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教学内容
一、国民经济总流程
重点和知识点:分别存在二、三、四部门的国民经济循环运行的条件
一、 国民收入的概念
重点和知识点: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等概念的含义
二、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重点和知识点:产品支出法、收入法、部门法及其它们的计算结果的货币价值的调整。
三、 国民收入核算中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课程编号: 1011007
《宏观经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课程考试标准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的必修课,是学好其它专业课的基础理论课。通过学习该课程,要懂得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其基本理论、原理和定理等,并能应用它们来分析国内外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和特殊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同时,还要求学生要正确认识宏观经济学的历史发展和作用。
二、考试方法
本课程一般采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一般为120分钟。也可采用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
三、试题类型
本课程可采用以下题型中的若干题型命题: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
四、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国民经济各总量指标的概念及其它们的核算方法。
重点和知识点: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收入、工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
相互关系。
第二章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古典宏观的基本观点,掌握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定律和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消费与投资理论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试要点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2.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3.名义GDP和实际GDP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均衡产出2.凯恩斯的消费理论3.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4.乘数论5.消费函数;储蓄函数;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乘数的系列概念。
6.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方法;均衡条件以及影响均衡国民收入的因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投资的决定,投资与利率的变动关系2.IS曲线3.利率的决定4.投资函数;资本边际效益;投资边际效率;IS曲线;流动偏好陷阱;LM曲线。
5.IS曲线的移动;货币需求动机: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LM曲线的移动。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2.财政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效果、机理3.货币政策工具及其作用效果、机理4.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挤出效应。
5.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对利率、消费、投资、GDP的影响;挤出效应;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4.充分就业、失业率、摩擦失业、非自愿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率;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
5.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怎样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调节。
6.紧缩性政策与扩张性政策失业与通货膨胀1.失业的经济学解释2.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律3.通货膨胀的原因4.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5.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6.奥肯法则及其重要结论;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持续;菲利普斯曲线。
7.通货膨胀的原因;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
8.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分析。
1。
宏观经济学考核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考核目的】了解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学习的基础】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政治经济学、经济数学、微观经济学。
考核的过程中将涉及到相关的理论知识。
【考核的内容范围】1.国民收入核算2.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4.宏观经济政策5.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6.失业与通货膨胀7.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8.开放经济理论【考核方法】期末闭卷笔试,占60%;平时考核(出勤、作业、笔记)占40%。
【对试题的要求】题型比例:客观性试题占45%,包括填空题、判断题等。
主管性试题占55%,包括概念题、简答题、画图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考核的具体内容】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知识点: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国民收入核算方法;3.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与均衡条件;4.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构成。
考核目标:1.识记:宏观经济学、国内生产总值、名义GDP、实际GDP、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2.理解:(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国民收入五个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3)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与均衡条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构成因素。
3.运用:简单应用:投资与储蓄相等是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
综合应用:学会分析影响当今国民产出(GDP)的因素。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知识点: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2.投资函数;3.简单国民收入决定;4.乘数理论。
考核目标:1.识记:消费函数和储蓄曲线、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投资、重置投资和净投资、投资乘数的含义;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
2.理解:(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2)投资函数的决定;(3)在两部门经济中,投资等于储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4)在三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5)投资乘数定理。
宏观经济学大纲
宏观经济学大纲一、介绍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整体运行的原理和规律。
它关注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等)的演变趋势,以及影响这些指标变动的各种因素。
本文将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基本理论和各项指标。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总体运行规律和政策调控的学科。
