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2)

合集下载

肿瘤放疗学知识点

肿瘤放疗学知识点

肿瘤放疗学知识点肿瘤放疗学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凭借着其独特的治疗方式和对肿瘤的控制效果,被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中。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与肿瘤放疗学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肿瘤放疗的定义和原理肿瘤放疗是一种利用高能射线治疗肿瘤的方法,通过将放射线引入人体,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能力。

放疗的原理是利用射线对细胞DNA的杀伤作用,使肿瘤细胞受到一定的损伤,进而引发细胞凋亡,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二、肿瘤放疗的副作用虽然肿瘤放疗在治疗肿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副作用。

常见的放疗副作用包括皮肤反应、恶心呕吐、脱发、疲劳等。

这些副作用是由于放射线对身体正常组织的损伤导致的,因此在放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反应,并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

三、肿瘤放疗的分级根据放射线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和治疗效果,肿瘤放疗分为四个分级:根治性、姑息性、辅助性和预防性放疗。

根治性放疗是指对于早期肿瘤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放射线的杀伤作用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

姑息性放疗是指对于晚期或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放射线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辅助性放疗是指在手术治疗后给予的放疗,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预防性放疗是指针对具有高度复发风险的患者,在手术治疗前进行的放疗,以减少复发的可能性。

四、肿瘤放疗的技术进展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放疗的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传统的肿瘤放疗技术包括传统放疗、强度调控放疗和立体定向放疗。

近年来,还出现了新型的肿瘤放疗技术,如质子放疗、重离子放疗和光子声发射断层成像放疗。

这些新技术在提高放疗精准度、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五、肿瘤放疗的临床应用肿瘤放疗广泛应用于多种类型的肿瘤治疗中,如头颈部肿瘤、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肿瘤的类型和分期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肿瘤放疗不仅可以单独应用于肿瘤的治疗,还可以与手术、化疗等方式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肿瘤放射治疗学

肿瘤放射治疗学

肿瘤放射治疗学第一篇:肿瘤放射治疗学肿瘤放射治疗学目录第一篇基础知识 (2)第一章总论 (2)第一节放射治疗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 (2)第二节放射治疗技师在放疗中的地位 (4)第三节放射治疗技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4第一篇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大约2/3的肿瘤患者需要放疗(根治性、姑息性)。

⊙根治性放疗:原发病灶+相关淋巴引流区,剂量高。

⊙姑息性放疗:减轻症状(肿瘤出血、止痛、患者梗阻或阻塞、预防病理性骨折)改善生活质量较短时间内,低剂量不追求肿瘤消退不因放疗增加患者痛苦第一节放射治疗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一、放射治疗的历史⊙放射治疗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

1895年,伦琴发现了X线。

1896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

1922年,出现了深部X线机(深度剂量低,皮肤反应大,表浅肿瘤治疗)。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60钴远距离治疗机。

(深度剂量大,皮肤减免作用,深部肿瘤治疗)。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电子直线加速器(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外照射治疗机)。

⊙近距离放疗,既往放射源应用镭,因防护要求高,临床已摒弃。

⊙近距离放疗放射源:192铱、137铯、60钴、125碘、198金、252锎。

⊙计算机系统遥控近距离放射治疗机。

⊙放射剂量学:20世纪30年代,物理剂量-伦琴(r);20世纪50年代后,吸收剂量-拉德(rad)格雷(Gy,Gray)。

1 Gy=100 cGy=100rad 1934年,Coutard发明分割放射治疗方案。

(分割放射优于单次反射效果)剂量-分割-时间L-Q模式的特点:区分了肿瘤早期反应正常组织V.S晚期反应正常组织。

二、放射治疗的现状⊙三维放射治疗(3DRT)⊙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线,γ线)⊙调强放射治疗(IMRT)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包括鼻咽癌)、乳腺癌、肺癌等效果较好。

⊙早期乳腺癌,局部切除(保乳术)+术后根治放疗=乳腺癌根治术⊙软组织肿瘤,局部扩大切除+术后放疗⊙肿瘤控制概率(TCP)V.S正常组织损伤概率(NTCP)三、今后发展方向(一)放射物理学1. 调强放射治疗(IMRT)⊙影像指导⊙呼吸门控系统2. 高LET射线⊙中子射线、重离子、轻离子、质子(具备高LET射线的物理特性,而不具备高LET射线的放射生物学特性)⊙改善乏氧细胞周期依赖性⊙对一些放射敏感性差的肿瘤可提高疗效3. 近距离放射治疗⊙实体肿瘤效果较好⊙提高放射源布置的精确度⊙反射源的选择4. 热疗1. 非常规分割放疗2. 放射增敏/保护剂(三)全身治疗1. 化疗2. 基因、免疫、靶向治疗第二节放射治疗技师在放疗中的地位第三节放射治疗技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一、职业道德二、专业知识1. 肿瘤学2. 肿瘤解剖学3. 相关基础知识4. 其他第二篇:肿瘤放射治疗学总结概要肿瘤放射治疗学总结 1.放射源的种类钴-60源,铱-192源1、放射源的种类: (1放射性同位素发射出的α、β、γ射线; (2X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线; (3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质子束、中子束、负π介子束以及其它重粒子束等。

肿瘤放射生物学期末复习

肿瘤放射生物学期末复习

肿瘤放射生物学一、名解1、核反应:指在具有一定能量的粒子轰击下,入射粒子(或原子核)与原子核(称靶核)碰撞导致原子核状态发生变化或形成新核的过程。

2、核衰变:原子核自发射出某种粒子而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

3、半衰期:放射性核素衰变其原有核素一半所需的时间。

4、原初效应:指从照射之时起到在细胞学上观察到可见损伤的这段时间内,在细胞中进行着辐射损伤的原初和强化过程。

5、继发效应:是指在原发作用发生的基础上,因原发作用形成的各种活性基团不断攻击生命大分子,导致生物显微结构的破坏,继而发生一系列生物学、生物化学的损伤效应.6、直接作用: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沉积于生物大分子,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和激发,破坏机体的核酸、蛋白质、酶等具有生命功能的物质,这种直接由射线造成的生物大分子损伤效应称为直接作用.7、间接作用:电离辐射首先作用于水,使水分子产生一系列原初辐射分解产物(H·,OH·,水合电子等),再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引起后者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8、确定性效应:指发生生物效应的严重程度随着电离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生物效应.这种生物效应存在剂量阈值,只要照射剂量达到或超过剂量阈值效应肯定发生。

