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卡夫卡作品《在流放地》
试谈卡夫卡作品中的“耻辱”主题
试谈卡夫卡作品中的“耻辱”主题作者:周海天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07期内容摘要:在卡夫卡小说中,作者对“耻辱”主题展现出很大的关注,而同时对于“耻辱”主题的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比较少。
本文一方面从文本内部探讨“耻辱”主题的展现方式,一方面试图从文本外部解读造成卡夫卡对“耻辱”主题的关注原因,从而探究卡夫卡作品一直被人忽视的这一主题。
关键词:耻辱动物化目光悖论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
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他的作品大都用充满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的意味,把现实与梦幻紧密结合在一起,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本文主要从文本内部入手概括卡夫卡作品中各种“耻辱”主题的展现并分析它们各自所呈现的不同方式,并结合外部研究即家庭,与父亲的关系等外部因素证明卡夫卡对耻辱主题关注和态度。
一卡夫卡小说中的“耻辱”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不同角色设计上体现不同的意义:首先“耻辱”与道德有关,羞耻心作为人之为人的条件,如尼采所说“我们身上的猛兽要被哄骗才行,道德就是为了使我们不被这猛兽撕碎而说的应急谎言”。
[1]其次,羞耻也被作为一种强大的力量,它产生的畏惧感和自责感可以摧毁人的精神和身体。
在卡夫卡作品中特别是小说“耻辱”主题一再出现,无论是主人公和配角都无法逃避受辱的情节甚至命运,而在处理“耻辱”主题时卡夫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人的动物化处理。
为了彰显“耻辱”主题,经常采用人的动物化处理。
这里所谓的“动物化”指的是人的行为像牲畜一样,受自然欲望支配,如食欲、享乐等,在追求这些欲望时往往表现出无耻的状态。
而且这些人物通常没有正常人自尊,他们把侮辱不看作耻辱。
卡夫卡在处理这类主题时并不仅仅局限于如小说《变形记》那样明显的人变成动物的幻想和明喻,更多的时候卡夫卡以隐喻的方式写出人的动物化后的粗鄙与欢乐。
卡夫卡通过外貌描写来展示这些人物的怪诞而不具有人的特征。
《在流放地》的审美品格和思想价值
关键词 : 卡夫 卡; 在流放地》 受难性 ; 《 ; 政治预 言
中图分类号 : I 6 4 1 . 0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0 1 9 32O )4 02— 6 10 —57 (06 O —07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卡夫卡整个创作 中,在流放地》 《 是一个颇 为 独特的小说。这个作品所讲述 的故事 , 犹如天方夜 谭 , 人 匪 夷所 思 。然而 , 还 是 以其独 特 的魅力 , 令 它
长期 以来 一直 牢牢地 吸引许 多读 者 和评论 家 的审美 注意, 因为它不 仅 能够让 进入 小说 语境 的人 , 管各 尽 有殊 异 的 阅读 理 解 , 是 都 会 共 同地 产 生 一 种 “ 但 受 难 ” 的审美 体验 , 似 更重 要 的是 , 对 于 我 们 这个 世 它 界上后 来所 发生 的 一 系列 重 大 的政 治 事件 , 观 上 客 都有着 非 常深 刻 的预言功 能 。 从卡 夫卡 文学 的整个 叙 事 风 格 看 ,在 流放 地 》 《 可谓是 别 具一 格 。卡 夫 卡 大 多 数作 品 的叙 事 人 , 尽
视角 , 展 开描 写 的 。小 说 的叙 事者 是 一 位 来 自西 来 方 的学者 或旅行 者 , 他与 海 岛流放地 过 去 曾经发 生 、
变。军官介绍完毕后 , 向旅行者叹诉苦经 : 便 由于现 在新 司令官 的作 梗 与 反 对 , 以这 曾 经 让整 个 山谷 所
都爆 满观 赏人海 的 审判 和 处 决 过 程 , 在 已落得 无 现 人 问津 , 损 的 机 器 得 不 到 维修 , 常很 难 正 常运 破 经
前司令 官绘 写 的 图纸 , 旅 行 者 念 出了 上 面写 着 的 让 “ 要公 正 ” B ut ( ’ 字 样 , 后 脱 光 了衣 服 , ( eJ s ] 的 ) 然
从观念共同体视角探析卡夫卡小说《在流放地》
第20卷第4期2018年8月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 n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V o l.20,N o.4 A u g.2018文章编号:2095-5464(2018)04-0494-04从观念共同体视角探析卡夫卡小说‘在流放地“于志晟,涂险峰(武汉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分析了卡夫卡小说‘在流放地“中军官㊁士兵与犯人的身份转换与内在关联;探究了小说中以欣赏酷刑为核心观念的共同体的形成机制;指出流放地前任司令官运用一系列制度对居民进行思想规训,建构对酷刑的扭曲认知与机器崇拜,使流放地居民围绕扭曲观念形成共同体,最终导致军官死亡;认为‘在流放地“揭示了观念共同体内在的规训机制,对现代社会的观念共同体与权力规训提出了反思与警示㊂关键词:‘在流放地“;观念共同体;规训;卡夫卡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在流放地“创作于一战爆发前的1914年㊂小说围绕流放地有一架行刑机器,描绘了一个扭曲而荒诞的世界,富有张力的文字中饱含丰富的细节和隐喻,引起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㊂在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有学者通过对机器内涵的分析,将小说主题解读为机器对人异化的警示[1];或结合卡夫卡的家庭背景,将小说主题解读为父子冲突的隐喻;或将小说情节与‘圣经“情节相联系,将主题解读为对基督教与犹太教的复杂情感[2]㊂在以上研究之外,还有学者从权力视角分析文本,认为小说以 刑罚 作为中心意象,表达了对人类生存处境中的 权力 及 权力膜拜 的思考和绝望[3]㊂但总体而言,当前的研究成果在论述小说人物关系时,往往重点分析不同人物间的对立关系,而忽视了人物思想意识的一致性,缺乏对人物所处的观念共同体的分析㊂尽管偶有学者以小说中的机器为中心,在 共同体观念 下探讨机器对人的束缚与异化;但其 共同体观念 是一种研究方法,即将一个阶段的作家作品放在作品之外的历史视野㊁时间维度中去探讨其前因后果,探讨其流动性与连续性[1]㊂本文的出发点 观念共同体 则紧扣小说情节,指小说的不同人物拥有由规训形成的共同观念和认同自觉,并基于这一共同观念组成团体,其成员存在稳定的相互关系㊂笔者试图通过对人物观念的分析,对共同体成员内在的同一性㊁制度的规训进行探讨,从而对‘在流放地“的情节及隐喻提出一个新的解读方式㊂一㊁共同体:身份转换与内在联系‘在流放地“中出场的流放地居民分为三种身份:犯人㊁士兵和军官㊂三类人的地位与职能各不相同,但文本包含了其身份相互转换的趋势,暗示了三者内在的同一性㊂这在三者的身份属性㊁行为与心理三个层面得到展现㊂线性的身份等级关系首先为身份的转换提供了可能:小说中的士兵因不尊敬上级而沦为犯人,最终获得赦免回归士兵行列;士兵经过晋升成为军官;军官也可以降级成为士兵㊂由犯人到士兵再到军官,流放地三类居民的身份属性呈现出线性的等级关系,通过升级和降级完成身份的互变㊂犯人㊁士兵与军官的职能各不相同,但三者的行为与自身职能并不完全对应,不仅有较多的交叉,而且产生了错位:机器中的热粥专为犯人提供,士兵却自己食用;军官在行刑中负责掩埋尸体,在旅行家面前拖拽犯人,操作机器,其熟练程度远超士兵;犯人与士兵表现出一系列默契,在免于行刑后,又迅速回归士兵的行列,与士兵亲密无间;军官选择把自己置于犯人的位置,对自己行刑,同时扮演了军官和犯人的角色;获得自由的犯人与士兵共同参与了对军官的行刑,行使了士兵收稿日期:20180413作者简介:于志晟(1997),男,辽宁庄河人,武汉大学文学院学生;涂险峰(1968),男,湖北石首人,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㊂和军官的职能㊂在人物的心理层面,军官变态心理的外化程度最高,但士兵和犯人也展现出了与军官类同的心理活动㊂在痴迷机器的军官为旅行家讲解机器时,犯人和士兵与军官一样,对行刑机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犯人也跟着他随着军官的邀请走过来,到近处观看 