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段取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

制作: 核准:文件名称: 模具操作规程1、模具阻力杆调整时下压螺栓和上提螺栓之间,必须保证有最少有一个螺栓是自由状态,以避免阻力杆折断。

2、每次进行阻力杆调整时,先把模唇调到订单要求厚度的整数值。

当料流稳定后,调整阻力杆螺栓,使卷材最薄点厚度达到最厚点的中间值,而且最好是中部适当偏薄,两边适当偏厚。

3、模唇调整主机手要保持对卷材厚度的控制,调整模唇压紧螺栓时做到:卷材厚度调整要宁欠忽过,每次压放量要小,并要特别注意观察厚度的稳定的变化结果。

4、模具开启步骤A、装好模具小车的附加/助支撑。

B、拆换网装置间的螺栓。

C、拆法兰与模具间的全部螺栓。

D、放松模具两端堵头紧定螺栓,取出端头挡板。

E、拆上下模具间的螺栓。

从两边向中间逐一旋松即止。

最后再全部取下。

F、上模吊起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持上模水平,做到逐步提升。

不能保持上模水平上升时要停止提升。

5、模具清理要点A、只使用铜铲、铜刷和其它软质工具清理模具,严禁使用其它更硬的金属工具。

B、模具和法兰等与材料接触的表面和模具与法兰的接触面等密封面全部清理,达到无任何糊料和异物存留于表面。

C、用专用清洁剂对模具局部损伤表面进行细部增光处理。

版次修订者修订日期变更记录修正履历制作: 核准:文件名称: 模具操作规程D、对全部与材料接触的表面(包括两端头挡板)和密封面。

用专用肥皂洗净,达到表面光亮。

E、清理所有坚固螺栓并用高温润滑脂润滑。

6、模具装合要点和步骤A、在下模模唇的两端和中部垫上PVC卷材(1.2mm厚)5-7块,以防止模唇相互碰撞。

B、上下模合模后,手工旋入全部上下模具间的紧固螺栓,不能手工旋到底的要进行螺纹清理,不能用套管强行旋入。

C、螺栓从中间依次向两边逐步旋紧后,按相同顺序紧固,达到规定扭矩。

D、装法兰和两端头挡板,旋紧后,再把螺栓紧固到规定扭矩。

7、模具螺栓联接力矩要求:序号联接紧固部位螺栓直径第一次预紧第二次预紧升温预预紧最终力矩1 上模与下模间30mm 800NM 1000NM 1200NM 1400NM2 模具与法兰间16mm 100NM 130NM 160NM 190NM3 模具两端侧挡板12mm 30NM 40NM 45NM 55NM注:A、第1-2条仅在厚度控制困难或产品出现平整度问题时进行。

注塑模具设计作业指导书(注塑部)

注塑模具设计作业指导书(注塑部)

注塑模具设计作业指导书(注塑部)1. 背景本指导书旨在为注塑部门的设计人员提供注塑模具设计作业的指导,以确保设计工作的高效性和质量。

注塑模具的设计是注塑工艺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和标准。

2. 设计作业流程2.1 确定设计要求在开始设计作业之前,设计人员需要与产品设计部门和生产部门进行沟通,了解产品的要求和预期性能。

这些要求可能包括产品尺寸、材料要求、生产量要求等。

2.2 分析注塑工艺在确定设计要求后,设计人员需要对注塑工艺进行分析。

这包括注塑机的选择、模具结构的确定、注塑工艺参数的设定等。

设计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注塑工艺知识,以确保设计的可实施性和优化注塑过程。

2.3 模具设计在分析注塑工艺后,设计人员可以开始进行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包括模具基板、模腔、模芯、冷却系统等。

- 模具材料选择:选择适合注塑工艺的模具材料,考虑材料的强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因素。

- 模具加工工艺:确定模具的加工工艺,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等。

- 模具的标准部件选型:选择符合标准的模具部件,以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 模具装配和调试:完成模具的装配和调试工作,确保模具运行稳定和正常。

2.4 模具验收完成模具设计后,设计人员需要与生产部门进行模具验收。

在模具验收过程中,需要检查模具的尺寸精度、操作性能、模具寿命等。

如果存在问题,设计人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改。

3. 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在进行注塑模具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注意事项:- 合理性原则:设计应合理,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 简化原则:模具结构应简化,以提高制造和维修的便利性。

- 可靠性原则:模具的结构应稳定可靠,能够经受长时间的注塑生产。

- 标准化原则:尽量使用标准模具部件,以提高模具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

东莞市桂氏咏华实业有限公司模具作业指导书目的:为使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能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确保模具寿命,保证产品品质。

一、制作模具编号:1.必须在模坯外侧端面上方(方铁)用铣床加工模具编号,字高度40mm,深度0.5mm,字体为等线体。

2.每一块模板上均须用字码打上模具编号,且方向统一。

3.模具所有螺丝、吊圈孔及模具部件必须是公制规格,而付加工模配件必须是标准规格,禁止自行土制。

二、撬模位1、每一套模具均在B板(动模板)上四个角铣出撬模位,以便FIT模及修模用。

三、码模坑:1、非工字模胚均需要在前后模铣出码模槽,具体尺寸根据模具设计尺寸而定。

四、码模螺丝孔:1、每套模具均要在动模底板,定模面板上开码模孔。

2、孔距尺寸需根据注射机型确定五、顶棍孔1、动模底须开有足够大的顶棍孔,直径Φ25~40mm2、小型模具只需开一个顶棍孔,中型模具必须开三个顶棍孔以上,大型模具即需开五个孔3、顶棍孔径及位置根据注射机型实际尺寸(设计尺寸)六、定位圈1、每套模具必须装有定位圈(即定位法兰),以便装模定位,2、定位环尺寸应根据注射机型墙板孔径确定,3、定位圈直径公差为0.2~0.4mm,凸出模面板高度最小8~10mm,4、模具与机板的定位圈(法兰)的标准尺寸100mm-0.20^-0.40mm,七、先复位装置1、当顶针司筒与行位顶出装置相干涉时,必须在模上设有先复装置,不尽靠弹簧使顶针板复位,以免日后弹簧失效,行位(抽芯)与顶针司筒相碰撞。

