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案)

合集下载

液体的表面张力-鲁科版选修3-3教案

液体的表面张力-鲁科版选修3-3教案

液体的表面张力-鲁科版选修3-3教案1. 引言表面现象可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之一,看到水滴在某些物体表面上形成小球,使得昆虫可以在水面上漂浮等现象是非常普遍的。

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

2.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来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和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

通过实验学习与表面张力相关的技术术语和实验方法。

3. 实验材料•张力计•圆形塑料薄膜•滴定管•5次功率放大镜•温度计•毛细管4. 实验步骤1.安装吸管的张力计:张力计的文字应该在合适的方向上,穿过两个高于平面的空洞,使用张力计自带的装置进行固定。

2.采用吸引法测量乙醇或水的表面张力:首先基准的放置一个塑料靶子在水中,然后将塑料薄膜放在靶子上,用吸管吸水,然后在相当于水面悬壁的背景下,销开吸管,在液体表面停留几秒钟,然后慢慢移除管子。

现象是形成了一个液滴,然后液滴被拉开。

在此过程中,记录下来拉开液滴时的温度,可以通过测量时间器锁定拉开液滴的时间,然后通过张力计读取液滴的表面张力。

3.通过毛细管测试液体的表面张力:将毛细管放在液体中,并浸润至一定长度,当毛细管被提起时,会发现一定长度的液体仍留在管子里。

测量毛细管的直径和被举起的液体高度的距离,再通过相关公式计算液体表面张力。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实验将分别运用吸引法和毛细管法来测量两种液体的表面张力。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是不同的,例如,乙醇的表面张力约为22.3 mN / m,而水的表面张力约为72.0 mN / m。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液体表面张力受温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6. 结论表面张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现象,它对于许多生活和研究中的现象都有影响。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同时学习到如何进行相关实验。

7. 扩展液体的表面张力还有很多应用,例如许多昆虫和蜘蛛靠表面张力保持在水面上或悬浮在空中,许多工业科技也使用表面张力控制液体。

(完整)《液体表面张力》教学设计

(完整)《液体表面张力》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多媒体、清水、玻璃板、线框、气球、肥皂液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观看PPT 3组图片1。

水面上的小飞虫;水面上的回形针。

分析不沉入水中的原因?根据浮力的知识,物体漂浮的条件是密度小于水,回形针不符合该条件,却能漂浮,原因是什么?2。

吹出的泡泡形状;荷叶上露珠的形态。

为什么都是球形的?学生观察和思考回忆浮力知识,猜测使飞虫、回形针漂浮的原因。

通过观察现象和已学知识的矛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新课教学】一、表面张力与表面能1、请同学们观察液滴的形态,并把小液滴的形态和充水的气球放在桌面形态对比。

引导学生分析出液滴表面也类似有一个弹性膜的存在。

2、观察回形针在水面上的图,进一步看出仿佛有弹性膜存在.而弹性膜不存在,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液体向里收缩哪?从而引出表面张力的概念.2、表面张力是怎样形成的呢?1)介绍表面层的概念,引导学生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分析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层中受到的分子力情况有何区别?大胆猜想:液膜具有收缩的特性。

是由于受到向里收缩的力使其产生了有弹性膜的效果。

得出结论:在液体内部,分子作用球内其他分子对该分子的作用力是相互抵消的,受力平衡。

液体表面层内,任一分子所受分子力不平衡,其合力是垂直于液体表面并指向液体内部的.得到结论: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感受身边的物理学板书设计。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如何测量水的表面张力。

3.发现生活中与水的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1.什么是表面张力?2.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的方法。

3.表面张力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测量水的表面张力所需的器材:盛水的容器、吸管、细针、滴定管。

2.展示有关表面张力的图片和视频。

3.准备水和酒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动画或图片展现表面张力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表面张力的应用,引起学生对本课的探究兴趣。

2. 学习2.1 什么是表面张力?•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水的表面现象,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

