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启示

合集下载

积极心理学教学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教学心得体会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心理学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和潜能,培养个体幸福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近年来,积极心理学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名积极心理学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收获颇丰,现将我的教学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二、积极心理学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具备应对生活中各种压力和挑战的能力。

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挖掘自身潜能,培养乐观、自信、坚韧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的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的幸福感,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幸福感的来源和培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幸福感。

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积极心理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3. 促进社会和谐积极心理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促进社会和谐。

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关心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三、积极心理学教学实践1.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

通过幽默、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结合实际案例积极心理学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经常引用现实生活中典型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3. 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注重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耐心讲解,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优秀学生,我鼓励他们发挥特长,不断挑战自我。

5. 强调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教学的核心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在幸福感培养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幸福感培养中的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幸福感培养中的应用幸福感是一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它不仅关乎个体的主观感受,还与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和工作表现等方面密切相关。

然而,很多人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往往忽视了自身的幸福感。

幸运的是,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来培养和提升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积极心态和优点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的优点、幸福感和成就感,旨在帮助个人发展并提升生活质量。

在幸福感培养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幸福感与积极情绪息息相关,而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帮助人们培养积极情绪,如快乐、满足和喜悦。

例如,通过实施积极思维训练,个体可以学会更加乐观、积极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这种积极情绪的培养可以使个人更加满意和幸福。

其次,积极心理学注重个体的力量和优点。

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人类的弱点和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力量和优点。

通过发现和发展个体的优点,个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天赋和潜能,并将其用于个人成长和幸福感的提升。

例如,通过使用“力量测量表”等工具,个人可以了解自己的优点并积极利用它们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此外,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教导个人如何建立积极、支持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比如,积极心理学鼓励个体学会倾听和支持他人,培养友善和关爱的态度,并将这些积极关系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有研究表明,积极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

最后,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成长和意义追求。

每个人都有追求成长和寻找人生意义的需求。

积极心理学通过提出目标设定、自我实现和意义追求等概念,帮助个体寻找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当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并付诸行动时,他们将更有可能体验到幸福感和满意度。

总之,积极心理学在幸福感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个体培养积极情绪,发现和发展个体的优点,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以及追求个体的成长和意义。

积极心理学对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意义研究

积极心理学对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意义研究

积极心理学对提升大学生幸福感的意义研究【导言】幸福感是人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幸福感欠缺却成为人们的普遍问题。

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由于学习、生活等多方面压力的加重,很多大学生的幸福感较低,甚至存在心理问题。

而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派别,关注的是人的优点、优势和积极体验,以研究如何提升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意义,探讨积极心理学在解决大学生幸福感问题中的作用。

【正文】一、积极心理学对于大学生幸福感提升的意义1. 调整负向情绪,提升自我意识负向情绪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面对各种压力时,大学生往往感到焦虑、沮丧、挫折等情绪。

而积极心理学从正面出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感不仅取决于身体健康、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心态和态度。

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培养乐观、自信、感激等积极情绪,能够调整大学生的负向情绪,提升自我意识。

2. 增强心理韧性,调节压力大学生面对的压力形式多样,除了学业压力,还有课外活动、社会竞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压力的调节,大学生的心理韧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韧性,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通过预防性干预,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使其更加坚强和适应各种压力。

3. 培养正面情感,提升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强调的是人的优点和长处,注重发掘人的积极面,以帮助人们提高幸福感。

大学生正值青春期,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

积极心理学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生活态度,还能让这些年轻人在正面情感的影响下,建立更加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提升幸福感。

4. 唤醒自身潜能,拓展生活范围积极心理学是以激励人们发掘内在潜能为核心的,它认为发掘自身的潜在能力能够满足人类自我实现和自我提升的需求。

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大学生可以相信自己的内在能力、特长和优点。

积极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大学生便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不仅能够拓展自己的生活范围,同时还能够增强个体对生活的信任,提升幸福感。

心理学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与提升

心理学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与提升

心理学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与提升在当代社会中,幸福感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学科,对于个人幸福感的影响和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心理学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如何提升幸福感。

一、心理学对个人幸福感的影响1. 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强调个体的积极情感、个人特长和幸福感。

