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的起源
第十二章第一节电是什么课件
4.图所示,是四个吊在细丝线上的通 草球所表现出的情况。可以断定____ A 图中两个通草球一定都带电。
开始1
D.使物体带 电的其它方法
1.接触带电
使原来不带电的物 体通过接触带上和带电 体相同性质的电荷。
开始2
请你想一想
实际上当带电体靠 近验电器的金属球但 还没有接触金属球时,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就 会张开一定的角度, 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淮阳第一高级中学 九年级B段物理组
电 与 生 活
电 与 生 活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现代军事更显示出电的重要性
电 与 科 技
电脑将我们带入一个丰富多彩 电子技术控制的现代温室 的世界
神七的发射
由此可见:
现代人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
2.感应带电
请你好好看一看
+- +- +- ++- +- +- ++- +- +- +-
2.感应带电电荷分布规律:远同近异
一带电的 物体与一不 带电的导体 相互靠近时, 由于电荷间 的相互作用, 会使导体内 的电荷重新 分布;
+- +- +- ++- +- +- ++- +- +- +-
导体内的异种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 同种电荷则被排斥到远离带电体的导体另一端。 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生活现象 第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 一 摩擦起电的结果 课 时 正、负电荷 小 2两种电荷 规定方法 结 相互作用规律 利用带电体的性质 3检验物体 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是否带电 利用验电器
第一节 电是什么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知识要点基础练知识点1摩擦起电1.打开自来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水流因被梳子吸引而弯曲,如图所示,这是由于梳子带了电( 荷)的缘故。
2.如图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
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这表明: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知识点2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3.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手柄的金属棒把A 和B连接起来,则验电器A金属箔的张角变小。
4.( 无锡中考)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会带正电,用它去靠近一个不带电的轻质小球,小球会被吸引。
5.如图所示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B)6.( 临沂中考)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 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知识点3静电现象7.( 山西中考)在空气干燥的冬天,化纤衣服表面很容易吸附灰尘。
其主要原因是( D)A.冬天气温低B.冬天灰尘多C.化纤衣服创造了电荷D.化纤衣服摩擦带了电8.下列不是静电现象的是( B)A.拆开一次性筷子的塑料膜,塑料膜会吸附在手上B.用磁铁可以吸引铁屑C.干冷的冬天,脱掉尼龙衣时,产生“啪啪”的声音D.手靠近刚关闭的电视荧幕会感觉到毛发被吸引综合能力提升练9.( 枣庄中考)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同种(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互相排斥的结果。
10.( 黄冈中考)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某企业引进静电除尘设备,治理生产中的空气污染。
第一节认识静电
建伯
在真空中有两个相距0.3m的点 例1.在真空中有两个相距 在真空中有两个相距 的点 电荷,带电量分别为是 带电量分别为是+1× 电荷 带电量分别为是 ×10 -8C和 和 -2×10-8C.求两个电荷间的静电力 求两个电荷间的静电力. × 求两个电荷间的静电力 解: 用绝对值计算
建伯
两个点电荷相互吸引,引力是 例2.两个点电荷相互吸引 引力是 两个点电荷相互吸引 3.6×10-4N,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是 × 其中一个电荷的电量是 +4×10-9C,两电荷相距 两电荷相距10mm.求另 × 两电荷相距 求另 一个电荷的电量. 一个电荷的电量 解: 由库仑定律 得:
建伯
(1)接触起电 ) (2)摩擦起电 ) (3)感应起电 ) 本质 电子的转移
电荷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的性质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且带电体有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且带电体有 吸引轻物体的性质. 吸引轻物体的性质
建伯
元电荷e: 四.元电荷 : 元电荷 1.电子(质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 电子( 电子 质子) 值叫做元电荷。 值叫做元电荷。用e 表示 2.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 所有带电物体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 的整数倍。 荷e的整数倍。 的整数倍 3.元电荷的测定: 元电荷的测定: 元电荷的测定 美国物理学家 密立根 4.元电荷 的大小: 元电荷e 元电荷 的大小: -19 C e= 1.602 177 33×10 × -19 C 通常取 e= 1.60×10 ×
例4、什么是元电荷 ? 、什么是元电荷e? 电子(质子) 电子(质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叫做元电荷。 叫做元电荷。用e 表示 例5、一个电子的电荷量是多少? 、一个电子的电荷量是多少? -1.60×10-19 C ×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充电: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供电: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节蓄电池电压为2V
燃 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 料 (氢、乙烷) 电 用于人造卫星 池
太阳能电池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
• 1、请大家阅读课本说说对太阳能电池的了 解 • 2、交流太阳能电池的构造和使用太阳能电 池的优缺点。 • 优点:取之不尽,没有污染 • 缺点:受天气条件的限制
风力发电
新 型 能 源 的 开 发
太阳能发电
地热发电
潮汐发电
风力发电
风能转化为电能
第十八章
电从哪里来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一、电池
1、电池:把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的 装置.(电池提供的都是直流电。) 2、电池的分类:化学电池、太阳电池。 (1)、化学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的装置(干电池、蓄电池) (2)化学电池根据所用的材料不同,分 为:锌锰干电池、铅酸蓄电池、镍镉干 电池、锂电池、银锌电池等。
二、发电机
发电机是把其它形 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的装置。 常见的发电方式有: 火力发电、水力发 电、核能发电等.
