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痹的中医治法

合集下载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产后痹是指妇女在产后出现痹证的一种疾病。

产后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孕期
营养不良、围产期气血亏虚、生产损伤等。

在中医理论中,产后痹属于痹证范畴,主要表
现为肢体麻木、活动不灵、疼痛等症状。

就产后痹的辨证论治而言,中医强调“因人制宜”的原则,即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
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辨证论治。

产后痹的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和瘀滞三个方面,根据
具体情况采取针灸、推拿、药物治疗等方法,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治疗产后痹时,首先要辨证求因,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对于气滞型的产后痹,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活动不灵。

治疗上可采用振舞法、排痰平喘法等针灸手法,疏
通气机,活血化瘀。

对于血瘀型的产后痹,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活动不灵。

治疗上可采
用活血化瘀的草药如川芎、桃仁等,或者采用足三里、委中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对于瘀
滞型的产后痹,主要表现为肢体麻木、活动不灵。

治疗上可采用药物加针灸的方式,如用
逍遥散、川芎、红花等药物进行调理。

治疗产后痹时要注意饮食调理和日常生活习惯的调整。

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多
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蔬菜和水果等。

要避免辛辣刺
激性食物的摄入,不吸烟、不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熬夜和过度劳累。

对于产后痹的辨证论治要遵循“因人制宜”的原则,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和个体差异,采用针灸、推拿、药物治疗等方法,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饮食调理和日
常生活习惯的调整,促使康复。

产妇痹症

产妇痹症

连生
产妇生产后易患痹症:肢体的肌肉、关节酸痛、沉重麻木、屈伸不利等。

临床上常用此方治疗,收
到良好效果。

处方如下:桂枝5克,甘草3克,片
姜黄6克,煨姜3克,当归6克,丹参、寄生、牛
膝、木瓜、灵仙各1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健康时报》(2001年12月20日第八版)
产妇生产后易患痹证:肢体的肌肉、关节酸痛,沉重麻木,屈伸不利等。

笔者多年来采用中药治疗此类痹症数十例,收到良好效果。

现介绍处方如下。

桂被5克,赤白芍各10克,甘草3克,片姜黄6克,煨姜3克,当归6克,紫丹参lO克,桑寄生10克,牛膝10克,木瓜10克,威灵仙10克。

水煎服,每日一剂。

使用本方时,如食欲欠佳者,可加白术10克、鸡内金6克;上身关节酸痫甚者,加羌活5克、桑枝10克;下身关节酸痛甚者,加防己9克、细辛1克;腰痛甚者,加杜仲12克、川断10克;心烦不安加五味子5克;肢体麻木加木通2克,肢体屈伸不利加千年健10克;汗多加糯稻根15克、浮小麦10克。

南京市中医院徐卫义臧吾
本篇文章来自<A href=''>百拇医药网</a> 原文链接:/html/paper/1003-4242/1984/06/28.htm。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产后痹是指产后患者因寒湿、气滞引起的疼痛和麻木感。

在中医理论中,认为产后痹的病机主要是寒湿的侵袭,气滞不通。

在治疗产后痹的过程中,需要从“因人制宜”的角度出发,辨证论治,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一、产后痹的临床表现1. 寒湿凝滞:患者表现为双下肢、腰骶部疼痛、酸胀、冷痛,甚至行走时感觉下肢沉重,不适。

寒湿凝滞导致气滞不通,从而出现疼痛和麻木感。

2. 气滞血瘀:患者表现为疼痛部位皮肤紫暗,摸之坚实,疼痛持续不止。

气滞血瘀导致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加重疼痛感。

二、辨证施治1. 辨证:针对产后痹的不同临床表现,需要进行辨证施治。

针对寒湿凝滞的患者,主要采用祛湿、温经散寒的治疗方法,如针灸、艾灸、推拿、汤药等。

针对气滞血瘀的患者,主要采用疏通气滞、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如拔罐、刮痧、推拿、汤药等。

2. 施治:在进行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和舒缓,避免过度刺激,从而造成不适。

患者在治疗期间也需要遵医嘱,注意休息,避免受凉潮湿的环境,从而加重病情。

三、因人制宜在治疗产后痹的过程中,需要从“因人制宜”的角度出发,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在进行辨证施治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的轻重缓急等因素,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寒湿凝滞的患者,可以采用暖宫调经、温通脾胃、祛痰化瘀的治疗方法;对于气滞血瘀的患者,可以采用疏通经气、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

通过因人制宜的治疗,可以更好地调理患者的身体,加速康复。

四、针灸疗法对于产后痹的治疗,针灸疗法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疗法。

通过选择相应的经络穴位进行针刺,可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达到治疗的效果。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技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需要放松心态,保持舒适的姿势,从而更好地接受治疗。

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痹

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痹

【医案医话】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痹唐君摘要:产后痹又名产后风、产后风湿、产后痛风、产后身痛、产后筋脉拘急等,属于中医诊断中的“痹证”,是产妇围产褥期高发疾病之一。

该病病程短则几日至数日,长则多年不愈、迁延反复。

病因多由于产后体虚或劳累耗伤,复感风寒湿邪所致。

临床表现以单一关节或多关节疼痛、肿大、麻木、僵硬为主要临床特点,伴随晨僵、乏力、恶风、恶寒等兼证,可于天气变化时加重病情。

因该病患者西医理化检查结果多为阴性,医患均重视度不高,但患者痛苦难忍,西医治疗上除抗炎、止痛外无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故临床上多以中医疗法为主。

但由于哺乳等原因,中药汤剂等口服用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患者更接受外治法治疗产后痹。

而对于产后痹病程较长,甚至达到数十年的中老年患者,部分患者常年口服用药,大多伴有胃肠道不适症状,也不愿意口服用药治疗,中医外治法成为她们的首选疗法。

比如中药贴敷、中药蒸汽浴、温针灸、雷火灸等外治法,分别适合不同证候、特点的患者,同样能像中药汤剂一样做到辨证论治、对症施药,不仅疗效显著、迅速缓解患者病痛,而且大多不影响哺乳、胃肠刺激等不良反应小,产后哺乳期和病程较长的患者更易接受,因此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是我院治疗产后痹的主要治疗方法。

