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和水的饱和蒸汽压

合集下载

乙醇理化性质

乙醇理化性质
稳定性:
稳定聚合危害:不能来自现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急性毒性:
LD50:7060 mg/kg(兔经口);7430 mg/kg(兔经皮);LC50:37620 mg/m3,10小时(大鼠吸入);人吸入4.3mg/L×50分钟,头面部发热,四肢发凉,头痛;人吸入2.6mg/L×39分钟,头痛,无后作用。
363
爆炸下限(V%):
3.3
爆炸上限(V%):
19.0
易燃易爆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沸点:
78.37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汽压(kPa):
5.33/19℃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
243.1
临界压力(MPa):
6.38
燃烧热(kj/mol):

水和溶液—稀溶液饱和蒸气压变化及应用

水和溶液—稀溶液饱和蒸气压变化及应用
课程:化学物料识用与分析 知识点: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什么叫蒸气压?
在一密闭容器中盛一定量纯水. 由于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就会有一部分动能较高的液态水分子从水面上 逸出,进入气相而成为水蒸汽分子,这个过程称为蒸发。
水蒸汽分子不断运动的同时,有一些水蒸汽分子碰到水面又变为液态水, 这个过程叫凝聚。
蒸气压: 一定温度下,当液体蒸发速度等于凝聚速度时 (平衡态),气相产生的压强。
mB ——物质B的质量,kg;
mB ——溶液的总质量,kg。
3. 物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
在溶液中,单位质量溶剂A所溶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为B的 质量摩尔浓度,其单位 mol/ kg,常以bB表示。
bB=
nB mA
nB —— 溶液中溶质B物质的量,mol;
注意了
mA ——溶液中溶剂A的质量,kg。
4. 物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可将乙醇水溶液看作稀溶液, 溶剂水服从拉乌尔定律, 溶质乙醇服从亨利定律。
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混合物。
先将质量分数换算成摩尔分数,即
mB
xB
nB nA nB
MB mA mB
MA MB
以1kg溶液作为计算基准, mA=0.97kg, MA=18×10-3 kg/mol,
mB=0.03kg, MB=46×10-3 kg/mol,代入得
Tb Tb Tb0
Tf
T
0 f
Tf
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
固点下降的定量关系,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成正比。
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T b = Kb·bB T f= Kf·bB
式中 Kb 为溶剂的摩尔沸点升高常数;
K f 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降低常数。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饱和蒸(saturatedvaporpressure)在密闭条件中,在一定下,与或处于相的蒸气所具有的称为饱和蒸气压。

同一在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蒸气压,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不同液体饱和蒸汽压不同,溶剂的饱和蒸汽压大于溶液的饱和蒸汽压;对于同一物质,固态的饱和蒸汽压小于液态的饱和蒸汽压。

例如,在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为。

而在10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增大到,乙醇为。

饱和蒸气压是液体的一项重要,如液体的、液体的相对挥发度等都与之有关。

饱和蒸气压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SaturatedWaterVaporPressuresatDifferentTemperatures饱和蒸汽压公式(1)Clausius-Claperon方程:dlnp/d(1/T)=-H(v)/(R*Z(v))式中p为蒸汽压;H(v)为蒸发潜热;Z(v)为饱和蒸汽压缩因子与饱和液体压缩因子之差。

该方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程,大部分蒸汽压方程是从此式积分得出的。

(2)Clapeyron方程:若上式中H(v)/(R*Z(v))为与温度无关的常数,积分式,并令积分常数为A,则得Clapeyron方程:lnp=A-B/T式中B=H(v)/(R*Z(v))。

(3)Antoine方程:lnp=A-B/(T+C)式中,A,B,C为Antoine常数,可查数据表。

Antoine方程是对Clausius-Clapeyron方程最简单的改进,在~范围内误差小。

附录在表1中给出了采用Antoine公式计算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蒸气压的常数A、B、C。