它关注整个经济系统的总量指标,研究经济增长、通胀、失业以及国际贸易等宏观经济现象。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家或地区的整体经济,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企业、个人等不同。
3.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主要使用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建立经济模型和利用实证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1.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
经济增长理论包括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主义增长理论等。
2.失业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失业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常见的失业理论包括凯恩斯主义理论、自然失业率理论和结构性失业理论等。
3.通货膨胀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和控制方法。
著名的通货膨胀理论有货币供应量理论、成本推动理论和需求拉动理论等。
4.国际贸易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影响。
常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等。
四、宏观经济学的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2.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衡量物价水平变动的速度,表示一段时间内物价水平上升的百分比。
3.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衡量劳动力市场上没有工作但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力的比例。
4.货币供应量(Money Supply):衡量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数量,通常包括货币的狭义和广义概念。
856经济学综合基础考试大纲-FudanUniversity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856经济学综合基础考试大纲经济学综合基础的考试内容包括四部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学一、考试要求:学生应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律,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以及宏观经济学中不同学派的观点和政策主张的分歧及其原因,并学会运用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解释和分析宏观经济现象。
二、考试大纲:(一)序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特点;看宏观经济学的流派与方法之争;中国宏观经济现象和基本事实。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国民生产总值(GNP);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其他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可支配收入(DPI)等;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价格指数的构造、几种常用的价格指数(CPI、PPI和GDP消涨指数等)、通货膨胀和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等。
(三)总产出-总支出模型:产品市场均衡宏观均衡的概念和含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总产出-总支出模型和乘数;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和财政政策;乘数-加速数原理。
(四)货币、利息和收入:IS-LM模型商品市场均衡和IS曲线;货币市场均衡和LM曲线;IS-LM模型的含义及其均衡;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其推导。
(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基于IS-LM模型的分析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其效果;财政政策和挤出效应;其他宏观政策及其不同政策搭配。
(六)开放经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平衡的概念和国际收支平衡曲线;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和LM曲线;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克鲁格曼金三角及其政策含义。
(七)总供给:工资、价格和失业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及其意义;工资-失业的关系;工资和价格为什么粘性;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关系;总供给-总需求模型以及货币扩张的效应;供给冲击对经济的影响;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科目代码与名称:831 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适用专业:应用经济学一、考试目的与要求“经济学(含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应用经济学硕士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
其主要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各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要求考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并具备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一部分绪论1、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3、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均衡价格理论1、需求原理2、供给原理3、供求均衡——价格的决定4、弹性理论第三部分消费者行为理论1、消费者行为与其目标2、边际效用分析3、无差异曲线分析第四部分生产者行为理论1、生产者行为与其目标2、生产理论3、成本理论4、利润最大化原则第五部分市场结构理论1、市场结构与其划分2、完全竞争市场3、完全垄断市场4、垄断竞争市场5、寡头垄断市场第六部分要素价格理论1、要素价格决定的一般原理2、生产要素的价格3、收入分配的结果第七部分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2、垄断与其低效率3、外部性与其纠正4、公共产品与公共选择5、不完全信息与激励理论宏观经济学部分:第一部分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与其核算方法2、国民经济中的其他总量指标3、核算的局限性与其纠正第二部分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消费、储蓄与投资2、国民收入的均衡决定3、国民收入的变动第三部分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产品市场的均衡:曲线2、货币市场的均衡:曲线3、两个市场的同时均衡第四部分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与总需求曲线2、总供给与总供给曲线3、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第五部分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1、失业理论2、通货膨胀理论3、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第六部分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1、经济增长理论2、经济周期理论第七部分宏观经济政策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工具2、需求管理政策3、供给管理政策三、考试的题型与比例微观经济学部分(80分)单项选择题(10%)概念解释题(16%)计算题(20%)简答题(24%)论述题(10%)宏观经济学部分:(70分)单项选择题(10%)概念解释题(16%)计算题(10%)简答题(24%)论述题(10%)四、考试形式与时间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以下是考试大纲:
一、宏观经济学
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宏观经济运行和调控
3. 货币与金融体系
4. 国际贸易与金融
二、微观经济学
1.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市场供求与价格
3. 生产与成本理论
4. 市场竞争与垄断
三、财政税收
1. 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税收理论与税制
3. 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
4. 财政支出与税收收入
四、货币银行
1. 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