•通过简单的实验,纸片浮沉实验、滴定管水滴是球形等,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

2.2 测量水的表面张力•引导学生测量水的表面张力,演示各种方法的过程,展示测量结果。

•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表面张力的变化。

2.3 表面张力的应用•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荷叶上的水珠、蚂蚁浮游在水面等。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彩色印刷水的表面张力实验、水滴的变形实验、溶液浸泡漂浮实验等。

3. 总结•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自己发现更多与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过程设计丰富多样,具有良好的启发性和实践性,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学习。

•但是实验操作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学生的精神压力,课程中应适当调整实验时间,避免影响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注意对学生的观察,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关注液体的附着——表面张力教案

关注液体的附着——表面张力教案

关注液体的附着——表面张力教案。

一、什么是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受到各种力的作用下能够形成的一种性质。

这些力包括液体内部的力和外部施加在液面上的力,例如大气压力、重力、静电力等。

液体中的分子满足一个叫做范德华力的作用原理,这种力只有在分子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时才会显现出来,因此只有液体的表面分子才会表现出范德华力。

液体表面的分子之间具有相互拉近的倾向,因此液面会在尽量减小表面积的情况下形成一个能够抵御外界作用力的形态。

这种能够抵御外界作用力的性质就是表面张力。

二、表面张力的测量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表面张力,科学家们需要利用一种方法来准确地测量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的测量方法有各种各样,最常用的方法是测量液体在一个特定区域内能够形成的最小表面面积。

测量的方法如下:(1)在有粘性的杯子中加入一定量的液体,然后用一个轻质的环状物附在液体表面上,并在液面上缓缓移动操作。

(2)当环缓缓移动时,液体表面受到的张力会将液体面积缩小,直到环完全从液体表面脱离。

(3)根据环的体积和液体在环上形成的薄膜面积计算液体的表面张力。

三、液体附着行为的应用表面张力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液体的基础性质,也能够促进科技的发展。

以下是液体附着行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汽车涂层汽车上的涂层能够很好地保护车身不受外界因素的侵蚀和损坏。

而涂层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涂层的附着程度。

研究表明,液体附着的强度和表面张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因此,在汽车制造领域中,涂层覆盖在车身上之前需要进行表面张力的检测,以确保涂层能够紧密附着在车身上。

(2)半导体生产在半导体生产中,需要将多个半导体芯片制成一个整体。

而这种制成的过程依赖于精确的液体涂覆技术。

液体表面張力对于多层半导体制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研究液体涂覆时的表面张力,人们能够更好地控制半导体芯片的制成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3)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的过程中,表面张力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水的表面张力》的教案

《水的表面张力》的教案

《水的表面张力》的PPT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表面张力。

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1.2 教学内容表面张力的定义表面张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直观地了解表面张力。

1.4 教学工具PPT第二章:表面张力的定义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定义。

2.2 教学内容表面张力的定义及其在液体表面形成的原因。

2.3 教学方法通过PPT展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表面张力的定义。

2.4 教学工具PPT第三章:表面张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3.2 教学内容表面张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如:凝聚力、弹性、毛细现象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PPT展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表面张力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3.4 教学工具PPT第四章:表面张力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2 教学内容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实例,如:洗涤剂、防水剂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PPT展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4.4 教学工具PPT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5.3 教学方法5.4 教学工具PPT第六章:表面张力的测量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测量方法。

6.2 教学内容表面张力计的使用原理不同测量方法的比较和评价6.3 教学方法通过PPT展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测量方法。

6.4 教学工具PPT第七章:表面活性剂与表面张力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表面活性剂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7.2 教学内容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分类表面活性剂如何影响表面张力7.3 教学方法通过PPT展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表面活性剂与表面张力的关系。

7.4 教学工具PPT第八章:表面张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水的表面张力》的教案

《水的表面张力》的教案

《水的表面张力》的PPT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的:通过引入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水的表面张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水的表面张力的意义。

1.4 教学资源:PPT课件,清水,胡椒粉等实验材料。

1.5 教学步骤:1.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水的了解和认识。

1.2 讲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定义:解释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