其公式如下lgP=A-B/(t+C)(1)式中:P—物质的蒸气压,毫米汞柱;t—温度,℃公式(1)适用于大多数化合物;而对于另外一些只需常数B与C值的物质,则可采用(2)公式进行计算lgP=T+C(2)式中:P—物质的蒸气压,毫米汞柱;表1不同物质的蒸气压名称分子式范围(℃)ABC银Ag1650~1950公式(2)氯化银AgCl1255~1442公式(2)三氯化铝AlCl370~190公式(2)氧化铝Al2O31840~2200公式(2)砷As440~815公式(2)砷As800~860公式(2)三氧化二砷As2O3100~310公式(2)三氧化二砷As2O3315~490公式(2)氩~公式(2)金Au2315~2500公式(2)三氯化硼BCl3……6..钡Ba930~1130公式(2)铋Bi1210~1420公式(2)溴Br2……6..碳C3880~4430公式(2)二氧化碳CO2……二硫化碳CS2-10~+一氧化碳CO-210~-1606..四氯化碳CCl4……钙Ca500~700公式(2)钙960~1100公式(2)镉Cd150~公式(2)镉500~840公式(2)氯Cl2……6..107240二氧化氯ClO2-59~+11公式(2)钴Co2374公式(2)铯Cs200~230公式(2)铜Cu2100~2310公式(2)氯化亚铜Cu2Cl2878~1369公式(2)铁Fe2220~2450公式(2)氯化亚铁FeCl2700~930公式(2)氢~氟化氢HF-55~+氯化氢HCl-127~溴化氢HBr-120~-87①8..4270溴化氢-120~-606..68250碘化氢HI-97~-51公式(2)碘化氢-50~-34公式(2)氰化氢HCN-85~氰化氢-40~+过氧化氢H2O210~90公式(2)水②H2O0~水③60~硒化氢H2Se66~-26公式(2)硫化氢H2S-110~83公式(2)碲化氢H2Te-46~0公式(2)氦He……汞Hg100~汞200~3007..汞300~汞400~8007..氯化汞HgCl260~130公式(2)氯化汞130~270公式(2)氯化汞HgCl2275~309公式(2)氯化亚汞Hg2Cl2…碘I2…钾K260~760公式(2)氟化钾KF1278~1500公式(2)氯化钾KCl690~1105公式(2)氯化钾1116~1418公式(2)溴化钾KBr906~1063公式(2)溴化钾1095~1375公式(2)碘化钾KI843~1028公式(2)碘化钾1063~1333公式(2)氢氧化钾KOH1170~1327公式(2)氪~-169公式(2)氟化锂LiF1398~1666公式(2)镁Mg900~1070公式(2)锰Mn1510~1900公式(2)钼Mo1800~2240公式(2)氮N2-210~-1806..一氧化氮NO-200~161公式(2)一氧化氮~148公式(2)三氧化二氮N2O3-25~0公式(2)四氧化二氮N2O4-100~-40公式(2)四氧化二氮-40~-10公式(2)五氧化二氮N2O5-30~+30公式(2)氯化亚硝酰~公式(2)肼N2H4-10~+肼39~钠Na180~883公式(2)氯化钠NaF1562~1701公式(2)氯化钠NaCl976~1155公式(2)氯化钠1562~1430公式(2)溴化钠NaBr1138~1394公式(2)碘化钠NaI1063~1307公式(2)氰化钠NaCN800~1360公式(2)氢氧化钠NaOH1010~1402公式(2)氖Ne……7..镍Ni2360公式(2)四羰基镍Ni(CO)42~40公式(2)氧O2-210~-1606..臭氧O3……6..磷(白磷)P20~公式(2)磷(紫磷)P380~590公式(2)磷化氢PH3……6..铅Pb525~1325公式(2)氯化铅PbCl2500~950公式(2)铂Pt1425~1765公式(2)铷Rb250~370公式(2)氡Rn……硫S……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24~48公式(2)锑Sb1070~1325公式(2)三氯化锑SbCl3170~253公式(2)硒Se……二氧化硒SeO2……硅Si1200~1320公式(2)四氯化硅SiCl4-70~+5公式(2)甲硅烷SiH4-160~112公式(2)二氧化硅SiO21860~2230公式(2)锡Sn1950~2270公式(2)四氯化锡SnCl4-52~-38公式(2)锶Sr940~1140公式(2)铊Tl950~1200公式(2)钨W2230~2770公式(2)氙Ke……锌Zn250~公式(2)甲烷XH4固体③7..甲烷液体6..氯甲烷CH3Cl-47~-10公式(2)三氯甲烷CHCl3-30~+二苯基甲烷C13H12217~283公式(2)氯溴甲烷CH2ClBr-10~+硝基甲烷CH3O2N47~100公式(2)乙烷C2HS……6..氯乙烷C2H5Cl65~+706..62230溴乙烷C2H5Br-50~+均二氯乙烷C2H4Cl2……均二溴乙烷C2H4Br2……环氧乙烷C2H4O-70~+偏二氯乙烷C2H2Cl20~30公式(2)1,1,2一三氯乙烷C2H3Cl3……丙烷C3H8……6..正氯丙烷C3H7Cl0~50公式(2)环氧丙烷(1,2)C3H6O-35~+正丁烷C4H10……6..异丁烷C4H10……6..正戊烷C5H12……异戊烷C5H12……环戊烷C5H10……正己烷C6H14……环已烷④C6H12-50~正庚烷C7H16……正辛烷C8H18-20~+正辛烷20~异辛烷(2-甲基庚烷)C8H18……正壬烷C9H20-10~+正壬烷60~正癸烷C10H2210~正癸烷70~正十一烷C11H2415~1007..正十一烷100~正十二烷C12H265~正十二烷115~正十三烷C13H2815~1327..正十三烷132~3306..正十四烷C14H3015~1457..正十四烷145~3406..正十五烷C15H3215~1607..正十五烷160~正十六烷C16H34……正十七烷C17H3620~1907..正十七烷190~正十八烷C18H3820~2007..正十八烷200~正十九烷C19H4020~408..正十九烷160~正二十烷C20H4225~2238..正二十烷223~乙烯C2H4……6..氯乙烯C2H3Cl-11~+506..1,1,2一三氯乙烯C2HCl3……苯乙烯C8H8……丙烯C3H6……6..丁稀-1C4H8……6..顺-2-丁烯C4H8……6..反-2-丁稀C4H8……6..2-甲基丙烯-1C4H8……6..1,2一丁二烯C4H6-60~+807..1,3一丁二烯C4H6-80~+656..2-甲基丁二稀-1,3C5H8-50~+乙炔C2H2-140~-82公式(2)甲醇CH4O-20~+苯甲醇C7H8O20~苯甲醇113~乙醇C2H6O……正丙醇C3H8O……异丙醇C3H8O0~1136..正丁醇C4H1075~公式(2)特丁醇C4H10……乙二醇C2H6O225~1128..乙二醇112~3407..乙醛C2H4O-75~-457..8250乙醛-45~+706..0230丙酮C3H6O……二乙基酮C5H10O……甲乙酮C4H3O……甲酸CH2O2……苯甲酸C7H6O260~110公式(2)乙酸C2H4O20~乙酸36~丙酸C3H6O20~丙酸60~正丁酸C4H8O20~正丁酸82~月硅酸C12H24O2164~205公式(2)十四烷酸C14H28O2190~224公式(2)乙酐C4H6O3100~140公式(2)顺丁烯二酸酐C4H2O360~160公式(2)邻苯二甲酸酐C3H4O3160~285公式(2)酷酸乙醋C4H8O2-20~+甲酸乙酯C3H6O2-30~+醋酸甲酯C3H6O2……苯甲酸甲酯C8H8O225~1007..苯甲酸甲酯100~甲酸甲酯C2H4O2……水杨酸甲酯C8H8O3175~215公式(2)氨基甲酸乙酯C3H7O2N……甲醚C2H6O……6..苯甲醚C7H8O……二苯醚C12H10O25~147⑤7..二苯醚147~甲乙醚C3H8O0~25公式(2)乙醚C4H10O……6..甲胺CH5N-93~-456..甲胺-45~+506..二甲胺C2H7N-80~二甲胺-30~+三甲胺C3H9N-90~三甲胺-60~+8506..乙胺C2H7N-70~乙胺-20~+二乙胺C4H11N-30~+三乙胺C6H15N0~1306..苯胺C6H7N……二甲替甲酰胺C3H7ON15~607..二甲替酰胺60~二苯胺C12H11N278~284公式(2)间硝基苯胺C6H6O2N2190~260公式(2)邻硝基苯胺C6H5O2N2150~260公式(2)对硝基苯胺C6H6O2N2190~260公式(2)苯酚C6H6O……邻甲酚C7H8O……间甲酚C7H8O……对甲酚C7H8O……α-萘酚C10H8O……β-萘酚C10H8O……苯⑥C6H6……氯苯C6H5Cl0~氯苯42~邻二氯苯C6H4Cl2……乙苯C8H10……氟苯C6H5F-40~+硝基苯C6H6O2N112~209公式(2)甲苯C7H8……邻硝基甲苯C7H7O2N50~225公式(2)间硝基甲苯C7H7O2N55~235公式(2)对硝基甲苯C7H7O2N80~240公式(2)三硝基甲苯C7H5O6N3……3..406160邻二甲苯C8H10……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乙酰苯C8H8O30~100公式(2)乙腈C2H3N……丙烯腈C3H3N-20~+氰C2N2-72~-28公式(2)氰C2N2-36~-6公式(2)萘C10H8……α-甲基綦C11H10……β-甲基萘C11H10……蓖C14H10100~160公式(2)蓖223~342公式(2)蓖醌C14H3O2224~286公式(2)蓖醌285~370公式(2)樟脑C10H16O0~18公式(2)咔唑C12H9N244~352公式(2)芴C13H10161~300公式(2)呋喃C4H4O-35~+吗啉C4H9ON0~吗啉44~菲C14H10203~347公式(2)喹啉C9H7N180~240公式(2)噻吩C4H4S-10~草酸C2H2O455~105公式(2)光气COCl2-68~+686..25230氨⑥NH3-83~+氯化铵NH4Cl100~400公式(2)氰化铵NH4CN7~17公式(2)开放分类:。

