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受力分析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三章 专题1 受力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1册 第三章 专题1 受力分析
解析
如果弹力 N=G,斜面体受力可以平衡,故Р可能受两个力的作用,如图甲所示.如果弹力 N<G,P 不 可能平衡.如果弹力 N > G,斜面体会受到挡板 MN 的弹力 F 和摩擦力 f ,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故 P 可能受四个力的作用.综上所述,Р可能的受力个 数是两个或四个,故 D 正确.
专题1 受力分析
专题1 受力分析
刷难关
6.[山西省实验中学 2021 高一上月考]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地面上,另一端与斜面 体 P 连接,P 的斜面与固定挡板 MN 接触且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体 P 此刻所受的外力的个数情况是( D )
A.P 可能受到三个力 B.P 一定受到两个力 C.P 可能受到一个力 D.P 不是受到两个力,就是受到四个力
专题1 受力分析
刷题型
7.(多选)如图所示,两梯形木块 A、B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始终处于静止状态,A、B 之间的接触面倾 斜.A 通过轻弹簧连接竖直墙面,轻弹簧处于水平拉伸状态.关于两木块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A 受到 B 的摩擦力沿接触面向上 B.木块 A 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C.木块 A 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D.木块 B 受到地面施加的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1.[吉林东北师大附中 2021 高一上期中]如图所示,木箱 A 中放一个光滑的铁球 B,它们一起静止于斜 面上,如果分别对铁球 B 和木箱 A 进行受力分析,则( A )
A.铁球 B 受到 3 个力作用 B.铁球 B 受到 4 个力作用 C.木箱 A 受到 4 个力作用 D.木箱 A 受到 6 个力作用
专题1 受力分析
刷难关
2.[山东泰安一中 2022 高一上期中](多选)如图所示,一倾角为 45°的斜面固定于竖直墙上,为使一光 滑的铁球静止,需加一水平力 F,且 F 过球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三章 习题课 物体的受力分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精品课件 第三章 习题课 物体的受力分析
习题课:物体的受力分析
-1-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1.熟练判定弹力方向,能根据 平衡法、假设法确定弹力的
有无和方向。
2.熟练判断静摩擦力、滑动
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
3.知道受力分析一般步骤,学 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
法。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情景导引 在下列各图中,A、B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哪个图?
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FAB、墙 壁对它的弹力FN'的作用,如图乙所示。


答案见解析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变式训练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L形木板M上放着小木块m,M 与m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试在图 中画出长木板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三 受力示意图见解析图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3.画出图(1)~(4)中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答案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2.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B、C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AB绳 竖直,则C球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C球的受力示意图。
解析先分析B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B受重力GB及AB绳的拉力 FAB,BC绳无拉力。再分析C球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C受重力GC、 AC绳的拉力FAC及水平拉力F共三个力作用。
答案CD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随堂检测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节重力与弹力ppt课件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一节重力与弹力ppt课件

1、产生的原因:
2、定义: (1) G=mg
3、大小 (2)用弹簧秤测量
重 力 4、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重心的定义 重心位置的判断 5、作用点(重心) 注意: 重心可能在物体上, 也可能在物体之外。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重力与弹力(第二课时)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接触力 推
也是会发生形变的,因为有力的作用在该物体上了,满足形变的 发生条件。只不过有时物体的形变很小,不易被觉察。
如何通过实验方法 显示出来呢?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2 、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
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 D )
A.A点
B.B 点
C .C点
D.D点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人 教 版 ( 2 0 1 9 ) 高 一 物 理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3.1 重力与 弹力课 件
如图所示,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B. C两点各放一 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则 这个球组的重心在何处?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
3.1重力与弹力
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什么是力?力是如何产生的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第四章第5节《牛顿第三定律》课件(共28张PPT)