3. 利率理论与利率形成机制
4.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五、经济法
1. 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公司法与证券法
3. 合同法与侵权法
4.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
六、统计学
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3. 概率与数理统计
4. 统计推断与假设检验
七、人力资源管理
1.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招聘与录用
3. 培训与开发
4. 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
八、市场营销
1. 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市场调研与分析
3. 产品策略与定价策略
4. 销售与渠道管理
以上是202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试大纲,考生需要根据考试大纲进行备考。
宏观经济学考核大纲
《宏观经济学》考核大纲本课程为经济系经济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经济及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64 学时,4 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章节的基本概念,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经济模型的推导,在此基础上能应用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读相关的经济问题。
这门课程的学习,需要有高等数学和政治经济学以及微观经济学作为先导课程。
本课程主修教材为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五第版),参考教材为厉以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评价目标】1. 识记: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最终产品和和中间产品2.理解: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五种指标,投资-储蓄恒等式,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3.运用:利用投资储蓄恒等式分析经济问题4.综合:会用国民收入核算方法的支出法和收入法进行计算.【主要内容】本章的内容有:一是宏观经济学概述,涉及到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的比较、宏观经济学发展概述;二是国内生产总值,内容涉及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核算方法、五个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三是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投资-储蓄恒等式.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评价目标】1识记:均衡产出、消费函数、投资乘数2理解理解均衡产出的条件,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乘数.3运用:利用均衡国民收入公式、乘数公式计算,用有关消费理论解释经济现象【主要内容】本章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均衡产出,对其概念及均衡条件的理解;二是消费理论,涉及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等概念、四种消费理论;三是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相关乘数.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评价目标】1.识记:资本的边际效率、IS 曲线、货币需求动机、流动偏好、流域流动编好陷阱、LM 曲线2.理解:I S 曲线的推导及IS 曲线的移动,LM 曲线的推导及LM 曲线的移动,IS -LM 模型3.运用:利用IS-LM 模型分析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和非均衡的情形.4.综合:利用有关参数的变化计算并分析IS 曲线及LM 曲线的移动情况,会运用IS-LM 模型计算二部门、三部门的均衡国民收入和利率【主要内容】本章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最重要的一章,为以后各章奠定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一是投资需求函数的推导,二是IS 曲线的推导及移动,三是LM 曲线的推导及移动,四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及IS-LM 模型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评价目标】L识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凯恩斯极端、古典主义极端、挤出效应.2理解:用IS-LM 图形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及凯恩斯极端和古典主义极端,财政政策的效果与挤出效应的关系,财政政策的局限性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两种政策混合使用3运用:针对两种政策的特征和局限性,结合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用IS-LM 图形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怎样混合使用.4综合:利用IS-LM 模型计算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利用IS-LM 模型根据给定的目标分析应采取的政策建议.【主要内容】本章利用IS-LM 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指出两种政策单独使用都有其局限性,两种政策应根据经济运行财政部混合使用,具体包括:一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二是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三是货币政策的效果的分析,四是两利政策的混合使用.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评价目标】L识记:自动稳定器、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功能财政、货币创造乘数2理解: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财政政策工具的种类,自动稳定器功能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内容及局限性,功能财政与平衡财政的区别银行存款的多倍派生存款功能及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3运用: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工具,解读我国或外国所实行的宏观经济政策4综合:针对给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相应的数据,计算并分析应实行具体的经济政策,利用给定的货币创造乘数计算货币供给量的变动.【主要内容】本章是在上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其内容有:一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财政政策实践,涉及财政的构成及财政政策工具、自动稳定器与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功能财政及预算盈余、赤字与公债等三是货币政策实践涉及到西方银行体系、货币创造乘数与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工具的类型等;另本章还有两个内容即资本证券市场和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演变要求学生只作一般了解.第十七章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评价目标】L识记:总需求曲线、利率效应、实际余额效应、宏观生产函数、潜在产量、长期总供给曲线2理解:两种方法即从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和IS-LM 模型推导总需求曲线用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解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类型,劳动力市场均衡,凯恩斯主义的短期供给曲线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3运用运用总需求—供给模型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4.综合:比较IS-LM 模型和AD-AS 模型的异同,比较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认识的不同【主要内容】本章是在IS-LM 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的,其主要内容有:一是总需求曲线及推导二是总供给的一般说明,包括宏观生产函数、潜在产量、劳动力市场均衡等三是长期总供给曲线;四是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与古典模型;五是凯恩斯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六是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反应,凯恩斯主义与古典主义是不同的.