都在有意无意的压制着人的本能,因为大家都相信本能是感性的(应当认为人感性的一面是本能,没有思考能力的人驱动他行为的是基于生理需求的感性思维),通常带着强烈的情感色彩,这也是启蒙时代没有更多身名鹊立的诗人震惊文坛的原因之一吧?正是要感谢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狄德罗们,正因为他们,人类才得战战兢兢叩开孤独的房门。
谈论孤独需要勇气,忍受孤独需要耐心,孤独似乎一无所长,百无一用。
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没有人像是卡夫卡那样倚赖和恐惧着寂寞,他说道,我的名字就是kafka,希伯来语中“群居的鸟”的意思,既而他生活在为自己建筑的地洞中,舔舐着寂寞的碍于辣,再用充满著灵性的笔把寂寞领略到他的恐惧与激动娓娓道来。
他在长久的寂寞中渐渐不能自拔,一方面,他越是寂寞越深感恐惧和痛苦,一方面,他越是恐惧越是激动,他的人生往后看看就是喧闹黝黑的长廊,往前看看就是诡异凶险的悬崖,每每朝悬崖入了一步,他便看见了别人所看不出的风景,他不光就是做为作家无法抵抗这样恐惧而独特的未来的欲望,做为生活的失败者他更渴求看见不为人知的人族秘密。
他像是拿著一把可以预测未来而盗取生命的魔镜,当他自私斩获着人类未来的时候,魔镜,也就是寂寞,加倍自私得褫夺着他的生命。
最终卡夫卡英年早逝,朋友违反他遗愿的没付之一炬而是出版发行了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想象获得,先知的死必然就是悲惨极其的,他们与寂寞作伴,奔跑于时间窥见历史的一角,他们游历于未来看看获得前途的浓淡。
他们的时间轴上没过去因为过去被他们弃置在当时,也没未来,因为未来正是他们所经历的现在。
卡夫卡的孤独
卡夫卡的孤独摘要:孤独是卡夫卡的特色,毕生与孤独相伴也是他的生活。
文章着重分析孤独是怎样融入在他的生活,思想的各个方面,以至于完全占领他的思想。
文章从《地洞》的交织中的孤独,恐惧带来的孤独以及内心深处对孤独的渴望三个方面来详细分析卡夫卡的孤独。
关键词:孤独;怀疑;不确定;渴望;恐惧;陌生感卡夫卡是一个天才的作家,他用常人不易理解的方式写出了常人心中的困苦,煎熬和忧虑,所以在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后依然亘古长存,成为读者心目中的天才。
而《地洞》则是他的孤独的典型代表。
卡夫卡这个天才的孤独在这片文章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一、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交织中的孤独《地洞》全篇描写了一个不知名的动物自顾自的修建城堡又自顾自的给自己带来新的忧虑,不断解决问题,不断想出问题的过程,在兢兢业业的挖了一个相对很宽敞的地洞之后就陷入了一种猜测与不确定,这个地洞真的就那么安全吗?“似乎还蛮不错”的洞真的就是很安全吗,可是一种危机感深深的笼罩着可怜的他,为了安全,特意造了两个洞口,经过种种思虑,最终选择了一种较为让自己安心的方式,“离这个洞口约千把步远的地方,有一处上面覆盖着一层可移动的苔藓”[1]这里才是真正的入口,但是即使是这样,心中的不确定依然存在,不管自己的地洞造的多么复杂,找不到一个完全安宁的时刻,如此强烈的不确定,对自身安全的模糊交织折磨着他,让他一刻也不闲的完善自己的设施。
但是仅仅如此就可以减轻哪怕一点他心中的不确定吗,没有,他的不确定或者说他的怀疑与日俱增,怀疑自己究竟通过地道得到了些什么,“我的地洞最大的优点是宁静,当然,这是没有准的,说不定什么时候突然中断”[1],他永远不能得到哪怕是一个确定的结论,总是很快的加以否认,因为他内心里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不变的。
是可以让他得到依靠的。
他人是可疑的,“假如我有某个值得信赖的人,可以把观察哨的任务交给他,,难道他不要报酬吗?最起码的,他连地洞也不想看一看吗?”[2]他对这个世界的怀疑与不确定使他不相信哪怕一个人,“假如”有某个信任的人,他连一个可以完全信任的人都没有,所以只有继续活在自己孤独的世界里,只有如此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只有写作与他相伴,于是,他患上了“孤独癖”。
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
论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作者:徐洁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15期摘要:弗兰茨·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描写了主人公格里高尔从人变成大甲虫,被社会和家人疏离和抛弃,最终在孤独和绝望中死去的悲惨经历。
作者用荒诞的手法展现了在西方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被金钱、冷漠和隔绝所异化,哪怕是近在咫尺的亲人有时候都得不到正常的沟通,孤独仿佛一直伴随着格里高尔,在他突然变成甲壳虫之后,家人、朋友和同事的疏离让他身心俱伤,最终在孤独中去世。
文章从格里高尔的心路历程和生存环境的变化着手探讨卡夫卡《变形记》中的孤独意识。