9、随机性效应:指生物效应的发生概率(而不是其严重程度)与照射剂量的大小有关的生物效应。

这种效应在个别细胞损伤(主要是突变)时即可出现,不存在剂量阈值。

10、辐射旁效应:电离辐射引起受照细胞损伤或功能激活,产生的损伤或激活信号可导致其共同培养的未受照射细胞产生同样的损伤或激活效应,称辐射旁效应。

11、十日法规:对育龄妇女下腹部的X射线检查都应当在月经周期第1天算起的10天内进行,以避免对妊娠子宫的照射12、复制叉:DNA在复制时复制区域的双螺旋解开所产生的两条单链和尚未解开的双螺旋形成的“Y”形区.13、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可复制成两个DNA分子,新合成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与亲代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教学内容

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教学内容

恶性肿瘤的临床治愈率为45℅,其中外科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根据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分类:1、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恶性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尤文肉瘤、小细胞肺癌2、放射中度敏感的肿瘤:鳞状细胞癌、宫颈癌、宫体癌、乳腺癌、皮肤癌、肾移行细胞癌3、放射低度敏感的肿瘤:胃肠道的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4、放射敏感性较差的肿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放射治疗的禁忌症1、全身情况(1)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时;(2)严重的全身感染、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未控制者;(3)治疗前血红蛋白<80g/L或白细胞<3.0×109/L未得到纠正者;(4)癌症晚期合并贫血、消瘦或处于恶病质状态,评估生存期不足3至6月者。

2、肿瘤情况(1)肿瘤情况已出现广泛转移,而且该肿瘤对射线敏感性差,放射治疗不能改善症状者;(2)肿瘤所在脏器有穿孔可能或已穿孔时;(3)凡属于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3、放射治疗情况(1)近期曾做过放射治疗;(2)皮肤或局部组织纤维化;(3)皮肤溃疡经病理证实阴性;(4)不允许再行放射治疗者。

根治性放射治疗:是指通过给予肿瘤致死剂量的照射,使肿瘤在治疗区域内缩小、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要符合以下条件:1、一般状况好2、局部肿瘤较大并无远处转移;3、病理类型属于对射线敏感或中度敏感的肿瘤。

术前放射治疗的目的是:1.通过一定剂量照射使肿瘤细胞的活性降低,防止手术中引起肿瘤细胞的种植转移和播散;2.使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便于手术切除;3.控制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灶和区域的淋巴结,提高手术的切除率;4.使原本不能切除的病灶通过放射治疗也能够进行根治性切除。

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0天或放射治疗后2-4周手术,可以使组织有充分的修复时间,此时急性放射反应已经消失,慢性放射反应还未发生,这期间既不会给手术造成困难,也不会影响术后切口愈合。

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恶性肿瘤的临床治愈率为45℅,其中外科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根据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分类:1、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恶性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尤文肉瘤、小细胞肺癌2、放射中度敏感的肿瘤:鳞状细胞癌、宫颈癌、宫体癌、乳腺癌、皮肤癌、肾移行细胞癌3、放射低度敏感的肿瘤:胃肠道的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4、放射敏感性较差的肿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放射治疗的禁忌症1、全身情况(1)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时;(2)严重的全身感染、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未控制者;(3)治疗前血红蛋白<80g/L或白细胞<3、0×109/L未得到纠正者;(4)癌症晚期合并贫血、消瘦或处于恶病质状态,评估生存期不足3至6月者。

2、肿瘤情况(1)肿瘤情况已出现广泛转移,而且该肿瘤对射线敏感性差,放射治疗不能改善症状者;(2)肿瘤所在脏器有穿孔可能或已穿孔时;(3)凡属于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3、放射治疗情况(1)近期曾做过放射治疗;(2)皮肤或局部组织纤维化;(3)皮肤溃疡经病理证实阴性;(4)不允许再行放射治疗者。

根治性放射治疗:就是指通过给予肿瘤致死剂量的照射,使肿瘤在治疗区域内缩小、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要符合以下条件:1、一般状况好2、局部肿瘤较大并无远处转移;3、病理类型属于对射线敏感或中度敏感的肿瘤。

术前放射治疗的目的就是:1、通过一定剂量照射使肿瘤细胞的活性降低,防止手术中引起肿瘤细胞的种植转移与播散;2、使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便于手术切除;3、控制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灶与区域的淋巴结,提高手术的切除率;4、使原本不能切除的病灶通过放射治疗也能够进行根治性切除。

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0天或放射治疗后2-4周手术,可以使组织有充分的修复时间,此时急性放射反应已经消失,慢性放射反应还未发生,这期间既不会给手术造成困难,也不会影响术后切口愈合。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学重难点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学重难点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学第一章绪论1、放射治疗概念及目的概念:是以放射物理学和放射生物学知识为基础,借助于放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一项技术。

目的:在给予肿瘤精确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这样既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又可以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根本目的:(1)、最大限度地消灭肿瘤;(2)、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地结构和功能:(3)、提高病患地长期生存率和改善生存质量。

2、近距离与远距离照射近距离照射:也称内照射,指放射源密闭后直接置入被治疗的组织内或放入人体的天然间隙内进行照射。

主要照射方式包括腔内照射、组织间照射、伏贴照射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远距离照射:也叫做体外照射,就是放射源距离人体外一定的距离,集中照射人体某一部分。