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评价目标】L识记:失业、通货膨胀、消费价格指数、奔腾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动态总需求曲线、动态总供给曲线、牺牲率2理解:经济学上对失业的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及经济效应分析,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宏观经济学考核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核大纲课程编号:042007课程性质:必修总学时:48 学时总学分: 4开课学期:2007-2008年第一学期适用专业:人力管理、旅游管理大纲执笔人:牛利民参加人:卢剑鸿、牛利民大纲审核人:朱国兴编写时间:2007-5-3(一)、考试大纲的编写说明1、本学科的性质及其在本学科专业中的地位随着我国不断深入发展经济,很多专业都带有市场经济的特征,尤其是经济和管理专业,旅游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当然也不能例外,本门课程是该专业中的基础理论课程,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着一个基础性的作用,而且该学科在学生的就业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因为该课程是很多经济类职业考试的指定教材,特别是考研和金融机构类的考试;而且该课程是我国学生和学员认识西方经济社会制度的开端,对于他们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具有无法忽略的影响。
总之,该课程对学生及其学科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2、本大纲的编写依据和适用范围本大纲的编写依据是我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以及我校学生的就业特点作为参考,主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适用范围是人力管理、旅游管理等。
(二)、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能够识别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和研究对象,能够记忆和理解GDP的含义及核算方法,能够记忆和理解GNP、NDP、PI、DPI等概念,能够推导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能够区别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能够记忆和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能够记忆和理解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能够识别其他消费理论的不同,能够区别两部门经济、三部门经济、四部门经济。
会推导各种乘数公式。
能够区别各种乘数之间的不同。
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能够记忆和理解投资的决定因素,知道IS曲线的含义,能够推导IS曲线方程,能够理解利率的决定原因,知道LM曲线的含义及数学推导,知道IS-LM曲线的相互作用及能够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理解和记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的含义及影响,能够用几何法分析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能够用几何法分析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第1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1.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体经济——包括收入的增长、价格的变动和失业率的研究。
宏观经济学家试图既解释经济事件,有设计改善经济运行状况的政策。
2.为了理解经济,经济学家使用模型——为了说明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而简化现实的理论。
经济科学的艺术是判断模型是否抓住了所要处理的问题的重要经济关系。
由于没有一个模型能回答所有问题,宏观经济学家运用不同的模型来研究不同的问题。
3.宏观经济模型的关键特征是它假设价格是有伸缩性的是是黏性的。
根据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的看法,价格有伸缩性的模型描述长期中的经济,而价格黏性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短期中的经济。
4.微观经济学研究企业和个人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者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由于宏观经济事件产生于许多微观经济的相互作用,所以,宏观经济学家运用了许多微观经济学的工具。
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数据1.国内生产总值(GDP)既衡量经济所有人的收入,又衡量对经济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服务产出的总支出。
2.名义GDP用现期价格估价产品与服务。
实际GDP用不变价格估价产品与服务。
只有当产品与服务量增加时,实际GDP才增加。
而名义GDP的增加既可能是由于产出增加,也可能是由于价格上涨。
3.GDP是四种支出之和: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4.消费物价指数(CPI)衡量一个典型消费者购买的固定的一篮子产品与服务的价格。
与GDP平减指数一样,CPI衡量物价总水平。
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和实际GDP的比率。
5.失业率表明想要工作的人没有工作的人的比例有多少。
当失业率上升时,实际GDP的增长一般要慢于正常速率,甚至还会下降。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1.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决定了经济中的产品与服务的产出。
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或技术进步增加了产出。
2.竞争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雇用劳动,直到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时为止。
同样,这些企业租用资本,直到资本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租赁物价时为止。
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以下是中级经济师考试的一般大纲。具体考试内容和要求可能会因国家和考试机构而有所 不同,因此建议您查阅相关的官方资料和考试指南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1. 宏观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 国民经济核算 - 经济增长与发展 - 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 - 国际收支与汇率
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2. 微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和原理 - 市场供求与价格决定 - 市场结构与垄断竞争 - 生产与成本理论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3. 产业经济学 - 产业结构与产业发展 - 产业组织与市场竞争 - 产业政策与产业升级
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 企业行为与市场效率 4. 财政与税收 - 财政政策与财政管理 - 税收理论与实践 - 政府支出与收入 - 财政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5. 金融与货币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 货币供应与货币政策 - 利率与汇率
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 银行业务与金融监管
6.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 国际经济合作与全球化 -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 - 国际金融与汇率风险管理
7. 经济法规与经济伦理 - 经济法规与市场秩序
202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
-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 - 知识产权与竞争法 - 经济伦理与企业社会责任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宏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而设置的。