通过积极情感训练、个人成长和自我认知等手段,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人培养更积极的心态和态度,从而提高幸福感的水平。

2. 心理健康的影响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个人幸福感的基础。

心理学在研究和培养个体心理健康方面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方法。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训练等手段,心理学可以帮助个体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进而增强个人的幸福感。

3. 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估心理学研究了个人对自我的认知和评价对于幸福感的影响。

通过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个人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减少自卑和自责的情绪,从而提高个人的幸福感水平。

心理学提供了一系列方法,如自我反思、自我接纳和自我成长,来提升个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估能力。

二、心理学对个人幸福感的提升1. 积极情感的培养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情感是提高幸福感的关键。

个人可以通过感恩、乐观、幽默等积极情感的培养来提高自己的幸福感。

心理学建议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积极情感的习惯,如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参与有意义的活动等。

2. 培养心流体验心流是一种心理状态,指的是个体在专注于某项活动时,感受到的全身心投入和愉悦的经验。

心流体验可以帮助人们忘却烦恼,专注于当前的事物,并且在完成任务时获得满足感。

心理学研究了如何培养心流体验,包括选择适合个体能力水平的任务、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挑战等。

3. 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人际关系是个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的社交关系可以提高个人的幸福感。

个体可以通过主动参与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和建立正面的人际关系等方式来提升个人的社交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人类的优点、品质和幸福感,着眼于个体强大的一面,旨在帮助人们实现更加积极、幸福的生活。

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尝试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来提升自身的幸福感。

那么,究竟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扮演着怎样重要的角色呢?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感概念众所周知,幸福感是人们对自身整体生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之一。

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幸福感被认为是一种综合性的主观体验,不仅包括快乐和满足,还涉及到对生活的意义、目标的追求以及个体内在的成长。

积极心理学的幸福感干预方式积极心理学通过各种幸福感干预方式,帮助个体培养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从而提升幸福感。

其中,常见的幸福感干预方式包括:1.感恩练习通过每天记录几件自己感恩的事情,培养感恩之心,从而让个体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积极因素,减少负面情绪的影响,提升幸福感。

2.心流体验心流体验是指人们沉浸在某项活动中、全神贯注、忘乎所以的状态。

通过追求心流体验,个体可以找到内在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增强幸福感。

3.积极情绪的培养通过积极心理学的训练方式,帮助个体培养乐观、积极的情绪态度,减少消极情绪的困扰,从而有效提升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幸福感干预方式,个体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有效提升幸福感。

在快节奏、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中,积极心理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健康、科学的提升幸福感的途径。

所以,无论是从个体角度还是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尝试应用。

只有积极心理学引领下的心理干预,才能真正带给人们更多幸福感的可能。

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心态和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心态和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培养积极心态和幸福感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门关注人类积极方面的心理学分支,主张重视个体的优点与优势,并通过培养积极心态来促进人们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积极心理学对培养积极心态和幸福感的作用。

一、积极情绪的重要性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包括快乐、满足、喜悦等积极体验和情感。

研究表明,积极情绪不仅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有助于提高身体健康、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所以,学会培养积极情绪对于个人的幸福感至关重要。

二、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1. 感恩的力量感恩是积极心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每天提醒自己感恩的事物和人,可以帮助我们转变对事物的态度,从而提升幸福感。

可以通过写日记、面对面的感谢等方式来实践感恩。

2. 树立积极目标树立积极目标是帮助我们保持积极心态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设定具体的、可实现的目标,我们可以感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同时,积极心理学提倡将目标从“我要有什么”转变为“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3. 培养乐观态度乐观态度是积极心态的核心要素。

积极心理学认为,乐观的人更能面对挑战和困难,更容易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看到问题的积极一面,培养积极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三、积极心态与人际关系积极心态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非常大。

一个积极心态的人通常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同时,积极心态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他人,增进互信和理解。

通过积极心态,我们可以改善人际关系,建立更加积极和谐的社会网络。

四、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积极心理学提供了许多有益于教育的观点和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心理学强调学生的优势与智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来管理课堂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程度的主观感受,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提升,心理学领域中的积极心理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积极心理学将关注焦点从弥补个体问题转变为挖掘和发展个体优势和潜能,致力于增强个体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本文将深入探讨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概述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并正式确立的一门新兴心理学领域。