乙醇-水设计基础数据

乙醇-水设计基础数据

乙醇-水设计基础数据1.常压下乙醇-水系统t-x-y数据2.乙醇的密度3.乙醇的表面张力4含水溶液表面张力的计算二元的有机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在宽浓度范围内可用下式求取,即:oo w w oo o o o W w ww w q ww w O o so sw so sw s sw sw m V x V x V x V x V x V x B V qV T q Q Q B A A +=+==-=+===++=ϕϕϕϕδδϕϕϕϕδϕδϕδ)lg())(/(441.0)/lg(103/23/224/1004/14/1下角w 、o 、s 分别指水、有机物及表面部分张力指纯水及有机物的表面指主体部分的摩尔体积指主体部分的摩尔分率o w o w o w V V x x δδ,,,q 值决定于有机物的型式与分子的大小。

4. 塔板温度计算已知条件:液相组成A x ,操作压强P 对于非理溶液,由修正的拉乌尔定律可得:的活度系数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纯组分式中:)(B A r r B A P P x P r x P r P B A B A A B B A A A ,;,,10000---+=压力、温度和浓度对活度系数的数值都有影响,但压强的影响很小,一般可以忽略。

温度对活度系数的影响可按下面的经验公式估计,即:常数=r T log式中的常数对不同的物系不同组成,其值不同,可用一组已知数据求取。

求取的步骤如下:(1) 按已知的液相组成A x 在常压t-x-y 相图上查出温度t 0及气相组成为y A (2) 用安托尼方程分别计算上t 0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0,B A P P (3) 用修正的拉乌尔定律计算系数)1(1(;00A B A B AA AA x P y P r x P Py r --==)(4) 对组分A 及B 的常数分别用C A 及C B 表示,于是0000log log BB AA rT C r T C ==(5) 溶液浓度为A x 的活度系数可表示如下:BB A A r TC r T C log log ==由式(a)(b)(c)及安托尼方程即可求出已知液相组成的塔板温度。

实验四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实验四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实验四 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用静态法测定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2. 学会用图解法求被测液体在实验温度围的平均摩尔汽化热与正常沸点。

二、实验原理在一定温度下,与纯液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蒸气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这里的平衡状态是指动态平衡。

在某一温度下,被测液体处于密闭真空容器中,液体分子从表面逃逸而成蒸气,蒸气分子又会因碰撞而凝结成液相,当两者的速率相同时,就达到了动态平衡,此时气相中的蒸气密度不再改变,因而具有一定的饱和蒸气压。

当液体处于沸腾状态时,其上方的压力即为其饱和蒸气压。

温度不同,分子从液体逃逸的速度不同,因此饱和蒸气压不同。

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可用克-克方程来表示:2ln{p }vap m H d dT RT *∆= (2-1)式中 p *——液体在温度T 时的饱和蒸气压,Pa ;T ——热力学温度,K ;Δvap H m ——液体的摩尔汽化热,J ·mol -1;R ——摩尔气体常,8.314 K -1·mol -1。

如果温度的变化围不大,Δvap H m 视为常数,可当作平均摩尔汽化热。

对式(2-1)进行积分得:ln vap mH p C RT *-∆=+ (2-2)式中c 为积分常数,此数与压力p *的单位有关。

此式表示在一定温度围,液体饱和蒸气压的对数值与温度的倒数成正比。

如果测定出液体在各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以lnp*对1/T作图,可得一条直线,根据直线斜率可求出液体的平均摩尔汽化热。

当外压为101.325kPa时,液体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液体的正常沸点。

在图中,将该直线外推到压力为常压时的温度,即为液体的正常沸点。

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动态法、静态法和饱和气流法。

动态法是指在连续改变体系压力的同时测定随之改变的沸点;静态法是指在密闭体系中改变温度而直接测定液体上方气相的压力;饱和气流法是在一定的液体温度下,采用惰性气体流过液体,使气体被液体所饱和,测定流出的气体所带的液体物质的量而求出其饱和蒸气压。

乙醇-水设计

乙醇-水设计

题目:日产100吨乙醇---水精馏塔工艺设计设计任务1.进料液含30%乙醇(质量),其余为水。

2.产品的乙醇含量不得低于90%(质量)。

3.残液中乙醇含量不得高于0.5%(质量)。

4.进料方式:饱和液体进料。

5.采取直接蒸汽加热6.全凝器:列管式换热器,冷却介质循环水,冷却水入口t=20℃,出口t=40℃。

操作条件(1)、精馏塔顶压强2 KPa(表压)。

(2)、单板压降≤0.5 KPa。

(3)、全塔效率:Et≥50%设计内容1 .选定连续精馏流程;2 .塔的工艺计算;3. 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设计:(1)、塔高、塔径及塔板结构的主要参数;(2)、塔板的流体力学验算(仅验算压降);4 辅助设备选型与计算;5包括全凝器的型号的选用及性能参数6设计结果一览表;7工艺流程图及全凝器主体设备图。