二、考试目标宏观经济学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为学好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答案必须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如有答题卡,请注明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答在答题纸上。
)(二)答题时间90分钟。
(三)基本题型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作图分析题、计算题第二部分考查的知识范围与要求第十一章国民收入的核算重点掌握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几种方法,了解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它相关概念。
第十二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掌握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了解相关的概念,能够熟练求简单国民收入,熟练掌握乘数理论,能够求解。
-模型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 LM了解投资函数,掌握IS、LM曲线的含义,会求解这两条曲线方程,理解曲线的平行移-模型。
动原因和方向及其移动距离;能够综合分析IS LM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了解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会分析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效果,掌握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能够通过计算掌握各种政策运用的效果。
第十五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会求解总需求曲线,了解各流派的总供给曲线形状,能通过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经济的各种状况。
第十六章失业理论掌握失业的定义及分类,了解自然失业率与其决定,明白失业的形成原因分析,弄懂失业的代价与奥肯定律。
第十七章通货膨胀理论了解货膨胀的定义与测量,会分析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掌握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了解通货膨胀与失业——菲利普斯曲线。
第十八章经济增长理论一般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适当掌握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哈罗德—多马模型以及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模型、影响因素。
第十九章经济周期理论了解经济周期的含义及阶段,重点掌握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一般性了解非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宏观经济学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对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宏观经济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范围(一)国民收入核算1、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局限性。
2、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和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3、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区别和换算。
(二)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概念、形式和特点。
2、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包括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均衡条件。
3、乘数理论,包括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计算和作用。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 IS 曲线的含义、推导和移动。
2、 LM 曲线的含义、推导和移动。
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的决定,以及均衡的调整过程。
4、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四)宏观经济政策1、财政政策的工具、作用机制和效果。
2、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机制和效果。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及其效果。
4、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五)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推导和移动。
2、总供给曲线的含义、类型和推导。
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解释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
(六)通货膨胀与失业1、通货膨胀的定义、类型和原因。
2、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3、失业的类型和原因。
4、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演变和政策含义。
(七)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1、经济增长的含义、衡量指标和决定因素。
2、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内容和政策含义。
3、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4、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和特征。
5、经济周期的理论解释。
(八)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1、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2、汇率的决定和影响。
3、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和平衡关系。
4、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效果。
三、考试形式和题型(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武汉科技大学2023年《821经济学(宏观、微观经济学)》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821经济学(宏观、微观经济学)一、考试性质《西方经济学》是我校经济类学术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要求考生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经济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考试题型本课程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150分。
主要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
三、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所列内容与要求)微观部分:导论1、了解西方经济学的内涵及其外延。
2、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过程,对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思想演变经历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3、认识西方经济学的双重性质和在此基础上演变出的两大基本任务。
4、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正确对待和学习西方经济学。
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了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掌握微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2、了解并掌握需求曲线。
3、了解并掌握供给曲线。
4、了解供求曲线共同作用形成均衡的过程,了解均衡价格的含义、决定以及移动等相关内容,掌握供求定理的内涵。
5、了解经济模型、变量以及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等相关概念。
6、了解并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相关概念和涵义。
7、掌握供求曲线简单的应用,了解蛛网模型的涵义。
第二章消费者选择1、了解效用概念以及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区别。
2、了解并基数效用轮的边际分析法,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掌握基数效用论推导消费者均衡条件以及需求曲线的过程,了解消费者剩余的含义。