与传统心理学侧重于治疗问题、强调个体缺陷和病理性方面的研究不同,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于个体潜能的挖掘、优势特质的发展以及积极情感和行为模式的培养。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观点,个体可以通过培养乐观态度、积极情感、个人优势和成就感来提高自身幸福感。

同时,积极心理学也提出了一系列实践方法和干预策略,通过这些方法和策略可以显著提高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1. 乐观态度对幸福感的影响乐观态度是指积极看待生活、对未来抱有希望和信心的心理倾向。

大量研究表明,乐观态度与个体更高的幸福感密切相关。

积极心理学通过培养人们的乐观态度,教会人们如何正面面对困难与挫折,从而促进个体幸福感的提升。

2. 积极情感对幸福感的促进积极情感包括愉快、喜悦、爱、安宁等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

研究发现,频繁经历积极情感可以提高个体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因此,积极心理学强调通过培养个体积极情感,如关注自己和他人成功的经历、感恩、善良等方式来促进幸福感的提升。

3. 个人优势及成就感对幸福感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特质,包括性格特点、专业技能等方面。

通过充分挖掘并发挥这些优势特质,可以增强个体在工作、人际关系以及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并获得更多成就感。

积极心理学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职业辅导、自我认识与成长等方法来促进个体成就感和幸福感。

4. 积极心理学的实践方法基于以上对于积极心理学中各项因素对于幸福感带来影响因素,其结合了一系列实践方法来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正念练习:通过正念冥想等训练,帮助人们培养当下注意力,并改善情绪状态。

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的科学在探索人类幸福的道路上,积极心理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这门科学不仅仅关注疾病和缺陷,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人类的优势和潜能上。

它试图回答一个古老而深刻的问题:我们如何能够活得更加幸福?幸福感的科学认为,幸福并非是一种偶然的、短暂的情绪,而是一种可以通过实践和培养而获得的稳定状态。

这种状态包括了积极情绪、参与感、意义感、成就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多个维度。

首先,积极情绪是幸福感的基石。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可以通过培养感恩、乐观和希望等积极情绪来提升幸福感。

例如,通过每天记录三件值得感激的事情,可以训练大脑关注生活中的积极方面,从而增加幸福感。

其次,参与感也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某项活动中,无论是工作、爱好还是社交,我们都会体验到一种被称为“心流”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感到完全沉浸在当前的活动中,这种体验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幸福。

意义感是幸福感的另一个关键要素。

当我们认为自己的生活有目的和意义时,我们会感到更加幸福。

这可以通过设定目标、追求激情或者参与对社会有益的活动来实现。

成就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当我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无论是个人的还是职业的,我们都会感受到一种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不仅来自于结果,更来自于过程中的努力和克服困难的经历。

最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幸福感至关重要。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积极的关系,可以为我们提供支持、爱和归属感,这些都是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心理学的实践者们提出了许多方法来提升幸福感,包括正念冥想、自我接纳、目标设定和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科学研究的,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追求和维持幸福感。

总之,幸福感的科学告诉我们,幸福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是一种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实践和研究来实现的状态。

通过培养积极情绪、参与感、意义感、成就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更多的幸福。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启示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逐渐得到了重视。

幸福感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需求,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幸福感的培养意义重大,关系到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就开始研究积极心理学,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

本文将探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启示。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指研究正向情感、积极体验和个体优点、能力等因素,探索人类幸福、满意感和自我实现的心理学分支。

它提倡关注个体在健康、成功和幸福方面的积极因素,探讨人类潜能的开发和利用。

塞里格曼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是选择、态度和行动力。

积极心理学正是基于这三个要素的考量,探究个体如何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念、正确的人生态度以及有效的行动力,以使个体的幸福指数达到最大。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大学生是一个特别的人群。

在这个阶段,他们可以接触到更广阔的知识和世界,也可以逐渐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心理问题,如学业压力、情感困扰、职业规划等。

而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心理学倡导“乐观主义”和“人生意义”,这与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密切相关。

乐观主义不是盲目乐观,而是帮助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保持积极情绪,从而提高他们的抗挫能力。

