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第7期讲座: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孔凡艳)

合集下载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及实施建议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及实施建议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及实施建议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变革与发展。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其内容设计与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教师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建议,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解读1. 教材内容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对于传统教材有了很大的调整和改革。

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强调情感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更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

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采用了更多引发思考与启迪智慧的故事。

教材对传统的文言文和现代文学精品都有涉及,使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也能够了解现代文学的魅力。

2. 教学方法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家长和社会为依托的教学模式。

教材内容注重情境化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更注重情感启蒙和情感体验的培养,采用了更多的情景化、抽象化和综合化教学手段。

二、实施建议1. 加强教师的培训教师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理念和要求,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2.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强调情感教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使学生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得到综合的发展。

可以通过讨论、互动、问答等形式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创设情景化教学环境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注重情景化教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情景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以通过游戏、实物展示、实地考察等方式来创设情景化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部编语文五上第七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

部编语文五上第七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

第七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一、单元解读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来编排四篇课文。

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

《古诗词三首》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夏秋冬某一特定时间的景致;《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

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选编的课文,均有动态和静态描写。

如《山居秋暝》中对清泉、莲叶等景致进行了动态描写,衬托了山间傍晚的幽静;《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萤火虫翩翩飞舞、秋天黄昏时归鸦回窠、大雁比翼而飞等景致,凸显了景物的动态美;《鸟的天堂》中,傍晚的大榕树是静谧的,早晨的大榕树是热闹的,一静一动,特色鲜明;《月迹》一文,既有对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也有对满院子玉玉的、银银的月光的静态描写,充满了情趣。

语文园地中也关注到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这次习作在“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基础上,进行由学到用、由读到写的训练。

学生在四年级下册已学习过“按照一定的顺序写景物”,能够较有条理地观察并描写景物,本单元进一步提出写出景物变化的要求。

二、教学建议《古诗词三首》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是以读写为主的课。

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

《山居秋暝》体现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枫桥夜泊》体现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愁苦;《长相思》体现出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这三首诗在写法上有相同点,那就是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山居秋暝》这首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在这首写景古诗的教学设计中,运用学生熟知的“抓景物、想画面、读诗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解读大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七单元教材解读亲爱的老师们大家好,我是xxx小学的xxx,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下面我将从单元整体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作业设计及学习评价、教学建议六个方面来进行本单元的解读。

一、单元整体分析本单元围绕“艺术之美”这个主题选编了《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三篇课文,从音乐、绘画、戏曲等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艺术的魅力。

《文言文二则》由两篇文言文组成:《伯牙鼓琴》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和朋友间的真挚情谊;《书戴嵩画牛》揭示了绘画要尊重事实的道理。

《月光曲》讲述了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来自丰富的想象力,更来自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京剧趣谈》介绍了马鞭、亮相等戏剧知识,表达了作者对京剧的喜爱和对传统文化的自豪。

人文主题“艺术之美”:这是教材首次出现“艺术”这一人文主题, 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形式的艺术,对艺术有初步的感知,能够借助语言文字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发现、感受艺术之美,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艺术之美,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阅读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每个学段的侧重点都不同。

对于想象力的培养,低学段便已涉及,中、高学段也继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如下表:放眼统编教材对于学生阅读想象能力的编排:中段年级引导学生聚焦想象小试牛刀,进入第三学段,要求学生“阅读时能从所读内容想开去”,“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围绕“想象”这一支点,从三年级对童话作品的想象,过渡到四年级通过文字想象与之对应的现实生活画面,再到六年级穿梭于现实与抽象之间,对学生想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每个阶段的侧重点都不同。

本单元侧重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进入课文的情境,感受艺术的魅力,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单元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XX下面由我来向大家汇报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单元双线结构根据“双线组元”这一统编教材编写特点,第七单元导语页的上面写着“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

”这突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艺术之美”。

红色线圈出来部分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习作要素是“写出自己拿手好戏感受、看法说出来”。

