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实验

合集下载

药物分析实验期末总结

药物分析实验期末总结

药物分析实验期末总结引言药物分析实验是药学专业学生进行的重要实践课程之一,通过实验了解药物的化学性质和分析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本次药物分析实验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制备药品、药品质量分析、药物含量测定和药物质量控制。

本文将对这四个部分的实验进行总结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制备药品本次实验中,我们制备了几种常用的药品,如糖衣片、颗粒、口服液等。

通过制备这些药品,我们了解到了药物制剂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掌握药物的质量控制要求,并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药物制剂的重要性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制备过程中需要精确称量药物原料和辅料。

由于实验室天平的误差较大,导致称量结果不准确,影响了药物制剂的质量。

其次,药物制剂需要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水分。

但是,实验室的烘干设备质量不佳,无法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因此,药物制剂的烘干过程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议实验室更新天平设备,提供准确的称量结果。

同时,应该修复或更新烘干设备,以保证药物制剂的烘干质量。

此外,我们还可以探索新的制剂方法,以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二、药品质量分析药品质量分析是药物分析实验的重要环节,它能够评估药物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不同的质量分析方法,例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红外光谱法(IR)等。

通过实验比对药物样品与标准样品的检测结果,我们可以评估药物的质量。

在药品质量分析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实验条件的选择对质量分析结果有较大的影响。

例如,对于一些易挥发的药物,需要在低温下进行测定,以防止挥发损失。

其次,药物样品的制备过程需要注意。

样品的制备不当可能导致杂质的混入,进而影响质量分析结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实验条件选择的培训,提高学生对不同实验条件的了解和选择能力。

另外,我们还可以加强对样品制备过程的培训,以确保药物样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药物分析教学实践方案(3篇)

药物分析教学实践方案(3篇)

第1篇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药物分析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药品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药物分析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特制定本药物分析教学实践方案。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技能。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药品的质量控制,提高药品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践内容1. 药物分析基本原理与实践(1)化学分析方法:滴定法、重量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

(2)仪器分析方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3)药物分析实验操作技能: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数据处理等。

2. 药品质量检测与控制(1)药品质量标准与法规;(2)药品质量检测方法:含量测定、杂质检查、稳定性试验等;(3)药品质量不合格案例分析。

3. 药物分析新技术与应用(1)新型药物分析技术:质谱联用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等;(2)药物分析在药品研发中的应用;(3)药物分析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

四、实践方法1. 实验室教学(1)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2)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3)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技巧及注意事项。

2. 案例分析(1)教师提供药品质量不合格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2)学生总结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教师点评并总结。

3. 专题讲座(1)邀请药物分析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2)学生与专家互动,解答疑问;(3)教师总结讲座内容,拓展学生知识面。

4. 实习实训(1)学生到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检验机构等实习;(2)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参与药品质量检测、分析等工作;(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习任务,总结实习经验。

五、实践评价1. 实验室操作技能评价:通过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
药物分析实验是药物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药物成分和性质的分析,可以了解药物的质量、纯度和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为药物设计和研发提供必要的支持。

本文将对药物分析实验报告进行详细阐述,探讨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正文内容:
一、药物分析实验的背景和目的
1.1药物分析的定义和意义
1.2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1.3实验设计和方法概述
二、药物样品的制备与处理
2.1药物样品的选择和采集
2.2样品的制备与处理方法
2.3样品的储存和保存
三、药物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3.1药物成分的定性方法
3.2药物成分的定量方法
3.3实验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四、药物性质的物理化学分析
4.1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测定
4.2药物的溶液稳定性分析
4.3药物的光学性质分析
4.4药物的热力学性质测定
五、药物质量与纯度的评估
5.1药物纯度的评估方法
5.2药物质量控制的指标和标准
5.3药物质量与纯度的测定结果分析
5.4实验结果的讨论和潜在问题的分析
总结:
通过本次药物分析实验,我们对药物的成分、性质、质量和纯度等关键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估。

