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油漆涂层检验标准修订稿
喷漆质量检验标准 (1)

喷漆质量检验标准一、目的为增强检验员对产品喷漆外观品质标准撑握,提高检验员对产品外观的检验效率和判定准确性,预防不良品流入工序及因各种标准不清晰使不良品流入客户处,特制定此外观检查通用标准.二、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喷漆的产品零件外观通用检查。
三、喷漆质量检验标准:1、除锈彻底而无填腻或施喷。
2、腻层厚度不大于3mm(指在面积大于0.01平方米范围内)。
3、腻层无开裂、起泡、脱落现象。
4、各边角平整、光滑、过渡园顺。
5、漆层厚度一致,无脱层、开裂。
6、橡胶件、电器线路、装饰件、玻璃及其他非油漆部位不沾油或油雾等。
7、无错喷杂色。
8、施喷底漆前,底盘处理清洁。
9、同一批次产品的光泽、纹理一致,颜色与图纸要求及公司确认的色板一致。
10、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及产品的侧面和后面要求:在表面50平方厘米的面积内高度高于1毫米的凸点不得多于3处,漆面光滑、无起泡、流痕、返白、桔皮、变色、裂纹、剥落、绉纹,无杂物,色泽统一。
11、产品的底面要求:在表面50平方厘米的面积内高度高于1毫米的凸点不得多于7处,漆面光滑、无起泡、流痕、返白、桔皮、变色、裂纹、剥落、绉纹,无杂物,色泽统一。
12、产品的内部表面要求:不允许有肉眼看明显的掉漆、脱层、漏底、预处理不良有锈。
13、附着力每批检验1~2件,用锋利刃口的刀片,在涂膜上切出每个方向是6至11条切口的格子图形,切口间隔2mm,长度约20mm,再将格子区域的切屑用软纸清除,用透明胶带将格子区全部覆盖,用手摩擦胶带,确保已完全粘牢后,拿住胶带的一端,沿着与原位置尽可能接近180°的方向迅速将胶带撕下,用肉眼观察,损伤的区域不大于格子的5%。
编制:批准:。
汽车喷涂产品检验标准

汽车喷涂产品检验标准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确定汽车喷涂产品的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标准适用于涂料、清漆和其他涂装材料,用于汽车外观喷涂和修复。
2. 检验要求
2.1. 化学成分检验
- 检测涂料和清漆的化学成分,确保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 确定有害物质含量,如铅、有机溶剂等。
2.2. 外观检验
- 检查喷涂产品表面的光泽度、平滑度和颜色是否符合要求。
- 检查产品表面是否存在气泡、裂纹、鼓泡等缺陷。
2.3. 耐候性检验
- 通过暴露于恶劣天气条件下,检测产品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能。
2.4. 附着力检验
- 确定涂层与底材之间的粘附力,以评估涂层的质量和稳定性。
2.5. 耐化学品检验
- 检测涂层的耐化学品性能,包括耐溶剂、酸碱、汽油等。
2.6. 薄膜厚度检验
- 测量涂层的薄膜厚度,以确保涂层均匀和符合要求。
3. 检验方法
- 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包括光泽度计、显微镜、
冷热循环试验箱等。
- 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执行检验过程,并记录检测结果。
4. 结论
- 根据检验结果确定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以及是否能够满
足汽车喷涂的使用要求和性能。
5. 参考文献
- [相关法规和标准]
以上为汽车喷涂产品检验标准的基本内容,详细的检验流程和要求应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标准进行进一步制定。
以下内容是你可以参考的相关法规和标准:
[相关法规和标准1]
[相关法规和标准2]
[相关法规和标准3]。
QLQB-Y-4-2016汽车 油漆涂层

ICSQ/LQB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LQB Y-4—2016代替Q/LQB Y-4-2012汽车油漆涂层2016-02-17发布2016-02-18实施前言本标准代替Q/LQB Y-4-2012。
