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何谓“卡夫卡式”的……
浅析卡夫卡
浅析卡夫卡《变形记》———艺术构思铁岭师专文学院语文教育132班钟馨莹中文摘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取向,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学精神。
作为对新思想积极探索,对艺术表现形式积极创新的文学流派,西方现代派文学至十九世纪末一出现,就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精神。
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3部长篇、78部中短篇小就,都试图规避现实表面,将笔触指向心灵痛苦的挖掘,通过“变形”手法,表现十九世纪西方现代文明掩盖的种种弊端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心灵创痛,表现众多劳动个体的异化状态。
卡夫卡以其杰出成就,无愧于表现主义大师、“西方现代派文学鼻祖之一”称号。
关键词:卡夫卡变形记表现手法随着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到来,两次大战的阴影,导致西方社会恐慌、幻灭意识的滋生,危机意识、异化观念使人们将关注的重心向内心发生转移,人在现代节奏中已渐渐蜕化为“非人”,他们对外部世界真切的体验往往离不开对自己不正常的处境和畸形世界的认识,于是一种反传统的艺术倾向出现,创作主体借用怪诞的形式表现真实的内心,审美者通过窥视创作主体的内心把握现实的“荒诞”。
卡夫卡的《变形记》便具有了《呐喊》式荒诞真实的特征。
《变形记》在整体上是荒诞的,其基本情节是: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晨醒来变成大甲虫,无法起床上班,公司抛弃了他,家人将他关进屋中,远离社会,最后孤独痛苦地在饥饿中默默地死去。
很明显,在情节上具有强烈的荒诞性,让人甚感突然、茫然。
《变形记》中人物所处什么时代,当时形势如何,作者都没有说明,让人感到这只是天方夜谭式的故事。
卡夫卡采用变形的手法,以荒诞的内容,表达严肃的主题,是其创作一向的价值取向。
不过,这种荒诞并不影响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因为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必须有艺术的真实。
卡夫卡的作品也不例外,他的作品中,荒诞即真实,荒诞只是表现真实的一种技巧,一种手段。
《小说中所反映的冷暖人情、炎凉世态和人被外部挤压的现象,无不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卡夫卡式的孤独
山东外语教学2001 年第3 期(总第84 期)害怕孤独, 追求孤独———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姜智芹摘要:卡夫卡是20 世纪西方文坛上茕茕孑立的独行者,既害怕孤独,又追求孤独是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
卡夫卡独特的个性,强烈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注定了他的孤独;对文学创作异乎寻常的热爱又使他选择了孤独,同时,孤独也铸就了卡夫卡作品的深刻性。
卡夫卡由对孤独的被动承受到对孤独的主动追求,表现出伟大的作家如何在必然出现的孤独面前站立起来,独立无倚地决定自己的本质和价值,从而体现了人的生命意识的伟大性。
关键词:卡夫卡;孤独中图分类号: I106.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 (2001) 0320049204 人自古就有殷殷的孤独感,它既是一种情绪体验,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这在20 世纪西方文坛上茕茕孑立的独行者———卡夫卡( Kafka ,1883 - 1924) 那里表现得特别明显。
尤为突出的是,在卡夫卡看来,孤独不仅是传统观念中所理解的需要逃避的一种内心体验,而且是现代生命追求的新境界。
既害怕孤独,又追求孤独,这是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性,他曾说:“极度的孤独使我恐惧”,因此,他渴望结识朋友,思念集体生活,但他又说:“实际上,孤独是我唯一的目的,是对我的巨大的诱惑。
”①以往的卡夫卡论者大多从家庭、时代、社会的角度,探讨卡夫卡孤独的成因及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而忽略了卡夫卡孤独的必然性和他对孤独的追求。
本文旨在这一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孤独与卡夫卡的人格特征卡夫卡具有着强烈个性和自我意识。
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使他难以合群;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又使他容易受到社会群体的排斥,不为时人所理解,这一切注定了卡夫卡的孤独。
他的日记中痛苦地记录了学校和家庭对自己个性的压抑。
他说:“就我的经历而言,学校和家庭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抹杀我的个性, ⋯⋯一个男孩子在晚上读书,他正沉浸在一个紧张的故事情节之中,别人就不会用对待孩子的方法,好好告诉他,他该放下书,上床睡觉了, ⋯⋯他们粗暴地关掉了煤气,把我留在一片漆黑之中,以此来压抑我的个性。
何为“卡夫卡式审判”?