目录一.概述 (1)二.精馏塔设计方案简介 (1)2.1操作压力的选择分析 (2)2.2进料热状况的选择分析 (2)2.3 加热方式的选择分析 (2)2.4 回流比的选择分析 (2)2.5 产品纯度或回收率 (2)2.6 方案的确定 (2)2.7 总述 (2)三.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3)3.1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3)3.1.1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3)3.1.2. 原料液及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3)3.1.3 物料衡算 (3)3.2 塔板数的确定 (4)N的求取 (4)3.2.1 理论板层数T3.2.2 实际板数的求取 (6)3.3 精馏塔的物性计算 (6)3.3.1精馏段物性计算 (6)3.3.1.1.操作压力计算 (6)3.3.1.2.操作温度计算 (6)3.3.1.3.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7)3.3.1.4.平均密度计算 (7)3.3.1.5.液体平均表面张力计算 (7)3.3.2提馏段物性计算 (8)3.3.2.1 操作压力计算 (8)3.3.2.2 操作温度计算 (8)3.3.2.3 平均摩尔量计算 (8)3.3.2.4平均密度计算 (9)四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9)4.1 塔径的计算 (9)4.2 塔高的计算 (10)五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0)5.1 溢流装置计算 (11)5.2 塔板布置 (12)六.流体力学验算 (13)6.1 塔板压降 (13)七.全凝器的设计 (14)7.1确定物性数据 (14)7.2换热器的初步选型 (14)7.3估算传热面积 (15)7.3.1热流量 (15)7.3.2.平均传热温差 (15)7.3.3.冷却水用量 (15)7.3.4.传热面积 (15)7.4工艺结构尺寸 (16)7.4.1.管径和管内流速 (16)7.4.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16)7.4.3.平均传热温差 (16)7.4.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16)7.4.5.壳体内径 (16)7.4.6.折流板 (17)7.4.7.接管 (17)7.5换热器核算 (17)7.5.1热流量核算 (17)7.5.1.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17)7.5.1.2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18)7.5.1.3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18)7.5.1.4 传热系数K (19)e7.5.1.4传热面积裕度 (19)7.5.2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19)7.5.2.1管程流体阻力 (19)7.5.2.2壳程阻力 (20)八.换热器的结果汇总 (21)九.总结 (22)十.参考文献 (23)十一.符号说明 (24)一.概述乙醇~水是工业上最常见的溶剂,也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是无色、无毒、无致癌性、污染性和腐蚀性小的液体混合物。

物化实验——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物化实验——纯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

实验四纯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明确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概念,了解纯液体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式。

2.掌握用平衡管法测定不同温度下乙醇饱和蒸气压的方法,并利用图解法求其平均摩尔蒸发焓和正常沸点。

二、基本原理在一定温度下,气液平衡时的蒸气压叫做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

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只是温度的函数,温度升高,其饱和蒸气压会增大。

当饱和蒸气压等于外压时,该液体开始沸腾。

本实验测定一系列不同温度下乙醇的饱和蒸气压。

在某一温度下,1摩尔液体转化为蒸汽的焓变为该液体在该温度下的摩尔蒸发焓Δv H m ,Δv H m 随温度而变化。

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率服从克拉佩龙方程:v m m,g m,L d d ()H p T T V V ∆=- (3-1) 式中:Δv H m 为摩尔蒸发焓,V m,g 为气体的摩尔体积,V m,L 为液体的摩尔体积。

和气体的体积相比较,液体的体积可以忽略,若再把气体看作理想气体,则(3-1)式可变换为:()v m2d ln Pa d p H T RT ∆= (3-2)上式称为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式。

若在不大的温度间隔内,摩尔蒸发焓可以近似地看作常数,则上式积分可得:v m 212111ln()H p p R T T ∆=-- (3-3) 或()v mln Pa H p B RT∆=-+ (3-4) ()ln Pa Ap B T=-+ (3-5)式中R 为摩尔气体常数,B 为积分常数,A =Δv H m /R ,由(3-5)式可知,()ln Pa p 与1/T 是直线关系,直线的斜率为-A 。

若能得到直线的斜率,则由A =Δv H m /R 可求出平均摩尔蒸发焓Δv H m 。

本实验采用静态法测定乙醇的饱和蒸气压,即在不同温度下直接测量乙醇的蒸气压或在不同外压下测定乙醇的沸点。

具体的实验方法为平衡管法,装置如图1所示。

平衡管A 球内装待测液体,当A 球的液面上纯粹是待测液体的蒸气,且B 管与C 管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则表示C 管液面上的蒸气压(即A 球液面上的蒸气压)与加在B 管液面上的外压相等。

工业乙醇的物理常数表

工业乙醇的物理常数表

工业乙醇的物理常数表
工业乙醇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工业乙醇的物理常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面是工业乙醇的物理常数表:
一、密度相关常数
1.密度:0.787-0.789 g/cm³(20℃)
2.比重:0.789 (20℃/水)
3.平均速度:213.5 m/s
二、蒸汽压相关常数
1.蒸汽压:5.95 kPa (20℃)
2.饱和蒸汽压:5.95 kPa (20℃)
3.活泼度:1.00
三、热力学相关常数
1.热值:29.7 MJ/kg
2.热容:2.44 J/g·K (25℃)
3.热导率:0.1651 W/m·K (25℃)
4.粘度:1.2 mPa·s (20℃)
5.表面张力:22.39 mN/m (20℃)
四、其他常数
1.溶解性:在水中易溶,在乙醚、乙酸、苯等有机溶剂中不易溶解。

2.相对介电常数:24.5 (20℃)
3.凝固点:-11
4.1℃
4.熔点:-114.3℃
以上是工业乙醇的物理常数表,这些常数对于工业生产和应用过程中的计算和评估都非常重要。

同时也可以为研究和开发新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乙醇—水分离填料精馏塔设计 化工原理

乙醇—水分离填料精馏塔设计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乙醇-水填料精馏塔设计学生姓名学院名称学号班级专业名称指导教师年月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摘要乙醇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它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

它是带有一个羟基的饱和一元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酒香的气味,并略带刺激性。

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

乙醇液体密度比水小,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乙醇的生产离不开精馏、萃取等化工流程。