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物理化学分析以及质量与纯度的评估,我们深入了解了药物的组成和特性,为进一步的药物设计和研发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和依据。

本实验也存在一些潜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比如药物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的精确性等方面。

通过进一步的改进和优化,我们有望提高药物分析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为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武汉大学药学院2008.2.21- 0 -目录第一章药物分析实验须知 (2)第一节药物分析实验的性质和基本要求 (2)第二节实验室安全知识 (3)第三节原始记录与实验报告 (5)第四节实验考核方式 (5)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试验 (6)实验一典型药物的鉴别试验 (6)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12)实验二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五种无机杂质的检查 (13)实验三药物的一般杂质检查-----残留溶剂的检查 (18)实验四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色谱分析法检查药物中的有关物质 (22)第四章药物制剂的常规检查 (27)实验五药物制剂的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检查 (28)第五章药物的含量测定 (36)实验六双相滴定法测定水溶性有机酸盐类药物的含量 (37)实验七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含芳伯氨基药物的含量 (39)实验八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化学原料药含量 (42)实验九旋光法、折光法和剩余滴定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 (44)实验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磺胺嘧啶片含量 (50)实验十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磺胺甲噁唑片含量 (54)实验十二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胶丸含量 (60)第六章综合性实验 (63)实验十三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的全质量检验 (63)实验十四中药制剂的全质量检验 (68)第七章设计性实验 (72)实验十五药物制剂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与验证 (72)实验十六药物制剂的毛细管电泳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与验证 (74)实验十七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76)实验十八血浆或尿液中药物色谱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76)参考文献 (83)- 1 -第一章药物分析实验须知第一节药物分析实验的性质和基本要求1.药物分析实验的性质《药物分析实验》是药学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主要实验课程之一,独立设课。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加深和巩固对药物分析理论知识的理解,正确掌握药物分析中的各种分析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各种分析仪器,全面了解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具备独立开展药品质量控制的能力,并初步具有建立药物分析新方法、新技术的能力;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药物分析实验(最新整理)

药物分析实验(最新整理)

药物分析实验目录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一)药物分析的性质与任务(二)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三)计量器具的检定(四)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五)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六)药典基本知识二、验证性实验实验一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实验二醋酸可的松中其它甾体的检查实验三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实验四药物的鉴别与区别实验五双相滴定法测定苯扎溴铵溶液的含量实验六凯氏定氮法测定干酵母片的含量实验七非水碱量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实验八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片的含量实验九磺胺嘧啶的重氮化滴定实验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实验十一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片的含量实验十二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巴比妥片的含量实验十三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D胶丸中维生素A的含量实验十四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片剂的含量实验十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酸睾酮注射液的含量实验十六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实验十七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制剂的含量实验十八胃蛋白酶片的含量测定实验十九尿中咖啡酸的比色分析实验二十尿中异烟肼及其代谢物乙酰异烟肼的比色测定实验二十一血清中氨茶碱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验二十二血清中茶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二十三血浆中阿司匹林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实验二十四唾液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比色测定三、综合性实验实验一阿司匹林及其制剂的质量分析(一) 阿司匹林原料药(二) 阿司匹林肠溶片(三) 阿司匹林栓实验二对乙酰氨基酚和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分析(一)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二)对乙酰氨基酚片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质量分析(一)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四、设计性实验实验一药物的鉴别实验实验二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实验实验三药物滴定分析实验实验四药物紫外定量分析实验实验五药物的色谱定量分析实验五、附录附录一《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凡例附录二药品杂质分析指导原则附录三《药品检验操作标准汇编》中有关样品和取样的规定附录三填写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书的要求一、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一)药物分析的性质与任务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用药分析实验报告

用药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会运用色谱技术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药物分析是利用化学、物理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过程。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灵敏、选择性好、应用范围广的分析技术,具有分离速度快、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色谱柱、自动进样器、色谱工作站、恒温水浴锅、分析天平、移液器、容量瓶等。