本标准与Q/LQB Y-4-2012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修改并完善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修改QC-1甲涂层主要质量指标内容(含色差、橘皮、耐候性)(见表2 QC-1甲2、4、7.2、7.3);——修改QC-1甲车身外表面底漆厚度指标(见表2 QC-1甲推荐工艺及备注1);——修改出国车涂层推荐工艺内容描述(见表2 QC-1甲、QC-1丙、QC-1丁推荐工艺及备注);——修改QC-3涂层主要质量指标内容(含耐盐雾性、耐汽油性)(见表2 QC-3 5、8);——修改QC-4 甲涂层主要质量指标内容(含漆膜光泽、耐机油性)(见表2 QC-4 甲2、8);——删除QC-4乙出国车涂层推荐工艺内容描述(见表2 QC-4乙推荐工艺及备注);——修改QC-6涂层推荐工艺内容描述(见表2 QC-6 推荐工艺及备注);——修改QC-8涂层主要质量指标内容(涂层厚度)(见表2 QC-8 2);——修改耐盐雾性检验内容描述(见6.1.11)——修改耐侯性检验内容描述(见6.1.14)——修改鲜映性检验内容描述(见6.1.16)——增加附录A商用车驾驶室及外饰件色差控制范围。
本标准由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综合工艺部提出。
本标准由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CV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综合工艺部。
本标准起草人:刘阳燕、朱长江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LQB Y-4-2000、Q/LQB Y-4-2001、Q/LQB Y-4-2008、Q/LQB Y-4-2009、Q/LQB Y-4-2009第一次修订、Q/LQB Y-4-2011、Q/LQB Y-4-2012。
汽车油漆涂层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商用车油漆涂层,不适用多功能乘用车及轿车的车身油漆涂层。
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标准及具体要求

********系列汽车车身涂装技术质量强制执行标准1主题内容与执行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有限公司系列汽车车身油漆涂装检验的检验内容,技术要求,检验方法以及检验标准。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各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GB 1728 涂膜,腻子干燥时间测定办法GB 1764 漆膜厚度测定方法GB 1743 漆膜光泽测定办法GB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办法GB 1723 漆料粘度测定办法3用语解释3.1车身油漆涂装质量车身油漆涂装质量是指为实现装饰、防护(防锈、仿蚀)、隔音、绝热和密封抗石击等,而涂装在表面上的油漆涂层的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以及涂装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3.2漆后车身漆后车身是指油漆涂层涂装施工完成后的车身3.3油漆涂层缺陷用语光泽:漆膜表面镜面反射的强度色差(△E):用数值表示车身颜色相对于标准颜色(以颜色标准件为基准)的差别。
桔皮:漆膜表面不光滑,有波浪纹理的外观桔子皮一样不平的表面。
油漆损伤:由于油漆表面受到摩擦或者碰撞引起的少量漆膜脱落。
发花:是指金属粉在漆膜中混乱排列流痕:喷涂在垂直面上的涂料向下流动,使漆面产生条痕的现象,轻微时叫流痕。
针孔:是指漆膜表面的像动物毛孔一样的小孔,通常在0.1mm左右。
颗粒:漆膜中间,上面或下面混入的灰粒,漆渣等凸突状异物。
絮状丝:是指奇妙上面或中间混入的长形弯形的纤维丝,绒毛等絮状的丝状异物(如絮状丝夹杂着油漆形成凸突状的漆渣,可视为漆面颗粒,按颗粒质量检验标准检验)。
砂纸纹:在面漆涂面上显示出的线条或圆圈的砂纸打磨纹。
钣金凹凸:在金属表面或底板上看得出来的局部凹凸。
缩孔:其外观像火山喷口一样的凹陷,有可能露出或不露出下面的漆层,通常直径为0.5~3mm。
划伤:漆膜完全固化后受外力等作用,产生的线状伤痕。
整车油漆涂层检验指导书

产品制程质量管理整车油漆涂层检验指导书文件编号:FT-W-ZG-H29版本:1.0xxx有限公司产品制程质量管理文件名称整车油漆涂层检验指导书编号FT-W-ZG-H29 版本 1.0制订部门质量管理部签发人制订日期页次1/6 1、目的明确规定罐式车辆整车油漆、补漆的检验方法、标准与检验内容,提升整车车辆外观质量。
2、范围适用于福通汽车公司的内销的单车、挂车、半挂车、集装厢、水罐等有此需求的所有车辆。
3、引用标准GB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份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6739-2006《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4、表面油漆涂层质量内容4.1整车表面油漆(包括装饰性面漆和防护性底漆)涂层外观质量检验包括:缺漆(露底)、颗粒、流痕、缩孔、起皱、桔皮、杂漆发花、擦伤划痕、砂纸纹、遮盖不良、补漆雾圈、生锈、气泡、坑包、开裂脱落、涂层不干、底材凹凸、胶条堆积等外观缺陷。