本单元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单元,充分体现了统编教材的一大特点,即传统文化的传承。

从选编的单元内容可见,课文《伯牙鼓琴》中的古琴、《书戴嵩画牛》中的绘画、《月光曲》中的音乐、《京剧趣谈》中的戏曲,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中的书法,包括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都与传统文化有密切的关联,都体现了艺术之美。

所以本单元的重点是人文主题,即体会艺术之美。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关于想象,“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这是继第一单元“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之后,又一次关于想象的训练。

这也充分体现了统编教材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高度重视。

不过关于想象,统编教材在不同年级中都有安排。

本单元的这个想象训练不是新的训练点,而是一次复习和巩固,主要目的还是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之美,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单元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包括阅读教学(精读课、略读课),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这四部分。

下面我们分别看一下这几部分的具体内容。

(一)阅读教学1.第一篇精读课:《文言文二则》关于文言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三年级每学期1篇,四至六年级每学期2篇:年级课文篇数三上《司马光》 1篇三下《守株待兔》 1篇四上《精卫填海》《王戎不取道旁李》2篇四下《囊萤夜读》《铁杵成针》 2篇五上《少年中国说》《古人谈读书》 2篇五下《自相矛盾》《杨氏之子》 2篇六上《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 2篇六下《学弈》《两小儿辩日》2篇本册教材编排了《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两篇文言文,分别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牧童指出名画错误的故事。

四上语文第七单元《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

四上语文第七单元《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单元解读和教学建议一、单元解读本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四篇文章:精读课文《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略读课文《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

虽历史时期不同,但体现了不同时期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的情怀,承载着“立德树人”的教育信念。

唐代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都是边塞诗,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情怀;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表达了个人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精神气概。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通过三件事表现少年周恩来的国家大义,歌颂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梅兰芳蓄须》通过五件事表现并赞美了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现代诗歌,全诗以“追寻”为线索,热情讴歌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延安精神,并警示人们延安精神需要继承和发扬。

总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人文主题,是单元内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的思想情感,需要学生真切体会。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那么,是不是单元内的每一篇文章都要用来落实这一训练要素呢?只要用心读读每一个文本,就会发现,答案是否定的。

三首古诗,一首现代诗,都不是“叙事诗”,都没有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它们,是为“家国情怀”这个人文主题服务的。

能够承载这一阅读重点目标的,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和阅读链接《难忘的一课》。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要素指向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教材编排循序渐进: 从纵向看,三年级重在“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四年级重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了解”到“把握”,有梯度;从横向看,本册安排了两次训练,第四单元重在“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单元重在“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一件事”到“多件事”,有递进;从单元内部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引导学生借助课后习题1的学习方法,《梅兰芳蓄须》一课引导学生借助阅读提示运用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借助“交流平台”中的对话梳理方法,从“学习”到“运用”再到“梳理”,有层次。