耙子 的配置㊂犯人把攥着铁链㊁昏昏欲睡的士兵往前拖了一点,也把身子俯在玻璃上㊂只见他张着狐疑不定的双眼正在追寻两位大人刚才在观察什么,却因为听不懂解释而一直莫名其妙㊂他弓着腰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看看那儿,一双眼睛不住地在玻璃上溜来溜去㊂[4]40而在军官准备开动机器,对自己行刑时,犯人和士兵对机器的兴趣已经升级成对行刑制度完整性的重视: 犯人发现皮带松着,在他看来,不捆皮带处决手续就不够完善,于是向士兵使劲挥挥手,两人跑过去给军官捆皮带 [4]42㊂这一主动操作机器以完善行刑程序的举动,已经揭示出犯人㊁士兵与军官心理的类同㊂简而言之,犯人㊁士兵与军官三者的线性等级关系使身份的转换成为可能;而其心理与行为的共同特征则指出了转换的趋势,暗示了其处在一个共同体之中,也揭示了流放地不同身份居民的内在同一性㊂内在的同一性为共同体的观念建构提供了条件,也是流放地共同体的侧面展现㊂二㊁规训:仪式化与认知扭曲酷刑在一般人的认知中等同于残忍㊁野蛮的刑罚,即使在最坚定的支持者军官看来,流放地的酷刑也是 不人道的 [4]45㊂为扭转居民对行刑的认知,流放地的老司令官为行刑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对流放地居民的意识进行规训㊂制度的规训分为两部分:通过将行刑仪式化,实现行刑内涵的拓展与改变,以及在行刑过程中建构积极的体验,诱导观看者形成扭曲的认知㊂老司令官为行刑设置了繁复的外围制度,用仪式将行刑复杂化㊁庄严化,将行刑由简单的 机器处刑 扩展到多环节㊁大场面的 军官㊁家属和普通居民都必须现场参加 的盛大仪式㊂军官在回忆中描述道:一大早,司令官和他的女士们就到啦㊂军号声响彻营地,我向司令官报告,一切准备就绪;出席的人大官们都必须到场排在机器的四周;机器擦得锃亮;几乎每次处决我都得到新的备用零件㊂在数百双眼睛的注视下观看的人一直挤到山岗那儿,全都踮起了脚尖在看犯人由司令官亲自摆到 耙子 下面 [4]44行刑 带有惩罚㊁暴力㊁血腥等负面意义,本身不会产生积极体验,但刑罚是权力和权力话语得以维系的重要手段,权力和权力话语又为刑罚提供合法性依据[5]㊂隆重㊁盛大的外围仪式使人们在观看行刑的过程中,产生庄严㊁神圣的积极体验,为行刑注入了积极的内涵㊂在刻意营造的仪式中,欢快㊁和谐的声音被放大成为行刑过程的主旋律,行刑制度的本体犯人的痛苦呼声被淹没,行刑的残忍属性被冲淡,甚至带上了 合法性 乃至 神圣性 ㊂经过仪式的多次强化,流放地居民逐渐熟悉㊁习惯了一整套行刑制度,甚至开始欣赏仪式的宏大场面和狂欢氛围㊂对行刑的欣赏成为流放地居民共同的观念,以此为纽带,流放地共同体开始形成㊂外围仪式的包装可以催生庄严㊁宏大的积极体验,但仍不足以确保共同体观念的牢固㊂因此,老司令官有意在行刑中加入更多的积极体验,将积极体验与行刑捆绑在一起,引导人们将积极体验的来源归于行刑㊂例如在行刑观众席上对儿童的特殊照料: 司令官英明地指示说要特别照顾儿童;而我却由于自己的身份可以一直呆在机器跟前;往往是蹲在那儿,两边一手抱着一个孩子 [4]44㊂在行刑仪式上,对儿童的照顾将行刑与愉快㊁温馨的积极体验强行结合,获得照顾的积极体验和观看行刑带来的残忍体验间存在强烈的张力,儿童很难对两种体验的来源作明确的区分,更倾向于将行刑仪式与获得照顾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将温馨㊁满足的体验的产生归因于行刑仪式,导致对行刑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形成扭曲的认知㊂当对积极体验来源的认知指向行刑仪式时,会发展成对行刑制度的拥护;当指向具象化的机器时,会发展为对机器的崇拜,进一步发展成对行刑甚至受刑的美化与期待㊂这种扭曲的认知在军官的回忆中得到了再现㊂在一系列制度的设计下,犯人的痛苦被有意掩藏,扭曲的认知成为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观念:行刑是庄严㊁正义㊁温馨而令人愉快的;不仅对观众如此,对犯人而言行刑也是愉快的体验㊂对行刑的积极认知深深植入共同体成员的意识中,成员甚至已经不再满足于围观对他人的行刑,而产生了 亲身受刑 的渴望: 看着这种景象,使人禁不住都想跟着躺到 耙子 底下去㊂ [4]4546这种受刑的渴望解释了军官的自愿受刑㊂作为共同体的成员,军官相信行刑对犯人并不意味594第4期于志晟等:从观念共同体视角探析卡夫卡小说‘在流放地“着痛苦,犯人也并非受到摧残,而是体验着沐浴般的幸福㊂这在共同体内部得到了广泛认同: 大家知道:正义得到了伸张 我们大家多么痴心于受刑人脸上那幸福的表情,我们又是如何挺着面孔接受这终于来临又正在消逝的正义之光的沐浴啊![4]43在老司令官的一整套制度的规训下,流放地居民围绕行刑形成了扭曲的认知,并以此为纽带组成了观念的共同体㊂共同体形成完整的自我维系机制,使用不断重复的狂欢化的残忍行刑仪式来强化共同体观念,巩固其内在基础㊂这一机制是老司令建构的,结果是最终导致了军官的死亡㊂三㊁军官之死:认知扭曲与机器崇拜在长期的制度规训下,机器施加的酷刑在共同体居民的认知中等同于盛大的狂欢仪式,行刑与受刑均是身心的高峰体验,这在军官的认知中尤为突出㊂虽然军官在回忆时就表达了对受刑的渴望,但作为共同体的领导者,军官有着领导㊁维护共同体的义务,需要保持存在㊂而这一义务随着新司令官的上任开始发生改变㊂在老司令官离任后,上任的新司令官未经规训,无法接受共同体的极端观念,从人道立场反对行刑制度,逐步推动共同体走向瓦解㊂新司令官采取了限制机器零件供应等不合作措施,造成机器频繁故障㊁犯人呕吐㊁行刑中断等一系列后果,破坏了行刑的完整性和仪式感,行刑对共同体成员的吸引力减弱㊂与此同时,由于新司令官及其支持者拒绝加入流放地共同体,共同体的成员数量开始减少,行刑时 已不像当年有数百人像苍蝇那样簇拥在土坑四周 [4]45㊂行刑的庄严感㊁仪式感随着规模的减小进一步降低,形成恶性循环㊂在旅行家到来之时,刑场上已没有其他观众,老司令官建构的观念共同体已处在濒于瓦解的状态㊂面对新司令官的否定态度,军官曾试图用言语的规训将其引入流放地的观念共同体, 给新司令官不停地解释上好几个钟头,希望他明白 [4]46,但遭遇失败㊂在旅行家来访后,军官意识到共同体的毁灭迫在眉睫,转而寄希望于旅行家,不断向旅行家灌输机器的 伟大 与行刑 光彩 ,试图将旅行家纳入观念的共同体,帮助挽救共同体的瓦解,但同样遭到拒绝㊂在此情况下,共同体随时可能不复存在,军官已经不需要承担领导义务,在行刑制度彻底消亡前抓紧 享受 自己认知中的最高幸福受刑,也就成为军官最后的目标㊂于是,军官选择成为机器的最后一个受刑者,成为自身扭曲认知的牺牲品㊂军官扭曲的认知一方面源于共同体观念的荼毒,即相信受刑是一种积极体验;另一方面也是军官的机器崇拜发展到极端的结果㊂机器崇拜则根源于军官积极体验来源认知的具象化,这一过程可以分三个阶段分析㊂第一阶段是老司令官统治时期, 用机器处决犯人 这一行刑过程使军官产生强烈的满足感㊂受刑的犯人不断变化,而机器则因其固定不变,在军官对行刑的认知中被强化㊂军官对机器产生亲近感,这种亲近感为形成机器崇拜提供了基础㊂在第二阶段,老司令去世,由于新司令官的反对,行刑变得 盛况不再 ,犯人也很难获得,有关行刑的实体仅剩下机器㊂相比于实体的机器,行刑仪式则复杂而抽象,军官逐渐将对复杂仪式的认知简化㊁集中到具体的机器上,以机器的单一符号指代复杂而抽象的行刑仪式㊂军官对积极体验的渴望转变为对机器的强烈情感,对机器的移情程度不断加深㊂在第三阶段,随着将新司令官纳入共同体努力的最终失败,军官意识到行刑仪式已不可能重现,更无法承载情感㊂军官的情感完全外化到机器上, 