何为“卡夫卡式审判”?作者:曾艳兵来源:《读书》2016年第12期二○一五年十一月,欧洲足联主席普拉蒂尼因涉嫌贪腐被国际足联“禁足”九十天,普拉蒂尼向位于洛桑的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提起上诉。
普拉蒂尼的法律团队表示:“普拉蒂尼经历的事情很可能是一个卡夫卡式的审判。
有人告诉他将会被停职,他们不仅不说停职的原因,还要求普拉蒂尼提供证据证明自己清白。
”那么,什么是“卡夫卡式的审判”呢?“卡夫卡式的审判”是法的一种形式,还是法的形式就是卡夫卡式的?卡夫卡与法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我们知道,卡夫卡是一个出生在布拉格,用德语写作的犹太小说家,但他在大学里学的是法律,并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
这以后又在法院里实习过一年,一九○八年他进入保险公司后,一直从事与法律相关的工作,直到他彻底病倒提前退休。
卡夫卡曾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就叫《关于法律问题》,而他的小说《诉讼》(又译作《审判》)则“忠实地再现了奥匈帝国刑事程序的很多细节”。
卡夫卡曾在一封致女友密伦娜的信中回忆起他当年背诵罗马法的经历:“那是夏天,天很热。
这季节就是这样,简直叫人受不了,牙齿间咬着那讨厌的罗马法律史,一直站在那儿。
”卡夫卡向密伦娜描述了他的第一次性经验,而这种经验是与他背诵罗马法的痛苦体验交织在一起的。
一九七四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博西格诺等教授合作编著了《法的门前—法律过程导论》(Before the Law:An Introduction to the Legal Process)一书,该书广受推崇。
至二○○六年,三十二年间这本书共修订再版了七次。
二○一二年原书作者之一彼得·德恩里科与中文译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邓子滨博士对该书进行改写、缩写,于是有了中文版《法的门前》一书。
作者在《前言》中写道:“本书以卡夫卡的《审判》中一篇古奥而悲辛的寓言开始,以当代社会个人信息保护的话题作结,是结构开放、素材多样、观点纷呈的美国法治图谱。
寓言‘法的门前’,既是本书的序曲,又是本书的主题,它描述一个乡下人试图求见法,却终其一生被守门人挡在法的门前。
认识卡夫卡
简介前两天在图书馆三楼找关于Friedrieh Nietzsche的书的时候看到一本名为《世界十大文豪作品集》,就随便翻了翻,这所谓的十大文豪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里面有雨果、莎翁,这我可以接受,但是在第十名我居然看到了鲁迅先生!!!!这就令我感到很难以接受了,诚然鲁迅先生是一位很不错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是,这只能说是相对与中国来讲,相对于当时他所生活的中国境况来讲,更甚至是相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讲,我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有很多位老师都提过鲁迅的弟弟周作人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比鲁迅来讲从某些方面来讲是毫不逊色的,但只是因为他们所持的政治态度不同,一个是名声赫赫,一个只能是存在大家的脑海里,呵呵,还有晚死两年就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老舍先生,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承认鲁迅先生的文学天赋,但是这样的人才和政治搭上勾就总觉得让人有点不是很舒服,正好旁边有本《卡夫卡全集》随便翻了翻,在心中对两者做了一翻比较,觉得鲁迅先生写得更多的是当时的社会现状,适用于当时的中国境况,而卡夫卡写的是内心的探索,对人性的诠释,适合当时欧洲人的精神文化,谁高谁低这没什么好比较的,属于两个不同类型的作家。
在没有找到想要找的书后就拿了这本《卡夫卡全集》回去了,或许是文化、习惯、语言翻译的问题,也或许是这位大文学家太有个性了,读起来有点雾蒙蒙的感觉,不过大体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还是可以感受到的,不愧是一代文学大师,下面就转了一些关于卡夫卡的简介一八八三年七月三日,弗朗茨·卡夫卡诞生于布拉格。
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卡夫卡的名字并没有随着他躯壳的消失而消失,相反,它回荡于世界各地,其声誉之高为奇思异想的卡夫卡本人所想象不到。
今天,它不仅代表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
这种情况似乎证实了卡夫卡自己说过的一段话:“在对一个人的评价上,后世往往比他的同代人更正确,因为人已经作古。
只有在死后,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一个人才显露其本色。
简论“卡夫卡式”美学特征
简论“卡夫卡式”的美学特征姓名:***考号:0067考区:文山市指导教师:简论“卡夫卡式”的美学特征姓名:王绍江考号:0067 考区:文山市摘要: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以其独特的表现手法折射着“现代人的困惑”,一篇篇表达了人的孤独感与恐惧感、表现了荒诞和异化的主题并具有浓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从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卡夫卡式”的美学特征。
如:借一只人化了的鼹鼠,为了保存自己,抵御敌害的胆战心理,表现资本主义社会小人物的恐惧心理和生存环境的非理性的短篇小说《地洞》(1923);通过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悲惨遭遇及悲惨结局,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1915);写被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并杀害的银行职员约瑟夫·K的《诉讼》(1913);写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进退不得,最后精疲力竭而死的长篇小说《城堡》等。
本文试通过对“卡夫卡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卡夫卡式”的艺术世界。
关键词:卡夫卡荒诞孤独恐惧异化象征自传色彩荒诞作为一种现代审美形态,是一种对人生存在的荒谬性和无意义,具有象征性的审美意象和怪诞的表现形式。