关键词:《变形记》;卡夫卡;格里高尔;孤独意识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者之一,弗兰茨·卡夫卡的作品具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作品虽然形式荒诞不经,但读者似乎能透过文字看到作者想表达的主人公的恐惧、负罪、障碍和孤独意识,其中篇小说《变形记》最具有代表性。
小说主人公格里高尔是公司的普通职员,有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一只行动笨拙的大甲虫,他的变形没有得到家人的细心照顾,反而是躲避甚至厌恶,他为之勤奋工作的公司也完全不考虑他以往的贡献而抛弃他,格里高尔最终在整个社会的冷漠和厌恶中孤独和绝望中死去。
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描写格里高尔的心理活动历程,整篇文章似乎都是格里高尔一个人在思考在自语,孤独一直陪盼着他。
格里高尔·萨姆沙的一生仿佛都是悲剧,没有娱乐,没有休闲,唯一的活动就是拼命工作养活一家人。
而他的家人本来完全可以自食其力,却无视格里高尔的劳累和奔波,依附于格里高尔生活,生活的重压让格里高尔在变形前就已经气喘吁吁了。
让我们来看看格里高尔平时的生活:早上4:00起床,5:00赶火车上班;经常出差,每天像机器一样生活,丧失了自我价值与个性。
可悲的是,他对一切却又毫无怨言,哪怕在变成甲壳虫之后,他第一反应不是自己生活生存的艰难,而是担心家人的生活来源。
格里高尔变形后,原本依附于他生活的父亲、母亲、妹妹对其的疏远和厌恶让人心寒,原本熟悉和亲密的家人突然变得如此陌生和冷漠。
吾谁与归_略论卡夫卡及其作品的孤独感
来稿日期:2008-1-24作者简介:蔡海瑶(1969-),女,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外文学。
2008年3月第21卷第1期Mar.2008Vol.21,No.1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ournalofHubeiCorrespondenceUniversity・文学艺术研究・吾谁与归蔡海瑶(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广东潮州521041)[摘要]:生前寂寞的卡夫卡,身后却备受“哀荣”。
他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写出的作品,是否揭示了人类精神“暗疾”,才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和青睐。
阅读他的作品,难道不该自问:“微斯人,吾谁与归?”[关键词]:孤独;爱情;菲莉丝;卡夫卡热;精神领域[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08)01-0066-03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享年只有41岁的奥地利小说家弗朗兹.卡夫卡(1883~1924),他和法国的马采尔.普鲁斯特(1882~1941)等,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其实,卡夫卡的生活经历很简单,或许除了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终生未婚之外,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
1883年生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是一个犹太商人之子;小学毕业后升入布拉格一所国立德语文科中学。
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但在“专横有如暴君”的父亲干涉下,改学法律;1906年被授法学博士。
翌年,他在一家保险公司任职。
1908~1922年,他一直在半官方的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
1923年,他因病辞职,离开布拉格到外地休养。
1924年,他病情恶化,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
这就是卡夫卡短暂而普通的一生,既没有做出什么惊心动魄的英雄业绩,又没有过骇世惊俗的举动;既非春风得意亦非穷困潦倒;既非一帆风顺亦非颠沛流离。
从形而下看,真是平常人一个。
但是,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来观察却迥然不同。
卡夫卡瘦削的身材里面蕴含着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痛苦和磨难,孤独和憤懑的内心世界。
卡夫卡的孤独感在《乡村医生》中的体现
卡夫卡的孤独感在《乡村医生》中的体现范建迪【期刊名称】《梧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26)1【摘要】《乡村医生》是弗兰兹·卡夫卡作于1916年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这篇小说向读者讲述了一位乡村医生夜间出诊的离奇经历。
