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原文与译文 四
先秦诸子选读原文+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论语选读参考译文
天下有道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
”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注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在什么地方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道:“是的。
”长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子路又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道:“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擾松土,根本就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了老师。
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这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有德政,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改正了,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
罢了罢了!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孔子下了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
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话。
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还把他的两个儿子叫来拜见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把这事儿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啊。
”让子路返回去见这位老人。
子路到了那里,老人却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原则。
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行为准则。
温州中考论语选读
《论语》选读一、仁1、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译文】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关爱人。
”又问什么是智慧。
孔子说:“了解人。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译文】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却和这相反。
”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实行仁德,那么仁德就自然而然到了。
”4、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译文】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算得上是聪明呢?”5、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容貌态度端正庄严,工作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纵到到了边远蛮荒之地,也不可背弃。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面对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文】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二、德9、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孔子说:“君子思念道德,小人思念乡土;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11、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孔子说:“杰出的人才值得称赞的并不是气力,而是他的品德。
”12、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等的了,但是人们已经长久地缺乏它了。
”1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钻研,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做到,有缺点不能及时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论语选读1-2章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2)。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
”【注释】(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
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
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
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2、【原文】长沮(jù)、桀(jié)溺(nì)(1)耦(ǒu)而耕(2)。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yōu)(7)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
(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
寻问渡口。
(4)执舆:即执辔(pèi)。
(5)之:与。
(6)辟:同“避”。
(7)耰:用土覆盖种子。
(8)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
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电子版课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高中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译文 学生版)
《先秦诸子选读》译文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原文】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
”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
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原文】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子路又)问桀溺。
桀溺说:“你是谁啊?”(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
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原文】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
(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
(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原文】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
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论语选读原文和翻译
《论语》选读原文和翻译一.仁仁者爱人zh 11.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问老师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别人就叫仁。
”樊迟又问什么叫智。
孔子说:“了解别人就叫智慧。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需要仁德,那仁德就来了。
”zh 14.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5.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想让。
”h co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xi Ji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面色,那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二.德君之怀德9.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能够领悟的是道义小人能够领悟的是利益_. ”11.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12.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1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品德不夫修养,学问不夫讲习.听到了义却不夫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 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14.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 选读
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喻:懂得。 译文:先生说“君子得的是义・小人得的是利。 课堂讲要:钱穆先生评此章日:“君子于事必辨其是非,小人于事必计其利害不 君子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公先考虑自己的所得是否合于义,并以此为原则规 范自己的行为:小人则不同,他们的眼中只有个人的利益,根本不会顾及自己的 行为是否远符合义。这种义利观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补充一点,此处的“文质彬彬”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 多指人文雅有礼貌。
7.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 任重大,路程遥远。将仁作为自己的责任,这不是责任重大 吗?到死才能终止,这不是路途遥远吗?”