卡夫卡的作品无一不反映着深刻的社会矛盾,表现荒诞和异化的主题,表达人的孤独恐惧感,并运用怪诞、象征和具有浓烈自传色彩的艺术手法共同构成了“卡夫卡式”的美学概念。
一、“卡夫卡式”的思想特征第一、权威不可抗拒。
在卡夫卡的意识中,始终被一种无处不存在的、强大却又无法抵御的异己力量——权威笼罩着,这种思想意识在《城堡》和《诉讼》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表现的都是资本主义上层建筑领域中“异化”了的现象。
《城堡》中土地测量员K于一个冬日的早晨,孤身一人,踏着积雪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坐落于城堡脚下的一座小山村,并去城堡请当局批准其在该村安家落户,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直到精疲力竭而死也未能如愿。
卡夫卡
浅谈卡夫卡笔下的荒诞世界——《变形记》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
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在这个极其黑暗的年代,他内心的压力、家人的冷漠态度、事业上的坎坷使卡夫卡的精神上有无限的苦闷与压抑;而在思想上,又深受尼采的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所以其作品大都采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手法,表现了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无援的心理。
其中以《变形记》为代表,它的荒诞艺术在文坛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变形记》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描写主人公格里高尔从某天早上起床后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直至最后死亡的这个过程,通过其家人的心理、语言、行为、态度等的细节展现,形成了一个现代人被生活的巨大压力所迫的人的异化的景象。
读卡夫卡的《变形记》,我们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有一种压抑、窒息的感觉。
但又仿佛在读一个现代寓言、让人去不断地思索它的寓意,去探究“变形”背后的东西,去品位这个荒诞而又真实的世界。
一、情节与情感的荒诞文章一开始就叙述了格里高尔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他的身体变成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
比起偌大的身躯,他的许多腿真是细得可怜,在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这里的“荒诞”,就在于人变成甲虫是不可能的,普通人很难想象的到这么一个庞然大物该如何面对以后的日常生活。
首先,在饮食上,妹妹把牛奶与面包放在他的房间门口,变形后的他却忍受不了新鲜食物的气味,而是被那些腐烂和变质的食物所吸引,已与正常人不同;其次,在语言上,没有人与他沟通,别人都听不懂他说话,而他却可以明白父母和妹妹都在讲些什么,没人能够想得到他这种境况,即使他还存在对以前的很多记忆,但根本没有人愿意看到他,更不会与他叙旧,格里高尔是真正地陷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生活,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甲虫。
这些细节都充分展示了整个故事的荒诞性。
格里高尔虽然在生理上有了异化,但是在情感上,他依然肩负着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家人的爱,这是很不可思议的。
外国文学欣赏_卡夫卡
• “我写的和我说的不同, 我说的和我想的不同, 如此下去,则是无底的 黑洞。” • “城堡”成了一个失却 谜底的谜语;或许“城 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 谜底。 • “城堡”寓义的复杂性、 多义性,最后走向神秘、 走向虚无、走向荒诞。
《变形记》
《变形记》原版封面
• 《变形记》中写的是人变成虫的荒诞离奇故事。 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一家公司的推销员,一 天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长有许多 细腿的大甲虫。从此厄运降临。丢失了工作,遭 家人厌恶。他有人性,有人的思维能力和心理, 恐惧感与灾难感缠绕着他。逐渐地又具有了虫性, 喜欢爬行,吃霉变腐烂食物。格里高尔不能继续 赚钱,家境每况愈下。尽管全家人都勤快工作, 也无法维持生活。大家视格里高尔为累赘,怪物。 格里高尔终于在孤独、寂寞与自惭形秽中悄然死 去。家人如释重负,心情愉悦地来到城外郊游, 谈起了新的梦想和美好的前途。
• 卡夫卡目的显然不在于仅仅描写父子冲突,更在 于普遍意义上揭示出人类生存在怎样一种权威和 凌辱之下,卡夫卡父亲的可怕而又受到崇敬的形 象间接或直接地渗透在作品中。 • 《判决》在体现了卡夫卡独特的“审父”意识的 同时,也表现了对家长制的奥匈帝国统治者的不 满。与此同时,卡夫卡还通过这个奇特的故事揭 示了西方社会中现实生活的荒谬性和非理性。
在卡夫卡的长篇 小说的创作中, 被称为“孤独三 步曲”的《美 国》、《审判》 和《城堡》是三 部未完成的杰作。
《审判》(又译《诉讼》)
• 一部关于“审判”的 小说: • 对无罪的审判; • 对有罪的审判; • 对“审判写成),作品讲述的 是银行助理约瑟夫· K无故受审判并被处死的故事。 约瑟夫· K在30岁生日的那天早晨醒来按铃声吃早 餐时,进来的不是女仆而是两个官差,宣告他被 捕,并被法庭审判有罪,他虽被捕却仍能自由生 活,照常工作。他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罪, 认为一定是法院搞错了,坚信自己无罪。约瑟 夫· K不愿屈就命运,他同这场明知毫无希望的诉 讼展开了一生的交战,公然向不公正的法庭挑战。
卡夫卡悖谬性思维模式的渊源
未许招”、“心比粲花应更热, 肯教贞骴染纤尘”这样的诗句。 3.冯 生 的 缺 席 。 相 对 于 在 最 后 一 出 才 出 现 妒 妇 一 角 , 冯 生 在 《遗 真 记 》里
在婚姻问题上卡夫卡再次尝到人生的两难处境徘徊在渴望与恐惧之间强烈的渴望必然导致对其的恐惧而在恐惧的同时又迫切渴望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在家庭与写作之间做出选择使卡夫卡感到更加为卡夫卡强烈地感觉到一生都生活在父亲强大的阴影下人生的重大选择职业婚姻都控制在父亲的手中被迫从事不喜欢的职业不能同自己心爱的姑娘在一起一切的一切都在两个极端摇荡使卡夫卡的处境进退维谷进而在潜意识里将悖谬性思维模式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头脑中