根据放射源到治疗照射部位距离的不同,分为。

SSD—要求放射源到患者皮肤表面的距离为100cm。

SAD—要求放射源到患者肿瘤中心的距离为100cm。

其中旋转照射(ROT)为SAD的特例。

3、放射治疗的作用P4—将恶性肿瘤细胞的数目减少到可获得永久局部肿瘤控制的水平,患者可以长期生存。

—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一定程度的控制肿瘤。

—提高预防性放射性治疗的局部控制率。

4)、非恶性疾病的放射治疗—非恶性疾病或“良性”疾病可通过射线照射成功治疗。

第二章放射治疗设备1、X线模拟定位机功能结构及与治疗机的区别功能结构:由X线发生装置、成像系统、其他辅助装置构成。

结构上分为固定机座、旋转机架、机头、影像接触装置、治疗床、操作台等构成。

与治疗机的区别:X线模拟定位机可用于二维常规放疗定位2、CT模拟定位机结构及与诊断CT机的区别三大部分:CT扫描机、外置激光定位系统、模拟定位软件与诊断床的区别:扫描床是否为平板床补充:MR模拟定位机与诊断用定位机最大的区别在于扫描线圈3、医用直线加速器结构及功能结构加速系统:电子枪、加速管、微波功率源、微波传输系统、脉冲调制系统、真空系统、恒温水冷系统等束流系统:偏转磁铁、靶、初级准直器、均整器和散射箔、监测电离室、二级准直器等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治疗床、其它附属系统等加速管为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核心部分4、Co60半影问题几何半影,可通过减少源的尺寸和延长源到准直器的距离解决。

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实践能力)考点辅导

肿瘤放射治疗学(专业实践能力)考点辅导

专业实践能力考点:消化系统肿瘤消化系统常见肿瘤良性肿瘤仅占约2%,主要为恶性肿瘤;癌占绝大部分,肉瘤较为少见;癌在食管、胃、肝胆和大肠较为多见,小肠极少发生癌。

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消化系统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恶性疾病,其防治有赖于早期发现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消化系统肿瘤诊断金标准是病理学检查,但这需要进行有创性的检查手段,造成患者的痛苦,而影像学检查、血清学检查虽然是无创性检查,但特异性不高,故只能作为辅助的检查手段。

寻找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对于早期发现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均有重要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一些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很高,使得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有了一些进展。

食道癌食道癌相关标记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RA21-1)、p53基因和p53蛋白、EGFR、c-myc、hst-1。

目前,尚未发现具有一定准确性的食道癌相关标记物。

胃癌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胚胎抗原(CEA)、CA19-9、CA50、CA72-4、透明质酸(HA)、唾液酸、胃蛋白酶原(PGI和PGII)、P53基因、P16基因、nm23基因、c-myc基因、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HER-2neu、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抑制剂(TIMP)胃癌的肿瘤标志物中缺乏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指标。

胰腺癌胰腺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9-9、CA242、CA125、CA50)、胰腺肿瘤胎儿抗原(POA)、胰腺癌相关抗原(PCAA、Span-1)、胰腺特异抗原(PaA)及K-ras基因等,临床常用的指标为CA19-9、CA242、CEA及K-ras。

各种标志物对胰腺癌虽有一定的阳性率,但均不具备高特异性。

大肠癌大肠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抗原(CA19-9、CA242、CA72-4、CA50)、结肠癌特异性抗原(CCSA)、生存素(Survivin)、凝集素(Clusterin)、细胞型FLICE抑制蛋白(cFLIP)、唾液酸化的路易斯寡糖-X抗原(SLe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大肠癌缺失基因(DCC)、P27基因等。

放疗考试复习内容

放疗考试复习内容

一、名词解释1.分子分期癌症的分子分期(molecular staging)是指应用各种先进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检查癌症患者的淋巴结、循环血液及骨髓等组织,从中发现常规影像学或病理组织学无法检测到的隐性微小转移灶,进而从基因或蛋白质水平诊断癌症的转移,根据微转移发生的部位,结合癌症的国际分期标准,最终达到更准确的TNM分期.2. 亚临床病灶一般临床检查方法不能发现,肉眼也看不到,而且显微镜下也是阴性的病灶,位于与主题T的周围,或远隔部位,常多发。

3. 组织最大比水模体中,射线束中心轴某一深度的吸收剂量,与距放射源相同距离的同一位置,参考深度处吸收剂量的比值称为组织模体比。

如果将校准深度处的吸收剂量,换为参考深度即最大剂量深度的吸收剂量替代,作为组织模体比的特例,定义该参数为最大剂量比。

4. 超分割放疗常规方法相比,分割次数增多(每天1次以上的照射),分次剂量减少(一般为1.1~1.25Gy/次),间隔时间在6h左右,每周5d放疗,总疗程时间相仿,总剂量略高于常规放疗。

特点是同样的总疗程时间内可给予较大剂量。

5. 三维适形放疗利用适型治疗的技术,使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上与病灶的形状一致,称为三维适形治疗。

6. 近距离治疗指放射源与治疗靶区为5mm-5cm以内的放射治疗,包括腔内,馆内,组织间,术中,以及模治疗7.线性能量转移沿次级粒子径迹上单位长度的能量转换。

建成效应高能射线进入人体后,在一定的初始深度范围内,其深度剂量逐渐增大的效应叫做剂量建成效应。

8. 半影射野边缘剂量随离开中心轴距离增加而急剧变化,用P90-10%或P80-20%表示。

9. 源轴距放射源前表面沿射线束中心轴到受照射物体表面的距离。

10. 楔形角模体内特定深度,楔形照射等剂量曲线与1/2照射野宽的交点连线和射线束中心轴垂直线的夹角。

11. 剂量体积直方图3D计划系统中,剂量计算在3D网络矩阵中进行,能计算和表示出在某一感兴趣的区域如靶区重要器官内有多少体积受到多高剂量的照射。

肿瘤放射治疗学_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肿瘤放射治疗学_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肿瘤放射治疗学_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乳腺癌放射治疗中属晚期反应的是参考答案:肺纤维化、肋骨骨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纤维化、心血管并发症2.术中放射治疗的作用是参考答案:适宜能量的电子给予单次大剂量的照射,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3.术后放射治疗对手术切除不彻底、淋巴结有转移或淋巴引流区需预防治疗的病人,采用术后放射治疗均可显著的提高局部控制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参考答案:正确4.术后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在保全肢体完整和维持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头颈部肿瘤、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直肠癌的保肛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保留肢体功能治疗中,放射治疗均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5.术中放射治疗在保全肢体完整和维持功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头颈部肿瘤、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直肠癌的保肛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保留肢体功能治疗中,放射治疗均起到了关键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6.放射治疗的优势在于对局部病变及病变周围亚临床病灶的控制,因而,控制局部肿瘤是减少远处转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答案:正确7.乳腺癌TNM分期中T2肿瘤直径不超参考答案:5cm8.乳腺癌放射治疗的靶区包括参考答案:胸壁_乳腺_腋窝9.鼻咽癌与那种病毒密切相关?参考答案:EBV10.下列哪项不是鼻咽癌的七大症状之一?参考答案:咯血11.下列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病毒是那一项?参考答案:HPV12.宫颈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参考答案:鳞癌13.宫颈癌的特点包括哪些?参考答案:发病率高_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很重要_是一种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癌14.化学治疗多为全身用药,优势在于控制全身多发转移灶及亚临床病灶,但是治疗后常出现原发肿瘤部位的复发。