行刑=机器 的扭曲认知形成㊂在旅行家到来时,军官对机器的亲近与崇拜已经达到痴狂的程度,最终以生命为代价,将自己作为机器的行刑对象,实现了与机器的无限接近㊂从这种意义上讲,军官之死并非消极地为共同体殉葬,而是怀着满足的情感与崇拜对象的亲密接触,是自身扭曲㊁错位的认知所导致的牺牲㊂四㊁反思:观念共同体及内部规训机制经过一整套制度的规训,流放地居民围绕行刑结合成观念的共同体,从恐怖㊁残忍的行刑中获得积极体验,成为自发的行刑拥护者,甚至想成为受刑者㊂这一荒诞的情节引人深思㊂在小说世界中,卡夫卡重点描绘了权力规训对认知与意识的扭曲,向人们展示了强大到足以颠倒黑白的规训的力量㊂回到现实世界,‘在流放地“从某种意义上预言了法西斯极端共同体的诞生㊂纳粹统治曾通过规训使信徒在残忍的种族灭绝中巩固其观念的共同基础,而在现代社会,权力规训则以更曲折,也更不易察觉的微妙方式存在着㊂对权力规训的警示和反思,可以作为对‘在流放地“主题的一种解读㊂如果将犯人㊁士兵㊁军官引申为普遍意义上的暴力承受者㊁旁观者和施暴者,‘在流放地“则揭示694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0卷了表面上不相融合的三者内在的关联:暴力承受者㊁旁观者和施暴者往往同处一个观念的共同体中,有着相通的心理和行为,甚至其身份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㊂其成员的观念突破善与恶㊁强与弱㊁当事人与旁观者㊁施虐者与受虐者之间的界限,达成某种令人惊诧的高度一致性㊂其建构和强化依赖规训,而小说中的行刑仪式则是规训的集中体现,也是共同体得以维系的重要纽带㊂借助行刑机器的残忍意象,卡夫卡让人们充分体验了邪恶共同体的可怕力量㊂小说中共同体之恶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对所有观念共同体都作出恶的判断㊂小说的共同体之恶源于权力规训的非理性与强制性,更根源于规训所指向的酷刑之恶㊂即使是以对无辜者的酷刑为轴心建立的观念共同体,其观众席上也多数是无辜的旁观者,甚至天真的儿童㊂但正因其无辜,这一观念共同体之恶更显得令人发指,值得警示㊂在其鼎盛时期,其规训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无论多么惨无人道㊁嗜血如狂,共同体中的裁决者㊁施刑者㊁受刑者㊁旁观者㊁有知者和蒙昧者皆分享着共同的价值取向㊂共同体形成完整的自我维系机制,通过不断重复的狂欢化的残忍行刑仪式,来巩固和强化其内在基础㊂尽管小说中这一极端共同体最终瓦解,但仍可从其鼎盛时期人山人海的狂欢场面所凝聚的社会能量中,从军官与其同归于尽的 殉道精神 中,以及小说末尾对于这一行刑制度必将复活的预言中,感受到‘在流放地“这部小说对于现代社会危机的深刻洞察㊁反思与警示㊂参考文献:[1]凌江龙.共同体观念下的 机器 意象:以‘在流放地“为例[J ].长春大学学报,2014(1):84.[2]孙彩霞.最后审判的寓言:卡夫卡小说 在流放地 的 圣经 解读[J ].外国文学研究,2005(4):9399.[3]路杨.流放地上的权力狂欢:论卡夫卡‘在流放地“的主题[J ].名作欣赏,2009(18):9699.[4]卡夫卡.卡夫卡小说全集[M ].高年生,韩瑞祥,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5]孙彩霞.刑罚的意味:卡夫卡‘在流放地“与余华‘一九八六年“的比较研究[J ].当代文坛,2003(3):4951.[6]王佳音.异化的社会宿命的抗争:卡夫卡的‘变形记“解读一种[J ].沈阳大学学报,2005(3):7375.ʌ责任编辑 李美丽ɔ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K a f k a s N o v e l I n t h e P e n a l C o l o n y f r o m C o n c e p t u a l C o m m u n i t yY uZ h i s h e n g ,T uX i a n f e n g(C o l l e g e o fC h i n e s eL a n g u a g e a n dL i t e r a t u r e ,W u h a nU n i v e r s i t y,W u h a n43007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T h ei d e n t i t y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a n d i n t e r n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o f f i c e r s ,s o l d i e r s a n d p r i s o n e r s i nK a f k a s n o v e l I n t h eP e n a lC o l o n y a r e a n a l y z e d .I t e x p l o r e s t h e f o r m a t i o nm e c h a n i s mo f t h e c o mm u n i t y w i t h t h e c o r e c o n c e p t o f e n j o y i n g t o r t u r e i n t h en o v e l .I t i s p r o po s e d t h a t t h e f o r m e r c o mm a n d e ro ft h e p e n a lc o l o n y u s e das e r i e so fs y s t e m st oi d e o l o g i c a l l y d i s c i pl i n et h er e s i d e n t s ,c o n s t r u c t e d a d i s t o r t e d c o g n i t i o no f t o r t u r e a n dm a c h i n ew o r s h i p,a n dm a d e t h e r e s i d e n t s o f t h e p e n a l c o l o n y f o r ma c o mm u n i t y a r o u n d t h e d i s t o r t e d c o n c e p t ,e v e n t u a l l y l e a d i n gt o t h e d e a t h o f t h e o f f i c e r s .I t i sb e l i e v e d t h a t I n t h eP e n a lC o l o n y r e v e a l s t h ed i s c i p l i n a r y m e c h a n i s mo f c o n c e p t u a l c o mm u n i t y,a n d p r o p o s e sr e f l e c t i o na n d w a r n i n g o nt h ec o n c e p t u a lc o mm u n i t y a n d p o w e rd i s c i p l i n eo f m o d e r n s o c i e t y.K e y wo r d s :I n t h eP e n a lC o l o n y ;c o n c e p t u a l c o mm u n i t y ;d i s c i p l i n e ;F r a n zK a f k a 794第4期 于志晟等:从观念共同体视角探析卡夫卡小说‘在流放地“。
卡夫卡《在流放地》两个译本比较
卡夫卡《在流放地》两个译本比较作者:刘馨玥来源:《文学教育》2021年第01期内容摘要:卡夫卡于1914年创作了中篇小说《在流放地》,小说内涵丰富,寓意深刻。