氧化钙脱水法、共沸精馏、吸附精馏、渗透汽化、吸附法、萃取精馏法和真空脱水法等多用在乙醇的回收和提纯的方面。

实际生产中较成熟的方法是共沸精馏和萃取精馏,这2 种分离方法多以连续操作的方式出现。

在一些领域生产乙醇设备简单、投资小,可单塔分离多组分混合物,或同一塔可处理种类和组成频繁更换的物系。

塔设备是使气液成两相通过精密接触达到相际传质和传热目的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一般分为级间接触式和连续接触式两大类。

前者的代表是板式塔,后者的代表则为填料塔。

本次课程设计就是针对乙醇-水体系而进行的常压二元填料精馏塔的设计及相关设备选型。

关键词:乙醇;水;填料塔;精馏1.1 物料性质 (1)1.2 塔设备简介 (1)2流程的确定及说明 (1)2.1.加料 (1)2.2.进料 (1)2.3 塔顶冷凝方式 (2)2.4 回流方式 (2)2.5 加热方式 (2)2.6 加热器 (2)3精馏塔的设计计算 (2)3.1物料衡算 (2)3.2塔顶气相、液相,进料和塔底的温度分别为:VD t、LD t、F t、W t 3 3.3平均相对挥发度α (4)3.4回流比的确定 (4)3.5热量衡算 (5)3.5.1加热介质的选择 (5)3.5.2冷却剂的选择 (5)3.5.3热量衡算 (5)3.6理论塔板数计算 (7)3.6.1板数计算 (7)3.6.2塔板效率 (8)3.7 精馏塔主要尺寸的设计计算 (9)3.7.1流量和物性参数的计算 (9)3.7.2塔径设计计算 (11)4附属设备及主要附件的选型计算 (15)4.1.冷凝器 (15)4.3塔内其他构件 (17)4.3.1.塔顶蒸汽管 (17)4.3.2.回流管 (17)4.3.3.进料管 (18)4.3.4.塔釜出料管 (18)4.3.5除沫器 (18)4.3.6液体分布器 (19)4.3.7液体再分布器 (20)4.3.8填料支撑板的选择 (20)4.3.9塔釜设计 (21)4.3.10塔的顶部空间高度 (21)4.3.11手孔的设计 (21)4.3.12.裙座的设计 (22)5精馏塔高度计算 (22)6总结 (24)附录 (24)参考文献 (26)第一部分概述1.1物料性质乙醇易燃,具刺激性。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液体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八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摘要】本文的目的是学习和掌握测定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方法,加深对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的认识和理解。

采用了动态法,测定了乙醇的饱和蒸气压。

实验结果表明,乙醇的摩尔汽化热∆vap H m=41.50 k J∙mol−1,沸点T=349.36K=76.36℃。

结果说明,实验方法正确。

【前言】在温度T下的一个真空密闭容器中,当液体分子从表面蒸发逃逸和蒸气分子向液面凝结的速度相等时,我们就认为液体和它的蒸气处于动态平衡。

此时液面上的蒸气压力就是液体在温度T时的饱和蒸气压。

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有一定的关系: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剧,因面单位时向内从液面逸出的分子数增加,蒸气压增大;反之,温度降低时蒸气压减小。

当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液体便开始沸腾,外压不同时液体的沸点也不同。

我们把外压为1个大气压(101325Pa)时的沸腾温度称为液体的正常佛点。

根据克拉佩龙方程,气液两相的平衡温度T与平衡压力p之间存在如下关系:dp dT =∆vap H m T(V g−V l)其中∆vap H m为纯液体在温度T时的摩尔汽化热,V g和V l分别为气相和液相的摩尔体积。

在远离临界温度时,V g≫V l。

若把蒸气视为理想气体,则V g=RT p⁄,那么克拉佩龙方程就变成克拉佩龙-克劳修斯方程,即:d㏑p dT =∆vap H mRT2当温度范围变化不大时可忽略温度对∆vap H m的影响。

对上式变形并积分可得:ln p=−∆vap H m+C即:ln p=A+C其中,A=−∆vap H m/R;C为积分常数。

由上式可以看出,若根据实验结果用Inp对1/T作图可得一条直线,其中斜率为A。

根据斜率便可求出摩尔汽化热。

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方法有如下三类:动态法、静态法、饱和气流法;本次实验采用动态法测定乙醇的饱和蒸气压,即:在不同外界压力下,测定其沸点。

【正文】一、仪器和试剂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装置、福廷式大气压力计、真空泵、数字压差计、温度计、电热水壶、无水乙醇。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水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在3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132.982Pa,乙醇为10532.438Pa。

而在10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增大到101324.72Pa,乙醇为222647.74Pa。

饱和蒸气压是液体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质,液体的沸点、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等都与之有关。

如:放在杯子里的水,会因不断蒸发变得愈来愈少。

如果把纯水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并抽走上方的空气。

当水不断蒸发时,水面上方汽相的压力,即水的蒸汽所具有的压力就不断增加。

但是,当温度一定时,汽相压力最终将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数值上,这时的汽相压力称为水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