关键词:产后痹;外治法;经验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20.09.044文章编号:1003-8914(2020)-09-1389-04External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RheumatismTANG Jun(Rheumatology Department ,Benxi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aoning Province ,Benxi 117100,China )Abstract :Postpartum rheumatism is also known as postpartum arthralgia ,and belongs to “arthralgia syndrom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It is one of the diseases with high incidence in puerperal period.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is as short as a few days to several days ,and as long as it lasts ,it will not heal for many years and will persist for many times.Most of the causes are due to puerperal physical weakness or fatigue and injury ,and recurrent wind ,cold and dampness.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mainly pain ,swelling ,numbness and stiffness of single joint or multiple joints ,Accompanied by morning stiffness ,fatigue ,aversion to wind ,aversion to cold and other concurrent syndromes ,the disease can be aggravated when the weather changes.Because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western medicine for patients with this disease are mostly negative ,doctors and patients do not attach much importance to it.However ,the patients suffer unbearable pain ,and there is no ideal treatment plan except anti -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in western medicine.Therefo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main treatment in clinic.However ,due to lactation and other reasons ,the application of oral drugs such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is limit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patients are more accepting external treatment for postpartum rheumatism.For the middle -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with long course of postpartum rheumatism ,even reaching several decades ,some patients take drugs orally all the year round ,mostly accompanied by gastrointestinal discomfort symptoms ,and are unwilling to take drugs orall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ternal therapy has become their first choice.Such as herbal sticking method ,Steam therapy ,warm acupuncture ,adding drugs moxibustion and other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s.They are respectively suitable for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yndromes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an be treated according to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symptomatic application just like soup medicine ,Not only has obvious curative effect and can quickly relieve the pain of patients ,but also has little side effects such as no influence on lactation ,gastrointestinal stimulation and the like.Postpartum breast -feeding population and patients with longer course of disease are more acceptable.Therefore ,it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 and is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 for postpartum rheumatism in our hospital.Key words :postpartum rheumatism ;external therapy ;experience作者单位:本溪满族自治县中医院风湿科(辽宁本溪117100)通讯方式:E-mail :tangii@163.com 1产后痹的定义产后痹[1]是指女性围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体虚尚未复原之时感受风寒湿邪,导致肌肉和(或)关节疼痛重着、麻木发凉、酸胀晨僵等症状,中医诊断属“风湿痹病”范畴,又名“产后身痛”“产后风湿”,俗称“产后风”。

顾军花教授治疗产后痹验案3则

顾军花教授治疗产后痹验案3则

顾军花教授治疗产后痹验案3则产后痹,是指产后妇女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肌肉凝固、僵硬和疼痛等症状。

这种疾病对产妇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

顾军花教授是一位备受患者信赖的产后痹医学专家,她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成功治疗了许多产后痹患者,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三位患者的治疗案例,展示了顾军花教授的医术和医德。

病例一:王女士,35岁,产后3个月,出现双侧下肢无力、僵硬、活动受限,且伴有疼痛。

经过检查确诊为产后痹。

王女士经过自己找了很多医生治疗,效果不明显,后来经朋友介绍,到了顾军花教授的诊所就诊。

顾军花教授经过详细询问和仔细检查后,针对王女士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顾教授采用了中医传统疗法配合针灸和推拿等手法进行治疗。

她还指导王女士进行一些康复训练和家庭护理,使得王女士的症状得到了缓解。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王女士的双侧下肢功能逐渐恢复,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以上就是顾军花教授治疗产后痹的三个成功案例。

通过这三个案例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顾军花教授在治疗产后痹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

她在治疗产后痹的过程中,不仅注重了患者的身体症状,更注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全面的康复。

她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根源上解决了患者的病症,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她在治疗过程中,也给予了患者良好的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更加有效地配合治疗。

顾军花教授治疗产后痹的成功案例,无疑为广大患者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相信在她的指导和治疗下,越来越多的产后痹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的身体,重新展现美好的生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产后痹,是指产后因气血阻滞而引起的疼痛、麻木和肿胀等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产后痹属于气滞血瘀的范畴,多发生在腰背、下肢和腹部等部位。

治疗产后痹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分析辨证论治,因人制宜,个体化治疗。

一、气滞型产后产妇体虚,气血运行不畅,导致气滞体表,使皮肤和肌肉的气血循环受到阻碍,出现疼痛和麻木等症状。

治疗上应该以行气通络为主,可以选用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的中药来调理,例如艾叶、当归、川芎、红花、丹参等中药,配合穴位按摩、拔罐、刮痧等外治方法,能够较好地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症状。

二、血瘀型产后产妇由于胎宫的收缩和排出,会产生大量的血液排出体外,经血过多以及排出不畅都会导致血瘀,进而引发产后痹。

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川贝、桃仁、红花、牛膝等中草药,配合艾灸和拔罐等物理疗法,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瘀血,缓解疼痛。

三、湿邪型湿邪侵袭体表,容易引起经络阻滞,产生疼痛和麻木感。

治疗上应该以祛湿化瘀为主,选用草豆蔻、广木香、荆芥、厚朴、五加皮等药材,加上中药熏蒸、刮痧、拔罐等物理疗法,以助湿去瘀,通络止痛。

四、虚寒型产后产妇体虚,阳气不足,气血循环变得缓慢,进而引发寒冷和麻木等不适症状。

治疗上以温通和补益为主,选用附子、桂枝、肉桂、干姜等温补药材,加上针灸和按摩等方法,以助温通经络,滋补阳气,缓解寒冷和麻木感。

总之,产后痹的辨证论治要因人制宜,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分析辨证论治,采取针对性的中药和物理疗法,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避免贪凉和过度劳累,增强体质,预防复发。