1.3 展示水的表面张力的现象:通过PPT课件展示实验结果。

1.4 实验演示:进行胡椒粉实验,观察胡椒粉在水面上扩散的现象。

1.5 引导学生思考水的表面张力的意义:讨论水的表面张力对生物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2.1 教学目的:解释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

2.2 教学内容:介绍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力。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PPT课件和实例进行讲解。

2.4 教学资源:PPT课件,相关图文资料。

2.5 教学步骤:2.1 回顾水的分子结构:介绍水分子的组成和电子云分布。

2.2 讲解氢键作用力:解释水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和氢键的形成。

2.3 举例说明氢键作用力的影响:通过PPT课件展示氢键对水的性质的影响。

2.4 引导学生思考氢键作用力与水的表面张力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氢键作用力对水的表面张力的贡献。

第三章:水的表面张力的测量3.1 教学目的:介绍测量水的表面张力的方法和技术。

3.2 教学内容:讲解毛细管升降法、滴体积法等测量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验演示和PPT课件进行讲解。

3.4 教学资源:PPT课件,实验器材(毛细管、滴定管等)。

3.5 教学步骤:3.1 介绍毛细管升降法:解释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3.2 演示毛细管升降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展示实验结果。

3.3 介绍滴体积法:解释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3.4 演示滴体积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展示实验结果。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设计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设计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设计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学生【教材】粤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二章第五节【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液体的基本性质和液晶的基础上对液体性质的进一步探讨,与上一节的内容构成了液体单元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主要基于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因此本节内容是分子动理论的综合拓展和运用。

本节主要包括两个知识点:一是表面张力的宏观现象,二是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

前者重在让学生掌握表面张力的概念,认识液体的表面现象及生活应用;后者重在使学生进一步液体认识表面张力的微观实质,运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分析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

2.课标要求:通过实验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解释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交流讨论日常生活中表面张力现象的实例。

3.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通过展示一系列生活中的表面张力现象引入课堂。

然后通过两组肥皂膜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的结论。

在此基础上,教材结合分子动理论的有关知识,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

最后,教材通过“讨论与交流”和“实践与拓展”栏目,分别设置了表面张力的实例解释和课后实践任务。

4.教材的特点:(1)从学生所熟悉的现象入手,强调实验和观察,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2)重视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建立过程和产生原因的定性分析。

(3)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差异性,加强内容的选择性。

5.教材处理:(1)适当地调整微观解释的教学思路教材侧重于从“分子势能”的角度解释液面的收缩现象,提出“势能总有减少的趋势,因此液面具有的收缩趋势”。

初中化学《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 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概念
- 掌握测量和比较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方法
- 理解表面张力对液体的特性和现象产生的影响
2.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2.1 概念讲解
- 通过图示和简单实验,引导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和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特性。

2.2 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
- 学生自主进行实验,使用比较法或统一法测量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

- 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大小。

2.3 表面张力的应用
- 通过实例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

3. 教学评估
- 设计简单的测验,测试学生对表面张力概念和实验方法的理解。

-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实验结果,促进互动和合作研究。

4. 教学资源和材料
- 液体样品(水、酒精等)
- 、毛细管、卡片等实验器材
- 图片、视频或动画资料
5. 拓展活动
- 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研究,研究其他因素对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如温度、溶质浓度等。

- 设计个人或小组项目,探究表面张力在实际工程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以上为初中化学《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设计。

通过概念讲解、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

大班科学教案《水的表面张力》教学背景儿童在生活中都遇到过许多关于水的现象,比如游泳、洗澡、喝水等等。

然而,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水的表面张力对这些现象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向儿童介绍水的表面张力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相关实验,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水的特性。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和作用。

2.学习如何进行简单的水的表面张力实验,并了解实验结果。

3.培养儿童的观察和实验操作技能。

4.提高儿童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指导儿童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定义和作用。

2.通过示范和实践操作,引导儿童学习水的表面张力实验。

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水的表面张力概念介绍活动目标1.通过图画和实物展示,向儿童介绍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和作用。