本文基于王宏印在《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中阐述的文学翻译批评方法,比较研究李文俊和王炳钧的译本,分析二者译文特色,以期为译本比较提供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译本比较在流放地卡夫卡国内翻译卡夫卡作品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
最初译介卡夫卡作品的译者主要是高等院校和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的研究者,包括叶廷芳、李文俊、张荣昌、董光熙、曹庸、钱满素、袁华清、韩瑞祥、任卫东和谢莹莹等。
其中,李文俊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卡夫卡作品的翻译在其翻译工作初期颇具代表性,他翻译了卡夫卡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变形记》《判决》《在流放地》《乡村医生》等,为卡夫卡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传播做出了贡献。
1966年李文俊根据1955年版Penguin Books的英文版转译了《在流放地》及其他几篇小说,由作家出版社以《审判及其它》为名出版,1987年重版。
此外,1980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外国文学译丛》,199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小说选》,201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集》也收有李文俊版本的《在流放地》。
李文俊在国内学界认可度高,是最早翻译并引入卡夫卡作品的学者,这对李译版本读者接受度高,引起很大反响起到了一定影响。
李文俊的译文由其从事德语翻译的妻子张佩芬女士参照德文版校订,然而作为英美文学译者,李文俊在原文的把握上仍稍有弱势。
王炳钧从事多年德语文学教学研究工作,能够接近原著。
他曾在《外国文学》和《文学与文化阐释学》上发表《在流放地》相关文章,对小说内涵进行了深刻探究。
200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卡夫卡中短篇小说选》收录了王炳钧版本的《在流放地》。
王宏印多年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在翻译理论届颇有影响,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翻译实践和教学经验。
因此他能结合理论批评和鉴赏,将文学批评建设的经验运用到文学翻译批评的建设中,推动了文学翻译批评的建设。
景凯旋卡夫卡的两种解读
景凯旋卡夫卡的两种解读展开全文昆德拉与克里玛这两位捷克作家都看到了卡夫卡对人类命运的担心,看到了现代社会中私人性的彻底丧失,但他们解读的角度却大相径庭,对于作品中的两个对立面,前者强调人类机制的压迫,后者强调独立个人的反抗。
卡夫卡的两种解读文 | 景凯旋(本文刊登于《随笔》2020年第1期)卡夫卡有着多种身份,他是奥匈帝国的臣民,血统是犹太人,生长在布拉格,用德语写作。
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经历过欧洲十九世纪末的和平与繁荣、自由主义的失败、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的崩溃,作品内容却与这一切无关。
他的一生平平淡淡,内心深处却充满恐惧。
世界与他的关系,完全不同于世界与我们的关系。
这使他就像一个不谙世事的诗人,在人们眼里觉得荒诞的事物,对他来说却是异常真实的。
迄今为止,世界上有无数作家、学者对卡夫卡进行了研究,他被看作是一个时代的预言家,一个现代派文学的开创者。
自卡夫卡以降,荒诞开始成为文学的主题,也成为人们对生活的评判。
但是,在卡夫卡生活与写作过的布拉格,他的作品却在一段时期成为禁书,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小说会令人产生某些联想。
有很长一段时间,捷克的作家和读者只能在私下偷偷阅读他的作品。
卡夫卡在捷克人的心目中,约瑟夫·K的形象一直游荡在布拉格街头。
1963年在利贝雷茨,捷克作家第一次为卡夫卡举行了一个小型纪念会,年轻的作家昆德拉也参加了这次会议,并在《新文学》上发表文章,呼吁文学必须说出真相,几年后他就出版了小说《玩笑》。
2003年,卡夫卡逝世80周年前一年,捷克政府为卡夫卡建立了一座纪念雕像,这座雕像竖立在老城一条街上的小公园里,周围是犹太教堂和天主教圣灵教堂。
雕像采用了现代派风格,作家头戴礼帽,骑在一具身穿西装却没有脑袋和躯干的空壳肩上。
在揭幕典礼上,布拉格市长对前来参加典礼的人群说道:“今天我们终于还了债,这个债是欠历史的,也是欠卡夫卡的。
”卡夫卡纪念雕像对于全世界的读者,卡夫卡的作品可能会有各种不同的解读。
“暴力”主题的隐喻内涵
“暴力”主题的隐喻内涵摘要:卡夫卡和村上春树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但却都对暴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分别著出各自的代表作品《在流放地》和《海边的卡夫卡》。
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从暴力主题之人物形象、意象分析、结构原型这三个视角进行学理化分析,探究作品中表现出的“暴力主题”的描写及其呈现方式的异同,从而揭示不同时代的暴力主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在流放地》《海边的卡夫卡》暴力主题在战后日本文学的学习中,有幸接触了村上春树于2003年出版的《海边的卡夫卡》。
这本书的标题引起笔者很大的关注,海边的卡夫卡与20世纪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夫卡是否有关联,两人的作品在构思表达上有什么异同点。
通过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对卡夫卡的《流放地》和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进行学理分析,探究作品中表现出的“暴力主题”的描写及其呈现方式的异同,从而揭示不同时代的暴力主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暴力”的基本含义是由人借助武器施加的对身体的攻击。
犹太裔美国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在《论暴力》中进行过专门的讨论。
她指出:暴力具有“工具性”的本质性特征,需要另外的目的来指导它、证明自己作为工具使用的合法性。
在《海边的卡夫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暴力在文化学领域以其与人独特的关系获得无数研究者的青睐,对这两部作品的暴力研究主要有马嫽在外国语文的期刊上发表了《暴力作为主题——析弗兰茨·卡夫卡的〈在流放地〉》,从主题研究出发,探讨暴力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的现象在卡夫卡的《在流放地》中的展演及暴力与人的身份之间的关系。
日本著名评论家小森阳一的《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主要是采用叙事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海边的卡夫卡》可以说是一“处刑小说”,村上的创作目的在于否认历史、为日本的国家暴力开脱罪责。
由于中日战争、历史的敏感原因,对于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日本国内评论界一致禁声,我国对作品中的暴力研究多在于作者的否认历史、为日本的国家暴力开脱罪责这种意识形态上进行研究。
被流放在绝望中——解读《在流放地》