产后痹的中医治法

产后痹的中医治法

产后痹的中医治法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8月12日□张华东陈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内科妇女在产褥期或产后,可能会出现肢体疼痛、酸楚、畏风怕冷、麻木、重着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民间俗称“产后风”。

中医称之为“产后痹”,亦有产后身痛、产后中风、产后痛风等之说。

产后痹多发生于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但由于失治或误治也可数年不愈而反复发作,严重干扰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广义地说,凡属产后或褥期发生的不通的症状统称“产后痹证”,是妇人产后正气虚弱之时外感风寒湿所致四肢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的一种病症,痹就是不通的意思。

中医认为,女子怀孕生产,最易耗伤气血,致使身体虚弱,再加上自身不注意调节保养,使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从而出现肢体疼痛不适、活动不利的症状。

产后痹为妇女产后的专有病症,总结其发病特点有三:必有本虚,兼有邪实,情志为辅。

简单来说就是体质差,有实邪,心情不舒畅。

所以治疗产后痹要注意调养身体、增强体质,驱除病邪、消除病症,也要注意调整心态,身心同治。

补虚是基础妇女在怀孕时将大量的营养和能量供应给胎儿,身体抵抗力多少会有下降。

待到产中大量失血,或者剖腹产、小产对人体更是损伤,气血亏虚,不能滋养肌肉、皮毛、筋骨,就会出现麻木,肌肉、关节酸痛,活动不利的症状。

治标要治本。

医书《女科切要》中说:“产后诸疾,先以大补气血,纵有他疾,以末治之。

”意思就是说,产后不论得什么病都要考虑到气血已虚,体质不强,所以要以补为基础。

补益脾胃、肝肾是重点。

中医认为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此三脏气血不足,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就会产生关节、肌肉、肌表的病症。

脾胃是后天之本,饮食需要经过脾胃的作用,才能变化为气血以滋养人体、充实元气;肾为先天之本,是人的元气所在,而元气则与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密切相关。

脾胃健旺,人就有食欲,且能将饮食顺利化生为气血,气血充足,一则补体内诸脏之虚损,二则充实体表肌肉皮肤,使邪气无法乘虚而入,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效果;若脾胃虚弱,则气血化源不足,无以荣养四肢百骸,无以补充元气,使抵抗力变差。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产后痹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出现下肢麻木、无力或疲乏乏力的症状,常伴有局部或全身的骨、肌、关节疼痛。

其发病机制多与胎儿娩出、产褥期的内分泌、血液循环、神经系统、代谢功能等因素有关。

在产后,由于产妇失血、水肿等关键的生理状态改变,易导致气血循环不畅,血行不足,痹阻辽达。

因人制宜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原则之一。

针对产后痹的辨证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以下从因人制宜的角度探讨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1.寒痹型产后痹:多见于血虚体弱、气血不足的产妇。

其临床表现为下肢酸痛、冷痛、麻木,尤以足跟、脚背、脚趾为甚。

治疗可采取温经活血、温养补气的方法,如使用温热的中药制剂或热敷,配合活血化瘀的药物,例如温热型的四逆散、桂枝加附子汤等。

尚须注意恢复产妇体力,增强气血功能,可选用补气养血的方剂,如四物汤、八珍汤等。

2.湿痹型产后痹:多见于体质肥胖、气宜滞滞的产妇。

其临床特点是痹重,疼痛阵发性加重,温和按压有助于减轻疼痛。

治疗可采取祛湿化痰、活血化瘀的方法,如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例如辛温药物、补气活血的药物,如温和型的桃仁牛黄丸、小活络丸等。

4.血瘀型产后痹:多见于产妇的气滞血瘀状态较为明显的情况。

其临床表现为痹痛较为剧烈,可伴有活动性和静止时的疼痛,痛点明显,按之刺痛。

治疗可采取活血祛瘀的方法,使用活血通经、活络止痛的药物,如四物汤、桃仁牛黄丸等。

产后痹的辨证施治需要因人制宜,根据不同的体质特点和病情来制订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具有因人制宜的特点,可以更好地照顾个体患者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注意产妇的调养措施,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有助于加速康复。

需要强调的是,辨证论治对产后痹的治疗仅起辅助作用,综合治疗措施的采用才能达到更好的疗效。

产后痹证的中医辨证施治

产后痹证的中医辨证施治

产后痹证的中医辨证施治关键词产后痹中医药疗法辨证施治辨证施治风寒痹阳证:肢体关节冷痛,痛处游走不定,与寒痛剧,得热痛减,并有关节屈伸不利,恶风畏寒。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治宜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在芪归四藤汤中加桂枝、防风、白术、茯苓、老鹤草、川芎等。

如上肢痛重者,加片羌活、姜黄;下肢痛重者,加川牛膝、防己;膝关节疼痛者,加松节、伸筋草;偏寒胜者,加制附片、干姜;若疼痛较甚者,加元胡、丹参。

风湿痹阻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者游走不定,或有肿胀,屈伸不利,随天气阴冷变化而加重,恶风不欲去衣被,汗出,头痛,肌肤麻木不仁,或身体微肿,肢体沉重,纳呆腹胀,小便不利,大便粘腻不爽,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缓。

治宜祛风除湿,养血活血,通络止痛。

在芪归四藤汤中加桂枝、羌活、白芷、苍术、薏米、川芎等。

若肿胀沉重者,加防己、蚕砂;麻木较甚者,加海桐皮、豨莶草;中州痞闷,不思饮食者,加砂仁、焦楂。

湿热痹阳证:关节肌肉痠痛无力,肢体灼热红肿,疼痛,以下肢多见,肢体沉重,酸软无力。

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见发热,形体消瘦,胸闷脘痞,馊黄。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而数。