就没有露个脸。只在妒妇口中出现: “可恨我家这天杀的, 昨晚 一夜不归, 想是到小青房里歇宿哉。因此老娘急急赶来, 打他 一 个 人 翻 马 倒 , 才 出 我 胸 中 一 口 毒 气 ”, 以 及 邻 家 妈 妈 与 菊 香 的话中出现: “( 老旦) 公子可有信来。( 贴旦) 可知薄幸抛红 豆”。在画师眼里, 可与牛氏并称二美的小青, 竟也是“缘何却 遇枭和獍? ”可见虽然廖氏没有正面写冯生, 却已经从他人口 中刻画了一个“嘈唼戚施, 憨跳不韵”的软弱薄情男子形象, 一 个让才貌双全而又贞静如水的少女整日以泪洗面, 以至于心 冷若灰的好色之徒。廖景文曾云“造物何厚于伧父, 使坐拥姝 丽若此”, 干脆将他省略, 只通过间接描写, 点滴笔墨便可。
据社会学家的观点, 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得不面 临同样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由文化中存在着的特定生活处 境所造成, 它们并不代表“人类本性”所共有的问题, 而且具有 独特性。犹太民族就是这样一个极特殊的民族。在历史上, 犹 太民族一直是一个在漫漫岁月中无家可归、像幽灵一般四处 飘荡的不幸民族, 漫长而无望的漂泊和受难历史, 早已在这个 民族的肌体上培育出沉重的苦难, 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沉淀, 化 作 一 种 “集 体 无 意 识 ”融 入 犹 太 民 族 的 血 液 。
卡夫卡
卡夫卡的梦魇之死亡意识于娟2009级汉语言文学四班092001040096【摘要】:在卡夫卡的成长历程中,死亡是他一直要逃避却始终无法逃脱成功的恐惧和梦魇。
死亡意识,一直围绕在卡夫卡的生活及文学创作中。
犹太人的流浪身份,童年经历的阴影,父母亲的影响,还有中学阶段自我进行的精神教育,都让他对死亡产生深刻的恐惧。
死亡恐惧犹如一根刺,始终刺痛他的内心。
卡夫卡的死亡意识贯穿了他所有的文学作品,死亡意识除了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还有卡夫卡式的独特意味。
卡夫卡式,是指带有卡夫卡特征的创作方式,即在作品中倾注了大量的荒诞、悖谬和困惑。
卡夫卡的小说里,主人公的结局往往是死亡,这样的安排,卡夫卡不仅要表现死亡的恐惧,更要诉说生命的荒诞和无奈。
卡夫卡带着深深的死亡恐惧,他在日记里不断设想自己的死亡。
即使有着这么多自杀的念头,卡夫卡并没有真的将自己交付死亡,他只是在想象中让自己死亡。
卡夫卡曾对朋友解释自己没有自杀的原因,他认为这样结束一生是毫无意义的,继续活着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
卡夫卡式的死亡意识在他作品中的表现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即现实批判精神、道家哲学精神、自我情感的释放。
在卡夫卡的意识里,资本主义的罪恶深重,除了对法律、当权者以及资本主义的批判,卡夫卡在死亡意识里还有对父权的批判。
卡夫卡对中国文化有着巨大的兴趣,他曾深入研读过道家学说,深受道家学说的影响,卡夫卡对生死的认识进入了新境界:肉体的死,恰恰成就了精神的超脱。
精神的超脱并不是害怕死亡,而是敢于承认死亡,在死亡中获得生存。
卡夫卡寻求的是精神生活,他需要的是一次精神之旅。
在道家学说的影响之下,超越生死,获得精神的无限存在,便成了卡夫卡的理想。
卡夫卡把死亡视为自己情感释放的方式,在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主人公的结局都是死亡。
通过身体的自我摧残和孤立于世界之外,卡夫卡希望实现自我救赎,在这一过程中,写作是他唯一的精神力量。
死亡阴影笼罩了卡夫卡的一生,为了消除死亡恐惧,他把一生的精力投放于写作。
那只叫卡夫卡的孤独甲壳虫——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变形记》
那只叫卡夫卡的孤独甲壳虫——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变形记》如果名字也有味道,“卡夫卡”这个名字尝起来应该是涩的,带点儿苦咖啡的香醇。
虽然它看起来如此简单轻盈,但这个名字的主人却度过了无比沉重的一生。
一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出生于捷克首都布拉格,是家中长子。
卡夫卡天性敏感脆弱、优柔寡断,父亲却高大健硕、专横刚烈。
父亲暴君般的性格成了他一生的阴影,他唯一的反抗只有默默的倔强和固执。
卡夫卡做了一辈子小职员,却依旧不影响他成为一个20世纪文坛都为之脱帽的大师。
在他遗存于世为数不多的作品里,《变形记》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
”这个完全无视日常常识的设定,就是《变形记》的著名开头。
卡夫卡并不知道,他在深夜全然属于自己的写作,日后却成就了哥伦比亚另一位文坛巨匠——加西亚·马尔克斯,后者在他的启发下创作出了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
二不得不说,主人公格里高尔身上有太多卡夫卡的影子:同为保险公司职员,同有一个暴戾乖张的父亲,也同样害羞、胆怯、懦弱而善良。
在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他想得最多的不是自己,而是担心自己被辞退。
父亲看到这个有着铁甲般的背、偌大的身驱、许多细得可怜的腿的怪物后勃然大怒,立马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格里高尔渐渐养成了甲壳虫的生活习性,却依旧保留着人的意识。
他失业了,仍旧关心怎样还清父亲欠的债务,送妹妹上音乐学院。
妹妹每天给他送些食物,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
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因为忍受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
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最终“怀着深情和爱意”,他在凌晨呼出了最后一口气。
父亲、母亲和妹妹却在这一天如释重负,开始新的生活。
三格里高尔生前最爱的是妹妹,总是煞费苦心地为她筹备音乐学院的学费,她的小提琴拉得不好,他却听得如痴如醉。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新编