2.通过解说和提问,引导儿童逐步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

活动过程1.展示模型:使用图画和实物展示来介绍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和作用。

2.解说模型:向儿童讲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原理和作用。

3.提问:通过提问,考察儿童对水的表面张力的理解情况。

活动二:水的表面张力实验活动目标1.确定实验目的和具体实验方案。

2.通过实验操作,引导儿童了解水的表面张力的实验结果。

活动过程1.实验目的:向儿童说明所要进行的实验的目的并解释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点。

2.实验器材:介绍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和材料。

3.实验步骤:带领儿童一步一步完成实验操作,并引导儿童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总结:让儿童总结实验的结果和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评价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当地引导和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鼓励他们贡献自己的实验想法和创意。

2.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实验的时间和步骤,防止时间过程过长或实验出现异常情况。

3.教学完成后,需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及时反思并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液体的表面张力》 教案4

《液体的表面张力》 教案4

《液体的表面张力》四年级科学拓展课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知道在水的表面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使其表面尽量缩小,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2.知道其他液体也有表面张力,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经历有趣的活动,能用正确的实验方法进行实践,在活动中体验水的表面张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帮助学生养成严谨实验、认真观察的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并积极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感受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多媒体课件、烧杯、水、回形针、酒精、塑料片。

分组材料:烧杯、回形针、摆放器、水、3种液体、毛巾、记录单等。

教学流程:课前引入1、谈话交流2、趣味实验:回形针水面“漂浮”3、师:想要知道这个实验的奥秘吗?学了今天的课你就能发现奥秘了。

上课。

一、激趣揭题1.师:刚才的实验中老师用到了水这一道具。

水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也很重要!而老师在前一段时间发现了一个关于水的神奇而有趣的现象,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2.师:我们的桌子上放有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继续往杯子中倒水,你猜会有什么情况发生?预设:流出来、不流出来3.师: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大家有不同的看法,谁的看法更正确呢,让我们来试一试看一下实际情况到底怎样?活动前让我们看一下活动要求:①靠近水面倒水,慢慢的倒水,一旦溢出就停止倒水。

②观察此时水杯口的情况,并记录在记录单活动一上。

4. 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谁有补充,此时水的表面看起来是怎样的?5. 小组交流: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导致水能呈现这样的形状(半球形),而不是散开来呢?6.小结:水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

在表面层上的水分子有一种互相拉着的力,这个力使水的表面像一块绷紧的弹性膜,这种力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二、解密实验7.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有表面张力在起作用。

看图片(课件)说一说此时每张图片水面的状况。

(水滴、水黾、回形针)解释一下水面浮针的奥秘。

液体表面张力教学设计

液体表面张力教学设计

液体表面张力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 小游戏:在规定时间内,比比看哪组在水面上放的硬币多。

分组实验:在盛水的小烧杯水面上放置硬币。

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及掌握实验技巧。

大胆猜想积极思考开始 现象分析现象导入 引发思考分组实验设计实验、探究总结提升 引导分析学以致用解释现象生活应用课堂小结 结束根据浮力的知识,物体漂浮的条件是密度小于水,硬币不附合该条件却观察到了相同的情况,原因是什么?回忆浮力知识,猜测使硬币漂浮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实验现象和已学知识的矛盾,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新课教学】提出问题:通过以下四个现象,提出“为什么液膜和液滴都是球形的?”现象1吹出的泡泡都是球形的。

现象2叶片上的露珠是椭球形的。

现象3在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中滴入食用油,模拟微重力环境,悬浮的油滴呈球形。

现象4天宫一号天宫课堂中做的水球实验呈球形。

实验探究:1.用烧热的针刺破某部分液膜,观察细线及液膜的变化情况。

2.将收缩线框浸入泡泡液中。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观察现象,积极思考利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

得出同体积情况下,球形表面积最小。

大胆猜想:液膜具有收缩的特性。

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通过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

问题:液膜为什么具有收缩的特性呢?提示学生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液态分子间距离如何?分子力表现形式如何?液膜总是收缩的特性不能用液体内部分子间时而斥力,时而引力来解释,那又是什么原因?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及分子力表现形式应该如何?一、基本概念:1.液体表面张力的产生: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宏观表现为液体表面张力2.定义:液体表面层相邻部分之间的吸引力。