治宜清热除湿,宣痹止痛。

在芪归四藤汤中加苍术、薏米、连翘、蚕砂、防己、车前草等。

若关节红肿痛甚者,加忍冬藤、生地;筋脉拘急者,加赤芍、伸筋草;周身关节酸楚者,加桑枝,豨莶草;下肢沉重者,加萆薢、木瓜;下肢关节灼热疼痛者,加知母、黄柏。

气血两虚证:关节肌肉酸痛无力,肢体酸楚,麻木时轻时重,甚则筋脉挛急,肌肉蠕动。

并有头晕气短、心悸、自汗等,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益气养血,活血通络。

在芪归四藤汤中加桂枝、人参、白术、川芎、地龙、豨莶草等。

若周身关节挛急,麻木者,加伸筋草、木瓜;易出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

阴虚内热证: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筋脉挛急,昼轻夜重,或活动时加重,甚则关节微热而痛,入暮尤甚。

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午后低热,盗汗,口干纳少,双目干涩,虚烦不寐,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顾军花教授治疗产后痹验案3则

顾军花教授治疗产后痹验案3则

顾军花教授治疗产后痹验案3则顾军花教授是一位备受瞩目的中医专家,擅长治疗产后痹。

她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医术,帮助了无数产后妇女摆脱痹症的困扰,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好评。

在这里,我们将介绍三位产后妇女的治疗案例,让大家更加了解顾军花教授的治疗效果。

案例一:李女士,31岁,产后出现手脚麻木、肢体无力、行走困难等症状。

经过详细的问诊和仔细的观察,顾军花教授诊断为产后痹。

在治疗过程中,她采用了针灸、推拿和中药熏洗等方法,配合科学的饮食调理和运动指导,令李女士的症状有了显著的改善。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李女士的手脚麻木感明显减轻,肢体的力量也有所恢复。

她对顾军花教授的治疗效果赞不绝口,感慨万分:“感谢顾教授的精湛医术,让我摆脱了产后痹的煎熬,重新找回了健康和活力。

”案例二:王女士,29岁,产后出现腰酸背痛、关节僵硬、红肿疼痛等症状。

顾军花教授从中医的角度分析王女士的病情,认为她属于“气血不足、经络不通”的证候。

在治疗过程中,她运用了调理气血、活血通络的中药配方,并结合针灸和拔罐疗法,使得王女士的症状逐渐缓解。

经过连续一个月的治疗,王女士的腰酸背痛明显减轻,关节的活动范围也明显改善。

她对顾军花教授的治疗方法赞不绝口,感激地说道:“顾教授的治疗效果真是太棒了,我现在可以自如地活动了,再也不用忍受那些疼痛了。

”通过以上三个具体案例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顾军花教授治疗产后痹的方法和效果。

她以中医为基础,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运用了针灸、中药、推拿等多种治疗方法,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她的患者们在治疗后都获得了明显的康复,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对她的治疗方法赞不绝口。

顾军花教授在治疗产后痹的过程中,注重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整体调理,不仅仅关注症状的缓解,更加注重患者的身心健康。

她以温和的治疗手段,和蔼的医术风格,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她还积极倡导产后健康养生知识,帮助患者正确护理身体,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肯定和赞扬。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产后痹,又称为产后肢体瘫痹,是指产后妇女出现的肢体瘫痹症状。

产后痹的发病原
因复杂,病因病机复杂,不同病情可有不同的表现,在辨证施治时需要从“因人制宜”出发,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探讨产后痹的
辨证论治,希望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产后痹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它可以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减退、活动不灵活等症状。

根据中医的理论,产后痹的病因主要有虚损、风寒湿邪、气滞血瘀等多种情况。

针对
不同的病因病机,需要进行不同的辨证施治。

针对虚损型的产后痹,可以采用滋补肾脏、益气血的治疗方法。

这类患者常出现产后
体虚、气血不足的情况,这时可以选择一些温补肾阳、益气养血的药物,如当归、熟地黄、黄芪等。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增加营养摄入,多食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各种
豆类、植物油等,以滋养身体,增强体质。

针对风寒湿邪型的产后痹,需要采用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

这类患者常出
现病情加重于阴雨天气或寒冷环境下,可以出现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这时可以选
择一些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的药物,如川芎、桂枝、红花等。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受寒,保持局部温暖,加强体育锻炼,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病情的康复。

针对气滞血瘀型的产后痹,需要采用理气活血、化瘀通络的治疗方法。

这类患者常出
现情绪不畅、气滞血瘀的情况,可以选择一些理气活血、化瘀通络的药物,如木香、延胡索、当归等。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
有助于促进病情的康复。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产后痹是指产后女性出现的一种疾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的疼痛、肌肉僵硬、运动不灵活等症状。

产后痹的发生可能与产后恶露排出不畅、身体受凉、产后不恰当的饮食以及产后情绪不稳定等因素有关。

在中医理论中,产后痹属于肾虚久痹之症,治疗时应当根据个体情况来进行辨证论治,采取因人制宜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结合中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对产后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一、辨证施治1.辨证分型产后痹的证型主要有肾虚型、气滞型、痰湿型、血瘀型等,因此在治疗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证型来进行辨证施治。

肾虚型的产后痹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声音嘶哑、肢体沉重等症状,治疗时应当以补肾益气为主,加强腰部保暖,适当进行针灸、按摩等物理疗法,以温补肾阳为治疗原则。

气滞型的产后痹主要表现为腹胀、脘腹胀痛、口苦不欲食、神疲乏力等症状,治疗时应当以疏肝理气为主,清除肝郁气滞,改善气机畅通,舒缓症状。

痰湿型的产后痹主要表现为肢体浮肿、体重增加、舌苔厚腻、口腔异味等症状,治疗时应当以祛痰利湿为主,改善体内环境,促进体液排泄,消除湿邪。

血瘀型的产后痹主要表现为疼痛部位局限、皮肤青紫、舌质紫暗等症状,治疗时应当以活血化瘀为主,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痹痛。

2.施治原则产后痹的治疗应当遵循“辨证施治”、“因人制宜”的原则,具体来说,应当根据个体病情来确定治疗方案,因人制宜地进行辨证论治。

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明确病因病机,辨明病证类型,针对不同的证型进行治疗,切忌一刀切,不得使病情加重。