开始就对这台机器“ 以掩饰淡 然 的态 度” 他说 , 我是 难 , “
这种程序的反对者” 。作 为一个 来 自西方文 明世 界 的科 考 者, 他觉得机器 判决 实在惨 无人 道。机器 的无情 本质无 可 置否 , 但这恰恰是现代社会 的现状 。工业革命 以来 , 人类 发
容——机 器, 情的判决 ; 律 , 伪 的审判 ; 流放 者 , 无 法 虚 被 无 意 识 的 集 体 ; 行 家 , 现 实的 个 体 — — 这 个 由外 向 内的 动 旅 超
在流放地 , 机器判决 已经 过时 。新 指挥 官意 欲模仿 欧 洲文明人 的做法—— “ 它们 由许 多人 组成 , 而且他 们之上还
有别的高级法庭 ” 。法 律 审判 是 所 谓 文 明 人 的 选 择 。对 此 ,
鸟” 从 自己文学创作 的“ 洞” , 见并预 言 了现代 人 的 , 地 里 窥
一
10 8 ) 0 0 1
但现实 中机器担 当得起判决罪犯 的重任么 ?旅行 者从
现 实地发现 了现代社会 的本质 。《 流放 地》中, 迫 不及 在 他
待 地 踏 上 旅 途 , 考 察 这 个 世 界 、 找 一 种 希 望 。但 最 终 , 去 寻
他 不 得 不 怀 着 深 深 的 绝 望 离去 。本 文 试 图 通 过 四 部 分 内
么要 有 这 个 庞 大 的 机 构 呢 ? 不 外 乎 是 诬 告 清 白 无 辜 的 人 ,
对他们进行荒谬 的审讯 ; 种审讯 其实 在大部 分情况 下得 这
不到什么结果 ……既然 , 整个机构都是荒谬 的 , 上司又怎能 防止他们 的下属贪赃枉法 呢?……最高法官也不 得不默许
他 的法 院里 的受 贿 现 象 ” 由 此 看 来 , 夫 卡 早 已 对 法 律 。4 卡
解读《在流放地》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总体 教学 目标 的基 础 上 , 每 一课 承 担 的教 学 任 务会 由文 本特 质来 决定 。 单 元 。单 元 目标是 训 练 阅读 速度 , 抓住 关键 句 , 理 清结构 , 体 会 说 明文 的语 言 和 结 构 安排 的科 学性 。过去 在执 教 本 单 元 时 , 课 文 教学 都 确 立
对 他 的判决 , 而 且 也 没 有 必 要 让犯 人 拥 有 为 自
己辩 护 的机会 , 犯人 无论 被指 控犯 下什 么罪 行 ,
治下 , 开始 反对 昔 日的司 法 , 着 手 港 口建 设 , 他
温和而 理 性 的 方 针 在 流 放 地 显 露 出 理 性 的 光
其唯 一 的结局 便是 被那 台行 刑器 处死 。在 旅行 家看 来不 公正 的审 判 程 序 和 不人 道 的处 决 , 军 官却 以正 义 的名 义 极 力 捍卫 , 似 有 似无 的小 罪 过, 扭 曲、 残酷 的行 刑 工 具 , 流 放 地 的 罪 与 罚充 斥在 非理 性之 中 , 面临如 此处 境 , 流放 地开 始选 择 自己的 出路 。
高, 他甚至要求人们对这一行刑过程抱有欣赏
有无数新 的计划 , 开始用理性 冲撞昔 日的旧机
的态度 , 从受折磨人的脸上看到喜悦 的表情 , 沐 构 。他 大大 削减 维 持 旧制 度 的 经 费 , 使 得 旧 时 浴 在 正义 的光辉 之 中 。 的审判 制度 开始 消退 昔 日的荣光 。军 官尽 管竭 军官认 为不 但没 有必 要让 犯人 知道 执法 者 尽 全力 维持 旧有 制 度 的 现状 , 但 在新 司令 的统
如果把 语文 比作 地 球 , 序 列 性 就 是 它 的经 定位 , 构建 立体 鲜活 的语 文世 界 。
契诃夫小说阅读:《在流放地》
契诃夫小说阅读:《在流放地》在流放地契诃夫外号叫明白人的谢苗,同一个谁也不知名字的年轻鞑靼人,坐在岸边的篝火旁。
谢苗是个六十岁上下的老头子,瘦骨嶙峋,掉了牙,但肩膀宽,看上去还挺硬朗,这时已醉醺醺的了。
鞑靼人生了病,很难受,他裹紧破衣衫,正在讲他的家乡辛比尔斯克如何如何好。
那当然,这儿不是天堂。
谢苗说。
不好,不好!鞑靼人说着,担惊受怕地朝四下里张望。
鞑靼人抬头看一下天。
满天星星,跟他家乡一样多,周围也是一片黑暗,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在家乡,完全不是这样的星星,这样的天空。
不好,不好。
他连连说道。
你会习惯的!谢苗说,笑了起来,现在你还年轻,傻,嘴上的奶味还没干,凭那股傻劲你会觉得,这世上没有比你更不幸的人,可是总有一天你会说:‘上帝保佑,但愿人人都能过上这种生活!’你瞧瞧我,再过一个星期,等水退下去,我们要在这里安置渡船,在这两岸间摆过去渡过来。
就这样我一干就是二十年。
谢苗拿起酒瓶,猛喝了一大口,接着说:我呀,伙计,可不是普通的庄稼汉,也不是出身卑贱的人,我是教堂主管的儿子。
想当年我自由自在,进进出出穿着礼服。
可现在,我把自己磨炼到了这种地步:我能赤条条躺在地上睡觉,靠吃草过日子。
上帝保佑,但愿人人都能过上这种生活。
当年,我从俄罗斯发配到这里,从头一天起我就咬牙顶住:我什么也不要!鞑靼人浑身发抖,费劲地搜罗着他所知道的有限的俄语词汇,结结巴巴地说:上帝保佑,千万别在外乡得病,死掉,埋进这片寒冷的铁锈般的土地里。
你会习惯的!谢苗说完就走啦。
鞑靼人带着憎恨对谢苗说:上帝创造人,是要人活,要人高兴,要人伤心,要人忧愁,可是你,什么也不要,所以你,不是活人,是石头、泥土!鞑靼人独自留下,他又添些枯枝,侧身躺下,望着篝火,开始思念起家乡和妻子来。
红土高坡,驳船,河流,不怀好意的异乡人,饥饿,寒冷,疾病——所有这一切或许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许这一切仅仅是梦中所见。
天亮了。
正下着雪。
喂!对岸有人在喊叫,放渡船过来!行了,急什么!谢苗说。
《卡夫卡小说集》读后感
《卡夫卡小说集》读后感《卡夫卡小说集》读后感原创:挚挚读走进卡夫卡卡夫卡几乎用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眼睛去看这个世界,在观察自我,在怀疑自身的额价值,因此他的现实观和艺术观显得更加复杂,更加深邃,甚至神秘莫测。
(而我并没有精神病就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布拉格是卡夫卡的布拉格:陌生、孤独、压抑、痛苦、灾难;布拉格是库宾的小说《那一边》(1907)中扑朔迷离的梦之国;早期的里尔克也真实地描绘了一个”朦胧的、脆弱的、充满斯拉夫感伤和沉闷污浊的温室气息的”布拉格。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内心莫名的激动,怎么?难道我是一个中满布拉格气息的人,压抑、阴沉、痛苦的人?)卡夫卡是在布拉格文化的境况下创造自己的作品,作品中大多以梦幻化的布拉格古城为背景,以异乎寻常的方式,幽默地融朦胧不清的梦幻和对腐朽没落的现实环境的感受于一体,使现实现象蒙上一层神秘荒诞的面纱,直至世界毁灭的幻影,既有表现主义的呐喊,又有维也纳世纪病的印记,充满着现实危机感。
在表现中,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叙述艺术,大多采用了维也纳现代派文学中盛行的小品文叙述风格,追求语言游戏式的描写,结局的讽喻高潮,突如其来的感染效果,而且往往借用神秘题材和异国色彩的点缀,结合打破幻觉的诙谐更进一步烘托表现效果。
卡夫卡自幼爱好文学。
早在中学时代,他就开始大量阅读世界名著,尤其对歌德的作品、福楼拜的小说和易卜生的喜剧钻研颇深。
与此同时,他还阅读斯宾诺莎和达尔文的学说。
大学期间开始创作,经常和密友马克斯·布罗德一起参加布拉格的文学活动,并发表一些短小作品。
供职以后,文学成为他唯一的业余爱好。
一九零八年发表了题为《观察》的七篇速写,此后又陆续出版了《变形记》(1912)、《在流放地》(1914)、《乡村医生》(1924)《饥饿艺术家》(1924)四部中短篇小说集。
(超级棒,爱不释手,百看不厌)此外,他还写了三部长篇小说:《失踪的人》(1912——1914)、《审判》(1914——1918)和《城堡》(1922),但在生前均为出版。
在流放地 契诃夫阅读附答案
在流放地契诃夫阅读附答案在流放地答案契诃夫外号叫“明白人”的谢苗,同一个谁也不知名字的年轻鞑靼②人,坐在岸边的篝火旁。
谢苗是个六十岁上下的老头子,瘦骨嶙峋,掉了牙,但肩膀宽,看上去还挺硬朗,这时已醉醺醺的了。