火力发电厂
水力发电站
核电站
风力发电
火电厂
火力发电
1、能量转化
燃料的化学能
发电机转子的机械能 2、火力发电的优缺点:
水和水蒸气的内能
电能
优点:原材料易获得,设备简单不受客观因素的影响
• 3、电池的作用:(把其它形式能 转化为电能) • 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
直流电和交流电
1、干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不随时间变化,给家庭电路提供的是交流电, 其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P157加 油站) 2、交流电每秒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是 HZ)。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第十四章第一节电是什么讲义沪科板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十四章了解电路第一节电是什么【学习目标】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和原子的结构;2.掌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3.了解验电器的构造、原理及其作用。
【知识梳理】一、自然界的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1.电荷: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6.接触带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即: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另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时,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了同种电荷。
接触带电实际上是电荷的转移。
7.感应起电:当带电的物体与未带电的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导体内与带电体电荷性质相反的电荷会被吸引到带电体附近,电荷性质相同的电荷则会被排斥到原理带电体的导体的另一端。
二、验电器: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例题讲解】【例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粘”纸屑,其中“粘”字蕴含的物理道理,与下列现象中的“粘”原理相同的是()A.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B.拔火罐时罐子“粘”在皮肤上C.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D.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练习1】医用口罩至少包含3层无纺布,其中位于中层的熔喷无纺布,是口罩能够实现过滤功能的核心“心脏”,它具有出众的吸附和过滤能力。
熔喷布生产工艺中有一步是“驻极处理”,使聚丙烯网状纤维带上足够量的电荷,当含有病毒的飞沫靠近熔喷布后,就会被静电吸附在熔喷布表面,无法透过。
下列选项用到的原理与“驻极处理”后的熔喷布能够吸附飞沫原理相同的是()A.拍打脏衣服除灰尘B.静电式空气净化器除灰尘C.扫地机器人吸灰尘D.利用声波清理手机扬声器的灰尘类型二、电荷的种类【例2】自然界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九年级物理下册第18章电功率第1节 电能 电功
知识点 3 电功 (公式法:W=UIt)
•电功的公式
W = UIt
电功(焦) 电压(伏) 电流(安) 通电时间(秒)
•电功的单位:焦耳(焦)J ,千瓦时(kW·h)
推导公式:由W=UIt和欧姆定律I= U 可知,
U2
R
W= R t; W=I2Rt。
(1)利用电功公式及其变形公式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 同一性和同时性;
6. 电能表读数:
月末的数字减去月初的数字: 561.6kW·h-478.2 kW·h = 83.4 kW·h
电能的求法: (1)测量较大电能时用刻度盘读数:
最后一位是小数位;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 消耗的电能,单位是度(千瓦时); (2)测量较小电能时用转盘转数读数: 通过记录某段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数,结合电能表 转盘每转表示的电能计算出该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拓展: 根据电能表的转数可以求出通过家用电器的电流在某段时 间内做的功,或消耗的电能。在计算时通常有两种方法: (1)先根据每 kW·h的转数求出表盘转一转所消耗的电能,
再看表盘在一段时间内转了多少转,用上面两个数据相 乘,所得乘积就是用电器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2)由于电能表的转盘的转数与电流做的功(或消耗的电能) 成正比,因此可以先统一单位,然后列出比例式,再求 解答案。