受卡夫卡个人成长经历影响,这篇小说与他的其他作品一样,以奇诡的想象为基础,以反讽的语言隐曲地表达出了繁丰的言外之意,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孤独、被疏离的无奈。
小说通过将一幅幅令人匪夷所思的图景以超现实的手法联系在一起,在描绘出这位可怜的乡村医生的孤立无助之余,最终,以极其隐晦的笔触映射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居于其间的个体人的孤独。
%A Country Doctor is a universally-praised classic novel written by Franz Kafka in 1916.It tells a dramatic story of a county doctor’ s visit to patient at night.Just as his other fictions, this novel is also affected by his life experience and, through crazy imagination, it also conveys between the lines much implication of loneliness and isolation by means of ironic language.In this novel, a series of fantastic scenes are linked to each other in a surreal way, not only illustrating the country doctor’ s loneliness and hopeless-ness but, ultimately, reflecting the isolation among people and the loneliness of individuals in the modern society.【总页数】4页(P52-55)【作者】范建迪【作者单位】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太原 03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516.04【相关文献】1.悲剧与超越:卡夫卡《乡村医生》的r深层结构及其意义 [J], 梁新军2.吾谁与归——略论卡夫卡及其作品的孤独感 [J], 蔡海瑶3.\"带着一个生命的美丽伤口来到人间\"\r——卡夫卡《乡村医生》解读 [J], 谢魏4.《乡村医生》中卡夫卡孤独感的体现 [J], 陈晓5.“顺从”与“反抗”二重奏一一略探卡夫卡之恐惧感、绝望感和孤独感 [J], 杜慧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稿日期:2008-1-24作者简介:蔡海瑶(1969-,女,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中外文学。
2008年3月第21卷第1期Mar.2008Vol.21,No.1湖北函授大学学报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文学艺术研究・吾谁与归蔡海瑶(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广东潮州521041[摘要]:生前寂寞的卡夫卡,身后却备受“哀荣”。
他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写出的作品,是否揭示了人类精神“暗疾”,才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和青睐。
阅读他的作品,难道不该自问:“微斯人,吾谁与归?”[关键词]:孤独;爱情;菲莉丝;卡夫卡热;精神领域[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0801-0066-03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享年只有41岁的奥地利小说家弗朗兹.卡夫卡(1883~1924,他和法国的马采尔.普鲁斯特(1882~1941等,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其实,卡夫卡的生活经历很简单,或许除了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终生未婚之外,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
1883年生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是一个犹太商人之子;小学毕业后升入布拉格一所国立德语文科中学。
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但在“专横有如暴君”的父亲干涉下,改学法律;1906年被授法学博士。
翌年,他在一家保险公司任职。