参考答案:正确15.目前大约30%的癌症患者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需要用放射治疗,约有40%的癌症可以用放射治疗根治。

参考答案:错误16.1898年,亨利·贝克勒尔发现当铀发出射线后,可以神奇地转变为其他元素,其中一个元素称为钋。

肿瘤放射治疗学笔记及重点

肿瘤放射治疗学笔记及重点

临床放射生物学第1章/ 临床放射生物学在放射治疗中的作用:1)为放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2)治疗策略的实证研究;3)个体化放射治疗方案的研究和设计。

第2章/ 电离辐射对生物体的作用1.电离辐射的时间标尺:物理阶段,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的主要区别在于单个能量包的大小,而不是射线所含的总能量;化学阶段,该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清除反应之间的竞争;生物阶段,放射线早期反应时由于干细胞的杀灭,引起的干细胞的丢失所致。

2. X射线对哺乳动物细胞DNA的损伤,约三分之二是有氢氧自由基所致。

辐射损伤可以通过防护剂或增敏剂等化学途径来修饰,而直接作用是不能被修饰的。

3. 相对生物效应:以250KV X射线为参照,产生相等生物效应所需的X射线剂量与被测试射线的剂量之比。

4. LET与RBE的关系:在LET为100kev/um (中子能量均值)时,RBE最大,LET继续增高,RBE反而下降,这与高LET射线存在超杀效应有关。

5. 常规射线(低LET射线)时,氧增强比约2.5~3;治疗比=正常组织的耐受量/肿瘤组织致死量。

治疗增益因子(TGF)=肿瘤组织的RBE/正常组织的RBE。

第3章/ 电离辐射的细胞效应1. 辐射诱导的DNA损伤的几种主要形式:单链,双链断裂。

其中双链断裂被认为是电离辐射在染色体上所致的最关键损伤,双链断裂大约是单链断裂的0.04倍,与照射剂量呈线性关系,表明是由电离辐射的单击所致。

2. 增殖性细胞死亡:细胞死亡可发生在照射后的第一次或以后的几次分裂。

是辐射所致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

细胞死亡时放射线对细胞的遗传物质和DNA造成不可修复的损伤所致。

3. 凋亡作为辐射所引起的细胞死亡形式,是高度细胞类型依赖性的。

细胞死亡与肿瘤细胞在繁殖完整性的丢失在概念上存在根本意义的不同,放射可治愈性结局的主要依据后者。

4. 鉴别细胞存活的唯一标准是,受照射后细胞是否保留无限增殖的能力,即是否具有再繁殖完整性。

在离体细胞培养实验体系中,细胞群受照射后,一个存活的细胞可以分裂繁殖成一个细胞群体(≥50个细胞),称为克隆,这种具有生成克隆能力的原始存活细胞, 称为克隆源性细胞。

肿瘤放射物理学-肿瘤放射物理学重点整理

肿瘤放射物理学-肿瘤放射物理学重点整理

试题题型●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DRR、PDD、PTV、CT模拟、放射性活度)●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复习提纲1.原子的结构特点和描述原子结构的参数。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由主量子数n,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轨道方向量子数m l,和自旋量子数m s决定。

●主量子数n:取值1,2,3….,对应的壳层分别为K,L,M,N,O,P,Q壳层,每个壳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为2n2,例如K层和L层可以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8.(主量子数n是用来描述原子中电子出现几率最大区域离核的远近,或者说它是决定电子层数的。

n相同的电子为一个电子层,电子近乎在同样的空间范围内运动,故称主量子数。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原子中不能有两个电子处于同一状态,也就是说,不能有两个电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四个量子数。

●对每一个n,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可取值:0,1,2,3,…,n-1, 在一个壳层内,具有相同l量子数的电子构成一个次壳层,l=0,1,2,3,4,5,6依次对应次s, p, d, f, g, h, I●次壳最多可容纳2(2l+1)个电子●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角动量量子数也是决定电子能量高低的因素。

所以,在多电子原子中,主量子数相同、轨道角动量量子数不同的电子,其能量是不相等的,即在同一电子层中的电子还可分为若干不同的能级(energy level)或称为亚层(subshell),当主量子n相同时,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愈大,能量愈高。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决定原子轨道的形状。

●轨道方向量子数m l:取值范围-l,-l+1,….l-1,l。

●磁量子数m是描述原子轨道或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m取值受角量子数取值限制,对于给定的l值,m=0,±1,± 2,…,±l,共2l+1个值。

这些取值意味着在角量子数为l的亚层有2l+1个取向,而每一个取向相当于一条“原子轨道”。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

放射治疗考试复习重点-----呕心沥血1 放射治疗原则P21尽可能多地杀灭肿瘤细胞以提高肿瘤治疗的局部控制率(TCP),而又尽可能少地损伤正常细胞以降低因正常组织损伤带来的并发症发生率(NTCP)。

2 细胞增殖中哪一时相对放射线最敏感:M和G2期3 分次放射治疗的理论依据p29(“4R”理论)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组织的再群体化、乏氧细胞的再氧合、细胞分裂周期内德再分布4 分次照射方法p34-35常规分割:1.8—2.0Gy∕次,1次∕日,5次∕周。