高中语文部编新版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分享 课件

高中语文部编新版必修上册 第七单元教学思路与教学设计分享 课件
——张广录.根据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中学语文教学.2011.01
• 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散文教学的实质是 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是建立学生的 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散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 的链接”。
• 创设情境化的学习任务,创设整体学习情境,以任 务为核心,突出真实情境下的语文自主实践活动,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应该成为本单元设计的指导原 则。
• 个人教学设计,倾向于先通过简单的、表层性、初 步感知性的任务,在对比阅读中让学生熟悉文本, 感受散文的景物描写和语言美;然后再通过深入研 读或专题教学,加深学生对散文中作者思想情感、 文化意蕴的理解;然后再进行延展性的文学性写作
教学设计(一) “秋都荷月,各美其美”——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整合、比较阅读
问题的导向对比着阅读,主要分析彼此间在内容、手 法及情感等方面的相似或不同。在对比互参中,更容 易营造更具体更真实、更明确的阅读情境。
• 《百合花》、《哦,香雪》革命战争年代的战士的青春VS改革开放初 期山村少女的青春
• 《短歌行》、《归园田居》乱世中士人不同的人生选择的对比阅读
•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夸张浪漫的诗仙诗VS 沉重悲苦的诗 圣诗
• 王漫:散文贵在有“我”。欣赏散文的关键是,看其是 否真的写出了鲜明的自我和个性。
• 李卫东《散文河里有规矩》散文的教学内容应紧紧抓住 “情”和“我”,教学散文就要深究“我”之“情”怎 样统摄人、事、景、理。也就是说,教学散文,不应只 把目光放在事如何之奇,景如何之妙上,而应去深究人、 事、景、理之后的“情”,深究“情”之投射如何使人、 事、景、理变形、纯化、美化。
子任务(3) ➢梳理作者夜游荷塘的活动轨迹和心灵轨迹,和在不同
地点、面对不同景物时的情绪高低,以作者活动轨迹 和心灵轨迹为坐标系横轴,以作者情绪高低为纵轴, 画出作者情绪变化的曲线。

部编本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部编本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㈢拼音教学
• 1、以新巧为本,以快乐为源,巧用情境图 • ①巧用情境图,快乐学拼音 • ②运用情境图,轻松学拼音:轻松记字母、轻松读拼读、 轻松练说话 • ③借助情境图,高效学拼音:小ü小ü有礼貌,见到j、q、x 就脱帽。交到朋友真开心,分开时候再戴帽。 • ④深入情境图,拓展学拼音。
•㈢拼音教学

-----崔峦
• 变“教课文”为“用课文教”,从以下四个方面落实:
• 1、课文中识字
•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认字分流,多认少写,创设语境, 多次复现。
•2、读好课文
• 一年级朗读教学的目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 流利,要重视朗读指导,通过朗读培养语感。读正确:即 字字读准,包括生字、轻声、变调、儿化等,还要重视纠 正地方音,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
• ㈡口语交际教学
• 1、口语交际教学的根本宗旨:培养学生倾听、思维、应对、 表达及文明礼仪等口语交际的综合素养。
• 2、核心是“交际”:互动性、突发性、即时性、综合性。 • 3、语境适当是判断口语交际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在具体 的语境中,语言得体,行为得体。
• 4、口语交际教学的三大关键——调适心理、培养习惯、建 立机制
•㈡口语交际教学
• 建立机制:形成“一主两翼”课程格局。 • “一主”即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把握目标,
用好教材。 • “两翼”即在语文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文
本角色体验,课堂质疑辩论。 • 还要再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提升口语交际能力——“课前3分
钟演讲”“新闻发布会”“谈天说地”“奇思妙想”……
一、“部编本”小语教材的特点: 1、有机渗透主流价值观。
2、 凸显目标意识。