3、了解偏好、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掌握序数效用论者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了解并掌握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
4、了解并掌握预算线及其涵义。
5、了解并掌握消费者均衡含义,掌握序数效用论者推导消费者均衡条件的过程。
6、了解价格—消费曲线、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含义。
掌握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7、了解并掌握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会分析正常物品、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以及他们的区别。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考试大纲
《微观与宏观经济学》课程考试大纲第二章需求和供给1、主要内容:需求、需求函数、需求法则;供给、供给函数、供给法则;均衡价格,均衡产量,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点弹性和弧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弹性的类型;正常商品,低档品;恩格尔系数,恩格尔定律;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2、考核要求:(1)掌握需求的涵义、需求法则(2)掌握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3)理解需求函数的概念,能区分替代品和互补品(4)掌握供给、供给函数、影响供给量变化的因素、供给法则(5)掌握均衡价格概念,理解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6)理解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的含义、区别(7)掌握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及其点弹性和弧弹性的计算公式。
(8)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
(9)掌握厂商的收益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10)掌握“谷贱伤农”现象和原因。
第三章效用论1、主要内容:效用,基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线。
2、考核要求:(1)掌握总效用、边际效用含义。
(2)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掌握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4)掌握消费者剩余。
(5)掌握无差异曲线、消费预算线的特征及预算线移动情况。
(6)掌握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第四章生产论1、主要内容: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
2、考核要求:(1)掌握生产函数概念。
(2)掌握三种产量曲线及生产的三个阶段。
(3)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4)掌握产量、成本既定时生产者均衡条件。
第五章成本论1、主要内容:显成本,隐成本,机会成本,正常利润;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短期成本,长期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
00800经济学重庆考试大纲
经济学重庆考试大纲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微观经济学1.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
2. 弹性理论。
3. 消费者行为理论。
4. 生产函数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5. 成本与收益理论。
6. 市场类型和竞争性市场中的价格决定。
7. 利润最大化行为和市场出清。
8. 外部性、公共品和意识形态。
9. 激励相容原理和道德风险。
二、宏观经济学1.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变量。
2. GDP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3. 消费函数理论。
4. 投资理论。
5.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6. 利率和汇率的决定。
7. 货币理论,包括通货膨胀和失业。
8. 经济增长理论。
9. 经济政策分析,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以及经济周期的解释。
三、其他经济学领域1. 博弈论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特别是寡占行为。
2. 国际贸易理论,包括比较优势和贸易保护主义。
3. 国际金融和汇率的决定因素,包括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4.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包括贫困、不平等和就业问题。
5. 环境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6. 宏观经济政策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政策制定者如何平衡各种经济目标。
7. 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包括使用统计软件进行定量分析。
考生应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对于以上提到的重点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考试中,除了对知识点的掌握,考生还应注重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以及对于经济学理论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的考察。
总之,要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06经济学(宏、微观)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经济学(宏、微观)是我校应用经济学所有专业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的跨院自命题科目。
二、考试目标该科目为选拔应用经济学的学术硕士研究生而设置,要求考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思想具有较好的理解程度,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宏微观经济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三)试卷的结构与题型原则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学各占50%,题型为名词解释、辨析与简答、作图与推导、计算、论述、材料分析等。
四、考试内容(微观部分)第一章西方经济学概论一、西方经济学说的历史与发展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需求、需求函数、需求定理二、供给、供给函数、供给定理三、均衡、均衡价格、供求曲线变动四、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及其分析五、弹性及影响因素六、价格限制分析七、蛛网模型第三章效用论一、效用理论、消费者剩余及均衡分析二、偏好、无差异曲线与边际替代率三、预算线四、消费者均衡分析五、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均衡影响六、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七、不确定性、期望效用与风险第四章生产论一、厂商的概念及目标二、生产函数及形式三、一种可变要素生产函数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含义与关系五、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六、短期生产三个阶段七、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八、等产量曲线九、边际技术替代率十、等成本线十一、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十二、规模报酬第五章成本论一、各种成本的概念、相互关系二、各种短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三、各种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四、各种长期成本曲线随产量变化的关系五、长期成本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的相互关系六、规模经济、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外在经济与外在不经济的含义七、最优产出率与最优规模第六章完全竞争市场一、厂商与市场类型的含义与特征二、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三、完全竞争市场的收益曲线四、厂商实现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的条件五、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与长期供给曲线六、生产者剩余第七章不完全竞争市场一、垄断的特点和成因二、