Fn
f’ BF Na
G
“合作共提高”
• 5、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步骤
• 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分析那个物体或物体组合的
• 受第二力,。按顺序分析物体所受到口的诀力。2通:常是按重力、 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重顺序力来一逐定个分有析,。
• 第画三出,各画 个出 力力 的的方示向意。图。弹一般力都看画四在重周心,上,准确
• 弹力:作用在接触面或接触点上,方向与形变方 向相反,产生条件:接触、弹性形变(或相互挤 压)
• 摩擦力:作用在接触面或接触点上,方向与相对 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产生条件:接触、 弹性形变(或相互挤压)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 对运动趋势
• 2、“受力分析”的概念
• 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 受到的所有力找找出来,画并画出受力示意图, 这就是受力分析。
• 阅读课本83页和《三维设计》82页,思考以 下问题:
• 1、常见的三大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它 们的作用点和方向及产生条件分别是什么?
• 2、“受力分析”的概念是什么?
• 3、结合课本83页的例子,试归纳对物体进 行受力分析的顺序。
• 学生回答问题,说自己的认识
• 1、常见的三大力
• 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地球是施 力物体,主动施加给物体。
训练3.试分析以下两种情况时物块的受力
匀速下滑:
f
Gv
F
N
G
匀速下滑
F
F
静止
静止:
f0
N
G
• 任务驱动:
•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解决,各小组试着讨论、 归纳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 小组成员间合作讨论、交流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
FNBA
FN地B
f1
A
F
f2
B
f1
GA
FNA B GB
若A B一起加速向右运动呢?(地面粗糙)
F A B
FNBA
FN地B
f1
A
F
f2
B
f1
GA
FNAB GB
例1.三个物体A、B、C叠放在一起,有一水平外力F作
用于B上,但三个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试分析A、B、
C三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FNC
FNB
A
BF C
FNA fCB
A
B F f地C C
N/A
GA
GB
GC fBC N/B
引伸: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力Fb=5N, Fc=10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c仍保持静 止。以F1、F2、F3分别表示a与b、b与c、c与桌面间的 静摩擦力的大小,C则( )
A、F1=5N,F2=0,F3=5N
3.受力分析的顺序:“一重二弹三摩擦”,先分析重 力和已知力,接触处分析弹力,有弹力处分析摩擦力, 最后看是否受其他力(如介质阻力、电场力等)。
4.正确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5.检验受力分析能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对应
二、单个物体模型
FN
A
f
G
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
FN
F
α
A
B
f
静止
G
AFN V
f G
沿斜面上滑的物体A (接触面粗糙)
v
N
f0
G
向上运输
v
N f0
G
向下运输
例3.工件A放在水平方向的传送带上,当传送带向前 (右方)运动时速度V逐渐减小直至停下来的过程中,工 件A始终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那么,下面关于工件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教材分析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相互作用——力 教材分析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摩擦力的规律
教学内容分析---2. 摩擦力
教学难点:判断摩擦力的方向
教学内容分析---3. 牛顿第三定律
教材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对物体间
相互作用力有了定性了解,在高中 阶段,需要深化学生的认识,要让 学生通过定量的实验探究过程,进 一步认识牛顿第三定律的价值和意 义。同时,培养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并获取证据的能力,提升学生基于 证据进行推理的意识和能力。
例 1 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 力或减缓振动等)。 例 2 制作一个简易弹簧秤,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工作原理。
(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 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例 3 研究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在不同夹角时的合力大小。
运动第(一、二章) 相互作用(三章)
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四章)
第一块学习运动的知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学习质点运动
的概念和规律,包括平衡(没有加速度)和不平衡(有加速度) 两种情况;
第二块主要学习相互作用(力)的知识; 第三块为运动与力,即运动与相互作用的关系,学习在不同力 的作用下质点运动的不同特点。 本章主要是第二块内容,这是它在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方面 所起的结构性作用,也是本章在必修1教材中以至于整个高中物理 课程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教学内容分析—1.重力与弹力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
定性研究 观察现象 弹力与形变量的定性关系
定量研究
提出问题 猜想假设 制定方案 获取数据 数据分析 形成结论
教学内容分析—1.重力与弹力
教学难点:理解重心的概念
教学内容分析---2. 摩擦力

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专题 力的正交分解(课件)