浅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

浅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

中图分 类号:G 6 3 3 .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3 - 1 7 7 8 ( 2 0 1 5 ) 0 2 — 0 1 6 0 一 O 1
社会 实践是 “ 文本 I ” ,学者据此创写 内容 ,这 是 “ 文本 I I ” 。“ 文本 I I ”被列进课本 ,交给老师、学生研读 ,在 教师 和 学 生大 脑 中 构成 “ 文本 I I I ” 。这 两 个 “ 文本 I I I ”是 不 同 的 , 因 为 产 生 两个 “ 文本 I I I ” 的主 体 ,他 们 对 “ 文本 I ” 的解读 、体验是不 同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 里的 “ 文本 I I I ” ,这实际上是对人 的尊重 。教师不能执拗地 坚持把 自己的 “ 文本 I I I ”强灌 进学生的耳朵,企图以此来 “ 抵消 “ 已存在其脑里 的 “ 文本 I I I ”[ 4 - 。老师理应重视两个解读步骤,尤其应该重视 同学们 生成 “ 文本 I I I ” 的 步 骤 , 知道 同 学们 生 成 “ 文本 I I I ” 与 教师的方法有何不同 ,通过这种方法令老师 “ 文本 I I I ”的 生成步骤去带动学生们。教师可 以通过对 “ 文本 I I I ”的组 成步骤 的解说来让学生独 自去辨别 区分 ,通过这个过程而不 是直接从结论 出发去提升学生 的能力 。老师主动 引导学生 去 同文章 的作者进行对话与交流 ,不要让老师对于文章 的理解 去影响学生对于文章 的理解 。 3教师解读文学文本必须运用 艺术思维方式 文学是一种审美 的意识形 态 ,文学 作品 的美 具有飘 忽、 朦 胧 的特 点 ,她 决 定 了解 读 、 审 美体 验 和 意 义 阐释 的 不确 定 性 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才能进 入 艺术 ,也只有用空灵蕴藉 的语言才 能传 达作品的审美蕴涵。 因为文 学作 品的艺术感用 一般简单 的言语是 描绘不 出来 的 , 所 以作 为老 师,常常需要采用不清晰的富有诗意的塑造性语 言来展 开饱 含情趣 的描述 ,激励同学们 自觉去欣赏感受的兴 趣 。在 这个 意义 上,教师 只是 艺术 王国的一个 “ 导游 ” ,文 学的美景主要靠 学生 自己去领 略。教师采用形象 比喻和意境 描述的方法 ,就能够 有效地传达 教师意识和 作家意识 相遇 、 相 认、相融合时的初 始经 验 ,同时也容 易诱 发学生 的想象 , 对 文本的审美韵味产 生创 造性的理解。 教育的核心是做人。作为人文 学科 的语文科教 师,更应 该注重人的培养,培养 学生 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要让学 生 明白,所 有的科 学原理都只存在 于怀疑 的层面 ,没有被实 际证据证明过 ,却随时都可能被证 明他 的错误性 。科学 的精 神不是 明示无法驳斥 的真谛,而是要锲 而不舍发现真理 。科 学 的主 要 特 点是 评 判 思 维 ,从 来 不相 信 迷 信 、从 不 盲 目跟 从 的评判与寻求精神 ,这才称得上是科学的灵魂。也是 中学语 文老师文章解答 的主要 内容 。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习作单元的教学建议语文教师培训材料(一)XXX语文统编教材作单元的教学建议一、统编教材为什么设置作单元?作单元是以培养作能力为核心编排的单元,统编教材编排了8个作单元,将写作知识适当独立出来,相对集中的研究,而不是作为阅读过程中的“副产品”,旨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加入语言表达,特别是书面表达在教科书中的比重增加,达到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内容上的均衡。

二、作单元的内容体系(一)各年级编排的侧重点三上:留心观察三下:展开大胆想象——两项基本能力。

分别指向小学阶段作两大基本类型:记实作文与想象作文。

练写作伊始,优先培养学生这两种基本能力,为将来的写作奠定基础。

四上:把一件事写清楚。

四下:按一定顺序写景物。

五上: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五下:研究描写人物的方法——依次编排了记事、写景、状物、写人单元,意在通过整体、系统的训练,扎实掌握这几类作的基本方法,写好这几类作。

六上:环绕中心意思写六下:表达真情实感——总结提炼了有关作文的根本规矩、观念,这是高于知识层面的理论指导。

(二)整体编写的意图1.统编教材力争构建一个相对科学的作锻炼系统,教科书中的有关写作知识,不是孤立、僵硬地出现,而是普通的课文或是在设想的举动中研究,或从精精读课文的课后练、交流平台、作例文的批注等教材元素中加以提炼、总结。

2.某一写作要素,其实不是只在作单元进行锻炼,在作单元中研究这个写作要素,既不是出发点,也不是终点,在各年级的锻炼点各有偏重,比如观察这个要素:三上:留心观察三下: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画图)写清楚,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强调写出观察所得。

