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她美的无可救药我却只能做个谦谦君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庸:她美的无可救药,我却只能做个谦谦君子

这是艾人物的第83篇原创文章文/麦大人

01楔子

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什么是江湖呢?最早见于《庄子·大宗师》:“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是道家哲学,江湖的书面用语就是社会。一般指远离朝廷与统治阶级的民间,在文学作品中,尤其在武侠小说里,江湖则是侠客们与草莽英雄们的活动范围;甚至有时是黑社会的代称。

什么是江湖?人即是江湖。什么是江湖?恩怨即是江湖。江湖是美丽的,在深夜的街头独自挥舞着刻着自己名字的剑,像风一样潇洒;江湖是无奈的,看着自己的师友至爱喋血黄沙,为报仇也只能十年面壁。

这就是江湖。

在古龙武侠小说中借燕十三之口说出了那句惊世之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要有人,就会有恩怨。

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江湖传说。金庸的小说,不仅风靡港澳台、东南亚、欧美,在国内更是无数人为之废寝忘食,很多人以读过金庸小说为荣。

上至达官显贵,大学教授,下至贩夫走卒,乡野村夫,都是金庸的读者,在中国没有哪一位作家有如此的群众基础和影

响力。金庸的小说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堪称是当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位小说家。

读过金庸小说的人,大概都听过那句特别的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是后来金庸为他的14部小说撰写的对联,方便读者记忆。

有人说:活着的时候,读者就以亿来计算的作家,古今中外仅此一人,就是金庸。02刺头少年

金庸,原名查良镛,书香世家,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排行老二,有兄妹七人,武侠小说泰山北斗。

查家为当地百年望族,以康熙年间最为鼎盛,曾有“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康熙皇帝还亲自过匾“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其声誉,可见一斑。

1936年,金庸小学毕业,入嘉兴中学。次年,日寇入侵,母亲病故,金庸成了笔下的“流浪儿”。年底在校长张印通的带领下,来到浙西南的丽水,成立了浙江省立联合高中初中部就读。这里的生活异常艰苦,学生们一边学习,一边军训。初三那年,金庸联名两个同学一起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书《给投考初中者》,主要用于指导打算升初中的学生如何考试得高分。金庸名满校园,成了校草级的风云人物。

在动荡年代,金庸凭借天赋及努力,各科成绩优异,英文更是出色,经常出入图书馆。从小学到中学,每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金庸的文学天赋,尤其得到了校长张印通的赏识。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家,常常把金庸叫到自己办公室,一起探讨文学。灯光摇曳,两人促膝长谈。文学,拉近了两人距离,遂成了一对忘年交。

金庸性格散漫,有些桀骜不驯。1941年,金庸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阿丽丝漫游记》,文章讽刺学校训导处主任沈乃昌在教学、管理上的无能和愚拙。沈暴跳如雷,要求学校开除金庸。

校长张印通得知消息后,不禁心急如焚,焦虑万分。他为金庸的才华惋惜,不愿失去这个未来的文学大师。因此把开除改成退学,后来又写了一封推荐信,让金庸去同学担任校长的衢州中学就读。

金庸百感交集,热泪盈眶,张校长的为人对金庸成长影响很大,以后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

在衢州中学图书馆里,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尤其喜爱阅读古典文学名著,这为他以后创作武侠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争对金庸的直接影响就是,他对战争有了大量感性、具体的体验和认识。浙赣会战激烈,学校不得不听课疏散学生,他们这一届就提前一年毕业。03涉世之初

金庸决定去大后方的重庆求学,途中经过湘西,盘缠用尽,在一个同学家借住了半年。还是一边复习,一边在农场干活。

第二年,他同时考上了西南联大,中央大学和四川大学外文系,由于中央大学不收学费,金庸决定念中大。

不久,他又惹出一桩麻烦。校内国民党学生“特务”横行霸道,殴打学生,学校包庇纵容。金庸抱打不平,对校方加以指责。结果极为相似,他又一次被勒令退学。

由于堂兄查良鉴是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在其帮助下,1947年金庸顺利转入该校法学院攻读国际法专业,并于次年毕业。

日后来看,正是金庸少时一次次挑战师长,反抗压力的不凡之行,已经具备了打抱不平、反抗强权的“侠客”行径。

几十年后,金庸到台湾访问。台湾政大校长便说:“查先生,以前我们把你开除了,很对不起,现在言归于好,好不好?”金庸说:“我当时应该开除的,我把校长比作希特勒。”

校长说:“我们言归于好,送你一个文学博士,你接不接受?”他就拿到了这个博士。这是后话。

抗战胜利后,金庸进入杭州《东南日报》做记者。1948年秋天,他凭借才能在3000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入职《大公报》,做编辑和国际电讯翻译。04香江才子

不久《大公报》香港复刊,金庸被南派香港分社。1950年《大公报》旗下的《新晚报》创刊,金庸担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工作,也做翻译和记者工作。

在这里,与梁羽生结识,两人成为同事,在一张桌子办公,

两人的友谊和成就由此开始。

这期间,金庸以林欢为笔名为长城电影公司写剧本,有《绝代佳人》、《兰花花》等。同时,还与导演合作过两部电影,有《有女怀春》和《王老虎抢亲》。

除了写社论之外,金庸以姚馥兰为笔名撰写电影评论,姚馥兰的意思是英文your friend你的朋友。他写的影评读来是一种享受,文笔委婉,见解清醒,是一时之选,可惜后来没有结集出版。

金庸参加电影工作时间不长,其成就无法和武侠小说相比。因此,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曾参加过电影工作,做导演了。

1955年,对金庸来说,是人生中关键的一年。金庸与梁羽生、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因梁羽生手头无暇分身,金庸被总编罗孚安排写武侠小说。

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由此诞生,每天在副刊上连载。这也是他第一次以“金庸”为笔名创作,金庸其实就是查良镛的最后一个字拆开来的。

小说才发表到一半,各路读者已经惊为天人。接下来的《碧血剑》、《雪山飞狐》更是名声大噪。

《射雕英雄传》一出世,更是惊天动地,金庸由此奠定了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地位。05报业巨子

1959年,金庸和同学沈宝新一起创办了《明报》,金庸出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