外国文学史下简答、论述题1、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一、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样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二、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
三、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出作家们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
2、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一、现实主义文学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
二、现实主义文学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三、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四、现实主义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
3、比较法、英、俄三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异同。
相同点:19世纪英、法、俄三国文学主流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他们都注意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都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且注重反映现实生活的整体的、本质的、真实的东西,同时更注重细节描写的真实性,具有批判性、暴露性、改良性。
他们都特别注意社会底层生活及“小人物”的悲剧命运的描写,注重表达广大人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
对社会的批判,是从改良主义制度出发的,思想武器是人道主义,政治主张是改良主义。
不同点:(1)法国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50年代,法国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动,资产阶级与贵族进行了反复的较量。
作为中小资产阶级的作家们,亲眼看到这场尖锐残酷的斗争,切身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热情与后来的冷酷现实,感受到了平民青年和没落青年的郁郁不得志。
所以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往往反映资产阶级与贵族阶级的矛盾,揭露金钱的罪恶,描写个人反抗者形象,贯穿着科学和理性主义精神。
(2)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集成了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优良传统,在揭露现实的广度和深度上更进一步。
卡夫卡式的美学特征
简论“卡夫卡式”世界的美学特征荒诞是人生存在的荒谬性和无意义,具有象征性的审美意象,怪诞的表现形式。
而卡夫卡的作品无一不折射着“现代人的困惑”,反映着深刻的社会矛盾,表现荒诞和异化的主题,表达人的孤独恐惧感,并运用怪诞、象征和具有浓烈自传色彩的艺术手法共同构成了“卡夫卡式”的艺术世界。
其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卡夫卡式”的思想特征1、权威不可抗拒。
卡夫卡的意识始终被强大却又无法抵御的权威笼罩着,《城堡》土地丈量员K在象征神秘权力或无形枷锁统治的城堡面前进退不得,最后精疲力竭而死。
2、陌生感和孤独感主导着作品中人物的精神状态。
在卡夫卡荒诞异化的世界里活着的人,都是在荒诞而冷酷的环境中备受痛苦而无能为力的孤独者。
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悲惨遭遇及悲惨结局,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乃至“非人”的“异化”现象。
《乡村医生》中医生冒着严寒深夜出门急诊,不但没有得到感激,反而遭到毒打,被剥光衣服,赤身受冻,路人却无动于衷。
二、“卡夫卡式”的艺术特征1、荒诞框架中的现实主义。
小说的中心事件是荒诞的,但作为中心事件的陪衬物真实可信。
《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异化成一只巨大的甲虫十分荒诞离奇,可主人公及其他人的思想感情等又都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
卡夫卡正是通过无数细节的具体描写,表现了荒诞性。
2、卡夫卡通过“怪诞”把现实加以变形,让困惑、迷茫的现代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变形记》一个人无非就是生老病死、犯罪、创伤……总之不可能变形,可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偏偏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
3、象征。
他作品中那光怪陆离的现象串联起来就是一种“图像”,这是卡夫卡个人的“象形文字”,具有象征意味。
《城堡》中叙述了土地测量员k至死也无法到达城堡的荒诞故事,“城堡”不正是官僚机构和普通百姓之间那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的象征吗?《变形记》中那荒诞变形的格里高尔不正是对现实社会无法把握、对荒诞的人生充满恐惧与无奈的卡夫卡本人的象征吗?《致父亲》中那“具有一切暴君所具有的神秘莫测的特征”的父亲正是那专制的资本主义暴政的象征啊……卡夫卡那充满超质感的“图像”、“象形文字”,象征暗示了丰富的内涵,更引人深思。
关于卡夫卡的资料
关于卡夫卡的资料卡夫卡是著名的小说作家,他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他的作品曾风靡整个欧洲。
但是卡夫卡是怎样的一个人并没有太多人知道,他一生孤独,也很少与外界联系,朋友也不多,性格内向孤僻,只能通过他的作品来深入了解他。
卡夫卡的作品大都是描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无时无刻不感到恐慌,遭受了压迫但是从不敢反抗,对于这样的小人物来说,反抗也是徒劳的。
卡夫卡就像是他小说里的人物一样,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恐惧中,而他这种恐惧主要是来自于父亲的影响。
卡夫卡是怎样的一个人,这样的话曾出现在他写给他的朋友马克斯·勃罗德的信中,在同一页纸上卡夫卡还写下了“我的路一点都不好,我必将像一只狗一样完蛋”。