四上:进行连续观察,学些观察日记。

五上:观察景物的变化,(静态和动态)研究写景物的变化,强调观察的时效性和敏锐性。

——在观察能力的培养上,单元知识点明晰且相对独立,整套教材形成整体,保持系统性、序列性。

(三)作单元的结构体系各版块的义务与联系扉页导语:出现写作方法精读课文:研究写作方法交流平台:提炼写作方法初试身手:尝试写作方法(片段、支架)作例文:熟悉写作方法(再熟悉、在感悟、再体验)单元作:实践写作方法(篇:呈现研究效果)例如:六年级上册“环绕中心写”这个单元精度课文:《夏天里的成长》(不同方面集中表达一个中心);《盼》(选取不同事例集中表达一个中心,要将重要部分写详细)交流平台:写文章要环绕中心意思写,从分歧方面或选取分歧事例来施展阐发,凸起中心意思,就要将重点内容写详细。

基于统编小语教材的写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统编小语教材的写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统编小语教材的写作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作者:王昌珍劳维喜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年第11期在不断研究与探讨的过程中,我们对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逐渐有了明晰的认识,对写作教学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入,现将其中部分认识与思考辑录如下:一、对“习作单元”的整体认识统编小语教材重视单元阅读与习作之间的联系,每册第五单元都设置为专门的“习作单元”,更加重视单元整体编排,体现指向写作的阅读。

但是在一线教学中,很多老师因为没有读懂教材,不能做到单元整体设计教学,仍然将习作单元中的课文当作阅读课来教,到习作时过多依靠课外资料,致使教和学的负担更重,教学效率低下。

以六年级上册的习作单元为例,两个训练目标是:1.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2. 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达成目标比较简明有效的路径是:先借助两篇课文《夏天里的成长》和《盼》的比较阅读,达成第一个目标“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然后通过对“交流平台”上学习伙伴梳理要点的学习,加深对训练重点的认知和理解。

接着学生就可以在“初试身手”的练习中,学习围绕主题判断选材是否恰当,根据主题自由思考可以怎样选材,这是对单元训练重点基本理解之后的进一步消化和提升,指向学以致用,使阅读与写作互为运用,为单元大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再接下来两篇“习作例文” 《爸爸的计划》和《小站》,可以在习作练习前当范文运用,也可以在习作中指导列提纲时做参考用,还可以在习作练习完成后讲评时拿来比较阅读用。

不管是在哪个时机用,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退向幕后只起主导作用,激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自主运用单元所学研读例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是从哪些不同的方面或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中心的,以更好地为最后的大习作服务。

到这里,习作单元的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了一大半,而每一个板块内容的教学,无一例外均指向本单元的习作教学目标。

四、五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也同样是这样的特点,只要让单元中每个板块内容发挥应有的作用,即使不增加课外资料,学生也都能在掌握单元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的达标习作了。

人教课标版第七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人教课标版第七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人教课标版第七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为了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作一简要介绍,并就如何凭借教材改进语文教学提出具体建议。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分组编排。

全册共分8组。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

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

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因此,老师在教学每组课文前,不仅要自己先读一读这组的导语,还要让学生关注这些导语,明确学习本组的总体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

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

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

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

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统编版语文教材习作编排解读及教学建议

统编版语文教材习作编排解读及教学建议

统编版语文教材习作编排解读及教学建议作者:王红艳来源:《新作文·教学交流》2020年第02期摘要:语文统编版教材入驻全国义务教育学校课堂以来,以新的体系、新的选文、新的编排令人耳目一新。

正如它在很多单元导语里所言:“充满新鲜感”。

面对这份新鲜感,我们围绕统编版教材的解读及教学策略进行了多次教学研讨和实践。

作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在编排上也有很大的变化,作文难,新教材中作文教学尤难,我们只能凭着自己的热情去钻研去实践,在此,笔者作以简单分析。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作文解读一、统编版教材习作编排解读——分编结合序列1. 分编结合。