2、必须在顶针板与动模板间装行程开关,以确保先复位装置有效后方可通电合模。

八、顶针板导柱导套1、顶针板长12或以上,或工模排位偏中2、配置较多小顶针且直径在2mm以下,3、配置较多司筒(10支以上),4、以上三种情形都必须在顶针板上加四支导柱及导套,以保证顶针平衡平稳地顶出胶件。

九、顶针板弹簧弓1、所有模具必须上顶针板上安装四根复位弹弓,以助顶针均匀回缩,2、采用塑胶模具专用蓝色弹弓,复位弹弓两端磨平,3、复位弹弓不能压缩大于自由长度的40%需在胶件有效出模情况下在顶针面板上做四个顶出限位钉4、复位弹弓固定,必须两端均有固定沉孔,禁止一端沉孔一端磨平面的不可靠做法。

冲压模具作业装卸指导书

冲压模具作业装卸指导书

为确保模具正确的安装与使用,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保障作业人的人身安全,要求禁止违章作业,非法操作。

二.使用范围技术部普冲模具维修工,模具安装调试与拆卸作业。

三.适用压力设备结构类型可倾斜冲床安装模具作业步骤:3.1.作业前按公司要求佩戴后劳保用品,如:安全鞋,手套,耳塞等。

3.2运输模具使用专用的推车,叉车,不允许徒手蛮力操作。

3.3安装模具前,启动开与关,先空操作检查一下设备启动与停止开关是否完好,确认完好在开始下一步工作。

3.4冲床滑块降到下6点,用尺或者量杆测量一下滑块与平台面的闭合高度,再对比一下模具的闭合高度,滑块与平台面的闭合高度必须要高于模具闭合高度确认。

3.5设备平台面用抹布擦干净,模具底面擦干净,设备回到上12点。

3.6模具推送到设备平台上,模柄对准滑块孔中心,踩下离合,用铁杆搬动飞轮,徐徐下降滑块,滑块快接近模柄时观察是否对准中心。

没有对准要矫正对准,一直下到6点,调至滑块压在模面上压紧。

3.7压紧后看下模面与冲床滑块是否压紧(无缝隙),确认压紧后锁紧模柄螺丝或者锁紧压板螺丝。

确认模具必须锁紧牢靠。

3.8根据模具结构设计要求,判定模腔是否放入产品,进行模具高度调试。

作业指导书Work Instruction版本 I 页次 共1页 第1页 标 题普冲模具装卸作业指导书 编号 作业指导书 版本 I4.0安装模具结束。

四.可倾斜冲床拆卸模具作业步骤:4.1冲床滑块上升调整5-10mm再下到6点~9点,模具上下模不要脱离导柱。

4.2先松开上模螺丝,上模脱离滑块,冲床滑块上升到12点,再松开下模螺丝。

4.3压模螺丝松开后,超过30kG重量的模具要选择用升降推车或者叉车卸下模具。

4.4运输模具,模具放牢靠,降到最低位置,以免滑落造成模具,与人身安全危险。

五.装/卸模具安全注意事项:5.1运输模具,模具放牢靠,降到最低位置,以免滑落造成模具,与人身安全危险。

5.2使用叉车安装模具,拆卸模具,不允许直接站在叉车正前方,以免叉车失控,对人身安全造成危险。

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

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

模具管理作业指导书 (WI-SCW-04)1.0目的为了对模具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其稳定性;使其在使用前(保管中)和使用过程中处于良好的状态。

2.0 范围适用于模具验收、认定、使用、维修保养、报废活动过程的管制。

3.0定义无4.0 职责4.1生产技术课课长及公司指定人员(含以上人员)负责模具的验收、报废等事宜。

4.2 维修组负责模具的维修和日常点检。

4.3 模具管理员负责建立模具档案和保管。

5.0 作业内容5.1 模具的验收和建档。

5.1.1模具在样办认定合格后,技术部在模具上留尾件样办,填写《模具移交清单》;同时将工程样办和《试模及产前评审报告》交生产技术课。

5.1.2 客户提供模具的验收。

5.1.2.1客户提供模具由生产技术课联络客户取得工程样办、成型条件相关资料、认定报告、QC工程图、模具设计图等。

5.1.2.2客户提供模具由营业部填写《模具预借证》,一式三份,客户、营业部、生产技术课各一份。

5.1.2.3如有异常问题报告营业部联络客户。

5.1.3模具入库管理,模具验收合格后由生产技术课课长填写《模具入库单》和《金型确认点检表》将模具移交到模具仓库保管管理。

5.1.4模具建档,模具入库存前生产技术课须对模具建立模具档案表(含《试模及产前评审报告》、《模具管理台帐》、《模具预借证》、《模具履历表》)。

5.2模具的标识:5.2.1模具模板上标明品番、工程号等。

并用不同油漆颜色区分各客户模具。

合格的模具不作“合格”标识视为合格;如模具尚未进行试作而需要入库的,相关入库人员应在《模具入库单》上予以注明,模具管理人员再以《待确认》标识牌标识,以防止未经认定而被使用。