这样悲观的言辞,也许只有卡夫卡能写出来,再加上他那些阴暗的作品,许多人认为,卡夫卡必定是一个病态而怪癖的人。
卡夫卡对自己的价值判断为“我是完全无用的”,就像他悖谬的作品一样,这句话用在卡夫卡身上也具有一种悖谬的效果。
这个经常能给朋友帮助的人,却说自己是一个无用之人,这完全体现了他的自卑与孤僻。
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绝望、荒诞、受难等景象,这并非他所说的无用,而更多的是想表达他内心的那种绝望。
卡夫卡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语小说家,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宗师的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人能及的,他的作品不讲求故事的明晰性,经常采用寓言体,而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永无定论,这也让卡夫卡的作品风靡整个欧洲大陆。
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同时也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在这方面,卡夫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可厚非的。
卡夫卡的作品思路总是那么不连贯,跳跃性很强,主题曲折晦涩,这无疑给读者带来不小的困难。
虽然卡夫卡的作品难读,但是只要能读进去,摸清作品的脉络,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卡夫卡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同时他也是在表现主义文学创作上最有成就的人。
他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的社会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潦倒,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的一生都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
卡夫卡式的故事是什么?米兰·昆德拉
卡夫卡式的故事是什么?米兰·昆德拉秦传安译我的朋友约瑟夫·什克沃雷茨基(Josef Skvorecky)在他的一本书里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布拉格的一位工程师受邀参加伦敦的一次专业会议。
于是他去了,参加完会议的各项议程,回到布拉格。
回来几个小时之后,他坐在办公室里,拿起一份《红色权利报》(Rude Pravo)——党的机关报——读到这样的消息:一位杰克工程师出席伦敦的一次会议,对西方媒体发表了一篇诽谤他的社会主义祖国的声明,并决定留在西方。
非法移民,加上一份那样的声明,可不是一桩小事。
那得坐20年牢。
我们这位工程师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丝毫不用怀疑,文章提到的就是他。
他的秘书走进办公室,看到他大吃一惊:我的天哪,她说,你回来了!我搞不明白——你看没看到人家是怎么写你的?工程师从秘书的眼睛里看到了恐惧。
他能怎么办?他冲到了《红色权利报》的办公室。
他觉得编辑应当对这篇报道负责。
编辑赶紧道歉;是的,这确实是件很尴尬的事,但他这个小编辑与此无关,文章直接来自于内务部。
于是工程师去了内务部。
内务部的人说,当然,这的确是个错误,但他们内务部也毫无干系,他们是从驻伦敦使馆的情报人员那里得到了关于这位工程师的报告。
工程师要求撤回报道。
不,他被告知,他们决不可能撤回,但他不会发生任何事,没什么可提心吊胆的。
但工程师还是提心吊胆。
他很快认识到,突然之间,他被人严密监视了,他的电话遭到窃听,在街上有人跟踪他。
他睡不好觉,老做噩梦,直至他再也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实实在在地冒了很大的风险,非法地离开了这个国家。
于是,他真的成了一个移民。
我刚才讲的这个故事是一个我们所说的“卡夫卡式的(Kafkan)故事”。
这个说法源自于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仅仅被一个小说家的想象所决定,充当了描述某些情境(文学的或现实的情境)的惟一的常用形容词,其他任何词汇都不足以让我们理解它,无论是政治的、社会的还是心理学的理论,都没有给我们理解这种情境的任何钥匙。
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特点---文本资料
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特点---文本资料卡夫卡小说的艺术特点卡夫卡的小说不讲求故事的明晰性,人物性格的典型性和环境描写的具体性,所有这些特点都是由小说内容的寓意性而来。
为了更好地显示小说的哲理内涵,更深刻地表现世界的不可理喻,他习惯于采用以下几种艺术表现手法:一是神秘的象征。
人们常常把卡夫卡的作品说成是一个个象征性的寓言,这说明象征是卡夫卡使用得最多、也是最成功的手法之一。
它传达的意蕴既非不可理喻、晦涩难懂,又非意旨鲜明、一目了然,而是给人一种神秘的印象。
如《审判》中K的被捕、企图申诉,以及案件的起因与内幕,始终是笼罩在云雾之中。
那个法庭更是带有神秘色彩,它的存在模模糊糊,仿佛设在阁楼上,但它却有无限的权力,能决定人的生死命运。
它无疑象征着一种与人类为敌的异己力量。
再如《城堡》,小说中那个时隐时现、神秘莫测的城堡,对村民是一直萦绕在脑际的权力巨魔,它就是专制政权官僚机器的象征。
城堡就在眼前,但就是走不到那里。
这象征着专制统治者与普通人民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可见,卡夫卡对现实的理解从来不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逼真描写,而是借助于一系列象征符号显示出来。
不仅表达多义性,更添了作品虚虚实实、若隐若现的神秘意味,从而令人陷入某种沉闷的奥秘之中。
他是用象征性的隐喻来寄托自己对社会的愤懑,同时也拓展了作品的表现内容和读者的想象空间。
二是真实的荒诞。
卡夫卡的小说虽然在整体上是荒诞的,但他的荒诞的整体常常是建立在细节描写的真实性之上的。
也就是说小说的中心事件是荒诞的,但作为中心事件的陪衬物却是真实可信的。
这荒诞性主要是指那些表现在情节与人物行为上出现的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