曾有专家说过:如果完全按照读写结合的理念,合编阅读和习作,极易使二者相互牵制,两败俱伤。

其实,我们在自己的阅读经历中也有这样的体验,比如读一本书,一篇文章,我们最想获得,最先获得的一定是思想情感的体验,其次才是语言文字表达和写作技巧。

所以,如果阅读时过分注意学习写作技巧,就会忽视阅读教学的其他任务,使阅读教学走进狭窄的死胡同。

另一方面,写作能力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需要分解成若干个重点项目,依次训练,有的还要反复训练,而阅读训练也有自己的线索,两条线索是不可能完全合二为一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分编。

但是,我们也知道,读与写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没有读很难保证写。

国外的多项写作教学实验也表明,多读比多写更利于提高写作能力。

所以,读写结合又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基于此,教科书采用了“读写分编,兼顾读写结合”的编排方式。

阅读和习作各拉出一条训练线索,在安排阅读单元的习作时尽量与课文匹配,但不强求。

所以,某些阅读单元的习作与课文并不是很契合。

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要求学生写家里的人,通过写家人和哪种动物比较像,把家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

而本单元的课文却是《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与写人无关。

2. 序列。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研究与教法建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研究与教法建议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研究与教法建议一、教材内容概述第七单元的教材主要包括《牛犊》、《木头人儿》、《过河》等课文,涵盖了生活中的日常场景和道德教育主题。

通过这些课文,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常见的物品和动物,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二、教材分析与评价1.优点:–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语言简单易懂,适合四年级学生接受。

–融入了一些传统文化元素,有助于学生的文化传承。

2.不足之处:–部分课文情节简单,缺乏深度和挑战性。

–部分课文缺乏现代元素,需要更多更新的内容吸引学生。

三、教学建议1.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基本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2.教学方法:–结合课文内容,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课堂趣味性和互动性。

–设置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促进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

3.教学重点:–着重培养学生对课文情节和人物的理解能力。

–强化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课堂实施1.教学准备:–提前准备好教材课本、教学辅助资料和多媒体设备等。

–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和任务。

–准备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

2.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灵活运用问答、讨论、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扩展课文内容,促进全面发展。

五、课后总结1.复习巩固:–帮助学生及时复习课堂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定期进行小测验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2.激励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认可和激励,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针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材的研究与教法建议,希望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静中赏美感 动中享欢愉--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组教学建议

静中赏美感 动中享欢愉--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组教学建议

静中赏美感动中享欢愉--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整组教学建议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大家早上好!“课改促发展,教研谋规划”,为了探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促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实践与研究,何若玉名师工作室为我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学习的内容是:动美静美,美美与共——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一、大单元教学设计思路自新课标颁布后,“大单元教学”已然成为今后教育的主流趋势,我校的大科组从2021学年度开始一直在进行“大单元教学”的摸索与探讨,这次到我们五年级语文组在何若玉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单元教学实践路径。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大单元教学任务,我们年级组开展了单元整体备课活动,大家集思广益、交流研讨、分工合作,形成单元教学整体备案,并以林尤钏老师的“任务四”作为展示课,进行试教、评课。

我们在设计大单元的时候,整体思路是这样的:首先是精准确定单元主题,结合单元导读,围绕语文要素,深度解读教材,横向、纵向分析,精准分析学情,确定本单元学习主题。

然后再进行模块整合阶梯规化,根据单元主题,有效整合单元教材内容,按照夯实基础、习得方法、综合运用的基本模块整体架构单元教学。

最后落实目标课时设计,以学生现有知识内容为突破口,分散单元目标于课时当中,将学习置于各项活动之中,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素养的转化和渗透。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写景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设计。