要因人制宜地确定治疗方案,考虑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病史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饮食调理、药物治疗、针灸理疗、推拿按摩等。

要在治疗过程中注重调整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抵抗力,促进康复。

二、临床案例小玲,28岁,产后三个月,反复出现腰酸痛的症状,伴有恶心、头晕、畏寒肢冷等不适感。

产后痹的中医外治法概述

产后痹的中医外治法概述

产后痹的中医外治法概述
辛超;付新利
【期刊名称】《中医外治杂志》
【年(卷),期】2009(018)004
【摘要】产后痹是妇人在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所患的痹证。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产褥期气血亏虚、复感外邪及瘀血阻络有关。

在治疗上多从血痹、气血亏虚、祛邪化瘀论治。

清代吴师机明确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

所异者,法耳!”为中医外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医外治法关于治疗痹病的论述较多,但在治疗产后痹方面理论欠系统化,治疗欠规范化。

本文在此概述包括针灸、推拿在内的中医外治疗法对产后痹的治疗,以期能够促进中医外治法理论系统化和治疗规范化的进展,并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治疗产后痹的思路和方法。

下面就产后痹的中医外治疗法概述如下。

【总页数】2页(P58-59)
【作者】辛超;付新利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5.6
【相关文献】
1.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抑郁症概述 [J], 兰玛; 李茜; 张利萍; 黄莉
2.中医外治法治疗产后痹 [J], 唐君
3.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抽动障碍概述 [J], 张艺馨;张喜莲
4.中医外治法医治痛风性关节炎状况概述 [J], 由绍儒;张书豪;聂大庆
5.中医外治法医治痛风性关节炎状况概述 [J], 由绍儒;张书豪;聂大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家传产后痹症方

家传产后痹症方

家传产后痹症方(一)对本方所治疾病的描述和认识本方立法注意产后,凡产即下无令得虚,虚则卫外不固,易受外邪入侵。

发病多以阳虚阴亏,风、寒、湿胜为主,临床以出虚汗,周身凉、沉、痛,关节屈伸不利为主症。

如是新产过后,以补气养血,扶正祛邪为主;如产后日久,周身关节冷痛,得热则舒,遇寒加重,虽炎炎夏日,亦身裹厚衣而不觉热,是谓沉寒痼冷。

(二)方剂组成黄芪30克、附子20克、干姜15克、肉桂10克、制川乌10克、桂枝15克、制草乌1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甘草20克、元胡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仙灵脾30克、生姜3-4片为引。

(三)方义分析黄芪补虚固表,以止虚汗,附子、肉桂、干姜以温中散寒,党参补气养血,白术健脾和胃,当归补血,川芎行气,元胡和血散瘀止疼,仙灵脾补肾,甘草和中,制川乌、制草乌散寒止疼。

本方重用附子、制川乌、制草乌,其因有二:一是我认为治疗一切沉寒痼冷,附子、川乌、草乌为祛散阴寒的首选药物;但此三味药峻猛而有毒,犹如奇才怪辟,一般人不敢如此大量动用。

附子辛温,大热有毒,走而不守,性烈力雄,有补火回阳,通经散结之功,还有坚肌壮骨的作用,家传认为附子用量要大,十五克以上,量小则疗效不显。

二是川乌、草乌作用基本相同,均具有明显的镇疼作用。

临床上以疼痛为主的痹症,不分寒热均可加用附子、川乌、草乌。

附子优于散寒,川草乌善于止痛。

本方还重用甘草二十克以缓其峻猛之势。

服药后嘱病人开水冲服蜂蜜少许以调和之。

(四)功能与主治温经散寒,适用于周身冷痛。

(五)用法用量产后时间短、病情轻、身体虚的患者,附子、干姜用量可减至十克以下;病程长、缠绵难愈的附子用量可适当加大,临床视情况酌情应用。

(六)方药加减本方着重以寒痹为主,风胜者可加用虫类药物,如乌蛇、土元、地龙、蜈蚣、僵虫等;湿胜者可加用苍术、玉米、防已、秦艽。

此外部位引经药的应用,往往对痹症的疗效起很大作用。

如上肢疼可用姜黄、桂枝、羌活等,下肢疼加牛膝、独活、木瓜、五加皮、秦艽、防已,腰疼可用川断、杜仲、狗脊、功劳叶,对四肢疼痛较甚者可加用制乳香、没药,新产过后可加熟地、杭白芍以补血敛阴。

八纲辨证治疗“产后痹”,四年顽症得以痊愈

八纲辨证治疗“产后痹”,四年顽症得以痊愈

八纲辨证治疗“产后痹”,四年顽症得以痊愈妇人分娩或流产后百日内,因调护不慎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酸楚、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怕风、怕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称为“产后痹”。

国医大师路志正认为该病系妇人产后多虚、多瘀,又感寒、冒湿而发病,病机虚实夹杂、表里兼夹、寒热错杂。

现将路志正运用八纲辨证辨治产后痹经验总结如下。

✦辨阴阳偏盛✦产后痹在发病之初未得到及时治疗,或误治失治而迁延不愈者,由于患者脏腑阴阳偏盛不同而症状有异。

若患者先天禀赋薄弱,饮食不节,七情过极,作息紊乱等损伤脏腑功能,致脾肾阳虚,温煦推动能力减弱,阳虚生内寒,出现遍身冷、面白、浮肿、五更泻、小便清长、腰酸脚弱、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治以温阳散寒、蠲痹通络,处方以阳和汤加减。

若患者肝肾阴虚,虚热内生,经脉失养出现关节红肿、屈伸不利,及午后低热、五心烦热、颧红、面赤、尿赤便结、耳鸣、口干、头晕、舌红少苔欠津液、脉细数等虚热内扰之候,则治以滋阴增液、荣筋通络,处方以路志正自拟养阴蠲痹汤(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茯苓、丹参、赤芍、白芍、路路通、露蜂房、鸡血藤、豨莶草)加减。