超分割:1.1—1.2Gy∕次,2次∕日,10次∕周,总疗程不变,总剂量增加。

加速分割:连续加速超分割:1.4—1.5Gy后程加速超分割:前三周采用常规分割照射,后两周采用加速超分割5 何谓治疗比?p36,何谓肿瘤致死剂量?p36治疗比(TR)=正常组织耐受量∕肿瘤组织致死量 TR>1才有治疗应用的可能越大越好。

肿瘤致死剂量(TCD95):指使绝大部分肿瘤细胞破坏死亡而达到局部治愈的放射线的剂量。

6 何谓耐受剂量?p38耐受剂量:指产生临床可接受的综合征的剂量。

可分为最小的损伤剂量(TD5∕5)和最大损伤剂量(TD50∕5)TD5∕5(TD50∕5):在所有用标准治疗条件的肿瘤患者中治疗后5年内因放射治疗造成严重放射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50%)时的照射剂量。

7 何谓放疗损伤?p41周围正常组织器官所接受的照射剂量远远地超过了它的耐受范围,这种反应就会变成不可逆的,甚至会产生威胁生命的一些临床表现。

8 何谓NTCP?NTCP=并发症发生率9 照射量定义及单位p59照射量:X射线或r射线在单位质量空气中释放出的所有次级电子,当它们完全被阻止在空气中时,在空气中产生的同一种符号的离子的总电荷量的绝对值。

单位:库仑∕千克(C∕kg)10 吸收量定义及单位p60吸收剂量是度量射线能量在介质中被吸收的物理量。

单位:J∕kg,专用名:Gy11 射野中心轴、源皮距、源轴距、百分深度剂量p64射野中心轴:射线束的中心对称轴线,即放射源与照射野中心的连线。

放射肿瘤学学习笔记

放射肿瘤学学习笔记

放射肿瘤学学习笔记放射线治疗肿瘤的机制是通过放射线使细胞色素P450及细胞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代谢产生自由基,诱发细胞膜的基质过氧化连锁反应进一步生成大量的自由基,与大分子物质DNA、RNA及蛋白质铰链,破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杀灭肿瘤的基本目标是:提高放射治疗的增益比,及将放射线剂量最大限度集中到肿瘤组织区内杀灭肿瘤细胞而使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少受或免受不必要的照射。

要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一致,必须从三维方向上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

在计算机上对每层影像信息进行GTV/CTV/PTV/OR勾画,以此重组患者身体组织靶区与危险器官的三维影像,此过程称为虚拟透视对虚拟透视得到的三维影像进行照射野设计,此过程称之为虚拟模拟。

密集肿瘤区(GTV):通过临床检查或影像检查可发现可测量的肿瘤范围,包括原发肿瘤及转移灶。

临床靶区(CTV):包括GTV和亚临床病灶,对于T07患者只有亚临床病灶。

它的确定除了考虑原发灶周围的亚临床病灶外,还要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如肿瘤可能沿临近血管、神经浸润向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特点考虑肿瘤可能侵犯和转移的范围。

计划靶区(PTV):考虑到治疗过程中的移动、摄野误差及摆尾误差而提出的一个静态几何概念,包括临床靶区和考虑到上述因素而在临床靶区周围扩大的范围。

定义为:使治疗过程中尽管有上述因素影像照射的精确性但临床靶区始终处在治疗区域内。

危险器官(OR):放疗医师定义的临近靶区的放射敏感器官。

如脊髓、胃、十二指肠、肝脏本身等三维适型放疗实施的两个前提:1、体位的精确重复。

2.要使一些靶区和危及器官相邻,甚至包卷的情况,单纯外形的相适,不能使高剂量分布与靶区一致而又避开危及器官.此时要求每个射野内的剂量能按一定的要求进行调整,即每个射野内各点的剂量相对强度能按要求作调整,或者说,对射野内不同部份施以不同的剂量权重,即进行调强.才能达到高剂量与靶区适形而又保护了危及器官适形放射治疗:目的和意义:使高剂量分布区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PTV)的形状一致的一种放疗新技术,称之为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是适形的改进,调强是进一步的适形,是广义的适形.。

副高卫生职称《肿瘤放射治疗学》(题库)模拟试卷二

副高卫生职称《肿瘤放射治疗学》(题库)模拟试卷二

副高卫生职称《肿瘤放射治疗学》(题库)模拟试卷二[单选题]1.有助于鉴别肝癌和良性活动性肝病的是(江南博哥)()A.HBsAg阳性B.AFP阳性C.AFP阴性D.肝功能明显损害E.AFP和ALT动态曲线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肝癌和活动性肝病AFP都可为阳性。

肝炎患者血清AFP升高通常为“一过性”,且往往伴有转氨酶显著升高,而肝癌患者血清AFP持续上升,往往超过500ng/ml,此时与转氨酶下降呈曲线分离现象。

因此鉴别点为AFP和ALT动态曲线。

[单选题]2.从治疗效果和保留器官功能来考虑,早期头颈部肿瘤首选的治疗手段是()A.手术治疗B.放射治疗C.化学治疗D.生物治疗E.加温治疗参考答案:B[单选题]3.有助于诊断肌源性肿瘤的标志为()A.CKB.desminC.vimentinD.PSAE.PCNA参考答案:B[单选题]4.肿瘤外科手术先结扎的血管是()A.动脉B.静脉C.一起结扎D.无关紧要E.先结扎容易结扎的血管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肿瘤外科手术与其他外科不同,应先结扎静脉,后结扎动脉,减少肿瘤血行播散。

[单选题]5.放疗摆位中铅挡块厚度(全防护)()A.1个HVLB.2个HVLC.4个HVLD.5个HVLE.6个半HVL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放疗摆位中铅挡块厚度(全防护)需要6个半半价层。

[单选题]6.结合()可用于精原细胞瘤的分型和分期A.AFP和HCGB.AFP和睾酮C.睾酮和HCGD.AFP和雌激素E.HCG和雌激素参考答案:A[单选题]7.卵巢癌中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为()A.卵巢上皮癌B.性索间质肿瘤C.无性细胞瘤D.卵巢未成熟畸胎瘤E.卵巢内胚窦瘤参考答案:C[单选题]8.上颌窦癌已经侵犯内壁并侵及鼻腔,其照射范围一般不包括()A.上颌窦B.鼻腔C.对侧上颌窦壁D.硬腭E.上齿槽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上颌窦癌已经侵犯内壁并侵及鼻腔,其照射范围应包括上颌窦、鼻腔、硬腭、上齿槽、眶底和上颌窦后壁,但不包括对侧上颌窦外壁。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