首先是单元的内容分析,接着是学情分析,然后是单元目标设定,最后是单元整体实施。

(一)单元内容分析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七单元人文主题为:“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本单元共编排了《古诗三首》《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四篇课文,以及习作“即景”和语文园地。

围绕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目标(阅读训练要素和表达训练要素),把本单元的教材做如下梳理:《古诗三首》:《山居秋暝》主题:“秋暝山居”即景,也就是说,秋暝时居于空山所见、所闻即为景,所见动态、静态描写为景之趣;《枫桥夜泊》主题:“夜泊枫桥”即景,夜泊枫桥所见所闻为景,枫桥的动态、静态之景为景之趣;《长相思》主题:“榆关远行”即景,榆关跋涉所见所闻即为景,身在榆关所想故园情为景之趣。

统编教材习作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习作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习作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作者:汪潮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9年第10期编者按习作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统编教材的习作是由习作单元(含习作例文)、专题习作、小练笔、单项练习四个部分组成的,编排具有一些创意。

语文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统编教材习作编排的特点,把握其中的变化,进而才能用统编教材教好习作。

本期,浙江外国语学院教育学院汪潮教授比较详细地解析了统编教材的习作编排设置,并给出了教学的建议;洛阳师范学院李功连教授提出,要实现习作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活动化;江苏省沭阳县教育局教研室葛玲玲老师介绍了习作练笔方面的教学实践;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李秀蕾老师对如何用好习作例文谈了自己的认识。

希望这几篇文章给大家带来启发,从而更好地完成统编教材的习作任务。

习作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统编教材对习作教学进行了一些有创意的编排。

本文對统编教材习作的编排特点进行初步分析,进而为更好地完成统编教材的习作任务和达到要求提供参考。

一、统编教材习作的类型从习作的类型看,统编教材主要涉及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应用作文三种。

这套教材关于习作的设计思路为:三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侧重于观察和想象的指导,进行初步的片段训练;四、五年级主要进行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的训练,六年级主要进行应用文的训练,并为初中作文打好基础。

1.记实作文记实作文是小学阶段习作的主要类型,也是习作训练的基础。

小学的记实作文贵在写真人真事,记下真切体验,反映真情实感。

中年级只要写清楚即可,高年级才要求写具体,写出情感。

从亲身经历的事,到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事,范围不断扩大。

2.想象作文小学生知识尚缺乏,能力尚不强,但是他们喜欢想象,也善于想象。

据此,统编教材在第二学段关注学生想象的丰富性,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而在第三学段关注学生想象的奇特性,提高学生想象能力。

部编版教材第7期讲座: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XXX)

部编版教材第7期讲座: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XXX)

部编版教材第7期讲座:统编教材习作单元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XXX)
XXX老师强调,单元整体教学思路是从语文要素视角出发的。

她提到,语文要素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四个方面,而这些要素在单元中都有所体现。

因此,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就是要在整个单元中贯穿这些语文要素,让学生在研究中全面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

04
实践案例分享
XXX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多个实践案例,让老师们更加深入理解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方法。

她强调,实施单元整体教学,需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现和创新。

05
落实单元整体教学
XXX老师提醒老师们,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需要注重教学设计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要注重教学反思和调整。

她认为,只有不断地落实单元整体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文素养。

胸中有丘壑,课堂多实效——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析与教学建议

胸中有丘壑,课堂多实效——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解析与教学建议

名师工作坊·四下七单元[摘要]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课文以及相关的练习。

在研究教材时,教师不仅要读懂人文主题——人物伟大的品质,理解它在选文中体现的角度、练习中的表现,更要读懂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品质和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它又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在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以及习作表达中的。

这一切都了然于胸,再结合学生认知的特点,就能很好地构建“教”路。

只有以学生为主体,顺学而导,在课堂实效上下功夫,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单元解析;教学建议;顺学而导[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3-0001-03一、胸中有丘壑“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一句出自唐朝厉霆的《大有诗堂》,其意思是心中有深远的意境和把握,就敢于与心性高和知识渊博的圣贤进行对话。