如《变形记》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忽然在一夜之间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审判》中K被荒诞地逮捕,又被荒诞地处死;《判决》中的主人公因顶撞了父亲,就被父亲判处跳河自杀,儿子竟然毫不犹豫地服从了;《饥饿艺术家》的主人公在表演到期时已饿得奄奄一息,但他愤愤不平:为什么没让他继续饿下去? 这种自我折磨也令人费解;《致科学院的报告》中猿变成了人;《城堡》中的主人公无论如何也进不了城堡,等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卡夫卡式的荒诞手法。
为什么有一种隐喻被称为“卡夫卡式”?
为什么有一种隐喻被称为“卡夫卡式”?阅读卡夫卡总是伴随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懊恼。
他似乎总有本事让你猝不及防地在第一时间面临窘迫、面临危机、面临紧急状态,或是卷入搞不清楚状况的事件中。
你莫名其妙地被抛入一个陌生的、动荡不安的世界,当你皱紧眉头想要探个究竟时,却发现坠入了一个迷雾重重的迷宫,不合情理、不合逻辑的事情像在梦中一样接连发生,难以理喻的人围绕在周围,而你已经被迫成为事件的侦探,一个随着事态发展越来越“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侦探;当你高兴地辨别出文章中那些清晰、熟悉的部分,想要抓住这些露出的岩石安顿自己时,却发现更加神秘而强大的力量洪水一般将你裹挟。
你在水下看着那些从波动的水中折射出的镜像碎片,为不能自我澄明、自我保护的主人公着急,为不知道又会出现什么意外变故的事态而紧张,在裹着迷雾的动荡世界里迷失方向;而当你按捺不住焦躁的心情希望事情能朝着有利的方向前进一步时,主人公却毫无道理地、仓促地走进了悲剧,留下你愕然、茫然地在水中沉浮,看着两岸渐渐离你远去……正如所有伟大的小说都有一个伟大的开头,卡夫卡也总能一笔将你带入他的宇宙。
如《审判》的开头:“一天早上,约瑟夫·K莫名其妙地被逮捕了,准是有人诬陷了他”;《乡村医生》的开头:“我的处境十分窘迫:我必须即刻出行”;“当一切已变得难以忍受——在十一月的一个黄昏——”(《不幸状态》);“煤全用完了,桶里空空如也,……我一定得有煤,我不能冻死”(《煤桶骑士》);“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变形记》)。
不论你抱着怎样的心态打开书,总是会猝不及防地被他的句子捕获,总是会身不由己地继续读下去,抱着猎奇的心理想要一探究竟。
然而,并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剧情,也没有可供理性思维施展拳脚的断案空间,你只是发现自己坠入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看到一个孤独、心事重重、满怀恐惧的主人公无辜地被宣判有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阅读】何谓“卡夫卡式”的……有人评价毕加索“是一个故意的扭曲者”,卡夫卡说:“我不这么认为。
他只不过是将尚未进入我们意识中的畸形记录下来。
艺术是一面镜子,它有时像一个走得快的钟,走在前面。
”这一评语也十分贴切地形容了卡夫卡自己的文学艺术特征和价值。
卡夫卡的作品和毕加索的画有着同样的审美功能、超前指涉和现实意义。
他的名字已演变成一个形容词假如卡夫卡知道他的作品在他的身后会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围绕他的作品会有那样众多的不同见解,他会怎么想呢有人奉他为荒诞派文学的始祖,有人予他以现实主义作家的桂冠;有人批评他是虚无主义者,有人尊他为圣人先知;有人认为他的作品直指人类生存的基态;有人从他作品中探索出许多意义,但也有人提出可解与不可解的质疑。
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曾经禁止他的作品出版,然而他的作品仍以各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现。
在所有关于作品内容上、意义上的争执背后,有一点是为读者和研究者、评论者公认的,那就是作品的高超的艺术性和美学上的震撼力。
有人认为,二十世纪是卡夫卡的世纪,从文学意义上看可以这么说,因为时至今日,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哪一种流派,在他之后的作家,有许许多多的人受到他的作品的影响。
从现实意义上看,人们更有理由这么说,因为“卡夫卡笔下的官场和世界结构反映了二十世纪的社会秩序”(埃姆利希文,载《论卡夫卡》,356页)。
人们在他的作品中读出了二十世纪人所置身的境地的真实。
他的名字已演变成一个形容词,Kafkaesque成为日常用语而进入现代人的生活中。
在各种语言中Kafkaesque这个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
英语中,它被毫无分别地应用到任何一件不可理解、不可思议、十分隐晦的事件上。
法语中多半指工作方式非理性化、没有透明度、令人感到压抑的官僚作风和政治体系,特别是后一种意义,现在是越来越流行了。
意大利语中指明它的同义词为“忧虑、疲惫、痛苦、不安”,特别指时代的恐惧感。
在北欧,这个词的意思包罗万象,与美国、德国的使用状况相似。
在东方的日本,这个字读成Kafkaesuku,表示当前社会无所不在的官僚体系和作风,一般用以说明难以明白、错综复杂且非理性的事件。
Kafkaesque在中文中尚未流传开来,这不但是因为中文难以像日文那样直接将音搬过来,更因为中国对卡夫卡作品的接受比较晚。
现在在报刊杂志中偶尔见到“卡夫卡式”一词,但一般读者可能并不大知道它的意义。
总的说来,Kafkaesque除了文学意义上理解为卡夫卡的写作风格外,一般的理解是指人受到自己无法理解、无法左右的力量的控制和摆布,发现自己处在一种不能以理性和逻辑去解释的荒诞神秘的境况中,内心充满恐惧、焦虑、迷惑、困扰和愤怒,但又无可奈何,找不到出路;那任意摆布人的力量是出自那样庞大复杂的机制,它又是那样的随意,它无所不在又无所寓形,人受到它的压迫却又求告无门。
貌似悖理荒诞实则真实可信卡夫卡作品的最突出的特征是貌似悖理荒诞,实则真实可信,并且空位极多,读者发挥作用的余地极大。
他以最平淡、最不引人注意的语气和态度叙述与习惯逻辑、与常理相悖的事件和境况,就像那是最平常的事。
他叙述的事件和境况叫读者感到不可思议,而叙述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却毫不惊讶。
不可思议的事时常出现在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的环境和心态中,悖理的事发生得那么正常合理,它和真实交织在一起。
种种生存的困惑、恐惧、焦虑,生存的不确定和无把握,在作品中处处可见。
人物想通过婚姻和工作建立一种稳定的生活,而尝试却总是失败的。
人变成动物或动物变成人,都是为了与自我斗争,为了摆脱困境,寻找一种出路,寻找另外的生活方式。
一年到头奔波于途的旅行推销员格雷戈尔·萨姆沙早晨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一只甲虫。