3.方向:通过探究实验,能否总结出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如何?4、作用效果:得出结论:液膜具有收缩的特性且使表面积收缩到最小。

思考问题,积极做答。

回忆分子间距离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特点。

最新-高中物理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案 粤教版选修3-3

最新-高中物理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案 粤教版选修3-3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案一、教学要求:1.知道液体的宏观性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不易压缩,有流动性),从而了解液体的微观结构:液体的微观粒子也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液体分子没有固定不变的平衡位置.2.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初步说明液体表面张力现象.了解表面张力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说明:1.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从分析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得出的.液体表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在液体表面各部分间产生了相互吸引的力,即为表面张力.2.对表面张力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学生只要能从液体表面张力要使液面收缩到最小来解释有关现象就可以了.二、典型例题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例1 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小于B、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于C、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是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表面张力使液体的表面有收缩的趋势分析与解:由分子运动论可知:在液体与空气接触面附近的液体分子,液面上方的空气分子对它们的作用极其微弱,所以它们基本上只受到液体内部分子的作用,因而在液面处便形成一个特殊的薄层,称为表面层。

在液体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液体内部稀疏,它们之间的距离,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因此液体表面有收缩的趋势。

答案:D。

关于表面张力的现象例2 下列现象中,由表面张力引起的现象是()。

A、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B、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的升或降C、荷叶上的小水球呈球形D、洗头发时,当头发浸泡在水中时呈散开状,露出水面后头发聚拢到一起分析与解因为液体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故选项C和D是正确的。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小,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空隙形成的。

水银柱的升降是由于水银柱的热胀和冷缩造成的。

答案:C、D。

关于表面张力对肥皂泡的收缩趋势例3 肥皂泡内气体的压强为p,外界大气压强为,则()。

2020-2021学年教科版选修3-3 第三章 4. 液体的表面张力 教案(1)

2020-2021学年教科版选修3-3 第三章 4. 液体的表面张力 教案(1)

任课教师授课年级授课日期教学课题: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分组实验和,观察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2、知道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概念;3、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液体表面张力现象的实验探究,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解释宏观的表面张力现象,体会运用微观的分子动理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生活现象深入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研究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和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

3、通过微观和宏观的因果关系的探究和感受,感受物理世界存在的普适美。

教学方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重点:一、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二、液体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教学难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产生原因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硬币、回形针、水、特制表面张力液体、各种形状的金属丝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课程导入】:课前小实验:硬币上的水把一元枚硬币平放在桌面上,用滴管往上滴水。

可以滴几十滴而水不流下来。

最后,水滴会聚集成拱起来的水膜。

问: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做一个小实验。

在桌上放一枚一元硬币,用滴管往上滴水。

大家猜想一下,在保证水不从硬币上流下来的情况下,可以滴大约多少滴?答:3、4滴吧。

问: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做一下这个实验。

(学生实验)问:同学们,可以滴多少滴?答:40滴!问:比你想的多了十倍!回顾一下,在水流下来之前,滴上去的水在硬币上呈现怎样的形态?学生思考学生分组做硬币滴水小实验趣味引入,通过对两个实验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思考,引入新课分组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感受问题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水换成加了洗手液的水,能滴的水滴数大大减少。

二、【现象分析】露珠是球形的;肥皂泡也是球形的。

三、【视频实验】观看老师的实验视频,思考其中物理原因。

四、【概念感知】1、如果在液体表面任意画一条线,线两侧的液体之间的作用力是引力,它的作用是使液体表面绷紧,所以叫液体的表面张力。

液体的表面张力-鲁科版选修3-3教案

液体的表面张力-鲁科版选修3-3教案

液体的表面张力-鲁科版选修3-3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表面张力的含义和作用;2.掌握实验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3.了解表面缩短系数和表面张力的关系;4.了解表面张力与液体的性质和结构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表面张力的实验测定方法;2.表面张力与液体性质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引入1.通过问学生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表面张力有初步的认识。