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三、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四、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与价格歧视五、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六、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七、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八、寡头垄断市场的概念与特征九、古诺模型与斯威齐模型十、博弈论初步知识第八章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一、生产要素及其报酬二、引致需求三、完全竞争厂商与卖方垄断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四、完全竞争厂商与卖方垄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五、厂商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六、买方垄断情况下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决定第九章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一、要素供给、原则与无差异分析二、劳动供给曲线、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工资率决定三、歧视经济学四、土地供给曲线与地租决定五、资本、资本供给与利息决定六、欧拉定理七、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八、贫困分析第十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一、一般均衡及实现过程二、经济效率与判断标准三、埃奇渥斯盒状图四、交换、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五、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六、社会福利函数、不可能性定理与均衡多样性七、效率和公平第十一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一、垄断与低效率二、寻租理论三、政府管制四、外部影响与解决方法五、科斯定理六、排他性与竞争性七、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八、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九、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十、委托代理问题(宏观部分)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一:宏观经济学的概念、研究对象与特点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三: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四: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五:GDP、GNP、DPI 的概念六:名义GDP、实际GDP、GDP 平减指数(GDP deflator)七:生产法与收入法核算GDP八:收入循环模型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均衡产出二:消费函数三:两部门与三部门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四:乘数理论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一:投资的决定二:利率的决定三:IS-LM 分析四: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财政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二:货币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一: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工具三:功能财政、赤字与公债四:充分就业与就业预算五:货币政策工具六:存款创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七:西方的宏观经济政策实践八:证券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九:期货与期权市场十:现值、投资收益与风险第十七章AS—AD 模型一:衰退与萧条二:AD 曲线三:AS 曲线四:AS—AD 模型对现实的解释第十八章失业和通货膨胀一:失业、周期性失业与自然失业率二:奥肯定律与牺牲率sacrifice ratio三:最低工资与效率工资四:通货膨胀的概念、度量与分类五: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与治理六: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 七:费雪效应Fisher Effect八:菲利普斯曲线第十九章国际经济学一: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二:Heckscher—Ohlin 理论三:金本位制四:布雷顿森林体系五:外汇市场干预第二十章国际经济学一:汇率、标价与汇率制度二:实际汇率与均衡汇率三:购买力平价理论四:国际收支平衡表五:开放经济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第二十一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一:增长核算方程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二:生产率的作用与决定因素三:经济增长政策四:收益递减(diminishing returns )五、追赶效应(catch-up effect)六:经济周期含义与特征七: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一、人生,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你遭受多少的艰辛,或经历多少的苦难,只要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总有一天,你就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A》考试大纲(48 学时)一、使用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二、考试方法、时间、题型大致比例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120 分钟。
3、题型大致比例:共100分,其中单选题:10%(每题1 分);名词解释题:15% (每题3 分);计算题:20%(每题10 分);简答题:40%(每题8 分);应用分析题:15%(1 题)。
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其相关概念;国民收入基本公式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1.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2.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内生产净值(NDP)3.国民收入(NI )4.个人收入(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六、名义GDP和实际GDP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了解和掌握:均衡产出的概念,凯恩斯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均衡产出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4. 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四、乘数论五、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六、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七、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了解和掌握:投资的决定,IS 和LM曲线,IS—LM分析,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考试内容要点一、投资的决定二、IS 曲线1.IS 曲线及其推导2.IS 曲线的斜率3.IS 曲线的移动三、利率的决定四、LM曲线1.LM曲线及其推导2.LM曲线的斜率3.LM曲线的移动五、IS—LM分析六、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IS —LM图形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二、财政政策效果1 .财政政策效果的IS —LM图形分析2 .凯恩期主义的极端情况3 .挤出效应三、货币政策效果1 .货币政策效果的IS —LM图形分析2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3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1 .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2.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3.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4.充分就业预见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三、货币政策1.