2. 试剂:药物样品、流动相(乙腈、水)、标准品、内标物、无水硫酸钠、磷酸二氢钠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前处理(1)称取一定量的药物样品,加入适量流动相溶解,超声处理,过滤。

(2)用移液器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滤液,加入适量内标物,混匀。

2. 标准曲线绘制(1)配制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2)将标准溶液依次进样,记录色谱图。

(3)以标准溶液浓度对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标准曲线。

3. 样品分析(1)将处理好的样品溶液依次进样,记录色谱图。

(2)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药物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标准溶液浓度对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得到标准曲线方程为:y = 0.0015x + 0.0185,相关系数R² = 0.9988。

2. 样品分析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药物的含量为1.23 mg/g。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注意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合理性,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仪器和试剂的清洁,避免污染。

3. 标准曲线的绘制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应严格控制标准溶液的配制和进样。

4.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适用于药物分析。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

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

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概述:药物分析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药物的成分及其含量。

实验中获取的数据需要进行仔细的处理,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药物分析实验数据处理的一般步骤和常用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步骤:1. 数据收集:在实验过程中,首先需要记录药物的相关信息,如药物样品的批号、制备日期、使用的仪器型号等。

然后,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所得的数据,包括药物的质量、体积、吸光度等。

2. 数据筛选: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筛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查看数据是否存在异常值或明显的错误。

然后,对重复实验的数据进行比较和验证,并选择准确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

3. 数据整理:在数据筛选后,需要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编码。

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以便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在整理过程中,可以添加适当的注释和标签,方便数据的查找和解释。

4. 数据分析:经过数据整理后,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统计分析、回归分析和图表绘制。

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回归分析可以探索药物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图表绘制可以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5. 结果解释:在进行数据分析后,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假设,可以给出相应的结论并进行讨论。

同时,还可以将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1. 统计分析方法:如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等,用于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2. 回归分析方法:用于探索药物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可以建立拟合曲线并计算相关系数等指标。

3. 图表绘制方法:如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用于直观地展示实验结果。

4. 相关分析方法:用于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如药物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相关性。

5. 置信区间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参数估计值的不确定性范围。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质量分析、成分分析和药效评价实验。

1. 质量分析:目的是确定药物中的杂质含量、有害物质含量以及含量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药物中的有机杂质、无机杂质等进行分离和定性、定量。

同时,还可以对药物的含量进行测定,以确保药物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成分分析:目的是确定药物中的化学成分。

常用的方法有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药物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包括活性成分、辅助成分、助剂等。

3. 药效评价实验:目的是评价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

常用的方法有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

体内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通过观察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和效果来评价
药物的药效。

体外实验包括细胞实验、酶活性实验等,在体外条件下评价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分析实验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实验室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考虑伦理和相关法规要求,保障实验过程中的参与者权益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药物分析实验内容

药物分析实验内容

药物分析实验实验一葡萄糖中一般杂质检查(4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 了解药物中一般杂质检查的项目、目的和意义;2. 理解杂质限量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3. 掌握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限量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1. 杂质限量:即药物中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或其中,C为标准溶液浓度,V为标准溶液体积,S为供试品质量,L为杂质限量。

2. 一般杂质的限量检查(1)氯化物的限量检查药物中的氯化物与硝酸银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作用,生成氯化银微粒而显白色浑浊,同一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在同样条件下,用同法处理生成的氯化银浑浊程度相比较,判断药物中含氯化物的限量。

Cl- + Ag+→ AgCl ↓(2)硫酸盐的限量检查药物中微量硫酸盐与氯化钡在酸性溶液中作用,生成硫酸钡微粒而显白色浑浊液,同一定量标准硫酸钾溶液与氯化钡在同样条件下,用同法处理生成的硫酸钡浑浊程度相比较,判断药物中含硫酸盐的限量。