高中物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专题  力的正交分解(课件)
故沿 x 轴方向的合力 Fx=F3+F1x+F2x=15 N,沿 y 轴方向的合力
Fy=F2y+F1y=5 3 N,可得这三个力合力的大小
F= F2x+F2y=10 3 N,
方向与 x 轴的夹角 θ=arctan 33=30°
F3 F3x
F2y 300
F4y
y
F3y F2
600 F4x
600 F2x
03
课堂练习
【例题】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木箱,小明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斜 向上的力F拉木箱,使其向右运动,已知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
向或垂直方向。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来解决矢量的运算。
3.正交分解的基本思想 正交分解法求合力,运用了“欲合先分”的策略,即为了合成而
分解,降低了运算的难度,是一种重要思想方法。 分解时最好兼顾力的实际效果
4.正交分解法求合力的步骤: (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轴和y轴的选择应 使尽量多的力在坐标轴上.(以少分解力为原则) (2)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x轴和y轴 上,并求出各分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3)分别求出x轴、y轴上各分力的矢量和,即:
Fx=F1x+F2x+…,Fy=F1y+F2y+….
➢应用: 一般用于计算物体受三个或三个以上共点力的合力。 ➢优点:
把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矢量的运算转化为同一条直线上的运算。
5.正交分解中的常见模型
y
F2
F拉
FN
θ
x
f
o
F1

G
y
FN
O
v
x
F
f 滑
θ
G
应用
y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 3.5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 3.5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课件

二、洛伦兹力与电场力的比较

是带电粒子在两种不同的场中受到的力,反映了磁场和
电场的力的性质,但这两种力的区别也是十分明显的。
洛伦兹力
电场力
作用 对象
仅在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 带电粒子只要处在电场
与 B 不平行时,运动电荷才 中,一定受到电场力
受到洛伦兹力
F=qvBsinθ,方向与 B 垂
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qE,F 的方向与 E
2.原理 (1)电子枪__发__射_电__子_____。 (2)电子束在磁场中__偏__转__。 (3)荧光屏被电子束撞击发光。 3.扫描:在偏转区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都有偏转磁场, 其方向、强弱都在_不__断__变__化___,使得电子束打在荧光屏上的 光点从上向下、从左向右不断移动。 4.偏转线圈:使电子束偏转的磁场是由两 __对__线__圈__产生的。
第三章:磁场
§3.5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复习:

◆.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安培力FA)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 ------(电流I)
I
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那么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吗?

1.通过实验,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认识 洛伦兹力。
2.会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会计算洛伦兹力的大小。 3.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理以及在科学技术中的应
例2.电子以速率V0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 场中,则( AC )
A、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B、磁场对电子的作用力始终不变 C、电子的动能始终不变 D、电子的动量始终不变
例3.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
B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受力分析动态分析

高中物理精品课件:受力分析动态分析
角形中力的比例关系,从而达到求未知量的目
的。
模型方法
思维激活
方法概述
典例示范
以题说法
-24-
类题过关
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
m的小球A,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30°角且绷紧,小球A处于静止,对
小球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
A. 3mg
3
B. mg
2
向不一定沿杆,弹力方向视具体情况而定,活动杆
只能起到“拉”和“推”的作用.
动态平衡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 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
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其中的某个力(或某几个力)的大
小或方向,发生变化时,物体受到的其它力也会随之发
生变化,如果在变化的过程中物体仍能保持平衡状态,
我们就可以依据平衡条件,分析出物体受到的各力的变
B.A一定受四个力作用
C.A可能受三个力作用
D.A受两个力或者四个力作用
关闭
D
解析
答案
多维课堂
关闭
若拉力F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则物体与斜面没有相互作用力,物体就只受
到两个力作用;若拉力F小于物体的重力时,则斜面对物体产生支持力和静
摩擦力,物体应受到四个力作用,故选D。
解析
多维课堂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Y
Ff
X
v
mg sin
mg cos
mg sin mg cos
FN
θ
mg
基础夯实
例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倾角
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1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分析物体的受力(24张PPT)

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复习:分析物体的受力(24张PPT)
高一 受力分析 (讲义)
复 1、重力怎样产生的?其方向 习 怎样?

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的,总是竖直向下或 垂直水平面向下。物体在地球表面及附近
顾 都要受到重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两个物体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复 压力支持力、绳中拉力的方向怎样?
习 压力支持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

支持物体。 轻绳:沿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5.根据受力分析的结果,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不要求严格按照要求画出每个力的大小,
但是方向必须准确。
受力分析时应注意:
A.检查所画出的每个力能否找出它对应的施力 物体,若没有施力物体,则该力一定不存在.注意 寻找施力物体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养成按 步骤分析力的习惯是防止漏力的有效措施
B.分析所得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目中所给的 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多力或漏力的现象
G
AF B
(1)A、B同时同速 向右行使
A F
B
(2)A、B同时同速向 右行使
NBA
N
A:
B:
NBA A:
N B:
f GA
F
fBA
NAB GB
Ff GA
fAB
NAB GB
F AB
(3)A、B静止
(4)均 静止
fBA
f
NBA
N
A:
B:
A:
B:
f
NBA
FN
NAB
fAB
GA
GB
GA
NAB GB
A B