7 【中考·綦江】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节约用电 的是( B ) A.电视机音量开得很大 B.离开教室随手关灯 C.夏天用空调时把温度调得很低 D.经常开关电冰箱门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1节 电能 电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认识电路第一节电现象PPT
⑴定义:电荷的多少
⑵ 单位是:库(仑)(C)
人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不同物质之间相互摩擦都会带上电 荷,为什么物质相互摩擦后会带上电荷呢?要研究这个问题,我们 得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说起。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1856-1940)发现了比原子小得 多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结构的秘密。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 负电。电子是带有最小电 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 荷叫做元电荷,常用符号 e表示。e=1.6×10-19C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 都是e的整数倍。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
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
数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 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1 1
氢原子
+8 2
成了很强的电场。这个强大的电场,足以 把云内外的大气层击穿,于是在云与地面 之间或者在云的不同部位之间以及不同云 块之间激发出耀眼的闪光。这就是人们常 说的闪电。强烈的电流在空气中通过时,造 成沿途的空气突然膨胀,同时推挤周围的空 气,使空气产生猛烈的震动,此时震动所产 生的声音就是雷声。
人造闪电 摩擦起电机
知识点一 摩擦起电
定义: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 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 或者说带了“电荷” 。
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
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晚上脱毛衣时会发现一些 小火花,并伴有“啪啪”的响声,这是由于脱毛 衣时因 摩擦 起电,发生 火花放电 的缘故。
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粘有灰层,这是因为电视机工 作时,屏幕上有 电荷 ,而具有了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
识记:摩擦起电的原因:正失弱,负得强。
静电感应
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不 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 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会使导体内部的电荷重新 分布;异种电荷被吸引到 带电体附近而同种电荷被 排斥到带电体的另一端。 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_电功》
一、电能
1.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就是使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 量的过程。 想想议议:说说下列用电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电饭锅
电吹风机
电能转化成内能 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和内能
一、电能
2.电能的单位: 国际单位:焦耳(J) 生活中的单位:千瓦时(kW·h) ,度
1 度=1 kW·h = 1×103 W×3 600 s = 3.6×106 J
电动 如图所示的小音箱利用3.6V电压工作,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则它工作10s 电流做的功是 18 J,消耗的电能是 18 J。
变式训练 3.如图所示,R1=30Ω,R2=1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求:
(1)电源电压; (2)通电1min,电流通过R2所做的功。 解:(1)U电源=U1=I1R1=0.2A×30Ω=6V; (2)I2=U电源/R2=6V/10Ω=0.6A,电流通过R2所做的功W=U电源I2t= 6V×0.6A×60s=216J
应支付的电费为: 107 kW·h×0.60 元/(kW·h) = 64.2 元
二、电能的计量——其它电能表
电子式电能表 “1600 imp/kW ·h” 字样表示什么意思?