SO42-+ Ba2+→ BaSO4 ↓(3)铁盐的限量检查药物中的三价铁盐(若含有Fe2+,加硝酸煮沸5分钟,可使Fe2+ 氧化为Fe3+)与硫氰酸盐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作用,生成硫氰酸铁配位离子而显红色,与一定量标准铁溶液与硫氰酸盐在相同条件下,用同法处理生成的硫氰酸铁配位离子溶液进行比色,判断药物中含铁盐的限量。

Fe3+ + 6 SCN- → [Fe(SCN)6]3-(红色)(4)重金属的限量检查重金属一般是指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在弱酸性(pH 3~3.5)溶液中,作用生成硫化物的金属杂质,如铜、银、铅、镉、汞、砷、锑、铋、锡、锌、钴、镍等。

重金属不仅影响药物稳定性,而且在体内容易蓄积,造成慢性中毒,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限量。

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遇到铅的机会较多,铅又易积蓄中毒,故以铅为代表。

由于在弱酸性(pH约3.5)溶液中硫代乙酰胺水解,产生硫化氢,可与重金属离子作用,生成有色硫化物沉淀,与标准重金属溶液在同样条件下,按同法处理后进行比较。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药物分析实验是药学专业的基础实验之一,旨在通过实验手段培养学生分析药物的能力和技巧。

下面是一份《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大纲,供参考:一、教学目标1.了解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4.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药物分析实验的基础知识(1)药物分析的定义、分类与意义。

(2)常用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

(3)药物分析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规范。

2.药物质量控制实验(1)物质的纯度测定。

(2)物质的含量测定。

(3)物质的杂质测定。

3.药物药效评价实验(1)动物模型建立。

(2)药物药效评价指标的测定。

(3)药物药效评价实验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4.药物稳定性研究实验(1)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药物稳定性试验设计与操作。

(3)药物稳定性试验数据的处理和结果分析。

三、教学方法1.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理论课重点讲解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实验课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以任务驱动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室实验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规范性。

4.辅以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四、考核方式1.实验操作规范性考核:实验操作中需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无严重错误。

2.实验数据处理和报告撰写考核:根据实验数据,完成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的撰写。

3.实验成果展示考核: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展示实验成果和分析结果。

五、教学资源1.实验室仪器设备:包括荧光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2.实验材料:各类药物样品、化学试剂等。

3.实验技术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六、教学评估1.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意识。

2.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学生对药物分析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药物分析本科实验报告(3篇)

药物分析本科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阿司匹林含量测定实验日期:2023年10月25日实验地点:药物分析实验室实验目的:1. 掌握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基本操作。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阿司匹林(Aspirin)的分子式为C9H8O4,结构中含有酯键,可被酸催化水解。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阿司匹林含量,以乙腈为流动相,通过检测其紫外吸收峰(λ=280nm)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材料:1. 阿司匹林片剂(标示量:100mg/片)2. 乙腈(色谱纯)3. 磷酸二氢钾(分析纯)4. 超纯水5. 高效液相色谱仪6. 色谱柱(C18,4.6×250mm,5μm)7. 电子天平8. 移液器9. 烧杯10. 容量瓶11. 试管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称取阿司匹林片剂约50mg,置于烧杯中,加入10ml磷酸二氢钾溶液,室温下搅拌使阿司匹林溶解。

- 将溶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用磷酸二氢钾溶液定容至刻度线,摇匀,备用。

2. 色谱条件:- 流动相:乙腈- 检测波长:280nm- 柱温:室温- 流速:1.0ml/min3. 样品分析:- 吸取上述溶液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 记录色谱图,根据阿司匹林峰面积计算其含量。

实验结果:1. 阿司匹林峰面积:5.21×10^42. 标准曲线:y=1.18×10^5x+1.25×10^4(R²=0.999)3. 阿司匹林含量:100.2mg/片实验讨论:1.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2. 实验过程中,注意控制流动相的流速和柱温,以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3. 样品制备过程中,应确保阿司匹林完全溶解,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4. 实验结果与标示量基本一致,说明本实验方法可行。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掌握了阿司匹林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熟悉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操作。