✦辨表里虚实✦产后痹在发病之初,感受外邪,常表现为恶寒、发热、畏风、怕冷、鼻塞、出汗、关节红肿、皮肤焮热等症状,脉浮数或浮滑而数或脉浮紧。

标志着外邪尚在表,未深入脏腑经络。

医家必须抓住治疗时机,在扶正的同时给予祛风散寒、疏风清热、利湿通络之品,以防外邪入里。

辨别治疗过程中气虚、血虚孰轻孰重,感邪孰轻孰重,感邪寒热属性如何,需根据患者症状、舌脉具体分辨。

产后痹发病之初,因虚致实,表实里虚,里虚为本,表实为标,虚实夹杂。

气虚而温煦不足,易生内寒;气虚而气化不足,水湿内生;气虚则推动乏力,精血津液不能濡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寒湿痹阻经络而出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怕风怕冷等症状。

治以益气固表、祛风通络,方取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血虚则不能濡养四肢经络,出现肌肤麻木不仁;肝主筋,其华在爪,肝血不足则筋脉拘挛、爪甲色白、无光泽;心主血,血不养心则心悸、失眠,舌淡嫩苔白,脉细弱无力或细数,治以养血荣筋、祛风通络,方取《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血风汤(秦艽、羌活、防风、白芷、川芎、白芍、当归、地黄、白术、茯苓)加减。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45例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45例

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45例摘要: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的疗效。

方法产后痹是指流产或分娩后风寒湿邪侵袭而产生关节及肢体的麻木、疼痛及畏寒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中医古籍常常称为"产后身痛"、"产后风"等。

笔者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对照组给予口服益肾蠲痹丸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占93.33% ,高于对照组之76.19% ,且不良反应少。

结论《金匮要略》的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产后痹疗效确切。

产后痹是指妇女流产、生产或产后不久体虚后风寒湿之邪侵袭引起的肌肉、关节及肢体的重着、酸痛、麻木、困痛、功能不利伴出汗、恶风、畏寒等,属于痹症范畴。

后经风湿病分会倡议后将妇女产褥期及产后百日内所患痹病,统称为"产后痹"[1]。

早期治疗多可以临床治愈或明显改善[2]。

但治疗不及时常可使病情病情反复甚至迁延,造成患者的痛苦。

笔者根据该病病机是正虚感邪,化热伤阴后导致气血不通、寒热错杂、经络痹阻之症故使用《金匮要略》的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该病共计45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2011年10月~2013年12月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门诊。

确诊的符合标准的产后痹患者共纳入90例,均为女性,依照就诊顺序按门诊号奇偶随机分组;治疗组 45例,年龄21~48岁;病程0.5~18年;对照组45例;年龄19~45岁,病程0.3~14.2年,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与治疗组基本相同。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纳入标准参照《实用中医风湿病学》自行拟定:①年龄>18岁并且<50岁;②发病在各种原因流产后、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③有产后感染外邪病史;④能够按医嘱坚持治疗做好生活调护;⑤能够自主的介绍病情,主要表现为肌肉、关节及肢体的重着、酸痛、麻木、困痛、功能不利伴出汗、恶风、畏寒等,舌质淡或紫暗常伴有瘀点,或少苔,脉多为细弱或涩。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产后痹是指产后妇女出现下肢酸痛、麻木、无力、沉重等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劳动能力。

产后痹的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方面,其中“因人制宜”思想的运用十分关键。

根据病程和病情的轻重缓急,可以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主要是产后数天内出现的痹症,可采用辛温散寒、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

慢性期是指产后一段时间后痹症持续存在,治则以温肾活血为主。

根据脉象和个人体质的不同,产后痹又可分为真寒型、真瘀型、真热型和虚症型。

真寒型产后痹主要表现为肢体酸痛,疼痛透骨,经寒则重,脉沉紧;真瘀型产后痹表现为肢体疼痛、沉重,疼痛固定,经动则减;真热型产后痹则是热证的表现,痛势较重,热感明显,脉数有力;虚症型产后痹则是气血两虚的表现,症状较轻,脉虚弱细弱。

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进行治疗,对产后痹的疗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于真寒型产后痹,可以选择使用辛温散寒、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如独活寄生汤、活络丸等;对于真瘀型产后痹,可以采用活血祛瘀、化痰止痛的方法,如破瘀止痛丸、足三丸等;对于真热型产后痹,宜清热疏风、活血化瘀,例如清营汤、茵陈颗粒等;对于虚症型产后痹,则需滋补肾阳、活血补气,如四物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可以结合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进行综合治疗。

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刺激特定腧穴来疏通经络,活血化瘀,减轻疼痛,如针刺足三里、血海等穴位;推拿治疗则是通过按摩和推拿来改善气血运行,舒缓筋脉,如推拿足三里、会阴等穴位。

针对产后痹的辨证论治过程,应严格“因人制宜”,因为每个患者的体质、病程、病情都有所不同。

如患者在分娩过程中出现过多出血,体质虚弱者,可采用温阳固脱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如果产后痹伴有恶露不尽、腹痛等症状,可选择调气、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