1600 imp/kW·h”—
—接在这个电能表上 的用电器,每消耗 1 kW ·h的电能,电能表 上的闪灯闪烁1 600 次。
D.7.92×106J
5.为了响应中央关于“全民动员共建节能型社会”的号召,小明提出了节
约用电的如下建议,其中不科学的是( D )
A.离开房间时随手关灯
B.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家中的电热水器
C.使用电子高效节能灯
D.关闭空调,打开工作中的冰箱门来降低室温
6.家庭中的电灯、电视和电冰箱等用电器都是 并 联在电路中的,小明家 中一周前、后电能表示数如图所示,他家这周消耗了 22 kW·h的电能。 1 2 6 6 5 上周日中午12:00 1 2 8 8 5 本周日中午仪表,用该仪表来测量居民家中每个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章第1节电能的产生课件新沪科
1.(知识点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太阳能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电池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后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知识点 1)下列化学电池中,属于绿色电池的是( D )
A.铅蓄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谢谢 观看
场所设置了废电池收集箱,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C )
A.回收废电池的外壳塑料 B.回收石墨电极 C.防止汞、镉、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水源的污染 D.防止废电池对大气造成污染
6.(知识点 1)蓄电池是化学电池,放电后可以再充电,它在放电过程中
将 化化学学 能转化为 电电 能;充电时,蓄电池属于电路组成中的 用用电电器器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1)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燃料的 机械械能能 →电能。
(2)水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水的 机机械械能能 →水轮机的 机机械械能能 →发电机转子的 机机械械能能 →电能。
(3)核能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水和蒸汽的 内内能能 →发电机 转子的 机机械械能能 →电能。
第十八章 电能从哪里来
第一节 电能的产生
知识点 1 电池
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 电电能能 的装置。电池的种类很多, 主要有 化化学学电电池池 和 太太阳阳能能电电池池 等。
知识点 2 发电机及发电方式
发电机是一种把 其其他他形形式式 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目前常用的发 电方式有 火火力力发发电电 、 水水力力发发电电 和 核核能能发发电电 等。
D.氢氧燃料电池
3.(知识点 2)发电机的作用是( D )
A.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B.把电能转化为热能 C.把电能转化为光能 D.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六年级科学教案二:电的产生与应用
本教案是关于电的产生与应用的,旨在让六年级学生对如何利用电进行各种活动进行了解和探索。
我们身边的生活充满了各种电器和电力设备,每天都需要用到电,所以了解电的产生及应用对于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1.电的产生变化产生电。
我们知道,草木生长、潮汐流动、地球自转等都是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都能产生电。
我们要知道磁场,即可以向周围空间发射电磁波的物理现象。
当我们通过旋转线圈或将磁铁靠近线圈,会产生电流。
这也是发电机的基本原理,通过机械转换动能转化为电能,以及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发电厂等能量转移的方式来获得电。
2.电的应用电的应用是多种多样的。
电我们可以用来产生光、热、动力等能源,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未来的日子里,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将越来越重要。
目前,我们已经开始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产生电,并且对电力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保障供电的安全性。
电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医学中,电被用来检测心跳、脑波等活动。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电器产品有电视、电脑、冰箱、彩电、微波炉等。
家庭中使用电的方式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不再需要手动搓洗衣物,只要按一下按钮即可完成。
各种电动设备都可以简化我们生活的日常事务,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
在运输和交通方面,电能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高速公路上的电子收费设备、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都需要电力支持。
而现在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涌现,这表明电动汽车将是未来替代传统汽车的重要趋势。
在国家和工业生产中,电能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用电熔炼铝、锌等金属,再如,要运输重型金属或者挖掘深层矿床,需要使用特殊的电力设备。
电的产生及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人类的历史上看,我们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寻找更好、更高效的生产力,电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学习电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产中技术和理念,提高创新能力,为我们未来的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贡献力量。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认识电路第1节 电现象
4.运输油的油罐车底部都拖有一根铁链,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油和油罐的摩 擦会使油和油罐带上电荷,当电荷积累 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 电火花,将汽油点燃。铁链是导体可把 所带电荷传导到大地。
5.三个小绝缘球,两两之间都可以相互吸引,则( B )。 A.三个小球一定都是带电的 B.只有两个小球是带电的,且带异种电荷 C.只有一个小球是带电的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方向:正电荷的定向移动的方向。
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由+极流向-极。
1.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__正___电荷与电子所带的__负___ 电荷在数量上_相__等_;所以原子呈电中性。 2.摩擦起电并不是_产__生__了电荷,而是电荷发生了_转__移___。 3.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电子从_玻__璃__棒__转移到_丝__绸__,玻璃棒 因__失__去__电子(选填“失去”或“得到”)而带__正___电; 丝绸_得__到__电子而带__负___电。
整个队伍突然 跳了起来
这说明电荷有了 定向移动。
◆电流
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
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是存储电荷的装置,是一种电荷的 容器,它不能产生持续电流。
那么人们是怎样得到持续电流的呢?