药物分析技术实验方法讲解

药物分析技术实验方法讲解

药物分析技术实验方法讲解引言:药物分析技术是药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对于药物质量的控制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样品制备、色谱分析和质谱分析三个方面,对药物分析技术实验方法进行详细讲解。

一、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药物分析技术中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为了提取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将其转化为可测定的形式。

常见的样品制备方法包括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和溶剂萃取等。

1. 固相萃取固相萃取是一种常用的样品制备方法,它利用固相材料对样品中的目标成分进行吸附和分离。

首先,将样品与固相材料接触,使目标成分被吸附;然后,用适当的溶剂将目标成分洗脱下来,得到待测物质。

2. 液液萃取液液萃取是一种将目标成分从样品中转移到有机溶剂中的方法。

它通过调节溶剂的极性和酸碱性,实现目标成分的选择性萃取。

液液萃取操作简单,适用于大多数药物样品的制备。

3. 溶剂萃取溶剂萃取是一种将目标成分从样品中转移到有机溶剂中的方法。

它通过调节溶剂的极性和酸碱性,实现目标成分的选择性萃取。

溶剂萃取操作简单,适用于大多数药物样品的制备。

二、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是药物分析技术中的核心环节,它通过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药物成分的分离和测定。

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包括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1. 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是一种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它利用样品在固定相(填充柱)和流动相(惰性气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对化合物的分离。

气相色谱适用于挥发性和热稳定性较好的化合物的分析。

2. 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是一种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并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它利用样品在固定相(色谱柱)和流动相(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化合物的分离。

液相色谱适用于疏水性和热不稳定性较好的化合物的分析。

三、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测量药物分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其结构和组成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分析方法包括质谱仪和质谱成像。

1. 质谱仪质谱仪是一种用于测定化合物质量的仪器。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药物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习运用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现代分析技术对药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药物分析是利用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原理和方法,对药物及其制剂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一门学科。

本实验主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物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1. 药品:某抗生素片(标示量100mg)2. 试剂:乙醇、磷酸盐缓冲溶液、乙腈、氨水等3.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天平等四、实验步骤1. 样品处理(1) 将某抗生素片研碎,过筛,准确称取0.1g,置于50ml容量瓶中。

(2) 加入10ml乙醇,超声溶解,用磷酸盐缓冲溶液定容至刻度,摇匀。

(3) 将溶液过滤,取续滤液备用。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1) 取续滤液适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2)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药物的含量。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 样品溶液经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记录色谱图。

(2) 根据峰面积计算样品中药物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y = 0.0118x + 0.0173 (R² = 0.9991)样品测定:吸光度 = 0.532样品含量= 0.0118 × 0.532 + 0.0173 = 0.0625mg2. 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色谱图:在保留时间约为4.5min处出现一个与标准品峰形一致的峰。

样品含量 = 0.0620mg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均可用于某抗生素片的定量分析,两种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

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但灵敏度较低,适用于药物浓度较高的样品分析。

3. 高效液相色谱法灵敏度高,适用于药物浓度较低的样品分析,但操作相对复杂。

4.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样品处理要准确,避免污染。

药物分析实验药物鉴别

药物分析实验药物鉴别

药物分析实验药物鉴别药物分析实验是对药物进行检测和鉴别的过程,通过实验手段确定药物的成分、纯度和质量指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鉴别则是分析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对药物样品进行检验和比较,确定其真实性和真实性,以避免假药和次品的流入市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药物鉴别主要通过观察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来进行判断。

具体的实验过程如下:1.外观检查:首先要对样品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颜色、形状、大小、气味等方面。

正品药物通常具有明确的特征,如颜色均匀一致、形状整齐等;而假药或次品往往会有颜色不正、形状不一致等缺陷。

2.显微镜检查:使用显微镜对药物样品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包括药物表面的形状、结晶形态、颗粒分布等。

正品药物往往具有清晰的结晶形态和合理的颗粒分布,而假药或次品通常会有不规则的结晶形态和颗粒分布。

3.熔点测定:熔点是指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温度,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熔点范围。