4.2检验漆膜硬度、厚度、附着力、色号参数等。
5检验作业程序5.1整车补漆检验区域划分。
根据各处涂层表面对质量影响的程度,把车身表面划分为A、B、C、D、E五个检验区域。
其划分简要说明如下:A区(红色区域■):影响外观最明显、装饰性要求高的部位,主要包括:罐体、封头、牵引车驾驶室门、罩。
B区(黄色区域■):影响外观较明显、装饰性要求比较高的部位,主要包括:车身外侧表面,沿车门底边、翼板以下部位;车架、副车架、软管箱、工具箱、侧护栏、后下部护栏、卸油箱外等表面外侧部分。
C区(粉红色区域■):人站立时不易看到的表面部位和装饰性要求不高的部位,主要包括:罐顶附件装置、轮毂、悬挂、支撑支架等。
D区:人站立时看不见的间接表面部位,主要包括:附件被表面、标识覆盖的表面;车架底部、管道车轴下表面等。
制订部门质量管理部签发人制订日期页次4/6 5.2.4.6判定标准(试验结果分级)5.2.4.6.1分级表分级说明图示0 切割边缘完全平滑,无一格脱落-----------1 在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2 在切口交叉处和/或沿切口边缘有涂层脱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5%,但不能明显大于15%3 涂层沿切割边缘部分或全部以大碎片脱落,和/或在格子不同部位上部分或全部剥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15%,但不能明显大于35%4 涂层沿切割边缘大碎片脱落,和/或在格子部分或全部剥落,受影响的交叉切割面积明显大于35%,但不能明显大于65%5 剥落的程度超过4级5.2.4.6.2附着力判定标准执行3级或以上,超过3级(4级、5级等)为不合格,应报告主管经现场评估。
4-汽车喷涂检验标准

1 目的明确公司产品的表面喷涂质量标准,以使生产和检验有章可循。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的喷涂产品检验。
3 外观标准3.1等级面划分标准:A 级面: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如机柜的面板、机柜大门,机柜四周侧面,常人可视顶面与不需弯腰可视底面。
B 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
如打开后看到的内附件、加强筋、大门的内侧面等。
C 级面: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
机柜内拖板与导轨的接触面,机柜底板与底座的接触面等。
3.2 检验条件A 光源要求:北极昼光或室内高效能日光灯两光源(照明度约为1000流明)。
B 目测距离:A 级面为300mm ,B 等级面为500mm ;C 等级面为1000 mm 。
3.3 检验标准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起泡、起皱、针孔,积粉等不良等现象。
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 速度扫描检查。
3.4 外观缺陷标准判定标准见附表一。
4 尺寸标准项目 户外粉 室内粉 喷漆 检测方法 产品表面厚度 60~120 50~100 40~70 涂层测厚仪 产品内侧厚度 60~10050~8030~60涂层测厚仪单位:µm附表一:表面缺陷判定标准:5性能标准5.1 喷涂色板制作A、在烘烤时,每一炉均需制作2件色板,以备性能测试需要。
取与制品同材质的金属板,尺寸80×120,与产品正常条件下加工,出炉后标识好粉号、固化条件、日期与时间,并由QE签名经确认后编号命名登记管理。
一件测试用,一件存档。
B、制程喷粉色板有效期限为二年,保存在室温下,保存温湿度为70±15%,5.2 非破坏性检验检验项目光泽:使用光泽计来判定,入射角度60°,±5%误差为检验合格。
色泽:颜色须符合设计图纸或与色板比较无明显差异。
5.3 破坏性检验5.3.1附着力测试:百格试验法:喷涂后,取一随炉色板,在涂膜面上,按间隔1mm纵横平行刻画11道,以适当的力度(划痕以露出基体为准)在喷涂面划成100个方格,再用强力透明胶覆盖按紧,呈45度角,然后突然撕掉,此时检查方格内之物是否掉落,1格为百分之一,验收标准为5级,即脱落数量为不超过5个方格为合格。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二)(2024)

引言: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是衡量喷漆产品表面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内容和总结等部分,系统详细阐述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的相关内容。