启发
1780年,意大利生物学家伽伐尼发现, 用连接起来的两个不同金属棒接触一只 死青蛙的腿,蛙腿会像触电一样抽动。
第1节 电现象
自然界及生活中的电现象:
◆静电现象
观察:
用丝绸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 摩擦橡胶棒,然后靠近纸屑,会看 到什么现象?
纸屑被橡胶棒吸引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8章第1节电能的产生考点手册(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一节电能的产生知识点一电池精练版P16电池是一种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池提供的是直流电,由于制作材料、工作原理、用途的不同,电池有很多种类。
(1)水果电池提出问题:利用水果能否制成电池?如果能,它产生的电流又是怎样的?设计并进行实验:取一个西红柿、一个铜片、一个锌片、一副耳机和两小段导线,如图所示,先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西红柿中,再把两根导线分别与耳机的两个接线脚相连,其中的一根导线连接在铜片上,另一根导线刮擦锌片,从耳机中会听到“嚓嚓”的响声。
探究分析: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各种元素。
将铜片和锌片插入西红柿中,就构成了一个水果电池。
铜片和锌片分别相当于电池的两极,当导线与锌片刮擦时,耳机中通过了强弱变化的电流,所以发出“嚓嚓”的响声。
用其他的水果代替西红柿,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
注意此电流比较微弱,不能使小灯泡发光。
(教材第159页迷你实验室答案)进一步实验还会发现,这种利用水果制成的电池只能提供短暂的电流,而要提供持续的电流需利用其他电源。
总结归纳:利用水果可制成水果电池,水果电池只能提供短暂电流。
(2)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通过化学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根据所用的材料不同,化学电池分为锌锰干电池、铅酸蓄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银锌电池等。
①干电池a.分类:根据电池体积大小可分为:1号、2号、5号、7号等,但它们提供的电压都是1.5V。
b.构造:化学电池主要由正极(导体)、负极(导体)和糊状电解质组成,如图所示是锌锰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其中碳棒为正极,锌筒为负极。
c.使用电池时应明确以下三点:第一,多数化学电池为一次性的,且在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流会减弱;第二,不同型号电池的性能不同,新旧电池的性能也不同,因此不能把不同型号或新旧不同的电池混合使用;第三,废电池中含有汞、锂、镉等元素,随便乱丢会污染环境,应分类投入专用回收箱内,集中处理。
d.干电池也有能多次使用的,使用时注意观察电池的标注,只能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
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电是什么(共33张ppt)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1日星期一2022/4/112022/4/112022/4/11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12022/4/112022/4/114/11/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12022/4/11April 11,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耳不斯同棉材料璃的母两毛物体皮摩擦可以起电。如棉 丝绸 蒙与科玻羊璃棒尼、粘毛木皮与酸橡丙胶烯棒。聚乙 马同利种毛材料龙的胶两棉物体碱摩树擦脂不能烯起醇电。如人的
两手对搓时丝,两手盐都不带电。
你能判断:玻璃与尼龙摩擦时两者的带电情况吗? 丝绸与尼龙摩擦时两者的带电情况吗? 蜡与尼龙摩擦时两者的带电情况吗?
C.梳子对头发有力的作用; D.梳头时,头发的毛囊会收缩
3、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
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 面因 ____摩而擦带了电,带电体有____吸__引_轻__小__物的体性 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华东师大版初中科学九上第六章 第一节 电能的获得和转化 课件(共39张PPT)
分析:
线圈ab和cd两段受力的方向相反,且 不在同一直线上,线圈就转动。
分析: 平衡位置
线圈ab和cd两段受力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 上,大小相等,成为一对平衡力,线圈就不动。
直流电动机
S
N
S
N
S
N
惯性——受力回转
Sபைடு நூலகம்
N
平衡位置
该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会 发生转动,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 原理。
安培力的方向与通电导体所在的磁 场方向以及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有关
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拇 指与四指在同一个平 面内并跟四指垂直, 让磁感线垂直穿入手 心,使四指指向电流 的方向,这时拇指所 指的就是通电导体所 受安培力的方向。
观察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 如果把通电线圈放到磁场中,又会看到什么现象?
一、电能的获得
观察发电机的工作状况,思考: 1、发电机由哪几部分组成?
转子(线圈)和定子(磁铁) 2、解释发电机中产生电流的原 理。
电磁感应
3、发电机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4、为什么电灯忽明忽暗?