通过测定样品的熔点,可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正常范围。

正品药物的熔点通常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内波动,而假药或次品的熔点则可能不稳定或超出正常范围。

4.化学试剂检查:根据药物成分的特点,使用相应的化学试剂进行鉴别。

常用的化学试剂包括酸碱指示剂、络合剂、还原剂等。

通过与药物样品的反应,可以判断其含有的特定成分或特征功能基团。

5.色谱分析:色谱技术是药物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对复杂的药物混合物进行分离和鉴定。

常用的色谱方法包括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LC)和薄层色谱(TLC)等。

通过测定药物样品在特定色谱条件下的保留时间和色谱图谱,可以鉴别其成分和相对含量。

6.生物活性测定:对于药物而言,其生物活性是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生物活性测定可以采用不同的生物体或细胞作为实验对象,通过观察样品对其生理或生化功能的影响,来评价药物的质量和效果。

以上是药物鉴别的一些常用实验方法,通过组合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对药物样品进行全面的鉴别和判定。

药物分析实验

药物分析实验

目录实验1用酸度计测定药物液体制剂的pH值...........................2 实验2原料药品吸收系数的测定....................................5 实验3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和色谱峰的定性鉴定...................7 实验4 反相液相色谱中影响溶质保留值的主要因素....................10 实验5药物特殊杂质检查..........................................12实验6盐酸利多卡因含量的测定(非水滴定法)......................13 实验7布洛芬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光谱法鉴别....................14实验8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分析..................................15 实验9维生素E胶丸的气相色谱测定.................................16 实验10阿司匹林胶囊中水杨酸的限量测定(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18 实验11注射用青霉素钠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20 实验12维生素B1片剂的含量测定(差示分光光度法).................21 附录...............................................................23实验1 用酸度计测定药物液体制剂的pH 值一、目的要求1. 通过实验加深对用pH 计测定溶液pH 的原理的理解2. 掌握用酸度计测定溶液pH 值的方法。

二、原理直接电位法中测定pH 值,目前是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报,将它作为负极;饱和甘汞电极(SCE )为参比电极(正极),插人溶液中,构成原电池。

(-)Ag,AgCl(s)︱HCI(0.1 mol/L)︱H +(x mol/L)‖KCI(饱和)︱Hg 2Cl 2, Hg(+)该电池的电动势为:⎪⎭⎫⎝⎛--=-=-=-+pH F RT K E E E E E E SCE SCE 303.2玻玻璃)(玻C 25059.0303.2303.2︒+=+=+-=pH K pH FRTK pH FRTK E SCE上式表明,测得的电池电动势(E )与溶液的pH 呈线性关系,其斜率为FRT303.2,该值随温度的改变而变化,因此pH 计上都设有温度调节钮来调整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分析实验目录一、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一)药物分析的性质与任务(二)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三)计量器具的检定(四)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五)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六)药典基本知识二、验证性实验实验一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实验二醋酸可的松中其它甾体的检查实验三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实验四药物的鉴别与区别实验五双相滴定法测定苯扎溴铵溶液的含量实验六凯氏定氮法测定干酵母片的含量实验七非水碱量法测定硫酸奎尼丁的含量实验八溴酸钾法测定异烟肼片的含量实验九磺胺嘧啶的重氮化滴定实验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的含量实验十一硅钨酸重量法测定维生素B1片的含量实验十二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巴比妥片的含量实验十三三点校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D胶丸中维生素A的含量实验十四气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E片剂的含量实验十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酸睾酮注射液的含量实验十六复方乙酰水杨酸片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测定实验十七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制剂的含量实验十八胃蛋白酶片的含量测定实验十九尿中咖啡酸的比色分析实验二十尿中异烟肼及其代谢物乙酰异烟肼的比色测定实验二十一血清中氨茶碱的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实验二十二血清中茶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实验二十三血浆中阿司匹林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实验二十四唾液中对乙酰氨基酚浓度的比色测定三、综合性实验实验一阿司匹林及其制剂的质量分析(一) 阿司匹林原料药(二) 阿司匹林肠溶片(三) 阿司匹林栓实验二对乙酰氨基酚和对乙酰氨基酚片的质量分析(一)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二)对乙酰氨基酚片实验三盐酸普鲁卡因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质量分析(一)盐酸普鲁卡因原料药(二)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四、设计性实验实验一药物的鉴别实验实验二药物的特殊杂质检查实验实验三药物滴定分析实验实验四药物紫外定量分析实验实验五药物的色谱定量分析实验五、附录附录一《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凡例附录二药品杂质分析指导原则附录三《药品检验操作标准汇编》中有关样品和取样的规定附录三填写检验结果和检验报告书的要求一、药物分析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一)药物分析的性质与任务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药品质量观念和具备从事药品质量研究及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药物分析学是一门研究药品的组成、理化性质、真伪鉴别、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的一门方法学科。