教学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需要我们教师做到这一点。

(一)人文要素在单元内文中的体现教材在单元的篇章页上,引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话:“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它告诉我们这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感受伟大的品格。

伟大的品格如同黎明初升的太阳,闪动耀眼的光芒;如同黄昏时的一抹彩霞,闪烁绚丽的光辉;又像夜空中颗颗星星,闪耀别样的光彩。

伟大的品格具有神奇的魔力,影响着、感动着、震撼着与之接触交流的人,让人受益匪浅。

走进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我们一起去发现这些伟大的品格。

《古诗三首》中的《芙蓉楼送辛渐》一诗,诉说诗人永葆高洁清廉的品质、开朗的胸怀、坚强的性格和崇高的气节;《塞下曲》一诗则赞美英雄的果敢,用智慧为国杀敌的豪迈情怀;而《墨梅》则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名利禄的高风亮节的品格。

《文言文二则》中的《囊萤夜读》记录了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的好学精神;《铁杵成针》则以老婆婆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告诉人们持之以恒的道理。

统编版一下第七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

统编版一下第七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

统编版一下第七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统编版一下第七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建议文/北京亦庄实验小学陈超单元整体解读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

这四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文具的家》是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让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意识,让学生从小事情中慢慢意识到管理时间的重要性;《动物王国开大会》让学生明白如何通知一件事情,要把重要的信息说清楚,逐渐培养学生把事情说完整、说清楚的能力;《小猴子下山》强调做事情要有目标意识,不能三心二意,帮助学生培养专心做事的意识。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课文内容判断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在一上和本册第二单元“找出课文中的信息”要求基础上,对阅读理解方面做了进一步深化。

本单元教学重点依然放在识字写字训练上。

在阅读训练上重点放在读好长课文能力的培养上,同时结合本单元课文的特点,重点培养学生把重要的事情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口语交际方面要学会通过一边说一边做的方式让别人更清楚地理解自己的意思。

(一)、识字写字要素本单元的识字写字训练要素是“掌握“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分辨形近字”;“学习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笔顺规则,正确书写”。

一年级识字学到现在,学生已经了解形声字、会意字等造字方法。

会运用看图识字、字串识字等方法来识字。

本单元要借助前面已经掌握的知识,重点帮助学生通过“加一加”识字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减一减”识字的方法。

例如“吵,胖,岁,现”都可以通过“加一加”的方法来识字,都是在已经掌握的独体字基础之上进一步认识合体字的新字,这与之前学过的《日月明》识字方法相同,学生掌握起来会更容易。

“减一减”的识字方法可以利用学生掌握的会意字造字方法来学习新字,例如“票,交,弓,甘”都是借助这种方法掌握的生字。

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字串识字方法,加强学生对同一生字的识记,强化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7月18日晚7:30,中国教师报2020年“课改中国行•新解新教材”公益师训会,第七场教研直播如期举行。

本次教研直播,邀请了特级教师、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小学教研室副主任孔凡艳老师,带来了主题为“聚焦语文要素实施单元整理教学”的教研盛宴。

孔凡艳老师从单元整体教学是大势所趋、统编教材有利于实施单元整体教学、语文要素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等三个层面展开讲解。

她重点为大家解读语文要素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讲座中,她运用大量具体的教学案例,带老师们实践好、落实好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教学。

精彩回顾
01
单元整体教学是大势所趋
孔凡艳老师从单元整体教学的源起和发展开篇,让老师们明确单元整体教学是大势所趋。

02
统编教材的三个编排特点
2019年9月起,全国在各个年级推行使用统编版语文教材。

依照新教材的编排思路,“单元整体教学”是统编教材教学的切入点。

统编教材如何有利于实施单元整理教学?孔老师围绕统编教材的三个编排特点展开了阐述。

03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