“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本原则之一。

只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帮助产后妇女尽快摆脱病痛,恢复健康。

产后痹证的中医辨证施治

产后痹证的中医辨证施治

肉蠕动 。并有头晕气 短 、 心悸 、 自汗 等 , 质淡 , 苔 , 脉细弱。治宜益气养j , I f活 仃 Ⅱ 【 通络 。在苠 叫藤 汤 中加 桂枝 、 参 、 人 白 术、 川芎 、 地龙 、 孺掺草等。符剧身关 节孪
急, 麻木 者, I 筋草 、 力仲 J 木瓜 ; 出汗者 、 易 加
晚 2次 口服 3剂 。并 嘱 患 者 忌 牛 冷 腥
头痛 , 肌肤麻小小 , 或身体微 肿 , 肢体} = 『 I :
重, 纳呆 腹胀 , 小便 小利 , 大使 粘 腻 爽 ,
另外要起 有常, 劳逸适度, 忌贪凉饮冷, 洗
浴要用温水, 切忌汗 } 当风 , J l 有利于疾病 的 康复。产后对患者均有不同程 度的心理影 响, ‘ t 人有“ 大广: 之伤难愈合” 之说, 其心理 『素常致气 m火和 , 天 l 心神不宁 , 使病情加重。 故药物治疗的『 时, n 应及时 合心理治疗 , ] 注意精神情 忠的调 节, 可收到事半功倍之
几胡 、 参。 月‘ 风 泓 : 体 火 肌 肉 疼 痛 , 舣 瞳 欲 左衣 被 , 汁 ,
例 1 忠 者, ,8岁 , : 女 2 已婚 ,0 6年 20 1 1月 1 : 0 I初诊 。患者 于 4天 }产 后 乘 1 j U 家 , 慎 受风着 凉 , 舣肩背 部及 双 敛 下肢冰冷疼痛不 适 , 痛处游走 小定 , 寒 则痫剧 , 得热则痛减 , 火节』 仲小利 , 伴 n { 恶 风 畏寒。再质淡 红 , 苔薄 白, f 紧。实 脉J 幺 验室检 : C 75×1 I R C4 2X WB . 0/ B . , 1 I H b 2 g J E R 2 mn ,, , 0 / G 15/ ’ S 9 r ' 时 , /J '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

从“因人制宜”思考产后痹的辨证论治产后痹是指产妇在产后因为气血不畅通所导致的疾病,表现为腰酸腿痛、关节不利、四肢无力等症状。

在中医理论中,产后痹属于“无子”的范畴,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气血不畅通、营养不足所引发的疾病。

对产后痹的辨证论治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采取因人制宜的治疗方法,针对性地调理身体,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产后痹的发病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产后气血虚弱、乳汁不通畅、情志不畅、身体虚弱等。

针对不同的原因,辨证论治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产后气血虚弱是导致产后痹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认为需要通过药物调理来补充气血,以恢复体内的正常运转。

常用的药物包括当归、枸杞子、熟地黄等,这些药物都有益气血、滋阴补肾的功效,能够帮助产妇恢复体力,缓解痹痛症状。

中医还会建议产妇进行适量的运动,比如散步、瑜伽等,以帮助气血畅通,缓解痹痛症状。

乳汁不通畅也会导致产后痹的发生。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认为需要通过调理乳汁来帮助产妇恢复健康。

常用的方法包括通过饮食调理、穴位按摩、艾灸等手段来促进乳腺通畅,促进乳汁分泌。

中医还会建议产妇进行适量的按摩,并在适当的时候使用温热药物来帮助产妇缓解痹痛症状。

产后痹的辨证论治需要因人制宜,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通过药物调理、运动调理、情志调理等手段来帮助产妇恢复健康。

产妇在日常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情志状态,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产后痹。

希望产妇们能够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及时进行产后痹的辨证论治,恢复健康。

【这篇文章主要是从中医的角度对产后痹进行了辨证论治,提出了因人制宜的治疗方法,希望对产后产后痹的治疗有所帮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痹的中医治法
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8月12日
□张华东陈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风湿免疫内科
妇女在产褥期或产后,可能会出现肢体疼痛、酸楚、畏风怕冷、麻木、重着以及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民间俗称“产后风”。

中医称之为“产后痹”,亦有产后身痛、产后中风、产后痛风等之说。

产后痹多发生于产褥期或产后百日内,但由于失治或误治也可数年不愈而反复发作,严重干扰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广义地说,凡属产后或褥期发生的不通的症状统称“产后痹证”,是妇人产后正气虚弱之时外感风寒湿所致四肢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的一种病症,痹就是不通的意思。

中医认为,女子怀孕生产,最易耗伤气血,致使身体虚弱,再加上自身不注意调节保养,使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从而出现肢体疼痛不适、活动不利的症状。

产后痹为妇女产后的专有病症,总结其发病特点有三:必有本虚,兼有邪实,情志为辅。

简单来说就是体质差,有实邪,心情不舒畅。

所以治疗产后痹要注意调养身体、增强体质,驱除病邪、消除病症,也要注意调整心态,身心同治。

补虚是基础
妇女在怀孕时将大量的营养和能量供应给胎儿,身体抵抗力多少会有下降。

待到产中大量失血,或者剖腹产、小产对人体更是损伤,气血亏虚,不能滋养肌肉、皮毛、筋骨,就会出现麻木,肌肉、关节酸痛,活动不利的症状。

治标要治本。

医书《女科切要》中说:“产后诸疾,先以大补气血,纵有他疾,以末治之。

”意思就是说,产后不论得什么病都要考虑到气血已虚,体质不强,所以要以补为基础。

补益脾胃、肝肾是重点。

中医认为肝主筋、脾主肌肉、肾主骨,此三脏气血不足,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就会产生关节、肌肉、肌表的病症。

脾胃是后天之本,饮食需要经过脾胃的作用,才能变化为气血以滋养人体、充实元气;肾为先天之本,是人的元气所在,而元气则与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密切相关。

脾胃健旺,人就有食欲,且能将饮食顺利化生为气血,气血充足,一则补体内诸脏之虚损,二则充实体表肌肉皮肤,使邪气无法乘虚而入,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效果;若脾胃虚弱,则气血化源不足,无以荣养四肢百骸,无以补充元气,使抵抗力变差。