药物分析学是整个药学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控制药物的质量,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药物分析是运用物理学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生物化学的方法和技术来研究化学结构已经明确的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生化药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问题。

为了全面控制药品质量,还要与生产单位紧密配合,积极从事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从而发现问题、提高药品质量。

同时也要与药品供应部门密切协作,考察药物贮存、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问题,以改进药物的贮存条件和方法。

可见,药品的质量控制问题不是某一个单位、某一个部门的,也不是某一学科可以单独完成的,它涉及到药品的研究、生产、供应、使用等多个环节,而药物分析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药物分析的主要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药品的常规检验工作,如药物成品的化学检验、药物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药物贮存过程的质量考察等。

二是体内药物分析工作,如测定药物在生物材料中的药物浓度,以了解药物进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消除等动力学过程,为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

(二)药品检验工作的基本程序1.取样取样是从一批产品中按取样规则,抽取出少量样品进行分析。

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不然就失去了检验的意义。

生产规模的固体原料药的取样,须采用取样探子取样。

取样量要依据产品数量的多少而有所不同,样品取出后应混合均匀。

有关样取样的规定见本书药物分析部分附录三。

2.鉴别鉴别就是依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来进行化学反应、测定理化常数、光谱特征及色谱特征以判断药物的真伪。

药物的鉴别不能由某一项试验就能完成,而是要采用一组(二个或几个)试验项目全面评价一个药物,力求使结论正确无误。

选择鉴别方法应以专属性强、灵敏度高、方法简便、结果准确为原则。

3.检查药品质量标准的检查项主要是检查药物的纯度,即检查药物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引入的杂质是否超过了限量。

药物在不影响疗效及人体健康的原则下,是可以允许微量的杂质存在的;但其量必须在药品标准规定之内。

通常按照药品质量标准规定的项目进行“限度检查”,就是判断药物的纯度是否符合标准的限量规定要求,所以也可称为纯度检查4.含量测定含量测定是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量是否符合药品标准的规定要求。

一般采用化学分析、物理化学分析方法或生物化学的方法来测定。

判断一个药物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必须综合考虑药物的性状、理化常数、鉴别、检查与含量测定的检验结果。

5.记录和报告检验报告是对药品质量检验结果的证明书,结论必须明确、肯定,有依据。

药品检验记录应真实、简明、完整、具体。

字迹应清晰、色调一致,不得任意涂改,若有写错,可在错处划上单线或双线,而后在其旁边改正重写,并签名盖章。

检验记录的内容应包括:药名、批号、规格、数量、来源(取样或送样部门或单位)、取样方法、外观性状、包装情况、检验目的、取样日期或收到日期、报告日期;检验项目、检验依据、检验方法、数据、计算、结果、结论及处理意见;检验人、复核人签名或盖章。

复核后的记录,属内容和计算错误的,由复核人负责;属检验错误的,由检验人负责。

(三)计量器具的检定计量器具是指单独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

计量器具的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法定要求的程序。

计量检定人员利用测量标准,按照法定计量检定的规程要求对计量器具的测试能力和可靠性进行检定,以考核和证明计量器具是否可供使用。

国家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保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规定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进行监督检查。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进行药物分析实验时需要检定的计量器具主要有:温度计、酸度计、天平及砝码、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旋光计、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