肿瘤放射治疗学-复习重点+答案

源皮距SS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体模表面的距离。

源瘤距STD:射线源沿射线中心轴到肿瘤中心的距离。

源轴距SAD:射线源到机器等中心点的距离。

机器等中心点:机架的旋转中心、准直器的旋转中心及治疗床的旋转中心在空间的交点。

PDD:百分深度剂量:体模内射线中心轴上某一深度d处的吸收剂量Dd与参考深度d0处吸收剂量D0之比的百分数,是描述沿射线中心轴不同深度处相对剂量分布的物理量。

等效方野:如果使用的矩形野火不规则野在其照射野中心轴上的百分深度剂量与某一方形野的百分深度剂量相同时,该方形野叫做所使用的矩形或不规则照射野的等效方野。

MLC:多叶准直器:相邻叶片沿宽度方向平行排列,构成叶片组,两个相对叶片组组合在一起,构成MLC。

Bolus:等效组织填充物:包括石蜡、聚乙烯、薄膜塑料水袋、凡士林、纱布及其他组织等效材料。

在皮肤表面及组织欠缺的位置填入组织等效物,达到改善剂量分布的效果。

剂量建成效应:百分深度剂量在体模内存在吸收剂量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剂量建成效应。

GTV:肿瘤区:是可以明显触诊或可以肉眼分辨和断定的恶性病变位置和范围。

CTV:临床靶区:包括了可以断定的GTV和(或)显微镜下可见的亚临床恶性病变的组织体积,是必须去除的病变。

ITV:内靶区:包括CTV加上一个内边界范围构成的体积。

PTV:计划靶区:是一个几何概念:包括ITV边界(ICRU62号报告)、附加的摆位不确定度边界、机器的容许误差范围和治疗中的变化。

确定性效应:是指受照剂量超过一定阈值后必然发生的辐射效应。

随机效应:发生概率与受照射的剂量成正比,但其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主要表现为有法远期效应,包括恶性肿瘤和遗传效应。

TD5/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

TD50/5: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5年之后因放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

4Rs:是指,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以及再群体化。

肿瘤放射治疗知识点及试题

肿瘤放射治疗知识点及试题

肿瘤放射治疗知识点及试题名词解释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2.2)指借助CT、MRI或血管数字减影仪(DSA)等精确定位技术和标志靶区的头颅固定器,使用大量沿球面分布的放射源,对照射靶区实行聚焦照射的治疗方法。

2.立体适形放射治疗(1.2.2)是通过对射线束强度进行调制,在照射野内给出强度变化的射线进行治疗,加上使用多野照射,得到适合靶区立体形状的剂量分布的放射治疗。

3.潜在致死性放射损伤(1.2.4)当细胞受到非致死放射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非致死性放射损伤,结局可导致细胞死亡,在某些环境下(如抑制细胞分裂的环境)细胞的损伤也可修复。

4.亚致死性放射损伤(1.2.4)较低剂量照射后所产生的损伤,一般在放射后立即开始被修复。

5.加速再增殖(1.2.4)在放疗疗程中,细胞增殖的速率不一,在某一时间里会出血细胞的加速增殖现行,此现象被为称为加速再增殖。

6.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是指每天照射1次,每次1.8-2.0Gy,每周照射5d,总剂量60-70Gy,照射总时间6~7周的放疗方法。

7.非常规放射分割治疗(1.2.1)指对常规放射分割方式中时间-剂量-分割因子的任何因素进行修正。

一般特指每日照射1次以上的分割方式,如超分割治疗及加速超分割治疗。

8.放射增敏剂(1.2.1)能够提高放射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以增加对肿瘤的杀灭效应,提高局控率的药物。

包括嘧啶类衍生物、化疗药物和缺氧细胞增敏剂。

9.放射保护剂(1.2.1)能够有效的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减少放射损伤,同时不减少放射对肿瘤的杀灭效应化学修饰剂。

10.热疗(1.2.1)是一种通过对机体的局部或全身加温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治疗方法。

11.亚临床病灶临床及显微镜均难于发现的,弥散于正常组织间或极小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根治术或化疗完全缓解后状态。

12.微小癌巢为显微镜下可发现的肿瘤细胞群集,细胞数量级>106,如手术边缘病理未净。

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肿瘤放射治疗学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恶性肿瘤的临床治愈率为45℅,其中外科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根据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分类:1、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恶性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尤文肉瘤、小细胞肺癌2、放射中度敏感的肿瘤:鳞状细胞癌、宫颈癌、宫体癌、乳腺癌、皮肤癌、肾移行细胞癌3、放射低度敏感的肿瘤:胃肠道的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4、放射敏感性较差的肿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放射治疗的禁忌症1、全身情况(1)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时;(2)严重的全身感染、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未控制者;9/L未得到纠正者;3.0×10(3)治疗前血红蛋白<80g/L或白细胞<(4)癌症晚期合并贫血、消瘦或处于恶病质状态,评估生存期不足3至6月者。

2、肿瘤情况(1)肿瘤情况已出现广泛转移,而且该肿瘤对射线敏感性差,放射治疗不能改善症状者;(2)肿瘤所在脏器有穿孔可能或已穿孔时;(3)凡属于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3、放射治疗情况(1)近期曾做过放射治疗;(2)皮肤或局部组织纤维化;(3)皮肤溃疡经病理证实阴性;(4)不允许再行放射治疗者。

根治性放射治疗:是指通过给予肿瘤致死剂量的照射,使肿瘤在治疗区域内缩小、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要符合以下条件:1、一般状况好2、局部肿瘤较大并无远处转移;3、病理类型属于对射线敏感或中度敏感的肿瘤。