1908~1922年,他一直在半官方的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
1923年,他因病辞职,离开布拉格到外地休养。
1924年,他病情恶化,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
这就是卡夫卡短暂而普通的一生,既没有做出什么惊心动魄的英雄业绩,又没有过骇世惊俗的举动;既非春风得意亦非穷困潦倒;既非一帆风顺亦非颠沛流离。
从形而下看,真是平常人一个。
但是,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来观察却迥然不同。
卡夫卡瘦削的身材里面蕴含着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痛苦和磨难,孤独和憤懑的内心世界。
他曾给女友写过这样的信:“我走过的38载旅程,饱含着辛酸,充满着坎坷。
”真是“看似平常却奇崛。
”外表文静爱微笑的卡夫卡,内心是充满着怎样的孤独感呀。
一、他是一个无归属感的异乡人为什么卡夫卡笔下的人物多是孤独的形象,而他们周围的环境又是一个冷漠的“陌生的世界”呢?这应归结于卡夫卡的生存环境。
卡夫卡是一个犹太人,他不属于基督教世界,而他却又对犹太教义持异议;做为一个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是捷克人;做为一个捷克人,他又是奥匈帝国的臣民;做为一个公司白领,他不属于资产阶级;而做为一个资产者的儿子却又不属于劳动者;做为一个职员,他认为自己是作家;可作为一个作家,他既无法完全从事创作也不珍惜自己的作品。
正如他是一个二元帝国的臣民一样,他内心是一个二无的世界。
这也就决定了卡夫卡性格上的矛盾性和两重性;无归属感、陌生感、孤独感、恐惧感便成为一种性格的衍化物。
在这个他认为是莫名其妙的世界里,在他诞生的布拉格,在他的家里,他把自己看做是一个异乡人。
他曾在日记里(1913.8.12写道:“现在,我在自己家里,在那些最亲近的,最充满爱抚的人们中间,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
“这种人生体验和生活感受,使他写出《失踪的人》、《判决》、《变形记》等小说。
卡夫卡作品里的主人公的思想经历常常带有作者本人的印记,因此他的作品具有较明显的自传色彩。
卡夫卡想象自己突然如果变成了甲虫,家里人会怎样对待他?于是,就有了《变形记》:变成了甲虫之后的格里高尔羞于见人,老躲在里屋不出来,父亲十分不耐烦,母亲和妹妹却十分关心他。
公司的秘书主任上门来了,要他去上班,如果不去,经理会怀疑他贪污了现款。
当里屋被强行打开,每个人都惊讶得合不拢嘴。
母亲当场昏倒,父亲则恶狠狠地要揍他;秘书主任却一声尖叫。
格里高尔到了这种地步,还牵挂着自己的工作,要秘书主任回去替他说说好话,以保住他的位置。
只有妹妹同情哥哥的遭遇,每天照顾他。
但久而久之,他渐渐地滋生了“虫性”,不原吃新鲜的食物,宁愿要腐烂的东西,说话的能力也渐渐消失了等等,每天只喜爱爬来爬去。
格里高尔因为自己无法养家而深感负疚,眼看着家里的日子一天一天穷下来,妹妹也终于失去了耐心,把哥哥锁在房间里,格里高尔在黑暗中孤独地死去。
———略论卡夫卡及其作品的孤独感66小说中荒诞的痛苦,会将你刚刚举起的酒杯轻易击碎。
如果你不是一个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你就不会无动于衷。
卡夫卡也许只是想抒发一下他那无归属感的异乡人般孤独痛苦的心情,让小说中的主人公一变,没想到就变来了身后一个不可动摇的地位———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面对迟到的特殊“哀荣”,天堂里的卡夫卡是否已经找到了“归属感”?二、精神上的孤独感经常折磨他在卡夫卡身上,孤独感不仅是在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领域里。
他是一个同班同学在谈判学生时代的卡夫卡时写道:“......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尊敬他,可是完全不可能成为知己,在他周围,仿佛总是围着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墙。
他以那文静可爱的微笑敞开了通向交往世界的大门,却又对这个世界锁住了自己的心扉。
......却始终以某种方式保持疏远和陌生。
(见《卡夫卡》,瓦根巴赫著,韩瑞祥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自幼就折磨卡夫卡的精神上的孤独感,最初是他父亲的家长制的“威权”;长大以后,他又感受到国家统治者无处不在的“威权”。
他当然不满这两种“威权”,但又深感难以摆脱,所以表面上只好任其摆布。
然而,他的内心是黑暗苦痛,不知道人生的路在何方,始终充满着孤独、恐惧、迷惘。
筑巢在黑暗里的卡夫卡就曾说过:“我被疯狂的时代鞭打以后,用一种对于我周围的每个人说来势最残酷的方式进行写作。
”卡夫卡说到做到,于是,现实中愈演愈烈的父子冲突,也就隐晦地渗透进他的作品里。
你看,《判决》里的父亲说:“你本来是一个无辜是孩子,可是说到底,你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所以你听着:我现在判你去投河淹死!”格奥尔格觉得自己被赶出了房间,一口气冲到河边,临跳水前还低声喊道:“亲爱的父母亲,我可是一直爱着你们的。