5.2.2模具入库时,须附上调模员确认的尾件产品,作为下一批生产时确认及模具维修组维修、保养模具的依据。

5.2.3模具管理员在模具入库后,需在模具仓库的《模具一览表》加入,反映公司的模具数量、在库管理情况等。

5.3模具的使用:5.3.1模具的领用:①制造部正常生产领用模具可凭《日生产计划》领取;②模具修理领用可凭《模具维修通知单》领取;③模具试作可凭“模具试作相关通知”领取;④维护保养可凭《模具维护保养通知单》领取。

模具安装、试模与硫化工段作业指导书

模具安装、试模与硫化工段作业指导书

20型号:工序名称:模具安装与试模文件编号:QR/XH01-B-220-(10)-A/1版本B 页码共3页 第1页序号 物料名称 用量 一、模具安装:1. 机修人员,根据生产计划及产品图纸型号、规格、工艺要求,选择其模具或组配装模具。

2. 模具安装之前,先将脱模硅油均匀涂在模具表面及模腔内。

3. 将涂有脱模硅油的模具用铲车或吊车装入注射机加热板上进行固定安装,同时根据产品尺寸在模具上安装好芯棒定位装置及接头装置。

4. 模具在使用之前,先用汽油清洗,再涂上脱模剂。

将清理干净的模具用铲车或吊车装入平板硫化机加热板上进行固定安装。

二、设备调试:1、 检查所有电源、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正常,油压系统是否正常。

确认正常后才能开机2、 根据产品规格型号和工艺要求,设定所使用的平板硫化机的相关工艺参数:上下模温度:150℃~195℃(依据实际胶料而定),模具压力:15~22MPa, 保压延时:棒形悬式10~18min 、棒形柱式15~22min 。

1 模具2 橡胶3 芯棒4 汽油仪器、工具、测试架 1 托棒子 2条 2 梅花扳手 1套 3 压接件编制: 审核: 批准:21型号:工序名称:模具安装与试模文件编号:QR/XH01-B-220-(10)-A/1版本B 页码共3页 第2页序号 物料名称 用量 3、 合模对模具进行预热。

当模具达到仪表的设定温度后,用测温计测量模板、模腔的实际温度,并根据测量结果调整仪表的温度设定值。

待温度符合工艺要求后,手动开模,喷洒脱模剂。

4、 将称量好的胶料填入模具膜腔内,进行试模。

5、 模具安装人员、质检人员、生产工段长,依据相关检验规范图纸对产品进行首检,并由质检人员做好首检记录,合格后交生产部使用。

6、 制品首检:对取出的制品会同模具安装人员、质检人员依据相关检验规范对产品进行检验,通过后方可进行生产,否则对模具和参数校订后才能进行生产,质检部做好首检记录。

做好产品检验标识,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控制。

模具库作业指导书

模具库作业指导书

模具库作业指导书版本:B版1目的对模夹具专业保管岗位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其权责和操作程序。

2范围适用于供应部模具库保管岗位。

3权责3.1负责对生产使用的所有工装模夹具、模型进行保管、发放、回收和库存模夹具的维护管理。

3.2有权对工装模夹具的使用、改进、维护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

4基本技能4.1熟悉工装模夹具管理的相关程序。

4.2熟练掌握本岗位验收、保管、收发、维护保养等操作技能。

4.3能运用相关模夹具管理知识,建立模具使用和预防维护档案,为工艺部门做好模具使用信息反馈工作。

4.4懂库房定置管理,懂模具防锈、防尘等安全防范知识。

5程序5.1模夹具验收入库作业5.1.1模夹具入库时,保管员应根据模夹具生产计划、检验员开出的合格证、以及经工装设计者、模具制造者、模具检验员会签合格的《工装模夹具验收鉴定书》,对照模夹具实物,核准无误后办理入库手续。

5.1.2模夹具入库后,需建立《工装模具档案》,并对每一副模夹具的档案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并及时填写文件资料目录。

模夹具的编号、1板本:B版5.2模夹具库存保管、发放、回收作业5.2.1模夹具在库房中存放应做到摆放整齐、标识清楚、易于查找。

要根据日常保养要求,将库存模夹具用塑料薄膜覆盖,作防尘处理。

并每月进行一次上油防锈处理。

对库存模夹具要定期盘存,做到账卡物相符。

5.2.2模具库的模夹具发放时,除了对外让售时办理的让售手续以及模具维修所需的零配件办理领用手续外,其余一律办理借用手续。

向生产车间发放模具时,应在《工艺装备使用记录卡》登记借用日期、使用单位,经车间指定借用经办人签名后方可发放。

发放时应告知使用寿命,并跟踪其使用情况。

5.2.3模夹具使用完毕后,由生产车间检验员对加工末件进行检验,确认模具加工精度符合要求后,开具《末件合格证》,附于模具上,保管员凭检验员填写的检验记录和开出的《末件合格证》办理回收入库。

同时要求归还人员将模具摆放在指定位置,依据检验记录在《模具使用记录卡》和《工装模具档案》中记载生产件数、归还日期及经办人。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范数控冲床安全作业,确保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2. 适用范围
冲压部
3. 作业内容
3.1 模具的借还作业一律要用模具车进行以免在搬运过程中模具滑落伤人和损坏模具。