当汽相压力的数值达到饱和蒸汽压力的数值时,液相的水分子仍然不断地气化,汽相的水分子也不断地冷凝成液体,只是由于水的气化速度等于水蒸汽的冷凝速度,液体量才没有减少,气体量也没有增加,液体和气体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名称分子式范围(℃) A B C1,1,2-三氯乙烷C2H3Cl3 \ 6.85189 1262.570 205.1701,1,2一三氯乙烯 C2HCl3 \ 7.02808 1315.040 230.0001,2一丁二烯C4H6 -60~+80 7.16190 1121.000 251.0001,3一丁二烯C4H6 -80~+65 6.85941 935.531 239.5542-甲基丙烯-1 C4H8 \ 6.84134 923.200 240.0002-甲基丁二烯-1,3 C5H8 -50~+95 6.90334 1080.966 234.668α-甲基綦C11H10 \ 7.06899 1852.674 197.716α-萘酚C10H8O \ 7.28421 2077.560 184.000β-甲基萘C11H10 \ 7.06850 1840.268 198.395β-萘酚C10H8O \ 7.34714 2135.000 183.000氨NH3 -83~+60 7.55466 1002.711 247.885氨基甲酸乙酯C3H7O2N \ 7.42164 1758.210 205.000钡Ba 930~1130 公式(2) 350.000 15.765 苯C6H6 \ 6.90565 1211.033 220.790 苯胺C6H7N \ 7.24179 1675.300 200.000 苯酚C6H6O \ 7.13617 1518.100 175.000 苯甲醇C7H8O 20~113 7.81844 1950.300 194.360 苯甲醇C7H8O 113~300 6.95916 1461.640 153.000 苯甲醚C7H8O \ 6.98926 1453.600 200.000 苯甲酸C7H6O2 60~110 公式(2) 63.820 9.033 苯甲酸甲酯C8H8O2 25~100 7.43120 1871.500 213.900 苯甲酸甲酯C8H8O2 100~260 7.07832 1656.250 95.230 苯乙烯C8H8 \ 6.92409 1420.000 206.000 铋Bi 1210~1420 公式(2) 200.000 8.876 蓖C14H10 100~160 公式(2) 72.000 8.910 蓖C14H10 223~342 公式(2) 59.219 7.910 蓖醌C14H3O2 224~286 公式(2) 110.050 12.305 蓖醌C14H3O2 285~370 公式(2) 63.985 8.002 丙酸C3H6O2 0~60 7.71553 1690.000 210.000 丙酸C3H6O2 60~185 7.35027 1497.775 194.120 丙酮C3H6O \ 7.02447 1161.000 224.000 丙烷C3H8 \ 6.82973 813.200 248.000 丙烯C3H6 \ 6.81960 785.000 247.000 丙烯腈C3H3N -20~+140 7.03855 1232.530 222.470 铂Pt 1425~1765 公式(2) 486.000 7.786 草酸C2H2O4 55~105 公式(2) 90.503 12.223 臭氧O3 \ 6.72602 566.950 260.000 醋酸甲酯C3H6O2 \ 7.20211 1232.830 228.000 氮N2 -210~-180 6.86606 308.365 273.200 碲化氢H2Te -46~0 公式(2) 22.760 7.260 碘I2 \ 7.26304 1697.870 204.000 碘化钾KI 843~1028 公式(2) 157.600 8.096 碘化钾KI 1063~1333 公式(2) 155.700 7.949 碘化钠NaI 1063~1307 公式(2) 165.100 8.371 碘化氢HI -97~-51 公式(2) 24.160 8.259 碘化氢HI -50~-34 公式(2) 21.580 7.630 丁烯-1 C4H8 \ 6.84290 926.100 240.000 氡Rn \ 6.69640 717.986 250.000 对二甲苯C8H10 \ 6.99052 1453.43000 215.307对甲酚C7H8O \ 7.00592 1493.000 160.000 对硝基苯胺C6H6O2N2 190~260 公式(2) 77.345 9.560 对硝基甲苯C7H7O2N 80~240 公式(2) 49.950 7.982 二苯胺C12H11N 278~284 公式(2) 57.350 8.008 二苯基甲烷C13H12 217~283 公式(2) 52.360 7.967 二苯醚C12H10O 25~147 7.45310 2115.200 206.800 二苯醚C12H10O 147~325 7.09894 1871.920 185.840 二甲胺C2H7N -80~-30 7.42061 1085.700 233.000 二甲胺C2H7N -30~+65 7.18553 1008.400 227.353 二甲替甲酰胺C3H7ON 15~60 7.34380 1624.700 216.200 二甲替酰胺C3H7ON 60~350 6.99608 1437.840 199.830 二硫化碳CS2 -10~+160 6.85145 1122.500 236.460 二氧化硅SiO2 1860~2230 公式(2) 506.000 13.430 二氧化硫SO2 \ 7.32776 1022.800 240.000 二氧化氯ClO2 -59~+11 公式(2) 27.260 7.893 二氧化碳CO2 \ 9.64177 1284.070 268.432 二氧化硒SeO2 \ 6.57781 1879.810 179.000 二乙胺C4H11N -30~+100 6.83188 1057.200 212.000 二乙基酮C5H10O \ 6.85791 1216.300 204.000 顺-2-丁烯C4H8 \ 6.86926 960.100 237.000 反-2-丁烯C4H8 \ 6.86952 960.800 240.000 菲C14H10 203~347 公式(2) 57.247 7.771 呋喃C4H4O -35~+90 6.97533 1010.851 227.740 氟苯C6H5F -40~+180 6.93667 1736.350 220.000 氟化钾KF 1278~1500 公式(2) 207.500 9.000 氟化锂LiF 1398~1666 公式(2) 218.400 8.753 氟化钠NaF 1562~1701 公式(2) 218.200 8.640 氟化氢HF -55~+105 8.38036 1952.550 335.520 钙Ca 500~700 公式(2) 195.000 9.697 钙Ca 960~1100 公式(2) 370.000 16.240 镉Cd 150~320.9 公式(2) 109.000 8.564 镉Cd 500~840 公式(2) 99.900 7.897 汞Hg 100~200 7.46905 1771.898 244.831 汞Hg 200~300 7.73240 3003.680 262.482 汞Hg 300~400 7.69059 2958.841 258.460 汞Hg 400~800 7.75310 3068.195 273.438 钴Co 2374 公式(2) 309.000 7.571光气COCl2 -68~+68 6.84297 941.250 230.000 硅Si 1200~1320 公式(2) 170.000 5.950 过氧化氢H2O2 10~90 公式(2) 48.530 8.853 氦He \ 16.13130 282.126 290.000 环戊烷C5H10 \ 6.88676 1124.162 231.361 环氧丙烷(1,2) C3H6O -35~+130 7.06492 1113.600 232.000 环氧乙烷C2H4O -70~+100 7.40783 1181.310 250.600 环已烷C6H12 -50~200 6.84498 1203.526 222.863 甲胺CH5N -93~-45 6.91831 883.054 223.122 甲胺CH5N -45~+50 6.91205 838.116 224.267 甲苯C7H8 \ 6.95464 1341.800 219.482 甲醇CH4O -20~+140 7.87863 1473.110 230.000 甲硅烷SiH4 -160~112 公式(2) 12.690 6.996 甲醚C2H6O \ 6.73669 791.184 230.000 甲酸CH2O2 \ 6.94459 1295.260 218.000 甲酸甲酯C2H4O2 \ 7.13623 1111.000 229.200 甲酸乙酯C3H6O2 -30~+235 7.11700 1176.600 223.400 甲烷CH4 \ 7.69540 532.200 275.000 甲烷液体 6.61184 339.93000 266.000甲乙醚C3H8O 0~25 公式(2) 26.262 7.769 甲乙酮C4H3O \ 6.97421 1209.600 216.000 钾K 260~760 公式(2) 84.900 7.183 间二甲苯C8H10 7.00908 1462.26600 215.105间甲酚C7H8O \ 7.62336 1907.240 201.000 间硝基苯胺C6H6O2N2 190~260 公式(2) 77.345 9.560 间硝基甲苯C7H7O2N 55~235 公式(2) 50.128 8.066 金Au 2315~2500 公式(2) 385.000 9.853 肼N2H4 -10~+39 8.26230 1881.600 238.000 肼N2H4 39~250 7.77306 1620.000 218.000 均二氯乙烷C2H4Cl2 \ 7.18431 1358.460 232.200 均二溴乙烷C2H4Br2 \ 7.06245 1469.700 220.100 咔唑C12H9N 244~352 公式(2) 64.715 8.280 氪Kr -188.7~-169 公式(2) 10.065 7.177 酷酸乙醋C4H8 -20~+150 7.09808 1238.710 217.000 喹啉C9H7N 180~240 公式(2) 49.720 7.969 邻苯二甲酸酐C3H4O3 160~285 公式(2) 54.920 8.022 邻二甲苯C8H10 \ 6.99891 1474.679 213.686邻二氯苯C6H4Cl2 \ 6.92400 1538.300 200.000 邻甲酚C7H8O \ 6.97943 1479.400 170.000 邻硝基苯胺C6H5O2N2 150~260 公式(2) 63.881 8.868 邻硝基甲苯C7H7O2N 50~225 公式(2) 48.114 7.973 磷(白磷) P 20~44.1 公式(2) 63.123 9.651 磷(紫磷) P 380~590 公式(2) 108.510 11.084 磷化氢PH3 \ 6.70101 643.720 256.000 硫S \ 6.69535 2285.370 155.000 硫化氢H2S -110~83 公式(2) 20.690 7.880 氯Cl2 \ 6.86773 821.107 240.000 氯苯C6H5Cl 0~42 7.10690 1500.000 224.000 氯苯C6H5Cl 42~230 6.94594 1413.120 216.000 氯化铵NH4Cl 100~400 公式(2) 83.486 10.016 氯化汞HgCl2 60~130 公式(2) 85.030 10.888 氯化汞HgCl2 275~309 公式(2) 61.020 8.409 氯化汞HgCl2 130~270 公式(2) 78.850 10.094 氯化钾KCl 690~1105 公式(2) 174.500 8.353 氯化钾KCl 1116~1418 公式(2) 169.700 8.130 氯化钠NaCl 976~1155 公式(2) 180.300 8.330 氯化钠NaCl 1562~1430 公式(2) 185.800 8.548 氯化铅PbCl2 500~950 公式(2) 141.900 8.961 氯化氢HCl -127~-60 7.06145 710.584 255.000 氯化亚汞Hg2Cl2 \ 8.52151 3110.960 168.000 氯化亚铁FeCl2 700~930 公式(2) 135.200 8.330 氯化亚铜Cu2Cl2 878~1369 公式(2) 80.700 5.454 氯化亚硝酰NOCl -61.5~-5.4 公式(2) 25.500 7.870 氯化银AgCl 1255~1442 公式(2) 185.500 8.179 氯甲烷CH3Cl -47~-10 公式(2) 21.988 7.481 氯溴甲烷CH2ClBr -10~+155 6.92776 1165.590 220.000 氯乙烷C2H5Cl 65~+70 6.80270 949.620 230.000 氯乙烯C2H3Cl -11~+50 6.49712 783.400 230.000 吗啉C4H9ON 0~44 7.71813 1745.800 235.000 吗啉C4H9ON 44~170 7.16030 1447.700 210.000 镁Mg 900~1070 公式(2) 260.000 12.993 锰Mn 1510~1900 公式(2) 267.000 9.300 钼Mo 1800~2240 公式(2) 680.000 10.844 钠Na 180~883 公式(2) 103.300 7.553氖Ne \ 7.57352 183.340 285.000 萘C10H8 \ 6.84577 1606.529 187.227 镍Ni 2360 公式(2) 309.000 7.600 偏二氯乙烷C2H2Cl2 0~30 公式(2) 31.706 7.909 铅Pb 525~1325 公式(2) 188.500 7.827 氢H2 -259.2~-248 5.92088 71.615 276.337 氢氧化钾KOH 1170~1327 公式(2) 136.000 7.330 氢氧化钠NaOH 1010~1402 公式(2) 132.000 7.030 氰C2N2 -72~-28 公式(2) 32.437 9.654 氰C2N2 -36~-6 公式(2) 23.750 7.808 氰化铵NH4CN 7~17 公式(2) 41.481 9.978 氰化钠NaCN 800~1360 公式(2) 155.520 7.472 氰化氢HCN -85~-40 7.80196 1425.000 265.000 氰化氢HCN -40~+70 7.29761 1206.790 247.532 铷Rb 250~370 公式(2) 76.000 6.976 噻吩C4H4S -10~180 6.95926 1246.038 221.354 三甲胺C3H9N -90~-40 7.01174 1014.200 243.100 三甲胺C3H9N -60~+850 6.81628 937.490 235.350 三氯化铝AlCl3 70~190 公式(2) 115.000 16.240 三氯化硼BCl3 \ 6.18811 756.890 214.000 三氯化锑SbCl3 170~253 公式(2) 49.440 8.090 三氯甲烷CHCl3 -30~+150 6.90328 1163.030 227.400 三硝基甲苯C7H5O6N3 \ 3.86730 1259.406 160.000 三氧化二氮N2O3 -25~0 公式(2) 39.400 10.300 三氧化二砷As2O3 100~310 公式(2) 111.350 12.127 三氧化二砷As2O3 315~490 公式(2) 52.120 6.513 三氧化硫SO3 24~48 公式(2) 43.450 10.022 三乙胺C6H15N 0~130 6.82640 1161.400 205.000 铯Cs 200~230 公式(2) 73.400 6.949 砷As 440~815 公式(2) 133.000 10.800 砷As 800~860 公式(2) 47.100 6.692 十四烷酸C14H28O2 190~224 公式(2) 75.783 9.541 水H2O 60~150 7.96681 1668.210 228.000 水H2O 0~60 8.10765 1750.286 235.000 水杨酸甲酯C8H8O3 175~215 公式(2) 48.670 8.008 顺丁烯二酸酐C4H2O3 60~160 公式(2) 46.340 7.825 锶Sr 940~1140 公式(2) 360.000 16.056四氯化硅SiCl4 -70~+5 公式(2) 30.100 7.644 四氯化碳CCl4 \ 6.93390 1242.430 230.000 四氯化锡SnCl4 -52~-38 公式(2) 46.740 9.824 四羰基镍Ni(CO)4 2~40 公式(2) 29.800 7.780 四氧化二氮N2O4 -100~-40 公式(2) 55.160 13.400 四氧化二氮N2O4 -40~-10 公式(2) 45.440 11.214 铊Tl 950~1200 公式(2) 120.000 6.140 碳 C 3880~4430 公式(2) 540.000 9.596 特丁醇C4H10 \ 8.13596 1582.400 218.900 锑Sb 1070~1325 公式(2) 189.000 9.051 铁Fe 2220~2450 公式(2) 309.000 7.482 铜Cu 2100~2310 公式(2) 468.000 12.344 钨W 2230~2770 公式(2) 897.000 9.920 五氧化二氮N2O5 -30~+30 公式(2) 57.180 12.647 芴C13H10 161~300 公式(2) 56.615 8.059 硒Se \ 6.96158 3256.550 110.000 硒化氢H2Se 66~-26 公式(2) 20.210 7.431 锡Sn 1950~2270 公式(2) 328.000 9.643 氙Ke \ 6.67880 573.480 260.000 硝基苯C6H6O2N 112~209 公式(2) 48.955 8.192 硝基甲烷CH3O2N 47~100 公式(2) 39.914 8.033 锌Zn 250~419.4 公式(2) 133.000 9.200 溴Br2 \ 6.83298 113.000 228.000 溴化钾KBr 906~1063 公式(2) 168.100 8.247 溴化钾KBr 1095~1375 公式(2) 163.800 7.936 溴化钠NaBr 1138~1394 公式(2) 161.600 4.948 溴化氢HBr -120~-87 8.46220 1112.400 270.000 溴化氢HBr -120~-60 6.88059 732.680 250.000 溴乙烷C2H5Br -50~+130 6.89285 1083.800 231.700 氩Ar -207.62~-189.19 公式(2) 7.815 7.574 氧O2 -210~-160 6.98983 370.757 273.200 氧化铝Al2O3 1840~2200 公式(2) 540.000 14.220 一氧化氮NO -200~161 公式(2) 16.423 10.084 一氧化氮NO -163.7~148 公式(2) 13.040 8.440 一氧化碳CO -210~-160 6.24020 230.274 260.000 乙胺C2H7N -70~-20 7.09137 1019.700 225.000 乙胺C2H7N -20~+90 7.05413 987.310 220.000乙苯C8H10 \ 6.95719 1424.255 213.206 乙醇C2H6O \ 8.04494 1554.300 222.650 乙二醇C2H6O2 25~112 8.26210 2197.000 212.000 乙二醇C2H6O2 112~340 7.88080 1957.000 193.800 乙酐C4H6O3 100~140 公式(2) 45.585 8.688。