• 15.子日:“辞达而已矣。” • [白话试译]先生说:“言辞,足以达义便罢了。” • [课堂讲要]先生强调辞贵在达义,不尚言辞的虚浮与绮丽。就像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所说:“写字应该跟说话一样,自然、 流畅,把 话说得简简单单,明明白白,让人一看就懂,才最重要,也最不 容易。”本章与下面一章的“文胜质则史”异曲同工。
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不愤不启”,即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地步,就不要去开导他。“愤”,意思是心里想求通而未 能通。朱熹的《论语集注》注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启”,意思是使人获得开导,突破 盲点,领悟要旨。朱熹说:“启,谓开其意。”一个人用力思索,求心通还是未得,故生烦闷、着急,看
• 14.子日:“有教无类。
• [白话试译]先生说:“物部教育,没有(贫富、贵贱,智做、区别。”
• [课堂讲要]先生能成为伟大的教育家,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博大 的胸得的胸襟,为教育的平等观念。孔门富如冉有、子贡,贫如 颜回、原思,孟懿子为鲁之贵族,子路为卞之野人,曾参之鲁, 高柴之愚,皆为高第弟子,故东郭惠子有“夫子之门何其杂”之 疑。
苏教版《论语孟子选读》全文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不是很愉快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的人不是君子吗?”2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满足,居处不求舒适,勤勉做事而说话谨慎,到有贤德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文】子贡说:“贫穷而不谄媚,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贫穷而乐于道,有钱却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诗经》说:‘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又像雕刻石一样下功夫,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曰:“子贡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来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4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立足于社会,四十掌握了各种知识,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耳闻的东西能融会贯通,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又不超越礼的准则”6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普遍地团结人而不相互勾结;小人相互勾结而不能普遍地团结人.”7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只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产生疑惑。
大学语文第三版论语选读原文
大学语文第三版论语选读原文
1、子曰:“弟(通“悌”)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学而》)
孔子说:“为人弟为人子的人进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顺从兄长,行为时常谨慎、守信,博爱大众,而亲近仁者。
在上述几点全部做到之后,若有余力,则可研习六艺之文。
”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己。
”(《学而》)
孔子说:“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的人,饮食(可以)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与有道的人
接近,(不断)修正自己身上的不足,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
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
4、子曰:“君子不器。
”(《为政》)
孔子说: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的人,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当“志于道”,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5、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
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论语》全集
《论语》选读“仁”篇(一)【原文】樊迟①问仁②。
子曰:“爱人。
”问知③。
子曰:“知人④。
”(《颜渊》第一二·二二)【翻译】樊迟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爱人。
”樊迟又问什么是智,孔子说:“善于识别人。
”(二)【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①,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②。
”(《颜渊》第一二·一六)【翻译】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小人则与此相反。
”(三)【原文】子曰:“仁远乎哉①?我欲②仁,斯仁至矣。
”《述而》第七·三0)【翻译】孔子说:“仁德很远吗?我想要为仁行善,那么仁德就自然而然的到了。
”(四)【原文】子曰:“里①仁为美。
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里仁》第四·一)【翻译】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五)【原文】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①,执事敬②,与人忠③。
虽之④夷狄⑤,不可弃也。
【翻译】樊迟问怎样才是仁。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六)【原文】子曰:“当①仁,不让于师②。
”(《卫灵公》第一五·三六)【翻译】孔子说:“面临着合于仁义的事情,就是对老师也不必谦让。
”(七)【原文】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卫灵公》第一五·三六)【翻译】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掌控好人的喜好和厌恶之情。
”(八)【原文】子曰:“巧言①令色②,鲜③矣仁!”(《学而》第一·三)【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一)【原文】子曰:“君子怀①德②,小人怀土③;君子怀刑④。
小人怀惠⑤。
”(《里仁》第四·一一)【翻译】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二)【原文】子曰:“君子喻①于义②,小人喻于利③。
《论语选读》-04知其不可而为之
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得道隐士。
B.桀溺对孔子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孔子是徒劳无功,不自量
力;而长沮比较赞赏孔子的做法。
C.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
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D.这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
思想,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之从政者殆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____________ 而:____________ 止:____________ 洁:____________ (2)介词,用 扛,担 (3)立 连词,表
修饰 (4)留 (5)形容词使动用法,使……高洁
2021年4月23日星期五
21
1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通假字,并释义。
(1)植其杖而芸.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子路反.见之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耘 除草 (2)返 返回
2021年4月23日星期五
22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探究其句式特点。 (1)明日,子路行,以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选读之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 “往者不 可谏,来考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 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 合于孔子在《八佾》 篇里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 咎” 精神。“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不谏”。
• 用我们的今天的话 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 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来 者犹可 追”就是抓住未来。
• 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 吴筠
• 接舆耽冲玄,伉俪亦真逸。傲然辞征聘,耕绩代禄秩。凤歌 诫文宣,龙德遂隐密。一游峨嵋上,千载保灵术。
• 寓兴 鲍溶
• 念来若望神,追往如话梦。梦神不无迹,谁使烦心用。鲁圣
虚泣鳞,楚狂浪歌凤。那言阮精选家课子件 ,更作穷途恸。
12
• 灵宝县西侧津 吴融
• 碧溪潋潋流残阳,晴沙两两眠鸳鸯。柳花无赖 苦多暇,蛱蝶有情长自忙。千里宦游成底事, 每年风景是他乡。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 识楚狂。
• 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一 个问题, 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 不可取 的,还是糊涂。因为“今之从政者殆 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 非常危险的了, 你又还“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 国干什么呢?