摇动时有快有慢,所以产生的感应电流有大有小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的 用电,可分为 动力用电 和 照明用电 两大类,这 两类电路在工作时,都存 在电能的转化。
磁场对通电导体具有力的作 用,力作用的方向与磁场方 向、电流方向有关。
二、安培力
1820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在大量 的实验事实基础上,归纳出通电导体在磁 场中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的规律,并指出 这是通电导体的磁场与磁铁磁场相互作用 的结果。
为了纪念安培的贡献,人们把通电导
体在磁场中受到的作用力叫做安培力。
电的产生和使用
电的产生和使用电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通讯等方面,电的产生和使用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电的产生原理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一、电的产生原理电的产生源于电荷的运动。
当物质中的电子由于某种原因获得或失去电子时,就会形成电荷的不平衡,产生静电。
而当电荷的不平衡得到释放时,就会产生电流。
通常,电的产生方式有以下几种:1. 化学反应产生电能:电池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电池内部,化学物质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2.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发电机和汽车发电机都是通过机械能驱动转子旋转,使导线中的电子运动,从而产生电流。
3. 光能转化为电能:光伏效应是指当光照射到半导体材料上时,光子的能量会使半导体中的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电流。
4. 热能转化为电能:热电效应是指当两个不同温度的导体通过热接触时,由于温度差异,电子会从高温一侧流向低温一侧,形成电流。
二、电的使用领域电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发展。
以下是电在几个主要领域的应用:1. 家庭生活:电力供应是现代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电力为家庭提供照明、取暖、空调、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各种电器设备的能源,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舒适。
2. 工业生产:电有助于工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提高效率。
例如,自动化设备、传送带系统等依赖电能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和运行。
电力还被用于供应各种工业设备的驱动和能源需求。
3. 通讯技术:电信行业离不开电的支持,电话、手机、互联网等通讯工具都依赖于电能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处理。
电力的稳定供应对于保障通讯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4. 交通运输:电力驱动的交通工具在现代交通中占据重要地位。
电动汽车、电车、高铁等都是利用电能作为动力源来推动运输工具的运行。
5. 医疗保健:电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广泛而重要。
例如,医院中的各种医疗设备,如X光机、CT扫描仪、心电图机等都需要电力供应来正常运行。
《第一节 电是什么》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专题十二电路初步【内容】13.1 从闪电谈起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13.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13.4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13.5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13.6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教学要求】1.知道电路组成及各元件的作用;2.知道导体电阻影响因素(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及金属导体电阻与温度有关;3.会连接简单串、并联电路,并进行简单计算;4.会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连接、量程选择、调零、读数等)。
【教学过程】一、电荷1.产生: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转移)正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负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例1. (2016安徽第6题2分)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
(发生转移)2.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例.春秋时节,脱下毛衣会听到“啪啪”的声响,原因是;例.人们穿着新的毛料衣裤,行走后很快发现上面有许多灰尘,很难拍打掉。
原因是。
例. 四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小球带电情况是:二、电流(I)1.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流方向: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看电源的正极)3.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µm)例.下列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约为2A的是( D )A、计算器B、手电筒C、写字台灯D、电饭煲4.测量:电流表及其使用:调零、接线柱、量程、分度值、串联三、电压(U)1.作用: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即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2.单位:伏特(V)、千伏(kV)、毫伏(mV)例.维持人体生物电流的电压约 1mV家庭生活用电的电压 220V工业生产用电的电压 380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36V3.测量:电压表及其使用:调零、接线柱、量程、分度值、并联四、电阻(R)1.含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材料金属材料的电阻:小灯泡的灯丝电阻,随亮度增加,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电的起源