术前放射治疗的目的是:1.通过一定剂量照射使肿瘤细胞的活性降低,防止手术中引起肿瘤细胞的种植转移和播散;2.使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便于手术切除;3.控制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灶和区域的淋巴结,提高手术的切除率;4.使原本不能切除的病灶通过放射治疗也能够进行根治性切除。

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0天或放射治疗后2-4周手术,可以使组织有充分的修复时间,此时急性放射反应已经消失,慢性放射反应还未发生,这期间既不会给手术造成困难,也不会影响术后切口愈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恶性肿瘤的临床治愈率为45℅,其中外科占22℅,放射治疗占18℅,化学治疗占5℅根据肿瘤的放射敏感性分类:1、放射高度敏感的肿瘤:恶性淋巴瘤、睾丸精原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尤文肉瘤、小细胞肺癌2、放射中度敏感的肿瘤:鳞状细胞癌、宫颈癌、宫体癌、乳腺癌、皮肤癌、肾移行细胞癌3、放射低度敏感的肿瘤:胃肠道的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4、放射敏感性较差的肿瘤:纤维肉瘤、脂肪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放射治疗的禁忌症1、全身情况(1)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时;(2)严重的全身感染、败血症或脓毒血症未控制者;(3)治疗前血红蛋白<80g/L或白细胞<3.0×109/L未得到纠正者;(4)癌症晚期合并贫血、消瘦或处于恶病质状态,评估生存期不足3至6月者。

2、肿瘤情况(1)肿瘤情况已出现广泛转移,而且该肿瘤对射线敏感性差,放射治疗不能改善症状者;(2)肿瘤所在脏器有穿孔可能或已穿孔时;(3)凡属于放射不敏感的肿瘤应视为相对禁忌症。

3、放射治疗情况(1)近期曾做过放射治疗;(2)皮肤或局部组织纤维化;(3)皮肤溃疡经病理证实阴性;(4)不允许再行放射治疗者。

根治性放射治疗:是指通过给予肿瘤致死剂量的照射,使肿瘤在治疗区域内缩小、消失,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

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要符合以下条件:1、一般状况好2、局部肿瘤较大并无远处转移;3、病理类型属于对射线敏感或中度敏感的肿瘤。

术前放射治疗的目的是:1.通过一定剂量照射使肿瘤细胞的活性降低,防止手术中引起肿瘤细胞的种植转移和播散;2.使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便于手术切除;3.控制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灶和区域的淋巴结,提高手术的切除率;4.使原本不能切除的病灶通过放射治疗也能够进行根治性切除。

在放射治疗结束后10天或放射治疗后2-4周手术,可以使组织有充分的修复时间,此时急性放射反应已经消失,慢性放射反应还未发生,这期间既不会给手术造成困难,也不会影响术后切口愈合。

术后放射治疗,一般在手术后2至4周内尽早开始。

远距离放射治疗:亦称外照射,是指放射源发出的射线通过体外某一固定距离的空间,并经过人体正常组织及邻近器官照射到人体某一病变部位的放射治疗方式。

可分为等中心放射治疗技术(源轴距照射技术,SAD)和源皮距治疗技术(SSD)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一种高精度的放射治疗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进一步减少肿瘤周围组织和器官进入射野的范围,使正常组织得到保护,提高了靶区剂量;2、对位于解剖结构复杂、距离重要器官较近、形状不规则肿瘤的治疗,可减少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3、进行大剂量低分割照射,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肿瘤的控制率。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必将成为21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

近距离放射治疗: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如食管、阴道、直肠)或经插针置入、经模板敷贴等方式,将密封的放射源置于瘤体内或管腔内进行照射,称为近距离放射治疗(又称内照射)。

敷贴技术:是将施源器按一定规律固定在适当的模板上,然后敷贴在肿瘤表面进行照射的一种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非常表浅的肿瘤,一般肿瘤浸润深度<5mm为宜。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将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引入人体内,利用核素的电离辐射效应,抑制或破坏病变组织,达到治疗的目的。

人体某种器官或病变对某种放射性核素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因而病变局部可受到大剂量照射,其他组织和器官可以得到保护。

比如用碘131治疗甲状腺癌,磷32治疗癌性胸水,钐153和锶89治疗骨转移癌等治疗计划的定量评估,主要是使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

DVH表示的是肿瘤的体积或正常组织接受的照射剂量,是评估治疗计划的有力工具,可以直接评估高剂量区与靶区的适合度。

它不仅可评估单一治疗计划,也可比较多个治疗计划。

缺点是不能显示靶区内的剂量分布情况,因此要与等剂量分布图结合使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放射性皮炎:一般分为三度:1度为毛囊性丘疹和脱毛,DT20-30GY;2度为红斑5/5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 ,标准治疗条件是指用高能射线进行常规治疗,2GY/次,1次/d,5次/周,整个疗程在2-8周完成。

TD最大耐受剂量:表示在标准治疗条件下治疗的肿瘤患者,在五年之后因放50/5射线造成严重损伤的患者不超过50℅加温治疗是利用热的生物效应治疗肿瘤的一种治疗方式,加温本身就有直接杀灭肿瘤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加温可以诱导组织的再氧化、改变微血管口径的大小,导致局部药物浓度的增加等作用,从而增加肿瘤细胞对其他治疗方法的敏感性。

热耐受:第一次加温后引起细胞对后继加温的抗拒现象称为热耐受。

一般热疗的有效温度为42.5-45.0℃。

加温的次数目前主张多分次热疗,由于有热耐受的影响,因此热疗一般为1-2次/周,2次之间间隔要超过48-72小时。

放射治疗与化学治疗并用的目的1.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2.降低远处转移率;1、不易与其他物质起反应,性质稳定;2、有效剂量没有毒性或毒性很低,副作用小;3、有较长的生物半衰期,在体内能保持其药物活性,足以渗入整个肿瘤;4、对不同周期的细胞均应有效;5、对常规分次照射必须有效,较低的药物剂量即可有放射治疗增敏的效果。

(二)放射治疗增敏机理:1、增加辐射的原发性损伤2、抑制损伤修复3、细胞周期同步化(三)放射增敏剂的种类:1、乏氧细胞增敏剂2、巯基抑制剂3、类氧化合物4、阻断细胞周期的化疗药物5、放射防护剂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是放射治疗综合治疗原则放、化综合治疗鼻咽癌的治疗应以个体化分层治疗为原则。