精选课件
8
• 其实,我们看到,接舆的观点与子路宿于石门时 那个“晨 门”的说法是一致的,都认为孔子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所 以要加以讽刺劝 喻。
戒沐浴后才去上朝,
可见孔子对这一事件
的重视。
精选课件
2
• ③三子:指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他们 三家掌握鲁国实权,鲁哀公不敢作主,故叫 孔子去报告这三位大夫。
• ④之:动词。去,往。之三子告:去报告三 位掌权大夫。
先秦诸子选读原文+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话题链接——天下为己任位卑仍忧国1.教材赏悟“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境界,明知做不到还是一定要做下去,朝着无法完成的目标,一直走下去。
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积极处世、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态度,也反映了他们与隐士在处世态度上的分歧。
通过隐士对孔子的讽刺和嘲笑,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们理解和接受的事实。
2.名句赏记◆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劝学》)◆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韩愈《进学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刘禹锡◆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文天祥《千秋祭》◆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
——谭嗣同◆铁是愈锤炼愈坚韧的。
——闻一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俗语◆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毛泽东◆伟大的事业是根源于坚韧不断的工作,以全副精神去从事,不避艰苦。
——罗素◆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卡耐基◆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
——泰戈尔◆蜗牛凭坚忍不拔精神到达方舟。
——查尔斯·海顿·斯帕根3.典例赏析坚忍不拔之志《晁错论》原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
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译文:古代的成就大事业的人,不但要有超出普(通世)人的才华,也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过去大禹治水,打通龙门,疏通大河,来使河流流进大海。
当他的功业尚未成就的时候,也有溃堤、渗露(“冲突”也是“溃堤、渗露”的意思)等等可怕灾祸,只有能够预先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来了(可以)不畏惧而且(能够)慢慢地为这件事情谋划,因此能够得到最终的成功。
论语文言文翻译选读文档
《论语》介绍《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
《论语》成书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
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
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
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
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
”答冉有:“闻斯行之。
”因为“求也退,故进之。
”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孔子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在家族中年龄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老二,春秋时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课件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
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 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阿姨,如为我们 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管理员,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 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叔叔……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 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是“仁”者。
正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 幼”,推己及人,这个人的爱心基本上就形成了。反过来, 一个中国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我们就认为 他失去了自己的仁爱之本,没有人相信他再会去爱别人。
关于这一点,历史上是有很多例子的。譬如在《史记. 齐太公世家》中,齐桓公就曾经问过管仲,易牙、开方、 竖刁这三个人谁可以当未来的宰相?管仲说,为了讨好君 主,易牙杀了自己的孩子,开方背叛了自己的父母,竖刁 挥刀自宫,这都不是正常的人做得出来的事情,所以他们 三个人都不合适。齐桓公不听,后来果然死于这三人之手。
由此可见,我们中国人总是习惯于从一个人对其家人 的态度来推断他对别人态度的,要是他对自己的家人都不 好,我们就不相信他这个人会对别人好,更不可能相信他 会有好的个人品质。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 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 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 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
要自己事业发达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 推倒别人让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 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 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 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 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论语》选读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பைடு நூலகம்欲达而达人。
b.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高二集体备课材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主备人:谢明华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本文中的字、词、句。
2.技能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
3.情感目标: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教学难点:
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表述)
下面,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字)
(7)尧舜其犹病诸(担忧)
(8)能近取譬(比方)
(9)士不可以不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10)死而后已(停止)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原文】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译文】颜渊问仁。
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
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
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
2、【原文】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译文】仲弓问仁。
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
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
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
"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
3、【原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智,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
【译文】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
"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
"樊迟不理解。
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
"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
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
4、【原文】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译文】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
5、【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译文】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
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
6、【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译文】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
7、【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
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8、【原文】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译文】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
9、【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
【译文】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
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