鞑靼人生了病,很难受,他裹紧破衣衫,正在讲他的家乡辛比尔斯克如何如何好。
“那当然,这儿不是天堂。
”谢苗说。
“不好,不好!”鞑靼人说着,担惊受怕地朝四下里张望。
鞑靼人抬头看一下天。
满天星星,跟他家乡一样多,周围也是一片黑暗,可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在家乡,完全不是这样的星星,这样的天空。
“不好,不好。
”他连连说道。
“你会习惯的!”谢苗说,笑了起来,“现在你还年轻,傻,嘴上的奶味还没干,凭那股傻劲你会觉得,这世上没有比你更不幸的人,可是总有一天你会说:‘上帝保佑,但愿人人都能过上这种生活!’你瞧瞧我,再过一个星期,等水退下去,我们要在这里安置渡船,在这两岸间摆过去渡过来。
就这样我一干就是二十年。
”谢苗拿起酒瓶,猛喝了一大口,接着说:“我呀,伙计,可不是普通的庄稼汉,也不是出身卑贱的人,我是教堂主管的儿子。
想当年我自由自在,进进出出穿着礼服。
可现在,我把自己磨炼到了这种地步:我能赤条条躺在地上睡觉,靠吃草过日子。
上帝保佑,但愿人人都能过上这种生活。
当年,我从俄罗斯发配到这里,从头一天起我就咬牙顶住:我什么也不要!”鞑靼人浑身发抖,费劲地搜罗着他所知道的有限的俄语词汇,结结巴巴地说:“上帝保佑,千万别在外乡得病,死掉,埋进这片寒冷的铁锈般的土地里。
”“你会习惯的!”谢苗说完就走啦。
鞑靼人带着憎恨对谢苗说:“上帝创造人,是要人活,要人高兴,要人伤心,要人忧愁,可是你,什么也不要,所以你,不是活人,是石头、泥土!”鞑靼人独自留下,他又添些枯枝,侧身躺下,望着篝火,开始思念起家乡和妻子来。
红土高坡,驳船,河流,不怀好意的异乡人,饥饿,寒冷,疾病——所有这一切或许实际上并不存在;或许这一切仅仅是梦中所见。
天亮了。
共同体观念下的“机器”意象——以《在流放地》为例
是强调 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但是 , 我们将这句话放
在 文学 批评 中也 照样在 理 。它形 象地 表现 出了共 同 体 观念 下文 学批 评 的重 要 特性— —关 联性 。在这种
观念下, 许多学者 在研究作家作 品时都将其看作
一
个巨大的文化共同体 , 强调整体 、 关联与共通 的观
念, 强 调空 间与 时 间批 评 的二 维 角 度 。对 于 西 方 现
对文 献进 行 组 织 、 分割、 分配、 安排 、 划分层次 、 建 立
体系……” ¨ 。其实 , 我们在进行 文学史 的研究 时 也应遵循这一原则 , 对于一个阶段 的作家作 品将其
放在 历史 的视 野 、 时间 的维度 内去 探讨其 前 因后 果 ,
放地》 可 以说是探讨“ 机器” 与人的关系的重要作品 之一——作品一开始就将 “ 机器” 放在 了中心位置 来进行描写与讨论 。对此 , 历来 的学者都有 自己的
的主题 。而在 当下, 机器对人的这种束缚性依然存在 , 我们要做 的便是 向这 个机 器时代展 示 出我们人 类的 觉醒与
反 抗 态度 。
关键词 : 共 同体观念 ; 机 器意象 ; 机械复制 时代 ; 《 在流放地》
中图分类号 : 1 5 2 1 . 0 7 4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3 9 0 7 ( 2 0 1 4 ) 0 1 —0 0 8 4— 0 4
第2 4卷
第 1 期
长
春
大
学
学
报
Vo 1 . 2 4 No . 1
2 0 1 4年 1月
J OURNAL OF CHAN GCHUN UN I VER S I T Y
在流放地卡夫卡读后感
在流放地卡夫卡读后感卡夫卡的文字啊,就像一把奇特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又荒诞世界的大门。
这个世界里,一切都看似不合常理,却又有着一种独特的逻辑。
我感觉自己就像个闯入者,在这个流放地的世界里跌跌撞撞。
故事里的那些情节,有些我看了真是一头雾水,不过这反倒让我更想探究其中的深意。
比如说那个刑罚机器的描写,真的是又恐怖又让人着迷。
我就在想啊,卡夫卡为啥要创造这么个怪东西呢?是想批判当时的社会制度吗?还是想揭示人性中的某些黑暗面呢?也许都有吧,我也拿不准。
里面的人物呢,也都像是被蒙上了一层雾。
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想法,都不是那么容易理解。
但是这也正是卡夫卡的厉害之处吧。
他不会直白地告诉你这个人物是好是坏,他就把人物放在那个情境里,让你自己去琢磨。
我觉得这种写法很高级,可也把我折磨得够呛,哈哈!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那个军官对刑罚机器的执着。
他对这个机器的那种热爱,近乎疯狂,真的很让人费解。
我在想,他是不是已经被这个扭曲的制度同化了呢?还是他本身就有着一种对死亡和暴力的畸形崇拜呢?这真的是个很复杂的人物形象。
而且啊,这个故事的结局也有点开放的感觉。
那个旅行者就那么走了,流放地之后会发生什么呢?是继续维持原样,还是会因为旅行者的到来而发生改变呢?我认为这个角色的离开其实是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空间,不知道大家怎么理解呢?读完这本书,我就感觉卡夫卡像是一个神秘的预言家,他看到了一些我们平常人看不到的东西,然后用他独特的文字把这些东西展现出来。
虽然读起来有点费劲,但真的是很值得一读的作品!你看了这部作品也会有同样的感觉吗?如果还没看,那我推荐你去体验一下!说不定你会有比我更深刻的理解呢!。
在流放地读后感
在流放地读后感
故事里的那个行刑机器,我的天呐,这是啥玩意儿啊?就像一个超大型、超复杂、还超级变态的杀人玩具。
那军官对这机器的执着,就像一个小孩痴迷于他那已经破旧不堪但自认为超级无敌的小玩具一样,真是让人既觉得可笑又觉得毛骨悚然。
你看啊,那个军官在介绍这机器的时候,那眉飞色舞的样子,仿佛这不是个用来折磨人的东西,而是个绝世的艺术品。
他滔滔不绝地说着那些尖刺啊、齿轮啊怎么工作,就好像在炫耀自己的高科技发明,可这发明的目的却是把人给折磨致死。
这就好比有人拿着一个精心打造的毒针筒,还得意洋洋地给你讲这针筒的设计多么精妙,针有多锋利,毒药的配方多独特,可这都是为了把人给毒死啊,简直是不可理喻。
还有那个被流放的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拉到这个鬼地方,要接受这样莫名其妙的刑罚。
他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啥也不知道,只能等着被这个恐怖的机器摆弄。
这让我想到,有时候我们可能也会陷入一些莫名其妙的状况,被一些莫名其妙的规则或者力量摆弄,就像这个倒霉蛋一样。
从整个故事来看,我觉得卡夫卡就像是一个超级犀利的社会解剖师。
他把权力、暴力、盲目服从这些东西,用这么一个荒诞的故事给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那个军官就象征着那种对权力盲目崇拜,对暴力机器深信不疑的人。
他根本就不思考这刑罚合理不合理,人道不人道,只知道按照传统,按照命令去执行,而且还执行得津津有味。
这就像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知道按照上头的指示办事,不管这事儿对不对,好不好,只要是上面说的,就一股脑儿地去做,简直就是没有脑子的机器人。
卡夫卡《在流放地》:机器时代的人、权力、法律
卡夫卡《在流放地》:机器时代的人、权力、法律摘要:20世纪初,西方社会迎来了机器大发明、大运用的时代,该时代背景构成了卡夫卡小说《在流放地》的底色,也是理解该小说核心思想的关键。
本文基于卡夫卡生活的机器时代,透过《在流放地》一文对各要素的集中展示,对机器与人、权力、法律之间的关系作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卡夫卡;《在流放地》;机器;权力;法律一、机器时代的底色《在流放地》是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于1914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它叙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机器杀人”的故事:在流放地上,一位旅行家在一名军官的陪同下参观了对罪犯的刑罚,执行刑罚的是一架机器。