3、摩擦力的产生条件是什么?方向怎么样?
①直接接触且挤压 ②接触面粗糙 ③有相对运动趋势或有相对运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力 物体的平衡4:受力分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力 物体的平衡4:受力分析

专题四.受力分析◎知识梳理受力分析就是把研究对象在给定物理环境中所受到的力全部找出来,并画出相应受力图。

1.受力分析的依据(1)依据各种力的产生条件和性质特点,每种力的产生条件提供了其存在的可能性,由于力的产生原因不同,形成不同性质的力,这些力又可归结为场力和接触力,接触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确定是难点,两物体直接接触是产生弹力、摩擦力的必要条件,弹力产生原因是物体发生形变,而摩擦力的产生,除物体间相互挤压外,还要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2)依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同时存在。

一方面物体所受的每个力都有施力物体和它的反作用力,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和没有反作用力的力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依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灵活变换研究对象,由作用力判断出反作用力。

(3)依据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有些力存在与否或者力的方向较难确定,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运动定律判断。

2.受力分析的程序(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的对象.选取研究对霖豹原慰是要使对留题懿研穷尽量藩侵j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2)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为防止漏掉某个力,要养成按一般步骤分析的好习惯.一般应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他场力(电场力、磁场力)等.(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想一想它的施力物体是谁,这样可以避免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并不受向上的推力,而刹车后靠惯性滑行的汽车也不受向前的“冲力”.(4)画完受力图后要进行定性检验,看一看根据你画的受力图,物体能否处于题目中所给的运动状态.3.受力分析的注意事项(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的力.(2)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4)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4.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隔离法和整体法(1).隔离法为了弄清系统(连接体)内某个物体的受力和运动情况,一般可采用隔离法.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1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2将某个研究对象、某段运动过程或某个状态从全过程中隔离出来;○3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运动过程示意图;○4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2).整体法当只涉及研究系统而不涉及系统内部某些物体的力和运动时,一般可采用整体法.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是:○1明确研究的系统和运动的全过程;○2画出系统整体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3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隔离法和整体法常常交叉运用,从而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使解题简捷明快.◎例题评析【例9】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专题 3种性质的力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专题  3种性质的力及物体的受力分析
【答案】D
【详解】当F=0时,对b,根据受力平衡得 kx1 mb g ,解得 x1 2cm ,当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时,对c根据平衡条件得 kx2 mc g
解得 x2 4cm ,当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时,对b根据平衡条件得 kx3 mb mc g ,解得 x3 6cm , 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
典型例题
例 4(2021·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一块质量为m、长为l的匀质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
因数为μ。当用水平力F推木板,使它经过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为( )
A.F
B.1 mg 3
C. 2 mg
3
D.μmg
【答案】D 【详解】木块重心还在桌面上;故压力为N=mg,故木板动起来后受到滑动摩擦力f=μN=μmg,故选D。
3.(2022·全国·高三课时练习)我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高铁(如图甲所示)在行驶过程中非常平稳,放在 桌上的水杯几乎感觉不到晃动.图乙为高铁车厢示意图,A、B两物块相互接触地放在车厢里的水平桌面上,物块与桌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A的质量比B的质量大,车厢在平直的铁轨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B相对于桌面始终保 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受到2个力的作用 B.B受到3个力的作用 C.A受到桌面对它向右的摩擦力 D.B受到A对它向右的弹力
A.
B.
C.
D.
【答案】 B
【详解】由于开始摩擦力与恒力F方向相同,水平向左,由于取向右为正方向,故 f mg 2N, a F mg 3m/s2
m
则使物体速度很快减为零,随后产生向左的运动趋势,静摩擦力大小为1N,方向向右,为正,故选B。
知识点 3 物体的受力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再分析摩擦力(用假设法判断)
(4)最后分析外力(外力可以方向不变地平移) 3、注意:①不要把研究对象的受力与其它物体的受力混淆 ②在分析各力的过程中,要找到它的施力物体,没有施力物 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样可以防止漏力和添力
PPT学习交流
26
受力分析口诀
• 认准对象找 重力 • 绕物一周找 弹力 • 合力 分力莫 重复 • 多漏错假要分清
• 垂直(点接触时,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
• 指向形变前的位置
• 常见的弹力:弹簧的弹力、绳的拉力、

压力和支持力
• 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遵守胡克定律f=kx
• 注意:有多少个接触面就有可能有多少个弹力.