概述: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是制定和遵守的一套规定,旨在保证喷漆产品的外观质量稳定达标。
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标准的制定包括外观缺陷分类、检验方法、测试仪器和评定标准等方面。
本文将通过正文内容,按照正条相关的检验标准,以期为喷漆外观质量检验提供详尽的指导。
正文内容:一、外观缺陷分类1.涂装表面缺陷:主要包括漆膜起皱、起泡、开裂、脱落等缺陷,要求对喷漆表面进行细致检查。
2.涂装颜色缺陷:主要包括色差、色斑、色纹等缺陷,要求使用颜色检测仪进行检验。
3.涂装光泽缺陷:主要包括发光度不均、亮度不足等缺陷,要求使用光泽度仪进行测量。
4.涂装漏喷缺陷:主要包括漆膜少喷、漆膜漏喷等缺陷,要求对喷漆的覆盖面积进行严格检查和评定。
5.涂装划伤缺陷:主要包括刀痕、刮痕等缺陷,要求对喷漆表面进行显微镜检查。
二、检验方法1.目视检查法:根据外观缺陷分类,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进行检验,对明显的外观缺陷进行评定。
2.仪器检测法: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检验,如颜色检测仪、光泽度仪等,对颜色、光泽等外观质量进行定量检测。
三、测试仪器1.颜色检测仪:用于精确测量涂装颜色的仪器,能够判断出色差、色斑等问题。
2.光泽度仪:用于测量涂装光泽度的仪器,能够量化反射光的亮度,判断出涂装漆面是否光洁度不足。
3.显微镜:用于检查涂装划伤缺陷的仪器,能够放大细微的划痕并进行评定。
四、评定标准1.外观缺陷等级评定:根据外观缺陷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微、一般、严重三个等级,并根据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2.涂装颜色差异评定:根据颜色差值,将涂装颜色的差异进行分级,以确定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3.光泽度评定:通过光泽度仪测量的数值,判断涂装的光泽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五、小点详述1.对于涂装表面缺陷的检验,应仔细观察漆膜的起皱、起泡、开裂、脱落等情况。
2023修正版油漆喷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1]
![2023修正版油漆喷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1]](https://img.taocdn.com/s3/m/7ce5e7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3.png)
油漆喷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油漆喷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引言油漆喷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建筑等各个领域。
为了确保油漆喷涂工艺的质量,需要制定标准来进行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油漆喷涂工艺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表面准备、涂装工艺、涂料选择和质量检验等方面。
1. 表面准备为了确保油漆的附着力和涂层的质量,对表面的准备十分重要。
以下是表面准备的标准:- 清洁度:表面应干净、无灰尘、油脂等污染物。
- 平整度:表面应平整,无凹凸不平的地方。
- 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应符合涂料厂家规定的要求。
2. 涂装工艺油漆喷涂工艺包括底涂、中涂和面涂等步骤。
以下是涂装工艺的标准:- 喷涂设备:喷枪、喷嘴等喷涂设备应符合要求,喷涂设备的调试和维护应定期进行。
- 喷涂厚度:涂装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需定期进行涂层厚度的测量。
- 喷涂均匀性:涂层应均匀、无滴流、鱼鳞状等缺陷。
- 喷涂速度:喷涂速度应适中,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涂料流挂、鱼眼等问题。