(四)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药品检验过程中所测得的数据由于受分析方法、仪器、试剂,操作者及偶然因素的影响都不可能绝对准确,总是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就需要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作出合理的判断并予以正确表达。

1.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差称为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可用两种方法表示,即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以测量值的单位为单位,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测量值越接近真实值,绝对误差越小;反之,则越大。

相对误差是以真实值的大小为为基础来表示误差值,他可反映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的比例, 不受测量值单位的影响,实际工作中,常使用相对误差。

,2.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根据误差的性质, 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大类。

(1)系统误差也叫可定误差,它是由于某种确定的原因引起的,一般有固定的方向(正或负)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根据系统误差的来源,又可分为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及操作误差等。

方法误差是由分析方法本身不完善或选用不当所造成的。

对分析方法误差较大的分析方法必须寻找新的方法加以改正。

试剂误差是由于试剂不纯而造成的误差。

试剂误差可以通过更换试剂来克服,也可用“空白试验”的方法测知误差的大小加以校正。

仪器误差是由于仪器不够准确造成的误差。

仪器误差可通过预先校正仪器,选用符合要求的仪器或求出其校正值加以克服。

操作误差是由于分析者操作不符合要求造成的误差。

操作误差可通过作对照试验或经请有经验的分析人员校正而减免。

(2)偶然误差也称不可定误差或随机误差,它是由偶然的原因所引起的,其大小和正负都不固定,但多次测定就会发现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小, 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正、负偶然误差出现的概率大致相同。

所以,可通过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来减少测定的偶然误差。

3.有效数字(1)有效数字在科学试验中,对于任一物理量的测定,其准确度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测量值的记录,必须与测量的准确度相符合。

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

在记录有效数字时,规定只允许数的最末一位欠准,而且只能上下差1。

确定有效数字的位数,要根据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度来考虑。

所以,在记录测量值时,一般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值,不可夸大。

超过有效数字的数位再多,也不能提高结果可靠性,反而会给运算带来麻烦。

从0到9的10个数字中,只有0既可以是有效数字,也可以是只作定位用的无效数字,其余的数都只能作有效数字。

(2)有效数字的修约在数据处理时,各个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可能不同,为便于运算,应按一定规则舍弃多余的尾数。

舍弃多余的尾数,称为有效数字的修约,其主要原则有:①四舍六入五成双测量值中被修约的那个数等于或小于4时舍弃,等于或大于6时,进位。

等于5且5后无数时,若进位后测量值的末位数成偶数,则进位;若进位后,测量值的末位数成奇数,则舍弃。

若5后还有数,说明修约数比5大,宜进位。

②只允许对原测量值一次修约至所需位数,不能分次修约。

例如将2.15491修约为三位数,不能先修约成2.155后再修约成2.16,只能一次修约为2.15。

③运算过程中,为了减少舍入误差,可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不修约),待算出结果后,再按修约规则,将结果修约至应有的有效数字位数。

④在修约标准偏差值或其它表示不确定度时、修约的结果应使准确度的估计值变得更差一些,例如S=0.2l3,若取两位有效数字,宜修约为0.22,取一位则为0.3。

(3)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在计算分析结果时,每个测量值的误差都要传递到结果中去。

必须根据误差传递规律,按照有效数字运算法则,合理取舍,才不致影响结果准确度的表达。

在做数学运算时,有效数字的处理,加减法与乘除法不同。

做加减法是各数值绝对误差的传递,所以结果的绝对误差必须与各数中绝对误差最大的那个相当。

通常为了便于计算,可按照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那个数保留其它各数的位数,然后再相加减。

在乘除法中,因是各数值相对误差的传递,所以结果的相对误差必须与各数中相对误差最大的那个相当。

通常为了便于计算,可按照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那个数保留其它各数的位数,然后再相乘除。

(五)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