3.2 所有模具都严禁重叠放置(以免碰伤模具)和放在工作台面上(除装、拆模具外)必须放在模具车上。

3.3 架模时必须戴上手套,装卸模时,要把上模套倒转放在模具车模孔上进行,以防模具滑落伤人。

4.装模步骤
4.1 查检查模具的配套、磨损状况、下模间隙。

4.2 清清理下刀盘和上刀盘上的刀具杂物。

4.3 对核对上、下模角度和程式与刀差是否一致。

4.4 压手压上模是否有疏松感,下模高度是否一致。

4.5 核核对刀具角度和工位是否一致。

模具制作作业指导书

模具制作作业指导书

篇一:模具制作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指导书用于玻璃钢机舱罩、导流罩及其附件模具制作的全过程,并满足图纸技术要求及相关模具质量要求,保证模具尺寸的准确性。

2、适应范围:本指导书适应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力发电机舱罩、导流罩及相关附件模具制作的全过程操作。

3、模具制作工具及耗材:3。

1模具制作工具:3.1。

1电动工具及设备:电钻、切割机、角向磨光机、数控车床、木工锯床、瓦刀、括刀、批刀、水平仪、直尺、卷尺。

3。

2消耗材料:砂布、砂纸、抛光液、脱模蜡、木料、水泥等4、原材料:模具胶衣、模具树脂、玻纤织物、固化剂、促进剂.5、模具制作工艺步骤:5。

1主模制作:5.1.1 平台制作:5。

1.1。

1 根据图纸要求,确定平台尺寸,采用金属型材,固定于地面,并进行水平校正,水平误差不超1mm.5.1。

1.2采用混凝土砂浆,浇注,上面刮平,自然凝固一周,待混凝干燥.5.1。

2 模板制作:根据产品图纸尺寸制作模板(由数控车床制作),并将制作好的模板固定于平台上,按模板尺寸进行内部填充,然后用水泥沙浆拉平,检查检验各部位尺寸,加温干燥3-5天.5.1。

3 表面处理:采用40—80#砂布进行打磨处理,除去浮尘后,用腻子对模具表面进行批涂(要求平整).干燥后用120-1200#砂布依次修正打磨,直至表面平整,手感光滑。

5。

2阴模制作:5。

2.1主模表面处理:5.2。

1。

1除去主模表面浮尘。

5。

2。

1.2使用抛光蜡均匀涂刷于主模表面,反复2—3次,每涂一次,用干燥毛巾和羊毛轮进行抛光处理,并涂刷两遍脱模剂。

5.2。

2胶衣喷涂:待脱模剂干燥后喷涂模具胶衣两遍(每次喷涂间隔时间在4—6小时之内,胶衣总厚度不小于1mm)。

5。

2。

3 模具铺层:总厚度20mm5.2。

3.1模具胶衣初步固化后,开始按以下顺序进行铺层:表面毡1层-—短切毡2层——04方格布20层-—06方格布10层,铺层工序不能过快,每班时铺3—5层坡纤布或短切毡,每铺一层玻纤织物涂一层胶,同时要用铁辊压平压实织物,排出气泡,使胶均匀,达到指定厚度后铺层结束。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

模具作业指导书目的:为使模具制作及维修作业能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确保模具寿命,保证产品品质。

一、制作模具编号:1.必须在模坯外侧端面上方(方铁)用铣床加工模具编号,字高度40mm,深度0.5mm,字体为等线体。

2.每一块模板上均须用字码打上模具编号,且方向统一。

3.模具所有螺丝、吊圈孔及模具部件必须是公制规格,而付加工模配件必须是标准规格,禁止自行土制。

二、撬模位1、每一套模具均在B板(动模板)上四个角铣出撬模位,以便FIT模及修模用。

三、码模坑:1、非工字模胚均需要在前后模铣出码模槽,具体尺寸根据模具设计尺寸而定。

四、码模螺丝孔:1、每套模具均要在动模底板,定模面板上开码模孔。

2、孔距尺寸需根据注射机型确定五、顶棍孔1、动模底须开有足够大的顶棍孔,直径Φ25~40mm2、小型模具只需开一个顶棍孔,中型模具必须开三个顶棍孔以上,大型模具即需开五个孔3、顶棍孔径及位置根据注射机型实际尺寸(设计尺寸)六、定位圈1、每套模具必须装有定位圈(即定位法兰),以便装模定位,2、定位环尺寸应根据注射机型墙板孔径确定,3、定位圈直径公差为0.2~0.4mm,凸出模面板高度最小8~10mm,4、模具与机板的定位圈(法兰)的标准尺寸100mm-0.20^-0.40mm,七、先复位装置1、当顶针司筒与行位顶出装置相干涉时,必须在模上设有先复装置,不尽靠弹簧使顶针板复位,以免日后弹簧失效,行位(抽芯)与顶针司筒相碰撞。

2、必须在顶针板与动模板间装行程开关,以确保先复位装置有效后方可通电合模。

八、顶针板导柱导套1、顶针板长12或以上,或工模排位偏中2、配置较多小顶针且直径在2mm以下,3、配置较多司筒(10支以上),4、以上三种情形都必须在顶针板上加四支导柱及导套,以保证顶针平衡平稳地顶出胶件。

九、顶针板弹簧弓1、所有模具必须上顶针板上安装四根复位弹弓,以助顶针均匀回缩,2、采用塑胶模具专用蓝色弹弓,复位弹弓两端磨平,3、复位弹弓不能压缩大于自由长度的40%需在胶件有效出模情况下在顶针面板上做四个顶出限位钉4、复位弹弓固定,必须两端均有固定沉孔,禁止一端沉孔一端磨平面的不可靠做法。