军官向旅行家热情介绍了这台刑罚机器,并追忆起前任司令官以及观众在观看行刑时的热情景象,希望旅行家能帮忙向上级求情,继续留用这台机器,以恢复往昔的“行刑盛况”。
旅行家拒绝了这一请求之后,彻底灰心的军官登上这台机器,本想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享受这台让他荣耀半生的机器处刑时带来的“痛苦的快感”,但机器因故障在极短的时间内杀死了军官,刑罚过程匆匆落幕。
“机器杀人”的创作灵感源于20世纪初西方社会大发展、大变革的工业时代底色,即本雅明定义的“机械复制时代”:“我们技术手段的惊人增长,它们所达到的适用性和精确性,以及它们正在制造出来的理念和习惯使得这一点变得确切无疑:在美的古代工艺之中,一场深刻的变化正日益迫近。
”[[1]郑薇,曾艳兵.机器与“暴力”——论卡夫卡《在流放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06):104-108.]一方面,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汽车、飞机等新发明层出不穷,机器逐步取代人力,成为推动社会现代化的生产要素。
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颠覆了人类社会已有的认知,传统道德观受到挑战,宗教信仰的根基被动摇,社会矛盾被激化,人们普遍流露出悲观、迷茫等情绪。
此外,帝国主义国家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开始通过战争瓜分世界。
从意土战争到一战,高科技机器在战场上初显威力,工业化的战争成为一台名副其实的“杀人机器”。
解读卡夫卡作品《在流放地》
在流放地(In the Penal Colony)(讲解人:dora核)我判决,但我不知道你的命运,可能是暴风雨使船只失事,可能是染上疾病,也可能是饿死,或被野蛮人屠杀,或被野兽吃掉。
无论怎样,你自己决定你自己的命运,死亡或生存,受难或幸福。
我不愿再见到你,船将把你和你的罪恶一起从我眼前带走,你将再不会给我带来麻烦。
——一则有关放逐的西方判决一、“罪恶”的行刑——流放1、判决者▼陶片放逐法▼“纪律首先要从对人的空间分配入手。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它使用了几种技术。
”“‘封闭’原则在规训中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不能满足需要。
”“权利造就了一种肉体—武器、肉体—工具、肉体—机器复合。
……规训权利的功能看上去与其说是简化不如说是综合,与其说是生产产品不如说是与生产机构建立一种强制联系。
”“规训处罚所持有的一个惩罚理由是不规范,即不符合准则,偏离准则。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1975)▼“流寓”是指客籍人氏流落他乡,即在异地居住。
这个词出自《后汉书•廉范传》:“范父遭难,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川。
”因此在历代志书中大多列有“流寓志”或“寓贤志”等。
“流人”语出《庄子•徐无鬼》:“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
”简单的理解,“流人”就是因罪被流放的人。
他们一部分是阶级专政的产物,就是把反抗或不利于统治集团统治之人,采用强制措施放逐到偏远地区服劳役。
还有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戍边政策的产物,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招徕,即给予组织者和民众一些优惠,鼓励他们到边地垦荒;一种是将战俘等强制迁徙到边疆地区。
——王云红《流放的历史》(2006)2、流放者▼“可以举出几条最常见的可判处流放的罪状:l)属于有罪的民族;2)已在劳改营服满刑期;3)居住在有罪的环境中(诸如;叛逆的列宁格勒、西部乌克兰、波罗的海沿岸之类游击队运动活跃的地区等)。
《在流放地》卡夫卡
《在流放地》卡夫卡《在流放地》卡夫卡《在流放地》--卡夫卡2010年06月10日卡夫卡2010-06-10 08:21:26阅读0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这是一架奇特的机器,”军官用带有几分赞赏的目光看着那架自己十分熟悉的机器对科考旅行家说。
看来旅行家只是出于礼貌才接受了营地司令官的邀请,来观看对一个因不服从上级、侮辱上级而被判处死刑的士兵执行处决的。
整个流放地上对这次处决似乎也没有多大兴趣。
反正,在这个四面被光秃秃的山岗隔绝、遍地黄沙、深深的小山坳里,除了旅行家和军官之外就只有这个犯人和一名士兵了。
犯人长了一张阔大的嘴巴,头发纷乱、面孔不洁、表情麻木。
士兵手里拽着一根沉重的铁链,其下分出几条细点的链子,分别捆在犯人的脚腕、手腕和脖子上,这些小铁链之间又有铁链相连。
犯人看起来像只奴性十足的狗,叫人以为可以放开让他在周围山岗上随意乱跑,而临刑前只要打个口哨他就会转回来似的。
旅行家对这架机器兴趣不大,在军官忙着做最后的检查时,他有点漠不关心地在犯人身后踱来踱去;军官一会儿钻到深深埋入地下的机器的底部,一会又攀着梯子去检查上边的部件。
这些本来都是可以让机工干的活,可这位军官,不管他是这架机器的忠实崇拜者也好,还是由于其他原因这种工作无人可派也好,他却干得非常起劲。
“现在一切就绪~”他终于喊道,从梯子上爬了下来。
他疲惫不堪,张着大口呼吸,还把两条女人用的手绢塞在军服的领口里。
“在赤道地区,这种制服实在是太厚了。
”旅行家说,却没有像军官所期望的问问机器的事。
“那是,”军官说,一边在一个准备好的水桶里洗着他那油污的双手,“可它代表着祖国,我们不想忘记祖国。
——不过,现在请您看看这架机器,”他马上接着说,一边用毛巾擦着手,一边指着机器。
“到此为止,前边还离不了人去动手,往下都是机器自个儿干了。
”旅行家点点头,跟在他的后面。
为了留有余地,军官又说:“当然啦,故障还是会有的;虽说我今天不希望出现任何故障,毕竟要对之有所估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流放地(In the Penal Colony)
(讲解人:dora核)
我判决,但我不知道你的命运,可能是暴风雨使船只失事,可能是染上疾病,也可能是饿死,或被野蛮人屠杀,或被野兽吃掉。
无论怎样,你自己决定你自己的命运,死亡或生存,受难或幸福。
我不愿再见到你,船将把你和你的罪恶一起从我眼前带走,你将再不会给我带来麻烦。
——一则有关放逐的西方判决
一、“罪恶”的行刑——流放
1、判决者
▼陶片放逐法
▼“纪律首先要从对人的空间分配入手。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它使用了几种技术。
”
“‘封闭’原则在规训中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不能满足需要。
”
“权利造就了一种肉体—武器、肉体—工具、肉体—机器复合。
……规训权利的功能看上去与其说是简化不如说是综合,与其说是生产产品不如说是与生产机构建立一种强制联系。
”“规训处罚所持有的一个惩罚理由是不规范,即不符合准则,偏离准则。
”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1975)
▼“流寓”是指客籍人氏流落他乡,即在异地居住。
这个词出自《后汉书•廉范传》:“范父遭难,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川。
”因此在历代志书中大多列有“流寓志”或“寓贤志”等。
“流人”语出《庄子•徐无鬼》:“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
”简单的理解,“流人”就是因罪被流放的人。
他们一部分是阶级专政的产物,就是把反抗或不利于统治集团统治之人,采用强制措施放逐到偏远地区服劳役。