3. 涂料选择涂料的选择对于油漆喷涂工艺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以下是涂料选择的标准:- 质量标准:涂料应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或行业标准。
- 适用性:涂料应符合工件表面状态、环境要求等特殊要求。
- 技术指标:涂料的干燥时间、附着力、硬度等技术指标应达到要求。
4. 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确保油漆喷涂工艺质量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质量检验的标准:- 外观检验:检查涂层是否均匀、有无鱼眼、流挂、刷破等问题。
- 膜厚检测:使用测膜仪等工具对涂层厚度进行检测。
- 附着力检验:采用划格法、胶带法等方法对涂层的附着力进行检验。
- 总检验:对喷涂工艺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结论油漆喷涂工艺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对于确保产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表面准备、涂装工艺、涂料选择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标准,可以实现油漆喷涂工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油漆涂层检验标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汽车油漆涂层检验标准
1、检验方法:
油漆试板的制备
1.1.1试板底材的规格
玻璃板 100x80x2-3(mm)
马口铁板 (mm)
08AL钢板(一般性能试板)
(其他性能试板)
(耐候性能试板)
1.1.2试板底材表面要求平整、光滑、无卷边、无锈迹,其他要求按GB9271进行。
1.1.3性能测试的温度、湿度条件
除有特殊规定,性能测试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按GB9278进行。
1.1.4漆膜的制备
所有待测试的油漆样板,漆膜制备按下述要求之一进行:
⑴ GB/T1717 漆膜一般设备;
⑵ GB/T9271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⑶实际生产的工艺流程;
⑷材料试验大纲的要求。
鲜映度的测定
鲜映度(DOI)值的测定评价方法按“漆膜鲜映性测定仪”的产品说明书进行。
耐温变性试验
将试验样板从室温放入80℃烘箱内6h,取出冷却至室温,再放入-40℃低温箱内1h,取出样板,冷却至室温一周期,试验样板经过技术指标要求的试验周期以后,检测涂层的下列性能不得降低:附着力、弹性、杯突试验。
耐酸性
将试验样板(1/2-2/3)浸入蓄电池用硫酸中(硫酸不得重复使用)在室温下达到规定的时间后,涂层不得起泡,也不得有明显可见的色泽变化,充许涂层有轻微软化,但在室温下放置24h后必须重新硬化,并符合下列要求:弹性3mm;附着力1级;杯突5mm。
耐碱性
将试验样板(1/2-2/3)浸入80±2℃、浓度为5%的碳酸钠溶液中,在达到规定的时间后,用自来水冲洗样板并在室温下干燥24h 后,涂层应符合下列要求:弹性3mm;附着力1级;杯突5mm。
耐机油性
将试验样板(1/2-2/3)浸入80±2℃的L—E10#内燃机润滑油中,在达到规定的时间后,用干抹布擦净样板,并在室温下干燥24h,涂层下列性能不得降低:附着力、弹性、杯突试验。
耐柴油性
将试验样板(1/2-2/3)浸入0#轻柴油中,在室温下达到规定的时间后,涂层不得溶解起泡,仅允许涂层有轻微软化,在室温下干燥24h,涂层下列性能不得降低:附着力、弹性、杯突试验。
2、检验规则
检验分型式检验和材料进厂检验两种。
型式检验
2.1.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型式检验:
⑴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
⑵正常生产中,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
⑶定型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⑷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2.1.2型式检验项目按表2进行,其中第17、18项选作一项。
材料进厂检验
材料进厂检验项目按SQZ03—06---2004执行。
判定规则
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方能认为该类检验合格,如其中某一项不合格,则加倍重新检验该单项,如仍不合格,则认为该单项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