–为什么水滴可以在叶子上滚动?–为什么水滴会成球状?–为什么吹气球时需要先在口上吹一口气?2.引入表面张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含义和作用。

2.实验测定表面张力1.实验目的:测定水的表面张力。

2.实验器材:贝克氏漏斗、毛细管、水。

3.实验步骤:–将一小块滤纸用钳子夹住。

–将毛细管浸入水中,使水滴附着在毛细管末端。

–将毛细管口和滤纸轻轻接触,然后逐渐抬高毛细管,使水滴从毛细管上掉下,此时,在贝克氏漏斗下面放上滤纸。

–测量滴落次数,计算表面张力。

3.理论探究:表面张力与液体性质的关系1.表面张力是由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产生的,与液体性质有关。

–液体分子间吸引力越大,表面张力越大,例如水的表面张力大于丙酮的表面张力。

–温度越低,表面张力越大,因为低温时液体分子运动缓慢,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更容易产生。

2.表面张力与液体结构的关系–液体分子结构越紧密,表面张力越大。

–分子结构不同的液体,表面张力也不同。

3.表面张力与表面缩短系数的关系–表面张力与表面缩短系数成反比关系。

–可用油膜法测定表面缩短系数。

4.实验演示:液体的表面张力与形状1.实验步骤:–在一张玻璃片上涂上一小块油。

–用细铁丝或黄铜丝拉起油膜,制成各种形状,如环、球等形状。

–用放大镜观察油膜的形状变化。

2.实验现象:–液面张力使油膜缩成最小面积形态,例如成球状或环状。

–油膜面积越小,表面张力越大。

5.实验拓展:表面张力与生活1.探究生活中与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

–水滴成球状的原因;–坐在水的表面上的浮萍和水蛭是如何在水面上滑行的;–水泡膜的形成及时间的长短。

4.液体的表面张力-教科版选修3-3教案

4.液体的表面张力-教科版选修3-3教案

4.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科版选修3-3教案一、知识目标1.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与计量单位;2.了解液体表面张力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3.掌握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与条件。

二、教学重点1.液体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2.液体表面张力的计算方法;3.液体表面张力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2.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教学内容学时安排1. 液体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 1 学时2. 液体表面张力的计算方法 1 学时3. 液体表面张力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 1 学时4.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 1 学时5. 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际应用 1 学时五、课堂教学1. 液体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液体表面张力指液体的表面膜对液体内部的作用力,其单位是牛/米。

我们常用一个表面张力系数(γ)来表示各种液体的表面张力。

2. 液体表面张力的计算方法液体表面张力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几何法、重力法、均匀压力法、自由下落法等。

其中,几何法是经典的计算方法,利用半圆形臂测出表面张力系数;自由下落法则利用平衡状态下,液态统计规律推导出表面张力系数。

3. 液体表面张力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分子间作用力越强,表面张力就越大。

可见,分子间间隔越小,作用力越强,因此,固体、液体、气态之间的分子间作用力就逐渐递减。

4. 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常见的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有直接法、垂直法、垂直二次法、法罗法等,其中,直接法是最经典的测量方法之一,不过在实际应用中更多采用粘度法。

5. 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际应用液体表面张力在实际应用中经常被用来制备气泡等,同时,还被广泛运用于各类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工序中。

六、课后作业1.仔细阅读课本教材,掌握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2.演示计算液体表面张力的几种方法;3.了解液体表面张力与分子间作用力的关系;4.研读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的方法与条件;5.阅读相关学术资料,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实际应用。

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案设计【课题】液体的表面张力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理科学生
【教材】人教版物理选修3-3第九章第二节
【教学内容分析】
验),并增加了表面张力的具体应用,目的在于增长了学生
的见闻,丰富我们的课堂。

【学生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
液体表面张力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演示实验】
投回形针
【设置疑问】水为什么没有流出来?被回形针占据的那部分体积的水跑到哪里了呢?(引导学生观察液面)
【演示实验】
回形针漂浮
【提问】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回形针应该沉入水,它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呢?
【提问】我将回形针按入水面、松手后回形针会怎么样?
【演示实验】
按压回形针、回形针下沉。