模具开发作业指导书

模具开发作业指导书

模具开发作业指导书1. 目的:1.1 为确保新开发之模具能够满足客户之产品质量、成本、交期之要求。

1.2 在设计时间,按已有系统进行制作及检验,以顺利达成设计质量要求。

2. 范围:新产品模具开发需求至客户验收为止之阶段均属之。

3. 权责:3.1模具厂协理:负责整个模具厂所有人员的管理及制度的订定与执行,工程部及厂务部的事项统筹协调,协助业务部提供技术的指导,与客户交期的确立。

3.2工程部: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试模产品承认及开模模具指令发行、文件控制。

3.3工程部课长:工程部人员的管理、任务的分配,协助模具厂协理及业务部进行工程设计数据的提供及进度的彚报,提供工程部技术的指导,负责工程部设计组及工程部产品组工作的协调与试模检讨。

3.4工程部产品组:负责模具产品开发前协助业务部进行客户端样品及图档的确认、客户端图面的检讨、合理性的判定、客户端设计变更的检讨、报价系统数据的整理提供并参与试模检讨。

3.5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并参与试模检讨。

3.6工程部品管组:负责进料检验、加工零件检测、试模产品检测、量具检测等质量管理相关工作,同时负责文件管控。

3.7工程部生管组:负责模具设计、加工、组立、试模,从开模需求至客户验收为止之各段工作进度追踪。

3.8 业务部:负责模具产品开发前之调研及开发申请、客户端样品及图档的确认、报价、模具的移转。

3.9 厂务部经理:负责督导模具加工、组立、试模,从开模需求至客户验收为止之各段加工进度追踪,厂务人员的安排及管理,车间作业指导书的建立,车间作业技术的指导,转发厂外加工的申请,及校对设计图面是否完善。

3.10 厂务部仓库:负责模具零件、刀具之仓库点收及发放、储存。

3.11 采购部:负责模具零件、刀具及各种生产用具及物料之采购。

3.12 现场加工各组:负责模具零件的加工。

模具制造作业指导书

模具制造作业指导书

模具制造作业指导书1. 引言本作业指导书为模具制造工作提供详细指导和操作流程。

本指导书适用于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旨在提高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

请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模具制造作业前仔细阅读本指导书,以确保操作正确、安全和高效。

2. 作业准备在进行模具制造之前,请确保以下准备工作已完成:- 确定模具设计和规格-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 检查模具制造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 安排合适的工作场地和环境3. 模具制造步骤3.1 制造模具零件1. 根据模具设计和规格,选择相应的材料开始制造模具零件。

2. 使用合适的机械加工工具和设备,根据图纸和规范进行加工和切削。

3. 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尺寸和表面质量,确保模具零件的精度和光滑度。

4. 所有模具零件制造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3.2 组装模具1. 将制造好的模具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

确保每个零件的正确位置和配合。

2. 使用适当的装配工具和技术,确保模具组装的精度和稳定性。

3. 检查模具组装后的功能和性能,确保其正常运行。

4. 质量控制和测试在模具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测试至关重要。

1. 在每个制造步骤完成后,进行质量控制检查,确保每个阶段的工作质量。

2. 测试模具的功能和性能,验证其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3. 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或缺陷,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模具制造作业时,请始终遵循以下安全注意事项:- 戴上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手套和耳塞。

- 使用机械加工工具时,确保操作正确并遵守操作规程。

- 工作场所保持整洁有序,防止杂物堆积和滑倒。

- 遵守电气设备使用规定,确保安全用电。

- 如遇到紧急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并寻求帮助。

6. 总结本作业指导书提供了模具制造作业的详细指导和操作流程。

请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模具制造工作前全面理解并遵循本指导书中所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正确操作和质量控制,将能够提高模具制造的效率和产品质量。

模具制作作业指导书

模具制作作业指导书

篇一:模具制作作业指导书1、目的:本指导书用于玻璃钢机舱罩、导流罩及其附件模具制作的全过程,并满足图纸技术要求及相关模具质量要求,保证模具尺寸的准确性。

2、适应范围:本指导书适应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力发电机舱罩、导流罩及相关附件模具制作的全过程操作。

3、模具制作工具及耗材:3.1模具制作工具:3.1.1电动工具及设备:电钻、切割机、角向磨光机、数控车床、木工锯床、瓦刀、括刀、批刀、水平仪、直尺、卷尺。

3.2消耗材料:砂布、砂纸、抛光液、脱模蜡、木料、水泥等4、原材料:模具胶衣、模具树脂、玻纤织物、固化剂、促进剂。

5、模具制作工艺步骤:5.1主模制作:5.1.1 平台制作:5.1.1.1 根据图纸要求,确定平台尺寸,采用金属型材,固定于地面,并进行水平校正,水平误差不超1mm。

5.1.1.2采用混凝土砂浆,浇注,上面刮平,自然凝固一周,待混凝干燥。

5.1.2 模板制作:根据产品图纸尺寸制作模板(由数控车床制作),并将制作好的模板固定于平台上,按模板尺寸进行内部填充,然后用水泥沙浆拉平,检查检验各部位尺寸,加温干燥3-5天。