乙醇的危险特性表

乙醇的危险特性表

WORD 格式可编辑专业知识 整理分享乙醇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英文名ethylalcohol 分子式:C 2H 6O 分子量:46.07标识国标编号:32061CAS 号64-17-5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熔点℃-114.1相对密度(空气=1)1.59理沸点℃78.3临界温度℃243.1 化相对密度(水=1)0.79临界压力MPa6.38 性饱和蒸汽压℃燃烧热KPa5.33(19)Kj/mol1365.5质 最小引燃能量无资料mJ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毒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00mg/m3接触限值性前苏联(1977)大气质量标准5.0mg/m3与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危害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燃烧性易燃闪点℃12燃引燃温度℃363爆炸极限%上限%:19.0,下限%:3.3烧爆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炸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聚合危害无资料危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 险属、胺类。

性灭火方法用流动清水冲洗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注意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 事项和工具。

包装分类II 包装标志7包装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塑料瓶或金属桶外木桶急救措施 用流动清水冲洗;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饮足量温水,催吐。

泄露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 应急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处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工程控制 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 眼设备。

眼镜 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二、乙醇饱和蒸汽压的实验报告

二、乙醇饱和蒸汽压的实验报告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等位计测定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2、学会用图解法求乙醇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的平均摩尔蒸发焓与正常沸点。

二、实验原理1、纯物质的蒸气压随温度的变化可用克拉贝龙方程来表示:dp/dT =△vapHm /T△V m(1)将(1)式积分得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P/Pa) = (-△vapHm /R)×(1/T)+ C (2)由(2)式可见,实验测定不同温度T下的饱和蒸气压p,以ln(p/[p])对1/T作图,得一直线,求得直线的斜率m和截距C,则乙醇的平均摩尔蒸发焓为:△vapHm =-m×R×[△H]/[R] (3)3、习惯上把液体的蒸气压等于101.325kPa时的沸腾温度定义为液体的正常沸点,由(2)式还可以求乙醇的正常沸点。

本实验采用静态法直接测定乙醇在一定温度下的蒸气压。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主要仪器:DPCY-2型饱和蒸汽压教学实验仪一套,HK-1D型恒温水槽一套,WYB-1型真空稳压包一个,稳压瓶一个,安全瓶一个。

2、主要试剂:无水乙醇(A.R)。

四、实验装置图DPCY-2C型饱和蒸气压教学实验仪面板五、实验步骤1、读取并记录下室温和大气压。

2、装样:从加样口加2/3体积的无水乙醇,并在U型管内装入一定体积的无水乙醇.3、教学实验仪置零:打开教学实验仪电源,预热5分钟,选择开关打到kPa,按下板上的置零键,显示值为00.00数值。

4、系统气密性检查:除真空泵前的安全活塞通大气外,其余活塞都关上,抽真空4~5分钟,关闭三通活塞,若数字压力计上的数字基本不变,表明系统不漏气,可进行下步实验否则应逐段检查,消除漏气因素。

5、排除球管上方空间内空气:用WYB-1型真空稳压包控制抽气速度,抽气减压气泡逸出的速度以一个一个地溢出为宜至液体轻微沸腾3~5分钟,压力显示约-94k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