他在床上困难地翻动身体,心里焦急,害怕赶不上火车耽误了工作,这工作是他赖以养家糊口、奉养父母、培养妹妹的。
他以虫的形体用人的思想感情想着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想着他已无法继续承担这责任了。
他的家人以及雇主却不再将他当人看,家人将他当做妨害家庭安定生活的大甲虫。
变形是格雷戈尔的出路,是他在潜意识中为了不再担负家庭重担而做出的反应。
然而这一出路导致了他的死亡。
他的亲人对他的死无动于衷,反而如释重负(《变形记》)。
小说中那些曲折阴暗的走廊、龌龊的房间、墙的四周和地板上堆满文件的办公室、办公室里不停地响着的电话声、终日忙碌而无人知晓他们在忙些什么的官员、衣着邋遢毫无庄严可言的法官、法院门里一个比一个凶的守门人,一一令人联想起代表法和权的官僚机构。
个人陷入其中的情况就像那个原本在公园散步却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陷入到荆棘丛中的人。
听到他的呼救声而赶来的公园管理人告诉他,要救他出来先得找来工人披荆斩棘,而找工人来则必须先得到公园园长的许可。
尽管他的眼镜已掉,他的身上到处被划破刺伤,天已渐黑,他心中焦急万分,人家却叫他耐心等待,而他除了等待也别无他法(《荆棘丛》,载于《乡间婚礼筹备》)。
这种凶兆重重,而陷于其中的人无法找到出路,周围世界不给他确定的答复的状态,就是卡夫卡笔下的人物所处的状态。
他以各种手段、各种体裁来表述这种焦虑无助、孤独无靠、受制于一种不可名状的巨大力量的状态。
据学者亚诺赫的记录,他曾和卡夫卡一起参观一个法国国家画展,当亚诺赫说到毕加索是一个故意的扭曲者时,卡夫卡说:“我不这么认为。
他只不过是将尚未进入我们意识中的畸形记录下来。
艺术是一面镜子,它有时像一个走得快的钟,走在前面。
”这一评语也十分贴切地形容了卡夫卡自己的文学艺术特征和价值。
卡夫卡的作品和毕加索的画有着同样的审美功能、超前指涉和现实意义。
不管卡夫卡作品文本中的空位有多么多、不确定性有多么强,不管他的作品有多么难解、寓意有多么深邃、包罗面有多么广,读者首先看到的是作品与自己切身经历有关的那一部分的意义。
只要看看二十世纪以来人类的历史和人类社会的现状,我们便不难明白,为什么人们那么容易将自己的处境投射到卡夫卡的作品上,并据此去解释和理解作品。
从严格的文学的立场来看,这种以现实认同文学作品的理解方式即使不算错误也可称之为片面,正是这种片面的理解使得Kafkaesque这个词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
即使承认联系实际是对作品的肤浅理解或误解,真正的艺术品本身却并不会因为被误解而失去其艺术价值。
卡夫卡的作品已被各种理论解释得快要失去本来面目了,而它至今仍保持着它特有的光彩。
或许,恰恰是种种“误解”使作品本身发出如此光彩,它像钻石一样,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都在闪光。
中国对卡夫卡的研究已经开始卡夫卡是二十世纪世界文学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作家。
然而他的作品在被接受过程中并不总是顺利和正面的。
卡夫卡生前只发表了少量作品,只在少数行家中享有声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知名度有所提高,而开始形成研究卡夫卡的气候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欧洲,精神与物质两匮乏,神的死亡带给人的是精神的空虚和混乱,在这种背景下,卡夫卡同时代人在他的作品中便自然地读出了寻求精神家园的寓意。
宗教意义上的阐释应运而生,认为他作品中的人物追求的是最终的家、神的仁慈。
1933年纳粹当权之后,欧洲的卡夫卡研究逐渐停顿,当奥地利也纳粹化之后,卡夫卡的作品便在所有纳粹统治地区被禁止了。
随着德国知识分子,特别是犹太知识分子大批流亡海外,卡夫卡的作品被介绍到海外。
英、美、法的读者开始认识到这位作家的重要性,掀起了研究的热潮。
为躲避纳粹的镇压和残酷的战争而被迫颠簸逃亡、流离失所的人,这时在卡夫卡的小说中看到了恐惧感、危机感,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因而自然而然地赋予卡夫卡的作品以现实意义。
中国人对卡夫卡的接受,台湾要比大陆早二十年。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台湾大学外文系的学生办了《现代文学》杂志(他们之中的白先勇、陈若曦、李欧梵、欧阳子现在都是知名作家或文学研究者),当时就介绍了卡夫卡。
那时卡夫卡是随着萨特、加缪和存在主义一起进入台湾的,热过几年之后,也就逐渐趋于平淡。
中国大陆把卡夫卡介绍给普通读者比台湾整整晚了二十年,不过后来居上,近年来做了不少工作。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卡夫卡的许多主要作品都是从英译本转译的,而英译本与原文有一些出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叶廷芳先生着手编的《论卡夫卡》一书得于1988年出版,“它汇集了七十年来国外学者各个时期写的有关卡夫卡的代表性论文”(《论卡夫卡》前言),的确给中国研究者和读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近年来报刊杂志的文章中越来越常见到卡夫卡的名字,多半是在提及西方现代文学名家时提到他。
还有作家写了读后感和所受的影响,例如宗璞便提到卡夫卡在她面前打开的令她大吃一惊的另一个世界,使她知道“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
她得到了“一种抽象的或者是原则性的影响”(见《外国文学评论》,1990.1)。
余华也谈到卡夫卡的小说使他的“想象力重新获得自由”,使他得以从原先的写作法则中解脱出来(见《外国文学评论》,1990.2)。
可能也有有意识模仿卡夫卡的作家,譬如蒋子丹想试写的一种荒诞小说是“所有细节都真实可信(至少貌似真实可信),没有一句话让人费解,但在骨子里横着一个荒诞的内核,这个内核里又包裹着某种险恶的真实”(《作家》,1994.8)。
卡夫卡在中国要广为流传并且得到较为深入的研究,除了要有整个社会浓厚的文化气息为基础外,恐怕还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第一,作品本身的困难会使读者最初不是被吸引就是不知其所以然而束之高阁,读者必须有耐心,才会越看越有兴趣。
第二,作品对读者的要求比较严格,它要求读者不能有成见,不能先入为主地以一种理论或意识形态为框架去套用到作品中去;由于作品的特性,人们常常易于被诱导去这么做。
读者应该能自由思考,有能力自由思考,不被某种教条束缚住思想和行为。
第三,它又要求读者必须是勇敢的,他们应该有勇气面对真实、面对真理。
这个真实包括历史真实、社会真实以及个人内心的真实,而这种种真实常常不是振奋人心的,反而是充满问题甚至带着Kafkaesque色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