一、电:物理学名词【electricity】
电在新拉丁语中写为“electricus”也就是“类似琥珀”的意思包括了许多种由于电荷的存在或移动而产生的现象。
其中有许多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如闪电静电等。
还有一些比较生疏的概念像磁场.电磁感应等。
电是能的一种形式.包括负电和正电两类,它们分别由电子和质子组成,也可能由电子和正电子组合,通常以静电单位(如静电库仑)或电磁单位(如库仑)度量,从摩擦生电物体的吸引和排斥上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
在一定自然现象中(如闪电和北极光)也能观察到它,通常以电流的形式得到利用。
电是一种非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或电荷有两种:我们把一种叫做交流电,一种叫直流电,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带电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
这个在我们初中物理中已经学过,电在国际单位中的单位是库仑,1库仑=1安培/秒也就是说若导线中有1安培的稳恒电流,则在1秒内通过导线的横截面积的电量为1库仑,那么下面我们谈谈什么是电子,电子是如何运动的。
-
+
在众多解释宇宙早期演化的理论中,大爆炸论是被广泛接受的科学理论,在大爆炸最初几秒钟时间,温度远远高于100亿K。
那时光子的平均能量超过1.022MEV很多,有足够的能量来创生电子和正电子对。
电子是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之一,质量极小,带负电,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旋转。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电子在围绕着原子核做旋转运动,但是它被空穴包围着。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下电子会呆在空穴里面不动,那么这时候这个原子核也就不呈现电性,我们称之为中性。
如果物质经过摩擦后,要么会失去电子,留下更多的正电荷,要么增加电子,获得更多的负电荷,这个过程就称为摩擦生电。
也就是说电子在受外力的作用下会克服原子核的吸引力,脱离开原子核产生自由移动,这种外力有光.热.摩擦.变形.电压.磁力等。
那么电子在脱离空穴以后就会呈现出电性,
这个时候电子呈现出负电荷,空穴呈现出负电荷。
二、电压
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
需要指出的是,“电压”一词一般只用于电路当中,“电势差”和“电位差”则普遍应用于一切电现象当中。
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V)。
1伏特等于对每1库仑的电荷做了1焦耳的功,即1 V = 1 J/C。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
简称伏(V)。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uV
三、电路与电流
电流
电荷的定向运动称为电流。
在金属物质中,电流是电子在外电场力作用下的定向运动而形成的。
在电解液中,电流是正、负离子在外电场力的作用下定向运动而形成的。
在绝缘物质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在外电场力的作用下,绝缘物质中没有电流形成。
1.电流的方向和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
2.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不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称为直流电。
3.电流的大小称为电流强度,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
等于每秒通过电路的电荷量
4.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电荷的多少。
通过电荷越多说明电流越强,反之电流越弱。
通常用单位时间(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来表示电流的大小,以字母I表示。
若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q,则
I=q÷t
如果电量q的单位是库仑(C),时间t的单位是秒(),则电流强度I的单位就是安培(A)。
电流强度的单位还有KA、MA、UA,其换算关系是:
1KA=1000A
1A=1000mA
1mA=1000uA
5.电流形成的条件是有一个导体和电源构成的一个闭合回路
6.能使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形成持续电流的装置,我们称为电源。
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7.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自由电荷,而绝缘
体中的电荷几乎被束缚在原子内,不能自由移动两者没有绝对界限。
电路
1.电路的基本结构是用导线将电源,用电器,开关链接成闭
合路径.
2.电路的三种基本情况:
(1)通路:处处连通,且用电器能正常工作的电路,通路也称为闭合回路。
(2)开路:某处断开电流无法通过的电路,开路也称断路。
(3) 短路:用导线将电源或用电器两端直接链接的电路,短
路分整体短路和局部短路两种情况。
由于电路中没有负载,电流非常大,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四、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串联: 就是在电路中,电子元件或局部件排列得使电流全部通过每一个部件或元件而不分流的一种电路方式。
R总=R1+R2+R3
并联:把电路中的元件并列地接到电路中的两点,电路中的电流分为几个分支,分别流经几个元件的连接方式。
1
R总=R1+R2+R3 五、欧姆定律
常见简述:在同一电路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
标准式:
注意: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I:(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U:(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R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公式:
电压=电流×电阻U=I×R
电流=电压÷电阻I= U÷R
电阻=电压÷电流R= U÷I
六、功率
功率是直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意义:表示物体量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P=W\T=UI
功率可分电功率和力功率。
电功率:=P=U*I
汽车功率一般用公制马力(PS)或千瓦(KW)来表示。
1PS=0.735KW 1KW=100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