而人生意义则是让人们知道自己的追求和价值所在,从而降低他们因为价值观模糊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情感的培养,如快乐、满足感、希望和爱。

这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和收获积极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发掘个体优点和潜能积极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个体的优点和潜能,这与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密切相关。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竞争和发展问题,需要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潜能,从而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一支新兴学派,旨在研究个体的优势、幸福感和成长潜力,致力于培养个体积极的心态、情绪和态度,从而促进幸福感的提升。

在当今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下,人们更加迫切地需要寻找平衡和快乐感,而积极心理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心理调适方式。

了解幸福感幸福感是衡量个体主观幸福程度和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不同于物质财富带来的暂时快乐,幸福感更多地关乎个体内心的满足感和快乐体验。

在追求幸福感的过程中,积极心理学通过深入研究人类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模式,试图找到提升幸福感的有效途径。

重塑积极心态积极心理学鼓励个体树立积极的心态,尝试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重塑思维模式,培养乐观态度,个体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减少消极情绪的干扰,从而提升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例如,当遇到困难时,将其视作挑战和成长的机会,积极应对,通常会带来更积极的结果。

培养感恩之心感恩是促进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积极心理学倡导培养感恩之心,让个体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和值得珍惜的事物。

通过每天写下感恩日记、感谢生活中给予的一切,可以提升个体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感恩不仅可以调整个体的情绪状态,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从而为幸福感的增长奠定基础。

追寻心流体验心流体验是人们在专注投入某项活动时体验到的一种全神贯注、忘我的状态,极大地提升了个体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积极心理学鼓励个体追求心流体验,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才能优势,让个体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沉浸其中,获得愉悦和乐趣。

心流体验不仅可以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还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个体的生活幸福度。

积极心理学为人们拓展了提升幸福感的新途径,通过重塑积极心态、培养感恩之心和追寻心流体验等方式,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中受益,找到适合自己的幸福之路,让心灵更加丰盈、积极和幸福。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作用幸福感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它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生活的满意程度和幸福程度。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提升幸福感的方法和途径。

其中,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心理学分支,在提升幸福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具体作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积极心理学实践方法。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幸福感、积极情绪和优点的科学领域。

与传统的心理学关注于人类问题和疾病不同,积极心理学关注于人类的优点、资源和发展潜力,旨在帮助个体实现更高水平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提高人们对积极情绪、满意度和成功的认知和经验,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积极心理学在提升幸福感中的具体作用1. 培养乐观态度乐观态度是积极心理学中非常关键的概念之一。

研究表明,乐观的个体更倾向于看到问题之外的可能性和机会,他们更有韧性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积极心理学实践方法,如培养感恩心态、逆向思考等,个体可以逐渐培养乐观态度,从而提升幸福感。

2. 增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内心状态和行为的觉察程度。

通过增强自我意识,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价值观和目标,从而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和生活方式。

积极心理学通过一系列实践方法,如正念冥想、自我反省等,帮助个体增强自我意识,促进个人成长和幸福感的提升。

3. 培养正面情绪正面情绪是积极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研究发现,正面情绪可以改善身体健康、增强抵抗力和改善人际关系。

通过实践积极情绪调节方法,如寻找乐趣、表达感激等,个体可以培养正面情绪,并从中获得更高水平的幸福感。

4. 培养性格优点性格优点是指个体特有的积极品质和特点。

通过发掘和培养性格优点,个体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满意度。

积极心理学通过注重个体优点、培养希望等方法来帮助个体发展和应用性格优点,从而提升幸福感。

常见的积极心理学实践方法除了上述提到过的实践方法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且有效的积极心理学实践方法:悲伤与喜悦日志:每天记录一件让你感到悲伤或喜悦的事情,并思考其中带给你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方法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学生幸福感的方法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加,学生面临着学业、社交、家庭等多方面的挑战,提升他们的幸福感显得尤为重要。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关注个体及其潜能和美好体验的心理学分支,为提升学生的幸福感提供了丰富的方法与工具。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在于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促进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以及提升生活满足感。

在这个背景下,可以通过多种策略来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升幸福感。

首先,培养积极的自我认知尤为重要。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身特质、情感及行为的理解与评估。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可以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优点和潜力,从而增强自信。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比如自我反思日记、团体讨论等,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同时,鼓励他们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强化对目标实现过程中的积极感受,进而提升他们的幸福感。