【设置疑问】为什么浮力变大了,回形针没有上浮,反而沉入水中了呢?
【引导观察硬币没有沉下去时水面的变化】不假思索回答:
溢出杯口。

疑惑
观察,
周突出来来
问)
观察
思考、
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水面上。

回答:回形针会上浮、因为浮力变大了。

疑惑、思考。

【板书设计】
9.2 液体的表面张力
一、表面张力:
作用于液面,使其具有收缩趋势的力
二、产生原因:
表面层分子的相互吸引
三、不同液体表面张力大小不同
四、具体应用。

张健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案)

张健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案)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设计麻涌中学张健【课题】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教材】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3 第二章第五节《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的研究是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感性知识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性质,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来展开的,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为本章液体性质拓宽了知识面,而液体的表面张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节知识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

2、教材内容安排:通过自主实验让学生总结体验液体表面的性质,以液体的表面研究为主线,让学生思考与讨论,继而通过微观分析得出液体表面张力。

3、教材的特点:第一,注重学生活动,突出实验探究;第二,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对教材的处理:本节教材以液体的表面有何性质为主线,并结合一些生动形象的实验将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液体表面张力微观解释等知识逐层展开,最后通过总结分析得出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体现了物理学科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1.学生的兴趣:知识与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对物质形态有一定的认识,学过液体的知识。

3.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学习本节知识以前对某些液体表面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对液体表面张力的感性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而且缺乏一定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2)掌握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2.过程与方法(1)观察液面呈现的现象、大胆预测,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讨论和理论分析,学习从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解释宏观现象的方法。

油和水的表面张力教案

油和水的表面张力教案

油和水的表面张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油和水的表面张力的概念。

2.掌握油和水的表面张力实验的方法。

3.理解油和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原理。

二、教学重点油和水的表面张力概念、实验方法、作用原理。

三、教学难点理解表面张力作用原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打开电脑,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的教学内容。

在介绍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起自己在家中可能发现的现象,比如说我们在烧水的时候看到的冒泡,也可能是我们在泡面时,泡面表面的一层油与水之间产生的现象,这些都与我们这次实验有关系。

2、知识讲解:1)表面张力的概念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上力的表现,它是指液体表面单位长度上的表面能。

表面张力也称作液体表面的弹性。

2)油和水的表面张力作用油和水之间分别有表面张力,当油和水混合时,两者之间的作用力就会使得油和水分开,形成不混合的两层,这就是我们在泡面时看到的现象。

3)实验方法实验材料:一个深形盘子、食用油、染料、水、牙签、小勺。

步骤:1.将水分别倒入深形盘子,加入食用油,搅拌均匀。

2.将小勺伸入染料中,滴入深形盘子中。

3.用牙签将混合着色的油膜剂均匀涂在平静的水面上。

4.观察现象。

4、实验结果分析当油和水混合时,由于表面张力的影响,两者之间会分开,形成不混合的两层,这也反映了油和水之间的表面张力。

在实验中,我们将油、水和染料混合后,在表面镀上一层混合料,可以看到混合层开始会形成一个球,这说明混合料的表面张力在起作用,相当于在保持弹性,自我整理为球面,也就是平衡表面张力。

5、实验总结实验的结果表明,油和水之间产生了表面张力,混合的油和水会形成一个分界圆弧面。

五、教材建议1、教师可以利用YouTube视频来进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油和水表面张力的作用原理。

2、教师可以通过介绍相关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到表面张力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很广泛,多让学生领悟这方面的思想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3、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根据课上讲解的原理,通过实践体会表面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液体表面张力讲课学习教案