5.1.3 表面处理:采用40-80#砂布进行打磨处理,除去浮尘后,用腻子对模具表面进行批涂(要求平整)。

干燥后用120-1200#砂布依次修正打磨,直至表面平整,手感光滑。

5.2阴模制作:5.2.1主模表面处理:5.2.1.1除去主模表面浮尘。

5.2.1.2使用抛光蜡均匀涂刷于主模表面,反复2-3次,每涂一次,用干燥毛巾和羊毛轮进行抛光处理,并涂刷两遍脱模剂。

5.2.2胶衣喷涂:待脱模剂干燥后喷涂模具胶衣两遍(每次喷涂间隔时间在4-6小时之内,胶衣总厚度不小于1mm)。

5.2.3 模具铺层:总厚度20mm5.2.3.1模具胶衣初步固化后,开始按以下顺序进行铺层:表面毡1层——短切毡2层——04方格布20层——06方格布10层,铺层工序不能过快,每班时铺3-5层坡纤布或短切毡,每铺一层玻纤织物涂一层胶,同时要用铁辊压平压实织物,排出气泡,使胶均匀,达到指定厚度后铺层结束。

模具更换作业指导书

模具更换作业指导书

模具和端拾器更换作业指导书1.模具更换时要求模具更换人员与天车工各司其职互相协助。

2.模具更换人员更换模具时要带两图一表,即顶杆图、模具定位销图和模具端拾器检查表。

3.模具拆卸时要将模具下模固定螺丝松开并随手取下以免遗忘,拔掉模具插头及气管。

4.吊模具时,辅助人员要将吊钢丝绳放入上下模具的起重柄槽中,然后再将下模起重棒穿过钢丝绳套,并使起重棒完全插入另一侧的起重柄中。

5.天车在起吊模具前要对下模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有螺丝、模具插头及气管未取下,起吊时要提醒处于不安全区域内的人员,叫其离开不安全地区域。

6.天车工起吊模具时要用低档缓慢吊起,当离开工作台一定高度时才可以换挡加速上升,起吊时同时要注意模具升起时的状态,看模具是否沿直线上升,如果不是要停止上升并急时对天车进行调整,调整好后方可继续上升。

7.换下来的模具要根据定制管理要求,将其放在指定的位置,如果该模具上还要放置模具,则下方模具要将存放限高放到存放限高工作位置。

8.模具吊走后,模具更换人员要对每个工作台进行清理和擦拭,清理工作台上遗留的料边和料逗,擦拭因生产溅落在工作台上的油污等。

9.模具清理擦拭完毕后,根据该模具的定位销图,将定位销放入对应的销孔中。

10.模具吊走后,换顶杆人员根据所换模具的顶杆图进行顶杆更换,顶杆更换完毕后要根据顶杆图认真进行检查一遍,看是否有错放、漏放及错留的顶杆,顶杆更换人员检查完确认无误后将交给另一个人对所换顶杆再次检查,确认无误后才可将模具放在工作台上。

11.模具在放上工作台前要对模具上下表面进行清理,去除粘在模具下表面上的油污、油泥及细小料渣和料豆等杂物。

12.模具放在工作台上时,要求天车工操作天车缓慢下降,并根据模具定位孔与模具定位销之间的位置进行天车调整,当定位销对准定位孔后才可以操作天车缓慢下降将模具放于工作台上,模具放好后模具更换人员要急时将钢丝绳从起重棒中取出,并将所有钢丝绳放置到模具的同一侧。

13.模具放好后,要用螺丝将模具与工作台紧固。

模具维修拆卸、组立作业指导书 (2)

模具维修拆卸、组立作业指导书 (2)