其次,强化积极情绪体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

积极情绪如快乐、满足、善良等不仅能提升生活的满意度,还能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活动如团队建设、志愿服务以及文体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

让他们在参与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归属感。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活动能够通过社交互动增强学生间的联系,这种联系能进一步促进幸福感。

社交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幸福感。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途径。

教师和家长可以鼓励学生建立积极的朋友圈,参与社团活动、班级组织,以及社区服务。

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友谊,还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有效沟通、解决冲突及合作。

这些技能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都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培养同理心,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这种互助合作的氛围将有助于提升整个群体的幸福感。

意义感和目标感是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目标且定期追求目标的人,其幸福感往往更高。

因此,教育中应加入价值观与目标导向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个人立场与目标。

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

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

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幸福感的提升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品质对个体的幸福感有重要的影响。

而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他们的心理状态对于其幸福感的形成和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法以及大学生个人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大学生时期是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感。

首先,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乐观态度。

积极的心态能够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抵抗压力的能力,提高幸福感。

其次,积极心理品质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接纳和自尊心。

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大学生更容易接纳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更加关注自身的优点和长处,从而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幸福感。

最后,积极心理品质还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积极乐观的个体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交活动,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进而提高幸福感。

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法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培养方法。

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并积极奋斗,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其次,培养积极的心态。

大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乐观心态的方法和技巧,如合理调整情绪、培养内在动力和积极思考等,来提高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

此外,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通过社会互动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也是提高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

三、大学生个人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对于大学生而言,个人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

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拥有积极心理品质可以使他们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些挑战,并更好地解决问题。

其次,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大学生更容易保持专注和热情,并且更加勇于追求自己的目标,从而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教育培养幸福感助力成长

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教育培养幸福感助力成长

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教育培养幸福感助力成长幸福,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待。

而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幸福感的培养和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幸福教育作为一种关注个体内在需求和心理健康的教育方式,能够帮助个体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认识和实现幸福,从而助力其健康成长。

本文将从幸福的概念出发,探讨幸福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心理学视角下幸福教育的实践方法,以便更好地培养和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一、幸福的概念与重要性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的整体满意程度和快乐感。

它不仅仅包含了物质层面的需求满足,更涉及到个体内心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状况。

幸福感高的个体往往对生活有积极的态度,更具有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因此,培养和提升幸福感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幸福教育作为一种心理学的教育方式,将幸福视为个体内在需求的核心,旨在通过教育的手段帮助个体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幸福,并实现自身的幸福目标。

它不仅仅关注个体的学业成就,更重视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命价值的实现。

因此,幸福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二、幸福教育的实践方法2.1 培养积极心理素质幸福感的培养需要有积极的心理素质作为支撑。

幸福教育的实践方法之一就是帮助个体培养积极心理素质。

这包括培养个体的自信心、乐观态度和抗挫折能力等。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育活动,个体能够了解到自身的优点和潜力,认识到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机会而非终点。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增强个体的内在动力,提高其对幸福感的认知和体验。

2.2 培养情绪管理能力情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情绪管理能力对于个体的幸福感至关重要。

幸福教育的实践方法之一就是培养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教育的方式,个体能够了解到不同情绪对于幸福感的影响,学习合理应对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2.3 培养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个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是构建幸福感的基础。

浅析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浅析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浅析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思路。

本文将就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进行浅析。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强调的是人类积极的一面,关注人的优点和优势,以及如何让人们更加健康、快乐和有意义地生活。

与传统心理学关注人的病态和不健康相比,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人的成长和发展,致力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关注他们的问题和困扰,更应该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优势,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从而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1. 培养乐观心态积极心理学认为,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各种困扰,因此需要培养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通过学习乐观心理学知识,培养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的社会生活。

2. 增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感知,包括对自己的优点、特长、价值观和人生目标的认识。

积极心理学提倡个体要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并为实现个人目标而努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鼓励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和特长,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 培养心流体验心流是指在全身心投入某项活动时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感,是一种处于最佳状态的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流状态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心流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4. 培养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积极心理学提倡良好的人际关系,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可以带来快乐和满足感。