液体表面张力讲课学习教案

存在差异
第12页/共14页
第十三页,共14页。
课后作业(zuòyè)
(1)完成(wán chéng)书本后的习题: 第49页 1、2、3
(2)预习(yùxí)下面“浸润和不浸润” 内容
第13页/共14页
第十四页,共14页。
不是 (bù shi)
结论: 表面张力的作用是使液体(yètǐ)表面形成一层薄膜 液面对回形针的作用其实是这层膜对它有作用
第11页/共14页
第十二页,共14页。
三、不同液体其表面张力大小存在(cúnzài)差异
视频:酒精(jiǔjīng)滴入红墨水 红墨水滴入酒精
结论:
不同液体其表面张力(biǎomiànzhānglì)大小
实验(shíyàn)二:
(1)请把系有棉线(miánxiàn)的铁环放入 肥皂中,
拿出后,要使铁环上布满肥皂膜。 (2)刺破一侧的肥皂膜,仔细观察另
思考况(s((。ī一k12ǎ侧))o)肥棉为:皂线什膜的么和变会棉化发线情生(m况那i怎á样n样x的ià?变n)化的?变化情 (3)是否有力的作用存在? (4)其方向是怎样的?
液体表面张力(biǎomiànzhānglì)讲课
会计学
1
第一页,共14页。
观察(guānchá)液体 表面现象
为什么膜会被拉得 很大而不破裂(pòliè) ?
第1页/共14页
第二页,共14页。
为什么这只蜥蜴能
为什么蛛网
在水上(shuǐ shànɡ)
(zhūwǎng)上的水珠
行走?
呈球状?
可见:液体(yètǐ)表面会形成一
第7页/共14页
第八页,共14页。
在液体表面设想一条任意直线,把液面分成两个部分 表面张力方向垂直与所画的线M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的表面张力》教学设计
麻涌中学张健【课题】液体的表面张力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
【教材】高中物理粤教版选修3-3 第二章第五节《液体的表面张力》
【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的研究是学生生活经验中已经熟悉的感性知识并结合前几节所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地应用液体性质,分子间作用力等知识来展开的,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为本章液体性质拓宽了知识面,而液体的表面张力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节知识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教材。

2、教材内容安排:通过自主实验让学生总结体验液体表面的性质,以液体的表面研究为主线,让学生思考与讨论,继而通过微观分析得出液体表面张力。

3、教材的特点:第一,注重学生活动,突出实验探究;
第二,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4.对教材的处理:本节教材以液体的表面有何性质为主线,并结合一些生动形象的实验将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液体表面张力微观解释等知识逐层展开,最后通过总结分析得出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体现了物理学科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演绎推理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的兴趣:知识与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对物质形态有一定的认识,学过液体的知识。

3.学生的认识特点:在学习本节知识以前对某些液体表面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生活中积累了一些对液体表面张力的感性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高度,而且缺乏一定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液体表面张力有关的现象
(2)掌握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液面呈现的现象、大胆预测,参与实验探究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2)通过讨论和理论分析,学习从物质的分子间作用力解释宏观现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希望能增强学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科学意识
(2)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善于分析的科学态度
(3)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
【教学重点】
1)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
2)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
【教学难点】
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液体表面张力的微观解释
【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组织形式
新课程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本节采用自主实验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体验类比比较的过程中,获取物理知识。

2.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本节教学设计注重以问题为先导,把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类比比较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从旧知识中获取新知识。

(2)讲授法
通过老师形象生动、富于引导式的讲解,辅以演示实验、各种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启发学生思维,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讲授知识的
同时渗透探究的思想,在探究的过程中讲授必要的物理知识。

3.学法指导
这节课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并辅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根据物理学科的实验型特征及学生的发展情况,确定本节学生的学法为“实验探究法”。

4.教学媒体设计
充分利用实物、视频、图片等材料,为学生学习物理规律提供必需的感性材料。

利用简单明了的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平时难以接触和微观的物理情境展示出来,使物理现象更加形象直观,既增大教学容量,又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板书、肥皂水、铁圈、棉线、烧杯、水。

【教学流程图】
说明
【教学过程设计】
可见,水面是一层膜。

、水珠在荷叶上跳动,水珠的表可见,水面是一层有弹性的膜。

上一章已经学过,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某一数值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小于时表现为斥力,等时分子力为零。

表面层分子间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