模具维修拆卸、组立作业指导书拆卸作业1.依据模具大小选定合适之工作台,把工作台整理好后,将模具吊于桌面上(较大之二、三板模具应先在合模桌面上将动、定模分开后,再分别置于工作台上拆卸).2.先行确认模具外部应有之部件有无缺损,如:定位环、浇口套、隔热板、支撑柱等.3.将动、定模分开,确认模具应有之部件有无缺损,如: 涨塞、定位销、止动螺栓、螺栓拉杆、定距拉板、拉杆弹簧、点浇口等.4.依据维修单所反映之问题点,确认模具型修部位,以确定拆卸模具哪些模具部件.注意: 1).当该组模具仅需拆卸某一侧时,应将另一侧置于工作台的另一边,并使模具朝向无人操作侧,以防自己或他人在作业过程中不小心碰伤模面.2).当两侧均需拆卸时,也需同1〉操作,待一侧拆好后再拆另一侧.5.当动模侧有滑块时,应先将动模平放于桌面上,先行拆卸滑块.1).先行确认滑块上刻号标示是否明显,且无混淆之可能;否则先作好标示后再行拆卸.2).确认压块螺丝有无缺失、断掉,若有,则应在维修时一并处理.3).拆掉滑块限位螺丝,拿下滑块.A.拿下滑块时,应用双手拿稳滑块,用力适当;且勿用力过猛,以致将滑块掉落于地上,造成滑块损伤.B.拿取滑块过程中,同时确认滑块作动状况.当滑块取出困难时可借助于胶锤或红铜棒将其敲出,或将压块螺丝松掉后,再将其拿下;分析其原因,在维修时一并处理.C.确认滑块弹簧有无缺失,各作动面有未咬伤,将滑块成品面喷上绿色防锈膜,底部擦拭干凈后,并排于”一般模仁、滑块放置架”上或工件盒内,放置时应将成品面朝向木板或盒壁,以防碰伤滑块.D.若该组模具仅需处理滑块部分,可取消C动作.则:—拆开滑块时,注意滑块螺丝有无缺失、断掉及滑块、耐磨板后面有无垫片,并有记号标示.—确认滑块入子记号标示是否明显,防呆是否确实.—作好入子记号,将较松之入子取下,放于工件盒内;对精度要求较1高之入子,应作好防锈保护.E.若该组模具之动模其它部位也需处理,则D动作可放在后续处理.6.确认模仁记号标示是否明确,否则应重新刻号并将型腔号标示于模仁上;型腔号与模仁号应以不同的符号标示,如:模仁号用A、B表示;型腔号用1,2表示.7.确认模具有无斜梢或顶出入子,若有,应先用拆卸治具将回位梢拉起5~6mm.8.将动模固定板之锁付螺丝拆掉,拿掉动模固定板及间隔块,同时确认模具应有之部件有无缺失,:如微动开关、支撑柱、辅助导柱等.注意: 多数模板之间隔块、支撑柱是锁付是在固定板上的,拆模时若无特殊必要,不必将这些螺丝拆掉,以免增加不必要的麻烦.9.拆掉顶针板锁付螺丝,拿出下顶出板,确认顶针防呆是否确实,刻号是否明显(多向定位刻号于顶针固定面,若模具有斜梢或顶出入子,应先将推杆退掉,将斜梢或入子拿下放于工件盒内,再将拆卸治具松掉后,才可将顶出板拿掉〉.拉出上顶出板的同时,需确认顶针作动状况,若有不顺,必须找出原因,待维修时一并处理.10.确认模仁螺丝有无缺失,并将螺丝拆掉,以同型号较长之螺丝两支以手转至孔底锁付于模仁对角螺丝孔上(螺丝选用为锁付后,后端行程长于模框厚度5~10mm适之),用相应大小铜棒或钢锤敲出模仁.注意: 1)敲出过程中,应用一只手罩住模仁,并使力撑住模板,以防模板被敲倒,当有两块模仁时,宜先拿掉一穴模仁的螺丝,待该穴模仁敲出后,再拆另一穴;当模仁较大时,应两人协同操作.2)敲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较大或较松之入子可能会退后,以致跌落于模板上,摔坏入子.11.确认模具有无油封,且有无老化或破损;若有油封,应将其拿下,放于配件盒内,以防丢失.12.确认模仁入子刻号是否明显 (细小、扁平入子刻于侧面,芯子多向定位刻于固定面上;规定所有入子、芯子均需刻号),沉头方位防呆是否确实,并将较松之入子拿下,放于同一工件盒内,将不需急需处理之入子作防锈保护.13.母模拆卸步骤同公模仁.14. 拆卸完毕,将治工具放回原位,模板摆放整齐或组立起来放于”模板放置架”上将工作台整理干凈.注意:—拆卸过程中拿下的螺丝、小拉杆、弹簧等非成形配件应放在同一配件盒 内,以免遗失或组装时漏装.—拿下之各入子也应放在同一工件盒内,且不可堆积,以防碰伤入子;但需注意各模仁入子与滑块入子刻号不可重复.—有外观要求的模仁、滑块及入子应放在柜子里或连同一工件盒一起放于柜内并作好防锈保护.组立作业(新规适用)1. 依据“模具维修申请单”及“模具组立确认书” →(新规适用)所列之异常逐一确认模具型修个所均已处理OK 〈除因模具纳期关系经组内主管同意暂作保留之所〉并经组内主管逐一确认后,方可开始组立,组立前应对各部件进行保养.2. 依据记号将模仁入子逐一装入模仁(装入前应确认模仁、入子、芯子沉头处配合内角需有轻微避空倒角),并比对部品及图面有无装错.(入子装入后,沉头实装高度凹于模仁底0.01~0.02(特殊要求依实际状况确认);另模仁底面槽穴开口及顶针、作动入子孔处倒角需完善)→小组主管确认.3. 装好模仁、装上油封.a 装上油封必须是OK 的〈有0.7mm 左右之预压量,无缺口,外径小于油封槽外径1mm 左右,内径大于油封槽内径1mm 左右〉,否则会造成模具漏油;装上油封时应在油封上抹上粘性黄油,以防装模时油封掉落.b 模仁组装前小组主管需先确认各模板槽底部各孔穴处倒角是否完善,对模板有肿起先行处理(由小组主管确认).组立过程中当模仁都比较紧时,应尽量将模板平放来装模;当模板需直立装时,需注意油封掉落及入子退后的※ 以上过程中,若发现模具应有之配件缺失、损坏、老化、断掉或作动件不顺的现象,应在此时作以汇整,将信息知会组内主管或技术担当; 维修事务或技术担当应及时查实责任归属并作出处置。

上下模具作业指导书

上下模具作业指导书

上下模具作业指导书编号实施日期
批准审核编制版本2/ 2
17、开模至开模终,调整开模一慢的位置大于关模高压位置。

18、检查模具形腔表面是否有锈点或其他缺陷。

19、开关模和调模参数设定。

20、关上安全门,按两次调模功能键,进入自动调模状态。

21、安全门再开关一次,机器将进入自动调模,调模完成后,机器将恢复为手动。

22、按关模键,进行关模操作,在关模结束后,关闭油泵电机。

23、再次拧紧所有紧固模具的螺栓。

24、用气枪对准进水口吹一下,检查水路是否畅通。

25、连接所有模具的其他管路,如冷却水管等
26、打开水阀,检查是否漏水。

三、下模具步骤:
1、用气枪将模具行腔表面擦干净并涂上防锈剂。

2、将模具内的水用气枪吹出。

3、把模具完全闭合。

4、关停油泵马达。

5、打开安全门,用相应的起吊设备,做好模具起吊准备工作。

6、卸下模具的连接管路与模板固定用的压板及螺栓。

7、启动油泵马达。

8、按开模按钮,开模。

9、开模操作完成后,关闭油泵马达。

10、把模具从注塑机吊出并把它放到指定位置,并做相应记录。

模切作业指导书(二篇)