心理学视角下的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

心理学视角下的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

心理学视角下的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的关系是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而受关注的话题。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心理学分支,关注的是个体的积极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旨在提高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分析积极心理学对于提升幸福感的作用。

首先,了解积极心理学对幸福感的定义至关重要。

积极心理学是在传统心理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主要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积极体验。

在积极心理学的框架下,幸福感被定义为个体在自身生活中感到快乐、满足和满意的程度。

它不仅仅是情绪的体验,更包括对生活的满意度、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心理学与幸福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如快乐、满足和乐观。

这些积极情感不仅仅带来短暂的愉悦,还能够改变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方式,进而促进幸福感的提升。

例如,积极情感可以改善个体的注意力和记忆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增进社交关系等,从而使个体更加幸福满足。

其次,积极心理学研究了人的内在力量和资源,如优势特质、个人长处和意义观念等。

这些内在力量和资源的发现和发展,有助于个体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难,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适应性,从而增强幸福感。

例如,研究发现,个体如果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特质,并加以充分利用,会感受到更高的自主性和成就感,进而提高幸福感。

此外,积极心理学也研究了个体的内外在动机,如自我实现需求、社交需求和成长需求等。

满足这些需求能够带来更深层次的幸福感,使个体在心理上得到充分的满足和成长。

例如,自我实现需求的满足可以促使个体追求自己内在的价值和目标,并且在实现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幸福感。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感是个体在积极心理特征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生活的满意度和自我认同感的体现。

积极心理学通过强调个体的积极情感体验、发现和发展内在力量和资源,以及满足内外在动机的需求,能够积极地影响个体的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作者:冯琪来源:《学园》2013年第35期【摘要】高校开展积极心理学健康教育,在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正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下,将积极心理学的全新理念渗透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去,培养理念、增强体验、塑造人格、构建组织系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充满阳光的心理品质,造就积极乐观的性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启示【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33-01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逐年增多,有着良好的家庭条件而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走向高校表现出诸多的问题,很多学生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差较大,心理年龄大大落后于实际年龄。

脱离了家庭呵护的学生无法立即自立起来;面对巨大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学生无法快速自强起来;优越的成长环境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历练机会,很多学生的承压能力和抗击打能力不强;人际关系的变化、家庭问题的频发让不少大学生一时不能从心理上适应或进行有效调节,于是不少大学生逐渐走向心理低潮期,看问题悲观情绪严重,想问题做事情明显偏激。

学习上不能集中精力,生活上逐渐消极,影响他们的生活学习,甚至带来一定的严重问题。

笔者结合多年高校心理学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此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灌输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理念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是对传统消极心理学修正,也是新时期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类心理发展变化规律提出新的教育学理念,对延续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心理学教育提出的一种质疑和挑战。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每一个人的积极品质,强调每一个人的人文价值并进行人文关怀,以一种非常全新的姿态和思维去研究解释心理学问题。

作为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吸收新的知识,更新教学理念,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人文理念,纠正传统心理学教育认识的误区,对传统的主流心理学模式采取一定的批判继承的态度。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启示【摘要】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大学生活中,积极心理学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需求。

积极心理学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积极情绪和情感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压力。

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心理学可以指导大学生如何建立健康、支持和积极的人际关系。

追求个人成长和意义的发现也是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影响之一。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多方面而深远,未来研究和实践也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发展。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幸福感, 自我意识, 自我认知, 积极情绪, 情感管理能力, 人际关系, 个人成长, 意义发现, 研究, 实践, 重要性, 展望1. 引言1.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个体积极品质和幸福感的心理学分支,它强调的是个体的优点、积极情绪和幸福感,与传统心理学中的疾病模型相对应。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幸福、充实、爱、成就感等积极情绪和品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提升生活质量。

与传统的心理学关注问题、病理和治疗不同,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寻找人类优点和幸福感的源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并实现自己的幸福和满足感。

通过关注积极因素,积极心理学为个体提供了更加全面、积极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1.2 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性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影响。

幸福感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更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个人发展。

作为处于人生关键阶段的大学生群体,他们需要面对诸多压力和挑战,来自学业、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诸多困境。

而幸福感的提升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焦虑和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幸福感,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目标。