”谁有这判决的权利?父亲?还是国王?抑或上帝?而谁又服从了错误的判决却依然表白自己的爱?这就是卡夫卡。
我想,假如给卡夫卡换一个父亲,他是否还能成为卡夫卡?我想象不出一个失去双重压力(来自外界和内心的的卡夫卡是什么样子。
当然,命运不会开这样的玩笑。
备受孤独感折磨的卡夫卡因为不知道“吾谁与归”,才不会写出《城堡》。
这好像就是一个没法结尾的故事。
土地测量员K的目标是进入城堡,却止步于城堡外的村庄,找不到前行的路径,一切都是由于因果关系的不爽。
首先是,谁聘他来做土地测量员,这就不能肯定。
所以,一开头在桥头客栈,半夜里就有警卫来查K的暂住证,暂住证须到城堡主人伯爵大人那里领取,而没有暂住证K又不能进入城堡(连住在这村里也不行。
其次,大概是由于城堡管理部门哪个环节的阴差阳错,警卫打了一通电话之后就先把K放过了。
可是,城堡行政运作中的原则是“绝对没有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正如村长对K 所说的,“即使偶尔出现一次差错,就像您的情况,谁又能肯定地说,这是一个差错呢?”在所有的事物中,这里都设下了互相驳难和彼此限制的前提。
就像讽刺独裁者的一句著名台词:“墨索里尼—总是有理!”另外,K到这儿来的目的亦颇可疑。
如果人家的聘约不能得到确认,你为什么非要在这儿呆下去呢?这难道没有非法移民混取绿卡的目的?或者照马克斯.勃罗德的说法,K有一种渴望“加入公众生活”的生命需求(见《城堡》出版后记。
接下来,K只能羁留在村里继续重试登录。
他通过巴纳巴斯传递信件,跟城堡建立了一种若有若无的联系。
又试图通过把女弗莉达找门路,因为据说那娘们曾是城堡总管的情妇。
问题是,K的连线并不可靠,而这些被可靠的关系和一个个迷雾重重的环节隐喻着过程无限性。
故事的结尾是,K还在城堡外的迷魂阵里漫游。
正如卡夫卡在笔记中写道:“目标已有,道路却无,我们谓之路者,乃踌躇也。
”卡夫卡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孤独的生命个体遭遇“霸道”的社会壁垒的无可奈何。
三、曾经奏响过跌宕起伏的爱情乐章尽管卡夫卡认为自己是一只“翅膀已经萎缩”的“寒鸦”,是“最瘦的人”但是,实际上,他既可以得到爱情,也可以婚娶(尽管他终生未娶,不过他的爱情时隐时现,带着病态和苦痛。
1912年8月,29岁的卡夫卡在好友勃罗德家中认识了菲莉丝小姐。
一个月后,卡夫卡就试着给菲莉丝写了信;又一个月后,菲莉丝回信了。
从此,卡夫卡的生活中和西方现代文学史上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乐章被谱写出来。
菲莉丝的回信点燃了卡夫卡对爱的渴望,他反复读了一二十遍,随即就又写信。
几乎天天“鸿雁传书”,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写了400多封情书给菲莉丝的爱情还激发了卡夫卡的创作灵感,趁着写情书的“余情”,他还创作了《判决》《司炉》《变形记》等多篇小说。
但是,随着爱情的进展,卡夫卡的内心世界又“二元”起来了。
他一方面在内心深处“呼喊着最亲爱的姑娘.........”;另一方面又认识到“我内心世界是可怕的不安!”,担心婚后的家庭琐事影响他“与父亲的争斗中最终获胜的唯一保障”的写作。
就在这犹豫不决的“二元”心态中,卡夫卡给菲莉丝的父亲写信,正式向其女求婚。
很快,卡夫卡又突然改变主意,写出第二封信,说自己已属于文学,已无意求婚。
信发出后,卡夫卡就出差维也纳,并来到意大利的里瓦。
在里瓦,他结识了一位姑娘,享受了一次“艳遇”。
而痴情的菲莉丝因突然没有了卡夫卡的音讯,就托女友格莱特去寻找他。
没想到,卡夫卡却与格莱特发生了恋情,并使其“暗结珠胎”,而他还浑然不知。
可卡夫卡几个月后又突然向菲莉丝求婚。
菲莉丝念其“可怜”和“诚恳”,终于同意他的求婚。
订婚庆典之后,菲莉丝获悉卡夫卡与格莱特的“越轨”行为,旋即单方面宣布解除婚约。
卡夫卡又迷失了方向,重新陷入孤独。
没料到,半年后,格莱特突然给他来信,说他有与菲莉丝的恢复关系的可能。
说实话,卡夫卡还有点思念她,于是很快就给格莱特回信。
不久,他与菲莉丝的联系就重新开始。
后来,卡夫卡与菲莉丝又见面了。
一番“互诉衷肠”之后,卡夫卡又觉得她对自己作为“独特的作家”缺乏了解,有些失望。
虽然他俩仍保持联系,但通信却明显减少。
就这样过了一年半,卡夫卡又突然去找菲莉丝,两人一起过了10天的同居67生活,并第二次订婚。
谁知,在谈到今后的生活,两人发生了较大的分歧,彼此都不让步,相互指责只考虑自己而不为对方着想。
最后,他俩又不欢而散。
时序到了1947年3月,卡夫卡为了潜心写作,自己租了套房独居。
孰料,七月里的一天,菲莉丝竟找上门来,与卡夫卡重续旧情。
于是,他俩第三次订婚,并又举行仪式。
之后,卡夫卡颇为兴奋,他一边忙碌于出版事宜,想当专业作家;一边又开始为与菲莉丝结婚并建立家庭而操劳。
在操劳间隙,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又冒出来:“如果我过一段时间死了,或者丧失了生活能力.........那我会说,是我自己撕碎了自己.....这个世界—菲莉丝是它的代表—和我在不停地冲突,这个冲突时避免不了的,它撕碎了我的身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