Ⅰ、Ⅱ期患者以单纯放射治疗为主,对鼻咽癌灶小的早期患者可采用外照射+鼻咽腔后装放射治疗。

Ⅲ、Ⅳ期患者应采用放、化综合治疗。

对已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应采用以化学治疗为主的姑息放射治疗。

有龋齿的要拔除7-14天后才能放射治疗面颈联合大野:为两侧对穿大野。

照射野包括鼻咽、颅底、鼻腔及上颌窦的后1/3、咽后间隙、颈动脉鞘区、口咽以及上颈区,还包括了部分脑干以及上颈区域的全部脊髓。

耳颞侧野该照射野适用于早期鼻咽癌病灶较小的患者或复发鼻咽癌的再程放射治疗患者。

鼻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DT66-70GY/6.5-7周脑转移灶的照射方法和剂量:先用全脑照射,2-3GY/次,5次/周,照射至DT25-30GY后,对残留病灶予以缩野,局部照射至照射总量DT50-60GY。

对脑转移灶放射治疗时要配合使用25%甘露醇+地塞米松对症治疗,以减轻脑水肿的发生。

喉的解剖(1)声门上区:从喉的上界至声带上缘上,包括舌骨上会厌、杓会厌皱襞、喉侧缘、杓状软骨部、舌骨下会厌和室带。

(2)声门区:包括声带、前联合、后联合以及前联合下0.5-1cm范围内的区域。

(3)声门下区:指声带下缘至环状软骨下缘之间。

ⅠⅡ期喉癌可首选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T1或T2早期声门癌的照射范围仅包括全喉的声门上区、声门区和声门下区。

单纯根治放射治疗:总量DT66-70GY/6.5-7周。

食管的分段:即食管入口到胸骨上切迹处为颈段,胸骨上切迹到气管分叉处为胸上段,气管分叉到贲门全长的上1/2为胸中段,气管分叉到贲门全长的下1/2为胸下段。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治愈率为14%-15%根据肺癌的发生部位分为三型:1、中心型肺癌2、周围型肺癌3、弥漫型肺癌根据肺癌病理类型分为:1、小细胞癌2、非小细胞肺癌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又称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为肿瘤压迫交感神经节所致,表现为患侧眼球内陷、上睑下垂、眼裂狭窄、瞳孔缩小、患侧颜面无汗和发红等。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由于纵膈内淋巴结转移压迫或肿瘤直接压迫上腔静脉而产生的急性或亚急性综合征。

主要体征是头颈部及胸部静脉曲张、颜面及口唇发绀、面部肿胀、部分患者表现上肢水肿或眼结膜水肿、视力模糊等。

肺上沟癌(又称Pancosat瘤或肺尖癌)指肺尖发生的支气管肺癌,常为低度恶性的鳞状细胞癌,生长较缓慢,手术不易彻底切除,常选择术后放射治疗。

急性放射性肺病:多发生在肺组织受照射DT30-40Gy/3-4周后,到放射治疗结束后2个月达高峰。

约15%左右的患者因遗传等因素对放射线高度敏感,仅照射DT20-25Gy也会产生此并发症。

Ⅰ,Ⅱ以及ⅢA期首选手术,术后放疗50-55GY非小细胞癌的根治性放射治疗适应症:1.因高龄或内科原因不能手术或拒绝手术的Ⅰ,Ⅱ期患者;2.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照射面积≤100平方厘米3.KPS≥60分,白细胞计数>3.5*10^9/L,血红蛋白>100g/L;4.无严重内科疾病5.无远处转移放射性肺病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1、肺受照射的体积和照射剂量2、放射源的能量和分割方法3、肺功能差和一般状况差者4、与某些化学治疗药物合并使用时。

可以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生素预防治疗,全肺照射量为17.5GY直肠癌发生于直肠齿状线以上至乙状结肠起始部之间,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

肛管长约3cm,其上为齿状线,作为直肠和肛管的移行部分,直肠长约12-15cm 直肠指检是检查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

我国大肠癌分期Ⅰ期(A期)癌浸润深度未穿出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Ⅱ期(B期)癌已侵达浆膜或肠外组织,但无淋巴结转移Ⅲ期(C期)已有淋巴结转移Ⅳ期(D期)包括所有因病灶广泛浸润、远处转移或种植播散而无法切除者。

正常肝脏70%﹣80%的血供来自门静脉,20%﹣30%的血供来自肝动脉。

而原发性肝癌血供与正常肝脏相反,约98%来自肝动脉。

原发性肝癌分类(1)微小肝癌(直径≤2㎝)(2)小肝癌﹙>2㎝,≤5㎝﹚(3)大肝癌﹙>5㎝,≤10㎝﹚(4)巨大肝癌﹙>10㎝﹚按组织学分型:1、肝细胞癌2、胆管细胞癌3、混合细胞型肝癌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AFP为肝细胞癌诊断中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AFP≥400微克/L,持续四周以上,且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等干扰因素,即可考虑为肝癌。

TACE:肺动脉栓塞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放射性肝炎是主要并发症,照射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管腔狭窄乃至闭塞。

小叶中心区域发生异常变化,肝细胞萎缩、坏死及肝小叶结构破坏致肝功能损害。

全肝照射安全剂量<DT30-35GY/3-4周,随剂量增加,发生放射性肝炎概率增加。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胃癌中的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不适合放疗。

前列腺癌占欧美国家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一位,死亡率仅次于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此抗原具有显着的器官特异性,是最重要的前列腺癌标记物。

前列腺癌能手术先手术,首先进行内分泌治疗再放疗。

接受近距离治疗者一般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1、临床分期为T1-T2a 2、Gleason评分<6 3、PSA<10μg/L宫颈癌临床分期ⅡA期无明显宫旁浸润ⅡB期有明显宫旁浸润手术治疗主要用于ⅠA期-ⅡA期的早期患者ⅡB-Ⅳ期患者以放射治疗为主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以腔内照射配合外照射的方法应用最为普遍A点定义为阴道穹窿垂直向上2cm与子宫中轴线外2cm交叉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