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启示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一股心理学思潮,它主要集中在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帮助人们通过一些积极的体验促进个人的发展,获得幸福感,欣赏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通过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培养其优势性格,塑造大学生的健康、积极的心理倾向。

积极心理学潜能健康教育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的理念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

它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人本身所固有的积极因素,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人获得幸福感。

这要求我们从事心理健康方面的老师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ep·seligman认为,心理科学本应具有三项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富有意义;鉴别并培养有天赋的人。

但是从二战以后,心理学放弃了它的后两项使命,变成了一门以治疗人类的心理问题为专任的科学。

此时的心理学主要致力于测评并治疗个人的精神疾病,其研究焦点包括各种心理疾病的成因、疗法以及有关婚姻危机、物质滥用、青少年犯罪等方面的主题。

这种研究重心转移的结果是,“众多的心理学家几乎不知道正常人应该怎么样在正常的条件下获得自己应有的幸福。

”消除心理疾病并不意味着个体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

以美国为例,尽管到上世纪末,心理学对抑郁的治疗技术已经比40年前成熟多了,但是抑郁患者的数量却达到了40年前的10倍多,而且呈现出低龄化的倾向,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困惑。

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但是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上,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消极心理学的模式,把重点都放在预防和干预大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上。

这在发展大学生心理积极方面和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欠缺的。

在心理学研究方面也有资料显示,近两个世纪以来,关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文章比率大约是1︰14,这说明在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在,我们关注消极的方面多于积极的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的启示【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类也越来越开始关注人类自身的幸福感。

随着大学生跳楼、投毒事件的不断发生,大学生这个群体的幸福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

为了了解大学生是否幸福,如果不幸福那么原因又是什么,以及如何提高大学生幸福感这个问题,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幸福感;启示与建议一、积极心理学与主观幸福感首先,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呢?从概念上讲,积极心理学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

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

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与一直以来的消极心理学相对立,消极心理学一直以来占据心理学重要的地位,但是,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消极心理学的弊端也慢慢显现出来,它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消极的层面,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如主观幸福感。

我们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开始对大学生幸福感培养进行研究与探索。

现代社会,时代在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大学生的幸福感不但没有因此而增加,反而降低了,因此,当前我们需要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而积极心理学正是可以对此进行一个理论的指导与帮助。

从概念上讲,到底什么是幸福感呢?它是每个人对生活的一种主观感受。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大学生对自身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与感受,从它可以看出大学生的生活质量是高还是低。

要想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就必须先找出导致大学生不幸福的因素,再用正确并对应的科学对策,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提高幸福感,这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二、调查对象与研究方法为了充分了解常州各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情况,为了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幸福感,为了给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我们对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常州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等高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73份,回收率为95.5%。

调查从15个方面展开,14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

我们这次的调查用到的研究方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即收集、整理、分析文献资料,形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认识。

(2)理论指导法,即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研究,形成一个理论指导。

(3)问卷调查法,即运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有意识地向被选取的调查对象了解主观真实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4)数理统计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所用分析软件为Excel和spss。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大学生对主观幸福感的感受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今天在大学里的努力就是为了能有一个幸福的未来。

而就目前的状况来讲,大学生在大学里是否幸福直接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更好地生活与学习,所以大学生幸福感至关重要。

经过调查,发现:1.就总体感觉来说,46.15%的人选择了对大学生活感到幸福,25.64%的人选择了经常感到幸福,23.18%的人选择了偶尔会感到幸福,5.03%的人选择了不幸福。

2.就大学学习课程的学习心态来说,38.46%的人选择了积极乐观,48.28%的人选择了充实自我,10.82%的人选择了无所谓,2.44%的人选择了比较厌倦。

3.就人生价值是否得到实现来说,20.51%的人选择了得以实现,51.28%的人选择了偶尔实现,29.48 %的人选择了没有实现。

在大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幸福感状况,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造成影响的有以下几个因素:自身外貌状况、家庭情况、人际交往、恋爱经历、生活消费、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等等。

1.就外貌方面,11.54%的人选择了相当自信,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的,48.72%的人选择了自我感觉还行,32.01%的人选择了无所谓,5.13%的人选择了很难过,不自信。