脾虚不能将饮食很好地转化,也会造成湿邪内生,阻滞经络,进而产生疼痛、麻木、活动不利等诸多经络痹阻不通之象。

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

中医认为,肝的功能之一是藏血。

女子妊娠生产及至产后均会有气血亏虚。

除了补益先后天(脾胃、肾),也应当酌情补益肝血,使肝功能正常运行。

肝的另一个功能是条畅气机,气行可推动血行,可帮助人体气血运行通畅,经络无阻;更能协助调整脾胃气机功能,使饮食运化得以正常进行,以助气血生化。

在治疗产后痹时,除了直接补益气血,如给予四物汤、八珍汤,或加桑寄生、炒杜仲等以补肝肾、强筋骨之外,亦要重视补脾胃,调营卫。

故方中常加莲子、山药、白扁豆等,或用黄芪、白术、党参、茯苓、桂枝汤等补气健中之品调理脾胃。

脾胃功能健旺,气血充足,全身得以濡养,才能抵抗疾病的发生或祛邪外出。

随证以祛邪
《女科切要》中说:“夫产后气血大损,即易产力壮者,尚有感疾为终身之患。

产母不可恃健,不行保重,劳碌以损其营,多食以伤其胃。

外感六淫之邪,内受七情之气,为
患莫测。

”产后体弱,气血不足,倘若保养不当,极易感邪获病。

产后起居不慎,寒温不适,或失于调养,或因过于进补滋腻之品而内生湿热,或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经络,致使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内生痰浊瘀血阻滞经脉,内外邪互结而发病。

治疗时要祛邪外出,可以根据感邪的情况,灵活运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疏风散寒等多种方法:内有湿热者,证见舌苔黄腻、阵热汗出、口干口苦,可加四妙散;有瘀血者,加片姜黄、泽兰等;风湿在表,证见头重、腰疼、肢体重着无力,加白芷、桑枝;寒邪偏重,证见怕冷、四肢不温等,可加细辛、附子、生姜等。

要注意的是,在用药时切记气血已伤,元气已损,不要一味祛邪,独用大剂辛散祛风或寒凉之品,使得气血受伤,脾胃受损。

须当攻补兼施,平调阴阳,注重顾护脾胃后天生化之源,使气血得以运行,正气乃充,邪气则退。

若当邪重而需急祛之时,亦要谨慎小心,中病即止,以防过治而使气血更伤,病情更甚。

情志畅则病减
情绪变化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情志的变化既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变化,又能够影响脏腑气血的运行,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预后。

女性属阴,以血为体。

一般来讲,女性的感情较男性脆弱、细腻,常易因忧郁、悲哀、思虑等情志刺激而发病或加重病情。

正如《医学正传》中所说:“妇女百病皆自心生。

”产后女子血虚气耗,不能涵志养神,更是如此。

妊娠产后,女子情绪易于波动,除了因怀孕而产生的兴奋、不安等情绪之外、身体状况对于情绪的影响也很大,且情绪和身体状态的作用是相互的。

脾胃与思虑关系密切。

女子思虑太过,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司,而致痰湿内生,湿浊困脾;患者不思饮食,再加上脾胃运化、升降功能更弱,气血生化无源,不能荣养全身且气机不畅,湿邪阻络,以致经脉不通,气血凝滞,不通则痛,而见痹症。

患病后情志更加不舒,如此以往,恶性循环,病情更甚。

肝与情志关系最为密切,且肝与气血运行亦有直接关系。

气血亏虚,肝血不充,不能涵养怒志,或致肝阳上亢,病人稍有刺激,就易发怒,不能控制自己情绪。

气虚无力以行气血,肝气不疏,可见精神抑郁不舒。

妇人妊娠产后若情绪不佳,不能自行调节疏导,则致肝郁气滞,致使气机升降失调,或郁滞经络为痹;或上冲发为晕眩;或化火而烦躁易怒更甚;或肝火与体内痰湿瘀血相结,而至病情更为复杂,经脉不通,气血不行。

故而治痹可从情志调,焦躁或心情不舒时易出现头涨头痛,口苦咽干,胁肋部窜痛、胀痛,爱叹气,胸闷不舒等症状,可加少量川楝子、元胡、香附等疏肝理气之品,以助通经络而除痹,或加入逍遥散、白芍以疏肝柔肝,肝气疏而情志调。

同时也要让病人自己注意调整自身情绪,使治疗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产后痹由于产后失养引起,起病缓慢,症状隐匿,病程较长,时轻时重,治疗关键是乘邪浅病轻时及早治疗,以免病邪入里而发生其他变证。

治疗时除了对患者本身症状做出评估,更应根据患者所处季节、环境、生活习惯和地域的不同而灵活用药。

调整情绪对于产后痹病情的预后转归有很大影响。

相关链接
产后痹的调理
考虑到哺乳期不便服药等因素,产后痹病人的自身调理极为重要。

适寒温:气血虚弱,体质变差,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差,尤其在季节更替,环境变化的时候,更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防止寒、热邪气乘虚而入,使病情更加复杂。

洗衣洗手要注意避免用凉水,使寒湿邪气有机会侵入关节。

宜锻炼,忌劳累: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推动气血运行、增强体质,协同药物治疗共同祛邪外出。

快走、慢跑、八段锦、太极拳、甚至广播体操都可以尝试。

但平日锻炼切忌过度,产后体质变差,抵抗能力差,劳累会加重气血损伤,使病情反复甚至加重。

锻炼前后也要注意适当加减衣物。

节饮食:饮食要规律、营养要充足,过饱或过饥都会影响脾胃功能。

粥是保养脾胃的好食疗方。

脾胃弱的人最好少吃寒凉的食品,尤其是直接从冰箱里拿出的西瓜、饮料等。

可适当地进食莲肉、山药、薏苡仁、扁豆;血虚明显的可食用猪肝、菠菜、枸杞、大枣、当归等补血膳食;热象严重的可适当食用绿豆、赤小豆、苦瓜、芹菜;湿热患者可以用冬瓜皮、西瓜皮、玉米须等煮水喝;虚寒症状明显者,可在冬季服用当归羊肉汤,或加入杜仲、桑寄生、怀牛膝、熟地黄、芍药等煲汤以温补阳气、滋补肝肾。

需要说明的是,食物调理是辅助治疗,仍需要辨证选择,亦要适量而用,不可过量。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有些患者进补过甚,湿热内生,也成为产后痹发病或症状加重的原因。

外治法:对于产后关节疼痛明显的病人,可选用局部治疗,如泡洗、熏蒸、贴敷等。

四肢不温、关节症状遇凉发作或加重的患者,可以加用按摩以促进气血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