弹力的确定用假设法
PPT学习交流
5
• (3)摩擦力
• 产生条件:接触、接触面不光滑、有正压力、发
一物体上 移动
PPT学习交流
8
接触 无
挤压?拉伸? 是弹性形变?
是 有弹力
作用点 方向 大小
一弹力分析完毕 无
还有接触处
无弹力
无摩擦力 无 相对运动(趋势) 有 分析摩擦力
PPT学习交流
9
隔离
注意点
• ①不要把研究对象的受力与其 它物体的受力混淆
• ②在分析各力的过程中,要找 到它的施力物体,没有施力物 体的力是不存在的,这样可以
遇到多物要 隔离 判断有无 摩擦力 施力不画画 受力 作图 认真要仔细
PPT学习交流
27

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 方向: 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相反
• 大小:滑动摩擦力f=μFN

静摩擦力f0、最大静摩擦力fm可由二力平

衡求,在近似计算时,fm近似等于f
• 注意: 有多少个弹力就有可能有多少个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确定用假设法
PPT学习交流
6
步骤: 明对象 怎样进行受受力力分分析析呢?
粗糙
PPT学习交流
20
例题
比较
(1)物体静止在斜面上 ( 2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N f
N f
G
G
PPT学习交流
21
分析光滑球的受力
N
T
G
比较
T G
PPT学习交流
22
课堂检测
f N
G
PPT学习交流
23
2: 画出下图中光滑斜面上被一挡板挡住的 静止钢球的受力示意图。
F1
F1
F1
F2
F2
PPT学习交流
24
动脑筋: 分析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和推自行车 前进时,前后轮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v1
v2
F2 F1

PPT学习交流
F2
F1

25
课堂小结
明对象
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程序:
选方法
1、明确研究对象(隔离法.整体法)。
2、受力分析的顺序: (1)先分析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分析力 再验证
(2)接着分析弹力(用假设法判断)
• 方向:竖直向下
• 大小: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物体受到的重 力等于物体静止时对竖直悬绳的拉力或对水平支 持面的压力。
• 作用点: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 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用悬挂法可以找薄板状物 体的重心。
PPT学习交流
4
• (2)弹力
• 产生条件: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 方向:作用在使之发生形变的物体上,与接触面
受力分析
PPT学习交流
1
•请回答:
• 1.近期我们学了…… • 2.包括那些内容? •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 3.有区别吗?
PPT学习交流
2
知识复习
重力 弹力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 产生条件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PPT学习交流
3
• (1)重力
• 产生: 物体在地面上或地面附近,由于地球的 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防止漏力和添力
PPT学习交流
10
题型:分类
静止 运动
水平面 竖直面 倾斜面
PPT学习交流
11
水平面
PPT学习交流
12
小试牛刀
静止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N
思考: 光滑? 粗糙?
G
PPT学习交流
13
N 比较
光滑 G N f
粗糙 G
PPT学习交流
14
例题
处于水平地面上静止的物体 (接触面粗糙)
F
N f0
选方法 分析力 再验证
PPT学习交流
7
分析物体受力的一般程序:
1、明确研究对象(方法:隔离法.整体法)。
2、受力分析的顺序: (1)先分析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2)接着分析弹力(用假设法判断) (3)再分析摩擦力(用假设法判断) (4)最后分析外力(外力可以方向不变地平移)
3。画受力图时,力的作用点可沿作用线在同
F
G
PPT学习交流
15
巩固
N v
f F
变式
N v
f F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 右匀速运动
G
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左 运动
PPT学习交流
16
竖直面
PPT学习交流
17
例题
接触面粗糙
静止 f0
F
N
F
F
G
匀速下滑
f
v
F
N
匀速下滑
静止
G 比较
PPT学习交流
18
倾斜面
PPT学习交流
19
物体沿光滑斜面滑
N
f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