2.就恋爱与幸福感的关系来说,32.05%的人选择了恋爱会增加幸福感,51.28%的人选择了有时会有时不会,16.67%的人选择了恋爱与幸福感没有关系。

3.就在大学中的生活消费情况(金钱)来说,69.23%的人选择了生活消费少不会不幸福,29.49%的人选择了偶尔不幸福,5.13 %的人选择了无所谓。

4.总的来说,就最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因素,45.67%的人选择了就业压力,20.62%的人选择了情感问题,21.07%的人选择了金钱权利问题,12.01%的人选择了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

从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在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讲,最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就业压力,而恋爱、外貌等方面的因素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只能说是对其有影响。

下面进行详细分析:(1)就业:近几年,随着各大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显而易见,就业比率呈下降趋势。

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挤进大学,却还要面临竞争愈加激烈、就业矛盾愈加突出的社会现状,所以大学生们承受的心理压力相当大,有的甚至因此产生了极大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反而更加影响就业,从而恶性循环。

大学生不幸福感的产生是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所以大学生应该摒弃错误的就业观念,调整自己的就业理念,正确地认识自己,提高自己的幸福指数。

(2)恋爱:为爱跳楼、跳江做出傻事的例子屡见不鲜,值得大学生好好反思。

大学时期的爱情最纯真、最干净,也最让人渴望,但是同时,它也是温室里的花朵,最脆弱,最容易夭折。

大学生虽然是一个在生理上已经成熟的群体,但他们在心理上还是未成熟的,在感情上遇到问题容易产生自卑、伤心、迷茫、失落甚至想不开的情况,对学习、生活等产生不良的影响,还会影响生理与心理健康。

所以,情感也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原因。

(3)金钱:金钱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一个人没有钱,整天为了生活而不停奔波,享受幸福的机会就会小得多。

大学是个小社会,当然离不开金钱与消费。

有资料显示,大学生的消费高于社会的平均消费。

如今的大学里,盲目消费、互相攀比的现象无处不在,许多大学生为了追求物质上的幸福,不惜做出各种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令人叹息。

可以看出,金钱也是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一个因素。

(4)学习: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学习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在大学里的生活。

学习成绩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在学校里的评奖评优。

虽然大学与中学相比,学习不是唯一,但学习目标的确立与成绩的优劣还是影响了大学生在大学里的幸福感。

(三)启示与建议1. 调查启示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要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着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

这种研究途径的共同要素是积极人格、自我决定、自尊、自我组织、自我定向,适应,智慧,成熟的防御,创造性和才能;积极心理学还告诉我们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

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建沟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的研究积极心理,必须在社会文化生态大系统中考察。

2. 调查建议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分析,并针对常州市高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我们建议从学校方面和大学生本身进行改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讲,需要加强教育,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大学生对幸福感的认识教育,并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相结合,有许多同学根本不明白什么是幸福,对幸福感这个词语很茫然,何谈感到幸福,加强对幸福感的认识是培养幸福感的基础与前提。

(2)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知识与素养的教育,在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社会,关注自然,有利于学生积极品质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学会用乐观向上的积极姿态面对生活当中的各种不如意。

(3)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做好自己的正确定位工作,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引导大学生对自己在学习、金钱、恋爱、就业等方面有个全面而正确的了解,让大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目标与期望,从而能够获得幸福感。

当然,从大学生本身来讲,最重要的还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与崇高的人生理想,大学生说到底还是学生,最主要的事情还是要学习,把学习与自己的人生联系到一起,刻苦努力,体会在追寻目标中积极的过程。

与此同时,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同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融入学校、融入同学,拥有健康的身体,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在学校中,努力与同学,师长进行沟通与交往,提高与人交往的技巧与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多参加学校与社会的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磨练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积极改正自身的缺点,完善自我,努力培养一个积极向上、不畏艰难、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良好品格,从而提高自身的幸福感。

综上所述,从常州市大学生的幸福感调查来看,常州市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还是较强的,但不排除还有不太幸福的现象存在,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得出的启示与提出的各项建议,希望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培养有实质性的帮助,从根本上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人格,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人类与社会的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1] 陈矫.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幸福感教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0(01).[2]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02)[3] 张立.大学生幸福感教育的积极心理学解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05).[4]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S1).[5]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论文,2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