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2 .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3.货币政策及其工具4.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其他途径第十七章总供给—总需求模型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曲线推导的公式及几何图示,的几种类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应用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总需求曲线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2.总需求曲线的移动二、总供给曲线1.总供给的一般说明2.几种总供给曲线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1 .宏观经济短期目标2 .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3 .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四、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数学小结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失业的基本知识,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期曲线的政策含义等。
考试内容要点供给曲线失业一、失业的概述1.失业的概念及分类2.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3.失业的影响及降低失业的措施二、通货膨胀的概述1 .通货膨胀的概念及衡量2 .通货膨胀的分类及成因3 .通货膨胀的影响及治理的措施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 .菲利普期曲线2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期曲线3 .长期的菲利普期曲线4 .菲利普期曲线的政策含义第二十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确切含义,均衡汇率的决定因素,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推导,国际收支曲线(即BP曲线)的推导,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过程,IS 曲线的斜率在封闭经济中和开放经济中的差异。
本章的重点是IS-LM-BP 模型,难点是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模型。
考试内容要点一、汇率和对外贸易1、汇率及标价2、均衡汇率的决定因素二、国际收支的平衡1、国际收支平衡的确切含义三、IS-LM-BP 模型1、国际收支曲线(即BP曲线)的推导2、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过程四、资本完全流动下的IS-LM-BP 模型1、资本完全流动时的BP曲线2、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资本完全流动3、浮动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第二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乘数—加速数模型,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的基本知识,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与经济政策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二、经济周期理论的的简要回顾1 .二战前的经济周期理论概述2.二战后的经济周期理论概述三、经济周期分析框架1 .AD—AS模型简介2 .总需求冲击3 .总供给冲击四、乘数—加速数模型五、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六、经济增长理论概述七、经济政策与经济增长注:本课程要求以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作为先修课程。
由于校内各专业要求不同,专业基础不同,在具体执行时教师可不完全拘泥于本大纲。
《宏观经济学B》考试大纲(32学时)一、使用教材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二、考试方法、时间、题型大致比例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120 分钟。
3、题型大致比例:共100 分。
其中,单选题:10%(每题1 分);名词解释题:20%(每题4分);计算题:20%(每题10分);简答题:34%(每题6分);应用分析题:16%(1 题)。
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了解和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与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及其相关概念;国民收入基本公式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三、国民收入核算方法1.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2.用收入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1.国内生产总值(GDP)2.国内生产净值(NDP)3.国民收入(NI )4.个人收入(PI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六、名义GDP和实际GDP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了解和掌握:均衡产出的概念,凯恩斯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均衡产出二、凯恩斯的消费理论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4. 家户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四、乘数论五、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六、三部门经济中的各种乘数第十四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了解和掌握:投资的决定,IS 和LM曲线,IS—LM分析,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投资的决定二、IS 曲线1.IS 曲线及其推导2.IS 曲线的斜率3.IS 曲线的移动三、利率的决定四、LM曲线1.LM曲线及其推导2.LM曲线的斜率3.LM曲线的移动五、IS—LM分析六、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IS —LM图形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二、财政政策效果1 .财政政策效果的IS —LM图形分析2 .凯恩期主义的极端情况3 .挤出效应三、货币政策效果1 .货币政策效果的IS —LM图形分析2 .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3 .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四、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经济政策目标二、财政政策1.财政的构成与财政政策工具2.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3.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4.充分就业预见算盈余与财政政策方向三、货币政策1.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2 .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3.货币政策及其工具4.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其他途径第十八章失业与通货膨胀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失业的基本知识,通货膨胀的基本知识,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菲利普期曲线的政策含义等。
考试内容要点一、失业的概述1.失业的概念及分类2.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3.失业的影响及降低失业的措施二、通货膨胀的概述1 .通货膨胀的概念及衡量2 .通货膨胀的分类及成因3 .通货膨胀的影响及治理的措施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 .菲利普期曲线2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期曲线3 .长期的菲利普期曲线4 .菲利普期曲线的政策含义第二十一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经济增长的基本知识考试内容要点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国民收入长期增长趋势和波动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注:本课程要求以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作为先修课程,主要面向校内非经济学专业学生。
由于各专业要求不同,专业基础不同,在具体执行时教师可不完全拘泥于本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