还有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戍边政策的产物,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招徕,即给予组织者和民众一些优惠,鼓励他们到边地垦荒;一种是将战俘等强制迁徙到边疆地区。
——王云红《流放的历史》(2006)
2、流放者
▼“可以举出几条最常见的可判处流放的罪状:
l)属于有罪的民族;
2)已在劳改营服满刑期;
3)居住在有罪的环境中(诸如;叛逆的列宁格勒、西部乌克兰、波罗的海沿岸之类游击队运动活跃的地区等)。
”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1973) 3、流放地
▼“像流放农民那样凶残的流放,把人们赶到荒山僻野公然置于死地,这样的事从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再发生。
但是,我国的流放地却通过其它方式并按照它自身的规律一年比一年更加‘茂密’:流放的人数越来越多,流放地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流放制度越来越严酷无情。
”“流放地的苦难最为深重的是那些连个自由村庄的影子都没有的、沾不到一点文明边的地方。
”
“越往边远地区去越坏,越偏僻的地方越没有任何人权可言。
”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1973)
二、《在流放地》
1、出版情况
写于1914年8月4日至18日,即在他与费丽丝鲍威尔第一次解除婚约后不久。
起初不愿发表,后由于勃罗德和莱比锡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的催促,他才于1916年打算把它与《判决》、《变形记》合成一集,以《惩罚》作书名出版,但未果,最后才于1919年由莱比锡库尔特·沃尔夫出版社以单行本出版。
2、文本内容
人物:旅行者军官士兵犯人新旧司令官
行刑机器:构造(绘图员耙子床)
事件:军官不厌其烦地给旅行者讲解行刑机器——给犯人行刑,未果——军官劝说旅行者支持自己——军官给自己行刑——旅行者到茶馆看到旧司令官碑文——旅行者坐船离开流放地
段落选读:
旅行家本来有许多东西要问,见他这样,就只问道:“他知道对自己的判决吗?”“不知道,”军官回答说,正想往下继续解说,却给旅行家打断了:“他不知道对自己所做的判决?”“不知道,”军官再次答道,接着顿了一顿,仿佛等待着旅行家对自己的问题做进一步的说明,然后说:“告诉他没有必要,他会亲身体验到的。
”
“您看,”军官说,“有两种针,排列形式各种各样,每支长针旁有一支短的。
也就是说长针写字,短针向外喷水,把血冲掉,使字迹清楚地显现出来。
冲出的血水经这儿的小槽沟进入这个主槽,再通过那个排水管流到坑里。
”军官用手指仔细地沿血水流经的路线指了一遍。
为了尽量显得逼真,他把双手伸到水管出口处做着接水的手势,这时候旅行家抬起脑袋,手向后摸着,想退回到椅子上去。
为了让对方在机器的轰隆声中听清自己的话,他对着旅行家的耳朵大声嚷道:“您明白整个过程吗?‘耙子’开始写字啦;等犯人背上第一轮字写完,棉絮层就开始转动,缓缓地把犯人翻到另一侧,好让‘耙子’能在新的地方写字。
这时,因写字而刺破的部位被置于棉絮上,由于棉絮是特制的,可以立刻把血止住,准备好让‘耙子’把写的字再加深。
‘耙子’边上的尖角在犯人的身体继续转动时就把伤口上粘着的棉絮撕下来甩进坑里,‘靶子’又可以继续工作了。
就这样,‘耙子’在长达十二个小时里把字愈写愈深。
头六个钟头里,犯人几乎跟往常一样活着,只是熬着疼痛。
两个钟头之后取掉毡团,因为犯人再没有力气喊叫了。
‘床’头这儿这个电加热的钵子里盛着热米粥,只要犯人有那个雅兴,可以用舌头舔着吃。
从来没有一个人放过这个机会的,我可是见得够多啦。
只是在第六个钟头上犯人才失去了进餐的兴致。
然后我就跪在这儿观察着这一幕。
最后一口粥犯人很少咽下去,只是在嘴里倒来倒去,就吐到坑里去了。
这时候我得赶紧缩下身子,不然的话,那一口脏物就会啐到我脸上。
第六个钟头里犯人是多么安静哟!“您也看到了,用眼睛辨认那些文字不是那么容易的;可我们‘耙子’上的犯人要凭自己身上的创口进行解读,自然就更费劲了;他要花上六个钟头才能最终读懂。
这时,‘耙子’将他完全刺透,叉起来扔进坑,‘扑哧’一声掉在血、水和棉絮里。
至此,法庭处决完毕,然后我们,我和士兵,将他黄土一掩了事。
”
“以往的处决场面多气魄呀!行刑前一天,整个山坳里人挤得满满的,都是来看热闹的;一大早,司令官和他的女士们就到啦;军号声响彻营地;我向司令官报告,一切准备就绪;出席的人——大官们都必须到场——排在机器的四周;这一堆藤椅就是那个时候的一点可怜的遗物。
”
“我们大家多么痴心于受刑人脸上那幸福的表情,我们又是如何挺着面孔接受这终于来临
又正在消逝的正义之光的沐浴啊!那是什么年月哟,我的伙计!”
于是军官开始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读标题,接着又连起来读。
“写着‘要公正!’”他说。
“现在您可以读啦。
”
如果说军官所眷恋的这套法庭程序确实已经到了该废除的时候——或许这是旅行家干预的结果,旅行家本人也觉得有义务这样做——那么,军官现在做的就没有一点不对;处在他的地位,旅行家也会这么做。
“耙子”不是在写,而只是向下戳;“床”不再翻动人体,而是抖动着把人体向上往针尖上推。
旅行家想插手,可能的话,就把整个机器停下来,这毕竟不是军官所希望进行的那种动刑场面,这简直是形同凶杀!他刚伸出双手,却见“耙子”叉着军官那已经刺穿的躯体向上升起,往一边转去,而这种情况通常只有到了第十二个钟头才会出现。
鲜血,纯纯的血在向外淌,流成了几百条小河,连水管也失去了作用。
上边的碑文字母很小,旅行家只好跪到地下才能看清。
碑文是这样写的:“此处安息着老司令官。
他的那些现在已不能附名的追随者为他修墓立碑。
有预言道:若干年后,老司令官将会复活并从这所房子出发带领他的追随者收复这块流放地。
保持信念,耐心等待!”
3、多角度解读
▼罪恶与惩罚(《惩罚》的出版意图)
在这个作品里,他清晰明确地反映了自己对于普遍罪恶的凶悍和巨大的确信。
……认为这机器的存在时可以容忍的,惩罚是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主义批评学派鲍里斯·苏切科夫
它们标志着他关于罪(不是罪行)和惩罚的探究已经达到了顶点。
——马尔康姆·帕斯莱
▼理性与非理性(作者、旅行者角度,局外人)
▼技术控制与人性萎缩(行刑机器)
▼政治预言(行刑的残忍,对于二战悲剧的语言)
▼宗教寓言(军官与行刑机器)
看看这样的阐释:
构成这一机器支柱的四根柱子,就其数字“四”的象征意义来看,代表着宇宙秩序整体,伊甸园四大泉流。
机器执行一次判决的时数为“十二”,十二也同样具有象征整体的意义,太阳的周转时间分为十二,耶稣的弟子是终极重振上帝臣民的象征。
这些无疑都表明了这一机器的整体意义。
机器所处的地点“小山谷”也不乏宗教及整体意义。
在圣经旧约先知书中,上帝审判异教徒的地方就已被称为“决定性的山谷”、“处罚法庭之山谷”。
▼受难(老师见解)
“您关于我的作品中的受难性因素的批评与我的看法完全一致,另一方面,我觉得这种因素几乎同样地存在于我迄今为止所描写的事物中。
你是否注意到了,能够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完全摆脱这种受难性因素的东西是何其之少!在阐释这篇最新创作的小说的同时,我只想补充一点,这种受难性不仅仅是这个小说所特有的,毋宁说是我们的时代和我自己的岁月里普遍存在的,直到现在一直都是苦难的,还将继续如此,而且我自己岁月里的受难性要比这个时代更加地持久。
”
——Franz Kafka Letters to Felice
4、自己的观点(总体观,见下述)
三、体现卡夫卡“流放”情结的《在流放地》
1、原罪下的流放——“我处事的原则是:罪责无可置疑”;新旧军官
2、失在下的流放——麻木的犯人;“耷拉着脑袋”;观众;没有真正的流放
3、延搁下的流放——反复讲解机器构造;长时间的受难;受难结果是死亡
4、绝域下的流放——被抛入流放地;荒诞之地;僵死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