模切作业指导书(二篇)

模切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为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交货周期,促使大家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特制定以下规则。

二、使用范围:模切岗位各工作人员三、具体细则: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培训合格、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技能及各项安全特性的人上岗。

2.开机前必须检查设备各部位是否正常,开关及各安全装置是否可靠,并对各需润滑加油部位注油。

3.检查设备上方有无工具等物品,以免压坏设备。

4.启动操作时,只允许一人操作,并观察有无人员在对设备做其它工作。

5.机器在修理、调整加油、保养清理时,必须处于停止状态,并将设备安全罩打开停锁按钮压下。

6.设备运行期间禁止将手伸到压板、收纸堆内部调整,如需调整必须停机,生产过程中严禁钻到机器下方调整设备。

7.折、装模板时,必须打开保护设置,并仔细检查固定装置是紧固安全。

8.使用不停机收纸时,操作人员手指必须离开工作区域,以免危险。

纸堆上升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异常,以免损坏设备,下降过程中操作人员需站在侧方,双脚远离防止压脚。

9.给纸机在运转过程中,严禁调整,避免卷入伤手。

10.严禁酒后上岗及重病后上岗。

11.机器在操作过程中,人员必须精力集中,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未经培训的非专业人员禁止操作设备。

12.严禁破坏设备的各项安全、防护装置。

模切作业指导书(二)模切作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常常用于制作包装盒、POP广告、贺卡等等。

模切是通过刀具切割材料,使其符合特定的形状和尺寸。

在进行模切作业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和精确性。

下面是一份模切作业指导书,详细介绍了模切前的准备工作、模切操作步骤以及模切后的处理等内容。

一、准备工作1. 准备材料: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模切材料,并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

常用的模切材料有纸板、塑料、泡沫板等。

准备好所需刀具、切割模具等辅助工具。

2. 准备设备:确保模切机设备正常运转,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检查模切刀具是否完整,切割模具是否清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段取作业指导书
一.模具安装与拆卸<准备工作>
1.在压铸机上安装模具或拆卸模具,必须由经培训过的人员或在其指导下进行
2.为缩短模具安装、拆卸时间,提升压铸机的稼动率,所以提前10~15分钟,对需装卸的模具做检查及准备好相关的工具、物料。

3.由于有些铸件是几种共用一套模具,所以在装模前必须对其进行更换相应的滑块或镶针、镶件等零配件。

4.有生产年月份识别标记的,在装模生产前必须确认,并打点
二、装模
第一步:
对待装的模具及机台做检查
更换机台料管、活塞,使其与你需要的相符
将活塞射出露出料管适当的长度。

确认该种模具应用多长押出棒及它需不需要装倒拉杆
确认模具模面与机台车壁是否清洁
第二步:
把模具放入机台内并将其固定侧正对机台活塞,然后上下移动吊车,使其模具料管与机台活塞配合 吊车吊起模具时,重心要平衡,以免模具突然分开
当使模具与机台活塞配合时,吊车控制开关应用手指点动,以免动作太快,活塞、吊环、链条拉断第三步:
当模具料管与活塞配合后,应观察押出棒及倒拉杆的位置,并调整到最佳位置(均匀分布)
用手动低速关模,关至离模具有10~20cm的位置,用扳手把拉杆锁紧后,把模具关紧
把锁模板放进相应的锁模槽,把模具锁紧
第四步:
在锁模具倒拉杆后退螺丝时,先用手把前面一个螺丝拧到底,再用两个扳手对锁,把螺丝锁紧
四支倒拉杆的螺丝一定要锁平衡,以免在生产时,拉杆后退用力不均,把倒拉杆拉断
第五步:
把模具锁好后,开模前应查看机台周围有无人员,且要知会周围的人员可以启动机器,以免造成工伤 模具打开后,把射杆后退检查模具有没有装正,会不会塞管
调整顶出长度,以把产品顶出为准,尽量不要调太长,以延长顶针寿命,(有滑块、中子的模具要待滑块、中子后退到位后才可顶出)
调整好后,关闭电源,卸掉机台余压,准备装中子及冷却水管
第六步:
在装中子油管前,先确认需要用哪一个中子,要分清哪一个是进油管,哪一个是出油管
当油管装好确认OK后,再将中子连线与机台连接
打开机台中子程序开关,手动低速移动中子,将其前进限及后退限的行程开关调整到最适合位置第七步:
在调整押出时,一定要先把中子限调整好后才可以调整押出,以免把顶针押断或押伤模具
装模具冷却水管,一般操作侧为进水管,反侧为出水管
各部位调整正常后,应让机器自动低速做一个周次循环,以确认各部位连动的状况
模具安装完后要及时通知车间干部安排开机
三、卸模
关掉电源将其冷却水管全部卸掉。

打开电源将模具合紧并用吊车将其吊住。

关闭电源卸掉余压再将油管及锁模板全部卸掉,并将机台中子油嘴及模具油嘴堵塞。

拔掉中子联机及转回中子程序开关,再起动泵浦并开模。

用吊车使模具料管与机台料管脱离后,再将模具吊出机台,清洁模面并打上防锈油。

四、注意事项
●拔掉冷却水后,不能正对水管以免烫伤。

●卸油管时,一定关闭电源及卸掉余压。

●关模、开模时都应该大声吆喝一声,使他人知道
●模具料客与机台料管脱离时,吊车不能按动,应用手批点动,以免吊车转速太快,将吊环链条
拉断。

●生产时要时刻注意保持模面清洁,不可粘大块披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